豪血寺一族2 rom:大学团干的死亡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1:23:24
  大学团干的死亡选择作者:郑文来源:南都周刊来源日期:2011-4-18  

  在跳楼自杀前留下的遗书里,合肥工业大学团委副书记陈刚企图以自己的生命来声讨他这所母校:在他死后,家属与学校反复进行谈判,只为确定是否在讣告中写明:陈刚同志“因公”逝世。

 

  4月8日,陈刚母亲朱秀梅前往行政办公楼找徐校长交涉,被学校员工拦截在大楼的玻璃门外,无法入内。摄影_孙炯

  2011年3月23日,合肥多云,不冷不热。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团委副书记陈刚来到逸夫楼12楼,校内最高的建筑之一。

  从楼上往下望,是一条并不宽阔的水泥小道。天气晴朗时,倚窗户可望到附近操场上运动的身影,以及阳光下发光的树叶。

  但那天,陈刚选择纵身跳下高楼,伴随“一声闷响”, 脸部着地。冰冷的水泥小道上,两只皮鞋散落开去,藏青色棉衣和长裤很快被血泊浸透。

  学校保卫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110报警,那时是13点30分左右。现场被迅速封锁。

  到14点上班时间,附近的老师已议论纷纷。在逸夫楼6楼工作的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窦建华,得知出事者是老同事兼老乡陈刚时,立即冲了过去。

  此时,封锁区域里已站满了校领导和警察。窦建华冲那边使劲挥了挥手,计算机学院院长眼眶红红地走出来,冲她点点头:嗯,是陈刚。

  此时,陈刚的妻子李智慧正坐在校方派去的汽车上,从她工作的合肥师范附小往丈夫工作的合肥工业大学赶去。“校领导只说要见我。”李智慧说。她的父亲退休前在工大食堂工作,早一步得到消息,告诉女儿:“陈刚出事了。”

  出事前晚,陈刚一直辗转反侧,李智慧也没睡踏实。她早早起床准备做饭,却发现桌上已摆着热好的牛奶、馒头和菜,不禁有点惊讶。2008年买了滨湖区的新房后,陈刚上班路途变远,从新家到包河区屯溪路193号的合工大,要开半个小时车,因此很少做饭。

  “我当时还在想,是不是工作受到打击以后,他愿意把重心往家庭上转移,弥补平时工作太忙对我和孩子的亏欠?”

  最近陈刚一直为竞聘校团委书记的事情忙碌。3月22日上午将宣布初步结果,李智慧一直等着他的消息。

  下午4点多,电话终于打来:“我来接你们,见面再说吧。” 见面之后,陈刚表情中分明挂着失落。“我怕你接受不了。”他对妻子说。李智慧当即回应:“这有啥接受不了的呢?太正常了。”

  等到第二天出事后,她才恍然意识到,丈夫是怕她接受不了自己的离去。

  在李智慧的邮箱里,陈刚留下了一封题为“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大而献身”的遗书,长达4400字,这或许是他向妻子、同学、朋友的最后告白。

  这份邮件的发送时间,就在3月23日中午12时许。

  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

  生于1977年的陈刚,在山东莱芜农村长大,后考入合肥工业大学。

  这并非他的第一选择,“没听说过工大,家人也都不知道这个学校”,陈刚曾在新生报告会上对学生如此说道。但17年后,合工大已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安徽省内的排名仅次于中国科技大学。

  1998年,陈刚从地质勘探专业毕业后,便留校担任计算机学院的辅导员。在接下来的五年多时间里,他主要从事行政工作,还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关于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等论文。

  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窦建华回忆起陈刚,说他“喜欢交流,热情开朗”,“不是那种埋头光顾自己的人”。他喜欢跟比自己年轻的辅导员交流经验:这个事你们应该怎么怎么做。

  2003年夏天,合工大公开选拔、竞聘处级领导干部,陈刚竞聘校党委组织部秘书职位成功。5年后,陈刚又顺利当选校团委副书记,成为合工大“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分管学生工作,包括大学生创业与创新教育。

  “他是位非常有思想的人,而且可以把一些官场上的道理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得非常恰当”。两年前的某次校园演讲比赛后,这位同学为比赛结果感到委屈,而陈刚的适时开导,传达给他的,除了乐观,还有“理想和信念”。

  一位参加学生会的同学主动告诉记者,陈刚是“接触学生、关心学生最多的一位学校中层领导”,他总是用闲聊的语气给新生们做报告,“像朋友一样”。

  2010年3月,陈刚还被合工大选派至东南大学,担任学工部副部长,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

  在合工大工作14年来,用陈刚在遗书中的话说,他 “给学校挣了不少牌子”。比如,“安徽省首个学生支部获省级奖励是我的支部,安徽省首届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是我写的材料,安徽省首届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是我执笔写的材料……”

  这位“拥有14年党龄的青年处级干部”,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家里面积小,没有独立书房,他便把大部分书籍、材料,甚至家庭私人证件,都放到了团委办公室里。朝八晚九,双休日也多半在学校打球、加班。

  回顾陈刚的职业发展道路,他履历平顺,成果丰硕。然而自2008年当选团委副书记后,打击似乎纷杳而至。这个职位,成为了陈刚不断进阶的终点。

  游戏规则

  2010年暑假,陈刚第三次参加合肥工业大学的副高职称评选,还有意识地搜集竞争对手的资料进行研究、对比。但就连某位在校内人士看来“各方面条件都不如陈刚优秀”的同事,都顺利评上副高,陈刚却落选了。

  那时,他跟妻子李智慧抱怨说,“不想干了,不如回老家种地”,把她吓了一跳。

  在遗书中,陈刚提到自己常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格言勉励同学,也宽慰自己。但到今年3月第四轮竞聘开展后,陈刚认为自己遭遇了跟以往类似的“暗箱操作”,过往的坚持也难以为继。

  陈刚竞聘的是校团委书记一职,共有三人参加选拔且均符合条件。其中,任翡翠湖校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主任的陈文恩,被陈刚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竞聘分演讲答辩、实名谈话推荐和书面投票推荐三个环节,陈刚在演讲中以86.21分胜于陈文恩的84.50分,在实名谈话推荐中以25票胜于陈文恩的23票,但在书面投票推荐中,以18票输于陈文恩的37票,差距拉大。

  书面投票环节于3月21日下午进行,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在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校团委全体工作人员、翡翠湖校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分管学生工作的成员、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和副书记及辅导员代表共64人的范围内,对三位候选人进行投票。

  “中午电话满天飞,有副书记打电话劝我也做做工作,我感谢他,但一个电话没去说,我想公道自在人心,结果还是失算了……”陈刚在遗书里记录下那个令他灰心的下午。

  李智慧回想起来,陈刚早在竞聘前就担心出现“拉票”现象。尽管他对自己的“硬件”充满信心,但因平时“不会跟在领导后面阿谀奉承”,依然可能落败。以往的工作中,由于他性格刚烈,“也得罪了不少人”。

  但陈刚并未将“拉票”行为直接指向陈文恩。他把线索导向了陈文恩的顶头上司、任翡翠湖校区管委会主任兼校长助理的田作淳。

  在遗书中,陈刚写道,因讨好校长徐枞巍而上位的田作淳,在竞聘中“在幕后立体化向我进攻”,“先是由他说服徐把握方向,再做李书记工作,韩校本来就听他的……正是我在暗推投票时落后原因……”

  4月8日,陈刚自杀两周后,校方发布相关《情况通报》,对竞聘依据、流程和初步结果进行了解释。对于陈刚遗书中提到的“拉票”现象,校方表示:“学校里接受举报的渠道是畅通的。”

  发表于《南方周末》的《大学团干之死》一文中,提到陈刚在落选后的抱怨:“太不公正了。我真没想到,校长当时在会上讲得那么好,结果还是发生了拉票。”陈刚妻子李智慧也向本刊记者证实了这一抱怨。

  然而,4月9日凌晨,在天涯论坛、凯迪社区以及人民微博上出现了一篇题为《合肥工业大学拷问<南方周末>》的帖子,由“windzyz”ID发表或被转载。该ID以校方口吻,抨击《南方周末》的报道存在多处不实,并且明言:“恰恰是陈刚本人有拉票行为,学校已收到举报,并掌握了相关证据。”

  对于帖子的发布源头和内容真实性,学校宣传部长秦广龙表示“不知情”,“可能有些官方因素在里面。各种声音都可以进行发表,大家都有讲话的权利……它是在什么地方发,你就可以用什么性质去考量它。至于它的背后是不是官方,我想到需要的时候它会说的。”

  4月9日上午,校方善后工作小组与陈刚家属进行第四次谈判。其间,善后小组并未提起是否曾接到“陈刚拉票”的举报。

  身后名

  陈刚已死,在遗书中“把校领导得罪了个遍”。“让任何一个胡吹乱侃、投机取巧、不认真做事、完全为了做官的人胆寒心惊,成为工大的一个传说,我的价值就实现了。”他如此为自己设想身后名声。

  事发之后,自杀现场图片、陈刚的遗书、其朋友的悼文、妻子的举报信等内容,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

  其中,合工大校内论坛“无名”在被封一段时间后,现已彻底关闭,“所有数据合并入合肥工业大学学生社区”。但校方否认了在其他论坛“操纵删除网帖”的说法,只承认在省委宣传部的重视下,有网监部门配合校方每天对各种网络说法进行监控、通报。

  校方还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张效英等四人组成的善后工作小组,与家属协商处理陈刚后事。

  3月24日到3月26日期间,陈刚的哥哥姐姐、妻子李智慧等亲属,与校方谈了三天,要求学校在讣告中把陈刚的自杀界定为“因工作原因,不幸逝世”。 但校方坚持认为,“陈刚的跳楼,学校没有责任”。

  陈刚的母亲朱秀梅,自3月24日来到合肥后,总想找到校长徐枞巍本人“讨个说法”。现在校长办公室所在的行政办公楼,恰是先前陈刚所在的计算机学院的办公楼。

  陈刚在遗书中指责校长徐枞巍是工大不正风气的根源,对此,徐枞巍始终没有回应。

  而校方与家属之间的协商,已渐渐演变为一场持久而毫无进展的谈判。

  陈刚在遗书里写道:“我的女儿怎么办?单位总要给一笔抚恤金吧,可要把我女儿养大啊!”连妻子李智慧都觉得丈夫“太天真了”。多重压力集于一身的李智慧,只愿能替丈夫做好“最后的事”:只要能在讣告里写明陈刚“因公”死亡,哪怕不要一分钱补助,她也甘心。

  但在4月9日上午与家属进行的第四次谈判中,张效英再次表示:“确实不能是因公,这点是明确的。”

  谈判在持续约半小时后,终于陷入一片争论中。早已泪流满面的李智慧,起身离开。

  这天,合肥气温骤升10摄氏度。一位中央领导人即将抵达合肥,视察高新产业园区。沿途路口总有两到三名警察或安保站岗守候。洒水车驶过五里敦立交桥下,把路旁草丛清洗得焕然一新。

  这天,34岁的陈刚,仍躺在殡仪馆里。在遗书中,他将自己埋葬在了“春天里”。

  (本刊记者张雄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