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阳中学要和2中并:金刚经参学体会 - 犟牛老居士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42:00

金刚经参学体会

犟牛老居士 著

                                                                                              

序言

金刚般若的要旨

说金刚经的历史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无住分第四

如理实见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无得无说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一相无相分第九

庄严净土分第十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附录:释迦略传

金刚赞

 

 

 

诸位法师、诸位师父、诸位同修,首先感谢助我成道、为我消业的大善知识,感谢岫岩双泉寺住持本慧师及僧众为我提供参研金刚经的机缘,使我能够向法师、同修汇报自己修学此经的心得体会(二零零四年八月一日)。

 

 

 

佛以无上妙智慧,应众生之感,普施方便法雨,滋养五性根,应机设教,对症投药。但道本无言,非言不显。“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佛菩萨住世间,无有定相,随类化身;佛菩萨亦无定法度众生,随机说法,法法圆融,怎奈世人不觉耳。自带法号的家慈释(史)纯印,现寿者相一百零八年,在社会急遽变化,佛法极度衰落之际,以悲心住世,在平凡生活中演示修行妙法,不言经教,不离经教。如老人言:“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人人都有心,人人都是佛;佛在自己心中,心外无佛,心外无法;泥佛、铜佛不能保佑,拜佛求佛,要向自己的心性中求……炕头坐着的两尊佛不拜(公婆、父母),外边哪有什么佛?世人就是心中无佛,眼睛也看不见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心无私则德明,有私则蒙昧;人一生的作为,不可亏理,违心违理的事千万不可作;不要耍小聪明,认为人不知鬼不晓,离地三尺有神灵;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损人不利己,总有报应的,谁也逃不掉;人死犹如换衣裳,换了一件又一件,一件不如一件,一件比一件脏,一件比一件破;人的一生就像皮影戏一样,来去匆匆,一会儿一个角色,换来换去,总也摆脱不了操纵你那个不露面的人,有谁能透过影窗,看到后面的‘真人’呢?唉!世间人迷呀!今日倒头睡,明日不知谁呀……”老人以平常心,入如来妙明真心,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在生活中绍隆佛种,普度众生。“纯印”二字是如来的性体,是生命的本现,是诸法的实相,是诸佛的心法。它涵摄一切,又超越一切,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内涵,而又离一切法的名言相,心缘相。乃非法非非法耳……

纯印老人的一生,看似平凡实非凡,有大威神力,福慧现不思议境。她一生修善积德,虽然无意求取名闻利养,但却无求而得。一九八六年,我们这个两窝孩子,老少三辈九口人之家,生活虽然窘迫,但家庭和睦,六个孩子品德优良,儿媳佟秀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标兵”的光荣称号。同年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给老人命名“百岁老人”,赠送“祝老人健康长寿”的金匾。在困难时期,老人享受细粮待遇,政府每月发三十元养老金。吉林日报、城市时报、金融报、农村报、梅河口日报等许多报刊多次刊载老人生活起居情况,介绍老人养生之道和她的善言善行……地市领导,逢年过节专程拜访老人家。

纯印老人于一九九五年(乙亥年)正月十五夜里九时吃完元宵后,用热水洗头洗脚擦身,换上较洁净的衣服,即不饮不食,默坐二十一天,至二月初六,无疾而逝。往生前十天才将她自带的真名“史纯印”告知家人。“纯印”之名来到世间一百余年,始终隐匿未露,可见真人不露相耳。

我一生不烧香、不烧纸、不上坟,不给任何人叩头,对那些摸不着、看不见的决不相信。结果老人往生后的第五天,即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一日夜里,被老人在梦里打了一鞋底,方知佛法的真义,它是使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洞彻宇宙人生真相的无上妙法。纯印老人圆寂后,示现了不可思议的十大圆满:(一)年龄圆满;(二)不饮不食二十一天;(三)猪年生,猪年走;(四)午时生,午时走;(五)一九九五年三月公历与农历日期重叠,走时的农历的二月初六是公历的三月六日,而火化日二月初八,公历是三月八日,此日是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日;(六)太平间坐起;(七)坟上圆鼠,入土圆满;(八)蚂蚁驼骨灰(骨灰舍利);(九)卧室百日放香;(十)星引路,火中放香,儿媳李兆英脑血栓病愈。使愚学对佛的教诲更深信不疑。此时又听了上净下空法师一百零七盘无量寿经磁带,明了念佛成佛之理。我即死守一句阿弥陀佛圣号,摒除诸多干扰,整整念了九年,获法益不可思议,不可言说……

我受纯印老人梦中之嘱——“入不思维境界而弘法”,与有缘寺院、道场,弘扬老人家一生积德行善、无我布施及蒙受各级政府关怀等事例,克服诸多磨难,不退道心,以真人真事劝人断恶修善,广行利国、利社会、利众生等方便法。

二〇〇一年秋,巧遇机缘,听了净空法师几盘讲解金刚经的磁带,不知何故被经典“非法非非法”所吸引,欲发心参学此经。怎奈视力不佳,有愿望而无能力,况身边干扰重重……

二〇〇二年四月总算挣脱了羁绊,到峨眉山闭关净修。偶然拜读了江味农居士著的《金刚经讲义》,本已平静的心,又起了涟漪。没过多久,大庆市一位出家师,鬼使神差,送我一套二百五十九盘净空老法师讲的《金刚经研习报告》。聆听了老法师的讲解,启发了愚智,萌发了一点点讲此经、写心得之愿。恰在此时老居士天赐又托人转送给我一本《佛学常见词汇》,凌云居士又送来《佛说大乘金刚经论》,真是万缘具备,只待发心。我深知此乃佛菩萨安排也!

此经从古至今,注解书籍不下千种之多,但大都是文言而且篇幅宏巨,致使如来至妙的心法难以普及,并且与净土念佛法门不甚相融。有感于斯,即在佛前发愿,欲完成学习金刚经讲义心得,与净土念佛法门,“纯印”言教,不一不异而又能圆融。此愿一发,戴了二十多年八百度的老花镜,竟然减了一百六十度……

可是动笔时,因此经深奥无比,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博大精深,篇幅过重,不觉有茫然之感,很难着笔……正徘徊之际,突然接到北京淑敏居士托人转来她珍藏多年的民国二十七年出版的三种金刚经讲义(石氏集注、通俗集义、孙氏讲义),此三种讲义,由自号南屏疯僧的汇集本“济佛注解、通俗集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一到我手中,眼睛不觉一亮,蒙昧的心豁然开朗,思路亦茅塞顿开,总算能勉强满发心之愿了。此“心得”在按江味农居士所分之一百八十四节中,又依“通俗集义”分为三十二界分,此系东天目山昭明太子在分经台之所分,每一界分中有一段注解,这样对经义的理解则方便省力,亦能启发悟性。相信参学本经后,对念佛更加信之以真、愿之以切、行之以恒;醒迷破痴,洞悉真常,悟般若之理;看开非实非虚、不一不异之相,放下分别、执著之心。在此盼诸有缘同修,真的看破放下,早日圆明真如,明了“纯印”二字之义,登莲台、证法身,享极乐之荣。此我之愿也!

我虽入佛门九年,因眼神不好,除佛号外,未读过经论,此“心得”很难不违悖佛教之理,只做抛砖耳。恳望聆听诸大德、善知识、诸位老法师教诲,我将感激不尽。

阿弥陀佛!

 

 

金刚经是一部修心之秘法,如六祖惠能大师所示:内心自悟,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常净自性,六根之六贼,从六门(即六根)驱出六尘之障碍,以六空消除。首先照见五蕴空,四大空,六根空,三业空,世法、出世法空,心空,法空,空空,有为、无为法空,无始、无终空,一切法空,相之性空,缘生法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即是性空缘起(空有不二),缘起性空(有空不二)。总括为“万法尽在自性”。众生本有之清净佛性,才是万法的本体。般若智慧,不离自性。一切法尽在自性。人有利钝,法无顿渐。悟即原无尘净、秽垢,迷即万劫轮回。此即金刚经的总义——一切唯心造,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金刚般若的要旨(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印度和我国,有金刚石这样的矿物,是世界上稀有的宝石,形状为透明锥形八面体,在日光灯下,能发出灿烂的金色光。它的性质甚坚利,能割划玻璃、瓷器,能雕刻坚石,能穿凿岩层,能钻磨一切宝石,为矿物中最坚利者。老人说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所以其名为金刚石。金则不变,刚则坚利。其形状光泽透明,则喻不沾丝毫尘染。此经以金刚为名,取其坚、利、明之义。坚能破一切惑而不被惑所迷,坚喻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损不坏。利,是锋利,众生读诵受持此经,开般若智慧,可将无始的烦恼习气迎刃而解;利照诸法空,破无明障,无微不照。明,金刚宝石,自体发光,喻般若妙智慧本自具足,无须外求,非由外物构成,亦非由外物锻炼而成,以喻众生本具佛智慧,从无始来并未失去,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为无始无明而埋没,且能照破无始无明。此经题,即是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以金刚之明,喻妙智本具,非外求可得。

般若:梵语,汉译智慧,但此二字最易与普通说的智慧相混,前面加一妙字,可免误解,用“妙智慧”三字比较恰当。

波罗蜜:译为到彼岸,如过渡由此岸到彼岸。众生因为受了一个“我”字的迷惑,日日在烦恼苦海中挣扎,倘能从生死烦恼大海中,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到彼岸。彼岸——佛门称涅槃,恢复本原,不生不灭之义,又称无为、圆寂。不过到彼岸有顿、渐之分。顿就是一闻大法,就明了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渐,是逐渐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能悟入。虽然顿渐相差悬殊,而到彼岸则不会差,可谓万法归终,殊途同归。

凡是做到圆满究竟均可谓之波罗蜜,但从此岸到彼岸中间要渡过中流恶浪,即烦恼中流。其涵义很深,有凶险,有风浪,不进则退,稍一懈怠不精进、不用力,随时都有覆没的危险。我们修行之法以水喻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烦恼是无始劫的习性,难舍、难改、难断啊!若能将烦恼舍弃了,就是般若,就是菩提,就是证超凡入圣的觉性啊!经是常法,当径字讲,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途径、经验。凡是圣人讲的、说的皆谓之经(圣经、古兰经、四书五经、佛经)。

综合起来,修行的目的,在度己度人。人之真性本是虚灵不昧,历劫常存,纯净纯善,惜为物欲蒙蔽,所以沉沦生死苦海,未能脱离。世尊慈悲,特说此经,以断众生的烦恼。但欲脱苦海到彼岸,没有妙智慧的般若船不行;要修得妙智慧,非同金刚石般的坚利光泽不可。果然能一毫不沾尘染,断绝一切妄念,自可斩邪魔于己身,诛烦恼、无明妖怪于万里,勇猛精进,明了自性,而到达彼岸,与诸善人相聚,与诸佛菩萨共享无为快乐也。

以念佛为例,若念佛不能了达念佛之真理,很难往生,为什么?不具金刚般若,必不能催破邪知邪见,正邪不分。有一位念佛人,喊他的朋友数声,其友说:“你为什么喊我名不断,使我心烦。”这位借此话题说:“我喊你才数声,你就心烦、生嗔恚心,而你一天天叨叨咕咕念阿弥陀佛百千万声,焉知阿弥陀佛不生嗔心?这是不敬佛亵佛!”对方一听有理,再不念佛了!此都是不具般若,为外缘所障。

 

 

说金刚经的历史

 

古人评论这卷经,叫“辞有尽,理无穷”。佛讲般若经共六百卷,讲经的地方四处,次数是十六会,这部经是在十六会中的第九会。地点是中印度舍卫城南边的给孤独园。

本经的宗旨:唯在破我、法二执。我执,粗讲是四大五阴(地水火风,色受想行识);细者,起心动念取法相,或取非法相,不论从哪方面,凡有所取,便是我执未尽。因此,修行人应该重重空之,既无我相,又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此三方面即佛经讲的三空。佛门说的“法”字意义深广,事事物物,行住坐卧,处事待人接物都称为“法”。我执,粗细之分合起来,则为人我相,法我相。因为有相,统称为法。可见法即相,相即法,法是因缘而生,缘生性空,无自性故。人我法可合而为一。此一切有相之事物,世俗人以迷惑的眼光,莫不当作真实而贪著,具体表现: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妄想、分别、执著。故名之曰俗谛(谛、真真实实之意)。佛对此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虽有而虚,有而非有,非有而有。为何?相假性真,相是缘生,性乃不变,故知是真。佛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心佛无二,念佛念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心作心是。心,纯净纯善,念弥陀圣号,亦纯净纯善。当念到无所念之佛、能念之人,念念无念,自他圆融,此时,无有众生,亦无佛,即为自性弥陀,心为净土。

此经很少有人理解,它是佛陀教化菩萨之大法,指示菩萨修行六度万行,证得菩提涅槃之佛果,这才是圆满究竟。二乘人证得生空,知有相非真,我执虽断,法执犹存,也不能谓之圆满。八、九、十地、等觉四个品位的大菩萨,称不动地,入圣流才算究竟圆满。经中所说“发菩提心,行六度万行,而不住于相”等妙谛,即金刚般若之行相也,亦即证佛果之妙法也。称此为真谛,这是从性体上讲的。

 

 

法会因由分第一

 

此经是世尊亲口所说,后入中国,经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翻译而成。鸠摩罗什,华言译童寿,即童年而有耆德。罗什大师所译经典明白、晓畅,故最为流通。罗什大师如何到中国来的,其传记中多有提到,此地就省略了。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说法度生,必须因地、因人、因时,不可轻于说法,机缘不至不说。因地者,须有庄严的道场;因人者,须有听法的智慧;因时者,须待机缘成熟。有此三因方能说法。总之,成立法会实不易也。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所有的经典,均分三大科目:(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序分又称证信序、通序、经后序。因佛讲经时没有此序言,世尊讲法四十九年,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佛涅槃后,阿难等尊者集结经典时,才按照佛的遗命,一切经首加“如是我闻(闻是因缘闻,是不闻即闻,闻无所闻,无闻无得也!因说着无说故)”、“一时佛在某处,与哪些大众,多少人”等。证明确实是佛讲的,以起众生真信,断除疑惑,所以称证信序。又因是后加入的,又称经后序。这段文字虽然不多,从“如是我闻,至敷座而坐”,总计七十一个文字,但它却具足六种缘,亦称六成就:

(一)如是,信成就。不异为如,真实为如,实相自性真常不变为如;是,无非为是。不假,相信为如是,不信则不如是。凡参加集结经典的,听阿难复讲后,一致承认是佛讲,没有一人提出异议,可信(信成就)。华严经“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乃入道初门,所以列在最初。

(二)我闻,闻成就。“我”是复讲此经的人,是多闻第一、过耳不忘的阿难尊者自称。我闻,是阿难亲自听的并非他人转述,以消后人之疑。世尊成道之日,阿难降生(十二月初八),世尊出家日二月初八,阿难出家时(二十岁)。这时佛说法整整二十年,阿难请佛将二十年前讲的补讲一次,他听了以后得法性觉(自性觉)自在三昧,能在定中彻达一切法,过耳一字不差。所以集结经时,必推阿难。当然这也是佛入涅槃前亲自承诺的。法华经曰:“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同时发心,我好精进,遂致作佛。阿难常乐多闻,故持我法藏。”集结时,阿难登座,身光如佛,众人疑惑以为是世尊重新说法,或疑他方佛来说法,或疑阿难成佛了。这时阿难开口便说“如是我闻……”众人的种种疑惑当即断除。世尊知道将来必有此疑惑,故令一切经首,冠“如是我闻”之句。

(三)一时,时成就。

(四)佛,主成就。

(五)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在某处,处成就。此处有一公案:舍卫国在中天竺国,世尊受须达长老之请,须达是波斯匿王的一位大臣,家富,喜好布施,财富愈布施愈多,人称给孤独。他为请世尊说法,化导众生,看中了王太子祗陀之园,此园在城外,既清净又宽敞,树木郁茂。与太子一说,太子戏言曰:“卿若能以黄金布满其地,我就卖给你。”须达信以为真,以金布地,仅余少地未布完。太子说前乃戏言,不要金而把园给你,国人以君无戏言发难,太子不得已,提出园属须达,树属我。房舍建成后,遂以二人之名连合树与园,名之。所以称祗树给孤独园。

(六)与比丘众若干人俱(千二百五十人),众成就。比丘,华译乞士,有道德有学问的乞讨者一乞佛法滋心,二乞食物滋身,此外别无所求。求乞乃为众人修福。

这即是经典必须具六缘:说法之主,说法之时,说法之处,闻法之众及结集人负责证明等缺一不可。

我们听经闻法,重在将经文销归自性,回归到自己本性的性体,受用无穷。这叫用经,而不被经所用。“如是”另一涵义:“如”是如如不动,义谓众生本具的性体;“是”,当下即是,只要放下妄心、分别、执著,则如来果地上的智慧,当下即显。一切凡夫,生灭刹那不停,并不如如,什么原因呢?我执障故。若能破除小我、身我之执、之见,即会归于大我。什么是大我呢?一法界即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常乐我净”之我也。这个我才称得起“如是”。

我闻”,闻是让众生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也就是回头,不回头离自己的家乡愈走愈远。得人身很难,乘此机缘回归为是,必当反闻,不能向外驰求。念佛、学佛整日磕头,初一、十五摆供品、上香、祷告,心性不改,毫无用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妄想、分别、执著丝毫不减,整日向外驰求,这叫背觉合尘,这不叫学佛,称其为迷信,决无感应。

一时”就是当即,十世古今,不离当念,三心不可得,诸法毕竟空。六根中,耳根最圆通(肉眼只见前方,左右、后方看不见),十方击鼓,十方齐闻。所以观音菩萨修耳根圆通,从耳根入性。后几句虽然是国名、人名,尚含典故,但法无定法,字句圆通,可理解为自性的舍卫国。入此国,必战胜五阴之魔(色受想行识)。魔分四种: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而绍隆佛种,是自性的祗陀太子;庄严福慧、功德之林称为树。犹如太子舍掉皇父逃逝在外,今返家园承受父业,又如衣里明珠,不劳而获。是即自性的“给孤独园”。

”,是大悲大愿。“比丘”,是表远离世俗,远离尘垢之意。“”,是表理事和合,六和敬。“千二百五十人”,表圆满耳根反闻之功德。五十五人,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五十五品位菩萨。“灵山”就是自己寸心间,自性天真佛与释迦佛无二无别,心心相印,光光相照。

诸位同修,这里说的如是,我理解并非对这部经才如是,不对本经则不如是,这样理解叫依文解义,不是用经,是被经所用,著了文字相。也不是诸位同修到寺院,在道场听经闻法、念佛拜佛才如是,更不是跑寺院参加法会、搞超拔、放焰口、拜佛忏才如是,在家中就不如是。因我们的本性与佛无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一切时、一切事,乃至一切的环境中,只要能见诸相非相,动静一如,无往而不是。换句话说,佛号在心不间断(净念相继),在日常能发菩提心,随缘作善,老实念佛,以佛号伏住妄念,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如是。否则到处跑,到处颠,形式上的追求与清净心不相应,就不如是。

佛法单纯从修行上讲就四个字——持戒修福。持戒是守法、守规矩,是修定,修清净心;修福就要惜福,有福不用福。正如纯印老人讲的:“十分福用三分,留下七分给别人。”多做利益社会、众生,为弘扬佛法,使众生明理、摆脱轮回苦等事,这叫修福。持戒是修慧。福与慧应等持,但以慧为主,犹如鸟的两只翅膀、车的两轮,缺一不可。古德讲:“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对此不得偏废。持戒是体,修福是相,体相一如。珍重珍重。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为出家众制三衣一钵,衣是剪布成方块,缝而成田字形,称福田衣。五条方形大,也称著体衣,干活(出坡)作务及坐卧时穿的。还有七条衣,讲经说法著五条衣之上,故名上衣(露在衣上之意)。五条是日常穿的称下品,七条称中品,九条名上品(九条方形小)。凡参加大型活动以及极为隆重的仪式,则著九条衣,梵语称僧伽梨,亦名大衣。三衣的总称为袈裟,杂色的意思,红青黄黑紫等混合颜色,不用正色。又称染色衣,与在家人有区别,表示不住色,暗淡无光彩,不引人刺眼(艳丽色刺眼),取不炫耀之意。

另一种解释,每一方块代表一法界,无量无边尽虚空法界连在一起,统归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真。真是什么?是心,是性。所有的格子(法界)全是心连在一起的,这就意谓心是能现,法界是所变。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经上所说著衣持钵乞食等都是佛戒律制定的。佛教传到中国是皇帝迎请的,如延续托钵制恐对圣容不雅,遭毁谤,方置田自种而废掉托钵,吃供养餐。古印度佛制是日中一餐,树下一宿(乞食顺次七家,不舍贫而从富,亦不舍富而从贫,示平等心尔。一树一宿,苦修断贪著心)。世尊以身作则。世尊,意为人间天上的老师,老师与父母相同,父母生自身,老师给慧命,所以最为尊贵。尊喻圆满之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处的是指心性,究竟圆满之义,非傲慢,如称佛“福慧两足尊”也是此义。托钵乞食可降伏我慢,不贪口味(酸甜苦辣都在一钵中,又称袈裟味),专心修道。钵,是盛食物的铁器、瓦器、瓷器,又成应器,因为钵之大小,是根据个人食量(应于食量)。这是自度。托钵给世人表修行的样子,以苦以戒为师,使见者生惭愧心。出家就是为了度众生(度他),欲度众生,首先要断五欲六尘的诱惑,断惑必须苦行。老人讲“饱暖生闲事”,男女如此。我们学佛人贪口福图安逸,见钱眼开,不顾因果,怎么会有道心呢?佛门重实质不重形式,表面出家了,或受了四十八轻大戒了,贪嗔痴慢的习性不改,不是佛门弟子,所起的作用是灭佛灭法,魔的眷属。乞食也是为众生种福田,出家人修持如何不论,都有福田,代表三宝。在家人是不能接受供养的,易起贪心。欠债多了,怎么能成就呢?

敷座而坐”。将以入定,按照规矩坐之前须经行,此段经文不言经行,表示修行用功要紧,不可片刻偷安逸。欲般若正智现前,非修定不可,这就叫历事练心,此乃修行至关重要的一点。佛法中道之理,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吃饭穿衣的平常小事中历练。动静一如,这就是心与道合,行于自然。道在哪里?在善巧利用周围的环境,则大到虚空,小在微尘,吃饭睡觉……只要心有道,处处是道场。“敷座而坐”意义深广,应行料理的事务,做后当即静坐,摄念观心。我们现代人无论穷富生活无不太累、太苦了,终日忙忙碌碌,应酬繁多。回到家里心里很难平静,急急忙忙诵经念佛,心没有静摄之功,边作课边妄念纷飞,虽然入佛门十几年,也是著相修行,毫无益处。为什么?见境即迁,随缘便转。更有甚者,大破戒律,无所不为(有人在道场暗室中饮酒食肉,看淫秽录像、画册,不但自己堕落,还牵引了无知的信男信女一齐堕落,岂不可怜)。

敷座”是展开坐具,出家人最重行住坐卧四威仪,行易掉举(忘掉了举止的稳重端庄),住易疲劳(站),卧易昏沉,修行以坐为宜,都愿打坐,故出家人有修不倒单的。结跏趺坐好处是身心轻安,能经时久,与外道有别(无此法),唯佛门打坐(又称不共外道),形相端庄令人敬信。念佛最好是经行,免昏沉。

世尊本可不须饮食,为何托钵时食呢?这是佛的慈悲心。①若不食,众生福不得满。②有天神隐形,接至他方施作佛事。另外阿含经说佛走路离地四指,莲花托足,本不须要洗脚,洗足是为大众作模范,示凡夫相。表除尘垢,清净身业,让我们从行止动静中去体会。

佛在世时乞食,是为利导众生,成就众生布施波罗蜜,以此报众生之恩,使未发心者令其发心,已发心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早得解脱,速证圆满金刚般若,安住清净的一真法界。众生本具不生不灭、不长不短、不一不异、无始无终的金刚般若。“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修行人明此理,则事事无碍,法法皆通。日常待人接物是佛法,行住坐卧也是佛法,甚至嬉笑怒喝,亦是佛法之善巧方便度人。

反之未显金刚般若,虽然建了多少庙、修了多少塔、做了多少善事,甚至将功格记满了,必然显出我慢心、嗔恚心,口无遮拦,心胸狭小,甚至为了炫耀自己而毁谤正法。这样没有真实智慧,修福不修慧的人,所修的是有漏的福报,虽然福报大、名气大,但实证不大,业报一尽,还是五趣轮回。

我们应体会,金刚般若,人人本具,周遍法界。它不在内,也不在外相,亦不在中间,但它又离不开内外中间,这就叫不可思议、不可执著。念佛达一心清净时,自然会体会此理,千万不可向外求。

念佛是以因地心(欲当生成就之心),趣证果地觉。

为什么生诸佛的金刚般若大法,却从极为平常的穿衣乞食、洗足敷坐这些寻常的事情发起呢?应知道修行奇妙之处就在粗浅的生活中,奇妙是理,粗浅是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要知道极平常的事与极高深的理,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的(我国最早四大发明的火药,是当今世界导弹、核武之母)。从中世尊告诫我们,修行离不开生活,觉了处处事事都是佛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迷时佛的高深至圆至顿的大法也是世法,为什么?一切唯心造。

此节经文应明如下之理:

1、般若是长养慧命,绍隆佛种的要法,如穿衣吃饭一样,一时不可暂离。般若是法食,饱餐法味,可长养我们的慧命。

2、经云:后五百岁,(500×5=2500年,正是我们末法时期,现佛历2548年)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可见持戒修福是般若入道之门。乞食是戒律制定的,著衣持钵,次第行乞,是引导众生持戒修福。经里有一偈:“法身本非食,应化亦如然,为长人天福,慈悲作福田。”可见以平常小事发起大金刚般若,是何等亲切,亦表大事小事一如。般若,古人归结为五个一如:生佛一如,空有一如,一多一如,诸法一如,诸见一如。

3、表戒定,乞食是戒,敷座而坐表定,示戒定在事相中修。有慧无戒定是狂慧,是魔说;有戒定无慧是外道。

4、一切学佛人应明了降伏妄念,摄心念佛,应在衣食起居中修持,贪求得身外之法即是著相。如果对妄念起厌烦心,压制心亦是著相,心动念故。必须对境随缘,既不迷,又不烦,这才是安心之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念不生般若生”;“不取一切法,即一切法”。众生不是著有便是著空,般若既不可执有昧空而取法相,更不可离有说空而取非法相。念佛也是如此,不管如不如法,只管老实念去,不要分别。

5、世尊随顺凡夫,著衣乞食,佛乞食是不著如来果位之相,正如经中讲:“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果德不著相,因行也不著相,这就是“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世尊以法身示现凡夫衣食等幻相,正是要让凡夫不对身见执著,不以虚幻之身误作真实,体认本具之法身。但不要有驱逐妄念,更不要妄外求真,凡是有求无不是妄。倘若我们心中有个执真求真、息去妄念的想法,就是真中起妄。为什么?心有所住,住在真上,真也是妄,因真妄本一。

6、如来示现乞食,食已敷座摄静入观。我们凡夫静久思动,动久思静,几时会静得片刻?如何能修观,须般若智慧力,从内照生,而内照必先静摄。纯印老人每日静坐十几个小时,亦以身示现给我们,一切世缘,事来则应,事过则净,这叫背尘合觉。“行所无事显真智(行而无住,心清如水,则般若生)”。诸同修若明了“我空、法空、空空”之理,就能不取相,不取非法相。这就叫无降而降,无住而住,此净心随事可见。穿衣吃饭,行止动静,随时如是观照,当下即得受用。可见一部金刚经,真是除苦厄的良方妙药,是入佛智的捷径。有解有行,往生决不会在下三品。

 

 

善现启请分第二

 

善现,是须菩提的名字。须菩提知道佛要说般若大法,所以应机而启请也。佛每次说法,必借弟子等问答,以显明真理。金刚经本是空宗,须菩提善解空,故应机启请也。

此经从此入正宗分(至一七九节)。此节是长老须菩提,请问世尊两件事:(一)如何使菩提心常住不退(菩提心即先天本觉)?(二)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即世尊乞食回园时。世尊着衣持钵乞食天天如此,大众因没有智慧,不知世尊在生活中表甚深般若大法,所以众人见如不见。佛讲法必须契理契机,契理不契机是白说、闲话,无人听;契机不契理是断人慧命,是邪法、魔说。此次机缘成熟,须菩提方启请。

须菩提翻作空生、善现、善吉。他家富有财宝,当他降生时,库中财宝不翼而飞,表显空之理;后来如数回来,表显空非偏空。须菩提是古佛东方青龙陀佛。一佛出世万佛拥护,他在释迦身旁示阿罗汉,辅助释迦牟尼佛行化众生,在佛门他是解空第一。空而不空方是真空,又称第一义空。诸弟子中以须菩提领悟最深,故般若会上以他为当机者,代大众请问。

世尊初成道三七日间,在菩提树下为度大菩萨,于定中讲了“华严”,除法身大士外,别人不知。后讲了阿含(十二年),阿含是小乘经的总名,共分四部分:增一阿含,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佛在鹿野苑宣讲的,如四圣谛苦集灭道。又讲了方等(八年),方等是大乘经的总称,当闻法人得到决定信心,则褒赞大乘,使人耻小向大,进菩萨位。此时众生基础已牢,机缘成熟,又讲般若(二十二年),强调诸法皆空之义。再后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于一佛乘。法华之后,佛将入灭,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显常乐我净义,为后人留下鉴别邪正的四依法,此为法华涅槃时。这即是佛五时说法。

须菩提代大众启请,佛讲般若,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一)普通大众,天天见世尊乞食,司空见惯,茫然不知用意何在。须菩提见机缘成熟才和世尊演这场戏,以便声闻大众闻此般若大法,为之启请。

(二)此般若大法,世尊在寻常穿衣吃饭中,已将第一义空最深之理和盘托出了,奈大众完全不知,所以须菩提必须启请,另外解空之理非须菩提莫属。

(三)会中有菩萨摩诃萨,为何不请,而让须菩提请问呢?因须菩提示现的阿罗汉身。佛说般若,正为阿罗汉,兼为菩萨。如果由菩萨启请,阿罗汉会疑此般若经是为菩萨讲的,与阿罗汉无关。今由须菩提启请,就避免此疑惑,这是佛的大慈悲心。

著地之意,表实相。合掌表不执外物,免两手东拉西扯,全是尘垢,表背尘合觉和十法界归于一心之义。

褊袒合掌,是身心清净。外貌端肃谓之,心中谦诚谓之,是意业清净。

而白佛言。白是表白,将自己意思表白出来,此是语业清净。这几句是集结经者之辞。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这里说的希有,含四种义。时希有,如来出世旷劫难逢。处希有,三千大千世界是佛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一个太阳系(亦有说一个银河系)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香水海、大铁围山,都有一个日月,此为小千世界中的一个单元。集此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有三个千的倍数,称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的教化区。这是最起码的,有的佛摄辖几个、几百个这样的世界,非数字所能知之,可见处希有。德希有,佛福慧殊胜,无与伦比。事希有,慈悲方便,运用最巧故。这四方面是通途之说,今谓希有,乃指般若波罗蜜大乘法难闻而言。

世尊,是总号,称呼时用。称佛表果德,称如来表性德。须菩提尊者,于佛穿衣吃饭等生活小事中,得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故开口即称如来。佛以法身如来,示现凡夫,为什么呢?不舍众生即是护念,不舍众生是大慈大悲,以法身如来示现,即大智。大悲从大智(般若)而生,是有而非有。有而非有是妙有啊!是不碍真空之妙有。以不碍真空之妙有护念,就是大善,此乃以不言之教来付嘱。不言之教是大智,大智是从大悲而生,是空而不空。空而不空是真空,是不碍妙有之真空。世尊以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空有一如,空有双彰,以此来付嘱众生。其善莫大于此,其德莫大于此。

希有之叹,含旷劫难逢之意,但也含此大般若经不易领会之义在内。这里说的护念属于心,付嘱属于口,心口一如。

下面几句是请法,赞叹提醒大众高度注意,因大众习以为常,不觉故。大众一注意这时契机了,才请法。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上文称“诸菩萨”,即这里所称的善男子善女人。另一含义,善男子者,是平坦心,正定心,能成就一切功德。善女人者,是正慧心,能生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统指菩萨,非凡夫男女。

因当时与会者,均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都有成佛的资格,即可称菩萨。善,指善根。发无上心的人,必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大心人,这种人的标准,没有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远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我们人人都有善根,否则不能入人道。如果不能得闻此金刚大法,不放下自私自利心,整日筹划如何整人、害人,得人身这点善根也是虚有。纯印老人讲:“害人即害己,损人不利己,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整人者即被整,贪心者必有失。”这是因果不虚之理。行菩萨道,必常行恭敬,即礼敬诸佛乃至蠢动含灵,普敬爱之,无轻慢心。

”,在这里可当“生、起”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句的意思是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期望证得无上究竟圆满果位的人。此义通“能所”。前句“善男子,善女人”为能发,下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所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修行佛法的三个阶段、等次。“阿耨多罗”是梵语,意为“无上”;“三藐”意为“正等”;“三菩提”意为“正觉”。合起来“无上正等正觉”。正觉,系指二乘人等,阿罗汉本可达正等,但他们缺乏定力,不敢入生死之流,畏五欲六尘生死轮回如牢狱,急于自度缺少度众生的慈悲心,不能修善度众生,没有平等心。三藐指菩萨言,正等者自觉觉他,自他均等,菩萨觉虽正等,但他还不究竟不圆满,还有欠缺。无上指佛而言。正如世间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为什么会有此分别呢?心是灵明觉照之体,但在用上分真妄染净。

菩提分五种:(一)发心菩提,即十信位(我们是初信位)。(二)伏心菩提,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品位为贤)。(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已入圣流故。(四)出到菩提,八地、九地、十地,等觉,证得真正的圣位,也称不动地,没有真假之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还有极微细的一品无名没断。(五)无上菩提,即如来的果位。

我们同修能发心向觉就属第一“发心菩提”,根据修持不同而有十信之别。我们现在只要断了自私自利、名闻利养,都是发心菩萨,因已觉悟人生故。若再进一步,往生到极乐,经阿弥陀佛的加持力,才能实现所发心,此即第五“无上菩提”。由此可知,无上属果,正等正觉属因。可见所发之心,贯通因果,证“一切唯心造”根本之理。

”是应该;“云何”,是如何,怎么样之意;“”是止于一处。“降伏”是克制摄持的意思。“”,此处所说的心,不是指真心,因真心是本体,是清净。这里所说的心是指妄心,被分别、执著染污了的波动心。也就是向佛请教,求佛指示如何令此心相应而住,怎么样才能与佛一样在生活中(人、事、物)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随缘安住,自然降伏。这里的“”字非常重要,只有发大心,才能修大行;修大行,才能得大果。佛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果,魔所摄持故。”佛门弟子中,有许多人,在佛门里作些善事,但贪嗔痴三毒没有用戒定慧对治,最后贪心一起,必然现形,成为魔的徒子徒孙,干灭佛灭法的勾当,不由自己被魔摄持。什么原因呢?一是心量太小,我执严重;二是忘失了菩提心。这样的人,如不发露忏悔,不能及早醒悟,仍然以狡诈心,欺骗他人,除往生无望外,果报在即。我们念佛法门,心只有住于佛号,妄心不起。这就叫以觉心住,则妄心不降而降;妄心降,则觉心不住而住也。

心是什么呢?心分肉团心、缘虑心、灵知心(亦妙明真心)。心是性的作用,作用分真妄两方面,妄心是波动的,表现在有见、有思、有想、有分别、有执著。心若与性相应,则清净、平等、觉,称真心。真心妄心本是一心,只是起用不同而己。古德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真心起用一切无碍,就是一真法界,毗卢遮那佛(佛有三身就有三个名号,此是释迦佛的法身名号。卢舍那是报身名,释迦是化身名)的华藏世界,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妄心起用就变现了十法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可见一真法界、十法界不离一心。整个宇宙也是此心变现的,天灾人祸也是人心共业所感召的。贪心——水灾(破坏生态平衡,滥砍滥伐树木及大地绿色植被);嗔恚心——火灾;愚痴心——风灾;人心不平——感召地震;杀业重——战争……欲息刀兵劫,除非众生不吃肉。这是佛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就是心的别名,心对境起作用称识,不动称性。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集结经典的时候,在此安一个“佛言”两字,有很深的意义。佛是究竟圆满果位之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也是由凡夫而修成的。世尊在因地是一位国王的太子,要权将是一国之君;要财,富有四海;武艺超群,世间人所贪求的,他全具足。为什么要出家修苦行呢?他看到世间一切无常,生死事大,身外的名闻利养,太小太小了,不值得贪恋。出家是大智慧大福报之人。

金刚经这字含义深广,与会发心之人,是修成佛之因。今天同修有此机缘听般若大经,决非偶然,乃无始劫善根福德因缘,今日成熟也。必然通过称佛名号,得如是因,如是果。为什么须菩提代众生启请呢?此乃大慈悲心。“欲知下山路,须问过来人”。佛是过来人,问他老人家如何修持是不会错的。

善哉善哉”。是世尊对须菩提所问的赞叹,“好哇好哇”之意,可见佛很欢喜。

如汝所说”,是印证。第一个善哉是赞其善契如来本心,第二个善哉是赞其代众启请。佛的本心是让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成佛,但无人能请,今天须菩提请问,正好完成如来本愿。第一善哉赞他代大众发问是有大智,求法不为自己;第二善哉,是赞他大悲心。须菩提前面的赞佛之语,佛极力承当,谓如来之护念付嘱诸菩萨,如汝所说,一点不错。是欲令众生于如来著衣持钵,来去动静中,领受护念付嘱之意。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发菩提心,应无所住而住,无所降伏而降伏,一切顺自然,不须要另起心而住,或另起降伏的心,另用一种方法(咒语)。因为另起心非净心,“开口便错,举念皆乖”。起心就是妄心、烦恼心,这样则妄上加妄,去一增二,最后遏制的结果,不可收拾……

昔日二祖慧可(神光大师)问达摩祖师安心之法,祖曰:“将心拿来,吾为汝安。”二祖对曰:“觅心不可得。”师曰:“吾与汝安心竟。”众生应明了,三界(欲、色、无色。欲界是淫食二欲的众生所居之地,三苦之苦苦、坏苦、行苦具足。苦苦是身心感受的苦;坏苦是色界人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感受之苦,因有色身故;形苦是无色界人,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均寄生死往来的世界。佛比喻三界火宅,佛法以跳出三界为宗旨。

是真实正确的意思。谛听,一不可贡高傲慢,二不可卑下,错误认为佛讲如此高深大法,我根性低劣与我无份。佛门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们同修今天有缘听此大法,也决非无缘无故。贡高是慢,卑下也是卑慢。既有此机缘,就应领会受用,启发悟门,随缘随分地领悟。

听经有一点应注意,就是从前的知见必须一切抛开,不要存放于心,更不要与自己的见解相比较。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告诉与会者,应像他一样,不住法相,亦不住非法相。不住相是空,不住非法相是有,两边不住,一住便差,妄心生灭,不得降伏。“妄心起时由他去,我自一心专念佛”。我们凡夫无不为衣食奔波,无论何工作、何职业,皆是为穿衣吃饭,如按此经义,皆是乞食。早晨起来,匆匆忙忙梳洗、进餐,赶往工作岗位,即是“入城”;还是为了一家人的色身,解决吃饭问题——乞食;按时上下班、上工下工,即是“次第乞已”。“乞食”固然重要,但应事毕即“还至本处(回归自性)”。凡夫之病,病在此处,结果都将主人翁忘却了,不复“还至清净心之本处”了。回家还是忙身外之物,不是电视、麻将,就是舞厅、餐厅、应酬,将主人翁扔在脑后不管不顾,始终不能“还至本处”。所以觉悟的众生,工作完毕,要快快回头,把心静一静,老实念佛,一心念佛,不要做不相干的事。此即是学佛之“敷座而坐”。经典意在言外,不可依文解义。所以我们若能将经文语句,回光返照到自己身上,自有受用。若能运用日常生活中,时时返照,即是降伏,即是两边不著,即是与性体相称而起修,念佛亦念得好。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是应诺之词。世尊在穿衣持钵乞食等生活中表法,别人没理会,唯须菩提见到了,才代大众启请住降,蒙佛赞许。,是请法人喜悦之情。,是愿望。,是好乐。,是希求。此三字一层进一层,表大众对佛讲此大法的渴望、敬仰、迫切的心情,亦为末法苦恼众生表示渴求之意。有三种:闻言,耳根发耳识,闻于言说;闻义,意识从言说而分辨,采取其义;闻意,神集中听取,有聚精会神,凝神谛听之意。众生与佛无二无别的如来性,被无始劫无明所障,致使妄心生灭不停。所以学佛之人,尤其有此机缘能亲自听到金刚般若大法,应在闻字上用功,要回观返照。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以一声佛号,入心伏妄,消除烦恼。时时照,时时闻;事事做,事事觉。大道无言,理本真空。将念佛功夫,能念之心,所念之佛,销归自性。不求外取之道,此为学佛、修行。

 

 

大乘正宗分第三

 

此节内容,从境相上讲要明白无住,无住生心,以彰般若正智;从心上说,心明无住,以显般若理体。从而生信、明理、开解、去疑。明发离相心就是降伏;明不住于相,即是正住。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这句是结经人加上的。经文中凡是有这样的句子,下文都非常重要,提示佛要讲法了。第二句“诸菩萨摩诃萨”,是指那些发大心的善男善女,摩诃萨指大菩萨。此经是最上乘,是成就诸佛之母。发心学此经者,无不是多劫修持的大菩萨。但是由于发心不同,根性有差异,发心有发得圆满究竟,则成为大菩萨,有不太圆满究竟只可成菩萨。佛说此,乃希望人人发心皆要发得圆满究竟。什么是圆满究竟呢?如发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只可成菩萨。菩萨者,前念清净,后念清净名菩萨;又能念念不退,虽在尘劳(心劳尘境,烦恼也),心常清净,名摩诃萨。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种种方便化度众生,名菩萨;能化所化心无取舍,是名摩诃萨。如果要明了发心上成下化,而又能明了,虽上成而实无所成,下化而实无所化,这才是无所成而上成,无所化而下化,则性德究竟,体(空寂)与用(相用)圆满。这样发心的人则称大菩萨。

在我们佛门弟子中,此类事情非常多,虽然所学是无上大法,而成就非常小。念佛法门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为什么往生者很少呢?皆由于不知如何而修,又没有机缘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法之大小不在经典,而在受持者的心。如果仅为了自了,则最上乘之法,也成为小乘了。所以只能下品往生,多劫不能花开见佛。因与佛悲愿相违,不知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的真实义。这样的人,下品也不够,只能生到边地疑城,经五百年长时修行,方能生安养。这么百千万劫难遭遇,殊胜无比、圆顿至极的法门,若修不出去,或勉强修到边地,岂不上负佛恩、下负己灵,对不起父母给我们的这个难得色身。所以学佛第一要开智慧,想开智慧第一步就要明理,不明真实义理,发心不会大,总是出不了我执的圈子。明理不是专门在文字上去求解,必须修观,观是观念,改变世俗的观念,最好是以经解经。要摒除外缘,到处跑,到处颠,到处求法、找法,甚至与仙神、灵鬼结上缘了,听他们的胡言乱语,迷惑了你的清净心,佛也念不下去了,经也诵不了啦,久之成癔病。所以学佛修行,佛法不契理、不契机,同邪法一样可以害死人。毛病出在仰仗心外之法,依赖外面他人的力量,执著法的作用,而不知佛在自心,法在自身行。佛告诉我们不取相就是修行,业力是自己造的,必须自己改恶从善,老实念佛。多做有益社会、有益国家、有益众生的事情,变贪嗔痴的三毒为戒定慧就是修行。可用五字概括——收摄身口心。身不搞杀盗淫,不犯口业,心去掉贪嗔痴,这就是修行。收摄身口心就是持戒,心不被外境染污就是修定。有戒有定自性般若现前就开智慧。念佛人功夫成片就是修戒;事一心不乱,心不被外境转就是修定;理一心不乱,就能发慧。教下的大开圆解,禅宗的明心见性,说法不同,理体本一。但应明了,定慧等同,有一必有二,犹如车的两轮,鸟的双翅。

应如是降伏其心”。此句之意,就要像佛一样,照样生活,丝毫不改变生活的自然规律。事照作,心不动。所谓降伏心,是令妄想不生,妄念不起,把握住“三心不可得,诸法毕竟空”之理,使不觉者觉。这里说的降伏,有三方面意义:

(一)一切众生,被无始劫无明所迷,从来不知自己觉悟。今虽闻佛法,欲往生极乐,只能是初发心。信不坚,愿不切,行不果。其不觉之妄想的习惯,分毫未除,怎么可能会有真心现前,心常住于佛号呢?若有人以为“我念佛,发心学佛”便见真心,此一念亦是妄心、妄想。所以初发心的人,学佛、念佛的入手点只有降伏,以佛号压住妄念。古人云:“但求息妄,莫更觅真。”

(二)妄心也是由我们真心所变现的,妄心是真心的用,真心是妄心的体,真妄和合就叫识。只要佛号不断,伏住妄念,对妄心分分除,真心就会分分显。所以念佛有妄念,不必担心,只管念下去,不要理它,也不要有意控制它,不让它起来。此心即是妄心,以妄去妄,去一增二,这是学佛人的通病。

(三)降伏不仅是初发心的人下手用功之处,从初信至成佛,自始至终无不是用降伏的方法。无明就是妄想,由十信位进入初住位,才开始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至等觉菩萨,还有一分微细的无明没破。如观音乃正法明如来,他留下一分无明为了度众生用,他有没有能力破掉最后这一品无明呢?随时可破,但大悲心为众生而留。可知位至成佛,还是住而不住,不住而住。世尊之示同凡夫,非住而不住之榜样乎?然则始终皆无所住,只有降伏,除降伏外,别无修行方法。我佛本一心,降伏则无住。

我们念佛人住在佛号上没问题。念佛人能念之心是始觉,所念之佛,就是我们本具的佛性,住在佛号上,就住在真实相上。真实相,无垢无净,本来清净、平等、慈悲。佛号不停就是降伏。“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怎么能不成就呢?况且我们这些同修,又善根福德因缘具足,能够听闻般若大乘佛法,从理入事,理事一如。只要按佛教诫,持戒修福:诸恶莫作是持戒,是自度;众善奉行是修福,是度他。修福要从小善做起,持戒要从小恶不为做起。小恶积大恶,小善积大善。古人讲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念佛人修的是大乘法,断恶要从起心动念上断。如何修呢?“事来则应,事过则净,老实念佛,无住缘境”。即真如,真者不变,如者不异。遇诸境界心无变异,内不著相外不动心,念念无差,即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讲经说法的法师,无不求三宝加持,心地清净,才能讲的比较圆满。我够不上讲经,是谈修行的体会,但也必须求三宝加持,求观世音菩萨加被,才能不违佛意。从古至今那些高僧大德,很少有人讲金刚般若经,非常害怕误导众生,堕偏空。这是断人慧命的罪,非常可怕。“离经一字,即为魔说”,谁能不顾忌呢?

众生的含义是四大五蕴众缘和合而现生相,众生的本义若引申,则为数众多品种类繁的有情无情,动物、植物、矿物,大至宇宙小至微生物而言。这里含当体皆空之理。为什么?以众多因缘条件和合而形成的,也就是生成的,但其性体本无生,本既无生怎么会有灭呢?这些种类繁多的众生,无不是四大地水火风(世间一切有形物质都由四大所造)、五蕴色受想行识(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念而生,故皆是因缘生,本无实性——“五蕴皆空”)和合而现生相,缘聚则生,缘散即灭。这就是佛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无论是佛法还是世法,凡是有相的,都是假的。人生如梦,财物如泡,无不是暂时的现相,都是刹那生灭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都是当体皆空。这是从相上说的。如果从性体上讲,本无生灭。虽然生灭之相,在宇宙中纷然变化,但与性毫不相干,性如如不动。因众缘和合的众生说之不尽,佛用“所有一切”来概论。从若卵生,若胎生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是将三界众生完全都概括了。佛为了使与会大众和后世有缘人,明了众生所以不能出三界,不但执著色身执著情欲是出三界的障碍,还有一个根本障碍必须彻底明了,方能对治,才能入无余涅槃。

首先讲欲界,欲界有六层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佛讲的三福第一福具足,福德胜过其他人就生天界,但淫欲心没断,从四天王天愈往上,欲念愈薄。所以天界众生是化生,变化而生。欲界天人和地狱众生,还有无量劫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而人死后的中阴身,又称中有身,亦都属化生之类。欲界天的男女行淫有五种:四天王天与忉利天的众生与人间相同;夜摩天以搂抱成淫;兜率天以拉手成淫;化乐天以对笑成淫;他化自在天以对视成淫。

欲界与色界、无色界称三界。它是有色欲(男女相)、食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上有六欲天,中间有人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即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下至八大地狱鬼神等都属欲界的范围。

欲界又称欲界五趣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趣。因其有欲念欲行称欲界,由此可见淫欲心不断不能出欲界,色界、无色界更是无缘了。佛说“淫欲心不断,轮回不已”就是这个道理,往生更不可能了。此等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无不是罪重情多。欲界四天王天和忉利天是修善的果报,念佛人不能往生如修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可生此天。欲界天共有六层,三至六层修福去不了,(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天)还须在修福基础上,有禅定的功夫。

色界是无淫欲无食欲的众生所居的十八层天,它在欲界六层天之上。此界众生虽然有色相的形体,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色界的范围从初禅至三禅天每禅天均有三层,四禅天有九层,共十八层天。此界众生都是化生。佛讲的胎卵湿化,统摄三界(欲、色、无色)。

无色界基本无色身,身色特殊,生理也特殊,所以佛称若有色、若无色就是指无色界众生而言。色界天人是凭定力化生,没有淫、食二欲的人所居,但有色相的身体。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它有四层称四空天(空色相之意)。无色界有四地(层次意):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无色界没有业因果报而形成的身相了,断了欲而不著色身之相了,但他有修定,法执的定果色,其身体色相微妙,色界以下的众生看不见,称无色界。但佛对他们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佛说“若非有想非无想”,就是指非想非非想天众生而说的。此等众生定力极深,第八识阿赖耶识若隐若现,但他们没有转识成智,前面说的无所有,非真能无所有,不过六、七识对分别、执著暂时伏住而已,他们自己以为无有。因为第六、七识真的转了(意识转妙观察智,末那识转平等性智),第八识及前五识都随转(阿赖耶识转大圆镜智,眼耳鼻舌身识转成所作智),怎么会出现若隐若现的身形呢?因为八识是真心所变现的,怎么会无所有呢?又何必无所有呢?一转一切转就行了嘛。这点他们产生了误解,修偏差了。因不知佛理,错用了功夫,全用暗证,不得善巧。所以非想非非想的天人,纵然寿命八万劫,最后亦难免堕落。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我们学佛人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此段经文指出众生的生因,不出色、欲、识三件事。我们闻此经典,可生大般若智,发无上觉悟之心,要想当生成就,已具足了三圆满的条件: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念佛法门难信又能信,况且又闻到了诸佛成佛之母的金刚般若最上乘大法。条件成熟了。但有三点非明了不可,否则还是以轮回心修轮回法。心不转,念佛也是轮回法。轮回心是什么?贪嗔痴。轮回法是什么?分别、执著,五欲六尘。这是无智慧人干的,我们具足了善根福德因缘,再搞这些,失掉了成佛的机缘,太冤枉了。哪三点呢?(1)非断淫欲心不可,否则欲界冲不出,人身亦难得。(2)不取色相,去我执(身执)。(3)转识成智。这三方面做到了,妄尽情空,业识既转,则生灭的心灭了,生死苦海出离了,而证入不生不灭的圆明性海。这就入了无余涅槃,亦称灭度。前两点相对好做,第三点转识成智有些困难。但不要紧,就是空有两边不执著,对人事物能看破放下,不分别、不执著,老实念佛,以佛号伏住散乱心即是。

在这部经中,多次出现“灭度”两字,又称涅槃、般涅槃、无余涅槃,为究竟觉性之果,就是不生不灭,性体一如,又称无为。释迦在因地为替众生求法,可舍生命,一次一个夜叉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下句不讲了,说肚子饿了要吃人,肚子饱了才能说……灭者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度,度过什么?度分段变易两重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凡夫在生死轮回中,因善恶业所感,其寿命有分限,其身体形态亦有段别;变易生死是出三界以外的贤者圣者的生死,已无生老病死轮回的身体形态变化,只是在心念上的生生灭灭不停,是精神上的生死。菩萨断除根本无明,才证入无余涅槃,才完结了变易生死。证无余涅槃没有其他方法,只要将情识、色欲之生灭心没有了,就度过生死海,而达涅槃彼岸。中间要经过烦恼的考验,烦恼就是无明,无明就是对事实不了解,以假当真,以虚为实,以相作性,以无常当永恒,对色身有断灭观,产生种种错觉而分别、执著,妄念不断。具体讲就是自私自利,贪名闻利养,贪五欲六尘,与人有争,于事有求,得到生贪著心,得不到生嗔恨心……从此岸到彼岸中流苦海难度啊!盖因无量劫习性难改。但应明了,众生不得成佛,而佛性众生本具,因佛种要从缘起,佛法即缘生法,所以佛种要等待缘生。得人身,闻佛法,生中国,信净土,我们同修都具足了。这是无始劫供养无量无边诸佛种下的大善根、大福德。因缘成熟了,但要时刻警策自己呀!看破身外之物不可得,家亲眷属更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缘组合的,都是演戏,进入角色当真就错了。

可见一切众生无始劫至今日,从来就被妄想、分别、我执迷惑而不觉。我说的不觉,是不觉知人、我分别,都是由相当真,取相不休。若能离相会性,与佛本是同体,哪有差别。因不明此理故著相,念著念迷,迷就是愚痴,便造业无穷。凡是有所取、有所占有的心无不是轮回心。宗门讲离心意识,只要佛号绵绵不断,以佛号伏烦恼就是空有两边不落,两边不住,佛号住于心,实是生净土的资粮。这就是无分别的净念。净念——念念而至无念。这便是转识成智,便是降伏,便是观照般若的正智,便是即念离念。但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发大心,心大法大,一切唯心造。普愿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回向偈天天念,心不转不行啊!),此佛号为众生念,此心为众生想,穿衣吃饭为众生,活着为众生活,死了为众生表演——换衣服,无所惧。若能以此正念蒙熏法界,广度含灵,还能有机缘成熟而不加紧念佛的吗?若能明了这个道理,还怕念佛不得力吗?还怀疑此千载难逢的不可思议的法门吗?要紧!要紧!“放下疑心,一心念佛!”——这是潘庆芬往生前,看到一尊三层楼房般那样高大、身披红色袈裟的大佛,亲口对她说的话。她曾认为“犟牛”是纯印老人的亲生儿子,而她是老人的大儿媳,是外姓人,老人不会接她去极乐世界……不论别人怎样解释,她心中总有此疑惑的念头,所以佛号念得不纯真,总是间断。就在她往生前第七天的夜里九、十点钟左右,她亲眼见到大佛,瓮声瓮气对她说:“放下疑心,一心念佛。”从此她念佛昼夜不间断,整整念了七个昼夜,自在往生,非常殊胜。梅河口日报刊载了此奇闻:长脸型变方型大脸,白发变黑发,秃眉长新眉;身体在零下二十八度,三天三夜柔软不僵,奇香无比;咽气时,空中乐曲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慢慢消逝于空中……

无余涅槃”。“无余”谓不留一丝一毫生灭妄相,“涅槃”就是觉性,本来无生无灭。无余涅槃,就是大涅槃也。

而灭度之”。灭,就是灭此妄相;度,就是恢复此觉性。以智明、慧灭诸痴暗,即此灭度之意。譬如治人的眼病,经医生治疗,眼复光明。医生是将他眼睛的障碍除掉,并没有另外给他光明,光明是他眼睛本有的,障翳是眼所本无。因本无,所以可除、可灭;因为本有,所以可度。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相,形迹也。执著形迹,心不虚空,滞而不化,谓之相也。我相者,凡自爱其身,终日营营,争名夺利,为一身计,又为子孙计,都是我相。学佛人若执著四大假合的身体之我是自己,而不把它当作我之所有,真的“我”,无体无相,“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才是真我,有我相,便有与我相对的人相。

人相”,凡分别尔汝,见人势利,攀缘不已;见人萎弱,嗔厌不已;嫉人之有,吝人之求,都是人相。

众生相”,凡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贪嗔痴爱,汩没灵源,都是众生相。多人亦可称众生相。另外人无不是众缘和合而成的,即地水火风空见识的七大假合体(空是虚空本性,见是眼根的见性,识是八识。以上七大周遍法界,故称大),对这些假和体的人统称众生相。相本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执着对身体的我不断,希望长生不老,继续不停地执著,色身的一生一灭为寿者相。四相不外是个我相,我相若破,余相皆除。为什么?凡执我相的人,必定因有我相而生分别心,这是凡夫无始劫的通病。我相因我见生,我见因我相显,一外(相)一内(见)、一表一里从来不离。所以只要破我见,即破我相,反之亦然,破相即破见。相有粗细之分:粗则著境(境是身外的一切环境和条件),见境生心;细则著心,胡思乱想。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也不可有取的念头,取则成我相,又搞分别。可见我相在妄心中,念念相继就是寿者相。菩萨若有度众生心,或众生得度的念头即是著相。著相就是凡夫就不是菩萨了。可见凡是起心动念,就是著相。修行人第一应撇开“我”字,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都为众生。喂自己的假壳为众生,穿衣为众生,念佛也为众生念,成佛也为众生而成佛——用这样的心态降伏我相。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众生刚强,令他修行已不易,何况了生死。这就要空有两边不沾,都要舍。这里所说的舍,不是舍空,也不是舍有,而是舍掉分别心、执著心。空是体,有是相,怎么能舍掉呢?执著的心是可以舍掉的。所以佛要修行人从文字的经典上起观照,不用观照功夫,凡情不能转。什么是观照呢?观是观察,是思维,但光思维还不可以,故又用照。照是看,是照见,照住。犹如千年暗室,一灯点燃,暗室即明,就是照的意思。如从文字起观照,通过经典而明其理,将明理之心,照住被染污的自性(性本清净)。若真的照住时,说有思维,实无思维;说无思维,又非无思维。此时心中自然生出智慧的本体。如何是生?即妄想停,而住于本觉也。

般若可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指经典,实相指众生本具的性体而言。佛说般若经,就是希望学佛的人,证此本具的佛性。如何证呢?就要从文字起观照,用经而不被经用。如不能从经典中引向清净心(性),则文字是文字,经是经,我是我,念佛是念佛,行为是行为。世人搞贪嗔痴,我也搞这套,怎么能从文字里会归自性呢?念佛也决不会得受用。佛讲金刚经的目的就是为此。但对观照的道理,观照方法,不可不知。不但般若要观照,一切佛法所有的修行、所有的法门,都离不开观照。学佛人必须要具足的三个条件——戒、定、慧。离开戒定慧不是佛法。无戒则身口意三业不得清净,故戒是摄心,它是修学的基础,是自成一体,是独立的。定慧是互摄互用,不能分开,叫定慧等持、均等。但慧是主,定是辅,它是车的两轮,鸟的双翅。从果上说是定慧,从因上讲是止观。止,止息妄念;观,即观照真心。为什么这样讲呢?因止能生定。就是随缘,随缘心清净,随缘不落非法相——空;亦不落法相——有。不落两边,心则无住,无攀、想、见、得、念的心,心止而生定,既没执著有,又没落空,这叫“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因观能生慧,其实两者是一件事,止是对新学佛人下手修行入门的方法,就是要我们摄心一处。在修行中许多老居士不明此理,而初下手的人没有定力,一遇到五欲(财色名食睡)的诱惑,心则无主宰。即或表面出家或受四十八轻大戒的居士,一见钱财,贪心即起,以为财可得,不相信因果,造业必受报,身外之物了不可得。什么原因呢?定力不足,贪心未息,四十八轻大戒,有名无实……定是由戒而生,心不守规矩,不守法,定无着落,基础不牢。定是修慧的枢纽,是清净心的条件,有定慧则生。慧是由净心而生,非由外得。外面的文字经典,他人的演说,古大德的著疏,只能是生智慧的增上缘。所以清净心是智慧之母,清净心是智慧之本。佛说:“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能。”这是自己本有的财富,不知道而成贫穷汉,到处向经典、向寺庙、向出家师伸手乞讨,而不知自己很富有,枉受苦难、波折,受三恶道无始劫的苦报,实在冤枉啊!佛告诉我们这个真相,并告诉我们如何取得宝藏的方法。我们只要依教奉行,放下我执,就不再轮回而出三界;放下法执,就出十法界,而证一真法界。如何能修定呢?摄心持戒,修福,要本着一门深入,念佛成片,对外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有定功了。这时真实的智慧就在生活中而生,妄想不落而脱落。这就是慧反过来成就此定,这些无不是由观而成。各宗方法不同,名称不同,指归则一,目标是一个。念佛是不是修观呢?是非常巧妙,非常稀有,非常难得的修观方法。即念即观,口念佛号,心想弥陀,绵绵不断,妄想无从起,就是止观。止住妄念,单念名号,观照本体弥陀,止观不二。净宗修观是通过佛号收摄意根,意根是身口业的主脑,意根摄住,身口二业同时摄住。所以净宗心想佛,口念佛,身礼佛,手捻珠(摄心工具,勿分别质地),无不是作观、修止观。这是极为殊胜而又快捷、圆满的修止观的绝妙之法。念佛也分会念不会念,层次差别很大。如何念得心清净呢?不用心意识来念。“念而无念”,不取非法相,不著有;“无念而念”,不取法相,不落空。空有两边不执著,就没有生灭之心而为本修因,这是称性起修。

学佛人往往初发心时,很用功很得力,以后则渐渐淡薄,感到枯燥无味,为什么?就是不知作观。念佛不知修心,而尝不到法味;对身体、面相、命运毫无改变,而失初发心。另外有的同修读诵大乘经典,结果反生邪见,甚至读很多经典,道理是道理,与自己身心修行无涉,贪嗔痴之烦恼,不但毫不能除,反倒增长了邪见。为什么?心邪法邪,心正法正,法无定法故。主要原因,还是不知作观——学是学,用是用。学为别人学,用为别人用。一切众生,无不有色、欲、识为迷,尤其对钱财,贪婪心一起,魔即进入心田,最后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色、欲、识三者不转移,则永远轮回三界之中。可见贪欲的心不可不断,最主要的是对身体的色相不能执著,情识必须转移。

我们好不容易得人身,若被贪心拖累,太不值得了。修行就是断这些外界的诱惑,最大的迷惑就是有见、有思。见思的根是什么?我相,金刚经由始至终就是让我们断我相,化除我见,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这样第八识即随着转大圆镜智,前五识转成所作智。明白这样的道理,看似广大无边的佛法,实修并不难,一通一切通,通则亲切有味,欲罢不能。佛法无定义,无定法,看似高深,本是平和实在;看是平实,却实高深。它冲破了时空的限制,是当今科学还无法证实的真理。

 

 

妙行无住分第四

 

妙行者,无能行,无所行。所谓行无所行,虽行而不著于行也。第七识(末那识)就是一个行字,有所行就不能无住,有所住就不能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行而无行,住而无住的妙理,非八地菩萨不知其奥妙。今言妙行无住者,就是说不著相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住相就是住虚妄,若不住相,就不为妄境所动。此即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妙行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又一次的意思。,包罗万象。一切事事物物,小到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大到宇宙时空,不论是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及看不见听不到而为心所想的,如方向的东西南北,空气、电流、磁性等,都统称为法。世间法,出世间法,均包括在内,故称一切法。“应无所住”,住,就是执著,就是不要执著于法。众生因不明事理,将假当真,将无常当永恒,将色相的物质,当实有而处处执著。心不住法相(有),亦不住非法相(空),就是真心、正智。

行于布施。布施就是舍,它是六度之一,是六度的根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亦称六波罗蜜,义为六种修行的方法,可以从苦恼的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简单说称六度,广说一切行持无不包括,称六度万行。这是菩萨所修的法门。在这里世尊单提布施是避繁就简,指六度而言。佛法要行,不要住。这句话的意思是应当无所住,而行一切法。无住不著有,行于布施又不落空,两边不著而取中道。六度戒定慧,对治贪嗔痴用布施(财、法、无畏施)。财施,以饮食衣服医药钱款等舍施于他人曰财施;为人讲经说法,或印赠经典,乃至世间有益身心健康的书藉,用以布施曰法施(教人技艺);救苦救难或以爱语消除众生恐怖之心,令之无畏惧之感,战场和灾情舍身救人者均属无畏施。此三方面即一方面,很难区分。如为人说法,亦称法财;送人经典,使人增长福慧即无畏施。这里又可分内施、外施。内施以劳力、知识,外施为财物。通过布施可破悭贪心,因有悭贪心必造种种业,而轮回生死苦海。纯印老人一生示范就是布施,自己家无米下锅,刚借来一小瓢米,讨饭人来,她也抓两把给讨饭者。儿女反对,她劝解说:“人在难处一定要拉一把,多有多给,少有少给,不给不对。”

持戒,防非止恶之意。持,恒持,一刻不放松为持。持戒首先以摄心为要,心看住了,行为才不犯。戒有在家、出家之别。在家有三皈五戒、菩萨戒;出家有三皈、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但戒杀、盗、淫、妄、酒五条为一切戒之根本。出家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这是佛为出家者制定的,此戒在家居士也可受,不过自己应严格审量。我接触的九人中,只有一人基本守住。守不住不如不受,否则增一条破戒罪。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未做皈依仪式若能够依教奉行,老实念佛,照样可往生。佛为在家居士制的菩萨戒为六重二十八轻,一般都可守持,是个比较小的戒律。持戒是学佛的基础,非常重要,没有戒律也就没有佛法了,如造屋盖楼的基础。戒条虽多不外两门,一是止持,它是在消极方面用功——诸恶莫作;二是作持,在积极方面用功——众善奉行。如戒杀,自不杀为止持,劝人不杀生即作持,如能放生更属作持。持戒的好处就是对治贪嗔痴三毒。如戒杀治嗔恚心,戒盗治贪心,戒淫治贪心、愚痴心,戒妄语治贪痴,戒酒则治贪嗔痴。入佛门必须严持戒律,不能持戒的人不是佛弟子。最初持戒重在事实,有心无行为,不犯戒,但受菩萨戒后,起心而无行即为犯戒。这是大小乘之别。

佛法的根本就是一个舍字,从初发心到成佛就是舍。舍要不著相,对五欲六尘看破放下,不以诸相为真实。不取于相,不离世法,“非法相”舍掉了;如如不动,不染世法,“法相”也不执著了。佛说“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行于布施在表面看,是不取非法,然而布施是舍,即不取法,这即是布施两边不著。心在布施中不住相,能三轮体空,此布施功德无量无边。为什么?它与性相合,心大法亦大。专意修法,在法上著力,即无断灭相。一面行去,一面顺其自然,不放在心上,两边不著,此心大矣。凡有所为而布施,即是住,即是著相。它是有漏的福德,不但没有功德,更有因此而堕落者。纯印老人讲:“有心作善,其善不赞;无心作恶,其恶无过。”可见布施一法,包括一切世出世间真善美慧的行为。若做好人,亦必须行布施,布施也是修福。老人讲:“十分福用三分,留下七分送给人。”在布施中去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之心,新名词就是牺牲。在世为人,倘为他人而牺牲,为社会牺牲,必能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众而忘己。久久熏习则可成“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人人如此,社会必安定,国家必兴旺,伦理道德必兴起。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所谓二字,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简要言之,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讲一讲。

,眼根所见之万象;,耳根所听者;,鼻根所嗅者;,舌根所尝者;,身根所接受的感觉;,意根起心动念之分别。

六尘的意义,一为无量无边,如微尘之多;一为染污的意思,我们的心、身一沾惹即为所污,则成一个迷失自性的众生。当今“六尘”的范围更广,不健康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网络上的染污媒体,防不胜防。这里的“不住”就是不执著,一执著,心就不净。我们以布施为例。倘为布施而布施,为争面子争荣誉即住于色;想叫人都知道即住于声;让人们记住他的美名即住于香;让人们口中称赞即住于味;为得后来福报即住于触;有心为之即住于法。布施而心中无布施相,一无所住、不执著,则成为波罗蜜(到家)。由此可见修行不分宗门教下、禅律密净等诸多法门,共同点就是金刚般若——一切法不住,就是不执著、不分别。一执著一住心就被染污,心就不清净了。诵经也是如此,听法也是如此。不住法相(离有),不住非法相(不落空),如如不动,两边不住即为无住生心的中道。心不住物质环境,不被它诱惑,见境不动心,就是大修行人。六根和六尘如何起作用呢?中间有个媒介叫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是起分别作用的。识若不生分别,根与尘境则不交涉,可见根没毛病。尘是外境,它也没毛病,毛病出在六识上。学佛人要明了,无始劫修不出去,是因为没找到祸根啊!识是祸根。识是专门起分别作用,是染污的发源地。古德讲“舍识用根”,应从起心动念处下手,不住于识,时时注意,时时警觉,即能销归自性,《坛经》讲“分别亦非意”,无分别、无执著清净性体必然现前。所以真实的智慧不是跑道场、诵经得来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六祖对性体的表露,世人若能认识,即为开悟。

学佛修行,下手用功处在于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一个是搞分别的,一个是搞执著的)。这两识都助长我见、我相。妄念生不可有消掉的念头,应会转,转第六识为妙观察,将本来是识(情识)变成智慧了。识是轮回因,智慧是解脱因。佛法突出一点就是舍,舍掉了意分别成妙观察智,舍掉了末那识成平等性智,舍掉了阿赖耶的业识成大圆镜智,舍掉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这就是转八识为四智。八识是烦恼,四智是菩提;烦恼是无明,菩提是觉悟。佛法不是让我们增加什么或灭掉什么,都是转。这样一转,转生死为涅槃,转迷成悟,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就是要我们明了三轮体空之理。布施,有施者(能施)、受者(所施)及所施之财物。这些无不是因缘所生,施受皆空,所施之物亦空,谓三轮体空。“轮”有二义:一是运行,佛说布施,要令度人,所以轮有度义;二是修行的人只有通过随时随地布施,才能将无始劫来的贪嗔痴习性与无明的烦恼碾碎,所以轮有碾压之义。佛就是让我们明了三轮体空之道,舍得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只管舍,不求得,得是为了更多地舍。世间人对此不敢发心,什么原因?怕舍了没有了,舍了怎么生活呀?!财富是舍不掉的,如果一舍就没有了,那么因果律就改变了。舍财得财富,舍法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对此我体会最深刻,一身病全都舍掉了。通过舍将六尘、法尘这些缘生之法,当体皆空,何不统统舍掉。舍要无住舍相,就是不住六尘境界,所以佛法就是一个舍字。舍掉了我执、身见,断了见思烦恼,就出三界,证罗汉果位;舍掉了法执,破一品无明,就入圣流。舍就是破相、不著相,不著相就不执著,不执著就没见思二惑。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著相就是无住,不住非法相(空),亦不住法相(有),两边不住则为中道,中道也不住,也要舍,因中是对两边而言的。这就是三空:我空,法空,空空。一空到底。是不是什么都没有呢?非空而空,空而不空;非有而有,有而非有。这叫妙智慧,真空含妙有,妙有显真空。我对“纯印”二字解的不圆满,理解的仅仅是大海一滴水。此二字,广大无垠,深奥无边,我们一个凡夫怎能将佛赐的法号讲明白呢?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此经世尊多次提到须菩提的名字,其意就是提醒大家注意,佛要引申一步讲了。

这句话的原意:菩萨应该不住于相布施。不住就是舍。华严会上,佛讲了许多舍的方法与概念,最后讲了究竟舍。什么是究竟舍呢?心中将舍的念头些微不执著,不落能施之我、受施之人及所施之物,三轮体空。心始终是清清朗朗,既不住法相(应无所住),又不住非法相(行于布施)。佛说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是不住有;菩萨应如是布施,是不住空。同修应该明了,不住不是善事不做了,更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这样就落断灭。不住,就是行,事要干,心不动,这就是行而不住。住是著相,一著相就是执著,众生无不以相当真,不住就是不执著相。修菩萨道的人,六尘相决不可住,它染污我们的清净心。但是,你躲避开六尘境界对不对呢?六尘固然不可住,不能执著它,但也不能离开它,离开就是断灭。这个关系如何摆法呢?“穿越万花丛,身不沾一叶”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为什么菩萨不能离开六尘呢?因为他要度众生,而众生无不住六尘境界之中,菩萨必须和众生一样,在六尘中度之。佛示现无上大般若法,就是穿衣、乞食,从相上看与我们生活没有两样,但他却在穿衣吃饭的小事情上修无上大法,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穿衣不住穿衣相,吃饭不住吃饭相,不住相即与自性相应,所以心始终是平等的,始终是清净的。我们凡夫干什么著什么相,干什么执著什么,心始终是被六尘境界所牵转。可见无所住并非不去行、不去干,决不是空谈,要在人事物一切行动中间不著有、不落空。有人说念佛念得心空空的,错了。执有如须弥山可度,执空如芥子许,佛不能度。尤其净土,心中要有佛、有个极乐,“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两边不住才是圣贤人。文化大革命刚一开始时,不是批左倾,就是批右倾,纯印老人借此传法,她说:“左边一个坑,右边一个坑,稍一不慎,迈进去就出不来,除了周总理走中道没有凶险,别人掉进去就出不来了。”他的小孙女纠正说:“奶奶,人家批判的是左倾、右倾,不是坑!”她老人家反驳说:“倾就是坑,坑就是倾,反正掉进去出来很难啊!”含意很深远。后来正如老人讲的一样,除总理外,中央干部都挨斗挨批……

佛并不是让我们不住于法,不生活,不干事情了,不搞事业了,而是样样照常,不改变生活环境。乃是让我们不住法相,也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事照做,心不动。修行的本旨是不住相,但下手决不能灭境。如有的人为了修行不穿花衣,不穿皮鞋……从境相上很谨慎,但贪嗔痴习性丝毫没改,这还是著修行的相。当然不穿众生皮是慈悲,不穿花衣为何?如果为了朴素是好的,但我理解修行,是心与道合,行于自然。这里的道就是性,就是纯净之心。行动不违自然的规律就是修行,就是销归自性。修行下手时不能离境、灭境,境是心变现的,心不灭,境怎么会灭呢?所以布施摄一切法相,亦摄非法相。不住是不住法(不住有),亦不住非法(不住空),空有两边不执著,就是中道。这是菩萨修的法门。

我们修行、念佛多年,寺院没少去,经也没少诵,佛七也没少打,冥纸、白疏也没少烧,为什么受用不大,效果不明显呢?主要原因是病根没找到,犹如病人所吃的药很多,但都不对症,病没有起色。在修行中不外二种病:一、不得扼要。二、道理不明。如能扼要明理,自然就得受用了。这就是不可离修行而说性,否则是空谈;不能离性而修行,否则是盲进。发大愿必须有大心,有大心必须见大行,说一丈不如行一尺,这才是佛门弟子。什么是发大愿?降伏——将贪嗔痴的恶念降伏住。具体讲,将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五欲六尘、执著分别这样的凡夫心降伏住。发大愿决不是在佛像前,叨咕叨咕,说一遍回向偈,这没有用处。必须听佛的话,并付诸于行动,这才是大愿 。否则你天天叨咕,天天造业,为什么?木雕泥塑的像,你天天去欺骗他,对世间众生就更不会在话下了。所以大愿决不是在口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什么是大心呢?起心动念离四相、断四见是大心。具体讲,日常生活小事,念念为众生。吃饭为众生,穿衣为众生,睡觉为众生,学习为众生,干工作干事业都是为众生。处处是众生的表率,是众生的模范,这个身体不是为我而活着,是为众生才活着,是为众生服务的。这就须要破我、人、众生、寿者相。什么是大行?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所住行于布施是大行。为什么?无住之心是空,行于布施是有,空有两边不著,小善变大善,其善是三轮体空。这种做法、行为还不大吗?

诸法皆佛法,随遇而能安。

事事随缘作,我心自清闲。

饭来我即食,衾伴色身眠。

念佛念真我,常住虚空间。

六道众生的心很小,三界众生的心也不大呀!这些浊恶的小环境、小心量,怎么能容下大心呢?被大心一冲就胀破了。佛法无大无小,小可容纳大,世法小不容大嘛!横超十方,竖出三际,就是此意呀!横超容易,竖出太难、太难了,有愿无行是空愿,叨叨咕咕那个愿是口愿。心没改,行没变,与佛不能感应道交。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无不是接引尽虚空遍法界众生都成佛。我心佛心本一心,差别在什么地方?心量大小不同啊!佛的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体上无别,相上、用上有差别。可见愿很重要,行更重要。无大愿则大行不能起,行也是盲目之行,世人称盲修瞎练。怎么样才是大愿、大行呢?上面讲过了,直截了当讲就是大悲,众生苦即我苦,心要有与一切众生同体大悲之心。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大悲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知众生同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所谓佛,无所谓众生,大智慧呀!有此智者决不会心外求法,也不会依赖冥纸、法会、仙神来给自己消业。一定会老老实实念佛,一门深入,使心精纯、清净。自己造的业,自己消受——解铃还须系铃人。业因果报一旦现前,不恐惧不忧虑,不怨天不尤人,陶然受之,这就是大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有此智者,可抵御外界的种种诱惑,不起心不动念,不怀疑净土念佛法门,也不毁谤其他法门,更不评论他人的是非,他非我不非嘛,但也不惧怕他人的评论,成就不在他人而在自己。悲智具足愿则大,行则大,心大故。无悲则大愿不能发,无智则大行不能行。悲智愿行都大,圆满具足,方是无上菩提,当下你就是菩萨摩诃萨。我们凡夫的病根就是我执,处处事事执著,无不是我相作怪。若能放下执著的心,能不执著了,就是看明白了人生的真相,即大智,又能行于布施,就是大悲(财、法、无畏施)。

这次闭关时师父让我受持金刚经,我很不理解。错误地认为这是禅宗必修课,我不是上上根性,还是老老实实念佛吧!后听净空法师研习报告,接触江味农居士的讲义,把我吸引住了,欲罢不能,才真明白此经是成佛之母,三世诸佛无不从此经修出,他处处指归净土。众生若有缘得闻此经,哪怕是四句偈读诵为人演说,并能受持(受是接受,持是行持,决非读诵之意),其福德、功德不可限量。所以发心,将来机缘成熟我要将自己的体会和盘托出(我不敢说讲经,无师承,无印证)。修行人若能有解有行往生的把握大,品位高。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可以贯通金刚经全经之义。大乘佛法之巧妙,可随人于各方面去领会,根性有别,修行高低不一,毫无关系。佛法圆融,见浅见深,因人不同,都被经所摄受,法味无穷。这部经层层立题,层层圆解,由浅入深,听者最后可大开圆解。如前一节那个相字,“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是从破我相说的。此文中的相字,“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是从法与非法上讲的。此经最大特点,是后文为前文作解释,将不同根性的人步步往前引导。如“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就是为上文菩萨度众生作注解;“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又为应无所住作注解。刚开始读诵此经,我愈看愈怀疑,佛讲法太罗嗦了,前后重复太多,有点婆婆妈妈的。反复诵几遍后,才恍然大悟,发现此经,脉络各各贯通,无不将人引入观照,才真的尝到了甜头。佛法处处不离观照,不住于相是彻底的,修任何法门,从初发心至成佛,都是不住于相

我们净土宗万人修万人行,万人成就的法门,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人少呢?为什么走时大都有病苦呢?其根就在著相修行。学佛人都愿意布施,而在行布施的时候,有一念见好之心就错了,不知不觉住于六尘。如没有这个见好之心,只是觉得应该布施,“学佛就是要舍,来断贪欲心嘛!”——这个心又住于法了。所以不作观(观是内照、观察、观想,与净心相应),即住于行,亦不知不觉著相了。怎么办呢?依佛的教诫,事事依佛说去行去干去舍,但心中却若无其事,方是不住法相(不著有);心中若无其事,依旧精进去行,方是不著非法相(不落空)。这就要修行人时时观心,心一层层入细、入理,犹如剥蒜。就是要境与心、法与非法两边不著。法,是相是有,非法是空,也就是事事照做(不落空),事事无住(不取有)。两边不执著就是真修行、会修行。

讲到这里我们要明了,尘世间的一切境界,无不是对待法,都是二法。如生死、老幼、高下、长短、大小、好坏、是非、人我、正邪、贫富、尊卑、贵贱等等,无不是相对的,是分别法。以分别心念佛,计较念得多念得少,现在又出来一个在唱佛号中划道搞分别,还有在修法上分功德大功德小,分别经典和佩戴什么消业快消业慢……都是以分别心修分别法,无不是嘴皮功夫。无论怎么念也是世间法,修的是善业,不是净业,果报可生善道,还是轮回。有的口唱无信愿,愚痴入畜生道。出世法,必须离开分别心,“无住生心”。就是去掉分别、执著。念佛、作善修的是福德性,如果分别执著所修的善行,所念的佛号,修的是福德相,是有漏的福德(作善留名即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叫精纯。念者是相,无念是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就没有分别执著了。有分别心就落对待法,而为意识所笼罩。记数念佛,作善念念不忘,都是分别执著,所念的佛号不精纯,籽粒不饱满,入地不会结果。必须无念,无念则无分别心,但心中若存一个无念,仍然是住相。要将无念之念也放下,方性德圆明,净心体现,才是真不住相。这就是禅宗的作观。观是观念、观想,它不同于妄想。佛说“能观无念者,即为向佛智”。

由此可知,达到观无念的境界,非一时半响所能体会、达到。但应向此进修。故曰向佛智,就是向佛的智慧靠拢。观,如何理解呢?念就是观,观即是念。念无念必然要走思维之路,这就是禅宗的参,用疑心参话头思维,但不是妄想,能转分别心,古人讲大疑有大悟处,小疑有小悟处,不疑没有悟处。分别心无不是向外驰求,转分别心,回光返照,照自心,明性理,经思维则向内寻求胜妙境界。当起心动念时除去分别心,般若大法最后圆满,也必须回归净土念佛法门。为什么?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会最后圆满,否则不会圆满。金刚经也是如此,当起心动念时用观照、止观方法,我们功夫不到这个境界,但用一句佛号就解决了。一起念头——南无阿弥陀佛!把念头降伏就行了,心住“阿弥陀佛”就圆满了。为什么?三恶道无“阿弥陀佛”,三善道里也没有“阿弥陀佛”,不但三界里没有“阿弥陀佛”,十法界里也没有“阿弥陀佛”。往远说唯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往近说自己的心就是阿弥陀佛,“心为净土,自性弥陀”嘛!

众生转世、往生有三个条件:一随业力而生,善多生善道,恶多生恶道;二随习性转世,贪的习性重生饿鬼道,嗔恚的习性重生地狱道……三随念头而生,念佛忆佛,临终万缘放下,心里清净,不受外缘干扰,一心念佛肯定往生。所以一个真会修行的人,是向自己心内寻求胜妙境界。当起心动念时,以一句佛号,除去分别心,以佛号伏住妄念,久久修习,即达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呼吸念佛方法即是。这就是真功夫,会修者不难。若向心外驰求,向经典、向一切身外法求,无量劫不得受用。

修行要不著能行之人、所行之法,了解佛法真实义谛,通达诸法实相,一心正信佛语:末法念佛得度生死。还要真的会念,妄念生起时,不要理会它,好的境界不管它,坏的境界不怕它,就是一心一意念。这就是修无所行(无住),得无所得之法,即禅宗的止观。祖师讲:“能生一念净信,即可成佛。”净信是净心,佛号不间断心则净,佛号一停,心则生妄念。净心生净慧(般若),此心一生,则扎下金刚种子,牢不可破。可见念佛法门是“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为人天师,来世作佛祖”。非善根福德因缘具足,是不会相信的,所以称难信之法。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何以故?是佛自问自答,犹如为什么这么讲呢!不住相布施,不住相就是不住法,凡是法无不有相,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有相。法是因缘生,穿衣吃饭、念佛、物质都属法的范畴。不住相即不著有,而行布施,布施是不住非法,亦不著空。布施而不住相,是空有两边不著,这是佛菩萨的境界。福德是福慧双修,福是福德相,德是福德性,性不离相,相不离性,性是相之体,相是性之用,性是真实的,相也是真实的。这个观点同修可能会提出疑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何是真实的呢?我讲的是从性之体讲的,同修是从相之用看的。不动地菩萨,即八、九、十地、等觉菩萨称不动地,他们看法相也是真实不变的,为什么?相是由性变现的,性不生不灭,相之性怎么会有生灭呢?相之相有生灭,其性是不生灭的。如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转世,亲人见面不认识了,因相状、形体变了,但性体没变。不动地菩萨对有情众生生老病死的变化,他从性体上看没有变化(植物生住异灭,宇宙天地矿物的成住坏空亦然)。这里佛讲的福慧犹如车的两轮,不可稍偏。福德不可思量,经典说的是窥测,是度量。也就是说,不可以用心思去窥测,不可以数目去度量。故念佛不可计数。

上文讲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可见不住相布施,就是成佛的法门。从初发心至成佛没有别的方法,就是舍,不住相而舍,以一个舍字广修六度万行。舍掉贪心,对五欲无所希求,心不起贪念,就能持戒。把我相舍掉,对外境的刺激就不会生爱憎心了,我都没有了,怎么会有我所爱所恨呢?舍掉了我就不会生嗔恨心,忍辱法门就在舍中成就了。舍了我相怎么会懈怠呢?不懈怠即是精进。舍了我相就会事事随缘,心始终清净而不妄动,此为禅定。舍了尘缘,心一念不生般若生,清净心则生般若。这样六度就在舍中圆满了。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即指般若。此经极深极细,故佛讲此经犹如剥蒜,层层深入,否则不易了解。讲此经典须摄相观心,听者亦须摄相观心才能有法益。

经文处处言不住相,而又处处讲福德,不要误解,这是不落二边之义,布施而不住相,福德不可思量。最要紧的是破执著心,一执著即落两边,不是著有,就是著空,不是中道了。听经一定要明此理,执著一边即不得受用。佛讲的不住六尘,不是离开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离开六尘即住非法相;更不是让人灭却六尘,灭却六尘即入断灭相,断灭是不信因果循环的道理。修行即有境界,不是不要境界,它是自然形成的,但不要求境界、想境界。如我们念佛,理事都如法,无求老实念,一年后你的身体、面相、心态都有很大的改观,这就是境界。学佛人要明白,托境方能起修。这境界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舍得舍得。由于舍(布施),方在不同方面得,得不是目的,更要舍。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包括技能、知识)得聪明智慧,无布畏施得健康长寿。布施就是舍,舍就是放下,舍就不执著。所以佛在此经中,一方面讲无住一切境缘,一方面又讲布施讲福德,这不是矛盾吗?殊不知,佛讲福德是指示学佛人下手的方法。布施三轮体空,功德无量,为什么?无量又无相嘛,尽虚空遍法界,否则福报很小。所以佛教我们,托境起修,全修在性,借外境而修心,但不要住,不要著相,不要执著就对了。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义,在善行中不起心不动念,功德大矣。本经中佛说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而在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全讲的是极乐世界的六尘。如“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这是色尘;“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出和雅音……”“常作天乐……”——声尘;“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香尘;“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味尘;“有七宝池,八功德水……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合成,上有楼阁……黄金为地……”——触尘;“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法尘。可见修行不可离开六尘,但心不要住六尘境界。极乐世界六尘与娑婆世界六尘,看似相反,实则相同。“境缘无好丑,得失在自心”。

如何才能不住六尘境界呢?其他法门离六尘很难,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很难不起心不动念,心必然住在六尘境界中。而净土法门真是妙啊!实实在在是妙!尤其对末法苦恼众生,起心动念不离六尘,如何降伏呢?“阿弥陀佛”,一句佛号盖伏即可。这就是净土法门境界之高,法门之妙!我专持十年的佛号体会到,佛法是“愈高深愈精要,愈简捷愈有效”,此经五千字左右,但它是六百部大般若经浓缩的。以一句佛号,改变众生之心,使乱心为净心,佛号不断,乱心不起。乱心不起不住有,佛号不断不住空,空有两边不住,才叫无住生佛心啊!这是上上禅啊!进一步讲,我们念佛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六尘:花鸟水,七重圆满的环境,黄金为地,金沙布地……常观想此六尘境界,即不住空;此法门,若如理如法修,万人修万人去,由此而脱离五浊恶世之六尘,即不住有。既不住有,亦不住空,空有不住,老实念佛,怎么会不往生呢?你明白这个般若无上甚深之法,又能受持奉行,佛号净念相继,往生的品位不会在凡圣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是有把握的。从中看出,佛法不重形式重实质。受什么戒,诵什么经,会唱念作打,拜佛拜多少拜,无量寿经诵多少遍,这些都是形式,与解脱不起作用。主要看你的心是不是离开贪嗔痴三毒了,在修行中是否无住六尘,是否能抵制五欲的诱惑。五欲主要是财、色。佛法是治心的,不要看表面。可见佛法不重降伏而重转移,使众生心转向佛的境界就是了。下手的方法——两边不著。一定要有解有行,说一丈不如行一尺。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此处的,应念否,如经典中的解脱的“解”字,正音念“懈”。佛经是音外之意,按句子和字义去讲解肯定是错,三世诸佛喊冤,错解如来真实义。佛经是不即文字,不离文字。不也世尊,表明须菩提尊者对老师毕恭毕敬,含有唯唯诺诺之意。佛语句句圆融,决不可落偏执。“虚空无相,而不拒诸相发挥”。平常眼光,以为虚空是一切无有,这就落入小乘顽空。实则虚空,空而不空,乃包罗万象,其中有无数相在内,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这样理解,才显虚空之大,无所不容乃第一义空。正因无所不容,方是不可思量。竹密不阻水,山高无碍云。佛说法,从无量无边性海流出,含尽虚空遍法界,故重重无尽。此段文佛举一东方,又举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并非赘语、闲文,正显佛说随举一法,皆赅十方,如阿弥陀经六方佛,即十方佛。可见佛说法面面俱圆,决不可从一面去观想。按正常文法说一东方,亦可了解,为什么又说四方上下呢?如果按世间文学来看属语病,累赘之词,但这里含有五方面意义:

(一)随然举一法,当体皆空,均不应住相,虽空非空,然虚空亦不可思量。

(二)须知东南西北四维上下,都是假名,望东成西,望南成北,本无一定。由此可知一切法亦非真,全是假名。佛法也如此,佛法是不是法的一种呢?毫无差别,所谓佛法,是佛告诉我们如何生活得幸福美满、快乐。如何做呢?佛让我们处理好三个关系:

1,应如何做个有道德的人,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如何相处,也包含国与国、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和睦相处。佛门内的不同法门,更不要相互排斥,全是佛讲的嘛。但对邪法,骗人断人慧命的歪门邪道要抵制,不可任其发展而欺骗众生。对此不能恒顺,不可赞叹,维护正法,抵制邪法即得金刚不坏之身。以弘扬正法让人辨别邪正,启发他们自己的悟性。如有的功法讲可带肉身成圣,有的人宣扬佩戴什么三檀一木,或带什么法物可消灾免难,显然都是欺骗。当知“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妄心不起贪嗔痴,严守身语意,行五戒十善,自可消灾免难。念佛可消业。

2,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要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才能避免自然灾害,靠环保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不是从根上解决。什么是根本呢?佛讲的“依报随着正报转”——人心是正报,外境是依报。众生贪心重——水灾;嗔恚心重——火灾;愚痴心重——风灾;人心不平,感召地震;杀业重——刀兵劫、瘟疫。应从人心上解决,人心觉悟了,贪嗔痴习气减少了,环境就好了,“一切唯心造。”

3,处理好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相自为安,互不侵犯。好多人不信因果,不信鬼神,斥为迷信,但不信决非无有,只是生活在不同空间,互不干扰。

佛法讲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鬼神三个关系处理好了,天下太平,灾瘴不起,生活安定、美满、快乐。而所谓修行,即心与道合,行顺自然,不分别不执著,只管穿衣、吃饭、睡觉就是了。念佛亦如是无念无不念,若能如此修,必得大自在。

(三)既然十方皆是假名,假名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相是什么呢?是法相。佛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舍什么?不是舍掉相,相是性的表现,人有人相,物有物相,相怎么可以舍掉呢?法是方法,是规律,是相的作用,怎么可舍掉呢?那么相与法都舍不掉,佛在这里让我们舍什么呢?舍执著心,舍分别心,舍掉妄念。执著心舍掉了,出六道;妄想心舍掉了,出十法界,而证一真法界。六道众生无不执著色身,十法界都是心的妄念变现的,只要众生不执著、不分别,去妄即证真。无住就是不执著。假名的东西南北是相,我人众生亦是假名,亦不可住。不住相而行布施,就是佛的境界,三世诸佛无不是修“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可见三轮体空的布施,福德之大,非凡夫所能知之。

(四)此段经中,应领会十方皆在虚空之中,实则无不在一念心中,心包太虚,量周十法界。这里含一多一如之意。虽然说十方,但不碍一虚空;虽同一虚空,但不碍十法界。让我们从中领会因果同时不碍一法界,一法界不碍因果。

(五)佛说十方,则虚空无相但又不碍诸相发挥的道理自明。表空有同时,虽然空有,而又圆融自在。理无碍事,事无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由此可知“布施不住相”,若不住相,福德不可思量。住相就是执著,一有执著必落偏邪,不是著有,就是著空。所以世尊一提虚空必言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以表空有一如。阿罗汉入偏空涅槃,佛斥之为焦芽败种、自了汉。他们为什么不度人呢?怕定力不够,被五欲六尘所动摇,所以不敢来轮回道。须一万劫才能回小向大,太难了!正知正见是什么?就是不住相,不住法相(有),亦不住非法相(空)。空有两边不住,就是大乘佛法的中道。众生修善修福,心若一住就生十法界。如住在“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享人天福报;修福而不断嗔恨心就是阿修罗道;住在“四谛”、“十二因缘”就生声闻、缘觉;心住在“六度”上,事事照作,就是菩萨道;心住在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住在佛号上,今生一定会成就。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就叫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现识变,净土法门最直截了当,再没有比它更圆满的了。

佛讲的空,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什么叫因缘?凡一事物的生成,本身的形成条件叫因,其他多方的辅助条件叫缘。佛法讲的因缘,就是空的同义词,“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但佛所说的空,决不是没有,虚无的空,更不是空洞、无含义的空,也不是无因果的空,而是充满了利人济世、广修善行的菩萨精神。“不取于相,广行布施”。就是让我们利乐有情,广行布施,而不起执著,住于空而无分别。这是庄严佛土,化益众生,自在解脱的境界。

佛曾到忉利天为母(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过去,回到人间时,大家争先恐后去迎接。当时须菩提在灵鹫山的石窟中缝衣服,打算前去迎接,忽然想起佛的真身不是六根可看到的,若去接佛,则把佛的法身当作四大假合的肉身了,是不识空性的表现,这怎么能见佛的法身呢?法身是无四相、断四见的,空性无处不遍,法身无处不在的。于是他坐下来照旧缝衣。在迎接的人群中,莲华色比丘尼称神通第一,她第一个见到佛,很骄傲地说:“弟子第一个来迎接佛,请佛接受弟子第一礼!”佛陀对他说:“迎接我的第一人不是你,是须菩提。”此时须菩提正在石洞里打坐观察诸法空性,而见空即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他是第一个见佛陀、迎接佛陀的人。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行菩萨行,不住于相,即为住菩萨心,若布施三轮体空以及动静语默供养恭敬,因果报应种种法相,皆不执著,即无所住也。否则布施得人天之福,有限量尔。

此节,告诉我们真的修行人,若能不住相而行布施,其福德超过大梵天王,以恒河沙数七宝供养诸佛之功德。若能不住相而布施,其福德犹如虚空不可思量。菩萨能如此有而不有(作而无作想,日常生活样样干),空而不空(无作而作),其心如如,方是背尘合觉。

此句提醒大家,前一句话“不住相布施”,此处讲“无住相布施”,不和无一字之变,大有深意。前文指善男子善女人,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有成佛的资格,所以佛教以“不住相布施”。这里将“不”字换用一“无”字,意义大有不同。前面单指你发菩提心就有成佛的资格了,有资格应如何用功,如何修证呢?告诉我们必须达到真的无住,就是一点没有住有住空的念头。福德不可思量是想象有多大,这是心里的作用(空寂之义);是度量,衡量(对事相而言)。此二字也含空有一如。这样修持,含闻思修三慧,此三慧是一体。闻概全色声——六尘之境;思是明理,明了六尘相有体无性了不可得;修是启悟,破迷开悟。菩萨修的三慧,具体落实就是戒定慧。戒就是闻,六根对六尘、六识的分别心而转无分别心,戒就是守规矩、守法,摄心为戒;定就是思,一切放下、无住,不搞分别;慧就是修,修慧。清净心本体本有,无须外求。既然有为何不显露呢?被无明所遮,而非丢失,只要将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修正过来,达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即恢复本源。慧就是净宗一心不乱,禅宗的明心见性,教下的大开圆解。

可见此段的“无”字非常重要,指出用功之法。佛真是慈悲之至,为什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恐迷惑众生,不知修行之法而提示。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无住乃是正住。正,就是应无所住。上文讲的不住无住,此段佛突然又说如所教住,让人听起来很不好理解。其意就是应该依照我所教的而住,就是住而无住,无住而住。住而无住是有而非有,无住而住是非有而有。相有体空之意,不是断灭。这句话有“但应”二字,就是说除依我教导的不住无住外,别无他住。里面含有降伏的意思。降伏什么?即降伏此住也!但应又意谓应如我所教之不住两边之住而住,方是正住。什么是住?执著心是住。执著什么?一是身见,一是著相。无住生心,生心则无住,就是含有降伏的意思。降伏什么?降伏执著、分别,著相的有住的心。心若有住则非大乘佛法,两边不住才是大乘佛法。住有是六道众生,住空是二乘人,两边不住走中道是菩萨修的法门。六度不住相,即是波罗蜜。

修行下手处就是一个舍字,舍不得的病根,就是执著有我见。佛讲的布施,就是舍,只有用舍的方法才能破我执。舍一分则破一分,一层层、一件事一件事地破去,至究竟舍,将舍的念头也舍掉了,我执才破尽。这是件非常难的事情,虽难但必须作,不舍不能往生。心里总有牵肠挂肚,对眷属、对财产不能放下(放下就是无住),念佛也是口念心不念,此生只能是种个善根罢了。空有两边不住,就是离相心,心则大矣,有相心狭小。我们净土法门,能做到发菩提心,随缘作善,老实念佛,将心住在佛号上,将妄念打得落花流水,这就叫不可思议的妙住。所以净土法门修无住最好修了,只要呼吸念佛会了,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两边不执著就是无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如者,真如也。十法界无一是实法,若有实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均有变化,皆是虚妄相也。“如理”者,就是不可以虚妄之相见如来,如来乃自性,此性不生不灭,永恒不变,应从无相无不相之理见如来也。何谓无相?世间一切事物之相,皆系妄境,本无所有,故名无相;何为无不相?十界十如之法,应用无方,自在无碍,故名无不相。十如:(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内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体质,名如是体;(四)由体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作的业,名如是作;(六)所种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缘,名如是缘;(八)由因缘发生的结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报应,名如是报;(十)以上相为本,报为末,最后的归趣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十法界中的每一界,情与无情,色心万法,皆具此十如是。“实见”者,见自性如来,已悟性体空,所以不可以相见如来也。“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无形又无相,怎么能见呢?如理实见者,不可执相,亦不可离相。执相皆是虚妄,离相又落断灭,须不执不离,虽有相而不住相,则见诸相非相,善见如来也。

诸同修应明了,“如来佛”者,乃性体言之。世人均被西游记小说所混淆,性之法身佛,并非色身,是真空无相的,肉眼怎可见如来的形体呢?不但凡夫不能见,小乘菩萨也不能见到。禅宗有云:“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可见佛法身遍满虚空界,一草一木,皆在如来性海之中。假借“青青翠竹”而显露法身之体,但不可误解翠竹就是法身;假借“郁郁黄花”而表现般若之用,并非黄花就是般若呀!

佛说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日本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等人自一九九四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实验证明,水有见闻觉知,只要给它“善良、感谢、神圣”等美好讯息,水就会结成美丽的图形;反之以“怨恨、病苦、焦躁”等不善的讯息,它则出现丑陋的形状。而且无论是文字、声音、意念,都带有讯息的能量。可见佛在三千年前《华严经》上所说的“有情无情,法性一如”,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得到证实。佛法是未被认识的科学。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众生对佛的教诲不能深信,原因有二:一是不具善根福德因缘或因缘未至,二是不明所以然。如佛告诉我们:“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就是要我们通过舍的做法,将贪嗔痴三毒苦恼去掉。而佛的话世间又有几人肯听?又有几人能做到呢?甚至还会有人产生疑惑,“佛是不是害我们?将财产都舍掉变个穷光蛋,谁来管我呀?饿死、冻死咋办哪?!”不知钱财都是有定数的,是你的舍不掉,不是你的求不来,更不明不舍不得、少舍少得、多舍多得的道理。因而对佛的告诫持怀疑态度,总有疑虑。如果明白道理了,疑虑就断了。

身相”二字,指众生本身讲的,也就是色身之相。“如来”二字,是指众生本有之性体、法身讲的。法身本就在一切众生的心中,行住坐卧、每时每秒都在起用。在有情众生称佛性,在无情的矿、植物称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的别名。法界: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但分界不同,虽分界不同,如电视频道、手机频率,但性体无别皆是同一性,都是频率,相有别,性一如。古德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六凡法界,四圣法界,无不是假名,虚有非真。因其是心之所现,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心是法,法是心,心是能变,法是所变。一真法界相即不变,又称真如,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之如来藏,亦称实相、法性等。

此经佛处处讲不住相,不住就是让我们见相而归性。众生的心,经上称如来藏,其含义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法性藏在人我、法我之中,佛告诉我们不住相,就是令众生自见自己所藏的如来(本体)。本具为什么不能显现呢?被烦恼所遮故,除了烦恼即名法身。

大道常随自身,性体无妄无真。

有心取相为实,舍身受身昏沉。

烦恼本来空寂,妄情缠绕迷人。

一切如影如梦,何来欲证真心。

这里佛讲的“可以身相见如来不”紧接上文,“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佛已说明白了,这里佛又加深从相入性的论证,一切凡夫从无始以来,只认得一个相,因相都在外,六根能感受到,但有感受的,决非真实。故向外驰求,背觉合尘,将本来面目忘了。

上文“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法,就是指一切人事物的一切变化活动,这些活动,粗者能见能体会出来,细者则很微妙,但都有相。我们的身体,是众生于一切事事物物中最执著者,无始以来,即执此身相为我,将假当真。殊不知此身是无常生灭的,是我之所有,可使用不可执著。故须认得不生不灭的主人翁,明了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才不会为身体之相转,而将相为我所转、所用。本经一开端即说不住相,就为让我们认清此点。凡夫有一个通病,执相即著有,无相即著空。小乘人知道身体是假的,破了我执,证得偏空涅槃,虽然了生死,出了三界,但著了空相。空也是相。空掉了妄念,必将喜怒哀乐未发者亦空之,即住于无相。他们以为空了我、我所便了生死,不知著空相,又住于非法相。须知有体必有用,有性必有相。从中必须明了,性相不一不异。怎么讲呢?分开看,性相是不一。性是性,相是相,体是体,用是用。都存在,都有相。如我们去金店看到百千种琳琅满目的手饰,各自都有自己的相,确实不一样,但并未离金之体。所以学佛人讲不要著相,并非让你灭相,相本有,怎么能说没有呢?灭相犹如物有底无面,怎么可能呢。性与相又是不异,也就是性相是一非二。性即相之根本,相即性之表现。有根本无表现,是有体无用;有表现而无根本,是无根之草,无本之木。古德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器之体,器是金之用。般若智慧要两边不住,不住有(法相),不住空(非法相),这就叫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性是无相无不相。无相不著有,不住法相;无不相不著空,不住非法相。正因性是无相无不相,所以凡夫执一边,见不到性。执相修行,就是六道轮回。

这段经文,佛问“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是试探须菩提及与会大众,也是为我们这些未来众生,深明此理。倘答可以见如来(本性),则住于法相而著有,是凡夫;倘答不可以见如来,则住于非法相,著空,是小乘人。小乘人须经一、二个大劫才能醒悟,方可回小向大(一小劫,人寿由最初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再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这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即[84000-10]×100×2=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三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四个中劫为一大劫。世界由成到毁的年数是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经成住坏空四个中劫阶段)。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这里“”字,不可以完全作否定解释,那样即依文解义,三世诸佛喊冤。文字外之义,才能圆融。这里的“”字是可又不可之意,既答不可,复说可以,这在经典中称双明。也就是须菩提之意,不可以相作性,就身相见自性(如来),然相由性现,性是体,相是用,体不离相,相不离体,体相一如。所以此段经文不可以文字相作解。倘如此答,“不可以身相见如来” ,则须菩提尊者称解空第一,而悟相是相,性是性,落于小乘人的见解——偏空。况且前几段文中,须菩提代世尊宣说二边不著之理,结果至此倒不明了,与事实不合。尤其“”字,则证明见性之不住两边,否则怎么能得见如来呢?于文字上也不合。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此句是两边双照之义。性即相之体,相即性之相;相非性不融,性非相不显。离相无所谓性,离性亦无所谓相,主要看众生的心执著与否。著相者,相即障性;不执著,见相即见性。为什么?执著心一起必落边见,不执著不分别,相与性则不二。相如物之表面,性如物之里面。众生因执著相,则被相遮障了本具的究竟圆满智慧(般若波罗蜜),只见表面而见不到里面,如去掉执著,则物之表面如玻璃明彻,里外一如。如来是清净的性体,身相是性之相,两边不执著即大乘法,中道般若之理全在于此。从相说是身相,从性说当体即空,性本清净,怎会有相。这就是佛对性下的结论:无为,空寂,妙明真心,实相。约相说,相是相,性是性,相是虚妄,性是真实。性可融相,真心实相即显。既然性可融相,又何必非要离虚妄之相,去见真实之性呢?“迷时见相不见性,悟时性相本一如”,因相本无相,无相无不相,乃假名尔,既假何必当真非要离它呢?全真即妄,全妄即真,若能明了相空之理,不再执著即为见性。事实证明众生本不能离开相,什么是相?事事物物都是相,穿衣吃饭无不是相,但心不执著随缘而作即为修行。如佛在世时,照样穿衣吃饭,示现凡夫相,但佛心中始终是清净的,不著穿衣吃饭相。而众生吃饭著吃饭相,穿衣著穿衣相。同样的生活佛修的是般若波罗蜜,我们所作的却是六道轮回。佛不住法相(生活相)不著有,又不住非法相,不落空。空有两边不住,即见如来。

“空色圆融成大道,人我顿息证涅槃”。

无须求真,但能息妄,金刚般若非金刚般若,如将金刚经当作般若,大错特错,是著文字相了。但金刚经总纲领、总原则,主要含义应明了。用两句话可概括:第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是空,生心是有,也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另一句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这里的布施是广义,决非到寺院舍点钱物,那是福德。这里的布施是牺牲奉献之义,用牺牲二字还不确切,这里含我相之义,就是奉献,无条件地服务,为尽虚空遍法界的有情、无情的众生服务,这叫布施。布施不著布施相叫无住。佛讲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能这样大心布施,就是佛菩萨,就叫见性。见性本无相,无相无不相,这就是无住生心,生心则无住。

在闭关时,站在山上随景吟一偈:

独望群山浪,心底本直平。

浓雾锁幽谷,梵音入乃空。

松海隐古刹,坦怀待知音。

朝霞透关坊,怎碍寂净心。

可见离开六尘,即不是修行,对六尘心不住尘相,就是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前面一句是集结经典时加的,示下文非常重要。上文“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一问一答说的是身相,还不圆满,此文对相下一定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六根接融外面的六尘之相,绝非真实,无不是镜中花、水中月,无实相可得。为什么?相无常是生灭法,生灭法即不真实。这就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自性,原本无相。“”字是广义,虚妄是虚假之义,不是真实的。那么相在什么地方显现呢?事事物物,无不在外面的境缘上。若明此理,应回光返照,不要向外之相而驰求。佛法也是如此,“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性本真实,岂能以虚假当真,以假当真,必入轮回。若明此理,实为修行,不明此理,以相作真无量劫亦难出三途之苦!为什么?三途永驻,善道难成。佛讲的善恶标准:没有自私自利之心,起心动念为他人者是善,生三善道;起心动念为自己者是恶,生三恶道。我们回想一下,一天中我们的心是为别人着想的时间长?还是为自己着想的时间长?可见生善道是串门,恶道中方是老家呀!好不容易得人身、闻佛法,再看不开放不下,被名闻利养所缚,岂不是太可惜了!这就叫愚迷!

佛说的可怜悯者,即指我们这些已得人身、闻佛法、修净土,但仍以相为真,看不开放不下,痴迷不悟的人而言。迷什么?以妄当真。正如佛讲的,“若法住法位,即得大自在。”什么是法位?本体自性。即真如的别名,因真如是诸法安住之位,诸法无不从真如而生。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一切法从心想生。“迷时千般有,觉后无大千”。法无不是相对待的,好坏、正邪、真假、是非、善恶……是相对待而成立。哲学家讲的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世间人就在相对法则中迷了。而去掉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了。去掉色法(物质),空法(性、精神)也不存在了。它是一体的两面,如是,如是。修行就是要去妄想、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一切顺自然。学习、工作、生活照常,心不执著,心则清净,这是功夫啊!什么是相呢?六根接触六尘的境缘都是相,相是假的、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当体皆空,了不可得。明此理,凡夫的通病贪嗔痴慢疑可免,否则轮回无疑,因以假当真,贪求故。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诸相”即一切相,即凡所有相。只有真正彻底明了,一切相都是假相,是幻相,是虚妄不真实的相,才见诸相非相无不是刹那生灭的幻觉。“非相”,不是真实的相,相是性所变,性是真,相是假,假怎么能障真呢?怎么能左右得了真呢?因为第六时分别心起用了。如月亮,初一的月亮仅有一个月牙儿,但月体仍然是圆的,不圆是错觉,是从相上见的,是分别的结论。如能透相看体,月亮什么时候看都是圆的。这即见性——如来。既然如此,何必非要灭相呢?月牙之相就是圆月变现的嘛!“若见诸相非相”,可理解为见月牙儿相,不是月牙儿!而是圆月。十五的月亮就是月牙儿之体,月牙儿就是圆月之相。可见相不能障性,见性则见如来

下面我就见如来,说几句,请大家参悟:“若见如来,即非如来;不见如来,即见如来。见如来,非如来;非如来,即如来。”

此语必须从不住相去起悟,佛说不住相,即是让我们破相见性(如来性)。破是破执著心、妄想心,非是让我们破六尘之相。执著心是以假当真,是第七识末那识起用。如果执业报身是“我”,六道里总有“我” ;若执应化身,即不能见法身慧命。为什么?因执著相。住相了怎能见性呢?不住相,是对相不执著,并不是要离开相,离开相即入断灭法,则落偏空。偏空功夫再深,只能生四禅四空天,最后还是堕落,还是轮回道。心里不生妄念、不执著相是实得,即可生活在相中而不改变相,心则不会被相转。古德讲“穿越万花丛,身不沾一叶”;“境缘无好丑,得失在自心”。我曾讲法时出一首偈,传到净空法师手,他老人家在佛学问答第二十五辑中解释的非常好,这个偈子是:“缘聚缘散,去归有因。境缘无邪正,得失在自心;理事本无碍,觉性化六尘。切记,切记,心勿外缘。”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诚来感化谎言。虽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心始终清净。

相本由性所现,佛令众生对世间法不可执著,但也不可厌恶、离开。凡夫执著相,是住法相而生烦恼;反之学佛人厌恶世法,贪求佛法,又住非法相,同样是烦恼,并没有离开执著心。应该知道,性本无相无不相,决不能断灭。若依佛说二边不著去修行,行来行去,至功夫纯熟,深之又深,方是般若波罗蜜,才真的见诸相非相。这就是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之色,就是此经之相;受想行识,即喜怒哀乐起心动念;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诸相非相。皆空即是三空: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这三方面,全是阐宗明空的道理,故名三空。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一切法都是缘生的,缘生皆虚妄不实。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有形相事事物物,都是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虚妄假有,了不可得。世人迷惑以假当真,争来争去,最后除了所造业外,无不是一场空,果报苦不堪言(惑业苦)。无愿三昧又叫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也是缘生,求不得,执著不得。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与本经空有一如相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与“空即是色”通,一切假名,当体皆空。此经“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与“色即是空”通。色即空,可见空不在色外,何必昧自己的心灭色而觅空寂的自性之体呢?则见如来,见如来就是见性。本经一忽讲佛,一忽讲如来,称佛是从事相上讲的,称如来是从性体讲的。

凡夫只要在生活中顺其自然,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人的表率,能达到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人格美,不执著相,对五欲六尘能看破能放下,没有自私自利念头了,起心动念为别人,即能度一切苦厄。苦厄,苦是指人身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三苦是三界中之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身体、心灵苦的感受;坏苦,是偶尔产生快乐的好感,但好景不长,突然又失去的一种心灵的感受;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变化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具足;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只有行苦。

天人虽然享受天福快乐,但当发现衣服旧了,出现五种衰变时,才惊诧、恐慌。五衰:一,头上花萎枯;二,衣服垢腻,无缝的天衣生出污垢来;三,身体臭秽,身上光明消失,散发臭秽气味;四,腋下汗出,两肋腋下流出许多臭汗;五,不乐本座,此时天人对自己的宝座,生出不乐的感受,天女眷属则厌离他们而走开。这时他们才知道寿命也是有限的,但害怕已晚,地狱油锅等待其入。所以佛说三界皆苦,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厄,是坏的命运,苦是有相,厄是无相。生死海中,苦厄无量。

从大的方面讲,凡夫有分段生死(生老病死转形体),小乘人有变易生死,他没有身体的轮回,只是心念上的生生灭灭。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的变迁,叫变易生死,是属于精神方面的层次变易。若见自性则见如来,即能度此等苦厄。念佛人欲度一切苦厄,对六尘应观诸相非相,或将六尘境界销归自性。如何销归自性呢?六尘境界不须变,只要心念一转就是了。

如我们整日生活在人群的吵闹声中,见熙熙攘攘相,还有汽车喇叭、马达轰鸣声,见车辆穿梭相及种种喧扰声,及人们为名闻利养、五欲奔波而损人利已的狰狞相……这些声相起灭不停、不息,熙来攘往之众生,皆忙于衣食,贪得无厌,不由自主。古德说富贵修道难,他们所想的是汽车、别墅、钱财,所作的是“五欲”酒色财气,所好的是娱乐、享受。这些在安乐窝中生活的人,是发不起慈悲心来的。慈悲是修持的根本,没有悲心,很难有修持。根性好的富贵人可利用其富贵,大作功德,大弘佛法,这样所得的福,自然比一般人更容易、更大。最可怕的是,享受惯了而又贪欲不止,营营不肯自休,不闻佛法,闻而不信,这是大多数富贵人的通病,一旦腊月三十儿算总账,一分钱也带不走,愚痴啊!

对以上种种若心念一转,则非车声人声及种种喧扰声,亦非人我众生寿者相,乃无常苦空无我之声,当体皆空。明明是声,若能如此作观想,则一不著有,止缘虑心,又不落空,生灵知心(即观)。这就是般若波罗蜜之声。那真的是“身居尘世里,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修行,若能事事物物如此作观,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都是过的佛菩萨生活。生活在尘世而不染六尘,娑婆世界也六尘说法了。修行就是要在转上下功夫——转迷为觉,转邪为正,转染为净。从迷邪染转觉正净,这就是入佛门三皈的真实含义。最后转凡成圣,转六道生死为解脱,转色身为法身,转业报身为应化身,转迷识为正智,转逆境为顺境。境不变心变,心变境皆变。修行不能断灭世缘,只有转才是波罗蜜。如此修行,受用无穷。读经也是如此。读经为消业,入到文字相、心缘相,这是经转我,死在经里,毫无受用。反之,从经里起观照,解经、明理是我转经,这是真功夫。这就是此段经文讲的“降伏其心” 、“应无所住”。不住六尘,不住经法。为什么不住六尘,不住经法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如来即见性,见性就不住相。见性得一分,即初住菩萨,则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见性究竟即成佛。此即我讲经的用意。

佛在世时,有一淫女名莲华,她听人说佛讲法度人,也发了善心,欲听法出家为比丘尼,便独自一人向耆阇崛山走去礼佛、听法、求佛度脱。在半路,经过一洼清泉,便蹲下掬水止渴,照见自己的身影十分妍丽,心中一转念:“我有如此的身体、美色,为什么不知利用,反要去出家呢?莫不如先回家享受几年情欲的快乐,然后再说吧……”中途返家。佛当即知道莲华女所为,亦知她善根成熟,应当得度。于是佛化身一位妇女,端丽绝世,胜过莲华女数倍,走到莲华女家中求一杯水。莲华一见,心里极度敬爱羡慕,一见如故。化身女称欲回城中之家,请莲华陪她一程。当走到泉边,化身女说走不动了,将头枕在莲华的膝上,不料睡下后,当即死掉,气绝身亡了,而且身体立即腐烂,刹那间人的模样便一点没有了。莲华一见非常惊怕,她想这样美丽的人,竟然会变成这个样子,真是人身无常,不能永保,此妇人如此,我面貌不如她,又怎能长久不死?为了不死,还是跟佛修道去吧!佛为她讲了人有四件事靠不住:一,年龄有变;二,身体不会总强健;三,六亲虽然欢爱,总要别离;四,财富虽然积聚,终要分散。莲华听后,欣然开解,得阿罗汉果。

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世人对此不明,以为快乐。富有、权贵或少壮人,最难解脱的,就是淫欲心和名利心,此点看不破、放不下,无论如何修持,都不能脱离轮回。色利不除,修得再好,亦受雀鸽报。

佛反复讲“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就是教人住于无住。我们净土对佛教诫最适宜,只要将心住“南无阿弥陀佛”就行了,带业往生后见到阿弥陀佛,三身四智都在佛的加持力中得到了。虽然如此,理应明了,古德讲“但求息妄,莫更觅真”。真是真心、真如。心里若一觅真,即六、七识起用,即分别执著,而成妄心。则必然分别有真、有妄,落凡夫的边见,不是平等清净法了。佛在此经中所采用的形式是一面说,一面否;一面讲,一面扫。此正是让我们学此经者“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而显文字般若。什么时侯茶杯和花朵,在你的感官里是一非二,见性体而不分别用相,就证得了般若波罗蜜。小乘人我相我执破了,但法执没破,性相还不相融,既以音声色相为佛,其自修又堕偏空。我们修行就是要修正这个错觉的心——分别、执著。一般佛门弟子都会背诵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色,就是此经的有和相,空即此经的性体。性相是一,体用不二,性即是相,相即是性。因为性是相的体,相是性的作用,所以体相用是一非二。海水是体,波浪是相,相虽然千变万化,但还是海水之变。又如水中月,天上的月是体,江河湖海映照的月是相。离天上月,水中即无月;水中月不要,除非天上月没有。心经的色即物质世界,人的身体;空即精神世界,虚幻不实。空色没有区别,没有两样,物质也是空无实性,是波动的现相。佛讲物质刹那生灭每秒钟是二个十万八千次,众生看不到细微的变化,所以认为法相是实有的,真实的。五蕴中的受想行识,这是精神方面的四蕴,它也和色一样,空无实体,非不生、不灭、不变的体性。所以色不可得,空也不可得,称三空:人空,法空,空空。如何修呢?“无住生心”,去掉妄想、执著即是。

 

 

正信希有分第六

 

前分说的不可以身相见如来,此理甚深,佛恐众生疑佛是虚无,所以将不住相之甚深般若,反复申明,令众生断疑而生正信。此疑从前面无住布施和非相见佛两段经文而来。盖因凡夫布施,皆是住相布施;凡夫观佛,皆是住相观佛。凡夫不知布施不住相功德更大,观佛不住相,其智慧更深。所以佛教人以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因深果深。此义难信难解,故云正信希有

前节经文,佛告须菩提,“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能生信者,不是寻常人。必诸恶莫作(持戒),众善奉行,方能生信念。何以故?因人之心念,念念有生住异灭四相,念念不住。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心念,有九百生灭,微细已极。众生背觉合尘,念念皆是尘劳相,即为根尘识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所迷,耽著五欲之乐,为五蕴所盖障(色受想行识),欲得一念生净信者,甚难、甚难。闻此经之章句,能有一念生净信,必是大根基之善人,方能信任其道。因这个好种子,已在八识田中生了善根,无论何时,种子是要发的。所以弥天罪恶,难得有个悔字;无量妙法,难得有个信字。信为道源功德母,诸佛菩萨起初修道至证道,皆从一个信字入手。众生有此一念信根,即种了未来的善果,故一念信心,其福德不可思量。

昔六祖云:“法法皆通,法法皆备,而无一法可得,名最上乘,念念都成妙智慧,如是才能运用一切法矣!”念佛亦然,会念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不著有,无念又不落空。初修之人,当以法舍人(身),以空舍有(相),人法两遣,空有双净,两边不沾,则是从此岸(烦恼、秽垢)到彼岸(菩提、净土)之筏(法)也。古德讲:“人成佛则成,成者信中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此节经是因为须菩提,听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那句话,以为菩萨(即具觉性有情众生)未有不信受而奉行的。但是恐怕末世之凡夫众生,听此妙理,不能生信。怎么说呢?因为佛在第十七节说,“菩萨不住相布施”,第二十节说,佛非色相,“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所以不能不使后世人,疑到佛与法,二者皆无相。若是无佛无法,岂不是人法双泯,因果俱空了吗?所以尊者以大慈悲心,恐怕末世众生,闻此真空无相的教理,难生信念,因而当机,发此一问。,是多的意思。章句,非一章一句,指前面所讲的这些道理,重在实信

何谓信?具六种信,方为实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自:佛性本具无须外求。信他:释迦如语者,对其所说,坚信不疑;信阿弥陀佛愿力,极乐世界实有。信因信果:念佛为因,成佛为果。信事:广行六度。信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色一如……真的信佛教诲,明真实义,并能依教奉行者少而又少。信而无行随帮充数者泛泛。闻此经信心不逆者,非上根利智,福德因缘具足而不能。若能闻、能解、能行(此即闻、思、修三慧),乃历劫所修,今世具足因缘矣。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莫作是说”,是佛预先告诫须菩提,不要有众生不能生实信之想,是要须菩提弘扬此法门,无人弘扬,众生怎么能了解而生实信呢?近代大德高僧,多不讲般若,为什么?怕误导众生堕空观,断人慧命,因果难负。执有不怕,能往生,执空了不得。古德讲,“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许。”所以佛劝诫须菩提,也是慈悲后世之人,弘扬般若,如果单纯顾虑众生不易生信,而忘却弘扬般若大事,岂不太可惜了吗!怎么称得起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呢?故宜极力弘扬,但应非常慎重,勿使闻者偏执于空。可见此法门须慎重,既要弘扬,又要在讲解时特别慎重。应拣择持戒修福之根基,只要能持戒修福,持戒是自利,修福是利他,利他即自利。只要学佛人从实践上用功,多在行上去修就不会错,这就要依佛的话去做。做一个好样子,众生怎能不生实信呢?反之不持戒不修福,还搞贪嗔痴慢疑的人,这样人是不会相信佛的教诫的。

如来灭后”,即灭度,根本之义,是指不生灭之心,“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灭度即涅槃。灭指灭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亦称无明烦恼。度是度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此处如来当性体讲。“如来”之意,是佛的十称号之一,因佛证得究竟觉悟,乘真如之道(真如即本性),来成正觉,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垂化众生。若单讲这个“”字,不变易的意思,自性称如。诸法的法性也就是如来性,极难离开言语文字来形容,故借用如字来作代表。法性就是实性、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异、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故名为如。

如来灭后”,如来灭后,如来是法身,怎么会有生灭呢?这里有精奥之理,世尊要我们了解三方面:

1、报身应化身皆是相,灭,是报身应化身之灭。如世尊示现凡夫相穿衣、托钵、吃饭,最后示涅槃是应化身灭。报身亦如此,因报身是从法身显现的,既然有显现、有生成必然有灭尽。所以此处讲的“如来灭后”,是更加提醒我们生警觉心,须知如来所显的应身、报身尚有生灭,何况我们凡夫业报身呢?由此让我们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真实义。吾人身相,生不知其所以生,灭不知其所以灭,完全被业力所牵引、所控制,自己作不了主,否则不会长期以三恶道为家。佛则不然,虽应身报身是生灭,但自己作主,要生即生,要灭即灭。自代法名的纯印老人走后示现的十大圆满:109岁即108周岁;21天不吃不喝;猪年生猪年走;正晌午时生,正晌午时走;一九九五年走时日期均是吉祥数,走时三月六日(农历二月初六,惊蛰);火化日期三月八日(二月初八,释迦佛出家日);身体在太平房坐起,提示衣服没穿好;居室放香百余日;天空三日万里无云,气温骤暖21度;烧五七时,金星引路,火堆放香……可见佛菩萨生灭自在。

2、如来法身无相,如何能见?可见者即相,有相即幻相。菩萨所见到的佛也不是法身佛,只能见到法身所现的报身佛,凡夫所见的是应化身佛。若见如来,必须见性。若见性,即从非相而见。我们学佛应从性上起修,从性上求般若,此性人人本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要从自己性上去体悟,外面求不得。凡夫但见如来色身,不见法身如来。色身是相,法身是性。一切善恶尽由色身,不由法身。色身造恶,法身不生善处;色身作善,法身不堕恶处。色身有相,法身无相,色身是四大假合、父母所生。只有见法身,才能行无住相布施,于一切处行平等行,普敬一切众生,能修般若波罗蜜。

3、如来报身应身还是入灭,还是相,虽然有大小之别,但有相皆妄。这都是佛法身所现,法身不灭。纯印老人大儿媳潘庆芬,对往生有疑惑心,念佛不真诚,在往生前七天的夜里,亲眼见到三层楼高的披红袈裟的大佛,对她说:“放下疑心,一心念佛。”从此不眠不休,念佛七昼夜往生了。面现莲花,白发转黑,身体柔软放香,空中有乐曲……梅河口日报登此奇闻。

这里要讲一下三身:法、报、化身(应化身)。

法身又名自性身、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众生迷而不显,佛觉而证得;报身是由佛的究竟圆满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赞佛偈中讲的“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即佛的报身相);应身又称应化身、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又称三身如来:法身如来,报身如来,应身如来。诸法如如不变的真理称法身如来;这不变的真理和修行人的智慧融汇在一处而成妙功德,名报身如来;证得此真理,随机应化,胜用无穷,称应身如来。法身如来是体,报身如来是相,应身如来是用。一而成三,三即一。又称三德:法身称法身德,报身称般若德,应身称解脱德。

若再深一步理解,佛性(法性)有三种:正因佛性,它是法身如来之因;了因佛性,它是报身如来之因;缘因佛性,它是应身如来之因。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此句有三种解释。1、如来示涅槃后五百年。2、以如来灭后第一个五百年为前,第二个五百年为中,第三个五百年为后,这是单就“后”字而作解。3、是从正法、像法、末法作解,即如来灭后第五个五百年。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此语正指末法之初的五百年。按世界通算佛灭度二千五百多年(2004年佛历2548年),恰指此时。如果按五百年一分类,可分为:

正法千年。初五百年即正法最兴盛时期,只要持戒修行即可证道,证道的人很多,解除烦恼,脱离了六道轮回之苦。坚固之义,就是心坚定而道凝固,外扰难入之意。也就是众生根性坚固。

正法时期次五百年,人根器稍差,然能住于禅定。外不著相为禅,内不动心为定。静虑,住心一境,冥想妙理。也可说止观不二,达定慧不二之境,定是用心,慧是空心。即空有一如境界,可直入般若门。正法一千年里解脱与禅定,正是定慧,故称正法时期,人的根性纯朴,福德善根深厚。可见禅是上上根性之人修的。

像法千年。像,相似、近似之意。像法初五百年,也就是第三个五百年,这时虽然也有通过戒律和禅定成就的,但为数甚少。这时的佛门弟子注重讲理论,不重实际的修行,所以称多闻坚固。应明了,读经重在作观,观是观念,参究观念,即改变世俗观念,也就是在贪嗔痴三毒烦恼中回头。回头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菩提心——在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中,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中,无不是为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发了,将世间名闻利养看淡了,烦恼减智慧长,烦恼减一分,智慧长一分。“烦恼无尽誓愿断”。断了烦恼,清净心现前了,一法通万法融,万法归一,归向自性,归向菩提,这时心开意解。“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修行必须一门深入。多闻多读如数他人之宝,自家无半点之份,再多也是老妈子奶孩子——人家的,又名说食不饱。世尊曾对阿难说,多劫以前你与我同修,至今仍为佛之侍者,其病即在专务多闻。阿难在尊者中为多闻第一,他只因多闻而未证圆满果位。我们净土,古德倡导,“一部经,一句佛号,一生成就”。像法第二个五百年,即第四个五百年,多闻的人也不多了,众生只知修寺造塔,塑造佛像,故称塔寺坚固。坚固即执著之意。像法的一千年,佛法在形式上还可以,但已失掉了佛的本意——众生本具如来智慧觉性,理应成佛。佛法基本没太走样,故称像法。

现在恰是佛法运二千五百四十八年,处于末法之初的五百年刚过,佛法已变质了,衰落了。这个时期人心不朴,众生只知斗争,人已丧尽天良到了极处。人与人动心机,自家眷属也动心机,知恩不知报恩,恩将仇报,损人利己,讲斗争不讲祥和,讲竞争不讲道德,讲得而不讲舍,私心膨胀到极点,正法微弱,魔法强盛,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整个社会、整个世界充满了火药的气味,先是竞争,发展就是斗争,最后战争。本经所指后五百年,正指此时(斗诤坚固)。现在(2004年)已进入末法第二个五百年(2548年)了,往后每经过一个五百年,前面加一个“斗诤”二字。可见这个地球生活不得了,佛法微弱,邪魔气焰嚣张,法微魔盛时期。故佛说此时期的人,若有人能听经闻法,持戒修福,是真不可多得者也。这时期的修行人必须持戒修福。凡夫能持戒,才能离外面五欲六尘的染污。如果不持戒,心不清净,不清净就不能摄心,胡思乱想,妄念丛生,不能作观。观,是回头观看、观想、观念。看、想、念什么呢?无始劫贪嗔痴的习性,明白有相皆虚的事实真相。观是观自性,而非往外观。生般若智慧必须从持戒用功,才能生定生慧。定是福报,慧是功德。福慧犹如车的两轮,鸟的双翅,缺一不可。有人说只要有智慧就可成就,殊不知有慧轻福,缺少大悲心,没大悲心即断了众生的缘,佛门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成佛的根本条件没了,怎么能成就呢?六道肯定出不去,堕恶取空。可见持戒修福是成佛的基本条件。

持戒之人,能随缘勿攀,随遇而安,少欲知足,知足常乐。因为修般若须离相: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名字相。四相离,般若生(生佛一如,空有一如,一多一如,诸法一如,诸见一如)。贪心一起,我相现前,人、众生、寿者相相继而成,不但般若四相不能成就,我人的分别亦随之而起。修福必深信因果,不住于相,深明有相皆虚。信因果之人,决不入断灭相,以为恶行不妨,贪心大起,造恶多端,不如世间的善人,果报惨厉。末法众生能成就的,必然是少欲(财色名食睡五欲)知足之人,必然是深信因果之人,必然是持戒修福之人。

佛在世时,大月氏国弗迦罗城,有一位画师名叫千那,他到各地以卖画为生,辛苦了十二年,积得纹银三十两。在回家途中,见一寺院,忽然发心布施,就问寺中维那:“若是供养众僧一天的饭食,需要多少银子?”“三十两。”画师就倾囊所有,给了维那。回到家中妻子问她,“出门十二年,卖得多少银子?”他回答:“得了三十两银子,刚才在路上,全部给了寺院斋僧了。”妻子一听勃然大怒,将他送到官府治罪。县官问画师:“你积的银钱为什么不给妻儿,而给他人?”画师说:“我前世未修福,所以今世贫穷辛苦,现在遇到众僧,乃是良好的福田,若再不种善因,那么后世和今世的子女,将更加贫穷,而贫穷相续,永无脱离之日了。因这一缘故,所以将十二年积得的银两,才施舍给僧众。”

恰巧此官是一位优婆塞,他听了画师的话非常赞赏、感动,当即将身上的璎珞、自己的马匹、所住的房屋一并施舍给了画师。说:“你施众僧,犹如谷子下种,但果实还得等以后才生,我这东西先给你作为安家立命之物吧!”

当今富者、权贵之人,往往一食万金,挥金如土亦不觉得浪费,而于社会上的贫苦老弱熟视无睹。有的置办田产、房屋,认为这是积资产,将来为儿孙所用,不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为他们积功累德才是真的智慧。房子再大,此身占用无几;美食再丰,也不能两餐合一下肚。当今天灾人祸频繁,皆为人心不善、不信因果所致。因果决非信则有,不信则无,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呀!那些不信因果的人,无不被因果所折服。

持戒修福实为不著非法相,只要在法相上能时时观照,不取著法相,万法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为什么不取法相呢?法是方法,是生活,修行的法则无不是因缘生,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没有实体,只能运用,不可执著。这就是空有两边不执著。修福不落空不著非法相;持戒,摄心,心不为外境染污,不著有。空有一如。持戒修福者是末法佛应度之人,诸恶莫作是持戒,众善奉行是修福。此种人谨小慎微,很怕造业,能放下一切万缘,学佛信心坚固。信为入道之门,真信就要真做,真的按佛的教诫去实行,放舍一切世间之欲,才能蒙佛加被。

学佛人要在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求三宝加被。如念佛,念时一定要将平时的知见、牵挂,一切都要抛开,心中一无所有,专精不杂,精纯不断,这即是净念相继,如此修必得弥陀加被。我学佛九年,初步的体会:首先心量要大,行要“随缘勿攀,随遇而安,常发菩提,佛号不断”;“一声佛号一声心,声声不离自性觉”。按净空法师讲的,一句佛号我整整念了九年,法益非常大。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此节经文指明“是人”,可见得人身者,实为希有难逢。正明持戒修福,虽为两件事,但二者决不可偏废一方。若不持戒,心必散乱,贪嗔的习性难改,易随外境而转,染污缘随之而起,形成轮回心,修轮回法,如环无端,轮转不息。可见戒失法无,戒定慧三学是所有宗门教下修习的根本,是证菩提道果的基础,无戒不能生定,无定不能开慧。当今在佛门中,生出一个“本愿法门”,倡导末法时,修行人无须持戒,待临终念佛,即可感应佛的接引。此论点极为荒谬。持戒是提起观照功夫,摄心不造身语意三业,若不依持戒方法,改变无始劫的贪欲心,心不清净怎能与性体相应?与性体不相应,还是过凡夫的生活,在烦恼中混日子。烦恼伏不住,善根不显露,有福也是自己受用,自受自消,福没业现,不入三途到哪里去?这个福常人说的“有福气”,此福犹如汽泡,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不是福德。极乐世界必须有善根福德的人才有资格去。平时不修善不积功累德,到命终时喊几声佛,就可往生,岂有此理。

经典所说的临终十念,非是已闻佛法之人,指那些过去生生世世,修善积德,此生未遇到善知识,未闻佛法,临终因缘具足,遇到善知识提醒,真心忏悔所造恶业,随忏悔力、念佛力及佛的临终接引的愿力——三力合一,可以往生。如唐朝杀牛为生的张善和;佛在世时,犯下五逆十恶的阿阇世王子,也是临终忏悔,猛然回头。我家乡往生的赵永久,也是临终开始念佛,走得非常殊胜。原因是他的职业好,理发匠,在旧社会称下九流,无造恶业机会;另外缘好,四个省(市)一百多人为其助念(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这里还有一个关健问题非常难解决,就是临终不昏沉,头脑清醒,绝大多数人被业力所牵,都昏沉呓语,冤亲债主来讨债,根本不可能往生。由此可见,修行不持戒,不守规矩怎么行?要守佛的戒律,要守国家各方面的法令,要守世间的风俗习惯。入乡随俗嘛!持戒是自度,修福是度他人。我们在末法第一个五百年尽,第二个五百年生,处于斗诤坚固的时期,竟能读诵受持经典,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时修的,已于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这里再加“无量”二字,时间则是不可说不可说之长远,这是天文数字。

无量寿经第十品《皆愿作佛》,佛对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讲,他们曾在无数劫以来供养四百亿佛,只不过有作佛的愿。我们这些同修往昔何止供养四百亿佛,阿阇王子有作佛的愿望,我们信愿行具足,当生一定要作佛,一定能往生成佛。因为我们信解行证全具足了。不要妄自菲薄,已经能持戒,更应努力用功,再有坚固成佛的大愿,在日常生活中广行六度,劝人断恶修善,为社会、为他人服务,难行而行,难舍能舍,此福德之大,不可思量。为什么?时时事事作出好样子,就是绍隆佛种嘛!劝人学佛,从哪里作起呢?就是劝人持戒修福,老实念佛,求生净土。须知般若与净土关系至深,学般若首先就要不住法相(有),不住非法相(空),两边不执著,而现实相般若,就与本性相应。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空有两边不执著。修行人要证实相,实在太难了。心中一念不生般若生。心里空寂,万缘放下,修根本智;根本智具足了,根扎的牢固了,才可以有资格广学多闻,修后得智,无所不知。华严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处得了根本智,才去外面修学——五十三参,才可去参访善知识。否则,心无主宰,易被外缘所转,被尘境所迷。我们业障深重,发愿求生西方,带业往生,依佛的愿力加持,此生能成就。否则,证实相般若,望尘莫及。我们生西,不是为了逃避轮回苦,实为学本领好度众生。这样的心量才与弥陀本愿相合,可见弥陀,可证自性。

般若与净土,是一非二。欲当生成就,必须此生见弥陀生净土,满念佛往生之愿,这就须先明理、证性。欲明理证性,不可不先求生西方,才能成就般若法门。永明禅师“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观经讲的第一义,正是般若,不明佛的第一义教理,佛号念得精纯了,只能生下品。为什么说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极乐世界修一百年。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闻是章句,是专指持戒修福之人,听了佛所讲的章句,以此为实,毫不怀疑,而能生起信念,领悟实相。实相即诸法的真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性。“净信”即实信,即后文“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乃至”,概括了许许多多不同层次、功夫不等之人。这些人若能生信、能奉行,实为希有。“一念”,就是起心动念。人之心念,念念有生住异灭四相,念念不住。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心念,有九百生灭相,微细已极。众生背觉合尘,念念皆是尘劳相。人耽著五欲之乐,又为五蕴色身所障盖,欲得一念生净信者,甚难,甚难。

”,就是真心的感应。龙树菩萨言,“一切法不生而般若生。”念佛人若能以无分别执著心起一声佛号,就是一念相应,念念从清净心起,即净念相继之根本。可见净念相继就是从净心的一念而来。此一念,念者毫无觉察,旁观者更无所知,唯有如来能知能见,悉知悉见。众生虽无量,然皆在如来性海之中,众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来无不见者,犹如圆镜遍照。在此佛告众生,一念净信心生,则四相、法相(执经言说章句)、非法相(陷于沉空无见),即不复存于心。何以故?因为见凡所有相,皆为本觉中所无。“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众生若有取相之心,即著了四相。若有取法相之心,也是著了四相。若取非法相,则偏于空,落于断见。所以要悟真空无相的道理,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两边都要不执著。因取法则滞于法,但清净的性中本无法;取非法则陷于空,又不能不假法以悟性。净心就是无相,如来是法身,只有清净的一念,才能与如来心心相印,光光相照。故如来悉知是性中知,此正是悟彻佛性。古人曰:“一念相应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念念是佛。”

若联系前句,世尊极力赞叹“是人”,正是鼓励吾人发无上心,发大愿,起大行,而得无量福德。须知唯有持戒修福之人,才能生信、发愿、起大行。在净土来讲,生起念佛成佛之心,欲成佛必须伏住妄想、分别、执著。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对人、事、物离心意识(心即阿赖耶,意即第七末那识,识为前六识),这就是古德讲的转八识为四智。在转上用功夫,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转凡成圣。如何能转呢?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即转了。这些都是法相,“离一切法即一切法”,清净心现前就转了。“烦恼减一分,智慧增一分”。一句话,事照作,心不动——“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上两句有“种诸善根”和“一念生净信”。何谓“种诸善根”和“一念生净信”呢?

依佛教诫,随顺教法;于善知识、师长、出家师、父母、年老的长者面前常行恭敬,承顺教命,不违其意,培植伦理道德;于一切贫苦众生起慈悲心,不生轻厌,随力惠施;于一切恶类,和柔忍辱,反观自己,“凡夫争理,圣人争过”,这样使恶者息刚戾心,使其忏悔罪过,息凶残乖张之性;于六道众生,不加杀害,不欺不贱,不毁不辱,不骑不箠,不食其肉,常行饶益。此种种善心所发的善行名种诸善根。

“一念生净信者”,信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无明烦恼;信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信自己本有佛性,本来是佛,本能成佛,此佛性本来清净,无有污染,与诸佛平等、无二无别;信六道众生本无生死,本来无相,都可成佛。是名清净信心也!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先了解我、人、众、寿者四相的含义:(一)我相,即在五蕴法中执著有一个实在的我,有我之所有(我、我所);(二)人相,因为执著有实在的我,站在我的角度(立场),则称他人为人;(三)众生相,与我相对待的众生非止一个,所有人及非人的差别相为众生相,这里也包含众缘和合而生,如动、植物等;(四)寿者相,即在一期生命中,执著寿命的长短。

这节是世尊从正面解释生信得福的缘故。如何生信,如何得福德?须是除却分别心。分别既除,正信自现。我们学佛人,虽然般若智慧未完全显露,未达禅宗明心见性,教下大开圆解,密宗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净土宗一心不乱(说法不一,理事无二),只要学会呼吸念佛方法,佛号念得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自自然然心中除佛号外,事事无住,遇境随缘。心只住在阿弥陀佛上,净信已生;心清清净净除佛号外一念不生,即得无量福德。福德相亦不住,则成功德。

这里“无复”二字应注意,系指若能将分别妄想除掉,决定不会有我人等四相,因人我执已空,四相全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二句,言无法执也。

四相由执著这个色身是我而引起的执著,这就是我相,这是凡夫普遍犯的迷惑颠倒的执著。不但现在,即或死后又转生,还是执此五蕴色身为我。我的对待一方就是人相。由此身而引起的盛衰苦乐,诸多因缘,众缘和合而生的相叫众生相。这个色身多变,其相也多变,如生老病死,儿童、青年、壮年、老年。纯印老人形容人,“早晨四条腿,白天两条腿,晚间三条腿……”这一变化相续不断称寿者相。我相不破修道难成。为什么?烦恼无不是由我相而生,展开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合起就是我相我见。我见就是分别、执著身体的我。执著是第七识末那识,分别是第六意识。如果要得到般若智慧——根本智,非将六、七识改造过来不可。第六识转妙观察,不分别了,观察宇宙人生及诸法相,无不是刹那生灭,了不可得。第七识末那识,是执著五蕴十八界(六根、六识、六尘)的身体是我,从而产生能执所执。能执的是我见,所执的就是他人。必须改变执著的观念,将执著的我见,体证自他平等之理所得的智慧叫平等性智。六、七识一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身体的感官转为成就利益一切众生的作为,叫成所作智,菩萨度众生即用此智。第八识阿赖耶识,又称含藏识。它是真如自性与无明惑业和合而生,善恶种子齐集为能藏;前七识杂染熏习的业惑都含在这里,所藏;另外一个作用,凡藏在此识的善恶种子它都保管得非常尽职尽责,凡起心动念微细的念,它也给藏到里面,称执藏。能藏,所藏,执藏,这就是阿赖耶识的三个作用。转生就依此为因,虽经累劫生死而不没失。阿赖耶转大圆镜智,物来则映,物去则净,点尘不染,来与没来毫无分别。大圆镜智,不到八地(不动地)是不能转的。正因我相、我见直接涉及六道轮回,世尊在此经中屡次说四相,四相空,即我执空(人我空)。我相是从身体起执著。法相,人事物及活动的场所、规律统称法相,它是从法上起的执著。“无法相”即法执空(法空),因法是缘生,无自性。有生必有灭,非法即是无,即是空,亦无非法相,是空亦空。人空、法空、空空。

般若显三空之理,又名第一义空。无我相是我空,无法相是法空,无非法相是空空。就是要除我执、法执。为什么又有空空呢?非法本无法,执著不得,一执则落偏空,成非法执,最后将空的念头也去掉,空亦空。此处讲的空是空而不空,决不是善事不作,工作不干,而是让你去掉执著的习性,而非让你空掉事物。

我们一些老修行念佛很精进,觉得一念佛心中空空洞洞、干干净净,一个妄念也没有了,十天半月有一二天有此感觉。这就是一念相应,念念相应,功夫到此很了不得,但并不是功夫很深,离一心不乱相差甚远,不可自满自足,更不可对他人讲,易误导众生,成为癔病。这样的境界只不过贪嗔痴较为淡薄而已。下一步自己可在生活中体证一下:有人毁谤、污辱,能否不生嗔恚心;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是否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今日无钱无米下炊,能否与纯印一样不忧愁……对以上这些事,若能行若无事,你的境界上来了,否则即有四相。佛教我们的方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六度万行,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做,若以为有了层次,空空洞洞就行了,即着非法相,落入空观。

迷时认色为实,悟后知色本空。

迷悟只在一心,空色本来圆融。

愚者妄求西方,智者达无西东。

如来未离自心,寄寓佛号之中。

菩萨若著度生之心,又著了法相。可见修行人能生净信,除去分别心,实在太难太难了。“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是两边双融,为什么?见诸相即着有,见非相即著空。只有明了无相无不相方见诸法的真实相。为此必须持戒修福,“持戒不执我,修福利他人”。这即是修行的要诀。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上节是世尊从正面释明何谓净信,何以得无量福德。因已得三空之理。无我、人等相,我执空,可出三界证二乘人果位。无法相,法执空,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十地位,等觉,共有四十一个位次,是那些行六度万行的菩萨们修的功夫,他们看到诸法的真实相:“万法皆空,了不可得”,明了若有丝毫著相,便是分别心,便非清净的性体,即非菩萨。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著相者必逐虚妄为真实,迷却了真性,真性迷即凡夫,必起惑造业,造业即受轮回之苦,这叫以轮回心,修轮回法。这样的众生怎么能得无量的福德呢?佛非常慈悲,上节从正面阐述了不可著相的理论,深恐众生刚强难化,不相信,不接受,不能真正受持(光读诵金刚经决非受持,那是练嘴皮功夫)。受持——受是接受,持是真干、照做、不疑惑。这节是从反面显其必应三空之理。无非欲令众生速速觉悟,佛才不厌其烦地讲解,从诸多方面印证。学佛人若能依照金刚般若为宗旨,一面勤修六度,一面观照无相,念佛又能净念相继,从这里入手,精进不怠,便可证清净法身。此即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一下可超越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而达实报庄严土。证得阿惟越致(阿鞞跋致)菩萨位次,即七地以上。所以念佛学佛的同修能闻到金刚经,又深明义趣,实非等闲因缘。“随缘行六度,观照相皆空,必证三空体,超凡入圣翁”。

世尊为什么在这里从反面论证呢?主要开解众生心中的疑团。众生无始劫久住三途,垢秽极深,迷失了清净的性体。地藏菩萨时时相度,怎奈因迷重而刚强不觉,对成佛之母的般若大法,信而不真,疑心未决。疑在什么地方呢?

(一)四相,是从身见而起(我相),身为苦本,无身方自在,可穿越时空,但这个承受业报的色身,千变万化,总未相离,成分段生死的累赘。分段生死,是欲、色、无色界三界凡夫的生死轮回流转,如环无端,有身分(色身形状万千)、形段,从生至死的形成期段,这是有情众生不可摆脱的轮回现象,称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是三界外声闻、缘觉、菩萨、佛(藏通教之佛。圆教佛住一真法界,藏教佛犹如阿罗汉果)这些不轮转六道,亦出了三界的圣者生死。他们虽然没有生死轮回的身分形段,但心念上有生灭迁变转易的生死,是属于精神上的生死。什么品位才可断除变易生死呢?等觉菩萨将最后极微细的一品根本无明断尽,才没有变易生死了。

学佛人对这色身肉体相,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极少部分人能明了,但却做不到。不著色身相,道理易明,我执还是放不下。对法执,更是不甚明了,一提法字必想到佛法,殊不知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工作学习,都有形态、规律、形相。今天佛突然讲破法相——法执,有些同修难免产生疑惑,如在佛法里,自度度他,如布施等六度万行,哪一样不是有法、有相呢?今天佛讲“无法相”,这如何解释呢?法相能不能无呢?性和相的关系明白了,就可以理解了。宇宙星辰,山河大地,小至微尘,大至世界,无不是心性之变化。心性是能变(这里讲的心是真心),相是所变,这是如来看到的真实相。心性是相之体,相是心性的作用,体不离用,用不离体,性不离相,相不离性。犹如海水与波浪、浪泡相似,有体必然有相有作用,这就是法。佛让我们法空,是否不要法了呢?法尔如是。法法不即又不离,空掉的不是法,也不是相,是执著法为真实的心念。众生无不将有相的物境当作实有,至死抱住身、财、物不肯放弃,以为是实得,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些无不是虚幻无常的妙有,只有性体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法可用而不可执著,佛法亦然。相可用而不可当作实有、实得。离相是离执著的心,而非离其体相、事相、物相。一句话,就是对身体、事物、纷纭的万象,要运用而不执著,这即是法空之意。

(二)众生若有身见,将色身当我,为了护持这个假我,则贪财色名食睡,贪名闻利养,势必要分别人我。一有分别,则迷惑而造业,造业必受报。六道是业因所现,十法界也是业因所现,只有生到极乐世界才是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真,才能真正得到“常乐我净”的真实利益。所以一切恶的根源是身见,身是造恶之本,诸业之源。身口意,可造十恶业,亦可造十善业,而形成了十法界。可见法界全是由心变现的。古德讲:菩提路上无佛亦无魔,佛魔本一念心尔。所以对法不能有执著,只可运用。经典的非法二字,即是空的别名。在这个章节里,佛为什么将法与非法,又与身见而起的四相相提并论呢?一概云“无”。主要断众生种种疑问,所以从反面加以说明。“是诸众生”,即指那些生净信,见三空的众生,也就是与会的大菩萨们。“若心取相”,这里的字,很有义趣。我们都知道心本无相,相也决不是专指色相物质而言,它包含一切境界相在内。无论著了言说相、心缘相、文字相、境界相,著一种相,便取著了境界,心被境界所染,有了见思二惑,便是著了相。因清净心本来清净,本来无相,一有相即迷了自己的真心哪!这在佛法里称背觉合尘,是凡夫。由此可见,心若取相,便著了我相,我相一著,四相齐备。所取的相,是由能取的我而有。人相是由我相而生,我的另一面就是人相;所取之相,相聚丛生,众缘具足,和合人和非人的差别相为众生相;在一期的生命中,执著生命长短,便成寿者相。由此可见,无论取什么相,必然有能取所取之心,此心丛生不断。所以佛说,“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所以若取法相,亦同样著在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上。可知经中云“无法相”,意在可用而不可执著,不可取著。决不是说没有法,没有相,若说无法无相,是断灭相,落空边。“非法”即空的别名,空决不是无相,乃无相无不相,是不取著之意,若取则又生能取之我,所取之人,四相宛在,四相还是具足。故曰“若取非法相(空),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可知倘若取非法相,依然是著相。人法二执不取,念佛则会归自性。那么如何修呢?心不攀缘,心中若无其事,行为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广修六度万行。身作心不动,湛然凝寂,不为所动。事相作,心不动,此即是不取法相的真实义。如此去修,既不著法,亦不著非法,二边不著即名中道。

对此一节经文,应明了:有是即空之有,空非离有之空。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住即空,布施即有,空有一如。菩萨的工作就是布施,布施就是舍,诸佛成佛离不开六度的舍,舍无舍相,乃为中道。总之相本无过,相亦不可灭,过失在取、在著、在住耳。取便成相,一取即贪,一取一贪便障自性。可知,但能不取,虽然有相而无妨碍。这样的人就是持戒修福,空有两边不著。如果做不到,“宁可著有如须弥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许”。著有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为能干能行,虽然理不太明,一心发愿求生净土,天天向往极乐,天天“阿弥陀佛”圣号住心,成功很容易。什么原因?带业往生,仰仗弥陀大愿,“但能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若著空,可就难救了。

我弘扬念佛法门近七年之久,此次闭关后,为什么要讲般若呢?旨在有机缘的同修闻此经后,能看开放下财物、眷属这些假相,心开意解,增高往生的品位。听不懂、不契机的同修也不要气馁,只要念佛往生净土,西方极乐四土合一,天天与诸大菩萨摩诃萨在一起,焉有不开悟之理(其它世界四土间隔,下层次见不到上层次)。所以老同修不明此理没关系,只要老实念佛,不影响往生。

念佛达行住坐卧四威仪不离佛号,则提起能念的心光,照着所念的佛号,心佛相应,心佛不离,心中唯是佛,佛外更无心。念到此境界,能不住有念念佛,更能终日念佛,终日无念。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来是空,所念之佛,也是不可得。念到境寂心空,则不住著有念,进一步达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了知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真是无念而念。能念之心,心即是佛,无心相;所念之佛,佛即是心,无佛相。能所双亡,心佛一体,理一心也。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此文非常显明。若取法相,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相,故两边皆不应取。不取则无相,无相心清净,与自性空寂之体相应,才生净信。与如来性体相应,得无量福德。福满慧足,两足尊也。福是福报,德是功德。布施不著相,就与清净心相应,将福报转功德,若著相布施,而成世间有漏福报。

世尊讲“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此二语,解示修行下手的方法,先让我们两边不取,心地自然清净,由此而生信,而解悟,而立行。“实相”,无相无不相,就是两边不著,这就是中道,即大乘法,牛车和大白牛车。欲乘此车,说易行难,必须化性。佛在世时有二百比丘,已将文殊菩萨说的大乘空义“不用见佛,不用求法,无佛无法”认为错乱说,离佛而去。中途路上起了大火,他们欲以神足飞空跳过去,结果见上面有铁网,生大恐怖,回头看祗园遍布青莲,回来告佛……佛说:“内火未尽,欲度外火,无有是处;汝等比丘,堕在见网,欲度铁网,无有是处。”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筏喻”,古时过河以竹穿成一排,成竹筏,如来常说的比喻,船筏原为过渡之用,既然明理了,即度则舍筏。迷师度,悟自度。以此比喻佛法为度生死,生死未度,不可无法,既达彼岸,法亦无用。佛法可用不可执著,会诵经者应转经,不会诵经被经转,死在文字上,死在经教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出世法都要舍,何况世间法呢?非法更应舍呀!舍就是不取,法不应取,非法也不应取。所以如来常为比丘说的筏喻,法与非法一并舍弃。比丘的含义:受具足戒的出家男性称比丘,250条戒,女性比丘尼348条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比丘含有三方面意义:

(一)乞士。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养法身,早晚课诵、日常按法而修,远离六尘,代佛接引众生。

(二)破恶。这个恶指心中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代替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

(三)怖魔。怖是恐怖,魔对出家人非常恐怖,六欲天的天魔波旬,希望一切众生永为他的魔子魔孙,只要贪著五欲六尘,就受他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跳出三界,以解脱为归宿,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惊怖起来,故称怖魔。

比丘的职业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义务教育工作者,不但对人,对众生,对天地鬼神同样教育。出家人应当荷担如来家业,弘法是家当,利生是事业。比丘理应饱餐法味后有智慧,不为魔所动,现在寺庙有的竟领众划道,念一句佛号划一道,太无智慧了。

这节经义是以筏喻显要之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世间法更应舍了。此义显无小(世间法)、无大(佛法),诸法平等。话语虽然平列,应该从中明了,非法更应不取,非法指空而言,免著空相。听到这里,同修可能提出疑问,我们修行的很差,还没有到解脱生死的涅槃彼岸,正需要佛法时,舍了法岂非无法修行,没有遵循的依靠,无法怎么可以度烦恼的中流呢?该如何修呢?入佛门学佛与不入佛门学佛不是没两样吗?经上一会讲不应取法相,一会又讲不应取非法相,究竟有法呢?还是没法呢?我们这些凡夫是需要法呢,还是不需要法呢?

般若非般若,其义甚深妙。般若其实就是两个字——无住。无住法相,无住非法相,无住境缘相,无住般若非般若相。乃是有无两边,俱不可著,两边不著,便是两边双照。两边不著无所谓有法,两边双照则亦无所谓无法。可见有与无是一非二——离了一方,另一方也不会单独存在。两边虽异实同,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佛讲的所谓无,乃是令人不取,不取即舍,并非无法无相。旨在去掉人我执、法我执。对此我们应明了,不是绝对不取法,无法怎么修行,怎么生活呢。乃是要我们虽然取六度等法修行(六度含世出世间一切法),而心无其相。如布施,随缘后心中若无其事,随缘做,不落空;做后若无其事,不著有。空有两边不著就是中道,就是般若。般若法门,下手便彻底,法与非法,连影子都不要留。犹如明镜,物来则映,物去则净,来时也不落痕迹(空亦空)。

所以修行就是不取法相,亦不取非法相。就是舍。舍了人我执,没有了见思烦恼,可出三界;舍了法我执,可证菩提涅槃。不取相,心才清净,才可证入清净法身之果。“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句是告诫学佛人,不是叫你单不取法(有相),是让你连非法(空相)一起不取,这就是妙法啊!佛说的筏喻即是度人之法,喻未度时不可无法,已度则舍之,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不要用执著心死在佛法、死在经典里,启示我们开发自性的般若,不吃别人嚼过的馍,自己有宝何不取之。这是佛告诉的,“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经就是叫你去掉妄想执著,如何修,放下即是。对经典也如此,因经意在言外,经义怎么可以用凡情作解释呢?无义才有无量义。读经不在文字上推敲,便是不取法;又能全神贯注在经典上,便是不取非法。这样做就是修定,久而久之,忽于一念不生时,性光发现,完全理解经中的真实道理,自然涌现出的这个境界。

会则会了,拟思即差,就是禅宗的思维修,这叫受持。可见领悟时,就是受用时,定慧二学便一齐修了。一定要求三宝加被,否则魔障重重没有定力,很难逾越。只有两边不取,才会达一切法不生而般若生。这样的修行方法,不但灭烦恼障,同时也灭所知障。不但度了欲界的分段生死,亦度了变易生死,直入一真法界。可知此法与净土念佛法门一样是极圆极顿,直令成佛的无上妙法。无论修哪种行门,如能领会金刚般若中的意义,又能依此修行,其成就必然快捷且高,直截了当。这是纯净、纯善的法门,阿弥陀佛圣号亦然。

同修,若将般若与念佛合而为一,成就不可思议。

佛法难闻竟得闻,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恩难报终须报,只待临终见弥陀。

 

依佛所教认自心,茫然不觉落妄见。

错失机缘不识“我”,空有偏离堕娑婆。

安住心境勿造作,平凡觉照显真“佛”。

 

空明本无染,非虚亦非实。

境相由它生,相灭它不灭。

 

 

无得无说分第七

 

前分说的佛不可见,法不可取。有人会疑,经谁人说的呢?法不可取,依何而修?得法者又是谁呢?凡夫之得以有物可得为得,有法可取谓法。殊不知法是不可对、不可见的法为真法,“无字真经”,非有形物质可比。既不可对不可见,又有何物可得呢?有种聪明人,谓心得。此心得,亦是一个无形的我执。入所知障、理障。“常愚”发心汇集此经之心得亦然,吾意以障冲障,以毒攻毒耳。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者,即破事理二障也。众生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悟后言说皆非。如来说法,如师教学写板书,边写边擦不留痕迹。说有说无,因病施治。众生若随言生解,皆落法执之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今言无说者,是破言说、文字相耳。经颂云:“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此节释明如何为两边不取,及为何须两边不取。而举果地证成因地,以明因果一致之理。故世尊举极果(无上正等正觉)问须菩提。经中语句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即意在言外,所以不可依文解义,三世佛喊冤,错解如来真实义。佛经是佛自性流露之法,无有法可说,亦无定法可说。经典本无义,又有无量义。所以字字珠玑,金光四射,八面玲珑。

实无有法如来可说,因如来是法性身,入于众生心想中,犹如钟磬,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佛说法亦是应众生机而说,众生有感,他才有应,称感应道交。“一切唯心造”。如来若有说,则听着必有所取,有取则言语不断,心行不灭,是心缘起作用,是妄想相,非真实,是有漏之法,与净心本源不相应。

如来说法,心行灭则不可取,言语断则不可说。诸法实相,非有非无,非有故非法,非无故非非法。既然要离有离空,怎么可说、怎么可取呢?这就叫“说者无说无示,听者无闻无得”。此理非常难理解。凡圣所修虽然一样,但所悟差别太大了,因根性、遇缘不同。所以纯印老人走后的第五天夜里谈话中说:“凡能听闻纯印二字,能信能行者,因缘非浅!”正因起悟不同,故分出凡、圣、四果、菩萨乃至十地阶段之差别。

佛为众生所见不同,应众生根性,用种种方便,开诱化导,使众生离诸执著,指示众生妄心生灭不停,逐境界动,于前念瞥起,后念应觉,觉亦不住,见亦不存尔。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此答极圆极妙,看似所答非所问。世尊就能得之人,能说之人,教师与学生有问有答,互相探讨,可见佛门最为平等。意谓你老人家问如来有所得、有所说,而我今尚未成佛,哪里知道,故今依佛向来所说之义略解之,当不致大错。如此,先阐明身分,我未成佛,当然说的、理解的不圆满,但常听世尊的教导,当不致有太大的差误。尊者此说,一方面为自己设想,另一方面替我们作开示。此节应明了,无上菩提是自性本具之实相般若,自性中亦本无此名号。可见一切法外,无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译无上正等正觉。修行三个不同层次:正觉即二乘人,正等正觉即菩萨,无上正等正觉即佛),故无有定法,说法皆是方便说。众生本具般若智。为何不显呢?因众生业深障重,如云层浓厚遮覆虚空。自性亦如是,障重而不显。障无一定,众生心病不一,投药之方怎会是一呢?所以除障之法无定法可说,则佛说法当然亦“无有定法”了。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此节经文,侧重在双非。双非者,即非法,非非法。即双离,亦双遮,谓皆非也。长老此数语,圆妙之极。佛经文句,意在言外,应作面面观。佛自己说,我说法穷劫不尽,无义又有无量义。我等凡夫,怎么可以依文解义,所以一文一句,亦应从多方面去领会。

 因如来所说之法,这里不用佛,用“如来”二字,那是从性德而说,称佛是从事相上讲的,其义大不相同。如来所说之法,即无上觉,究竟觉。究竟觉就是无念,就是本有的清净心。对此,经中云:“离微细念,照见心性,名究竟觉。”也就是离心意识。佛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可见有知有见必有烦恼,知见的根本就是我相,而产生能所,可见究竟觉即无念,无念怎么可取得呢?心中一动则不净,即生可取。能取的心,所取的相,都不要。故经云:“皆不可取”。佛非常慈悲,为了指示我们修行,故旁敲侧击,勉强而说。但是应明了,般若心性,离言说相,了无能说所说,故云皆不可说。我们若著真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证,绝对是错了,故云非法。但是若认为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又错了,故云非非法。这就是只能意会不可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经中如来所说法,这法含世出世间一切法,如来所说法,叫我们不可取,然明明又说许多法,叫我们不可取非法。我们听法的人应该会听,法与非法皆不可取。为什么?法是缘生,而非实有,是知说法之人亦不得已而说,对机而说(机是对象、时间、处所)。可见执法不是,执非法也不是。非法非非法二句,正是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何以不应取法?因非法故(空);何以不应取非法,因非非法故(有)。这就是不落空有两边,此皆中道。为什么?因法身是性,性是大圆觉海,无量无边,周遍法界,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就性体上来讲,皆是一真法界,真心变现一真法界,妄心变现十法界。佛讲法是从大圆觉海中自在流出,他没有分别、思维。我们要证到佛的境界,首先要离心缘相,断尘沙烦恼,断无明烦恼。我们一品无明没断,怎么能理解从觉性流出之法呢?我们是以凡夫的思维、见解去体会,绝对是错的,所以法不可取。听法授法要离言说相,古德讲,“开口便错,举念皆乖。”只有离言说相,正是言语道断;离心缘相,正是心行处灭。既然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怎么可以去分别,故云非法非非法

前面说的无念,正是要离分别心,故云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世尊八相成道示现人间:降兜率天(欲界天第四层),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讲法,入灭,证得法身如来。虽有所得,并无所得。有所得是修入究竟圆满果位,无所得是真如本性人人具足,他并未多得什么。这叫在圣不增,处凡不减。虽有所说,并无所说。有所说讲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无说是众生有病他才开药方,众生若无病,哪里用药方呢?况且世尊是从性体流出,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怎么会有说与不说呢?这叫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叫双照,先得双离。世尊所问二语,即含此意。修行就是要先离分别,我们同修在因地修行,亦应先离分别,不可存有所得、有所说的见解。诵经教不了本心,终不成佛,口诵心不行即非法,口诵心行,了无所得,即非非法。

前面经文曰如来不可见,法不可取。众生不免提出疑问:那么经文是谁说的呢?法既不可取,那么得法的是谁呢?这即是凡夫难免的疑问。以为有物可得谓之得,有法可取谓之法。殊不知法是不可说不可见的法,并非有形的物质可比。既然不可说、不可见,又有何物可得呢?有的聪明人,谓心得,然此心得,也是一个无形的我执,谓所知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佛说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无得者,即双破事理二障也。未悟之时,须凭言说,已悟之后,言说皆非。“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如来说法,有时说有,有时说无,因病施药耳。若随言生解,执著有无,皆是法执之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今言无说者,是破语言文字之障也。经颂有云:“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所以者何”,即指出为何两边皆要“非”之所以然。一切贤圣用此双非之法,而成圣成贤的。我们凡夫欲成圣成贤,怎么不走这条前人走过真的可了生脱死的路呢?何可不用啊!人指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世间有情众生最为殊胜的境界,名世间第一法,仅次于初地菩萨)。这三十一个位次为。初地至等觉,十一个位次为,如来是极圣。这里讲的无为法,是自然之觉性,不能假人为。所以无为法,就是无上菩提。如涅槃、如来、无相、无住,以至金刚般若波罗蜜等,虽然有种种名称,皆是无为法的意思。有为法是世间法,无为法是出世间法。往往有人修行,错解无为之意,认作空寂,弄得心灰意冷,身如槁木,面黄肌瘦,违背了常人的生活规律,自以为是学佛。实则是个典型的佛呆子,是个捕风捉影,顽迷不灵之人。佛在世时,其弟子为守戒法,每日摸头三次,提醒自己是个出家人。在摸头时,念一偈:“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第三句即告诫弟子,不得对自己色身折磨,要正确理解以苦为师的涵义。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深浅,故言差别。佛说无为法者,即是无住,无住即是无相,无相即是无起,无起即无灭,荡然空寂,照用齐皎,鉴觉无碍,乃佛性、真我也!佛即是觉,觉即是观照,观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应明万法在性,人人本具,切勿外求。

无为”,指自性清净之心,佛经上“无修无证”即指此言。只要把生灭心灭了,寂灭即现前。佛教我们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两边不取,才能将分别、妄想、执著(坚持,固执之意)除掉,此即阻碍我们成圣成贤的根本。修行一定要在起心动念上下手,其它法门达无念很不容易,但净土念佛法门是容易做到的。念一起便有感觉,马上将佛号提起。但不要有降伏妄念之想,只要提起佛号,无降而降,久之妄念必减。最好是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佛号不停。佛号一停心就必然住在境缘界上,住境就是凡夫。心住在“阿弥陀佛”佛号上,则种下了往生极乐净土的因。这对我们念佛人来讲,就是反观,就是照住。不间断就是无住,起佛号就是生心,久之可达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不落空,无念不偏有。这就是念佛法门的波罗蜜,可渡生死的彼岸。

净土修行与其他法门不一样,其他法门以参话头或身语意三密相应(手持印,口持咒,心观想本尊),始终保持心中干干净净,达一念不生般若生,末法众生根性、环境远不如古人,所以很难修持。我们只要将执著境缘的心,转到执著“阿弥陀佛”上来,就会仰仗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带业往生。这就要严持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的原则——身专礼阿弥陀佛,心专想阿弥陀佛,口专念阿弥陀佛。信愿行三资粮备足了,万人修可万人去,这就是易学难信之法。

我为什么要讲般若呢?我见百分之七、八十的学佛人不明理,辛辛苦苦跑寺院、护道场、建道场,参加法会,诵大经大论,以为是功德,最后得人天福报,太可惜了。所以应明理,解悟,念佛。有解有行,往生时品位增高,这就是我的心愿。江味农居士参研金刚经四十年,最后是念佛往生的,走得非常殊胜。

在这里,佛以比喻讲解了财物布施与法布施,有相布施与无相布施的差别相,修福德有穷尽,法施功德无有穷尽。

欲息烦恼与忧愁,随缘作善莫强求。

心念佛号少闲话,遇事忍让勿出头。

粗茶淡饭多自在,修到无心乐悠悠。

若能看破无常理,放下名利急回头。

念佛也非易事,地狱、饿鬼道众生业报重,想念佛而念不出,心里生不出佛念,菩萨教念而懵不闻见;畜生道众生愚痴、邪见而生,执已得之身为自己,不知念佛。因此必须趁有生时,诚心持念,念得纯熟、入心、住心,才能死时放下一切,提起佛号。眷属此时应从旁助念,使亡者神识清明,一心皈敬,保持正念。不可啼哭呼叫,搬动身体,扰乱他的心神,增嗔恨心,使亡者心乱业重,随业受苦,不能念佛自救……称念佛号,不但可以灭罪,又能依仗念佛人的誓愿,度生西方,永不堕落。此法门简易稳当,人人可学、可修,古德称“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为什么?因带业往生故。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非是我们的修力,但必须有信、有愿,又能持名精纯。没有信愿,那是画饼充饥。切记,修行不可执著外相,执著什么方法,执著什么人教的或提倡的。心外求法,就是邪魔外道,佛菩萨来教也不能信,为什么?一切唯心造,佛菩萨相,非佛菩萨心,佛魔只在一念心。心正即佛,心邪即魔,“依法不依人”。要明理,“真信切愿”。

此节经文,使我们明了世间一切有为法,无不是从心生,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是心体,法是法相,是心变现之相。心相有生灭,然而心的本体,则无生灭。它是湛然常住不迁不移的。此常住真心,忽生妄见,则遗失本体,为境缘所动,变为业识。则从妄起妄,精明外溢,奔色奔声奔香奔味,贪感触搞分别,造业受苦,此即众生迷于五欲六尘之境。执法我而贪著,执人我而惜身命。有此二执轮转六道,苦不堪言而不知回头。佛骤然告以无相之因,焉能契无相之果。此甚深般若,未破法我执的别教菩萨尚且不明此理,何况是未破人我执的凡夫呢?众生无始劫来,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贪嗔痴慢,名闻利养,妄想、分别、执著的习气深厚,处处为业力所转,旧业未除,新殃又造,愈转愈深,虽有清净的本智,但若不借般若之力,断不能出此无明烦恼障蔽。佛非常慈悲,苦口婆心说此般若妙法,真不可思议的妙用。

此经由浅入深,种种破障之法从性中流出,浅言以教化众生,深言之以启悟菩萨。末世众生若能依教修行,受持此经,对佛信心不逆,即可当世超出三界,直趋妙庄严觉路。此般若为无上法门,称诸佛之母,诸佛能成无上正等正觉,皆是般若之力。俗语说母因子贵,诸佛从般若生,般若则高贵也。般若能生出佛法,但是般若并非佛法。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为什么我说般若不是佛法呢?佛法是缘生之法,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而般若是真心的异名,是根本智,是妙智慧,是众生自有的智慧,所以它不是佛法。老子曰:“大道无名,强名曰道。”可知本无佛法,不过强名之曰佛法而已。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此理明白了,对下面四节经文会理解得更深透。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从心生,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是心体,法是心相,相有生灭,体湛然不动。若以常住真心,忽有妄见,则遗失本体,而成业识。从妄起妄,精明外溢,奔色奔声,造业受苦。众生之迷,先执法我,后执人我,此二执,告以无相之因,焉能契无相之果。此甚深般若,未破法我执的菩萨,尚不明此理,何况凡夫呢?众生无始劫,习气深厚,处处为业力所转。旧业未除,新殃又造,愈转愈迷,虽有本智,若不假般若之力,断难出此烦恼障蔽。佛苦口婆心,说此一部般若经。实有不可思议的妙用。种种破障,浅言之以教化众生,深言之以启悟菩萨。末世众生,如能依教修行,受持此经,并能融入念佛法门,则理事圆融,可超妙庄严路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此节经文,佛是将福德以智慧来比较。同修会提出疑问,佛教人不住相,为什么用福德之相作比较呢?此有三种要义:

(一)要人明了福慧应双修。有的法师缺少法缘,讲法无人听,不喜欢听即缺福德。双修即要人悲智具足。诸佛如来皆以大悲心为体,因众生离苦得乐而起大悲心。生西方极乐者,必须具普贤行,普贤大愿,无不是从大悲心所发,不修普贤行,不能生极乐。因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悲心就是福德,佛要我们当生成就,决不是让我们求人天福报。

(二)福德固然重要,但若无智慧,则菩萨道不能行,所以大智尤为重要,古人称福慧两轮缺一不可。但大智尤为重要。度人以智慧为主。

(三)修德以度人为本,但救度众生必行布施,否则不是大悲心。在布施中,尤以法施为要。

关于三千大千世界之说,佛经上讲,世界上极大之山叫须弥山,此山入海八万由旬(一由旬合中国四十里),因极高称妙高。此山非土石所成,乃金银琉璃玻璃等七宝组成,此山上下大,中间小,犹如腰鼓状。日月在此山半腰,围绕此山有大海,名香水海;周围又有海有山,共七重,称七香海、七金山;此外又有大海叫咸水海,外有大山叫铁围山,山外有四大洲。我们所居之地称南赡部洲。四洲亦称四天下,在须弥山之半,欲界六重天,与人道最近者为四天王天,每洲各有两中洲,数百个小洲为眷属。这样就形成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有说太阳系,有说银河系);集一千个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有三个千的倍数,而称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一佛的教化区。有的佛教化几个、几十个这样的大千世界。释提桓因主管一四天下,他是忉利天(欲界六天之第二天)之主,又称三十三天,他有三十二位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他居中央,形成三十三个天宫。此天一昼夜是人间一百年。在欲界六天之上的色界有十八层天,无色界有四层天,共计二十八天。色界十八层天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生此天者不仅是福慧,还须有高深的禅定功夫。此天无淫欲,但有色身,故称色界。到无色界,则没有形体。初禅的大梵天王,其权高于释提桓因太多太多了。

众生所修福德大,即感七宝多,福德小,七宝即隐。这里的七宝(《阿弥陀经》、《大智度论》以金、银、琉璃、水晶、砗磲、赤珠、玛瑙为七宝;《法华经》则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为七宝),决不是人工所造,与极乐世界相似。此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亦非人力所及。世尊所问非常善巧,不但试探须菩提,亦是试探我等众生,恐我们误会上文不住相之意。可见只可不住相,不可不行布施,否则即无大悲心。切记“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此答意味深长,须菩提明了世尊之意,故答甚多,但又恐听的人不了解前面世尊讲的不住相,现在一反其说。甚多,是否与原意相违,对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说,是否住相了呢?此段经文,何以故下面,须菩提尊者即自己解释答甚多之义。本经“是名”和“即非”的文句非常多,“即非”之句是第一次出现,即非后面有一福德性。今后凡有“即非”二字,皆指性体而言,凡有“是名”皆指相而说的。对此,诵持金刚经的同修不得不知,否则即错会了意思。因为从相上讲,名是名字相,言是言说相。一切事事物物大小长短高低远近表里,凡是有对待者皆是相,按哲学观点称对立统一。这就是佛法的不二法,对立是相对立,而体性一如,这即佛法比哲学之高明处。相有变化,有变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体性则不动,是无相是空寂的。故就性上讲,一切不可说,大到世界,小到微尘无不是性之变现。

此段经文须菩提之意,若是福德之相可以说多,即非福德之性;若是福德之性,空空寂寂,无大无小,哪里会有多少可说呢?此处有如来二字,这是对性体的称呼。说福德多,是从相上讲的,何故又举如来之名呢?因为性是里,相是表,性是本,相是末。有里必有表,有本必有末。其意是有如来之性,方有福德可说,福德是福德相,即非福德性,表面看说的是福德,实际是不让我们著相,有其性必有其相。如果将福德单解释,福是放下财、法、无畏而换取的福报,德是妙明真心。性德是清净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非有非空,非空非有,妙空是性,即真心。

此段经文是让我们从相上会归自性。可见念佛的功夫不在多少,一万二万声,不会念,十万声亦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在精纯,精即专精,不夹杂;纯则净,心不被贪嗔痴慢疑、财色名食睡、忧虑牵肠挂肚。必须放下财物、眷属、世尘的染污,放下了,“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临终十念、一念即可往生。

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即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即福德性。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功德以法施为最,因其可拔众生苦,让众生离苦得乐,其福无限量。为什么说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如此殊胜呢?因一切妙法皆从此经出。其言说、文字所诠真如妙理,包括教理行果,我们只要信解行证,则为真受持、发菩提心,行六度万行,即可证得根本智、后得智。

心法(纯印)一句百代功,启悟证道人人同。

纵观净土宗风盛,恰似腊梅别样红。

看此节经文,有人难免产生误解,以为读诵“金刚经”,其福德即胜过大梵天王,这是很大的误会。实则应注意“受持”二字,读诵练嘴皮子功夫,没有功德。必须受持。受是接受,对佛讲的一丝毫怀疑心没有,难舍能舍,难忍能忍。这个字又含因果关系,真若能接受是因,得到人生最大的利益,了生死、出三界是受用,这是果呀!,是行持,真干真做,而且能坚持,不是三分钟热血,在道场明理,出了门就忘了。要发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尽形寿永远做,要持之以恒,这才真的理解“若人能受持此经”之义。又能布施,“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可胜过大梵天王。

若再深入一点讲,受是领纳之意,领会经文要义。此经的要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就是要真的看破放下。看破放下什么?世出世间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才能得受用。受比解又进一层,解是理解但没接受。持,是一刻不放松之意,坚持,久持,它比受又进一层。凡能受持,无不读诵。这里就分出层次了,全部受持,一部分受持,乃至四句偈,任何的四句偈(印度原文偈每四句为一章),都会得自受用,这是自利,为他人说是利他。受持是修慧,为他人说是法施以修福。福慧双修,悲智具足,乃是福德性,故胜彼大梵天王。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佛说一切法,皆在般若摄尽,故般若在诸经中为最重要。世尊讲法四十九年,讲般若是在后期讲了二十二年,几乎占一生讲法时间的一半,凡六百部大般若经中要义,此经皆备。可见读此经,无异读了“三藏十二部”经。此一部经所说即无上正等之法,故云一切诸佛及诸佛无上正等正觉,皆从此经出。

是人能受持此成佛法门,布施此成佛法门,福德穷劫说之不尽。佛举了大梵天王以七宝布施,不如以此经四句偈布施。为什么?前者是修福,而后者是成佛的布施。然大梵天王是凡夫,佛是圣人,是一真法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教主,怎么能与他可比呢!另外本经处处教人不住相,要人证自性,可见此经所说皆是性,所以我们很难理解。犹如刚入学校门的儿童,听教授讲课,只要随缘随分地听,一旦悟门一开,法味无穷。因为凡是有缘听此经者,仗经典熏修之力,诸佛菩萨本愿威神加持之力,理解亦不难。

此经重点要义,就是教人不可住相,为什么?相是虚假不真,性体是真而不假。凡夫之病,是处处著相,以相为实。不著有,即著空,不著此,即著彼。连性亦不可执著,人空,法空,空空。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是指真学佛者要从此经入门。这里有一个信字,非常重要,“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者能入,入而则度。信心是入道之门,有一信念,即种了未来善果。故此一念信心,其福德即不可思量。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段经文,佛意谓我上面所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就名相上说佛与法,而非从性上说佛与法。世尊在本经一开端,开口便令广度众生入无余涅槃(成佛),是开示我们应无住我人等四相也;接著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应无住法相也;又说应一切法无住而行布施等法,是应无住非法相也。此即纯印二字:纯是净,无住法相;印是法、是相、是用,无住非法相。纯印二字解开就是心经、金刚经,怎奈世人痴迷不解呀!这就是佛常说的三空之理——人空,法空,空空。三空也称三三昧,三三摩地,是定的意思。三三昧是三种定法: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

空三昧——观察世间一切法,都是缘生的,虚妄不实。

无相三昧——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事事物物,人的身体都是虚妄假有。

无愿三昧(无作三昧)——观一切法幻有,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而无所愿求。

无住”是本经的精要,所谓无住就是降伏妄心,妄心就是第六意识,即分别识。妄心就是分别、著相。如何解决呢?“但须除妄,莫更觅真”。妄除则真自现矣,且真如之性,如如平等,若住于真,便成执异,执则成妄,何真之有。所以应以无住降妄,便是正住。其他法门不易做到,但净土法门,做之不难,只要妄念一起,即以佛号伏之。古德云,“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若能净念相继,将心住在“阿弥陀佛”上,即是正住。十法界无“阿弥陀佛”,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往生投生有三种条件:随业力而生,随习性而生,随念头而生。若念念即佛,临终必定见佛。心著相,便是逐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若能不住法相非法相,便见真性。所以降伏就是正住。

金刚经讲到此应深解义趣。般若即正智慧,佛知佛见。般若无量义,无量解,但可用五个一如概之:凡圣一如,空有一如,一多一如,诸法一如,诸见一如。般若虽然是正智慧,但慧从定生,定由戒成。我们想开发自己本有的真实智慧,心须要持戒,否则正智不生,反成狂慧,走入邪途,危险之极。所以佛在本经,多次告诫我们持戒修福,福慧不可偏废,否则怎成两足尊。慧多福少,则缺大悲心,与众生无缘,怎能摄化度众生,修得再好,自了汉罢了(罗汉托空钵)。因此修般若正智,不能离开六度前五度,但五度不以般若贯之则成福报(大象戴璎珞),而非波罗蜜多。故经中开首即云广度众生,“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法师讲法无人听,什么原因呢?前世离福修慧,与众生无缘。无福者相,无度人之威仪,相貌不好,欲化导众生,众生不听其教化。可见修福的重要。

修福必持戒。摄心为戒,少欲知足,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贪求。若贪欲多,怎么离相,怎么能成为众生的榜样?必须持戒修福才能入般若之门。持戒修福已无非法相,人空(持戒),法空(修福),不会走入歧途。此一念相应,即入三空之理。

佛要我们不取相,应不取法,不取非法。取法便成法相,即著有;取非法,便成非法相,又著于空。空有两边不著,便是中道第一义。持戒不著有,修福(惜福)不落空,若能与大众同等,便是菩提法(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佛法亦然,不可执定有法,亦不可执定为无法,乃无有定法,因无定法,固不应取。取则非著有即著空,不取是不执著之意。佛说放下,非相,非法,乃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之心耳。明此理,即契入。故取法取非法,皆非。法本虚空,相本虚幻,取之何益?若明此理,便为实信,一念相应便得无量福德。此一念相应则为念念相应之基础,它是净念相继之根也。

三世诸佛,一切佛法,都不外无住之理。有住则妄念、分别、执著心起用,必以相为实,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性体。凡夫与佛菩萨根本区别,一是住相,一是无住。凡夫有心、有思、有想、有念、有见、有取、有得……佛菩萨无心、无知见,度众生是根据众生心而现所知量,应以何身得度而现何身,“阿弥陀佛法性身,入于众生心想中”。我们生活离不开烦恼痛苦(三苦、八苦);佛菩萨在世间从无忧虑、牵挂、烦恼,是随缘度日,过的是自在、美满、快乐的生活,游戏人间。纯印老人所示现的就是如此。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空有不落偏见,说易行难。但净土念佛法门,行之则易,只要随缘度日月,念佛求往生,即可蒙佛加被,接引带业往生,可生凡圣同居土。若能实信此理,无念无不念,又能无住境缘界,而行布施,起码生方便有余土和实报庄严土,此即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的果报。在娑婆世界修行时欲将品位增高,实非难事。待往生后提高品位,太难太难了。圆教之初住菩萨至成佛须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又要于百劫间修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最后才能成佛,此期间称“三祗百劫”。第一阿僧祇劫,从初住至初地,修三十个位次。第二阿僧祇劫,从初地至于七地(阿惟越致),七个位次。第三阿僧祇劫修满八、九、十地三个位次,方至等觉菩萨。阿僧祇劫称无央数劫,是多到无法计算的数目。仅以一小劫算,以人的寿命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再依此增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小劫[(8400-10)×100×2], 即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三大阿僧祇劫,其数字实在无法计算了。

佛为度末法善根浅、业障重,执著心强,刚强难化的众生离苦得乐、摆脱轮回,才说出了念佛带业往生的难信之法。此法门除了佛能解释为什么念佛的人可当生成就、带业往生外,等觉菩萨亦不明其理。难怪有些老修行、大善知识,攻击净土法门是无聊的法门,是著相的法门,是灭佛灭法的法门,不足为怪也。等觉菩萨都不知,何况凡夫呢!但我们要依法不依人,依圣言量为准。佛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纯印老人走后,为有缘人留下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戒),远离名利(修定),一心念佛(成慧)。”由此可见,此法门不可怀疑,怀疑者乃善根福德浅耳。无缘成就而不能生实信。二〇〇二年二月一日,在吉林丰满大悲村往生的魏淑兰老居士,佛的莲花台下来接引,整个院内、山上奇香无比,一昼夜不断。遗体在室内零上十五六度的气温条件下,存放五天五夜,身体柔软,皮肤有弹性,阵阵放香,无腐烂味(有录像)。佛莲花台接引的录像,恐世界希有。她不识字,双眼失明十多年,就是念佛,足证明此法门真实不虚。

我佛世尊大慈大悲,将念佛法门传给末法众生,如若能将无住的义趣,在念佛中层层推进,必大开圆解,信根成就,愿行圆满,修功增长,往生可有把握。在此修一日,胜过极乐修一百年,为何不借此殊胜机缘,证菩提之果呢?

你要能对自心所见的表相,无论是实是虚、是好是坏,心始终抱着不执不取,这便是佛境。外境本身并无过错,自心生执著才成障碍。一切境物的显现,全是心性的流露,它受心念业力感召而流露,非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