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 遥远的救世主:找准利益交汇点 避免“金砖”成空心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03:16
找准利益交汇点 避免“金砖”成空心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7 09:10:52  

4月14日,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

  中评社香港4月17日电/美国《侨报》4月17日载文《找准利益交汇点 避免“金砖”成空心砖》,摘要如下:

  金砖国家峰会14日在海南三亚闭幕。由于南非加入后,“金砖”扩容,加上会后发表的《三亚宣言》涉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等具体内容,比前两届峰会更务实,金砖国家显示出向制度化迈进的迹象,中国国内普遍对本届峰会评价颇高。总之一句话,“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力量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崛起,改变了原先发达国家在这一舞台上的一统天下的格局。然而,我们在为金砖国家整合进展的感到鼓舞的同时,对这一机制国际影响力的前景,还是应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从现象层面来说,本次峰会后形成的一纸声明,只是强化了共同立场并没有约束力。与《三亚宣言》共同发布的三项行动计划也都只停留在声明的层面上,并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和步骤,仍然是立场大于行动。之前媒体猜测五国将建立一个更为正式的组织结构如设置秘书处,在此次峰会上并未实现,金砖国家间的关系仍相当松散。

  从深层原因来说,五个国家虽然存在利益共同点,但也存在巨大差异,相互间的矛盾更是错综复杂,如何求同存异,使“金砖”发挥其效用,不至于沦落为“空心砖”,难度颇大。

  譬如,俄罗斯和巴西是大宗商品的出口大国,中国则是全球很多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对待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双方的利益诉求截然相反。而随着“金砖”出口能力的迅速膨胀以及工业化国家购买力下降,金砖各国势难如以往那样,井水不犯河水地在全球制造业出口市场上攻城略地。事实上,印度成了WTO用“反倾销”投诉中国最频繁的国家,印度、巴西产品也在南非市场打起擂台。

  再比如,中国与印度一直存在边界纠纷;巴西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站在美国一边,巴西总统罗塞夫曾公开称: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中国和俄罗斯显然不太支持巴西、印度“入常”,而南非同样对“入常”跃跃欲试。 2001年高盛经济学家奥尼尔在提出“金砖四国”概念时,完全基于这四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特点。如今,这些国家把概念变为现实,真的走到一起,面临的矛盾与个体差异已充分说明:仅仅将合作和共识架构在“高增长”一条腿上,是远不够扎实和牢固的。惟有找到更多、更稳固的利益共同点,“金砖”才能形成更大的合力。

  所谓的利益共同点在哪里?有人说是政治议题。在《三亚宣言》中,各国所发表的看法,从日本核电站到西亚北非局势,再到反对恐怖主义,几乎涉及五国政治、社会和安全的各方面,也涉及当前世界政治舞台的所有话题。并且由于五个国家都处于经济上的快速发展期,有人认为它们在气候变暖、环境治理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也存在着相似主张。秉持这种看法的人视“金砖”为发展中国家的G7(甚至直接称呼金砖国家为G5),但他们忽略了G7内部所具有的统一性不是“金砖五国”可以比拟的,这就如协调中、日、韩三国的难度高于协调欧洲十七国的道理一样。事实上,长远来看,如果五个国家实际在政治上并没有共同的利益和诉求,就很难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金砖国家仍然是个经济组织,几个国家的共同利益仍在于经济。其利益共同点在于“金砖”已成为优势互补、纵深可观的庞大经济空间,既可互为供应商,挖掘彼此市场,更可互为顾客,促进彼此内需,还可依托这个有供有需、有往有来的大平台,协调出口、产业转移、资本输出等面的政策和利益,共同把蛋糕做大。抓住这一点做文章才是正道。目前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总量为2300亿元,而中日就达到2000亿元,中美更高达4500亿元。金砖国家贸易方面的合作空间非常大。相反,一切所谓要挑战G7或是取代G7的言论和思路,都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既不明智也不现实。

  从实施步骤上来说,在起步阶段,金砖国家应该选择一些各方公约数较大的事项进行合作尝试。例如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发言权和影响力。各国在此事上有共同利益,彼此之间又没有太大矛盾。从较简单的地带出发逐渐拓宽合作领域。从本次金砖峰会达成的成果看,可以说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但这个松散组织的纽带逐步拉紧,五个(以后也许更多)“意识形态和利益有很多分歧”的国家之间将会有更多的矛盾浮现并激化,如何绕过矛盾和分歧,从利益共同点出发,发挥积极效应,高度考验金砖国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