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和猪肉的做法大全:诺奖获得者能计划出来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44:13
诺奖获得者能计划出来吗?(2011-04-17 20:57:21)转载 标签:

杂谈

4月14日4月14日14时,“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仪式举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预测,入选“学堂计划”的学生中,在未来肯定会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他说,二十年以后,如果这里的学生没有出息,“那我们就是对历史有罪,对不起祖宗。”(新京报 4月15日) 据说,选择4月14日14时举行仪式,这取其谐音“试一试”,清华推出这一计划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但对于这“试一试”的项目,却高调地“肯定”会出诺奖获得者,怎么看,都觉得这良苦用心用得不是地方,只是为即将100年的清华制造一个校庆噱头。 在笔者看来,以基本的教育常识分析,这一计划根本不用试,就可预测其难以成功。首先,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人才培养,鲜有通过“计划”造就出来的,一流大学要成为一流,需通过市场竞争,得到社会认可,而一流人才,则需在肥沃的土地上自由生长,越想“造就”、越对其进行加工和塑造,越有可能出现“拔苗助长”和“模式化”的问题。其二,大学虽为非义务教育,并不强调均衡发展,但是同一学校的学生,必须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这是大学育人的基本原则,这种集中学校优质师资、最好资源进行的计划,无疑违背这一原则。 事实上,类似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在各大学并不鲜见,其中就有北大的元培计划。对比“清华学堂人才计划”和“元培计划”,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够摆上台面的,就是自由转专业、导师制14时,“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仪式举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预测,入选、交换生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可这些所谓的“创新制度”,在国外大学,是最为基本的制度,而且,在国外大学,不但可以自由转专业(有的学校本科期间就不分专业),还可以随便转学校,至于学分制,见识过这些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选课自由度的,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分制。 从已经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看,这些计划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以抢生源,告诉优秀学生,你进入大学后,可以获得某种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优惠;二是用以去申报奖项,2009年,北大元培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之改革计划实验区”,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最近,北大的“会商制度”闹得沸沸扬扬,而据说,这个“会商制度”早在去年11月就在元培学院试点,直到试点结束要扩大到全校范围内才引起媒体关注。这不由引人深思,元培计划的人才们,为何对“会商”没有意见?是不敢质疑,还是高度认同“被会商”?在元培计划人才身上,怎么不见丝毫创新人才的特质呢? 分析所有一流人才的成长,不惧权威,敢于质疑和批判,是他们的共同特色。我国大学要培养一流人才,当在这方面努力,简而言之,就是推行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让教育有自主权,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事务有话语权。如果离开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要培养所谓的优秀人才,几乎可以肯定,这只是痴人说梦。以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分析,目前的各“学堂计划”的学生中,在未来肯定会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他说,二十年以后,如果这里的学生没有出息,“那我们就是对历史有罪,对不起祖宗。4月14日14时,“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仪式举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预测,入选“学堂计划”的学生中,在未来肯定会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他说,二十年以后,如果这里的学生没有出息,“那我们就是对历史有罪,对不起祖宗。”(新京报 4月15日) 据说,选择4月14日14时举行仪式,这取其谐音“试一试”,清华推出这一计划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但对于这“试一试”的项目,却高调地“肯定”会出诺奖获得者,怎么看,都觉得这良苦用心用得不是地方,只是为即将100年的清华制造一个校庆噱头。 在笔者看来,以基本的教育常识分析,这一计划根本不用试,就可预测其难以成功。首先,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人才培养,鲜有通过“计划”造就出来的,一流大学要成为一流,需通过市场竞争,得到社会认可,而一流人才,则需在肥沃的土地上自由生长,越想“造就”、越对其进行加工和塑造,越有可能出现“拔苗助长”和“模式化”的问题。其二,大学虽为非义务教育,并不强调均衡发展,但是同一学校的学生,必须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这是大学育人的基本原则,这种集中学校优质师资、最好资源进行的计划,无疑违背这一原则。 事实上,类似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在各大学并不鲜见,其中就有北大的元培计划。对比“清华学堂人才计划”和“元培计划”,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够摆上台面的,就是自由转专业、导师制”(新京报 4月15日)

类人才计划,根本就没涉及这一议题,恰恰相反,学校以所谓优质的教育资源,让被选拔进来的学生自感“高人一等”,同时也作为既得利益者,更缺少质疑和批评的勇气。这就如蒋方舟在《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中所说,“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各类计划的入选者,在这种体制中,就是利益者中的利益者了。 中国本土人才何时获得诺奖,过去10多年来,各类预测不断,此番清华把人才计划与诺奖再度联系,如果真为历史负责,应当好好反思目前的教育制度。不在基本的制度上着力,而在明显难以取得成效的计划上“试一试”,是对教育精力的折腾,这是极不负责的。

 

、交换生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可这些所谓的“创新制度”,在国外大学,是最为基本的制度,而且,在国外大学,不但可以自由转专业(有的学校本科期间就不分专业),还可以随便转学校,至于学分制,见识过这些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选课自由度的,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分制。 从已经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看,这些计划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以抢生源,告诉优秀学生,你进入大学后,可以获得某种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优惠;二是用以去申报奖项,2009年,北大元培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之改革计划实验区”,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最近,北大的“会商制度”闹得沸沸扬扬,而据说,这个“会商制度”早在去年11月就在元培学院试点,直到试点结束要扩大到全校范围内才引起媒体关注。这不由引人深思,元培计划的人才们,为何对“会商”没有意见?是不敢质疑,还是高度认同“被会商”?在元培计划人才身上,怎么不见丝毫创新人才的特质呢? 分析所有一流人才的成长,不惧权威,敢于质疑和批判,是他们的共同特色。我国大学要培养一流人才,当在这方面努力,简而言之,就是推行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让教育有自主权,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事务有话语权。如果离开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要培养所谓的优秀人才,几乎可以肯定,这只是痴人说梦。以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分析,目前的各据说,选择4月14日4月14日14时,“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仪式举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预测,入选“学堂计划”的学生中,在未来肯定会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他说,二十年以后,如果这里的学生没有出息,“那我们就是对历史有罪,对不起祖宗。”(新京报 4月15日) 据说,选择4月14日14时举行仪式,这取其谐音“试一试”,清华推出这一计划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但对于这“试一试”的项目,却高调地“肯定”会出诺奖获得者,怎么看,都觉得这良苦用心用得不是地方,只是为即将100年的清华制造一个校庆噱头。 在笔者看来,以基本的教育常识分析,这一计划根本不用试,就可预测其难以成功。首先,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人才培养,鲜有通过“计划”造就出来的,一流大学要成为一流,需通过市场竞争,得到社会认可,而一流人才,则需在肥沃的土地上自由生长,越想“造就”、越对其进行加工和塑造,越有可能出现“拔苗助长”和“模式化”的问题。其二,大学虽为非义务教育,并不强调均衡发展,但是同一学校的学生,必须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这是大学育人的基本原则,这种集中学校优质师资、最好资源进行的计划,无疑违背这一原则。 事实上,类似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在各大学并不鲜见,其中就有北大的元培计划。对比“清华学堂人才计划”和“元培计划”,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够摆上台面的,就是自由转专业、导师制14时举行仪式,这取其谐音“试一试”,清华推出这一计划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但对于这“试一试”的项目,却高调地“肯定”会出诺奖获得者,怎么看,都觉得这良苦用心用得不是地方,只是为即将100年的清华制造一个校庆噱头。

 

、交换生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可这些所谓的“创新制度”,在国外大学,是最为基本的制度,而且,在国外大学,不但可以自由转专业(有的学校本科期间就不分专业),还可以随便转学校,至于学分制,见识过这些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选课自由度的,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分制。 从已经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看,这些计划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以抢生源,告诉优秀学生,你进入大学后,可以获得某种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优惠;二是用以去申报奖项,2009年,北大元培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之改革计划实验区”,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最近,北大的“会商制度”闹得沸沸扬扬,而据说,这个“会商制度”早在去年11月就在元培学院试点,直到试点结束要扩大到全校范围内才引起媒体关注。这不由引人深思,元培计划的人才们,为何对“会商”没有意见?是不敢质疑,还是高度认同“被会商”?在元培计划人才身上,怎么不见丝毫创新人才的特质呢? 分析所有一流人才的成长,不惧权威,敢于质疑和批判,是他们的共同特色。我国大学要培养一流人才,当在这方面努力,简而言之,就是推行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让教育有自主权,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事务有话语权。如果离开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要培养所谓的优秀人才,几乎可以肯定,这只是痴人说梦。以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分析,目前的各

在笔者看来,以基本的教育常识分析,这一计划根本不用试,就可预测其难以成功。首先,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人才培养,鲜有通过“计划”造就出来的,一流大学要成为一流,需通过市场竞争,得到社会认可,而一流人才,则需在肥沃的土地上自由生长,越想“造就”、越对其进行加工和塑造,越有可能出现“拔苗助长”和“模式化”的问题。其二,大学虽为非义务教育,并不强调均衡发展,但是同一学校的学生,必须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这是大学育人的基本原则,这种集中学校优质师资、最好资源进行的计划,无疑违背这一原则。

类人才计划,根本就没涉及这一议题,恰恰相反,学校以所谓优质的教育资源,让被选拔进来的学生自感“高人一等”,同时也作为既得利益者,更缺少质疑和批评的勇气。这就如蒋方舟在《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中所说,“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各类计划的入选者,在这种体制中,就是利益者中的利益者了。 中国本土人才何时获得诺奖,过去10多年来,各类预测不断,此番清华把人才计划与诺奖再度联系,如果真为历史负责,应当好好反思目前的教育制度。不在基本的制度上着力,而在明显难以取得成效的计划上“试一试”,是对教育精力的折腾,这是极不负责的。

 

事实上,类似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在各大学并不鲜见,其中就有北大的元培计划。对比“清华学堂人才计划”和“元培计划”,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够摆上台面的,就是自由转专业、导师制、交换生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可这些所谓的“创新制度”,在国外大学,是最为基本的制度,而且,在国外大学,不但可以自由转专业(有的学校本科期间就不分专业),还可以随便转学校,至于学分制,见识过这些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选课自由度的,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分制。

 

从已经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看,这些计划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以抢生源,告诉优秀学生,你进入大学后,可以获得某种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优惠;二是用以去申报奖项,2009、交换生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可这些所谓的“创新制度”,在国外大学,是最为基本的制度,而且,在国外大学,不但可以自由转专业(有的学校本科期间就不分专业),还可以随便转学校,至于学分制,见识过这些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选课自由度的,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分制。 从已经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看,这些计划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以抢生源,告诉优秀学生,你进入大学后,可以获得某种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优惠;二是用以去申报奖项,2009年,北大元培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之改革计划实验区”,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最近,北大的“会商制度”闹得沸沸扬扬,而据说,这个“会商制度”早在去年11月就在元培学院试点,直到试点结束要扩大到全校范围内才引起媒体关注。这不由引人深思,元培计划的人才们,为何对“会商”没有意见?是不敢质疑,还是高度认同“被会商”?在元培计划人才身上,怎么不见丝毫创新人才的特质呢? 分析所有一流人才的成长,不惧权威,敢于质疑和批判,是他们的共同特色。我国大学要培养一流人才,当在这方面努力,简而言之,就是推行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让教育有自主权,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事务有话语权。如果离开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要培养所谓的优秀人才,几乎可以肯定,这只是痴人说梦。以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分析,目前的各年,北大元培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之改革计划实验区”,20094月14日14时,“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仪式举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预测,入选“学堂计划”的学生中,在未来肯定会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他说,二十年以后,如果这里的学生没有出息,“那我们就是对历史有罪,对不起祖宗。”(新京报 4月15日) 据说,选择4月14日14时举行仪式,这取其谐音“试一试”,清华推出这一计划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但对于这“试一试”的项目,却高调地“肯定”会出诺奖获得者,怎么看,都觉得这良苦用心用得不是地方,只是为即将100年的清华制造一个校庆噱头。 在笔者看来,以基本的教育常识分析,这一计划根本不用试,就可预测其难以成功。首先,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人才培养,鲜有通过“计划”造就出来的,一流大学要成为一流,需通过市场竞争,得到社会认可,而一流人才,则需在肥沃的土地上自由生长,越想“造就”、越对其进行加工和塑造,越有可能出现“拔苗助长”和“模式化”的问题。其二,大学虽为非义务教育,并不强调均衡发展,但是同一学校的学生,必须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这是大学育人的基本原则,这种集中学校优质师资、最好资源进行的计划,无疑违背这一原则。 事实上,类似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在各大学并不鲜见,其中就有北大的元培计划。对比“清华学堂人才计划”和“元培计划”,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够摆上台面的,就是自由转专业、导师制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最近,北大的“会商制度”闹得沸沸扬扬,而据说,这个“会商制度”早在去年11月就在元培学院试点,直到试点结束要扩大到全校范围内才引起媒体关注。这不由引人深思,元培计划的人才们,为何对“会商”没有意见?是不敢质疑,还是高度认同“被会商”?在元培计划人才身上,怎么不见丝毫创新人才的特质呢?

 

类人才计划,根本就没涉及这一议题,恰恰相反,学校以所谓优质的教育资源,让被选拔进来的学生自感“高人一等”,同时也作为既得利益者,更缺少质疑和批评的勇气。这就如蒋方舟在《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中所说,“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各类计划的入选者,在这种体制中,就是利益者中的利益者了。 中国本土人才何时获得诺奖,过去10多年来,各类预测不断,此番清华把人才计划与诺奖再度联系,如果真为历史负责,应当好好反思目前的教育制度。不在基本的制度上着力,而在明显难以取得成效的计划上“试一试”,是对教育精力的折腾,这是极不负责的。

分析所有一流人才的成长,不惧权威,敢于质疑和批判,是他们的共同特色。我国大学要培养一流人才,当在这方面努力,简而言之,就是推行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让教育有自主权,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事务有话语权。如果离开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要培养所谓的优秀人才,几乎可以肯定,这只是痴人说梦。以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分析,目前的各类人才计划,根本就没涉及这一议题,恰恰相反,学校以所谓优质的教育资源,让被选拔进来的学生自感“高人一等”,同时也作为既得利益者,更缺少质疑和批评的勇气。这就如蒋方舟在《给、交换生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可这些所谓的“创新制度”,在国外大学,是最为基本的制度,而且,在国外大学,不但可以自由转专业(有的学校本科期间就不分专业),还可以随便转学校,至于学分制,见识过这些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选课自由度的,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分制。 从已经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看,这些计划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以抢生源,告诉优秀学生,你进入大学后,可以获得某种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优惠;二是用以去申报奖项,2009年,北大元培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之改革计划实验区”,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最近,北大的“会商制度”闹得沸沸扬扬,而据说,这个“会商制度”早在去年11月就在元培学院试点,直到试点结束要扩大到全校范围内才引起媒体关注。这不由引人深思,元培计划的人才们,为何对“会商”没有意见?是不敢质疑,还是高度认同“被会商”?在元培计划人才身上,怎么不见丝毫创新人才的特质呢? 分析所有一流人才的成长,不惧权威,敢于质疑和批判,是他们的共同特色。我国大学要培养一流人才,当在这方面努力,简而言之,就是推行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让教育有自主权,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事务有话语权。如果离开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要培养所谓的优秀人才,几乎可以肯定,这只是痴人说梦。以学术自治和学生自治分析,目前的各清华大学的一封信》中所说,“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4月14日14时,“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仪式举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预测,入选“学堂计划”的学生中,在未来肯定会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他说,二十年以后,如果这里的学生没有出息,“那我们就是对历史有罪,对不起祖宗。”(新京报 4月15日) 据说,选择4月14日14时举行仪式,这取其谐音“试一试”,清华推出这一计划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但对于这“试一试”的项目,却高调地“肯定”会出诺奖获得者,怎么看,都觉得这良苦用心用得不是地方,只是为即将100年的清华制造一个校庆噱头。 在笔者看来,以基本的教育常识分析,这一计划根本不用试,就可预测其难以成功。首先,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人才培养,鲜有通过“计划”造就出来的,一流大学要成为一流,需通过市场竞争,得到社会认可,而一流人才,则需在肥沃的土地上自由生长,越想“造就”、越对其进行加工和塑造,越有可能出现“拔苗助长”和“模式化”的问题。其二,大学虽为非义务教育,并不强调均衡发展,但是同一学校的学生,必须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这是大学育人的基本原则,这种集中学校优质师资、最好资源进行的计划,无疑违背这一原则。 事实上,类似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在各大学并不鲜见,其中就有北大的元培计划。对比“清华学堂人才计划”和“元培计划”,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够摆上台面的,就是自由转专业、导师制”各类计划的入选者,在这种体制中,就是利益者中的利益者了。

 

类人才计划,根本就没涉及这一议题,恰恰相反,学校以所谓优质的教育资源,让被选拔进来的学生自感“高人一等”,同时也作为既得利益者,更缺少质疑和批评的勇气。这就如蒋方舟在《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中所说,“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各类计划的入选者,在这种体制中,就是利益者中的利益者了。 中国本土人才何时获得诺奖,过去10多年来,各类预测不断,此番清华把人才计划与诺奖再度联系,如果真为历史负责,应当好好反思目前的教育制度。不在基本的制度上着力,而在明显难以取得成效的计划上“试一试”,是对教育精力的折腾,这是极不负责的。 中国本土人才何时获得诺奖,过去10多年来,各类预测不断,此番清华把人才计划与诺奖再度联系,如果真为历史负责,应当好好反思目前的教育制度。不在基本的制度上着力,而在明显难以取得成效的计划上“试一试”,是对教育精力的折腾,这是极不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