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吉他谱:金刚经参学体会(中卷) - 犟牛老居士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02:00

金刚经参学体会

犟牛老居士 著

 

<中>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者,般若之妙法也,经律论俱是教法。如法受持即依法而修,依信、解、行、证。推而广之,依方便法,对治诸烦恼症,因病施药,契理契机。待烦恼轻、智慧长,佛号达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真的入心时,贪嗔痴则被戒定慧所伏。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起心不动念,此妙法起作用矣。方领纳受持之意。受持般若,诸法具足。往生非凡圣同居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尔时”者,其意要领会得此经的纲要,便当行持,不容稍懈,所谓“解时即是行时”。“奉持”,奉是遵依;持是修持、行持。请示持法,以便大众遵依,故曰:“我等奉持。”犹如我等奉行。

长老今之请问云何奉持,别有深意。

(一)佛所说法,无不理事圆融,说理含事,说事含理,理外无事,事外无理是也。学佛人必须解行并进,解属理,行属事,并进则事不碍理,理不碍事,才圆融相应。但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有极少数的根性优者,可即解即行,也有人虽解而不能行,或虽行而与理不相应。须知解而未行,行而与理不相应者,实际并没有真解,没有领会佛经典之意。须菩提长老知道众生根性差异太大,所以代我们请佛详细开示。

(二)请问经名,即是请求开示以上的言说章句之总的题目。每部经多说在全经之末,此经在中间为什么?应当知道此经后半部之义,是从佛已讲过的前半部中开出,内容前半部已有,不过说的不太详细。佛怕详说,众生、与会者接受不了,现在前面已奠了基础,再引申讲,也就好接受了,长老请经之名即此意。

学佛、修行人首先必须具有信心,而后才能研求佛法,但必须明得佛法真实之义,而后才能真实修行。说老实话,一个人若毫无功行,障深慧浅,决不能领会甚深佛法。必须修行的功夫愈进,解理乃随之而愈深。若非真的有解有行,其信心必然若有若无,不可能说他的信根成熟。因为信解行是不能分开的,必须同时并进,不可能说有前后次第,更不能说无次第。世间此类人很多,不辨真伪,不论邪正,一会说对则赞扬,一会又说错则诽谤,对自己的话尚不能自圆其说。可见信解行实非易事,乃是同时并进,岂有前后次第而言。

也有这样的人,无端信佛,一闻佛法就明了,当然这是极少数。也有的人,对佛法无所知,但能死心踏地念佛求往生,在行持时还能毫不怀疑勇猛精进。这样的人正如无量寿经第四十五品,佛讲的这是夙世本有的功行,绝非凡人,今遇因缘,非偶然也!

有解有行谓之证;真实如法做到曰行;真实见到佛理曰解;真实皈依三宝,明其皈依的好处,曰信。这就是信解行。这里就含有证,这个证只不过能做到,真正的证必须入无余涅槃,出世法,不生不灭,证得法身。这只不过解行的功效,但可收到不可思议的法益。解行做到究竟,名究竟证得。无解无行,则无证可说。证是对解行而说的。“信、解、行、证”,决无前后次第,四件事化为一事,则平等了。由此可悟由平等见差别,由差别见平等之理。真的平等,如如不动即是。所以若明佛理,在生活任何一事,都可归于平等。如依“一念生净信”这句话为例,就生信之事而言,所谓“一念相应”,还没有“净念相继”。仅就这句话,深可无底,广可无边,为什么这样讲呢?生净信便同生清净心,和信心清净同一义语。

一念唯此一念佛号,别无他念,此念就是信心清净。念是始觉,佛是本觉,始觉与本觉合起来就是究竟觉。还不是自心清净的性体吗?生信的“生”字,就是显现的意思,生净信也就是净心显现,这便是证得如如不动之性体。其他的言句,都可如此领会。所以佛才说闻得一言半偈,皆可证道。当然这是指上根利智者说的。法无定法,法尔如是,才圆融。正因无定法,所以不可执有,不可执无,必须离相反照。觉悟的人见相即见性,为什么?相即性体之用,有体必有用,性相一如。

念佛必须会归于性。愈念妄想愈多,贪心愈重,烦恼无明愈炽盛,就是不会修行,不明理,以假当真。欲见本性,必须应该离名色相,破我见,我见不除,便生分别心,起念即著相矣!为什么说体用是一呢?如太虚空体,固然是空空如也,但却包含万象森罗,一切依正果报之相,皆由其中显现出来。若无此万象,便成顽空,亦不足显太虚空了。“相有体空”。只要不取著相,太虚空仍然是太虚空,所以不能说绝对无相,何必非要灭掉相呢?著相的根本就是我见,有我见就生分别心,心一起念就著相。我见是无始以来的病根,不易破除,必须依佛教诲,一面返观内照,息其攀缘妄想;一面又应遵依各种仪规事相,礼拜、忏悔、布施、持戒等,通过事相修行,使心安住在佛号上,不住在六尘的境缘相上,以求解行成就,慢慢熏修,以期达到障除性显。但在平时修持时,又应心不取著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在修持时,一定要不取相不灭相,空有两边不著,合于中道。

此即一百多年前来人间的“纯印”二字。纯是空,印是有,但空有决不能分离。可见“纯”离不了“印”,“印”离不了“纯”。纯是心,印是法。纯是如如不动空寂之体,印是无事不做妙有的相用。纯是一,是真,是空,真空含万法,其性本空;印是万法,万法如幻,空而不空。二字明了,终生受用不尽,此是心经、金刚经的浓缩。学佛人最普遍最难逾越的是我执、法执两大障碍,心无定力,常被外面的境缘所动。尤其末法时期,妖魔鬼怪统统出来,以各种巧妙的花样,欺骗众生,迷惑众生,阻碍你开智慧。他们很恐慌修行人明理,所以用谬论左右人们的正知正见。如今金刚般若讲到此地,应该明了“纯印”二字的真谛。佛法是什么?华严经佛讲,“法不言空”,法是“印”字,空是“纯”字。金刚经“无住生心”和“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生心、不取相,是不是有呢?这都是“印”字之义;佛又讲“法不言有”和“无住” 、“如如不动”,这就是“纯”字。说穿了,老人名字一百多年没露,直到一九九五年走前的十几天才揭晓于世人,是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了,学佛的人机缘到了,才将直指成佛之心法——空有一如、纯与印一如之法,披露给有缘人。

“纯印”二字的真谛,纯是心,是空寂,是性,是一真,是如来性,是妙明真心,是无生无灭,是无为法,曰“纯”。印就是一切法,是有,是相,是用,含一切事事物物,是有为法。再把“释”姓合起来,“释纯印”即佛的心法。空不离有,有不离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纯就是印,印就是纯;纯不离印,印不离纯。这不是金刚般若空有不二,这不是心经是什么?不是金刚经“是相非相非非相,空有一如”是什么?不是六百部大般若经的总题目“般若”是什么?是不是佛法?不但是佛法,若将此二字彻悟,直证圆满菩提,往生实报庄严土,直达佛境!那些波旬的子孙,对这“纯印”二字明不明白呢?非常明白,但他们非常害怕众生解悟,非常害怕众生明理后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了,所以编造谬论,将佛的心法说是一个老太太,荒谬之极,他们并非不知,而是断众生慧命。有缘者,根性利者,不受欺骗,可直趋觉岸;无缘者,根性劣者,此生修不出,在所难免!

为什么“纯印”二字是成佛之法呢?因为真空(纯)与妙有(印)一如。不分别,不落偏见,明了是相非相,纯不著有,印不落空,空有两边不执著、不分别,则没有知见,破所知障;没有妄念,不将有相当真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贪嗔痴之心放下了,烦恼障没了,往生的品位怎能不高呢?念佛是事持、行持,明理是理持,是解悟,有解有行。明理后,对放不下的儿女能放下,明了财富、名闻利养,都是了不可得,不再牵肠挂肚了,能随缘作善,老实念佛,往生品位一定很高。佛法是相有体空,法亦空。学佛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要整日研究、体会经论,论长、论短、论是非、依文解义,或有个如法、不如法的念头。这些不是学佛,而是佛学了,完全是自己的虚妄心在修行中的计较,著了法相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法也不可执著。学佛明理,在一切时、一切事上能不取相,不灭相,空有两边不著,才合于中道。无相而无不相,无不为而无为。真的洞达此义的人,必然能胸襟旷达,与人无争,于事无求,一切看开放下,随缘度日,不惹烦恼,而得自在。亦能慎行谨行,不错因果而无挂碍。持此义而处事,知万事皆空,何必为小利而丧性,自找苦恼。世人争的我让,他们争的风浪起,我知“三心不可得,诸法毕竟空”。冷眼观世人之争,我稳坐钓鱼台。知道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犹如走马灯似的,纷纭往复,安危苦乐,最终无不是一场空,谁也没得着,都在造业搞轮回。老人告诉别人醒,你们睡,别人睡,你们醒,别人争的你让,别人不争的你们去干,吃亏是福呀!争来争去一场空啊!尚不自知,可怜悯者。

如果明此经义理,三心不可得,诸法毕竟空。不执不贪不分别,用相不取相,随缘处事,随遇而安,事来则应,心本泰然,不为六尘所动。心虽不为动,条理井然;心虽不住六尘,不住法相、非法相,事事照做。此境难持难修,但我佛慈悲,为末法众生开了方便之路,只要心住“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上,即可带业往生。这样既行了世间事,又圆满了修行。真所谓“道不远人,人自远耳”,世尊原本为度世而来,故所说法,无不世出世间一切摄尽。纯印老人怜悯众生不知修行,依像当佛,不知真佛在何处,死在教下,脱离生活,所以自带如来性(纯印),直指成佛路,还住世一百零八圆满年,给我们演示了“身作世间事,心不著世间意”。苦乐自当,顺境不贪喜,逆境不弃厌,一生活得自在快乐而安祥。老人恐末法众生愚不可及,佛菩萨常住世间而不识,走后现十大圆满不可思议的灵异,还恐世人不觉不悟,拍醒了犟牛,并委托传佛的心法,可见佛菩萨慈悲到了极处。世人再不醒不觉,只能是该当堕落,无缘而已。对“纯印”二字,若能领会贯通,正如五台山一老和尚所言:“一生受用不尽……”此二字深广无边,稍融会贯通真实之义,则事事皆可奉持,时时皆是修行,刻刻皆得受用,处处皆是佛法。纯印老人一生则示演如是之理,老人一生示现圆满,并留三宝饰物以教世人,以绝人之疑。老人常教导儿孙,“十分福用三分,留下七分送给人。”她这样说,也这样做。示现了自性三宝——觉、正、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身在尘世,心不染著,说法、看法、做法与世人相反,这不是自性三宝吗?

老人这样圆满的示现,恐迷惑极深、业障极重的众生还不理解,又把亲生子称为“犟牛”,以提醒那些稍有智慧者能联想到佛在法华经上的比喻:羊车(声闻乘),鹿车(缘觉乘),牛车(菩萨乘),大白牛车(佛乘)。这三乘是佛的方便说,佛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就是牛车菩萨乘,六度修圆满就成佛。聪明人若将“犟牛”二字分解开,即“强牛牛”。强,坚固之意,以其坚能断一切烦恼之意,对观音心法、金刚般若、佛的教诫坚固相信,乘牛车修六度,真的“舍”字当头(决不是到寺院舍钱,添香油),要舍掉分别心、执著心和贪嗔痴三毒的烦恼,则可直乘大白牛车。“强牛牛”,第一“牛”是从事相上表现的,第二“牛”是从心性上而说的。由此可见诸佛菩萨为度众生,可谓用心良苦。如还不接受,甚至诽谤,造谣中伤,以谬论阻挠他人接受正法,其罪恶可知。无论什么人,不管你有多大功德,对佛门有多大贡献,你毁谤佛的心法,断他人慧命者,罪业极重。对此二字,不闻不信者实为无缘,老人一生给我们表演的,就是在生活中无实无虚的真实之法!照常生活,心不起念,起念则四相具足,必然烦恼丛生。“纯印”二字不但是心经,也是金刚经,直指修心之义。有人说她是个老太太,请问佛菩萨是何模样?不要忘记,“应以何身得度而现何身”。猪羊牛狗中没有佛菩萨吗?他们不是不知而是灭佛心法、断人慧命,让众生走迷邪染的使命所及,若没有这些人,世尊三千年前的预言也就不灵了,也就不用提出四依法了。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金刚般若波罗蜜,是经的总题,于开题时已作了详细解释,这里不妨略言之。般若即智慧,从因上说是慧,从果上讲曰智,因果一如称智慧。但决非世间的聪明智慧,那叫世智辩聪,是所知障,是轮回因。这里称的智慧,乃佛智佛慧,佛知佛见,称妙智慧。是离生死苦岸到常乐我净的彼岸,叫波罗蜜金刚,表示最坚最利,能断一切坚固的烦恼。

什么是烦恼?见思二惑,惑是迷惑。见思之迷惑是从迷理迷事而言,迷理而起之惑如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五不正见为见惑,又称五利使,刚强难断啊!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顽固的身见、边见。身见执五蕴的色身为我,亦称我见,舍不得命啊!边见即分割对待之一边,执取常断二见,使法不圆满,处处事事无不二法。大乘则通于法我,若取法相、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相。执有执常便取法相,执空执断便取非法相,乃著断见。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受无益苦行,非因计因。

迷于事而起之惑,又称五钝使,柔弱不易摆脱,两者统称十惑。思惑则生起烦恼障、所知障,思惑则生悭贪、嫉妒、嗔恨等。有见惑思惑,必有三界六道生死之因,是无始病根积习,才轮转六道,受苦无穷。今天我们能遇到百千万劫难遭遇的净土念佛、带业往生当生成就的法门,想摆脱六道之苦,还留恋见思二惑的病根怎么成。对人对事对物还不能平等相处,四相具足,对眷属、财产看不开放不下,整日困扰你的清净心,总是牵肠挂肚,是不能往生的。纵然一天念三遍弥陀经,念万声佛号,持戒严谨,也不能往生。因心念不改故,不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断见思二惑的次第,是先断见惑,次断思惑。断了见惑叫见道,达须陀洹果;断了思惑叫修道,证阿罗汉果。如何断见思二惑?必须仰仗金刚慧剑不可,否则一边诵经一边念佛,对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之心,一丝不减,虽然诵经念佛,也只能是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不叫真修行。必须利益众生心天天增,烦恼天天减才行。

入佛门之人虽都信佛,但求福报人多,念佛人很少,求往生者更少。念佛也不一样,虽说念佛三岁娃娃都会念,但八十岁老者还没念明白。真正会念,应按觉明妙行菩萨的亲身体会去修。他说:心本无念,念逐想生。此想虚妄,流转生死(计数念佛绝对错)。当知此一句阿弥陀佛,不从想(我心)生,不从念有,不著内外,无有相貌,即是尽诸妄想。(我心)与佛法身非一非异,不可分别。如是念者,无烦恼尘劳(心劳尘境),无断无缚,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为执持名号,方得名为一心不乱。

念佛不能一心者,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心合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心境绝照,证入念佛三昧。要使此心一丝不挂,万虑俱忘,空洞洞的,不知有身,不知有世,更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如是则与道日亲,与世日隔,可以趋向净土矣。

修净业念佛,贵在“专精勤”三字。专则不别为一事一法;精则不庞杂,一部经一声佛号,一生成就;勤则不虚弃一时(相继老实念)。持名念佛之法,我一句佛号整整念了七年,行住坐卧不离佛号。我亲身体会。必须字字句句声心相依,心起、口出、入耳、归心,才能不杂分毫世念,久久成熟,念佛三昧,超一切三昧(定)。这样修行,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心净国土净嘛!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以是名字,即“金刚般若波罗蜜”七字,这里的持奉,决不是念此经题。本经所明之义,皆是“应无所住”,它是针对众生劣根痼疾,对事相处处著相。著是住的意思,众生此病甚深,所以此经一开言,便言降伏。经中凡言不应取、不应住,都是降伏之意。这里的汝当奉持,则等于说,汝等当奉持金刚般若以降伏。见思惑中,我见为本,处处著,无不是著我相者。既有我相则生种种惑,造种种业,受种种苦。我见除,则烦恼障除(贪嗔痴等见思惑),则业障(五逆十恶等业)、报障(三恶道苦报)皆除矣。三障消除,则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圆现。若能如此经教诲去做,了生脱死则成必然。

我们这些有特殊因缘的同修,既明了纯印老人为我们示现的修行之法,又得闻金刚无上妙法,肯定“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供养无量诸佛”,我们该是何等的庆幸啊!有此大因缘,修不出去,实为可惜。古德讲:“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一想修不出,受苦无尽,毛骨悚然,可怕至极。若能今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往生极乐,永拔生死之本,自在随意,寿乐无极,这笔账可要算明白呀!

我们凡夫在六尘境里,不起心不动念,不生心者,不易做到。心不被六尘所转,无不感到力不从心,明知不应住,而不知不觉,心被粘上;心既粘上,便被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所缚,当了俘虏则摆脱不掉了,业力牵引轮回受苦。所以我们一个真的修行人,必须将不住六尘生心,时时放在心中,时时提觉,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时时观照起心动念,倘于六尘少有触著,便当机立断,提起佛号。心与平等清净的道和,行于自然,能时时内照,一丝毫不放松,澄心静虑,审察隐微,佛号念得精诚、恳切,求三宝哀怜摄受,佛菩萨加被,道业怎能不成呢?有些恶行自己改不了,怎么办?诵普门品,求观世音菩萨帮忙。

有人提出,离家出走找清净地去修,此观念不妥。吾辈修行,必须于一切染缘的六尘中,依照纯印老人修的:身不离生活,苦乐自当,无有分别;心不即生活,身在六尘中,心不染六尘。以此降伏多生多劫背觉合尘的习气。时时想到,我不降伏它,即被它降伏。此心若被六尘所染,便不清净,一句佛号当然提不起来,念不好。果然能看住心,将佛号住于心,伏住贪嗔痴慢疑,坚持不懈,就有达一心不乱之可能,往生极乐,径登不退,实在不难。

 

【所以者何。】

 

此四字,标词使人注意,下面六节的经文,都是开示修持之法,也都是说明应当奉持无住生心般若妙法,以此断我见。

此一句中含有三义:(1)如何而断;(2)从何断起;(3)因何须断。

(1)如何而断?这里说的断,断什么?断我见。其实就是断妄想,妄想是真心所变,本来不能断,所谓断,即破之而已。如何破?明理开解,不执著即是。众生所执的就是我相,为什么众生执我相如此之深呢?不知四大五蕴,及一切法皆是缘生,如幻如化,梦幻泡影。众生执相当体,谓人生是断灭,死了死了,一切没了。不知死了并没了,还要转生受身,改形易道。对此身执著而不肯舍,我见坚固。故欲破此见,首先要明了,一切法本无有定,如是久久观照,则知一切法无有实体,若能于一切法不执著,则我见自化矣。

(2)从何断起?首先从自己最密切、最难舍离之法上入手。贪心重从舍入手,嗔心重从忍辱入手,就是自身哪块肉最疼,首先下手割哪块肉,以此断惑修善。自己所修之法、所为之事,以及依报、正报等等皆当奉此无住生心之义而行之,以此义以为观照。

(3)因何须断?倘若修行人,不如是观照断我见,就很难改变贪嗔痴的三毒烦恼,念佛诵经其意义何在?烦恼当道如何能见如来之性,往生也无希望。欲摆脱六道苦,必须断见思惑。带业往生也必须以佛号伏住烦恼,否则往生有碍。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即非”者,令离相也,离相则会性。人皆知成佛由于修般若,而不知实由修“般若则非般若”也。修般若而未离名字相,则著我人众寿者,则为四相具足之凡夫,怎么能称究竟觉呢?

这里称佛说而不称如来说,何也?佛是觉悟的人,则从事相上讲的,如来是从性体上说的。此经文称佛说,则是说人证果,是由修般若而证,指给我们这些修行的人,也必须走这条路,必须明般若之理。般若是众生本性具足的,它是如来智,称佛乃性相全彰之名。如果称如来,乃性德之称也。“佛说”的字,说什么?说般若非般若,两边不著,这即是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修行亦然,是在生活的五欲六尘相中修,非灭掉相、远离生活而修行。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此三句,是本经的纲领,大藏经之精要,是佛祖心肝,圣凡脑髓。三教五宗,无量妙义,尽在于兹。三昧经曰:“心无心相,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妙理。”般若之法,心法也。不可立说也。

世尊恐后人误会而偏空,所以不说如来说,而曰佛说,乃指般若则非般若,即名字以离名字也,明了虽不坏相,仍应会归于性。令一切众生开佛知见耳,开佛知见者,令知性本无相,须离相修持,而后方可见性也。故曰般若非般若。若不明此理,心中有般若波罗蜜名字相,便取法相,怎么能说是我奉持般若波罗蜜呢?为什么?因为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寿者故。

众生不取法相,以修持一切法,则法法无不是般若。总而言之,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若有所说,即是毁佛谤法。

佛是应机施教。如药材无论贵贱,能疗愈疾苦的便是好药。如来大医王方便有多门,不但能疗色身疾病,还演说各种境界,示现种种方便与修行之方法:对悭贪心,方便示现施舍的法门;对放逸心,方便示现戒律、约束心的法门;对于盲动、冲激心,方便示现安忍的法门;对于怯退、不坚信者,方便示现勇进的法门;对无明妄动心,方便示现休止的法门;对于烦恼、迷惑心,方便示现觉照的法门;对于污浊境界,方便示现洁净的净土境界;对于烦热境界,方便示现清凉的法门;对于急迫境界,方便示现和缓的法门;对于浓艳、欲念等涨心,方便示现恬淡的法门;对于束缚境界,方便示现解脱的法门……为了多方救济众生,如来在苦海中放着八万四千(无量)种方便筏子,为接引人们度登彼岸。但世间人迷者多、悟者少,聪明反被聪明悟,“机关算尽太无情,反算了卿卿性命”。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世上的危险,大半是从失却了眼目,失却了正当主张来的,故佛在迦兰精舍,演说般若波罗蜜多,认般若为一切菩萨道的根本。荷担如来大法,亦非难事,只要在大觉如来无量法门中,任你选取一个与自己根机适合的法门,按信愿行证去修、去证,终有登峰造极之日。

古人曰:十围大木始于幼芽,百尺高台筑于寸土,万里行程起自脚下,千秋大业造自现在。古来多少成功的人,都从勇猛精进中来,不从因循观望中出。须从信愿行证,逐级不懈地努力。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有所说法不”。意谓心中存有所说之般若波罗蜜法相否?此一问已含无字。为什么?如来是性德之称,性体空寂,怎么会有所说的法相呢?不言“佛”说,而曰“如来”说,意在明此。佛应化身现相,就是为说法度众生。“佛以一大事因缘而兴于世”,就是为了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明自己本具佛性,本来是佛,本能成佛。除此以外,无有事事。这里的“无所说”者,无其所说也,非谓无说。“无所行”、“无所得”等句的意思相同。性体自证名为如来,如来者,即明其证得平等的性体,理智一如,能所一如,既证一如,故其言说,名为如说。如说的意思是什么呢?如说,也称如是说,它是由平等性海中自在流出,未动心未动念,没有分别、执著,离了言说相,离了心缘相,没有思维、念头。凡夫处处事事有思维、有想法,心总是波动的,如来是自性之海自自然然流出的,众生心念想什么,他就讲什么,无所不知,无所不觉。

中国汉字很有意思,以思想二字而言,众生什么时候将心上的格子和相去掉,不压在心上了,框框没有了,相也没了,必然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牵挂,而现一尘不染的心。性即现前了,则无事不如,无法不如如,才真如。真如什么样子呢?以神为例,中国人不信佛的人太多太多,但不信鬼神的,不怕鬼神的很少很少。神字的结构,左边“示”,乃是人体的形相——头、身、双手、双腿并拢;右是“申”字,它是由田字变化来的,意喻心上的框框——放不下者主要是拥有田地产业(古时田地私有,那时家业主要看田产多少)。人(示)若能从“田”的格子,从私有的“田”中“申”出,上面出头而知天文、宇宙的真相,下面伸出而知地理及芸芸众生的形变,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个人就叫神。

谁能洞达宇宙人生真相呢?唯佛而能究竟。神是鬼道上层人物,是六道众生。以神喻佛,引迷入悟,根性好、悟性高的人则可由“神”字而启悟本觉。故绝大多数人信神而不信佛,甚至将如来性体,当作最高的佛祖,受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影响故,以为佛高不可攀。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见到佛了,佛还要贿赂。我们一介凡夫,双手空空,怎么能见如来佛呢?真是珍宝自家有,不知开发,捧着泥巴碗到处挨门(跑寺院,赶道场院)讨饭,是多么的冤枉啊!“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将性体,一语道破。如来者,诸法如义,无说无不说,其意在此。照而常寂,寂而常照。也就是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即以自己之箭射自己的妄心,此即佛门中观照的功夫也!

本经如来所说,实乃性体自然流出,未起心动念。老人梦中嘱我,入不思维境界讲法为真法,否则四相具足,则非净心之体。虽终日说、炽说、刹说、尘说,实无言说之相。说相都没有,谁说的都找不到,没有能说之人,怎么会有所说之法相呢?故曰“如来无所说”。此节经文义趣,是世尊令奉持者离念也。念不离,则名字相、言说相怎么能离呢?取相著相修行,非修行,是名修行。忙忙碌碌,表面看很虔诚,很守规矩,所修所行,无不是心外求法,毫无益处。所修的是人天之福,轮回因,得轮回果。著相了嘛!

喜怒哀乐忧恐悲一切情识,没有发动时心是什么感觉,那就叫“一念不生般若生,不落边际即中道”。

此宁静的中道在宇宙万象中亦可体会。如烈风暴雨,四季寒热不曾变化时,是什么境界?那即是一尘不惊,万象宁靖,太和保含之时。这个道理,蕴藏在人的性海中时,便叫中和;推行到处事待人接物中,便叫忠恕。若以佛法来论,归入大菩提修证的界域中来,便叫圆修六度。怎么理解呢?心有主宰,能寂定,不妄动,便是中道,佛法称禅那波罗蜜(止观双修);能放开度量,包容一切顺逆境而不校量,以和气致祥,便叫羼提波罗蜜(即忍辱);能澈究竟,了无翳障,将一切烦恼付之一炬,便叫般若波罗蜜(智慧无碍);能限制情欲,葆养天元,使心境清净无垢,便叫尸罗波罗蜜(即严修戒行);能牺牲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慈愿普加,便叫檀那波罗蜜(慷慨布施);能修持精进不懈不怠,永无退转,便叫毗梨耶波罗蜜(精进)。这样就将六度与中道紧密结合起来,这个功夫则称做圆修、圆证。但从右至今能如此修者极少极少,原因是太聪明了,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今正处于末法时期,众生难以摆脱的就是家庭负担,背上这个负担,则贪求不已,满足无时。家庭犹如泡沫聚,暂时会聚,久远离散。在家庭中最难摆脱的是子女、孙男孙女,很难放下。佛说:“在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生。”人们本来是非常自在的,却偏偏因家庭业债导出不自在来,致使被五欲(财色名食睡)驱使,三毒(贪嗔痴)烧身,将清凉池化作烈火坑。自己也不知道为着什么孽缘,演出报恩报怨、讨债还债等这些怪相来。当然,如若明理,不被家庭所缚,也能修行成道。问题在于能否用清醒的头脑看透贪爱情网,不因家庭而障碍修行,毅然决然地选择自己修行之路。

末世出家弟子,既然托足空门,更无束缚无挂碍,正好努力进修,担起如来家业,弘法利生,燃起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五种戒香,使人天起敬。如香远闻,无须自白,默然成修,真是“有麝自然选香,何须当风立”。只要勤修三德(解脱德、法身德、般若德,亦即戒定慧),必可成就。

无论在家出家,凡是能拔出自私自利心,把“家”的观念打破,在家亦等于出家。否则形式上出家还有私我心,出家也是枉然。因为心上的污垢未曾扫除,实际上并未真的出家。可见成家不是好事!

万人修、万人可成就的念佛法门,为什么往生者很少呢?至诚心不足故。至,到极处;诚,一念不生。心中只生一句阿弥陀佛,将佛号念得纯净真诚,相继不断,无不成就者。“至”字非常重要。如至色,因没有色泽可见,所以不退色;至味,因没有滋味可尝,所以不走味;至外,因没有名外扬,所以不堕名。小善积多了就称善积,富有而不舍每致倾亡,最终则生出了至苦与至乐的差别。

在佛门里有许多人,平日能精修苦行,受些法益,但始终打不破悭贪俗念,名利之心不断,把度生出苦的无上法门,当作博取利养的资本。不肯对众生普施佛法,无造福大众之心,却被色身非我所欺蒙,被了无可得的名闻利养所缠缚,至死不悟。即使平日念佛受些法益,却抵消不了所造之业,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至诚心。

《起信论》云:“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又云:“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纯印老人在河北省抚宁县住时,当时三十来岁,公婆每月在三个儿子家轮饭,一个月一换。最贫困是纯印(当时不知此名),公婆喜“纯印”心地善良,出言温和,孝顺贤淑。公公说:“我俩不去那两股吃窝心饭了,我和你一块熬苦日子吧!”老人丈夫在关外,给买卖家当店员,勉强维持自己生活,她身旁有先房留下的四个孩子,自己又生了一男孩,生活全靠养几只鸡下蛋换油、盐、米,和在娘家带来的金银手饰、衣物等“当”些过贫困的日子。大伯是乡长,小叔是奉天(沈阳)大买卖的掌柜(老板),都很富有。但大妈、二大妈吸大烟,婶娘刁蛮出了名,庄里无人敢惹,对公婆毫无孝顺之心。所以爷爷宁愿跟纯印过苦日子,也不愿到老大、老三家吃饭去了。为此事,小婶站在窗下骂她三天三夜,爷爷气得在屋里乱转,咬牙切齿地跺脚……纯印却若无其事,坐在炕上绣枕头花儿。先房的哥哥姐姐几次欲出去与婶婶对嘴,都被纯印拦住。她说:“你们何必用心去听,不听不就没烦恼了吗?”显出无我相。“我”没有了,怎么会有骂者受者呢?同样在一起生活,我们是处处著相,处处找烦恼,老人则无我相,处处自在,事事随缘,无烦恼、忧虑,始终过自在、快乐的生活。可见欲证清净空寂的性体,必须离名字相、言说相。

具体讲如何离?离念也!念头不离,名字相、言说相终不得离。此经“无住”就是离相,不著有;“生心”不落空,无事不做。离心缘相非常重要,即离念之意。“缘”指攀缘、心缘,心若动念,必有所攀缘。可见起心动念,便落名字相矣;说话是心之声,通过语言而表达,其根还是心动念,故又落言说相矣。由此可知三句中,以心缘相为总,心缘相离,名、言二相即离。可见离心缘相,便无一切境缘相(境——物质环境,缘——人事环境)。《起信论》曰:“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是故从本以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这正是此处经文的注解。但我们对此段经文是否明了呢?江味农居士为了使我们洞彻其义,能从中受益,提起观照的功夫。什么是观照呢?观,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理(事相,理体)的意思。观是观察,照是照见,即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此心无始劫被无明黑暗所遮障,一灯可破暗,它是一种修真实慧的方法。禅宗不立文字,参“念佛是谁”?用自己本有的心光,照自己本心,达无想无念离相离法离空,证无相菩提。

 下面对起信论解释一下,以便更能理解经义。此经往后,层层深入,前面讲事相,后讲直证菩提的心性之法,没有前面基础,后面很难明了。有些同修只好随缘随分地听了,能听此经亦非等闲因缘,肯定受益,通过不断熏修可由钝根成利根。明白、理解多少是多少,点点滴滴累积,则成大智。我是纯印老人六十五年一事、一句的默化,才稍稍明白一点,现在更愚了,自称“常愚”。愚在何处呢?一门精专,前七年没看过一部经典,依照老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的教诲和净空法师的倡导,死守一句佛号念到底。度人也依此为宗旨,但对佛的根本法很漠然,这次闭关,才得以清净,有缘熏修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和聆听净空法师259盘金刚般若研习报告,深感解行的重要。往生后品位增高,全仰赖佛号的精纯,如果又能明理,走诸佛成就的路,岂不妙哉。所以对佛的根本法,必须道理洞明,观照用功,才能真的在此修一天,等于极乐修一百年。我想同修也有同感吧!

首先讲一下,“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非色“色”字,表有形体。心无形体。此种种法,无论有形的色法还是无形的心法,本无自体,一切唯心造,不过唯心所现而已,心所动念而非真心,真心离念。“非智非识”,此处的智称性智,性体平等空寂,岂有诸法?诸法是识心起用,识心现起,识是分别相。“非有非无”,有无乃诸法缘聚缘散的现相,缘聚则有,缘散则无,但无论有无,既为缘生乃是幻相,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此三句总谓一切诸法,不过彼此对待相形,虽是有而实无,虽无亦有,当体皆空,决无偏执定法可言。般若非般若,名为般若。怎么可以执著这些名字相呢?佛证真如实智,无色受想行识,无智亦无得,虽炽然而说,皆为破众生之迷故,实无言说之相,故曰如来无所说。由是可知经中曰般若非般若,令离名字相;又曰无所说,令离言说相。其宗旨,就是使大众离念,会归自性,归于真如。前面讲的无有定法,是清除我见之源;今破相,破除攀缘、妄想,是截断我见之流。断我见实非易事,犹如一下截断四十里的瀑布面。性本无念,欲证性体,非断念不可。起念就是生灭心,轮回因,遂招生死轮回果。不断念怎么可以了生死?我见不出,怎么能出三界?然而一切众生,从本以来,念念相续,每时每刻未曾离念,谓无始无明,无明不觉也!为什么众生有觉性,而不能觉呢?最大的障碍就是动念。念一动,能见所见随之而来,故有人我众寿四相。一有四相,分别不断,取著计较,而造种种业,招种种苦。又复辗转熏习,果还为因,因更受果,愈迷愈深,沉沦不返矣!今欲返本还源,故必须从根本解决,以断其念。说好说,实为甚难。所以世尊为说种种方便法门,令众生随顺得入。若能观无念者,则为入佛智,此亦方便之一也。如何作此方便观呢?起信论言:“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无有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马鸣菩萨这段开示,恰与念佛人相应,如对此语有悟处,受用无穷。意谓一切法无体,体唯净性(真如),即是一切法唯净性,所以诸法一如,而称一真法界。但真如自性“本来无一物”,心生法生,心灭法灭,法从心生,故十法界一切法,不离真心,此即诸法平等故。

念是业识(八识),而性体并无此事。如阿赖耶识,含善业、恶业、无记业的种子;而真如空寂,无净无垢,无实无虚。此经让我们明了,虽业识纷动,而性净自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犹如虚空,万象森罗,而虚空自若,毫无染著也。当知念之为物,当处起,当处灭,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喻念的刹那)。病在于前念灭,后念又起,念念相续。禅定不深者不觉,粗的感觉还可体会,早晚课诵经或静坐时,妄念丛生。平时更多而不觉,日常环境中,车水马龙喧嚣极重而不觉,夜深人静,有一蚊蝇飞过即觉,久处尘缘不知噪嘛!念的起灭,并无实物。对此要依古德言,“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净土法门,最易对治,念一起,即提起佛号伏之,久之则可日见减少。再起念,其力自弱,佛号成片,用此法可修。有人问佛号是不是起念呢?自性本无此佛号,当知无量劫的习性,积习深固,逆而折之,甚难甚难。强压折妄念的心,本是妄念,以妄灭妄,去一增二。唯有随其习惯,不加控制,转换为“阿弥陀佛”的念头,以打断原来胡思乱想的念头,令不相续。往生和转世有三种缘:一随业力而生,重者先登;二者随习性而生;三者随念头而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归源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念他念而念佛,转换念头罢了!禅宗作观是智念,念佛则是单提名号,专精一念,为净念,来对治胡思乱想的染污之念,以纯一之念,对治杂乱之念。心净土亦净,不去净土极乐去哪里?阿弥陀佛,十法界没有嘛!

再者,佛者觉也,阿弥陀佛,是无量觉。念念是佛,念念皆觉。觉者,觉其本性,本来无念也。我们长时熏修,虽未达念而无念,但能行愿真切,仗弥陀悲愿力,接引往生,便同阿惟越致,七地以上。如修其他法门,要经久远劫数。可见,修行证果太难了。必须达业尽情空,明心见性不可。我们念佛法门殊胜,希有难逢,实在是不可思议,等觉菩萨也不知其所以然。一个凡夫,一下成大菩萨,并能一生达到。此法门真是方便之方便,快捷之快捷,实为难信之法。

我等幸闻此法,岂可蹉跎,交臂失之。然行愿真切,必须在念佛求生上,方为真切。正如纯印老人讲的“换衣服”,怕死的人不能往生,因为他将色身当真实,对死恐怖,贪生怕死,放不下色身。贪恋此身,那只有根据其业力,换个形体的色身了,此为断灭想。这样的念佛人,不明白“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对这两句不明了,做不到,念佛没有真实功夫,不会有真实受用,反之就对了。总之,妄想纷飞,是众生无始劫来的病根,不可强制硬断。妄想是心之作用,不过被习气所左右,用错了地方而成病,只要依照佛法,将其转换过来,归到“阿弥陀佛”上来就可以了。这就是专念,也可称是净念。如明了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若能在六尘不住照用,明虚幻不可得,这样念佛则可称智念。久久自然归于无念。便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矣。我们说断除,是除其妄想的病,决不是除其有为法。生活方式方法不改变,心不以相为真实,断妄就归真。若能归真,则了达万法一如,无人我差别。最好的方法,是以佛号替妄念,这叫转换的方法,这也是最佳的根本挽救之法,除此外,无别的方法。

修行人要想从智断,必须多读大乘经典,多亲近真的善知识(决不是误导你心外求法的人),但善知识可遇不可求,多听净空法师和一些被多人印证的法师大德讲经、开示可受益启悟。尤其净空老法师,是法法不离念佛,经经不离极乐净土。但首先要明了六尘等境,唯虚无实,不为所迷,才真的能看破放下。知一切法唯心,心外无法,长时熏修,悟门、慧光则会慢慢开矣。纵然有念,亦极微薄。若详细讲,在宝积经中,世尊向弥勒菩萨言,若众生发十种心,当得往生极乐世界。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生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此处讲的十种心即菩提心、信行愿之心,也就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的心。

总而言之,此两节经文,我们应明了,法无定法,定法必落偏执;法本无法,法缘生无自性无真实,梦幻泡影耳。诸事随缘,心勿起念,起念必攀缘,则生贪著、厌恶之心,烦恼不能断矣。心起念则用佛号伏之、替之,这是对治妄念的最佳方法。此四方面明了,对后面不断深入的经文才会接受、理解。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说名可名,皆假名,它是每一事物的代号。为什么立名呢?凡一切法,皆有差别之相,就其差别,安立名字之言,是就相说,相是幻有,则名为假名。什么是幻有呢?明其非有而有,有即非有之意,就是从相看是有,从体性上是空。相是体起之用,体不坏、不灭,相怎会断灭呢?虽然不断灭,但实非体,故不应取著,因体是不变,相常变动,刹那生灭。体是本,相是末,不应舍本逐末,迷相忘体。不可著也。经中常有离相、不著相,乍听、乍看含意好似相同,细细地品味,原来是两个意思。各不相涉曰离,离婚,离家出走,分离;不著相是显用时照用,“穿越万花丛,身不沾一叶”之意,也就是在应用时不为其所缚之意。

一个会修行的人,应先证体(修心,看住心不起妄动,不生无明),体明必须达用。心是体如何看呢?在生活的事事物物中看。佛法不坏世法,不离生活,生活又有相,故不可坏相;虽然在相中运用,终应会归于体,会归自性,故不可著相也,著必起念。以生活小事为例,别人穿一新款式的衣服,如见而未见,即不著;见而著相,必欲购之,购得则欢喜,不得则恼悔。欢喜、恼悔,二者均是烦恼,心则不净。可见著相者,必由攀缘心而起。如何不著,断念是也。佛说离名字相,离言说相,实际是离攀缘心,离心缘相,就是断念头。佛在此章节中,为何发问?前章讲佛无说,既然无说,为什么提出三千大千世界之名相呢?况且世界之大,其相宛在,怎么可以说世界无世界呢?

借此机会将大千世界的概念说一下,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个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大,中间小,如朝鲜族腰鼓,日月皆在山腰。四天王天,也就是欲界的第一层天(三界共有二十八层天),居山腰的四面;忉利天在山顶(二层),在它的上面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有色界十八层天,及无色界四天。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每一海隔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面有咸海,咸海外有大铁围山。咸海四面有四大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我们所居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四天下。每洲各有两个中洲、数百个小洲为眷属,地球即数百小洲之一。就这样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个小世界;集一千个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这里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称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一佛教化区,亦有佛教化几十、上百个这样的区域。

这样大的世界,怎么说世界无世界呢?为遮此疑,故佛发问,问语甚妙,不问世界而问所有微尘多否?这里佛已点明,世界是由微尘集合而生的,大千世界是微尘的幻相,我们若执著大千世界之相为实有者,听到佛说微尘二字,就可恍然大悟,相有体空之理。须菩提长老答的也巧妙,他领会了佛的意思,故答甚多!其意是世界所有,无非是众多微尘缘聚之相耳,实质除了多数微尘外,怎么会有一个实体、不生不灭无变化的世界呢?便知大千世界,有即非有。通过此节经文,可得出结论,大千世界之相尚如此,其它相更亦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实语者,真语者,不妄语者。由此可见,世界是假非实。假即是空,假不可得;空即假,空亦不可得。明空假之理即为中道,中道为两边而立,中道亦不可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此意比前面讲的更进了一步,其意不但世界,并且微尘非微尘。微尘也无实体,也是假名。佛在楞严经云:“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何谓微尘,何谓邻虚尘?若如俱舍论正理论所说,则微尘之量,已为目力能见之最细者。盖七倍微尘为一金尘,七倍金尘为一水尘。金尘水尘者,谓能在五金之空隙,或水之空隙中任意往来,其微尘之细可想。又七倍水尘,为一兔毛尘,谓其细等于兔毛之尖,由此可悟微尘之细。殊不知此细极之微尘,仍可析之为七个极微尘,这些非肉眼所能见,唯天眼以上可观察之。至此,高倍显微镜也无能为力了,达到色相的边际,几乎接近零。但佛以慧眼观之,仍清清楚楚,为邻虚尘。邻虚之意,邻近虚空也。由此而知,微尘亦是七个极微尘集合而现的,并非实物,故曰微尘非微尘。佛这样一一分析而观之,乃是小乘人的析空观,一步步启发他们有相皆空。对大乘人则不须层层引入。他们可就性体上观察,便知大到世界小至微尘,无论大相小相,皆是缘生幻有,当下皆空,何须用分析比较方知呢?这叫理明事洞然,我们同修能闻此经,直入大乘法界,实因缘殊胜,若能坚持听下去,从理上明了,冲出凡圣同居大有希望。大乘人观此为体空观,本经是为发大乘、发最上乘者说的。故曰如来说,如来乃性德之称。此处如来说者,是让我们明了,佛说的是依性体本空而观,也就是体空观。它是约性而说,微尘尚本非实体,故曰也;都是幻相,故曰是名耳。

此经愈来愈深入,愈来愈有高度,只要认真领会,法味无穷。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我们前面讲过,“微尘非微尘”,则“世界非世界”,世界亦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也是无常的。应明了,小到微尘,大到世界,无不是幻相,体有而相空。此段是令修持者明了,无论遇到何种境界,或在生活中,对人、事、物,都应明了,大相小相皆应不执著,法相不可坏,亦不可著。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此段经文是由上段文生起。“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那么对如来性体显现应身之相,如释迦牟尼佛教化大千世界,为众生开此金刚般若宝藏,令众生回光返照,明自己本具之如来性,不著一切相,见自本性,佛性众生性,本来是一性,无二亦无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同体,所谓一真法界,亦真心所现也。那么,佛现三十二之相的应化身,为什么呢?这不也是相吗?这应化身是不是也有即非有、非有而有呢?世尊为解众生对此疑惑而发此问。

须知如来是众生本具的性体,惜其迷相,而不自知,故佛由性体显现应化身三十二相,用以教化大千世界的众生,让众生自己启开自家宝藏与佛一样。在如来性中,本具此相,只要回光返照,不著诸相,其圆满相皆现。三十二应身相是为二乘人及三界众生示现的,这个相也是依报随着正报转,大乘人所见的则非此相,那是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个也不是如来法身的本体。法身又称自性身、法性身,此性常住不灭,人人本具,但其无形无相,它是如来的体。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分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之别。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经上讲的,“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这是他受用报身佛。法身是如来的体,报身是如来的相,应化身亦称变化身是如来的用。一即三,三即一。应化身是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什么是三十二相,此即修行程度的证明,证性者相貌圆满,相有三十二差别。我们是万人万相,为什么?业力,根性,善缘,心念,均不同故。佛均一相,决无差别,因归性故。三十二相即三十二种相全圆满之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应化身所现。如:足安平,手指纤长,手足柔软,手长过膝,皮肤细滑,肩圆满,牙白净……

此段经文,佛教我们见自己本性,便得见如来,若著于相,所见即是应身之相,非法身之体,怎么可以见如来性体呢?三十二相也是缘聚会而生,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当下是空,有而非有,有即非有,也是缘聚缘散,故曰非相。非有而有,故曰三十二相。相好是大慈悲之愿所成就的。为什么现此相好?一切有情无不著相,若见相好,乃生欢喜心,生恭敬心,方肯闻法,而能生信心。我们修行人亦然,否则度人不易。

从因果来讲,大千世界为众生共业所感,那么佛三十二相怎么来的?世尊多劫熏修而成。由此可知世界与佛殊妙之相,都是因果法,都是缘会而生。既是缘生,当体皆空,了不可得。“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缘生故是幻有,幻有故是假名。有因必有果,为令众生对因果重视起来,自己造业,果报必自受。这叫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损人不利己。大文豪郑板桥有一句名言,“吃亏是福”四个字,很有道理。这样的事例非常多……自己造业必然自己受报,因果丝毫不爽,不可逃也。若知因果性空相有而不可逃,便应修无相无不相之殊胜净因,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则可证无相无不相之殊胜妙果。什么是无相无不相?无相是空,无不相是有。从中体会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假即空,两边不著,中道是也!这就是性之实相,本来如是,若能以此而修,即是般若波罗蜜。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应知般若,是人人本具之智,即是清净心。此清净心,住处无方所,用时无痕迹,无处不在,行往坐卧,事事物物从未离也!不可虚空寻鸟迹,海底觅鱼踪,所谓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凡行者有照有觉,无不是障碍。佛说般若,是让众生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又恐众生著般若名字相,而曰般若非般若(生佛、空有、一多、诸法、诸见一如)。佛告诫我们要奉持,什么意思?若能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离一切相,行一切法,即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理明事显,谓之般若波罗蜜者。

若能悟得细而微尘,大而世界,缘生无性,当体即非,皆是假名,则尘尘刹刹,莫非般若。所谓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一毫端建宝王刹,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此皆境智一如之义也。境智一如,则是无能无所,而绝待清净矣。此段经文示法身无为,原非色相,但如来以无智无得故,无智乃无知,根本智,般若即无智,无知才能无所不知;无得则空寂,则清净,所以才大悲随缘。可知种种相好,不过随缘现起耳,即是缘起法门,所以相即非相,无不是假名相。应知清净心中不应有境界相。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世尊此意,即诸相是有,非相是空,空有两边不著,即空亦空,见性也!性,如来体性也!世人若能即相离相,即奉持此经。世尊,由浅入深,先从请示名持一科,是由伏惑说至断惑,总的精要在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明无住,无住就是离相、离念。念佛是否也应离念呢?亦然!离念决非不念,是让你离法执,离分别如法不如法之念,离求取心。欲进境界,欲生智慧,欲现速效,欲感应佛加持之有求心,此心无不是妄心。无知无见无想无念之心是真心,妄心息真心现,无念是达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净念也。要于修中显义,理明则诠解,入后,亲证则诠修,有解有行才是真的学佛人。必须有解有行,解行兼优,以纯印老人为楷模,方可成就。否则凡心不转,将希望寄托在佛像、诵经上,大错特错。

“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有病应服药,病愈还购药,此药也是病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布施分内财、外财,财宝布施是外财,今以身命施,是为内财布施,重于外财远矣。众生无不爱色身,最看重的是性命、身四肢等,如将四肢身体做布施,虽未损及命,但已属难能可贵。去年中央台播一位患者须换骨髓,台湾有几人发心,用飞机派专人护送,不得超过十几小时。这样发心无私奉献者,不问可知是佛门弟子,因他们明了色身非我,一般人不明此理,怎能有此大心。舍身之器官都是非常难能可贵,何况为众生舍命乎,况且非今生一个身命,乃如恒河沙数身命而行布施。其为生生世世,常以身命布施,可知难能可贵者如何!其福德之多者如何!但是虽然如此布施,然若不能三轮体空,施相未忘,仍属有漏福报,不出三界也。如世间杀身成仁者,宋朝岳飞,清朝金圣叹,解放前无数舍身救国、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虽能受后人敬仰,可得人天之福,但决没听说有成佛者。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此处讲的“受持四句偈”等,胜过无量劫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此何理也?至此则解义更深,已开金刚智矣。此智既开,便知断其妄念,而舍生死轮回根本,其功行视前更为殊胜,故以内财较胜也。因其持说一四句偈等,任何四句偈,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人闻此经四句偈,若能开金刚智(犹惠能大师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开真智),奉金刚般若以修持,便能断念。断念即不被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忧虑牵挂所羁绊,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心不染著,必与佛感应道交,心净土净故。以达无住生心,离相显真智,便舍了生死根本,而超凡入圣。这样的真智由何而得呢?此般若金刚也!这样与过去无量劫舍其身命,而未能舍其生死根本者相比较,一是圣人,一是轮回六道的凡夫,不可相较也!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此节经文较长,共二十五节,其义深奥,讲离相寂灭之理。所谓离相者,实为离一切幻相。明了世间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在六尘环境中,不知此相虚而不实,所以执着取舍,处处为虚妄相所惑。妄境时时熏妄心,使之本有的真性,为外尘相所遮蔽,终日被境缘所迷、所转,起惑而造业,造业受苦报。长劫轮回,头出头没,无有休息。若能离相,不为相所惑,在五欲六尘中,则无执著取舍矣!既无执着取舍,尘相空矣!内真心不出,外尘境不入,则动静不生矣!无动无静则寂灭矣。经云寂灭者,初伏尘外,次尽内根,根尘双脱,先破人我,更进一层,又破法我,觉所觉之相亦离,此即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也。再进一层,俱空不生,空所空之相亦亡,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矣。非法身大士何也!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

 

从开经至此,所有伏断分别、我法二执之理事,由浅而深,逐渐引申,逐层阐发,至详至晰,反复阐明无住之旨者,就是要使有缘能闻此经的人,大开圆解,两边不著,合乎中道。经文“深解义趣”,正明其见地已圆,不偏执有空。

义趣即解行,义为解,趣为行。解行从来不能分开,故曰解行并进,其行到,方能解到,解圆而后行方圆。应当知道,修行不外闻思修三慧,闻说此经,便是闻慧,而深解便是思慧,持行即修慧。若不思维修观照,便不能深解,故说解便摄有行。读诵经典而明理,这就是文字般若。通过经典文字提起观照,转第六意识,无妄想、无分别而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前五识随转为成所作智,第八识自然转大圆镜智。这即是观照起用为佛知佛见称正智。正智则明理体空寂,非实非虚,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相有体无(空),则证实相般若。

学佛、修行,学修什么?就是要真的明了,理外无智,智外无理,理智一如。这就是学佛,就是修行。理是性体本空,智是相用妙有;理是无住,智是生心。理是体空,智是相用,体不离相,相不离体,体相一如。金刚经云:“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相是有,非法相就是空,空有不偏执即中道。这是成佛的第一义谛。上面讲就是两字——纯印。纯是理体,印是相用。明此理才能真的生起信心,“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便是证性,证性也就是明心见性。至此信、解、行、证虽说四事,其实便是一而四,四而一,一具足,一切具足。闻思修一圆满,一切圆满。

此经应机者须菩提请法时,即从座起,愿乐欲闻,是何等地欢欣踊跃,而此时之长老却涕泪悲泣,彼时之欢欣,正映此时之悲泣。此时喜极而悲,深解与最初谛听相应,若不谛听,断难深解。故闻说是经之闻,非泛泛之闻,所谓闻慧是也。真正开此智者,古今中外能有几人?唐禅宗惠能大师,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得顿悟,得衣钵后,尚在猎人队里羁绊十五年。此正是佛祖加被,磨炼其金刚慧剑耳。若在当今末法更为难矣,万人修道,成就一二人也就很可贵了。此经讲的“是人希有”,此理不可不知。只要能入般若之门,何尝不可顿断见思惑。何为入门?实信尘境皆虚,不为所缚。

义趣”,义者义理。即上来所说观门行门,若伏若断妄念的真实义。趣者归趣,亦可说是趣向,即下文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盖义理千端,归趣则一。若不了解义之归趣,则如入海算沙,毫无归结,无利益功效可言。

长老向世尊垂涕泣,是说此经真是难遭难遇,更难理解义趣,岂可轻视,更岂可不悉心体会。长老涕泪悲泣,是慈悲之愿,意在警策一切众生,当速发无上菩提心,奉持般若,方为绍隆佛种,方不负念佛求生净土的愿心。这即是无上菩提心,大势至净念相继,即是无上般若法门。通过此经一定要明了什么是净念相继,净念是无住,佛号念念不断是生心。念而无念是无住,是净念;无念而念,是生心,是相继。善导大师(莲宗二祖)曰:“若人欲速得往生者,应起无间修,所谓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相间,故曰无间修。又若贪嗔痴起者,但随犯随忏,不令隔日隔夜,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如能毕命,誓不终止,决定往生。“我们要明了金刚般若,哪怕四句偈,又能运用净土念佛法门,如虎添翼,往生的把握更大,品位不可思量。

总之,须菩提长老之喜,为众生喜,长老之感叹,为众生感叹,其惭愧往昔,悲泣陈辞亦为激发众生耳。

 

【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希有”二字,前面也有此句,但语同意则不同。前面因乍悟,如人忽睹难得之宝,故赞希有。今则深解真实义趣,庆快万分,故赞希有。此希有二字,不止赞佛,兼及赞法,还有自庆之意。为什么能如此之赞呢?

(1)甚深般若,唯佛与佛究竟证得,一佛出世,必经多劫,很难得闻此经法,故曰希有。

(2)佛说法必契理契机,与会大众若无当机之须菩提长老,将向谁说?说必当机,机缘未熟,说亦无益,故曰希有。

(3)大悲故说。佛视众生本来是佛,因其昧却本来,遂成众生。此无为法,虽不可说,而假设种种方便说之,皆令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岂非希有。

(4)此经一开端,则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持一四句偈等胜过恒河沙身命布施”;“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可见其法之希有。

甚深经典”,谓此经所说,是佛法根本义,是究竟了义,是修心之法,是大智大悲,大愿大行之中道第一义,是令信解受持者成佛之义。且一言一字,含义无穷,其深无底,故曰甚深。

长老自陈,“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此意在开示大众,如是甚深经典,切不可执著文字相,切不可向外驰求。当摄六根,返照自性(净念相继),乃得开见地,了解经中甚深义趣。

昔来”者,谓自证阿罗汉果得慧眼以来也。,见地之意。佛经说有五眼:肉眼,遇昏暗、阻碍不能见,见前不见后,凡夫见地;天眼,天人之见地,天人也是凡夫,六道三界的凡夫,然其所见,超过人道众生的见地,他远近昼夜都可见,故曰天眼;慧眼,是声闻的眼,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我执我见除,见人空之理,明此身非我,谓慧眼,阿罗汉之见地也;法眼,菩萨眼,彻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门,既见人空,更见法空,故曰法眼,此菩萨见地;佛眼,兼前面四种眼,无事不知,无事不见,如明镜常照,谓佛之知见,则超胜一切矣。

未曾得闻如是之经”。此中含义,证罗汉果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此般若大法。惭愧往昔未得闻,正是庆幸今已得闻。长老嗟叹往昔未闻,大有闻道恨晚之慨,此适才所以悲泣也。

可见看经闻法,必应将往昔成见,一扫而空,始有契入之望,一有成见,便障道眼。什么是成见?有求、有得、有知、有见、有念诸偏执即是。

从此节可知,既然是人空眼,则不能见法空理。可见人之学道,必须量自己根性因缘,浅深次第选择法门,契理契机,丝毫勉强不得。修持也在遇缘不同,时节因缘,也勉强不得。说法亦然,机缘与教的内容必须相扣。我从九五年始,受老人之嘱,弘扬纯印老人修行示范。先是讲她自带法名及一生行善布施的情况,次后在众生有了认识的基础上,讲老人在生活中不执著、不分别的事。再讲老人日常言语不离经教、不即经教的世、出世间法。后才讲“纯印”二字之真谛,相继讲了“从四圣谛入大乘法”、“十二因缘”、“真空妙有之圣境”、“巧解西游记”、“修行之理在于诚明”、“救心归原”、“破执修心”、“认识我”……无不是佛的修心之法。层次的提高,一是纯印老人日常潜移默化的熏陶,二是净空老和尚107盘无量寿经的启发,三是我真的听净空法师的话,以一句佛号念了整整七年。在这七年里,没看过任何一部经论,其中包括《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除寺院请我结缘外,我不参加任何来函邀请的法会,不到任何寺院凑热闹,就是本着一句佛号念到底。对经论我是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知道,有几个孩子都说错了。别人乘机说我打妄语……多说一个、少说一个有何关系?都是缘聚缘散嘛!今世知道几个孩子,前世知道吗?何必太认真、太执著呢?无定法可说嘛!世人学佛了,还存有坚固的执著、分别,怎能修出去呢?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长老大慈大悲,自己得了法的乐趣,普愿现前、当来一切众生,同得法乐。故极力盛赞、陈述成就之希有,令大众闻之,发心信解。文中虽然未明说,而劝意殷殷,可见心意。此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若复有人”,即深望有如是之人,得闻此经。含意此经难闻、难得,有缘何幸而得,决不可错过此机会之意。“信心清净”,闻法、修行,信非常重要,佛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解行证,信为基础。信可作六种解释,亦含六方面内容: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具足而为正信。

清净”,即是无相,著相心就染污,清净是性体。前面讲过,不住六尘生心为清净心,住尘便是著相,少著相非清净矣。无相清净,若彻底说,绝对之无亦无,乃为究竟清净。也就是我空、法空、空空方圆满。可见位登初住,只证得一分清净心,历四十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至等觉,尚有一分极微细无明,也就是清净心尚有微欠。可见若证法身实实在在太难太难!必须离文字相、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心不著一切广大境界,希望往生的心念都不可著,难矣!而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宽容多了。但也要心不牵挂,无忧虑、无烦恼,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心住在阿弥陀佛上,以佛号伏妄念,一门深入,勿杂勿滥。如实如法行去,除一句佛号外,一念不起,一念不生,起妄即以佛号伏之。这样长时熏修,断得一分虚妄相,清净心便现一分;现一分便证得一分法身,而登初住,转凡成圣矣。由此可见,信若具足,解行证三方面,都随信之增长而光明。佛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不可将信解、修行,看做单一。

知足者虽贫名富,不知足者虽富是贫。从前有一位在家修行人,缺吃少穿,被人讥呵为最贫穷的人。但此人依佛陀所赞的知足之法,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他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又说:“佛说知足便是富,他身为太子,富有四海,却出家苦心修道。当知三宝(佛法僧——觉正净)是世上无与伦比之宝,获此三宝,是最富有之人。而那些虽有财富、珍宝的贫穷富者,因贪心不能满足,对布施则非常吝啬,怎比得了心无贪意的知足人,一切无顾忌,连身体都可舍去,无牵无挂啊。富贵人有几人明了财富是五大家所共有:官府、盗贼、水、火、败家子。如果到了财运衰竭时,他们的苦恼不知胜过一般人多少倍。我恭信三宝,以信力为宝,任何人也无能力将他夺去。所以我心意坦然,没有忧苦……”

可见具真实智慧的人,必然是信心坚定之人,这样的人远比那些整日寻欢作乐、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之人要富有得多。他们只知苦积钱财,但精神上却空虚贫乏,不知钱财有份,集必有散,不可永保。而信心之宝是累世的,能于生死中极受快乐无诸苦恼,可见信是第一财宝。而世间那些财富决不能永保一世,既使保住也是灾患的祸根,守着他的人,总不免昼夜忧惧,恐财富被人劫夺,怕子女遭人算计,整日耽惊受怕,心神不宁。还有因贪著的缘故,身被病魔所缚,以至累世受苦……有信心之人能得戒财、施财、定财、慧财,而那些不具三宝,没有信心的人怎么会有这些真实的财富呢?一切功德都以信为使命,只有这些财富,才能累世伴随你。所以任何财宝不能胜过信的巨富。

实相”,是性体的别名,性是本具,无生无灭,无始无终。世人迷则迷此,误以为人死了就没了,果真如此就好了!殊不知死并非了,相了性未了,改形罢了!有身苦报就没完没了。此生修不出再想得人身,来世已无期,难哪!此经宗旨,直指成佛,但必须离相、断烦恼,看开放下,对六尘境不起心不动念,对佛法也应放下,诸法不生而般若生。法是有,般若是清净心是实相是空,有若不存在,空怎么能独存呢?空有都不存,空空亦无,净心则显。此即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也可说信心清净,便是实相现前。因其信成就(母体成就),便心清净。此正显其生即无生之义。

所谓证得,亦是假名,实无所证、无所得也。因清净心从未离、未失。既然净心未失,为何不能显露呢?犹如圆月被六尘缘影遮蔽,妄想分别执著尘垢重重,必须拂拭(修行、念佛、断烦恼),此月才能分分现,而非骤然学佛,一朝即圆满也。菩萨尚须经四十一个位次,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圆初住位菩萨,尚须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均未见性,实报土才入圣流。我们是一品无明未断,带着妄想、分别、执著心去极乐的,是凡夫入圣人地,小学生而入大学校园。唯有极乐世界,有此特殊因缘,四土全是净土,况往生者都入圣流。为什么?此土无分别四土,土土都是实报土、寂光土,佛与诸大菩萨见我们无不都是与其等同。为什么?四十八愿,佛与菩萨无分别故,此点其他佛国土是没有的。省了无量劫的修行,一步登天,再不老实念佛,可谓不知好歹,不知生死就在呼吸间耳!

此节经文有“第一希有”。“第一”即是正等,“希有”者,正觉也。“功德”者,功指修功,德指性德。在这里讲一下功德、福德的差别。

好多同修天天修功德,实际所修是人天之福的轮回果报。福德概言,凡作善及一切善的行为,事相上做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福德,讲法度人也是福德;功德是与自性相应与法性相应,它是在法身中,无体无相者。具体讲,能见真如自性就是功;能将众生视为自己的父母,看一切众生都平等就是德。我们念佛人,念念无滞碍,与真如本性相应,就是功德。此句圣号是“万德之本,全德立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因念佛念自心佛,念自性佛,念我们本来就有的真实妙用、清净平等的佛性,所以念佛与自性相应是功德。一个人正直,内心谦虚是功;外行守礼、守法是德。不离真如自性而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一切妄念是德。念念不离自性是功;在一切人事物的境缘上不染著是德。念佛人欲证功德法身,依照这样去做,便是修真的功德。修行人做到无害人心、利己心、自私心,又无防人意,心里不会轻慢、猜忌、疑惑他人,对人对事无不以真诚心,这就是修功德。念佛人能随顺法性,对圣号念念不间断是功,功是修功、功夫;心行平直不谄曲,就是德。以念佛之法修心性是功,修身行是德。功德是从自己自性里面去见、去修、去证的,决不是藉著布施、供养、作善所能得到的。可见功德是自性上的成功,非心性外所能求得。福德是行为上的表露。可见功德与福德是截然不相同的两回事。福德就有为法而说,功德就无为法而言。修功德而著相(念佛念经,持戒……),则功德成福德;修福德而不著相则福德即是功德。此无定法也!

古德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就是起心动念,相应是与清净心的自性相吻和,便是证。净土宗一念相应,是指与弥陀之心愿解行相应,如是求生净土,决定得生。简言之,念佛不打妄想,佛号精纯则相应,非多寡而称量。古德曰“喊破喉咙也枉然” !生清净心之人,虽未成佛,却已成就成佛之法,即离根尘识(心意识)虚相,生清净心实相。这叫离虚显实,有成佛之可能。世尊在阿弥陀经上告诉我们,我们净土念佛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证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即三种不退之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此节经文,意在令初发心菩萨得以入门,所以侧重讲信为主干。然而当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以信解行证而言,若以信为主,则一切趋于信;若以解为主,一切趋于解,其他类推。这就是一经通一切经通。切记,勿杂修滥修,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必须精专才能受益,否则不是学佛而成佛学。故听经闻法,当明了其用意所在,若执著名字相、言说相,则死在句下。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上讲,修行应“从明师受戒”。明师就是名符其实,也就是真的有修有证的善知识,受戒是接受他的教导、教诫,而非是由他给你授三皈五戒,那不是心外求法吗?毫无意义。所以执著名言,死在句下,守死戒,为学佛人一大忌讳,亦非圆融无碍之佛法矣。学佛人真的明此理,即能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自然精修而得。否则被经转,死在名字相、言说相、文字相上,怎会有修证可言?我执没破又添一法执,这是以轮回心,修轮回法。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文殊、普贤求生净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均可证明,可见净土之殊胜。修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还有一点不同。其他法门,心应离一切念,而净土则要忆佛念佛,以佛念替妄念,降伏妄念,佛号念得精纯,念念不断,才能与佛感应道交。其他法门心必空寂,业尽情空,净心见佛,清净心现前则转八识成四智。我们佛号成片,心无杂念,单提一句佛号,以佛号伏住烦恼,除佛号外无任何杂念,对生活中的六尘境界,不染著,境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境转。在处理人、事、物上,随缘勿攀,随遇而安,用根不用识。不分别,不执著,除佛号外不起心、不动念。这样修行,决定往生。如吉林二〇〇一年秋在丰满大悲村往生的魏淑兰老居士即是明显例子,佛的莲台下来接引,非常殊胜。还有九七年纯印老人大儿媳七昼夜不断念佛,出现许多奇迹,梅河日报以奇闻登载。可见念佛人,法缘真的殊胜无比,才能接受难信之法。这个法门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最忌杂修、滥修,到临终时佛号提不起来,那才叫可怜悯者呀!“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那是佛门里的愚痴人!切记纯印老人的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这是针砭末世修行人的弊病啊!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此节是解释实相是什么含义。“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正明其所说乃性耳。如来者,性德之称,诸法如义,约性而说,名者,假名。既是非相,为何又称实相呢?性无分别,而相千变万化,但无实体则虚妄不实,名曰实相。什么是虚妄呢?虚是假,是空义;妄是邪,是幻义。前面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是虚妄,性是真实,性虽非相,但能现相,一切唯心造。离如来性体,并无相可言。性是相之体,相是性之用。若只见相,偏于有;若见非相,又偏于空,皆不能见如来性。因性是空有同时并具故,犹如以镜照物。必见相非相方见如来。须知应见相而非相,亦应见非相而相。相而非相,色即是空;非相而相,空即是色。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明其非相而相也。相即非相,非相而相,正是如来藏,两边不著、虚实不二的真实义。相可离开吗?性相一如,怎能离,离是离我们以相当实有的执著、分别心。佛说离相,是为破众生的执著,以假当真,以幻当实。众生为什么有执著呢?因偏私,自私自利。执著财富,不知财富命里本有,非执著而得,只能提早来,而不能多得。不修布施怎可多得,如是因,如是果。执著悟性,不知它是法布施之果。执著长寿健康,不知是无畏施之果。无因不能得果,不种果树就要吃果,实无道理。这些无不是私心,未离开我相、我见。众生轮回受报,造业受苦,全由偏私之源。学佛人必须明白,欲转凡成圣,往生品位增高,非离相见性不可。不学般若,不能离相见性。日常应持戒修福,就是要勤俭、惜福。惜福即珍惜生命,要“欲以勤俭立德,不以勤俭图利”。

奢侈是万恶的导火线,节俭是诸福的养成所。有几人明了福寿等同之理?不知培福、积福、惜福者,大多五十多岁即早亡,其多是不知惜福,因奢侈过度而寿命减短。纯印老人教儿孙:“十分福用三分,留下七分送给人。”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勤俭美德,反对奢侈,共和国的功臣从建国之初就提倡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如周恩来、朱德、陈毅等,无不持守艰苦、勤俭的美德。而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少数人借职务之便,开了奢风,使多数人受其影响,中了流毒,竞尚奢侈,久久造成了公共的困厄,世人对此不满。只有人人崇尚勤俭,民风才能纯朴,社会才能安定。我佛门弟子当由己身做起,时时事事以俭为荣,以奢为耻。“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节俭乃佛门之美德,佛陀住世时,穿的衣服称粪扫衣、染色衣皆含此义。

世人诸多疾病亦是不知惜福所至,尤其食众生肉,更是不健康的因素。

离相,如何离?有亦离,无亦离,亦有亦无亦离,非有非无亦离。这即是古德解释实相为无相无不相,这个无字,是绝待之无,不是针对有而说无。相与不相是二法,是对待之辞,有对待,便有变动,有变动,便有生有灭,有生灭绝非实相。而性体是无始无终,万古常恒,究竟坚固。什么是绝待呢?如体性坚固,坚固则无生灭,无生灭则无变动,无变动则无对待,无对待便是绝待。无相无不相一语就是绝待之意。实相则非相,若明此理,在起心动念时,时时观照,念头一起,均以佛号降伏,这是最妙的方法!起心动念必有所著,我们用佛号一律伏之,这就是修离念离相快刀利斧。对六度万行,如法精进修行,但不在心中留痕迹,做完即了。修行是不坏世法,无不相也;而心中若无其事,不著、不住,无相也!对一切世间事,事来则应,事过则净。虽应而心净,心净而不废应。这就是布袋和尚表的“提得起、放得下”之法。久久熏习即明了,应时即净时,净时不弃应时,自然两边不著,合乎中道。我们从三方面来理解这个意思。

(一)使人得知心外无法。佛说法四十九年,为什么佛说无说呢?因一切法无不是缘生法,众生有感,佛才有应,所说法都是性体的流露,非是心意识的知见。自性本来清净,“本来无一物”,何处有法来!佛说的法也是幻相而无实体。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说是生心,无说是无住,此乃虚实一如。因自性体是净心,净心无一物,正因空寂无一物(空杯),才能装万物(装任一物),这即佛法的根本法,万法唯心,又称心外无法。我们明此理,法是心性所生,诸法的真实相就是性。也称实相,妙明真心,如来藏,实体,真如,一真……此性对众生讲叫佛性,对植物、矿物、宇宙间的无情众生称法性。佛性法性本是一个性,“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法性含佛性。

(二)众生久远劫来忘了我们本具的德能,但此德能完好无损,只因被妄想、分别、执著所遮盖不得显露,而产生了贪嗔痴的恶习,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追逐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将这些虚幻相,当真实可得,忘了自己本有的宝藏——体性。由此迷惑而造贪嗔痴,杀盗淫妄,身口意三业,导致轮回不息,受苦无尽,尚不自知。只有修正错误的想法、说法、做法,挖掘自家的财富,才能回真正的老家,会归自性,一真法界(极乐世界)。

(三)使人明了,一真法界,它也是唯心所现,真心现一真法界。众生不明此理,心总是波动,心猿意马,不觉而念起,念起生无明,无明而造业,造业感果报,形成十法界的森罗万象。而真如则是一,二就不真了,纯印的“纯”字就是此意。一即一切同体之意,一切法的真实状况,莫不空有同时,上自十方诸佛,下至一切众生,宇宙万物,山河大地,情与无情,莫不以净心为体。净心的实相,就是空有同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曰一真法界,亦称诸法一如。龙树菩萨为诸法下一定义,“实即非实,非实即非不实”。实即非实就是有即非有,色即是空;非实即非不实,即非有而有,空即是色。它概括了诸法真实状况,也就是性体的真实状况。但要明了,我们所说的诸法实相,本不可说,这也是假名,不可执著。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其义是不可偏执。亦有亦无是双照,非有非无是双遮,遮照同时是中道。空有同时之义,是明了空时即是有时,有时即是空时,当处出生,当处灭尽。空有圆融,即明空有同时。可见空有俱不可说,既不可说,又何必去分别呢?这即是佛说空有同时的微意,以此来除众生分别的情见。欲证菩提智慧必须离四相:名字相,言说相,文字相,心缘相。所谓开口便错,举念皆乖。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明空有同时,使人明此理得入般若正智。下面又说“无智亦无得”,明空有同时后,马上告诉我们不要执著,本来没有,何必求取呢?本经般若非般若就是此意。佛先说空有同时则生实相,后又怕人们执著实相,又说实相非相,非非相,假名为实相。

为什么空有同时即与自性相应而又不可执著呢?因少有所执,便偏著有一边,这决非空有同时了。禅宗用观照的方法很好,不立文字,不立言说,一句话头参到底,情见若空可明心见性,但修成功的,除上上根性者外,很难成就。而我们念佛净土法门,好解决,起念即以佛号伏之。古德的经验,“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什么是觉迟?佛号一停,妄念必生,就背觉合尘了。佛号不断妄念即伏,久之则念念即佛,念念即觉,将呼吸念佛法学会了,可达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虽然仍是凡夫,但品位不在下三品了。“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信解受持”,是证法身的基础,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而后方解行证。,是了解、理解、解悟。,领纳之意,领会接纳。解与受义相近,先解而后方接受。受持,解行并进的意思。,是坚持、执持,不走样,不忘失之义,“信解受持”一语,即说,对佛讲的般若妙法,不但能信能解,且能解行并进而不退。“不足为难”,长老是证果的阿罗汉,闻法后能信能解能行,解行并进,进而不退,修持时不十分困难。但决不是不难,若绝对不难,怎么会庆幸自己得如此妙法呢?前文讲过,闻此法激动得涕泪悲泣,赞叹希有。为什么说“不足为难”呢?

(一)须菩提,当时佛在世,经常见佛,接受佛的熏陶,获法益当然不可思议。况接受如来光明摄受,见闻随喜,必生莫大之慧,如是因缘具足,所以佛每次说法,在座证果的人,不可计数。而我们没有如此因缘,生不逢时,不是生在佛住世之前,就是生在佛涅槃之后,有八难之一。

什么是八难?即八方面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业障太重,很难见佛闻法;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知道有佛有法,故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修行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不能见佛闻法;患了盲聋喑哑的人,自然听不到,见不到佛法;世智辩聪是世间人仗着自己的小聪明,不肯接受佛法修行,甚至还毁谤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涅槃后,都见不到佛,听不到佛亲自讲法。佛经意在言外,有人依文解义,大错特错。我们就属后面这一条。

(二)对已证圣果的人来说,不足为难。对解空第一的长老,当然不难。

(三)是长老对末世众生鼓励也!末世众生既不遇佛,甚难得闻如此妙法,而能得闻,并能依佛教诲,信解受持,实在是稀有难逢,难能可贵,又能接受带业往生的念佛成佛之法,必然远远超过须菩提长老。我们往生后都是大菩萨(阿惟越致菩萨),七地以上的菩萨,最差的也证圆初住菩萨。对我们这些具殊胜因缘的人来说,也同样是不足为难。佛菩萨鼓舞后学之心,殷切之极!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来世”指佛入寂后,“后五百岁”,则指佛入涅槃后,第五个五百岁,即末世之初。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能否保持一万年,现在人心坏到极点,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人心,依报是环境,法运也是依报,所以佛法还能维持多久,很不好说。好在我们还能闻到佛法,又得遇纯印老人示现,净空法师等一些高僧大德弘扬正法,因缘非同小可。这一世若失掉人身,万劫难复。今二〇〇四年,如按通算二五四八年,已在第六个五百岁初。经中凡言“后五百岁”,亦不限定在第五,系指末法时代而已。大集经云:第一个五百年是解脱坚固,第二个五百年禅定坚固,第三个五百年是多闻坚固,第四个五百年是塔寺坚固,第五个五百年时,众生善念已失,是斗诤坚固。往后每经过一个五百前面加“斗诤”二字,现在是斗诤斗诤坚固,入道修行非常之难。斗诤者,犹如恶犬相咬,人已不是人了,与畜生没区别了,争强斗胜,尔虞我诈,丧失人性(人之初,性本善),不信道德,伦理无存,财色的欲望炽盛……

从古至今,立国之本是抓教育,从小抓德行,现在武汉大学有人发心录一套弟子规,非常难得。古时对儿童的要求,现代的成年人也做不到。德是德行,必须从教育入手。改变人们自私自利、没老没少、贪而无厌的心理。从中国的现状看,很难实现,为什么?不相信因果,天地人三才缺一,地是群众,是人民,这是治国安邦的基础。老一代革命家将人民比做水,干部、政权比做鱼,很有道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没有老百姓,不重视百姓怎么行!人表官员,表干部,表领导。天表什么?表神,什么是神?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大圣大贤人是神。要相信这样人的话,国家才能兴旺,社会才能安定。这样的大圣人大贤人是谁呢?佛、菩萨、老子、孔子、孟子等都是。佛是究竟圆满的智者,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是他们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真相。现在人们将大圣人的话,斥责为迷信,不信他,不信因果,造恶业而毫无恐怖感、无耻辱感。可知今日欲补救人心,挽回世运,唯有弘扬佛法,这才是治众生贪心的良药,也是唤醒被邪教以心外求法,以仰仗人仰仗法而被迷惑的那些众生的唯一方法。不弘扬佛法,人们怎能辨别是非、邪正、善恶呢?可惜现在讲正法的人成了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啊!

佛说后五百岁,是斗诤坚固的时代,什么是斗诤?己是人非,争强斗胜。以佛门而论,近一千年,各宗各派,斗争非常激烈,相互攻击诽谤……时至今日,竟有人说念佛是著相修,是心外求法,冷眼观之,这些人才是真的灭佛灭法者。为什么?不依教奉行。华严最后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无不念佛求生净土。佛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古德讲:“欲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学佛人攻击他人,自赞毁他,挑起门户之争,不是灭法是什么?这里有个大私心在作怪。这些人攻击念佛不是魔是什么?有些人弃净土搞什么“还债法会”,扎纸人扎纸马,烧金银锭,替己消业,完全是心外求法。还有甚者,打着净空法师旗号,搞一个消业的回向文,在佛前念几遍就可消业……不改变贪嗔痴的心念,不消除妄相、分别、执著之心,不依念佛消业,只念回向文可消业吗?纯属心外求法。我断定老法师决不会以盲引盲。好多人见了净空法师,回来却攻击他,真是谁讲法度人谁有罪,不讲法不度人有功,颠倒了。我没见净空法师,但我真的见了净空法师,按他教诲一句佛号念七年,所获法益难以言表……佛门斗争尚且如此激烈、坚固,其他更何待言。

我们既闻佛法,却生末世,实不该怠惰。古人称努力、奋进、自强,佛教称勇猛、精进,这些词句都是针对自己而说。今天世界是个竞争的世界,竞争就是含有排除他人、独树自己之意。竞争,胜者王侯又有几人?美梦不长!败者虚颓,生活难安,每况愈苦,竞争到极端就是战争。病根是什么呢?一是杀业重,二是起于执著。执著由分别生,分别由我见生。由此可知若想化解斗争,必须化解它的因,才能切断它的果。因就是执著、分别、我见。而佛法专治此病,佛说众生不能成为圣者的原因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可知今日欲补救人心,挽回世运,唯有佛法,才是对症的良方。虽然是良方,但贪心极重的人,感到苦口而讳疾忌医。因佛法恰与人情相反,正如纯印老人日常教诲的,“别人争的,你要让;别人不愿干的吃亏事,你要干;别人想的,你不想……日久天长,必会受人尊敬。”我居住二十多平方米的火炕楼,老少三辈,两窝九口,晚上谁起夜,回来因没睡觉的位置而吵架。两次调楼房,都被老人拒绝,叫我让给工人……她的做法,很难让人理喻。我们修行人,又有几人明白修行为何义!修什么?怎么修?只口里念佛、焚香、摆供、磕头,到寺院舍点钱、参加法会就是修行吗?临终佛就能来接你吗?不破见思烦恼,不破分别、执著心、自私自利心,情识不断,对身外之物贪得无厌,整日心猿意马,放而不收,与佛能感应道交吗?在我身旁的同修,以梅河财富报为核心,做了许多善事,替政府分担了一定困难:为残疾人建房、供养,帮助五十多名无钱上学的儿童入学,一个学期需万元,都是用自己工资……一定要打破自私自利之心,打破妄想、分别、执著的念想,否则佛无心,你多心,不是一个频道,能接通吗?况且离佛住世年代久远,善知识非常少,可遇不可求。而恶缘、邪师又以受大戒者,欺骗迷惑众生,将人引入歧途,这就形成了内因亏损,外缘不足,因缘两缺。不但修行难,受持更难,信解难中之难。在这种环境中,我们能闻此妙法,非久远劫广植善根、具有菩萨种性之人,是不能有此殊胜因缘的。

经中:“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这段经典,告诉我们如不具菩萨种性,怎么能得闻此经,而且又能乐于信受,这是具足三慧的人。闻,是闻慧;信解是思慧;受持是修慧。闻思修三慧具足,实在不容易,不是累劫修的,怎么会有此缘分呢?只要同修遵佛的教诲持戒、修福,依纯印老人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没有不成就的。这四句话,就是戒定慧。前两句是持戒;第三句是修定,对坚固的竞争、斗争,视若无睹,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为什么?因争来争去,不可得故;以假作真,以幻为实故。那是愚人干的傻事,明白佛法的人决不求名利,那是梦幻泡影,过眼烟云,非真实也!“一心念佛”是修慧。这四句就是持戒修福。持戒是断绝六尘的染缘,这是自利的基础;“远离名利,一心念佛”,是发展性德,是修福,是利他之心,是功德。绝染缘叫背尘,修性德是合觉。如此修才是背尘合觉,离此则背觉合尘。只要持戒修福,必蒙佛摄受。如是则三慧齐修,又能老实念佛,何患不成就。这样的人怎么不是“第一希有”者呢!我们切不可自暴自弃,辜负佛及长老谆谆劝勉之意。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上一节经言,“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为什么这样讲呢?下面三科专门解释此语。这节即解释其一:以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皆无故,这是不著有。下文亦讲此等人,不但空人我,并且空法我,不但不著有,且不著空。我法俱不著,亦名我空、法空,非法相亦不著是名空空。此名我空、法空、空空三空。末法时期众生,若不具般若根性,我法执著非常重,又浊恶之势重重,人心恶到极点,在这样的条件,这样的环境中,能得闻此法,超出常流,信解受持,真的将我、法等执著心淡薄了,这样的人不是第一希有的菩萨,不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是什么!这节是离四相,不著有。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此节是不著空。四相非相的根本是我相,学佛人若能见到我之色身,本缘生幻有,从生时便走向死亡,故曰我相即是非相。人众寿亦如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中不可存丝毫之有,有即是空。此相为什么可离呢?这里的离绝非离相,而是离执著、分别之心,见相、用相而不取相。譬如病目翳眼见空中之花,花处即是空处。真的明理会修的人,不会灭花而另外取空,只要将眼疾翳病治好,其空中之花自然消失。不会修的人,不治病眼,而怨空花显现。灭四相,绝不是离开四相,只要心不执著,明白相有性空之理,有相皆幻,了不可得,不再追求它、向往它、依赖它,用它心不住它就是修行。如果能解得“色受想行识”五蕴本空,则知当其现我相时(以假当真时),便是空时,故我相即是非相。而人众寿相,无不是五蕴假合,本来皆空。故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寿者是时间的概念,今日此时,再也无可寻觅。寿者是相续不断而成的幻觉相,是刹那生灭相,每秒钟是两个十万八千次,是念生念灭,生灭同时,是刹那之间的运作。所以寿者相即是非相。

这些道理明白了,一切顺自然,不住法相亦不住非法相。洞明一切相有即非有,非有而有,相有体空,了不可得。故见如不见,任凭万象纷纭,而心不动念,无执著有,无执著空,即无法执。这就是智慧三空之理(人空、法空、空空)。这样的人就是大根器之人。可取之处,一空到底,非是在枝枝节节上用功,割断了枝叶,其根又生。上科不著有,此科不著空。这即是离有离无,双离不住相,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空有同时。自性清净本无一物,无相不相,绝待圆融。不空而空,空而不空,圆融无碍,便是契入实相的性体。故称第一希有。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何以故”者,问四相即是非相,何故称第一希有?“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诸相即是我人众寿,相千差万别,绝非一相。人芸芸之众,无一相也,草木亦然,树叶细观察也绝非一样,故说一“”字。而又曰“一切”者,因不但由身见而起四相,前面讲的若取法相,取非法相,即著四相。由此可见,凡有所取,便成四相,故曰“一切”。实相之性,本是相不相俱离,非虚非实,非一非异,离一切诸相,便证法身。故曰则名诸佛。诸佛,有两种解释,一为十方三世诸佛,一为初住以上,极果以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名分证觉,亦名分证佛。初住至究竟觉共四十二位,故名诸佛。这须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圆满。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知我们学佛人,若能离一切诸相,已得见如来性体,岂非第一希有。明了相即非相,非相即相,二边不著,空有圆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一如。这即是实相之真诠。所谓实相、诸佛,皆是假名,即皆不可执。诸佛一法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差别怎可分别,分别即是著相。故应一切非,一切离,信心方得清净。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即明心见性矣。

千经万论语义繁,篆归一卷便流观。

分明说与还家乐,好作丰碑指路看。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如是如是”,是佛印证须菩提尊者,言之极为恰当,“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此处佛讲的若复有人,不但指与会者,乃通指现前及未来而言,皆是有机缘能听到此经的人。“不惊不怖不畏”,不惊,不感到乍然愕怪,听此经感到奇怪、惊奇,“啊!还有这样的经!”不怖,不惶惑不安;不畏,不怯退、阻碍自己,由于惊怖不敢修学。智者大师解释不惊不怖不畏是这样的:“初闻经不惊,次思议不怖,后修行不畏。”不惊是信,因无量劫闻过此经,不感到惊奇,深信佛的教诫。不怖是解,没有恐怖疑惑,而能接受,能契入经典,理解经典。不畏是受持,肯修学。为什么会有惊怖畏的众生呢?因凡夫一听佛说有相皆虚妄,二乘人本来是法执,认为法可取,不可丢失,一闻佛说法不应取,偏空的人一听,非法亦不应取,必然因不理解而惊怖,非常害怕佛讲般若,讲虚实一如、不一不异之妙法。这样的人信解没有缘分,不能受持,怎么能同登觉路,证菩提(觉悟)之果呢?所以佛一一道破不能信解受持的原因,令一切众生,凡闻此法,即明了法无定法。又能有多少人,闻此经能信解受持呢?佛说此语,意在劝勉众生不要著法相,以相为实;亦不要著非法相,而落于偏空。两边不著,才是中道。佛在这里说出众生不能信解受持的病根。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如来表约性而说,故曰第一非第一。为什么?因体性空寂,怎有第一波罗蜜之相,故曰非第一。以此明性本非相,故不应著相,但性体虽无相,而亦无不相,因一切相无不是性之变相,由性而起相。是名,明其相不离性,性是相之体,相是性的作用。性恒寂真常,而相千变万化。若明此理,在相的六尘境界中,会归自性,心转境而不被境转。这就是修持,也是此经的宗旨。

般若波罗蜜为何称第一波罗蜜?古德讲五度如盲,般若为眼,可见般若为诸度之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般若之子,子不能离母。故修大乘的人欲乘牛车,必须修六度万行,六度修圆满就是佛(大白牛车)。如果诸度没有般若,那只是修福,是轮回之福,不能出三界。为什么?缺般若的指导之行,从因上讲,没有真正的智慧,只能作善事,从相上修,表面看很虔诚,念佛也很认真,但不知销归自性。所以愈执著对与错、是与非、人与我等,惑业愈重,妄念愈多。此口业极重,分别、执著心很强。从果上讲,不能证法身,不能度过烦恼的中流,达涅槃的彼岸,不到彼岸便沉苦海而非般若。可见般若之重要。般若非外取,它是清净心本有的佛知佛见。古德讲,般若即无知,清净本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知才能无所不知。知道愈多,愈杂乱,增所知障,非真智,乃世智辩聪。所以将般若称为第一波罗蜜。六度与般若结合则成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才能到达常乐我净的彼岸,成为功德。为什么?离相而生心。诸度不能离般若,但般若是否可离开诸度呢?般若无落脚处,成虚妄,着空相,故佛说非第一波罗蜜。这里的“”字,是不可执著般若为另有一个相,般若是究竟圆满的智慧。狭义讲五个一如:凡圣、空有、一多、诸法、诸见一如。“是名”二字,是不要执著,一执著就动念头,就有分别,不是偏有就是偏空,这样不明理地盲修瞎练,不会达彼岸。什么是彼岸?诸法实相是也!实相无相、无不相,故般若虽然称第一,而非第一,是名第一。为什么?第一的自性本无相,因无定相,故说为非第一波罗蜜。佛说法,无有一法离开般若。所以佛说法,法法不离自性,法法皆是般若,法法可名第一。则般若之称第一,乃是假名耳。

既然般若是实相,是性体,是妙明真心,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无不是般若。佛说法是自性流出,无有一法能离般若,佛心众生心本来是一心,无二亦无别。那么我们所修的菩萨道,所为的菩萨行,“温良恭俭让”五德,净业三福(三种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修行佛道),僧团的六和敬,三学(戒定慧学。戒学即禁戒,摄心,律藏之所诠,能防非止恶,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十恶业;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此即经律论三藏,修此三学,可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称三无漏学),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是菩萨因地所修),十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不修普贤行,怎么能去极乐呢),若明般若理,日常处事、待人、接物,一切无非般若。

由是可知,法法不离般若,法法皆圆,皆名第一。称第一亦是方便、假名也。我们应当悟得说“”,说“是名”,无非空其著相之病,并非坏其相也。不坏其相,是并偏执之空亦空。若能通达此义,则知相是幻有假有,不可著,但决不是说无相,人有人相,物有物相,因法无有定,有生有灭故不可执著。并非无法,法是指一切事物,无论大小有形无形,统称为法,都离不开刹那生灭的法则。有形物质叫色法,无形精神叫心法。学佛人迷就迷在法上,一提法,起心执于佛法,或执于某经消业快、感应强、神通力大。法之大小在心,不在法,不在经。唐朝的法达拜六祖头不着地,六祖发现问他必有可骄傲之处,他说诵法华经十年,诵了三千多遍。当六祖问他经义,他答不上来,求六祖作解。六祖说不认识字,让他诵一遍,当诵到第二品,六祖即明了,制止他,而为他讲说法华经,法达听后开悟了。心大法即大,心小法即小,一切唯心造。法法皆般若,法法皆圆融,何必苦苦分别。“圆人说法,无法不圆”;“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邪”。心不从五欲六尘、贪嗔痴三毒中出来,对钱财、眷属、名利放不下,诵什么经、拜什么忏、持什么咒也不会灵的,与佛菩萨频道不对号故。所以执著法,必有定相、有分别,心一有念则落四相,怎么会行中道呢?真的佛法两边不著,中道亦无。以空来说,空不著有,并且空亦空,便是不著空,两边不著,一空到底,人空、法空、空空。密宗、净土宗从有门入道,但切记若不明自他不二,心土不二之义趣,必然大变小、圆变偏。可见佛说法,法法皆圆,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众生因有见、有偏执,方分别出一个圆、大、偏、小之别,非关法也!菩萨修的三慧闻、思、修,非常重要,以此常常提起观照功夫,勿偏执,不虚不实,非一非异,久久熏修,总有一天大开圆解。

此节经文,我们应侧重理解“法之圆融”,不落偏执。这非一非异,非虚非实就是佛法的圆融。然则性相既然非一非异,则是一而二,二而一。一而二,故应不坏,又应不著。因其虽然非异而已非一,故须于圆融中见行布,在行布中得圆融,这又回二而一,不异,相会归于性了。因其虽非一而实非异,当令圆融不碍行布,行布而不碍圆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今学佛人,真明佛理的不多,虽读经不过随文解义,不知义在言外,最易偏执著相。故不如发大悲大愿,修福持戒,一心念佛,亲近释迦、弥陀两位大善知识。以此义理,观照自心,遣其凡情,恳切持名念佛,广度有缘人,与众生同归极乐邦。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法法皆应离相,但法法均不能离般若。为什么佛在余五度中,单举忍辱呢?因忍辱直接涉我相,最难离相。古人讲:“士可杀不可辱!”也就是有学问的人,可杀不可辱。可见忍辱实在不容易,若不破我相的大智之人,不以般若观照,忍辱不易成就。忍辱,决非世间人的忍耐,辱是毁辱、毁犯、虐待之意;忍是忍可,一心正受之意。若无般若相加,受辱不动心,决非凡人。

应知般若即在余五度之内,它不能独存。般若是空,五度是有;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般若)不离有(五度),有不离空。般若是心法,五度是行法,在事相上实行之法。此经所谓离相,乃是法相(有)非法相(空)一齐离也!修忍辱法,若不离忍辱相,便生嗔恨,生嗔恨便与忍辱背道,则忍辱功行破矣,便成非法相。由此可悟,离法相亦必离非法相耳。佛对般若妙法讲到此理,已阐发得精极、妙极、圆极、透极、细极,务应随缘随分静心领会。若能领会得一分,便有一分受用。此理若明,般若妙义一一于胸雪亮矣。

般若是诸五度之母,五度必由般若母体所生,无母便无子。在六度中应以般若母为主,古德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五度无般若,不为波罗蜜(华译到彼岸,行者乘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岸,经烦恼的中流,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那是修人天之福。为什么修行人多,往生者少呢?其缘在此。可见修忍辱不能离般若,我相不破,执身相为我,触及我相,怎能不起无明之火呢?弥勒菩萨有一偈:“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在我面上,凭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你也没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对身相看破放下,即入了忍辱的般若境界。五代时,明州(今宁波)有一布袋和尚,大腹便便,别人问他如何修行,他大嘴一笑,将布袋往地下一放,“放下即修”之意;再问放下后怎办?他将布袋抓起往肩上一背,迈开大步走了。示“提得起、放得下”之意。放下是无住,是般若;提起是生心,是六度万行。空有同时。布袋和尚走时才知他是弥勒菩萨化身度世。现在天王殿弥勒菩萨即以此像度人,接引众生。

一切法虽心之所生,心无我、无私就是大心,就是觉悟,反之则迷。而一心湛然,本无所生,此之谓大自在、大受用。我们念佛人,如果求境界、求感应,念来念去即著魔。著相修行非修行,极易得癔病。最后菩萨度不了,而被畜生道度去了,立堂子,出马看病,与三恶道众生感应道交了。实在太可怕呀!

般若是五度之母,五度是般若之子。无母亦无子,无子母亦不可单立。应互相起用,修行应以空为主,但不应坏有(不修五度),亦不可著有(相),这叫会归中道,而中亦不著也。若立个修行相在,佛法则成不圆不融的世间法。可知世法、佛法本是一法,其理在此。可见理事从来不离,观行并进,境智双冥。这才是解如来真实义。学佛人,修行人,在在处处、时时刻刻,皆应心安不动,无论行何事、遇何境、修何法皆应一心正受,名无生法忍(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纯印老人常讲做人的标准:“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直到现在才悟到,这是世法的坚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表心安于正,不为境缘所动。现在可倒好,女人开放,男人搞活,邪念丛生……衣着从八十年代的薄,九十年代的透,到二十一世纪的露,再过一个世纪,恐怕就一丝不挂全曝光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名词都听不到了。“威武不屈”,决不是顽强对抗,乃是身可杀,志不可夺之意。志不可夺就是学佛人应有的舍身命不舍法,因佛法是可成就法身慧命之法。这便是心安不动,即忍辱之意。世间最难忍者,莫过无端受辱……此段经文不称忍辱,而称忍辱波罗蜜,便显示了忍辱时能行般若,若无般若,怎称波罗蜜。行般若,便能照性而离相,这即是忍辱而无忍辱相,故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为什么要离相呢?下面经文讲的很详细。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此段经文是世尊在因地修行之时发生的事情,此事正发生在本劫中。劫,极长的时间,分大中小劫。每一小劫是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其算法:人寿从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再以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大劫世界分成住坏空四个中劫阶段:成劫时,世界尚未完成;坏劫时,世界渐渐坏,这时世界纵然有众生,其苦可知;空劫尚无此世界,怎么会有众生;仅仅一个住劫,是完整的世界。世尊降生在住劫中第九减劫,其寿命普通为百岁至七、八十岁。屈指至今三千多年矣,百岁减三十岁,七十为最高,超七十为长寿老人,五、六十岁最普通,过百岁者必有特别善因。学佛人,施无畏施可长寿健康,这即法无定法。当劝世人同皈三宝,断恶修善,世界可太平。英国将佛经、孔孟纳入小学课本,新加坡将弟子规作教儿童必修课,我国武汉大学录的弟子规很新颖,可惜难普及。若人人不失善心,人心向善,佛言一切唯心造,大多数人能持戒修福,可转乱为治,改变定数。这即是古人讲的事在人为嘛!应劝人发大悲心,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否则人心颓丧,天灾人祸频频,这个世界真的住不得了。

我昔”,就是回忆往昔,当时世尊正现菩萨身,行菩萨道。“”,被的意思。“歌利”,梵语,经中曰迦罗富、迦陵伽均是此人,其名为恶王,即中国称昏君、暴君。被歌利王分割身体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歌利王带了众妃宫女,到山中去打猎,因疲倦在山中休息,就打了瞌睡……等到睡醒了,一看所带的众妃子、宫女,都不在眼前,乃进山寻找,看见一座山洞,那些妃子宫女,都在洞前听僧人说法。歌利王大怒,指责僧人曰:“汝如何在此勾引妇女?”僧人答曰:“我实无欲。”王又诘问:“汝如何尚说见色无欲乎?”僧人曰:“持戒耳。”王又曰:“何为持戒?”僧人曰:“忍辱也。”王听到忍辱,怒而拔刀,向僧人砍去,问:“汝痛乎?”僧人曰:“实不痛。”王益怒,将僧人身体,节节分解。问:“汝恨我乎?”僧人曰:“既无我,何来怨恨。”这个时候,四天王震怒,一时狂风大起,走石飞沙,天龙八部,齐来护法。僧人被分割之肢体,已完好如故。王大恐惧,长跪于僧人之前,哀请饶恕。僧人当即代求天赦,一时天齐如初。王亦回心转意,发愿向善。僧人亦发愿曰:“若得成佛,我当先度汝。”歌利王即后五百世释迦诞生时之憍陈如,生于中印度迦毗罗城之婆罗门种族。长于卜术,释迦诞生时,曾召他进皇宫为卜课,以后释迦出家,苦修尼连禅河畔山中,时憍陈如为随侍五弟子中之一人(鹿野苑度五比丘),歌利王乃憍陈如的前身。

前言若取法相,即著四相,今言我于尔时,无我人众寿相,即显其不著忍辱法相。此地不说“无忍辱相”,而曰“无我人等相”,何以故?因无我人等相,才能不著忍辱相,说明分别人我相,是众生取相之病根。无人我等相之分别,便是心安不动,才能任其割截。故曰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尔时,就是彼时。当知忍此奇辱,菩萨对此若无其事,不起心不动念,无所谓辱不辱,忍不忍。忍辱非忍辱,正是般若无相的正智。故内不见能忍,而无我相;外不见所辱,而无人相;菩萨坐禅弘法为度众生,将生死置于度外,故曰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本经引此故事,意在明无上菩提,必须以大慈大悲为根本,必须离四相分别,使心一念不生,安住不动,然后乃得恩怨平等,成就大慈大悲定。有此定力,才能遇极大之逆境恶缘,不生嗔恨,无嗔恨心才能普度众生,满菩提愿。若有人我、是非、善恶的分别,对众生决无平等心,怎么修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呢?这即是信根未成就,所修的是有漏的福报。所以好起无明火之人应以化性为先,发心为后。为什么?因未达一真而空寂,便无明未断,信根尚未成就,遇境难免不退。况嗔心少动,前功尽弃。学佛人应明了,不修般若法门,不能离相修行,著相修一切法,一切法则为世间法。以分别、执著不断故,是在佛门搞六道轮回。为什么?不能离一切相,必然我执、法执愈来愈重,如此修无量劫,亦难得成就。住相修行,只能是善法,可生善道,不能出六道。佛说“离一切相,修一切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空有两边不著,中道亦然,此乃无住生心之真义。如是知者,乃为正知;如是见者,乃为正见;如是修者,乃为真修。此经所谓离相,非离相之缘、离相之境,而是离其执著、分别之心尔。性是本,相是末,性是体,相是用。性是空寂,相是妙有,本无所离。佛说离法相正是离非法相。所以无智无得,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得无上正等正觉,而仍无智亦无得。为什么?少有所得,即违清净性智。此节经文,是世尊为欲发菩提心者,先示警戒耳,无论在何时、遇何境、修何法,皆万万不可生嗔心,今就忍辱而说明之。不能忍则失定力,嗔心起忍行破,慧则失。为什么?因嗔恨正与菩提冲突。菩提是觉、是平等、是慈悲,而嗔恨心一生,事不如己意,就把我摆到供桌上,还谈什么平等。还是未真的明了世事皆梦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认真。这一点道理都不明白,怎么会看开、放下呢?世间事全是假的,切勿当真。夫妻也如此,无不是缘尽缘散的关系,今天说“我爱你”,不要当真!明天就不爱了。“我恨你”,也不要生气,明天则如胶似漆甜如蜜。对他人的毁谤、赞叹都不要动心,能否成就在你自己,不在他人。都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要认真,一切顺自然就自在就快乐。否则动真感情,自找苦恼啊!

世法佛法之根本区别在于,一切无不是对待而成立,不可偏执一边。如因与果,人与我,男与女,阴与阳,生与死,治与乱,净与染,盛与衰,苦与乐,是与非,正与邪……无一事出对待以外的。正因是对待法,众生才会生分别计较,凡夫将一切对待法当作真实,产生有求有得之心。而佛法则不然,既然一切莫非对待,从中看出彼此相形而有,此有共彼有,此生共彼生,此灭共彼灭。都是虚幻不实,有即非有,但其虚幻却是真的,非有而有。不废其事,超乎其表,是为不著。不这样就不能证绝对的性体,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者,从离相生,明了一切法,非实非虚,非一非异,诸法圆融。一句话,修行决不能住相。离相,心则大如虚空,人空,法空,而后心空。所谓人空者,决不是无我人众生,是不著其相,身处尘境里,心不染尘缘。法空者,也不是取消法、不承认法、改变法。吃饭、穿衣、生活、工作、事业一切正常,法的规律丝毫未变,照样行法;但心对法不去分别,行若无事。如穿衣之法,不分别款式、质料、颜色……在镜子前品味当不当。佛在世时三衣一钵,众生供养什么穿什么,供养什么吃什么,生活很有规律,但决不起心动念,想如何如何。行布施而不著布施相,忘其能施所施;行忍辱而忘其为忍;天天时时行六波罗蜜,忘其为六波罗蜜。也就是心不著能行所行之相。这就是我法双空,并空亦空,心不著一丝痕迹。初学佛的人好执名相,好求感应,喜欢有点小神通,离相不易做到,但一定要培养,事事时时体会此意,令心空空洞洞,这即佛教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空有同时,两边不沾。世上一切对待之事,心既明了相待而生,了不可得,心中常存一个摆脱的观念,此观念应不间断,一有执著心起来,马上认识到、警觉到,以佛号压住此心,使执著之妄心平复,这样渐渐心空也。“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心不要随境缘跑起来没完没了,“三心不可得,诸法毕竟空”。切记心一起念,即提起万德洪名,一心而念。在念佛时也不要分别谁是念、谁是佛,但管自自然然念下去。念即是佛,佛外无念。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这叫嘴皮子功夫,佛号没起作用。念佛时心中除了佛号外,没有别的想法、念头,对佛号起于心,出于口,入于耳,循环不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心本已令如虚空,此即佛之念;亦复弥满虚空,而上与十方如来,下与法界众生,息息相通矣!而决不是有的人,在旷野扯嗓子喊几声佛号,自以为传的远,与众生、与佛能联系上,他们能够听到。这是有相的执著。佛在哪里?每一毛尘里,诸佛转大法轮。正如纯印老人讲的:“真佛在自心,真法在自身行,外面找不到佛。”与佛的感应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心交。决不在烧香、摆供、法会、施钱……与佛的感应是清净心。有人一打坐,一念佛,就看见佛来了,看见光了,严重的甚至将树影、草木、石头都当是佛。自以为有了境界,修的不错了,殊不知这是心魔作祟,神经出了毛病……佛与众生都在此心,心与佛、众生,无异无相。要培养心无念、无思、无想、无见,佛号不离心,心不离佛号,日久道心才能坚固。现在有好多人,入佛门不久,道心没培养起来,邪心、神通、骗术来得很快,学会了看相、论风水、给佛开光、设仙堂、求福增寿……成了全能的江湖术士。骗钱术学的很快,断了自己的善根,也断了他人的慧命。果报在即,尚不醒悟。

般若与净土念佛相结合,则殊胜不可思议,为什么?般若无相,空也;念佛有相,法也!空有同时,与一真法界相应,与实相相应,与空有不著性相圆融相应,与心净土净之义相应。请同修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尝试后,很快就有受用处。这就是随顺对待之因果法,修绝待殊胜之因,证绝待殊胜之果。

修学佛法,必须契理契机,否则同样害死人。如何修?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此经一开始,则讲无四相,这是佛从正面说,从受益说。若从反面受害说,只有开经时所说,“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在此节经,佛又从不生嗔恨心说起行菩萨道,为什么?若生嗔恨,便非菩提心,非觉悟。认幻为真故,依然是迷途凡夫。故曰“即非菩萨”。由此可知,欲出迷途,脱轮回苦,生净土者,必须我法双空,必须放下情缘,放下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贪著心。必须依纯印老人留下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去做,才能不著我相,亦不著法相,事事做而不走心。若有分别计较,便是住尘生心。心被尘染,哪得清净?净心不能,怎生净土?只要冷静思维此四句话,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老人为我们示现的,正如佛所讲,“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主要在布施、忍辱、禅定三方面。布施舍掉贪心必持戒;忍辱无嗔则精进;不著相,不动心,心清净则生智慧。此三方面是一切行法之要。只有以般若离相,一切行门自然均不著矣。舍要贯穿一切佛法与修行,法与非法不取,便是一切皆舍,舍得罄尽,心则如如不动矣。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过去指歌利王以前之时,仙人通指一切修行之人,古代译佛为金仙。世尊在行菩萨道时,布施身命不可数计,有名的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岂止五百世,此不过略言之。如曾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求后半句偈之法,舍命亡躯,或烧身供佛,割股救鸽,无不是上为佛法,下为众生。今云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意在显明多生多世布施生命,都是行所无事,心安忍而不动。总之观门之般若,行门之舍忍,为修行者必修之课,入门之要道。为什么这样讲呢?众生之所以无量劫在三途苦海中头出头没,轮回不止,因贪嗔痴三毒的习性牵引所致。要想修出去,必须明了如何息灭贪嗔痴,必须将三毒以戒定慧替代。具体讲,以般若对治愚痴——生慧;以布施、舍对治悭贪——持戒;以忍辱对治嗔恚——修定。鉴于三毒病根甚深,必须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经常修舍,贪心才能破除;久久修忍,嗔心渐渐可平复。应精修般若,具足三空之智,以去其著相、分别之愚痴。舍、忍若无成就,戒定慧必有名无实。

众生应明了,凡是著相必是三毒起用,故应当离相行布施,修忍辱而拔除三毒的恼害。三毒拔除,则戒定慧三无漏学全修,而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亦可显矣。

此经由始至终修三观,破三惑,除三执,显三空,证三德,最终契实相之理。圆融贯通不可分。

三观即空观、假观、中观。空观是观诸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假观是观诸法虽同幻化,但有假相和作用;中观是观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实理。

而金刚经又让我们明了三种般若。三般若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一切经论中文字,皆名文字般若;若依文字解其义理,起观照行,名观照般若;若依观照,窥见心性,彻证诸法本空的实相,名实相般若。文字是工具,观照是手段、是运用,实相是目的。此三般若是完整的,一贯的。

此经教示众生从三慧(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慧是听佛法能生智慧,转世亦不遗漏智慧的根性;思慧是思维佛理、入心善解而生智慧;修慧是依修习而生的无漏智慧。前二慧为散智,仅为发起修慧的助缘,修慧则为定智,具有断惑证理的作用。修慧需禅定的功夫,即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净土宗的一心不乱、佛号成片,心明明朗朗、空寂无染,清净心即生智慧。三摩地就是心有主宰、有定力,住于一境不散乱,亦称三昧。

此经系开发众生本具的真智,证实相般若,通过修三观(空假中),破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迷惑,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等;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即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断见思惑可出三界不再轮回。尘沙惑是菩萨的惑,他们度化众生,若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法门,便不能完成度化众生的事业。无明惑系根本无明,非常微细,它能障蔽中道的实相,所以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即升一个位次)。

除三执(我、法、空),显三空。三空即空、无相、无愿三种三昧。空三昧,观世间一切法都是缘生,虚而不实,都是天常的;无相三昧,一切法皆虚幻假有;无愿三昧,知一切皆幻,则无所愿求。当知求不得,所求得的亦是假,而非真实。

证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法身德,即常住法身,不生不灭的法性身无不周遍尘沙;般若德,智慧无量无边,犹如鼓磬,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解脱德,是佛所证的最胜妙法,化度一切众生而自在无碍。

当知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无不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以一一宛然而有时,必定一一宛然而空时;而一一当下即空时,正一一宛然而有时。此即空有同时。故一切法皆不可执为实无,亦不可执为实有。所以法与非法皆不可说、不可取、不可执著,凡有所取,其心则生人我分别对待之相耳。取相即著相,著相则有分别,分别则生无明,无明则迷惑,迷惑则造业,造业则受苦果报。故发菩提心者,应无所住,无住即心离相耳。

说至此,我们再引申一步,真如实相,是否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为实体呢?其显现的一切法,是否也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呢?空是真如之体,有相是真如之作用嘛!佛说法,亦根据此理而说,故曰真实。修行人若能如是体会观照,而一无所住,明了体不离相,相不离体,体即是相,相即是体,体如如,相纷纭变化,但并未离体而变化。正如古人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方不违本性。心清净,实相生。学佛人不如此体会观照,无明不破,如明眼人入暗室。反之破无明则出暗室,日光遍照。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前面讲过,离一切相,则名诸佛,这是从证果说的;离一切相以修六度,是从修因说的。此节经文即承其义,而归结到应离一切相而发心,它是起修之因,是讲到本源上了。无论果位,修功,因心,而离相则始终一贯。无论修何种法门,离相、修戒定慧,是不可改的。佛法世法,法法般若,就看修行之人的成就了。可见般若是贯彻始终的法门,离相、离念是转凡成圣唯一途径。净土念佛法门本来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者少呢?不懂念佛离相。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才是会念。有念、无念,不是执有,就是执空,所以很少得利者。非是法门不殊,实乃不懂,未入门故。主要问题,是缺乏精纯、专一。净土念佛最忌夹杂、乱进、博览广学,今天诵这个经,明天持那个咒,后天拜忏、法会……更有甚者,与冥界众生先打招呼,准备到鬼法界攀亲缘,烧冥纸、还阴债、扎替身……还怕不能往生,今天超拔这个眷属,明天超拔那个眷属,蛮以为这样可消业。什么是业障都不明白,业是无始劫三毒,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自业自消,外缘替代不了。往寺院送几个钱就能消业吗?业是用钱可消的吗?真是可怜悯者呀!堕三途不知怎么进去的,修了一辈子,你说冤枉不冤枉。为什么?不明理呀!真的修行,必须离相离念,才能心清净、土清净。自心佛本清净,清净心就是佛嘛!唯依修熏念佛可消业,诸佛菩萨无不是依此法,反之你所修的、行的无不是相,无不是凡夫心修颠倒迷惑法,必得轮回果。此理当可彻悟洞明矣。

此经纠正了学佛人普遍存在的颠倒见解,尤其末法时是颠倒法……男女不分,好坏、正邪不分……经中这样提示的:度无边众生,令入无余涅槃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应离一切相也。其意思是令度无度众生相者,因必离一切相,然后所发者,方为菩提心耳。为什么?未能离相,决不能度众生,更不能令众生入无余涅槃。则所发者便是虚愿,是欺骗自己、欺骗众生。再直接一点讲,菩提心是觉悟的心,是清净的心,是平等的心,是慈悲的心,是自己的妙明真心。此真心如何不能显现呢?被虚幻的相所蒙蔽,以假当真,以幻为实。为取得、占有心,而生贪嗔痴三毒烦恼,产生惑业苦的果报。其罪恶的根源就是著相,学佛人不知病根是相,是心著相,若不把心收回来,心总是绕相转,怎么能生菩提心呢?心著相,其心便非觉、非平等、非无缘慈、非同体悲。虽然你发了心,此心是菩提心吗?故应离一切相,然后乃发菩提心。修行无他法,离相离念耳。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上文应离一切相,发起平等慈悲之觉心,则心生起时,便当摆脱色声香味触法等对待之尘境,而不应住著,则一切相皆离矣。但应生起于所有对待的尘境一无所住之心,乃是菩提心。

前面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两个意思分开说的,以显空有两边不著之义;此段经文又说“应生无所住心”,这是合而说的,义更精更透彻,一针见血。此点恐前面讲的众生理解两回事,若执无住必堕偏空,若执生心而滞偏有,都不圆满,则两边不能同时消亡。纵然众生理解了,两边不著,合乎中道,而中边之相俨然存在。中也是边,有中必有两边,否则中怎么能成立呢?如此又著了中相。有一首偈:“海藏多罗一叶舟,不居两岸不中流,一篙撑出虚空外,惹得春风笑点头。”此即喻应生无所住心。若执中道,便是分别,仍落四相矣。前文世尊为什么不直截说,应生无所住心呢?佛慈悲心耳,佛教是教育,佛菩萨都是义务教育工作者,教学必有由浅入深的次第,否则学生理解不了。

应生无所住心,其意是让众生明了,生心时即是无住时,无住时即是生心时。如此,则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空有同时并具。若能空有同时,则无所谓空有,无所谓两边和中间了,这样才真的离相了。但初发心、初入佛门的人是做不到的,应如是知如是学,切勿执偏边。心不执法有,又不执法空,又能不住边中。心为净心,清净心即是本性——本来面目。真心即现一真法界,妄心变现十法界。但六道众生本具的清净心,无始劫被分别人我众生寿者之相所障,被以色身为真我所迷,故清净心性体不能显现。若能离相一分,则性体便显一分,一分分离,则一分分显,分分显即是分分证觉。最初离相一分时,便是分证位的初住菩萨,是转凡成圣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已入圣人果位之群体。我们这些有缘同修,能受持此般若大法(非诵念),并依此法而修者,当下即是初信位菩萨。在修持中,心真的对五欲六尘,对名闻利养,对钱财、眷属真的不贪爱、不牵挂、不执著,无取爱欲,无占有心,明了有相即虚,了不可得,做到“随缘勿攀,随遇而安,常发菩提,佛号不断”,当下你就是初住菩萨,你就是再来人。何以故?一切唯心造嘛。它完全符合纯印老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的教诲。这四句话是戒定慧三学,任何法门不修戒定慧,决无成就之理。它含虚实一如、非一非异、空有一如之义。

当今我们形式入佛门,皈依三宝了,而实质并未迈入佛门。圆教初住、别教初地菩萨才算入佛门,再经三大阿僧祇劫,历经四十一个位次,断最后一分微细的无明,一切相离尽了,清净心才圆满现前。名究竟觉,亦名妙觉,亦称佛。可见由凡夫至成佛,其功行没有别的,就是离相离念而已。为什么往生者少?念佛先立个念佛相,持戒立个持戒相,诵经立个诵经相,本来圆融之佛法,生让我们搞成个事事处处著相,死在经教上,死在戒律上,死在形式上。真的修行人应离文字相(意在言外),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名字相。

纯印老人一生示范,如是如是,所以生活非常自在。想长寿,她说福寿均等,珍惜福寿就长,如何珍惜呢?舍——“十分福用三分,留下七分给别人……常吃素,勤散布(舍),不发怒”。日常节俭从点点滴滴入手。想发财,多布施,她老人家教他儿子的生意经是:“高称出,低称入,紧打油,慢打酒,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对待讨饭者,她告诫子女说:“有多多给,有少少给,不给不对。”老人一生就是舍,将金银手饰、衣物都舍得干干净净,走时只剩三件旧衣物。唯一的一个戒指,事先安排给为她证明“纯印”之名来历的外甥女了。真是舍的罄尽,而换来的是人丁兴旺,子孙都有工作,生活安乐。舍,是修行的根本。舍掉妄心即现真心;舍掉分别、执著则证平等性智;舍掉以相为实即入实相门;舍掉我、法二执即入正定聚(入圣果);舍掉色身证金刚体。舍烦恼,证菩提,直至成佛就是舍。

我们同修既有缘受持此经,就应将佛说的义趣彻底领会,令心中了了洞明。然后修一切法、遇一切境时,能历事练心。尤其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迎宾送客、待人接物的应酬中,在日常持名念佛时,将经义与心融成一片,这便是熏习,便是观照。无须打坐观照,打坐可使心很快静下来,如若一坐胡思乱想上来,不如不打坐。明理后又能运用,无明则会渐减渐薄。这就叫养道心,这是最亲切有味的修行方法,毫不费力费事,而得大受用。

经讲到此,我们应明了,如何离相?就是心不应有分别对待,要生无所住心。唐永嘉禅师有一颂,正好可解释无住生心之义:“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只有见性之人,才能生出此偈颂。我解释一下。“恰恰用心时”,用心就是生心,生心是有,是照。第二句“恰恰无心用”,无心就是心空,是无所住。两句合起来,空有一如,便是生无所住心,也就是空有,相也有,遮照同时。第三句“无心恰恰用”,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遮而照,空而有。第四句,“常用恰恰无”,“常用”是生心,“恰恰无”是不住相,生心无住,即照而遮,有而空。若将第三、四句合观,“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则是遮、照、空、有,无住生心,俱不可说。这就是本节佛说的生无所住心。我们到此应该明白,生无所住心,就是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即生实相。实相就是性体,就是如来性,就是妙明真心。真心就变一真法界,心净土即净,极乐世界就在你的心中。这样讲难道还不知怎么修行吗?整日盲修瞎练,能成就吗?再浅显一点说,佛说,“修行——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经不可依文解义,意在言外,无义而无量义,般若即无知,无知无所不知。此语“上无佛道可成” ,就是成佛作佛而不见成作之相;“下无众生可度” ,众生本来是佛,本能成佛,“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即佛。度生无有度相,这即是菩萨时时度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行六度不著行相,度众生不著度相。总之修行,必生无所住心,“穿越万花丛,身不沾一叶”,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身在六尘中,心不住尘境。无住生心,生心无住。是空而有,有而空,空有同时,空有不二。真的会修者,即在染尘中修,在愦闹中修,对境缘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无所住心。心转境即圣者,被境转即凡夫。这即是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即是过佛菩萨的生活。心与道合,行于自然,必然快乐、自在、无拘无束,怎么会不美满、不幸福呢!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本来无一物,“”,则有物矣。“有住”即有惑业苦。“”即三界六道之根源,所以心决不能住在尘境上。此经由始至终就讲两字——无住。住便有相,与离相相反,若心有住,住则为非。但心住般若可以,为何?一切法不离般若,般若不离一切法。住在阿弥陀佛圣号上可以,为什么?心是纯净纯善的,此圣号是十方诸佛所赞叹的,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也是纯净纯善的,住此即住真心。总而言之,除此外,住即是取,是著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一切不应取著,一切不应住,有住便非。佛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实具深意。因尘世众生之环境,从来没离开过六尘之境,住尘生心,乃无始来之积习。而欲了生脱死,必须背尘合觉,做到一切不住。所谓“不住”,非离开生活、改变生活,工作、应酬、事业……一切照常。因这些都是法,般若不离一切法嘛。法照行,心不住在法上,以法当真实、当实有,就大错特错了。法若住法位,一切皆寂灭。此即心转境之意。离相是心离相,非行离相,因相有体空,乃缘生幻有,故不应执著心住相。有取得心、占有心,心则被尘染。此中说离一切相,便是无住之意,离是降伏之意。佛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此语同修恐难理解,佛法要舍掉我们依何修行?怎么能离呢?应明了所谓离,所谓不住,乃不执著之意,要用经而不被经用,不要死在经教上,并非是不行其法。如戒定慧、三福、六和、六度、十善、十愿,不行可以吗?这些都要尽心依行。如何行呢?不执著就是了。以戒而论,每条戒,都有开遮持犯四层意,持死戒就执有,不持戒又落空,更可怕。持戒持活戒,只要能接引众生,度众生明佛理,怎么样做都对。因为你的心大法必大,无戒可守已守了清净戒。金山活佛疯疯颠颠,洗澡水让人喝,唾沫往人家嘴里抹……但确实是度生的需要,破戒即守戒。况且经论是意在言外,不要死在文字下。

以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为例,此经也告诉我们必须在六尘境界里修:“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七宝池金沙布地,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这表圆满,表物质环境的,色尘;此土有奇妙杂色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诸宝行树犹如百千种乐,表声尘;其土曼陀罗花,还有此土宝树出种种香,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香味是香尘;“尝其果味”,还有“即以食时”,这是表味尘;“微风徐动……杂色宝花,弥覆水上,若彼众生,过浴此水,随心所愿……”,这表触尘;“阿弥陀佛现正在说法”,表法尘。极乐世界色声香味触法,他是清净的六尘说法,此土众生并没有离开六尘。即告诉我们修行也不能离开六尘,身在六尘境,心不染六尘,六尘是假相嘛!这就叫心离身不离,就是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就是不执著。不住是空,生心是有,空有都不住,心则清净,则生实相矣。无住是解,生心是行。修行就是不著相,顺自然。

如何行方便法呢?以世间法来说,凡是你认为应当作,对他人有利,应尽心竭力去做,不错过修因果之缘。诸位听过和尚背妇女过河的故事吧?背者放下了,走路很自在,未背者却背上了,走路蹒跚起来……在行方便法时,应该注意的是,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决不起牢怨之心——边作边发牢骚、报怨。唯自己对,不随已意,是非不清,到处挑起风波,恨不得将人致死地而后快。应明了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损人决不利已。一个想当生成就,凡所当为者,决不退缩。在你身旁发生的事,就和你有缘,再大困难也不可有怨心。有人发心不长,见硬就退缩,甚至发心雷声大,不下雨。这些因无不记在神明,很快受报。如何扭转呢?忏悔,重为,知过改过,真的发菩提心,一心为度众生,为正法久住,勿等果报现前措手不及……另外一个学佛人,无论做出多大成绩,决不可存居功之想,佛门不存在个人的记功簿。谦谦君子,傲慢小人,始终保持初发心的心态,山在下,地在上。山喻有威望、有德行、有修持者;地喻一切同修,一切不分类别、形体的众生。他们是未来佛嘛!况且修持愈好的人,愈怕进阿修罗道,所以更要低着头过日子。

学佛人在世间的方便法里,一旦不幸事业失败,决不可因之烦恼、忧愁、慨叹、忿恨,涉因果故。这几方面真的做到,便能使境界提高一层,达到事来则应,事过则净,一切顺自然,得与失都不著相,这是行世间法。

如果从出世法讲,一个学佛人无论修得如何久、如何好、如何境界高、如何完备,决不能自以为是,决不自满自足,更不可自赞毁他,不要躺在功德里。因修功德无止境,成佛了,也还要修功德,功德怎么有满足之时呢?若能这样修,才可成为“行所无事”。三轮体空才与实相、性体相应。行而无行,无行而行,作亦无作,无作亦作。众生最难克服的病根,就是有我相,生我见。求往生必须破我见、我相,这首先就要明佛理。为什么?我见起于愚痴,非佛法,不能开正智。若想消除障蔽,必须化愚痴、除我见。对佛的教诲,须时时存在心中,不可将经中文字、文句剖析、辩解。愈剖辩执愈重、障愈深,增所知障,堵塞了你清净心的悟门,必落偏执。久之则生出大邪见来,甚至生大毁谤,堕无间狱。为何?佛菩萨所说之理,本超凡情之表,我们以凡情揣度、推测如何能明。所以向文字中探讨,求般若智慧,是学佛人之大忌。“以轮回见,测圆觉海,无有是处”。修行必须以行持助之,持戒修福,加以时时观照反省,精勤忏悔,礼敬三宝,请佛菩萨加被,消除自己的夙障。以念佛的精纯,开发我们的正见,发大悲大愿心,广度众生。遇事赖佛菩萨加持力,除障去蔽,如此解行并进,障必然渐渐轻,心渐渐空,慧渐渐开,业渐渐消,念佛功夫必然渐深纯。我法二执,亦随之而渐化渐除。法与非法相,亦能渐渐不著,往生时则水到渠成。

对佛理要明了,不可似懂非懂,如本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对此必须深明其理。色与声,有目则有见,眼所见非物质是什么;有耳则有闻,不是声的传导作用是什么。香味触亦然。虽将身体避至无人之境,躲到深山老林中,而山间之明月,挺拔之森林,巍峨之山峰,无不遇目而成色;山岗之清风,耳闻之成声;峡谷之野花,随风则嗅香;山果野菜入口则成味;闲云野鹤的生活并未离触法……其生活规律,处处皆是法。有一首禅语: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苏东坡的名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何曾离开六尘也!须知心若不清净,勿怪尘境扰,非境乃心,与境何涉。明此理,会修者修心耳,万不可削足适履,对六尘不可于心中现起。我在九六年讲法有一偈:“口不论是非,行不介入社会,身不沾恶缘,心不离弥陀。闻而未闻无烦恼,见而不见少是非,事事变化心无住,一心只求真智慧。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佛说此二句,原是为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者说的。因既发大悲大愿,绍隆佛种,欲度一切众生尽成佛道,则生生世世,不能舍众生。如果不能离一切相,便会执色身为我,畏生死流转,道心愿力不能完成。况且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不舍,心遇境则住,境有顺逆,若不能生无住心,离一切相,遇逆境能不退吗?顺境道心能坚固而不致为乐境所转吗?所以修行人必须不住六尘生心(生菩提心),然后离一切相,相离性方显。性显方能满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提本愿。

这样讲,发心修行是不是很难呢?说难,也不难,佛为斗诤坚固的末世众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殊胜的方便法门,即念佛带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起信论说:“……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译为契经),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这段经文,是指不知离相能发愿往生,一心念佛者说的。可见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它是“万德之本,全德立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古德讲:“诵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诸同修看地藏经就明了,婆罗门女救母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光目女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可见消极重罪业,度最苦的罪报无不是念佛法门。念佛得利,离相息念(妄念),清清净净地念佛。这即此经讲的离相离念,外一尘不染,内一念不生。

我们再接着念起信论的原文:“若观彼佛真如法身(观法身就是离相观性),常勤修习(修是离相,习是念佛,指此二事),毕竟得生,住正定故(信根成就,把心安住于一境,不乱不动,是八正道之一)。”起信论所说,足证念佛求生法门,是为发大心,有大根性之人说之。论中所言往生之相有两方面。一是念佛并能修善事,求生极乐。这样人未能离相见性,但蒙佛摄护之力,故生而不退,待机缘成熟花开见佛。二是一心念佛,在修此法门时能离相观性,得生便住正定,已登初住(发心住),所谓上品往生,到即花开见佛(入圣类,称正定聚),悟入无生忍(将心安住不生不灭的道理上)。可知我们修净土,念佛人明理不明理差别非常大。光知念佛往生,是凡夫生圣地;明理又念佛,生实报庄严土,往生后即入正定之聚,与大菩萨们在一起,天天见佛。所以我才发愿讲此经,讲此经未离净土,导归净土,圆融念佛法门。有人怕杂,不来听、不看此书,无缘无可奈何了。若能离相与念佛同修,仰释迦本师教诲与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及十方一切诸佛护念之力,释迦佛在身后推,阿弥陀佛在上面拽,顺势再以自力一跃,还有不成就者吗?这叫三力:佛语加持力,弥陀四十八愿接引力,自己一跃乃自愿力——三力合一,万人修万人去。但切记三力缺一不可,众生业力重耳。这里说的“观佛法身”一定不要误解,非观佛法身,心佛众生本一法身,即自观本性。念佛亦念自性佛。

佛说离相真意,原为证性,相蔽性不显,离相令心清净,心净则性显。否则不能转凡成圣。若空有两边不著,必修止观,无住则心空而寂,此谓止(止心妄动无贬意),用佛号盖伏可也。生其心,则心朗而照,事事去做,做而无妄念为朗,明明白白,一切顺条理、顺自然曰照,此之为观。即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境界。则定慧平等,与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性体相应。定慧平等就是空有不著,此即发菩提心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则与本性相应,背尘合觉与妙果相应。反之若住尘生心,乃凡夫心,则合尘而背觉,与性德(清净心)、果德(成圣)皆不相应。

佛经常讲发心、生心,此意应明,谓起心动念时也。清净心生般若智慧,可见“心”字非常重要,菩提觉悟心,无所住心,真心。住尘生心,就是妄想心。我们对心字要从心源上领会,要从起心动念上观照。若明此理,即知自己将向何处去矣。众生到底迷什么?由于无始未达一真法界(清净性体法界),被根本无明所累(我相我见),而动妄念,而执著、分别,便于心中显现能所对待之相。以此搞人我等等分别计较,愈执著愈迷,愈迷愈执著,这就是众生起惑造业受报的根由,亦称惑业苦。明白这个道理,转凡成圣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唯有离相息念,除掉心中执著的人我分别对待之相。便应起心动念,都要在离相上用功。相的范围太广,包罗万象,不易入手,佛为我们指出了一扼要途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因这些都不实在,不真实,是幻有,是无常,如露亦如电,勿以假当真。一念起,即以佛号伏之……

我们若将佛号成片,一声追一声,正念起妄念消,因不能同时二念故。若以佛号斩断妄念,伏住妄念,替代妄念,妄念自除。不用此转的方法,硬压妄念,此压的念头也是妄念。这即是离相离念的方便法。以此念佛方法,令心除佛号外一片清静,而超然于一切有对待的尘境之外,令佛号与念头水乳交融。这样久久修习,心少昏沉、散乱,心清清净净……心则等虚空遍法界,超出尘外。此心若空空洞洞,则念佛时便容易得力,以一念代万念,最后达到分不出谁是念、谁是佛,但令念即是佛,佛即是念,佛外无念,念念是佛,与虚空法界成一体。我身是小宇宙,与大宇宙无差别,性姓一如。为什么?我与弥陀,本与十方诸佛法界众生同一性海,无彼此、无差别。故一念念佛,便念念上与诸佛菩萨光光相照,同生欢喜。在此一声佛号中,即含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亦无分别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国土的遥远天边,还是近在眼前……极乐世界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也无分别念佛时有好相、无好相、得效快、得效慢……但老实念去,至诚念去……勿懈怠,不求神通,不求感应,在精纯上用功,勿杂乱、勿贪法——“一声佛号一声心,声声不离自性觉”。念得心清净,悟门开,悟后性显。如何修?离相不执著、不分别,看开放下即是。

须知起念即妄,念佛之念亦妄非真。何以故?真如自性是空寂之体,本无念故。凡夫无始以来,染念不停,不得已借念佛之净念,治其住尘之染念,“阿弥陀佛”,虽非真如本性,却是趋向本体的妙用。因自性是清净心,念佛是清净念,心净土净,净与净相应,都是一个频道。极乐世界净土与净心本来不二,它也是由清净心、真心显现的。由此可知净土与般若(真实智慧,清净心),求生与离相,语别义无别。般若是从空门入道,空是即有之空。禅宗的明心见性,此门虽殊,接引上上根性之人。净土从有门入,乃是即空之有,普摄三根,达一心不乱。明心见性与一心不乱(真心现前)其义本一,说法不同罢了。

著相念佛,不能得一心,心住六尘,心被尘扰,所念佛号是不会精纯的。所以应在离相念佛上下功夫。念佛是生心,离相是无往,此心虽空,却有佛号,这即是生无所住心。妙,莫妙过般若与念佛合修;稳,莫稳过离相与求生同得。这即是福慧双修亦双得。慧为前导,福为后盾。大白牛车,必须有福慧二轮,有牛的驾驭才能运载、到达彼岸。牛车虽稳,无缘难乘,机不可待!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佛说“不应住色布施”,即是相,这即与上文“离一切相发菩提心”相呼应。这样,我们从中悟到,所谓离相,非身离相而事事不做,乃离其心中执著色声香味触法之相,不将此相为真实,不执此相为受取,更不是因离相而不行六度之法。佛说发菩提心者,即是发六度之心,菩萨修六度圆满即成佛。行六度而不住尘相,世尊如此说,无非欲使闻法者,对离相之心与六度之行,融会贯通,深解义趣。离相是无住,布施(六度)是生心;离相是空寂,是纯,行六度是妙有,是印;六度是法相,离相是非法相。总之,学佛人,心不应住色布施,是告诫我们有住则非。也就是说,发菩提心者,必须离相,因菩提心是觉悟的心,觉悟什么呢?“三心不可得,诸法毕竟空”之理。若执著法与非法,则为偏执,是凡夫心,是轮回心,非是觉悟之心。此心于色尘等相,一有所住,心便被境转,布施必著相,不得圆满。纯印老人讲:“有心作善,其善不赞,无心作恶,其恶无过。”一切唯心造耳。

佛说二字,有深意,佛是证得究竟圆满觉悟的过来人,是果德之称,菩萨行满,名为成佛。“欲知下山路,须问过来人”,今曰佛说,使知心不应住色等布施,乃是佛的经验之谈,无住是本经的主要之旨。所谓无住则离相,离相则证性。离一切相,修一切法,就是无住生心;法与非法,一切不住,就是离一切相。一切相离,即是不为境转,不为境转,则其心安住而清净也。

禅宗二祖慧可,向达摩初祖问安心之法?初祖曰:“将心拿来我为汝安。”二祖想了想曰:“觅心了不可得。”初祖曰:“吾与汝安心竟。”——我给你安完了……要明白三心了不可得,心则安矣。“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没有智慧,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得到,因一切都是空无所有,故不存在有所获得。一切顺自然,心不可住尘相,为真修行。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此节经文里的菩萨,指发菩提心者。发菩提心,所为何事?为利益一切众生。若不布施(财、法、无畏),与众生何益,故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这里所讲的布施含两个意思:

(一)是布施应离相,才能摄受、利益无量无边众生。然此经开端是发利益一切众生之大愿,以离我人众寿四相,此中是离能施所施等相。

(二)布施一切众生,福慧双修,辗转利益,皆知离一切诸相,才能成菩萨成佛,这样的布施,才是让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我们一提布施就赶快到寺院舍一点钱,或对贫困者施衣物、粮米……要不要做,当然要做,但这样无常之物,众生受益很小,终有用尽之时。三种布施,法施为最,若明理可改变命运,或收到摆脱轮回之苦的大利,这才是真实利益。这样布施者的心意,才是佛之本怀。佛之本怀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亦称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回归本源)。可见佛的本怀,是让我们一切众生都和他一样作佛,作罗汉作菩萨都不是佛意。

这里讲的布施,是舍己利他之行。佛法中不但布施是利他,一切行门唯一宗旨,皆为利他。但本经主要之旨,在于无住;无住主要之旨,在于遣执破我,而舍己利他。故于观慧(观察真理的智慧),则发挥无住,无住境缘界,方生清净心。无住是心不住六尘境,不住法相非法相。于行持上,则独举布施,学佛修行无他,以舍(布施)贯彻始终,直至成佛。成佛更要舍,世尊在因地舍财宝、舍妻子、舍儿子、舍身饲虎……为求半句偈而舍身……身命都舍,何况其他身外之物呢?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一丝不差。

此中讲的布施,即是遣执著,破我相,舍己利他,以示观行二门要相应相成,这样去做才是真的发菩提心。我们是嘴发,心不发、行不做,学佛不够格,信佛也未真信。佛法就是舍,利他无我。我们不敢听佛的话,以为佛任意开玩笑啊!“舍掉钱财,将来我怎么办?舍掉身命我不死了吗?!舍掉身器官我不残废了吗?我为众生、为佛法献身,将来儿女谁管……”甚至念佛都不敢公开,怕人家知道,对子女有影响。将人生最高的享受,看成是千百万人懵懵懂懂。混时日而不知生所何来,死去何处。唯我们对此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与其相比,愚人与圣人之别,圣人所为,愚人怎可理解?我们学佛、信佛者,不以为荣,反以为耻,不敢公开,不敢见人,岂不是“我”作怪吗?若信佛,应具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六信具足为诚信、真信。学佛的标准更高了,佛怎样修的,我也怎样修;佛怎样行,我也学着如此做,起码不离大格。佛怎样教诲的,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我一定听话照做,在行中去体会印证,这就是“信解行证”。为何?因佛法修行的原则是“教理行果”。由此可见,我们并未真的入佛门,身入心没入,形式受戒,心未束住,心猿意马,只放不收!无住是此经的宗旨,如何修?台湾有张四猿像,很有义趣:一猿遮眼,一猿捂嘴,一猿塞耳,一猿自在——看住心口意,心不染六尘,这就是无住、离相、息念,最后得大自在呀!佛法妙用,正在于此,一切佛理,皆应如是领会。度他为自度,利众为自利。心一切不住,而其心安忍,如如不动,犹如第四猿——大自在、大成就。

当知众生所以成众生,无不是执我著相。有执著、有分别、有妄想则迷惑,以假当真,以幻当实,找不到本来我,无不为假我而造业,造业而受轮回之苦果。就这样如环无端,受苦而不知觉醒。故发心修行,首先应有度他、利他之心,以破其无始来执我著相之病。只有这样,才是转凡成圣唯一途径。但首先应看破五蕴色身(五蕴:蕴为积聚、类别)。五蕴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统摄一切物质世界,受想行识属于精神世界。佛教其实就是色法、心法两类总合。它是将五蕴作为物质、精神的总合和全部教义,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色是眼睛所看到和触觉所感受到的“物质”的概念,此处色蕴则专指身体的物质部分;受即领纳诸尘(声香味触法);想即思维、思想;行是行动、行为造作;识是识别、分别善恶。对五蕴,心经讲的很透彻,观世音菩萨用深奥的、通过智慧到达彼岸的法门进行观照时(观照:观察照见,即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一种修慧的方法,使其会归自性),“照见五蕴皆空”——这五蕴都是空无实性的。并以此让众生摆脱五蕴的束缚,不要执著五蕴的假身为真实,色身是四大假合,地水火风是假非真。我执、我身都是假的,我念我见更无真可说了,以此度众生脱离有身即苦的厄运。佛说身为诸苦之本,造恶之源。老子曾感叹说:“吾之大患,在吾有身。”用真实智慧来观察,色和空没有区别,空和色也没有两样。近代科学家也认定,所有物质不过组成的方程式不同罢了。可见物质也没有实性,它与受想行识精神世界没有两样,均没有实在的体性。“因缘生法,是名空相”。

真的体悟,看破五蕴色身,则能除贪嗔痴三毒,因以身见引发故。除三毒的烦恼,则色身必康健安乐。佛说心净体亦净。“我”没有了,怎么会有“我”所有的病呢?“我”没了,病附何焉!所以修出世法,世间法也随着臻善圆满。学佛人若能放下小我,则得大我;放下大我则无我,而得究竟圆满的我。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根据发心的大小,果报有三个层次:上者转凡成圣,中者受天人供养,成大仁大智,下者成善人君子。君表为人师表,正人君子,亦表领导人有主宰权的人。如古时尊称丈夫为夫君,皇帝为君主、国君。

在古代处理人际关系有三个基本原则,即“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君臣之间要合乎义理,讲忠义、仁义、礼义;父母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夫妇之间要和睦相处。遵守这三个准则,人际关系才能顺畅和谐,社会秩序才能得以维持。佛法就是净化人心的,那些不沾佛门边,不知佛为何人、法讲何事的人,一听“佛”字吓得如同洪水猛兽似的,斥之为迷信!他们只看表面佛弟子给佛像磕头,不知什么理念。我们不禁要问,孝亲尊师,尊圣敬贤,祭祖礼念,是中华民族应有的美德,现在没人提倡了,忘掉了,不讲伦理道德,还误以为这是思想升华了,不迷信了,可悲不可悲呀!毛主席在实践论讲的好呀,要知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嘛……

我在一九九五年纯印老人走前,对她老人家的话,从来没放在心上,认为人老了、糊涂了,语无伦次、事事颠倒……日久天长,也就不足为怪了。当时我对佛教的看法,和现在一些斥责佛教是迷信那些人的观点是一样的,为什么?人生观、世界观都一样嘛!什么鬼、神、轮回,根本不信。所以这些人不信也不为怪。“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没人讲佛法,扭曲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怎么能怪他们呢?我不入佛门我也同样不知“生所何来,死所何去”。可见我们佛弟子不发大心,不弘扬佛法,辜负佛恩啊!世界人人都能一心向善、舍己为人、平等待人、相信因果,即为大同国、大同世界,化尽法界为极乐邦。佛法就是此有共彼有,此生共彼生,此灭共彼灭。说这面就有那面,面面俱圆,决不偏执。佛所讲的,全是利国利民利众生的善言善语,可谓,“世间好语佛说尽”。华严会上诸大菩萨赞叹曰:“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宇宙、人生真相是什么?“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如何修呢?内一念不生,外一尘不染。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真心非真心,亦名真心。因为有妄心、妄相、妄物对待而立之假名,究其实,所谓真心亦非实非虚。譬如大海。心犹如水,万事万物之法犹如波浪,平静时称海水,风起而翻涌之水则称波浪。波浪形态不一,即芸芸众生;待平静时(妄想、分别、执著不起现形时),仍然无差别相,还归本原——海水,此即诸佛一法身。诸佛即含过去、现在、未来佛。众生本来是佛,本能成佛,我们也在其中。既然心生万事万物之法,若将其还原、销归自性,亦是心矣。可见真心、妄心本来是一心。犹如波与浪,本来是海水。海水也是由相而立的假名,本无定法。天人视水为琉璃,鬼道众生视水为脓血,地狱众生视之为铜汁、火焰,人畜为水,蜉蝣为地,鱼类为家园……称乎亦然……十方界亦是由妄想变现而立名。

一切诸相,一切众生,皆是同体之性所现。众生称佛性,诸相称法性,其性是一,都是缘生,缘生无自性,当体皆空。佛在华严经讲:“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无不是刹那生灭,所以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此即般若主要之义。这个观点不明了,一切佛法便不得明了。当知一切法,莫非因缘聚会时假现的有相,所以它的关系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当下出生,当下灭尽,生灭同时,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凡夫不明此理,误将相作实,而取著有相,随之流转,造作轮回之因而不觉。

一切法,必然有种种不同之相。全世界找不到同一个面目、同一指纹的人,一棵树的叶子无一相同者,为什么?业力不同,根性不同,来路不同,修为不同,心性不同。因所造业随时变动,故境相也随着变化无常。然有一条是不可改变的,造什么因,得什么果。所以境相(人的相貌身体)的好丑苦乐,莫不随其业力之善恶大小而异。业力复杂,现相亦复杂;业力纯净,相现亦纯净。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福慧圆满故。极乐世界的人心净生净土,人相貌一样,是净心变相的。佛菩萨对因果关系非常明了,并知因果业力是起源于心念,阿赖耶则落印象。念与业时时变异,念变,业亦变,唯此“性”永恒不变不异,实为一切法之主体。犹如海水与波浪、浪花相似,波浪、浪花任何之变均是海水。古人比作金与器的关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也有人比作虚空与云的关系。性是一切法之主体,也是成佛之本体,性圆满显现即是佛,尚有一丝不满、不显,犹如十三、四的月亮就是菩萨;一丝不显,被无明所覆,就是愚痴,就是凡夫。但要明了,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相,用是作用,相是体之相。体不离相,相不离体,但相是体之幻有,而非本体。如日光下的影子,不可作真而著有,又不能否认影子的相不存在而著空。体不变,相万变,相由业转,业作于心。若明此理,则知一念之因虽微,关系却极大。所以学佛人应于起心动念时,起观照念佛。

有人将阿赖耶识当性,观念错矣。此识是八识中的第八识,亦称含藏识。藏有三义:能藏、所藏、执藏。它是如来藏(性)与无明和合而生。所谓能藏是说此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所藏谓为前七识熏习的杂染法所覆藏;执藏谓为第七识,末那识(执著识,执为自内我,如转鸟身即执此身为我,永不摆脱)。此识是个乌七八糟的大仓库,但进入里面的杂染物品,决不丢失,历劫生死流转亦不没失。它是性体的作用。性不染不变,无垢无净;识里的种子,千变万化。所以识非性,又不离性,性清净故。但性之用无量无边,古人将性比作镜,胡来显胡,汉来显汉,相来则显,相去则空,显相是性之作用。也有人将性比作磬,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鸣是性之用。可见性本无念,性本非动,明此理,念佛必返照心源。

学佛人当背六尘境界而合菩提觉性,就是返妄归真。妄是什么?贪嗔痴慢,起心动念,无不是妄。这些微妙甚深的道理,若不是佛告诉我们,谁人能知呢?若不读大乘经典,不信佛的教诫,不如法受持体证,谁能明了呢?因此一切众生自古至今,多在迷中,迷迷糊糊,生生死死,凭业力而转,因迷惑而造业,造业而受苦。受苦则唉声叹气,怨天怨地,不知苦之根源,反谤佛谤法。这样轮回不息,愈陷愈深,永无出期。佛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尤其使入佛门发菩提心者,应明相即非相,生即非生,即不著有又不着空(“纯印”二字即是,二字决不可离),空有双离,而行六度万行,利益一切众生也。老人一生示现不离布施,不离六度(见《纯印》书)……但布施没有布施相,能施、受施、物皆离,三轮体空(轮转动不停意)。若住相布施,念念不忘,易退道心。著有是住相,著空亦是住相,故应空有双离。更应以“此相即非相,生即非生”的道理,普告一切与佛有缘之人,令其修二边双离之因。证寂照同时之果,方为究竟利益。

者,相状。众生有众生相,矿植物等无情者,有千差万别之相。,不但指外形之状况,兼指内心之状况。一切诸相,在俗眼观之,宛然现状,而在道眼观之,则是五蕴假合之体。故经云当下即空,生即无生,故曰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众生含众缘和合而生、五蕴众法假合而后有生故名众生。而四生六道之众生,无不是由五蕴法假合而生,故曰众生。自性清净心中,哪有此物,一切法都是缘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读经亦然,经里无义,不可求义求解,起得求之心,起念即乖,无智亦无得!迷人求得而不修,不种树要吃果,无道理嘛!

缘起教义,在佛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佛法讲缘生法,明此理,若能严持戒律,断恶修善,过去的恶因遇不到恶的缘,不会结恶果。世尊在世时,舍利弗是外道的首领,一天遇到马胜比丘,他问释迦佛是怎么讲因果的,马胜比丘说:“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吾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遂带领他的弟子都皈入了佛门。

世人求智广学多闻,非真实慧,得的是什么?所知障!无知生真智,如皮鼓——腹空,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若鼓内塞满物则不鸣,这即净心生万法之意。况且钱财非求来的,命里没有求不来,命里有不求也来。改变命运的方法是多做善,如佛教诫去修。必须破我执、离我相、破法执、离法相,言及法者,便摄非法,若执非法,亦是法执。世人好执诵某经消业快,不知业为何物,如何消,实为法执。修行离我相,离法相,离非法相者,为正修、正知。如是说者为佛说。如何修呢?老实念佛,不攀不求,一心净念,净念才与净土感应道交。

为断著相有求之想,应常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有同时”之想,对众生作眷属想,同体想,是佛想。慈悲心焉能不生,布施又怎能著相呢?佛说“相即非相,生即非生”之说,是令众生体会此义以行布施,而得两边不著也。

所以真学佛必须明理,而又能信解奉持。若有观慧而不实行,则等于空谈;若实行而无观慧,则等于盲修。所以观行必须相应,不可偏重。明般若之理与念佛结合,此修行犹如为虎添翼。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这节经,说明世尊讲的“无住发心、无住布施”等语,无不是佛亲身证得之理,真实不虚。“”是真如自性,此外无真,无真皆妄。所谓“”谓实相,非假也。明佛所讲的一切法,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皆是从真如性海中流出,是依众生之感、众生之病而说,佛本无说,故曰“真语者”、“实语者”。“”的意思是无差别,无我也。证无相无我空寂平等之真如也。它是约性体而立名。“实相”表性德如实空、如实不空,它是以体相用而立名。即体空相有,体恒常,相亦恒常。但体不变相常变,相在用中随缘而变。相是体之作用,体是相之根本。我们应知,相,是无相无不相之意,也就是说,相是五蕴、六尘缘生之相,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但相也有其实质,不可得称无相(空),有实体在;称无不相(有),明性体虽非相,然体必起用,用无不相也。

佛说“不诳语不异语”,因众生迷真逐妄久矣,恐众生不接受、不相信,佛恳切地告诉众生,如来性体所说的不会诳骗众生。“不异语”,佛虽说种种乘,羊、鹿、牛,乃方便耳,皆为一佛乘,大白牛车。此处佛讲的“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在这五语中,以如语为主,是佛亲身证得而说称“如语”。可见般若真智,虽有千差万别,理归一致。这即是佛佛道同,诸佛无不出广长舌相,说念佛求生净土的诚实言。何以故?正法时,戒律成就;像法时,禅定成就;末法时,净土念佛成就。不带业往生,别无法门可选,千经万论,无不导归净土(华严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如来是性德之称,“无实无虚”乃性德之容。“无实”生灭灭已,虽得而实无所得,无智亦无得;“无虚”,寂灭现前,体现能除一切苦。此语犹言寂照同时,寂则无实(空),照则无虚(有),心清净无实也;生诸法的真实相,无虚也。

另外从凡夫的妄想心来说,也可解释无实无虚。觅心了不可得,无实也;一念具足十法界,无虚也。由是可知凡圣同体矣。这即是诸法一如。但凡夫执实,而不知无实,故以幻当实,而不能成圣。小乘人又执虚,他明了我执、我见,这个身是假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没了,离四相了,见思烦恼没了,出了三界。执虚,而不悟无虚,应行布施而不行,不度众生,所以不能成菩萨。佛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无实,“而生其心”就是无虚。“无实”不著相,“无虚”广行六度。世尊此言,是令以无实之观,成就无虚之果。无实观者,观一切法,如梦如幻,经常对一切事物这样观想,执著的心情就淡薄了,贪著心、嗔恚心、烦恼必减,明了诸法实相,了不可得。此是破一切凡情总的观念。

无实(看不见摸不着无形体)无虚(确实真有)是本性之体,它与不生不灭含义相同,性本无生而曰无实,性本无灭故曰无虚。亦与“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相同。无实,有即是空;无虚,空即是有。空有同时,不一不异。若彻底言,有空都不可得(虚实)、不可说。何以故?心经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性本来清净,本无实无虚,怎么会有法可得呢?若有一法可得想,即凡夫。诸法缘生,无性,刹那生灭本是如露亦如电的幻有,怎么会有得呢?此语是明如来证得之性,此性非实非虚俱不可说。虚实也即是空有,空有不可说者,寂照同时,寂是空,照是有。寂照同时,即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不离照,照不离寂。这即是百多年自代法名的“纯印”二字,纯即性之空寂,印乃法之妙有。纯即是印,印即是纯;纯不离印,印不离纯;纯印一如,纯印不二。此二字即显性体,显心经精义,不可不知。此二字悟透,深解义趣,一生受用不尽。何以故?若人真心悟得,纯印同时,空有同时,虚实同时,一异同时,真假同时……此即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如来。其实就是有体有用,理事一如。进一步讲,以明体为用本,用为体现,得体乃能起用,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相,相由体生,自己有变化有生灭,无自体,勿作真实。这即本经离相离念不著无住之意,但相是体显,有体必有相,体无生灭,相亦无生灭。体不动,相因缘生之相,缘变化,相必变化,虽变却不灭,所以不可坏相。这即“体相用、因缘果”六方面,方方互摄,变化无穷,形成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无不摄尽。人身与宇宙无差别,宇宙无常有成住坏空,人身有生老病死;宇宙是微尘组合,人身是细胞形成;宇宙不离地水火风,人身也是四大假合;宇宙有阴晴,人脸有喜忧,人身有病变;宇宙有闪电,人有嗔恚暴怒;天能下雨,人能落泪……人有五蕴感受,矿植物也有见闻觉知,“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此节经,看是两句,“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其义极深极广,说之不尽,当知开经以来所说诸义,皆无实无虚义。何以故?凡所言说,皆是无实无虚之语故,以如语称之。下面引数语以明其义,其它均可以此类推。如曰:诸相非相,相皆虚妄,不可取不可说;法与非法俱非,不取非法相;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

由此可见,凡属“即非”一类之义,都是以无实之义而说的,无实则虚——“空、一、纯、寂”。凡属“是名”一类之义,皆依无虚之义而说的,无虚则实——“有、异、印、相”。总之金刚般若讲到此,应明了相有而无实,则知性本空寂,清净无染,这就要破执著心,遣荡情执心。知得无虚,则知因果如如,去掉妄取、分别心。这些无实无虚、不一不异的道理,是如来(性体讲)“如是”而证,菩萨必当“如是”而修,此即诸法的真实相。无实无虚者,无相无不相之义。佛是让我们彻底明了,有相即幻,但亦不应其幻有,而不行六度万行利益一切有情。以无实成就本具的性体无虚,这就是上文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心清净,无实也;生实相,无虚也。而实相之生,由于心清净不著相的无实观。则无虚当由无实以成就之,体空相有。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心离相非身离相),离一切相无实,则名诸佛无虚。也就是以无实之观,成就不生不灭的无虚之果,观行并进,无偏执空、有之虑。

从前有个行路人,天晚错过投宿的村庄,天又下雨,见旷野里有一间茅草屋,便走进去想住上一宿。哪知半夜里外面一声嚎叫,进来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鬼,背上还背着一具僵尸,过不一会,后面又来一个恶鬼,吵吵嚷嚷地非要夺这个僵尸不可。前鬼就是不给,后鬼非要讨要,争论了好久,前鬼突然看见寄宿的人,便向后鬼说,我们不必争了,现在可以找一个人来作证,你去问问他,此尸体是不是我背来的……宿寄人此时早已被吓得魂不附体,但被恶鬼逼得没办法,只好如实回答。他刚答完,后来的鬼便上前一把扯断他一只手臂,扔在地上,而先前的鬼急忙将尸体的手臂扯下来给他补上,就这样不断地扯、不断地补,将寄宿人的四肢和头全都换成死尸的了。两个鬼吃完刚扯下来的四肢和头,天也快亮了,便匆匆忙忙离开了茅草屋。

可怜这位寄宿人,此时才如梦初醒般地糊涂起来,他想我的身体本是父母所赐,如今全被两个恶鬼吃掉,而现在的身体是我的呢?还是他人的呢?真的我还有没有呢?我是有身还是无身呢?他自己也不知道了……恰巧此时有一位出家师由此经过,他就向僧人请问自己丢掉身体之事。出家师听后,哈哈一笑说:“你不是到今天才换身,换身如脱衣穿衣一样,但从有你以来,你就不曾有一个固定身,都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相聚,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起来的一个假壳而已,哪里曾有一个真的身体呢?”此人一听,恍然大悟!心想:“此身本来就是假,何必当真呢?暂时借用,慢慢寻觅真身吧!”才断了换身的烦恼,享受自在、安乐。

世尊说此无实无虚之语,有两义:一,形容性,显露性德。二,是云何得性德,揭示修持的方法,怎样修持,性德方显。两句话已将“理、事、性、修、因、果”罄无不尽,将大小乘佛法赅括无遗。无实无虚即出世无为法也。不但如此,一切凡夫心相,一切世间法相,一切因果法相,莫不赅括无遗,此即行者修不出之病根。因此种种相,皆是有即空,空即有,则皆是无实无虚也。法华经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也。此即大乘法印,纯印,心印。所以佛法均可以此印证,而且不能出其范围之外。可谓其深无底,包罗万象。

真性如水,妄念如波。水本无波,波因水动故。平静之水,投一石则水面出现涟漪(无明),犹如真性本湛然明净,因六识的分别产生妄念,而成颠倒想,认假为真,认幻为实。所谓“全真成妄,全水成波,全妄成真,全波成水”。波本来就是水,水的演绎和作用而成波。波即水,水即波。只要停止动乱,全体原本是水。由此可知妄念不可无,因妄念本是真性,只要休息下来,即复本原——真性。可见止与觉为缘,觉从止生,则可返妄归真,化波成水。但念佛人不念到智慧光显露时,妄情波相一时不可能破除。相反,乱与昏为缘,则可使真为妄,如搅水投石,鼓风成波。可见寂照便觉(寂是实相是性体,照是作用。亦称止观,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失照便昏,此即不取于相,常行布施之意。所以修行的功夫,只有照见才能深入觉体。因此,用观照功夫所得到的般若德(自己本具的智慧),居于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中最高位量。如被五欲缠缚的凡夫观衰老病死,启发悟性后,便能觉悟多欲贪恋的过失与后患。只有般若德,在生活中才能自如,恒顺世间事,不顺世间意,才不会被烦恼迷惑所粘缚。有了般若德,然后才能对境缘不起心不动念,心机稳定,不失本来面目,亦可产生法身德来。可见寂照非常重要,它是出入生死海的紧要关头。世尊曾讲一个故事,证明观照功夫的重要性。

有一宅院,主人暴病而亡,所以夜里经常闹鬼,无人敢居住。一日远方来了一位豪客,自称不怕鬼,当夜其在鬼屋中熄灯独坐,时时提起警觉,准备与鬼搏斗。没过多长时间,来了一位壮士,人称是胆大包天之人,为显胆而来撞门进鬼屋。这时屋里的豪客以为是鬼来了,急忙用身体抵住门,不令外边的鬼进来,而外面的大胆壮士不知屋内有人,以为是鬼怪……于是二人一场恶战,打得是头破血流,直到天明,才晓得对方都是人不是鬼。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和此故事一样,不辨真伪,以假当真,整日忙得头昏脑胀,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却始终不知觉醒。有几人明了,功名富贵如电光石火,过眼烟云,恩爱欲乐,无非是束缚人的枷锁。我们的身体只是四大假合,色身若坏,哪里还有一个我呢?众生执迷不悟,定要争是论非,相互间死拼肉博,相持不已。犹如两个不怕鬼人相似,待天晓梦醒,原来一无所得,一无所有,争名夺利最终还是一场空嘛。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此节是让我们明了,执实则布施之功德全虚,正是“无实无虚”的反面。“”谓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切法不外乎是境、行、果。境是境界、环境,即五蕴、六根、六尘等。行是做、受持、修行,即六度等。果是果位、果报,世法之十法界,出世法菩萨证的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无上菩提,及相好、福德、神通、妙用等。为什么佛说“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呢?以六度而行,便涵摄境果,行六度而自以为能行,此心住于行;若行六度而存名誉等想,便是住于有;若行六度而心存一有所得,便是住于果(成果、果报)。可见无论心住何种,皆为住法,住有相也。为什么?当知六度万行等法,乃因缘聚合,方能所生,既是缘生之法,当体即空,非实也;然行六度,而得自他两利,非虚也。故菩萨既不应舍六度之事而不为,落空;亦不应有六度之相,念念不忘而执实。执实心住于法矣。正如佛说,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故有入暗之过。人若入暗室,则一无所见,喻无明之意,无明即凡夫非菩萨也,性光怎么会显现呢?

入暗”喻背觉,“无所见”喻不见性。前面佛讲,“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们众生不知缘生即空之理,执幻为实,而取法相,怎么能见性呢?修念佛法门亦然,执相修行,心外求法,决难成就。具体表现,执定课弃散课;执佛号多少,弃精纯;执某经殊胜,消业快,弃专一净修;执法会感应,弃净念相继;执咒语而弃佛号;执密禅而弃净土……无不是法执、法相。偏执乃世法,怎么能往生,怎么能见性呢?入暗就是不明理,盲修瞎练。以世情俗见盖于佛法,必增我慢,竟起贪心。这样的人,以此心入佛门,以此心修行,怎么会有成就?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此节是阐明,本缘生无实体,故不住而行布施(度生不知疲厌),功德无虚,这即是以无实成就无虚之义。“有目”,喻道眼。“日光”,喻佛智。什么是道之眼?道是菩提、智慧,即以菩提正道之眼或观道之眼,看有相皆空,了不可得。什么是“佛智”?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般若智。“见种种色”,见是见性,种种色,喻性所具的不可说、不可说之恒沙性德,即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菩萨为什么不应住法布施?住法布施,四相具足,执四相,因执著而生障,何能悟见本性。只有心不住法,无实;而又勤行布施,无虚。是其人,道眼明彻(有目),这即是修行人会修的空有双离,虚实俱遣,才真的是依文字般若而起观照般若。这样修行,才是真修、会修、正修,也才能有佛菩萨加被,护法诸神护佑。行住坐卧,游于佛日光辉之中,即此经中的“日光明照”。真的彻见如实空(无实),如实不空(无虚),方具足体相用三大之性(见种种色)。如佛所证也,功德不可思议。可见“心不住法相,道即通流,心若住法位,万物皆寂灭”。无不讲的无虚无实。心不住法,则心空,无实也。心空无实,则我人众寿有无等等对待之相俱离矣。这即是虚实俱遣,若能如是,便如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无虚也。有此正智能破无明,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证,净性功德分分显,则见种种色。上节说住法布施,尚如人入暗,然住著根尘等境,而不行布施者当入何处,入何境界?不堪设想。

纯印老人一生已为我们作了示范,就是舍,常舍常新,而不住舍,从不起舍念。走后舍得干干净净,只剩三件洗得非常洁净的旧衣服,她说世人你争我夺谁得着了,双手一摊还是空!不如积攒起来好!如何攒?她说:“十分福用三分,留下七分送给人。”所以走后现了十大圆满,真不可思议。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当来”,通指佛入涅槃,意在辗转弘扬此经,不令断绝,利益无尽。回映末世后五百岁,即二千五百年后,正指此时,斗诤坚固的时代,魔胜法微,人心不轨。在这个乱世时代里,而能受持读诵此经,其夙根深厚可知,所以蒙佛护念,必得成就。,领纳义趣,即是理解也。是修持,能如法而行,还可作执持解。既能如法修行,则必无住而利益一切众生而行布施。广为人演说,其意已摄在内。

属思慧,属修慧,读诵属闻慧。对文为读,忆念为诵。受持的涵义是什么?受持是能理解、接受,并能照作,这样的人程度很深,善根福德具足。读诵是次一等之人,程度浅者。若能读诵必能依教受持,此两种人必能成就。对此经能受持、读诵,则必深信不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怎能不成就呢?

但同修千万不要误会,此经所接引的是上上根性之人,受持此经如实修持,必达业尽情空,明心见性,如六祖者,方可往生成佛。就末法众生而言,恐难有几人成就者。可谓甚为希有,凤毛麟角。此经是接引像法时期的众生,经典传入我国,佛已涅槃一千多年,达摩祖师来我国正是像法,以禅定成就。那时人们的根性纯正,仅在六祖身旁即有四十三人见性成就者。非是经典欠佳,而是我们的根性太差了。只好本着净土三经、五经,专一受持,老实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成就。既然此经不契我们末世众生之机,为什么我要讲此经呢?一是念佛人,并没有对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私心妄心、执著心、分别心看破放下;二是大部分同修并未明佛法真义,依人不依法,听骗不听劝,在迷信的根上,又生痴迷的新芽,稍懂佛法的人,也是以盲引盲,执著心外之法,学礼念,学唱偈,搞法会,跑道场,烧冥纸,甚至对大神大仙巫婆神汉们的胡说八道亦当佛门而相信……社会上还有以出家相恐吓众生骗钱骗人……千奇百怪,与修心不相应,念佛不得法;三是不知真佛在哪里,以相为实,以假当真,著相修持,干些与清净心不相应的表皮功夫;四是偶尔往生者,品位太低。娑婆修一天,到极乐须修一百年,如果明理,可省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入正定聚,生到极乐世界即花开见佛。

鉴于以上四种原因,所以我利用三年的时间,看净空法师二百五十九盘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和参研江味农居士四十年金刚心得,写出金刚经心得要义。若能读诵此经(非专修),必蒙佛加被,但必须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力,大心得大法,才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悉知”、“悉见”,显决定成就之意。如果从理上讲,无始劫的无明,受般若真如之熏,可开圆解。凡夫的知见,受佛智之熏,可生正智,无住生心,离相离念,使佛号更精纯,信愿更坚定,往生才真的有把握,品位不在凡圣、方便耳。为什么?当知是人甚为希有,而成就最上带业往生第一希有之法。这里摄僧、俗、男、女,因般若种子已入八识田中。以发心利益众生之功,长养菩提之德,自度度他,绍隆佛种,使佛的法运长久不衰,众生幸甚。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前经讲忍辱舍身,皆是破我执。我执破后,更须悟般若之理,远非舍身可比也。若只知忍辱舍身,而不能受持经典,还是识情用事,与真性并无相应。若能忍辱舍身,又能受持经典,悟彻空有二执之非,我执、法执俱遣,所得法性之功德,不可思议矣!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世尊历劫以来,为了众生,勤苦修证所得,无实无虚之法。今将此法和盘托出,就是此经,它是六百部大般若经的精华。为未见性者,指引修持之路,引导众生,由生死苦岸达常乐我净之彼岸。众生虽闻佛法,而未得法要,前障未除,后障又起。所谓因病求药,药不对症,又因药生病。此即佛说的惑业苦,无有出期。若能受持此经,如暗室燃灯,般若法门,句句传心,言言扼要。佛的心法能令众生开其始觉,以合本觉,而成大觉。此般若经是佛佛传家法宝,世尊以大慈悲心,极欲众生从此经中得大利益,开自性三宝,圆满常住三宝。启发众生善心,挽回世运。

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是将一日分为三分,犹言上午,中午,下午。恒河沙极细极多,不可数计。,分小中大,不可计数,此经又以无量称之,何止百千万亿,实不可说、不可说数字。若每日以三次身命布施,布施无量亿劫,可见布施历时长极。布施身命,可谓重极,行愿又坚极,亦不可与闻经受持相比,此即菩萨行门。世尊曾讲,他老人家在娑婆化白狗身,仅此一身,即布满娑婆每一微尘隙,此骨若堆积,可成无量须弥山之高,可见修行之不易。佛说“人身难得”,我们已得人身;“佛法难闻”,我们不但闻到而且又闻般若妙法,又能受持中本华严的无量寿经,小本华严的阿弥陀经;又遇到难值难信、万人修万人往生的念佛法门;中国难生又生中国。缘缘完美,项项具足,再修不出去实为冤哉。在这里重温普贤菩萨警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众生迷,以苦为乐,佛称堪忍……天天晚课背诵,并未引起警觉,在尘缘里厮混照常,不知生命在呼吸间耳,若不依佛教诫修持,怎会成就。佛说可怜悯者,就是指我们这些有特殊因缘而修不出去的人。同修啊!对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及牵肠挂肚的一些事放下吧!不放下也改变不了“如是因、如是果”。财是有数的,儿女是有特殊因缘的,何必操心呢?心与道合,行于自然,该多快乐呀!

一定记住老人的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此即戒定慧。若能如此修,决定往生。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不逆,不违背之义。闻经深信,依教而行,发此大心,为信心不逆。此中虽然说信,但含深解之意,无解怎么能盲目信呢?况且怎能“信心不逆”呢?只要发了决定心,其福便得超过胜过无量劫布施无数身命之菩萨。为什么?这是直趋成佛之路。当今我们修净土的,正是此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佛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对净土念佛法门只要信心不逆,就可见佛,又何患不成佛呢?

当今佛门很不安静,理应僧赞僧,佛法兴,可是四众中,兴云布雨,将人们的心扰乱,定力稍差,不知措手足。邪法也猖獗,无不利用佛教的名词迷惑众生,使人认不清正邪。所以应有般若智慧,来识别妖邪,不上当,不受骗。至二〇〇四年,是魔的鼎胜时期,一是不硬抗,二是以正念化解。为什么魔如此张狂?众生心不善感召的结果,天灾人祸亦复如是。这即是佛说的依报随着正报转。当今正处佛涅槃第六个五百年之始,实为斗诤斗诤坚固的时代。人心险恶到极处,人已没有人心了,竞争眼都争红了,杀业又这样重,这些都是战争的起因。整个世界再也找不到一块安全的绿洲,只有到极乐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发心修持,因缘就很殊胜了,因为发心接着就是起修、修行。“何况”二字,显更殊胜。“书写”者,传播的意思。古时佛经全靠书写才能流传,有钱人发心,请读书人抄几部经流传出去,所以此处标“书写”二字。就书写而言,即今日发心印经、印佛像,与书写功德相等,而非执著书写不可。经是活经,勿死在文字上。此中书写,明示如法发心,先为众生想,度众生为先。“书写”即绍隆佛种,让众生受持读诵,书写本身有自度之意,但写后流传,实亦度他。“受持”,即解行并进。读诵,就是自己熏习胜解,增长胜行。“为人解说”,是法布施,利益众生,令闻者得明义趣,启发他人信解受持之心。

此经观行,极圆极顿,真的能深解义趣,信心不逆,绝不是一般根性之人。在信心不逆中,具直心、深心、大悲心,此即三聚净戒就是菩提心。三聚净戒:律仪戒、善法戒、摄众生戒。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诸恶莫作)是自度;善法戒是奉行一切诸善(众善奉行),利他;摄众生戒是广行六度万行之善法,利益众生(慈心不杀),使众生破迷开悟。这三条中,律仪戒与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自他两利叫二利圆满,是大乘修行人应该守持的。戒的含义:防非止恶叫戒。对损人利己的事,未做不做,已做改掉不再做。戒能伏贪爱心,戒是佛法的生命,戒是看自己心的,是一切心的起护。佛教的戒不是死的,是活活泼泼的,要入乡随俗,不要将戒看成铁板一块。

欲开发自性,决定当从持戒修福做起。要有直心、深心、大悲心,三心既俱,便成就了三德三身。所谓三德三身,即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身是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法身之德,报身是般若之德,应身是解脱之德。什么是法身?又称自性身、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众生迷而不显,被业障所覆,佛是大觉者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其身高大无比。“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即是佛的报身。应身又称应化身、变化身,即应众生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此身与众生等同,凡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众生之中,有许许多多佛菩萨的应化身住世度人,怎奈世人不识。可见持戒修福,信心不逆,可成就如是种种功德,实不可思议。

我们净土念佛带业往生者,以净念生净土,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特殊法门,是佛大慈悲心普化末世众生的法门,除佛与佛而能知,大菩萨们亦不知有此极为快捷、稳妥、可“一生补处”之法。否则他们何必舍近求远呢?从初住至成佛须修三大阿僧祇劫,我们凡夫无有份,必须入圣流算起即初住位。第一阿僧祇劫修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祇劫修七个位次(初地至七地),第三个阿僧祇劫修最后三个位次至等觉菩萨,最后破一微细无明而证佛果位。观音、文殊、地藏许多大菩萨都是降位度生,他们为拔众生苦,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普度众生。奈众生刚强难化,不易度啊!为什么?法运决定的,现在是斗诤坚固时代,不听佛的话,况且魔的子民也充塞到四众之中,干灭佛灭法的勾当。这个形势看不到,没有救头燃之感,佛也无能为力了。因佛有三不能:众生业力佛替不了;众生不信,无善根佛度不了;众生执相,对钱财、眷属放不下,没有往生愿,佛接不去。所以必须自己发心,日常修信愿行三资粮才成,否则不明理,以轮回心修轮回法,岂不冤哉!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以要言之”,从主要方面讲。“不可思议”,指法身,体性而言,性体空寂,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此经是文字般若,不可依文解义,故尚应离文字相,修行必须离相自证。“言语道断”是不可议(议是论之义),为什么不可议?自性菩提无念、无想、无思、无见。“心行处灭”是不可思,“不可思议”,即开口便错,举念皆乖。此处不可思议,即离言说,离心缘相。离相离念一切俱遣,是本经无住的主旨。

不可称量”,指报身、化身讲的。佛的报身、化身即是相用。证得法身、自性身后,报身、化身则显现。报身高于须弥山王,有无量相好;一一相好有无量光明,光中化佛无数亿……非言语可形容,而曰不可称量。佛菩萨的化身,则随形六道,变现莫测,应以什么身得度者,而现什么身,非凡情所能揣度,即不可量,总称为“不可称量”。其语系对报、化身而言。法、报、化三身即体相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性本具备,故不应著相,这即是无住、离相、离念;亦不应坏相、不承认相,堕偏空,诸佛不能度。必须明白相有体空,有体有用,用相而不以此为实得,心不著而非身不著、用不著。这即空有圆融,福慧双修,悲智合一之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是让我们明义理,明理性。下面讲“无边功德”,以明事修。相、事无量无边,不但有无、虚实要两边离;并且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两边亦离。是之无边,无两边之意。去掉两边不要中间,中亦离,则会归性体了。边见即离,中道自圆。此经“”谓一超直入,“”谓体用圆彰,即是本经教义,又是理事双融,性修不二。若能信心不逆,可以一超直入之修功,成就体用圆彰之性德。故曰“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对此节功德可概括为,行六度利益无边众生是功,愿众生开佛知见同证无上菩提是德。又复辗转利益众生,辗转同证菩提其功德亦复无边。信心不逆者,依教奉行,当得如是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佛说法要有机缘,不对机等于白说,犹幼稚园讲分数,高深而无用。

如来”是使众生明了,此经是佛从大圆觉海中自在流出,是句句传心,以心印心(纯印义)。“发大乘”,即是菩萨乘,乘载之义,即牛车。当今世人竞争,眼睛争红了,一头牛拉不动了,只好用两头强牛往菩提路上硬拽,亦很难拉动当代人的贪欲心。牛车表大乘,鹿车表缘觉乘,羊车表声闻罗汉乘。这是佛方便说,其实佛法就是大白牛车,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唯有究竟圆满的法门,才是佛法。所以佛斥责二乘人为蕉芽败种,无度众生之愿故。大乘指菩萨乘而言。

最上乘”,佛乘。大乘教义有圆有别,有顿有渐。佛乘则无分别,唯一圆顿。圆教别教是天台宗所立的藏、通、别、圆四教。圆教有四门。即有门,净土宗、密宗是;空门,禅宗是;还有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即修行的方法次第有别。但切记法法平等,无有高下,都是佛说的,切不可互谤,只要契理契机就好。经常听到圆顿名词,这是天台宗的宗旨,即圆融诸法顿速成佛意思。诸法本圆融,一法圆满一切法,若一念开悟,便能顿入佛位,顿证佛法。

发最上乘”,是指发绍隆佛种之心。此经前半部是从离相上讲的,离相即超三界,断了见思惑,这是为二乘讲的,非圆顿之法。后半之义,专讲直趋觉路,讲圆顿教义,非虚非实,亦一亦异。这是佛大悲心,使浅者见浅,深者见深,随人领解,此佛说法善巧,循循善诱之苦心也。故“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两语中含有两个意义:一明佛说此经有两种教义,大乘、最上乘;一明为发此两种心者说此经也。此经虽是大乘、最上乘,但能否得利益不在经而在心。经是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必须将大心发出,法的大小,不在经,而在心。心大法即大,心小法即小,一切唯心造。如何才能将般若融于世出世间法呢?“信心不逆则生实相”。又称信解受持、为人演说。要用实际行动,表演给人看,宣传让人听,使人明理,深信不疑!一定要听佛的话,佛要我们无住,我的心就不执著;佛要我们生心,我就要发度生之心。行善之心具体表现就是行六度。行六度而不著六度相,三轮体空。当今世人以诵大经、持大咒消业,都是心外求法,不知消业最好的法门,莫过于念佛。大家诵地藏经就明白了,持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呀!这是消业最快的。业由心造行做,必须由心改贪嗔痴,行持戒修福,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发心修行之凡夫,若能信心不逆,其福胜彼长劫苦行之菩萨者,因其广为人说,即发绍隆佛种之心,修绍隆佛种之行故。“荷担如来”,正明其能绍隆佛种也。绍隆佛种,即荷担无上正觉之意。读此经,明其理后,如不发信心不逆之心,“等将来我再度人,现在还不是时机……”这即是并未受教义的熏习,不明了大乘修行的根本,“无住生心”。边自修、自悟、自证,边行六度,此即自利利他,利他则自利。不这样做,自己明了,苦修而不管他人,这是二乘人,不具备殊胜缘起之资格。因为前节经讲“信心不逆”落空了,成虚妄之语。

我们读诵经典、理解经典切忌向文字上研究,经无义,意在言外,无义才有无量义。依文解义,死在经教的文字上,大错特错,未解、曲解、邪解如来真实义。因研究文字,无非以己心测佛心,以己意代佛意,以浅见窥(推测义)、以凡情测圣心,必误法误人。这样则犯了谤佛谤法之嫌,甭说是佛经,就是对人讲法,亦不可妄加定论、邪正之评。何以故?邪者说正为增益谤,正者说邪为减损谤,无不堕阿鼻地狱。为何?断他人慧命故,实可惧哉。察其究理,无他,教义不明,向文字推敲故。教义如何得明?在不违背一门深入,理应读大乘经论,以广其心。当今世人有福,净空法师所讲的经论,应多听,他老人家每部经不即华严、不离华严,无不处处指归净土,导向极乐。听经不明理,心量不拓开,欲明佛法实属不易,明理法则正,这叫会听经。从修行的方法来讲,应勤修观行,以消其障。熟读无量寿经第六品,佛的大愿化为己愿,我愿佛愿相同,佛我一如,怎会不成就。因投生、转世(往生),无不从三方面:一依业力投生,重者先牵;二依习性投生、贪堕饿鬼,嗔堕地狱……三依念头往生,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烧冥纸,还阴债,扎替身……是念鬼法界,必堕饿鬼无异。因所想的、所作的与鬼道频率相接故。什么是观行,观是观念、观想,行是去做。做而无想,想做一如。想即观,做即行。想不留痕迹,做不留印象,此即无住六尘而行六度矣。以行六度增上缘熏习之方,心久久自明。若执文字相求之,则如人入暗,永无所见矣。此即是明佛理之要门。

不可量”,其义蕴精奥,为了说明不可量之义,我们必须回顾前几节经文,融会贯通。上节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的句子。这“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含有两个意思:不可思议,是说法身,也就是性体;不可称量是说报化身,也就是相用。将两句合而言之,则为体相用三大之性德,也可说理体。体相用之性德若细分,法身之体,名性之体;报身、化身之相用,则名性之用。因其是性之作用,故可统说为性德,也称理体,也就是法性。什么是法性?诸法的本性,其本性无体无相无形,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相千变万化,性如如不动。这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即叫法性。法性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此具“常乐我净”四德。法性有不变随缘二种作用,随染缘而生流转生死的因果,随净缘而生还灭的因果,西方净土即法性随净缘而生一真法界。一真亦立名而说。可见佛法是缘生法,真心随净缘而生一真。真心、法性众生本具,念佛即净缘,是纯净纯善的,十法界无有阿弥陀佛,唯极乐净土有阿弥陀佛,以此念佛因缘,得生净土也。

若此理再引申,应明诸法无不是缘起、缘生。缘生无自性体,无性则空,了不可得。缘起性空是说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缘起的诸法,其性本空,无真实的自性可得。菩萨若明此理,生法空智慧,就可除破法执。此即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智慧。

众生为什么轮转六道而不觉呢?他有四方面看错了,颠倒了:一、常颠倒,事事无常,误认有常;二、乐颠倒,以苦当作乐;三、净颠倒,以不净为净;四、我颠倒,无我认为有我。主要是身见,佛告住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经中“无边”,是指修行的功德,即离四相。功谓一超直入之修功,德谓体用圆彰之性德。以此而明了经的教义是理事双融,性修不二,一超直入,体用圆彰之功德。

“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其另一含意:“不可思议”是从性体上讲的,“不可称量”是从性用上讲的。“无边”,泛指一切。利益众生为功,长养菩提为德。此节只要明体相用,三大从来不离,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绝名离相而为相用之本,则名之为体。其与相用不同者,比较明了。相与用两者,却是分而不分,不分而分。佛的报身、化身皆由性体所具的用大所现,正因其能现报化身,故名用大。但报身、化身所现之相,所起之用,各各不同。报身是如来自受用和为十地菩萨讲法他受用,应化身则为苦难众生而用。起用不同之处,对此义很难理解,可用一句话概之:发多大心,得多大果,明理发心,必得法空真智慧。

我们初发心的同修,最大的阻碍,未断念,未离相,在生灭门中修。虽然也发了直心、深心、大悲心的菩提愿,但还是在生灭门中混时日。只有在生活中、工作中、待人接物中精进勤修不著相,“三心不可得,诸法毕竟空”。而心顺自然不起念,一切事照办、不执著(此即不坏相),利众生广行六度,这样做即与体相用三大之性德相应,才是成就报、化二身之正因(般若德成就报身,解脱德成就化身)。这样修,才不致偏空,有体无用。且无始来妄想,须经历事练心,方能渐转,此即学佛紧要关键。千经万论,无不发挥此理。如何修?一面向生灭门中,实行六度(六度是缘生故曰生灭门);一面时时事事观空,离相离念,以趋向真如门。不这样执不能遣,相不能离,不但不能断念以证法身之体,报、化身之相用亦无从现起。要引起高度警觉的是住相行六度,如人入暗,一遇障缘必致退心。

“舟行岸退转,人去月追随”。究竟是岸头退转,还是舟船进行呢?是月亮追人,还是行人自去呢?禅宗有偈:“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原来眼中所见,无非幻状,如镜中影、水中泡,不可捉模。想捉摸出个所以然,那也是枉费心机,徒劳无益。须知耳边所闻更非真实消息,怎可轻信?如果轻信,又道听途说,口业无穷便落迷惑。六祖讲的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谁造业谁受报,何须我们从中多嘴多舌。岂不是自找烦恼,拿别人的过失惩罚自己,太不明智了。

佛的法要指出:修行不在内不在外,不在十方,不在一切方,也不离一切方。极乐世界就蕴藏在自己的妙明真心之中。真佛在自心中,法亦心生,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一切唯心造。可怜尘世众生,每时每刻梦想颠倒,我执、法执太重,平地翻起波浪,人与人不能平等相处,枉动干戈。又有几人知道千灯一光,千光一照,此中本无有界域可分呢。佛与众生本无差别。识得破这层道理,随时随地,受用无穷;参不透这个关节,说法、参禅、持咒、念佛都成障碍。

 若明此理,法法平等,何必划出界域相互排斥,使如来教典变成绝路呢?“自修自家安,莫管他人非,成败在自己,外论无所谓”。

学佛人在念佛时,若能在无住离相上用功,对佛号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即是此经的主旨——无住生心。无念即无住离相,而念就是生心,就是持戒修福,信心不逆。在日常生活中提起佛号,以佛号伏住烦恼、牵挂,一切顺自然。得着的不贪著,不得的不厌恨,欢欢喜喜少忧虑。这就是不住六尘相,做一切善事;随缘作善,此名为生心。所以净土法门,若将般若之理运用在念佛法门上,真是天马行空,戴角之虎,威猛无比。无住——阿弥陀佛!生心——阿弥陀佛!又能广行六度,没有度相,达三轮体空。如此修行,就是信心不逆,荷担续佛慧命的无上正等正觉。何以故?念佛既有自利又有利他。为接受者种金刚种子,行六度是利他;念佛是自利。一句佛号具足了直心、深心、大悲心。为什么?因明理后,佛号会念得更精纯,一超直入之修功,求证体用圆彰之性德。无论出家在家,若能如此修行,莫不得大利。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成就此三心齐发功德,何以故?佛号是始觉本觉合一成无上觉,则直心;念佛离相而行六度,度度普摄众生是深心;念佛求生净土干什么?回娑婆度众生则为大悲心。若能以般若统摄念佛,其功德不可思议,亦具足绍隆佛种,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中“则为”即便是。此经前面讲过的教义、缘起、荷担三方面,若能依教奉行,无不是生福灭罪,功胜供养佛。

学佛根本在修心,心从贪嗔痴之中转出来,以净心念,随缘作善,妄念必减,执著分别少矣。带业往生,决定有把握,末法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嘛!

古德对心作解:“三点如星相,横构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十法界不离一心。六祖曰:“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佛教不讲命运只讲因果。有人心地不善却想得好报,观音殿有一对联:“居心作恶,谁替你救苦救难?回头向善,何须我大慈大悲。”可见善恶唯心所造,祸福全是自己的事。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冷眼乍观此文,好象没有什么紧要的话,其实不然,字字紧要,不可笼统地理解。含义精深,头绪繁重。由于此一段文字,才将前面佛所讲的更加圆满。华严经云:“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我们不妨看看此节经文:

何以故”,此语不但承接上面的经文,而且对下面的经文一气相承,这就是说,此节经文头绪繁重。“小法”谓小乘佛法,即声闻缘觉所修之法,如四谛、十二因缘、四部阿含经等。他们以修身自利为宗旨,最高果位为阿罗汉及辟支佛。另外此处的“小法”,兼指不了义法。小乘是无上妙法的反面。此经讲的“乐小法”,即乐于修习小乘佛法,为什么?我相破了,我执的见思障没了,但法执很坚固。什么是法执呢?法本如幻,但二乘人执著一切法为真实、实有。“乐小法”就是与上节讲的闻此经信心不逆之反面。前面佛从正面讲金刚般若,现在又从反面讲,使大众更清楚更明了“无住、离相、离念”的真实义。“”是好乐,契合自己意思才表现出的高兴。学佛人若著我见,即是我执。我执一生,种种分别随之而起,故在经的前几节佛斥小乘人,“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这节经,不要泛泛看过,这是世尊极力痛斥二乘人之语,说他们是焦芽败种,他们破我执而未破法执,认为诸法即实相,主要表现是空执,不知“空即有,有即空,空色圆融”之理。他们虽然出了三界,但无度众生之心,起名为偏真涅槃。即本人不轮回,真的解脱了。为什么不度众生呢?定力不充足,怕入五欲六尘之境,心贪恋迷惑而堕入六道。在此节经中,佛直接斥之“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很明显“乐小法”四相离了,但四见未离而执著。真是对小乘人以棒喝!“乐小”全非矣。此真实语,并非苛论。小乘人虽然不受后有,但他们执我空之法(侧重执五蕴法),故谓法执。前面佛讲过,“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寿也”。二乘人堕偏空,偏空即是取非法、执非法(空)以为有法也。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寿等。故今直以“著我见”斥之,痛快言之。我们不妨想一想,心若有取法相,或取非法相,谁执取呢?非他人,我也。故无论取法,取非法,皆为著我。前面佛讲的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不过我们应该明了,二乘人我执与凡夫我执,有粗细之分,凡夫主要执色身为我,二乘人执法为真实。世尊此节经,乃是婆心苦口警策“乐小法者”,急当回小向大。

另外别有深意。前面佛讲离四相,此处佛忽云我见,见与相是相同呢?还是不相同呢?有异有同。同者无论著相著见,只要有执著就是修行之病。所谓著见是因为有能取之妄的见解,则必生起有所取之幻相,可见著见是著相的病根,这是相与见的不同点。从这里我们可理解到单纯知道离相,功夫和修行,是比较浅的,若能在修持中遣见,功行乃深。为什么?妄见不根除,病根仍在。犹如割韭,割后复生,根未除故,幻相不能净除。此经前半部多讲的是离相,相是什么?相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此处离相非是不为、脱离之意,而是心不贪恋,不以幻为实。后半部专讲离念,念即是见,见即是念,念起于心,心无时无刻不起念头,起念则妄(非真故)。有人强制消妄,殊不知念是性之用,真若将念消了,性也没了。性既不生不灭,那么性之用也不生不灭。但性体不动不变,而相念千变万化,刹那生灭,每秒两个十万八千次,故称心猿意马。说明心神驰逐不定,犹如奔马,放易难收。所谓离相离念,是心不执著。心既然伏不住,可用转的方法,佛号不停,心住于佛号上,不给其胡思乱想的机会。想就想佛,起心即佛,慢慢妄念就少了。这即是净土法门殊胜之处。千万不可强制,制的念头本就是妄,以妄治妄,去一增二。

此经无不是渐次而进,深者见深,浅者见浅,浅深次第。此经讲到此处,于前半部将完时,乘便又点出离四见,才使前后紧密相接。并指示学佛、修行之人,修行的功夫,对佛法的悟处,应当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是世尊讲完破四相又讲破四相的总根——四见的深意。

总而言之,世尊因防未深解此经义趣者,对前面所说的,不能贯通的理解,必生障碍。故才申明离见之种种道理,使前面经义更加圆满,本经之殊胜更加显明。此闻持经者,信心不逆,广为人说,荷担如来使命,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乐小法” 、“著我见”必然有分别执著,他们对此经是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此经是直趋觉路,他们怎能理解呢?欲除我见等虚妄之相想,非于此一切无住之金刚般若信解受持,否则无路可修。因为一切诸佛及诸佛无上正等正觉法,皆从此经出故。诸位同修能圆圆满满地静下心来,听闻此经不疲不厌,非无始劫信解受持此殊妙之法,别无解释。今后明无住之理,老实念佛,不但往生见佛有把握,往生后凡圣土、方便土无份,在实报土。为什么?佛佛道同,诸佛从此经出,我们也从般若门生嘛!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在在处处”,即无论何处,有经在即有佛在。“一切世间”,世间即世界、遍法界。阿修罗为三善道,但此处意摄四生六道(四生:胎卵湿化),一切天龙八部,所应拥护(天龙八部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即天地鬼神的统称)。“供养”表其拥护而供应给养。“所应”是明了供养为一切众生之责任。若不如此,是为不应。“则为是塔”,亦应视如佛塔庙。古时,塔是供佛舍利而建,它的形状高而尖。此处明显说明,经与塔是一律,经即塔意。与前面讲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之义相同。为什么?塔中必安舍利,或佛菩萨像、贤圣僧像,故经所在处,应作塔恭敬供奉。其意表此经在即视为佛在,有佛在,一切天、人、八部鬼神无不来随喜、恭敬、供养、拥护。意此经为三宝命脉所关也。

在中国提起其他经典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金刚经知道的人很多。在清朝以前几乎家家供奉金刚经,现在人无福,有点福在,身和口早早用光了、吃光了。所以当代人活到七十岁的少了,一般五、六十岁人间福享尽了,恶的果报则现前。一是病殃缠身,死生不得;一是过早夭亡,生鬼道受长劫之苦。更有甚者毁谤三宝,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苦不堪言。大多数人不信因果,有断灭想,认为人死了就了了,所以在世混一天少两晌,真是混死拉倒。此种人愚痴已极,必转胎、卵、湿的畜生道,因无善根、善心,无闻佛法之机,长劫难出。

恭敬作礼围绕”,表三业清净。恭敬,虔诚也,即一心皈命之意。三业以意业为主,它是起支配、主导作用的。如念佛人,口里佛号没断,但心里妄想纷纭,不能一心,怎会有清净者?故首当摄心归一,不向外求,不向外驰,这叫真诚、恭敬。恭敬表意业清净,意业虔诚。“作礼”,合掌顶礼,此表身业虔诚。“围绕”亦表身业,但围绕时必称念佛菩萨名号,赞扬佛的功德,此即口业虔诚,口业清净。此喻身口意三业清净(十善业)。

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古印度人每以花朵或香木粉末,双手捧着掷空中,以表对佛敬意。我国习惯多将花安饰瓶中,将末为条状,焚香于炉内,同样表恭敬之意。散花香时,必申赞颂。如寺院唱香赞,礼忏时手捧花香,口唱: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请大慈悲,施与众生乐。表口业虔诚。上香身礼拜表身业虔诚,心里观想则发大愿表意业虔诚。身口意三业皆虔诚,乃恭敬之意。

为什么供佛必用花香呢?此有深意。花表庄严,故佛经亦取以名,“华严经”、“妙法莲华经(亦称法华经)”……另外花表因,如是因,如是果。香表净洁,未信佛的家庭为使室内空气净洁,也焚香;香表戒定,又表熏习,表通达,如唱赞法界蒙熏。总之花为果之因,表种福慧双修之因,证福慧庄严之果。香表看住自心,自身的持戒、守法、守礼。由戒起定,由定开慧。此外香表净洁,心要净洁,不被五欲六尘染污。佛堂供一杯水,也有此意,表心清净、平等。心净体亦净,这是去病的总根。

可见此经所在处,都如此殊胜,若有人发心,依教奉行,信心不逆者,其福德更该有多么殊胜啊!三世诸佛无不从此经出。若有人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必为龙天拥护。普贤行愿品:“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这两部经典一个表智(般若),一个表悲。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无量寿经,实为佛度法界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末法众生,平等成佛,带业见弥陀的第一法门。若论殊胜莫过念佛名号。请看地藏经,婆罗门女、光目女无不称佛名号而得定功深厚和一心不乱,正如世尊讲的,称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经云:诸经、诸咒、诸法消不了的业障,唯依称佛号可消之。同修为消业反造业,尚却不觉,波波到处走,茫茫身外求。初发心念佛的劲儿,走光了,跑没了。业没消反以造业为消业,身外求法,与鬼神拉关系,颠倒之至。殊不知念佛是最大最快最圆满的消业之法,真乃舍近求远,舍真求虚,舍了义而用不了义,实为愚不可及。

修行人应发大心,具足信、愿、行三资粮。日常念佛无住法相,将念的心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上,此念为净念,此心为净心,果报在净土。生心则生六度万行上,一切善法,处处事事为,而心不为。若能如此修,必得三宝加被,天龙诸善神拥护,在在处处必得安宁,此等感应真实不虚。何以故?真心现一真法界故,一切众生同体故,蒙熏之力极大故,发心真诚故。我佛世尊便为这样的修行人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效应力之大小、迟速,就看修行人观行之力如何了。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业障者,或是前业,或是现业,皆可障蔽真性。前业就是宿世之业,宿世业,不可数计。因无始劫来,所造之业,皆纳入八识田中,遇缘即发,果熟即生,六道轮转,无有休止。缘和合则生,缘散则死,生灭灭已,都是不可主宰、不可思议的业力所牵引也。经云:“众生之业,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就是说众生之业,本属虚妄,只因众生不知一切唯心造,所以既造虚妄之因,即受虚妄之苦。所谓了得业障本来空,未了须当还夙债。

众生若能读诵此经,受持此经,信心不逆,深知一切幻相,皆是唯心所现,五蕴本空,六尘非有,心不为物转,而能转物,则不受此虚妄之苦。既然欲了识心,必须深通般若,明了诸法本空,则一切虚妄净尽,故般若能净业障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复次”,重复言说之意,亦次第而说。上节经云,有经之处,皆有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虽然经文的意思里含有人在,但不太明显,只说天人阿修罗。此节经非常明显指出“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若是倘若、或有之意。为人轻贱就是不被人尊重,它是恭敬的反面。轻贱此经者,他前世的罪业,恶道中来的。这是为什么轻贱此经的缘故。“先世”,一指前生,今生以前为前生,非前一生;另外一种解释是未接触此经以前。,古时以三十年为一世。过去有一句谚语,前后行为如同隔世,这个“世”字就是此意。

我非常有同感,六十五岁以前的我,没磕过头,没烧过纸,没给父亲爷爷奶奶上过坟、填过土。什么也不信的我,一夜之间人生观、世界观全变了,人家都笑话我走火入魔了,在他们看我如隔世之人。我没练过任何功法,怎么会走火入魔呢?佛门没有功法,功法决不是佛法,释迦佛住世时可曾领弟子练过功法吗?我是被纯印老人度化后,对宇宙人生有了些理解,对六道轮回有了亲身的体验,真的明了不同维次空间有受业因牵引不同的众生,这些众生都是自作自受的因果,定业因果谁也难免,它是客观存在的,不在你信不信,决非信则有,不信则无。只能是信,不造恶因;不信,多造或重造恶因。对纯印老人日常说的话反思后给予肯定。她说:“人生在世,真没啥意思,就像皮影人儿,被人在黑幕中牵着玩弄,上场下场,出来回去做尽悲欢离合的假相,是供旁人指点评论,对自己一点用处也没有。戏演完了,人家把你往黑影箱一锁,不知啥时才拿出来……”老人生前这些话非常多,她说的是人被业力所牵,自己作不了主。怎奈当时自作聪明,反认她老人家是说糊涂话。

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轻贱此经罪堕恶道,其罪之重可知。这里盖指五逆十恶毁谤大乘法而言。“应堕恶道”,是罪报已定,成定业矣。从中教人明了:凡人造业,无论善恶,皆是熟者先牵,果先熟先报。转世有三:一者随善恶业力而转,重者先显;二随习性(贪嗔痴)而转;三随念头转,心净生净土,念佛则成佛……如是因如是果,除非有殊胜因缘,方可成殊胜之果。我若非老人相度,我必入阿鼻无异。因谤佛谤法太重了,老人生前怕我继续犯谤佛罪,她讲六道轮回鬼神等从不在我面前讲,这也是老人慈悲心。幸亏我在死亡未来之前醒悟了,前半生虽造五逆十恶因,恶因遇不到恶缘,不会结恶果了,况且将来见弥陀,阿弥陀佛他老人家以愿力一加持,可获一生补处,后患即除。“应堕恶道”句,即明此意。古德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真的万事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因果不坏。

造业是因,堕恶道是果报。因迷惑而造业,造业而受报。惑起于我见,则有贪嗔痴三毒,有三毒业,则受三毒报。凡夫执迷不悟,学佛唯一宗旨,在于除障,无论大小乘,其宗旨在于除障。“一切佛法,一言以蔽之,除三障而已(惑、业、报)”。业起于心,心为什么造业呢?迷惑,即无明,无明乃无智慧也。智慧由何处生?清净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清净心生智慧,如鼓磬之响,发之于腹空耳。所以明了般若无住生心之理,以此理运用于念佛,如虎添翼。以佛号、佛智照无明,则无有不明,必得波罗蜜——天上天下最甜莫过此“蜜” !我们净土只要佛号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老实念,又能随缘行六度,必定往生。

 

【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节经文更加明确,此经功德不可思议。“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此语要深解义趣,此中“消灭”二字,不可误会为善恶二业两相抵消。佛讲因果一如,如是因,如是果;又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可见善恶二业各各并存,是不能抵消的。由此可知自己的善恶都抵消不了,别人有能力为你消业吗?能替你消业吗?烧冥纸、还阴债、烧阴票能消业能超拔吗?显然不能。只有念佛,不但消自己业(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达佛号连片、一心不乱时,自己亲人可从恶道解脱。

此节经文,佛告诉我们,若依最上乘了义之法去依教奉行,以修殊胜因,获殊胜果。如末世众生,若能一心念佛,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便可将夙世所有恶种,连根带叶及将成未成之果,斩断割除,使善果先熟,不令恶果得成。否则正如经中所说,此人先世所作应堕恶道之罪业,虽犹未堕,然已行将果熟,故已有被人轻贱之苗头,若不是受持读诵此经,必堕无疑。所幸此人夙有深厚之般若种子,能依经修殊胜因,离相见性,一超直入,故殊胜之果,亦将成熟,本应堕落,但依今世被人看不起,受人轻贱的原因,消了业,先世罪业就此消失(秦桧转畜生道,岳飞还在鬼道,无轻贱故)。

经中“当得”,当来之意,定当如此之意。即现虽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将来会得,此句决定之词。此句是释迦佛为我们授记。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我们所修是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的功夫。能造心空性显,宿业自灭。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空时罪亦亡”。末世众生,若能将此经义,用在念佛上,则更为殊胜,唯有佛号可消业,可培植功德。业障消,报障亦随之以消,应堕恶趣者,则不堕矣。但应明了此处“应”字,乃尚未堕之意,如果已堕,因变成果了,佛也奈何不了。所以应当即发心,放下世间不急之务,了生死是大事,贻误了生年,将何待乎?!生死两无常,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大事不修,贪无功之利,实为愚也。纯印老人讲:“今夜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

此节经意,说明以下四方面:

(一)令知因果可畏,恶业不可造。不存损人利己之心,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损人不利己,吃亏是福。舍则得,贪不得,任何人不会改变此理。

(二)念佛、修行最忌著相,一著相遇不如意事,必退道心。在修持时遇逆境恶缘,应作灭罪观,勿生嗔心。

(三)一切众生夙业虽重,果报将至时,若能对佛经语发起信心不逆之心,依教受持,老实念佛,依此经典之力,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之力,宿业亦能消灭,起码不起现行,因无恶缘故。可见学佛不在形式而在实质。

(四)令知因果转变,极其繁复,应作长远观,不要只看眼前。犹如种庄稼,种子刚下地,马上就要收果实是不可能的。学佛最忌浅见怀疑。什么是佛菩萨加持?佛心大,我心亦大,凡事不走心,心空、法空、空空。不求自己得,但为他人想。没有自私自利心,一定会求什么得什么,有求必应。频道相应,影像则显嘛。修行人如能依佛的教诫,则能受佛的加持,龙天护法护佑。行人应以持戒为基本,以发愿为助因,以忆佛念佛为正行。但必须将身心一起放下,丝毫不存,心地如空,不见一法,则为空心。我等生于末法,实为不幸,此时佛门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有些人整日算计别人,机伪多端,陷人冤枉,贪心不足,不信佛语,果报在即,护法远离,病殃缠身,死生不得,此即不信因果之报。

佛在此经中告诫学佛人:(一)今世受人轻贱,是先世重罪所致,凡遇此事者,应生畏惧心、顺受心。如魏淑兰老居士忍辱一生,走时蒙佛莲台亲接,此瑞相恐世界希有。(二)受轻贱者诵此经,老实念佛,不怨外因,忏悔自己业障,夙业可消。对轻贱我者,生善知识想。(三)被人轻贱,说明自己业重,果报将至,马上生忏悔心,精进念佛,勇猛修持,可将降临之果,待降即消。此时一定要提起警觉,勿生怨恨心。以上即是此科要旨。只有这样,心才不会被境缘所干扰。

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心清净则是离相离念,而离相离念正是观性体的实相。亦正是除惑、消业、转报之无上妙法。经中又令行者离相布施六度,以利益众生。修行必须解行并进,解是观,即摄理忏;行是做,即摄事忏。学佛必须依教奉行,对经典光读诵而不受持是种远因,不能收大效,只能增福,不能开慧,只能消轻业,不能灭重罪,更不会得无上菩提。念佛人必须谨记纯印老人的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七年来我的心得是“随缘勿攀,随遇而安,常发菩提,佛号不断”。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阿僧祗”,无央数,无数之意。,分小中大。一小劫[(84000-10)×100×2]为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经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大劫为一世界由成到毁的年数。多少个大劫为一大阿僧祇劫,是个无量之数的长劫,所谓微尘劫是也,也就是所经劫数之多,如点点微尘。佛非常会比喻,比喻得也非常善巧,从古至今的文学家也无法与佛相比。真是世间好话佛说尽。此等劫数是在然灯佛以前,然灯佛,又名锭光佛。释迦佛在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刚好此佛出世,释迦佛买了五茎莲花去供佛,又以头发身体铺地给佛走路。然灯佛即为他授记,“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然灯佛生时身边如灯,称然灯太子,作佛时名然灯佛

释迦牟尼,“释迦”译能仁,“牟尼”译寂默。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其父名净饭,母名摩耶,为了追求真理,出家修道成佛,即日常大家常说的八相成道。什么是八相成道呢?要经八个阶段:一降兜率天,二投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证果成道,七讲法转法轮,八入涅槃。释迦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十九岁出家(亦有记载二十九岁出家),雪山修六年,三十岁成道(亦有记载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有说三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于公元前五四三年入灭,世寿八十岁。

我们成佛由初住位算起,要经三大阿僧祇劫。我们属于信佛,尚不能计算在内,但我们也修了不可说之大劫,为什么?难信之法你能信,难闻之经又能闻,能修即可证之。大菩萨对此念佛成佛法门他们都不信嘛!阿弥陀佛在四十八大愿已为我们授记,往生证阿惟越致菩萨,即七地以上,省了两大阿僧祇劫。

佛经典的数字,是佛的方便说,在此对方便二字解释一下。“方便”决不是随便。如我们在学佛修行、念佛、作事时,行为上不合规矩,则借口我是“方便”。此非经典方便义。佛经之方便是于理无碍,于事恰合,本来不可拘执者,则用方便表示。它是对机而言,决非违悖常礼、常法。我们修行之快慢,全看一个人根器之利钝、功行之勤惰而不同。

那由他”,等于今天的一亿,再加八百四千万亿倍,亦是说释迦成佛前在因地所遇之佛,亦非算数所能计,非譬喻所能言。因劫数之长,当然遇佛亦如是之多,释迦佛对这些佛无不供养承事。供养,分事供养和法供养: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法供养——依教修行。有人说,一尊佛教一样,不修乱套了吗?不会的,佛佛道同,诸佛一法身嘛!既是一法身,怎会说两样话呢?性体不二嘛!“承事”,左右事奉。“无空过者”,无有一佛不如是供养承事。此节经文系修行之艰,备言历时之久,供佛之勤,为什么要这样讲呢?主要为显本经之殊胜,只要读诵受持,信心不逆,即成佛之路。主要在明理无住,离相离念。修行必须契理契机,末世人不可能直趋佛觉,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念佛人佛号不入心,心性又不变,不会呼吸念佛,临终能否往生,没有把握。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于后末世”,正当末法,指今世也。谓末世众生,有“能受持读诵此经功德”,比我供佛之功德,我则不堪与之相比,“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又说“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为什么有此差距呢?以持经者根器利钝,功行深浅,有种种不同,才有如是之高低不同。为什么受持此经有这么大的功德呢?因供养佛,承事诸佛,是恭敬,付出内财、体力方面的劳务;而读诵受持是荷担如来家业,绍隆佛种,悲智行愿。以经中义趣所修,真的受持此经,即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便能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最后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无不从此经出。故供养承事,是修福,与受持者不可相比。这是世尊自身多劫勤苦修证,亲身的体会,正明此经为佛佛相授之传心法要,语语都是世尊亲尝甘苦之言。劝大众信入此门,同得授记,共证菩提。

于后末世”,显然这是三千年前世尊看到末法众生,根性浅、福德薄,刚强难化,自以为是,对佛的经语难值难信。此处独以后末世为言者,其意有四:

(一)后末世众生,斗诤坚固,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惑障、业障、报障)。在这种环境下,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实是希有,非无量劫修持,焉有此举。我们净土念佛者亦然,有几个人肯听佛的话,一门深入,本着“一部经,一声佛号”死守一生呢?能达不分别、不夹杂、不间断呢?纯印老人说:“修行就像和面一样,急躁不得,待揉得盆净、面净、手净,就成功了。”老人的话,是指示我们化性,示体相用一如。人死她比喻“换衣裳去了,有生就有死,死了并没了,生生死死没完没了,人要没生死,才真的好了”……当生成就的念佛法门,决非今世才修,恐与释迦佛修因地时,不相上下。为什么没修出去呢?放不下色身之我而分别、执著。另外,没遇到带业往生之殊胜法门。

(二)末世众生,斗诤坚固,业重福轻,但有人能闻到此经,亦非等闲修持之人。若能读诵受持,信心不逆,无可分正法、像法、末法,所以末法众生,亦不可自轻自贱。

(三)此经如能受持、读诵最能消业障。末世众生应从此经中深解义趣,无住、无念、无相,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从五欲六尘中,从贪嗔痴慢疑中解脱出来。要修一切善,明了一切法不可得,无虚无实,放下一切外缘,老实念佛。以佛号伏住烦恼,转妄念为阿弥陀佛之念,使烦恼不起现行,佛号真的入心。用定力作定课、散课,不执著感应,在打坐时有瑞相不理即是,不可生攀缘、欢喜心,免被魔扰。如果是念佛道场以绕佛为主,累了到前面拜佛、打坐均可。声音不可过高,免伤元气;不出声又易昏沉,可自己调解……此经是三宝命脉,应极力弘传,不令断绝。此嘱咐之深长也,世上无人受持此经,佛法将绝。明理在此经,成就在无量寿经,往生在念佛。若能将三者有机结合,效果更佳。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此节,含有垂诫学佛人、修行人,显示经的旨趣两种深意。“狂乱”、“狐疑”皆诫学佛人之语。

狂乱”,狂妄,指妄谈般若者。未解真实义,真义不明,必然法说非法,非法说法,惑乱众心。不但自心惑乱,也迷惑他人,故曰心则狂乱。什么是般若?不确切地说,五个一如:凡圣一如,一多一如,空有一如,诸法一如,诸见一如。

狐疑”,将信将不信,似信非信。指那些认相为实,执我为我,怕谈般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亦由未解真实义,以致惊疑怖畏,不能生起决定信心,故曰狐疑不信。世尊悬念末世众生有此二病。此节世尊之意思:我若不由浅而深,而于一次具说经功者,既不易说明,必使闻者或狂或疑,反增过咎。因利根人往往见事太易,闻具说之功德,便狂妄自负,未证谓证,未悟谓语,未得谓得,惑乱众心。其钝根者,又往往著相畏难,既闻一切无住,又闻具说此经不可思议功德,不敢以为是,又不敢以为非,狐疑莫决,不生信心。世尊为此则由浅而深,层层深入,广说此经意在示劝而已,以后不再多说,恐闻者不明其意,或著相而求,是狂乱其心也。或求不速得,反狐疑不信。

此节经文,是诫行人当知此事本非言说所及,唯证方知。必须一切不著,真修实行,久久方能相应,不可狂也;功到自知,不可疑也!只要离名绝相而修(离文字、离言说、离名字、离心缘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得菩提心、菩提法、菩提果。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只要解此义趣,皆得自在。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当知两句,是世尊规诫狂疑者之词。为何有狂有疑呢?主要是不知金刚般若之义趣,及持说此经所得之果报,皆不可思议。何谓经义不可思议?即离一切诸相,离相修持,心不住境缘界,心则清净,心净才能证性。欲证无相无不相,相不相俱无之性,必须离境缘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相分分离,性才能分分证。果报没有别的,即自证究竟,性德圆彰,其果报不可思议。读经不解义,若明经义,净心读诵,不可以自己的见解去理解。经是意在言外,若依文解义,诸佛喊冤,必然错解如来真实义。因佛讲法是从性德中自然流出,非凡夫的思维,欲理解佛法,也应净心读诵,久之无解而解,反之解而无解。所以若明经义果报,不可以心思,不可以拟议,不可以自悟作解,应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这样方能微密契入。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无不是表六尘之法,告修行人不能离六尘境界修行。会修者深入生活,不会修者逃避生活,佛法就是生活之法。在生活中,心染六尘、迷六尘,就是凡夫,就是众生;游戏生活,运用生活,心清若水,不染六尘,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古人称,“穿越万花丛,身不沾一叶”,可悟修行之理。无论修哪一法门,其共同点就是不可著相,要离相、离念——心离非身离,即不可执著、分别。

顺便解释一下,阿弥陀经“五根”等这些名字,以便于修持。

五根:是指眼、耳、鼻、舌、身。眼根生眼识,耳根生耳识……根是根本,识是根的作用。五根又可称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五力:五根坚固发生的力量叫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妄想、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七菩提分:又名七觉分、七觉支,它是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的烦恼而得轻快安乐;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为一境,而不散乱;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这即是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八圣道分:即八正道,它是八条圣者修行的道法。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二、正思维,正确的思考;三、正语,正当的言语;四、正业,正当的行为;五、正命,离五种邪命,即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如赌、嫖、毒、杀、骗……;六、正精进,正当的努力;七、正念,正确的观念;八、正定,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可出三界,证阿罗汉果。但它是修行的基础,此八条做不到决无成就可言。

此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极乐国土的自然环境,“黄金为地,七宝装饰,光明遍照,宝树遍国”等均表色尘,与眼根相应。阿弥陀佛法音遍布,六尘说法表声尘。“无量宝树出种种香,流布万种温雅德香”等,这是表香尘与鼻根相应。“若欲食时,百味饮食自然盈满,以意为食”,表味尘与舌根相应。“身心柔软,诸宝自然在身,风触其身,安和调适,获三种忍”等则为触尘。极乐世界六尘说法,修行必须在六尘中修,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这即是心离相,非身离六尘环境。若能如此,我、法二执俱遣,贡高狂乱之心可歇。虚相遣尽,性德自显。明此理,对佛说的“佛法者即非佛法”,意义、义趣就明了,就开解。佛法就是离相之法,只有离相,才能性体空寂。真的修行人一丝一毫之相不能著,一著相则染性体。念佛修行人功德的浅深,主要在离相的程度,口谈空,心著有,学佛无益。此般若经的义趣,专遣情执,离相离念,以证空寂之性。所谓果报,就是证得非缘念之性,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处灭,即不可思、不可想、不可念;言语道断不可议,此即佛法非佛法。从中明白修行以开解为本,依解起行,依解助行,乃克胜果。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其义为须菩提于住降之意,粗尘已遣,细惑难融,不甚了了,至是复申前请,欲得住降究竟的道理。所以佛全以自己所经历之事示之,使知人空、法空,究竟无我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尔时”,指佛说经义,果报皆不可思议之时,长老须菩提替我们请佛进一步讲解。我、法二执,已与发菩提心时同时俱生,如果若降,则等于没发心,若“住”则执我法,此正指示修行人应向起心动念时用功。

前面经典是“应云何住”。今曰云何应住,是问菩提心,云何独应住著。若不住此法,何谓发心。住既不可,降又不得,将怎么办,怎么修呢?此问正是因前面佛讲“于法应无所住”,“有住则非”。菩提也是法么,云何应住?前面佛讲应离一切相发菩提心,一切相赅摄甚广,发菩提心之相,当然也应包含在内。长老此问,主要是对末世众生,无不在相上修、相上求,相上发心实未发心,根性钝劣往往执著名字相、言说相,死在经教上,不解如来真实义。故长老请佛再次开示。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此节经文开示教导众生,在起心动念时离相。如是二字,指后面三句。我应的“”字,正与当生的“”字相呼应,“”说明本有才能生,犹如种子下地。显其本有曰发,一切众生本来同体,“灭度一切众生”,不过完其性分之所固有。若以为我当发此心,便有自尊自大、矜张之意,便著相。这里说一“”字,是遣其著于菩提,破法执;说“当生”是遣其著于发心,破我执。

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须先觉了度众生是应尽之责。当生如是之心,无能度、无所度、无分别、无所谓菩提、无所谓度。发心亦然,并无所谓发心,庶与清净觉心相应。所以心中不留一丝毫动念的影子,真是起心即错,动念皆乖,一清到底。吾辈学人,应从深密处著手,方能达于究竟。所以闻前半部经者,更不可不闻后半部经。金刚经天然分为信解行证四部分,但又决非无联系,信解行证虽有次第,而又不可以局限次第。今在此节显明,以便同修参悟。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此节经文意谓,若不生如是心者,便有对待分别,即未摆脱我人等分别、执著之相,著四相就是凡夫,就不是菩萨。前段经文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学佛人若自己以为发菩提心,便是取著菩提法,此取著心则是著相心,四相宛然矣,故曰则非菩萨。所以无论修何法门,无不是离相、离念为修行。但若著于上求下化极微细的分别,则著四相。世尊言此,是开示行人若微细分别未净,我相病根仍在,虽名为菩萨,则名不副实矣。佛法我体会,是无念为宗,无住为本,无相为用,清净为修行。若修必入六尘境,心空空灵灵不染六尘。入六尘境为生心,广行六度之意。心空空灵灵,则为无住,无住不著有,生心不落空。此即人空、法空、空空三空之理,明此理才能看破放下,两边不著。请体悟:

海藏多罗一叶舟,不居两岸不中流。

一篙撑出虚空外,惹得春风笑点头。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可作两种读法:

(一)法字断句。意谓发正觉者,实无有法。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究竟清净义,清净觉中,不染一尘,若存毫末发心想,便著法尘,便非净觉。所发心者名为菩提,实则分别心耳。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不要看受什么戒,出家在家,要看心地,不看表面。佛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著我相、著法相均非修行。

(二)无字断句。意谓有法发无上正等正觉,实实在在讲,没有此事此理。因为众生无始劫被无明所缚,迷而不觉,因惑造业,因爱生取,遂致流转。若转迷成悟,对法皆不应取。取之便是不觉,怎么可说发觉悟之心呢?故实无也。

总而言之,发菩提心者,当发而不自以为发,如是无发而发,乃为真发。这样无住、降伏就在其中,发心是本,降住为末。此即破我执、法执的微妙方法。对此同修如果还不明了,不妨引纯印老人话:“凡事不走心。”为何不走心?三心不可得故。不走心即无我、法二执,亦无发与不发心耳。心与道合,行于自然。万事随缘作,何必论短长。攀不得,求不得,贪不得,思不得,想不得;修行悟得,证得,舍得。无得心则真得。

终日修心不见心,此心常伴度光阴。

心光用尽心还在,空色圆融即佛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此节经文,是世尊引在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届满时,刚好然灯佛住世,他买了五茎莲花去供佛,有一段沼泽地,世尊即以身体头发铺地给然灯佛走路。然灯佛即为他授未来成佛的记别:“来世作佛,号释迦牟尼……”其义为能仁、寂默。是此娑婆世界开创佛教的教主。

释迦佛在因行中,当时已证八地,修满两大阿僧祇劫。第一阿僧祇劫从初住位(发心住),修满三十个位次至初地;第二阿僧祇劫修七个位次,初地至七地;第三阿僧祇劫修完三个位次,八、九、十地至等觉。世尊见然灯佛时,已修两大阿僧祇劫。为什么称“然灯”名号呢?此佛生在帝王之家,生时身边一切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再来之人,因有大福报,不可能生在贫穷家。当今有些外道眷属,自己以佛菩萨之名欺骗人,要明了“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另外佛菩萨决不会生在贫穷家,果德所至故。除非有特殊因缘,正如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能一概而论。

世尊举此事为例,防止修行人误认发心若无法,怎么可得果!必须有法可依。孰不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稍执法相,即非佛法。法本无法,无法之法为真法。世尊举因行时证明所谓得果者,乃是无得而得,则发心者必须无发而发。若有发之心,则为著我、法二执。

经语,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若作一句读,有法者,心有其法也。即住法之意。此句问的意思:如来(自性体之统称)昔于然灯佛处,心中存有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否。浅白说,心中存有当得无上菩提之念头否。经中不这样说,而说有法得否?以遣微细的法执之意。如来是性德之称,觉性圆明,岂有法尘。作佛时如此,在八地因行时也如此。我们念佛、学佛人,也应学佛菩萨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应如是而学,如是而修。修何种因,得何种果,因果不空。诚然因果也是法,诸法皆空,因果之法为何不空?因可转果,果又成因,相续不空,循环不空,转变不空,因因果果,先后一如。此节经文告诫我们有得之心,不可得也!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也”,是活句子,谓非无法非有法也。彼时正蒙然灯佛授记当来作佛。作佛就是然灯佛知其将来得证果法之称。既然然灯佛授记了,故非无法。但当时世尊已证八地之果,修了两大阿僧祇劫,证无生法忍(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即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八地称不动地,因其一法不生一法不灭,故非有法也。

所说义”,指上文所说无法发菩提的意思。无法乃得菩提,则离法相。因果一如,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修无虚无实,非一非异,六度圆满之因,必成佛无疑。此处不称如来而称佛,含有深意,称佛从事相上讲,如来是从性体上讲。者,是证得果法成究竟觉之称也。世尊在因行时,蒙然灯佛授记,必无丝毫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念。总之应该明了,心无法以求得,而后可得;若住法求得,便不能得。所以不可住法发心,其义昭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两言如是,对尊者所解非无法非有法之说赞叹。实无两字,若断开则成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连起则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中加如来二字,此即性德之称,觉性圆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若执于法、非法便有法尘,有法尘便非圆明,何名得无上菩提。

实无”,谓彼时在然灯佛所,实无丝毫有法得成如来之心也。此告诫行者只有破我、法二执,方能成就无上菩提。实因心中无此证果之法,而后得成如来。使修行人、学佛人明了,虽得而实无所得。此正印证长老所解不谬,长老以果明因。佛法即无法,求得则不得,无求则可得。求不得,攀不得,想不得,念不得,思不得,议不得,解不得,说不得,记不得……分别不得,执著不得。悟得,修得,行得。证得心空空灵灵,寂寂寞寞,心与道合,行于自然,应无所住而行舍法,无得必得。欲寻下山路,须问过来人,听佛的话,依教奉行,可当生成就。念佛亦然,定数定念。今天一部经,明天一个法,后天一个咒,实乃夹杂,怀疑净土法门。心不专一,心不清净;眼观他人是非,眼不清净;口不守住论是非,口不清净;五根分别,意起作用,根不清净。如何修?

口不论是非,行不介社会;身不沾恶缘,心不离弥驼;闻而未闻无烦恼,见而不见少是非;事事变化心无住,一心只求真智慧。

此即“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心净则国土净,净心生般若。广学多闻,所知障重,非般若智。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昔日授记,实由于证无生法。即不生不灭,无实无虚,法亦非法,真如涅槃的道理叫无生法。无生则无灭矣。提示发菩提心之初信菩萨,若知得有法则佛不予授记,无法乃与授记。我们读诵此经,必须如佛教诫,于一切法无住而住,方为信心不逆,荷担如来家业。才能生福灭罪,当得菩提之觉性。此语之意,彼时未蒙授记之先,若心住于无上菩提之法,希望成如来,希望得智慧,便不能证无生法忍,则授记亦不可得矣,岂能成圆明性体之如来也。“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是然灯佛授记之言,前面已解释过。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以其实无住著菩提法以求得之心,明其正因心无有法,乃证无生,得蒙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这是然灯佛金口亲自所讲的,此名号为能仁、寂默。能仁则不住涅槃,寂默则不住生死。因其于法不住,故然灯佛以此名授记

此节经文讲果证之理,以明无菩提觉性可住,法性本然也。相与不相之齐泯,心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不住法相不落空,不住非法相不泯有。相与非相俱离,此即法法皆如之义。使修行人闻此经对究竟了义彻底了解,才能解深而后信深。解圆而后修圆,修行也就不难了。因为解渐渐开,深解般若义趣,执情我见便渐渐消故。可见学佛修行重在解慧,闻思修三方面不离一慧,此即法法皆如。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别的,就是真如本性——清净心的自显也。因其为万法之宗,故称无上;因其与一切众生所共有,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故名正等。此净心为何不能显现?众生为分别、执著等妄念所障,不知其性为无上正等,自家有宝不知取耳。其性本具,怎可说有得无得。佛为我们“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得真实之利,入真实之慧”。众生与佛本无差别,同体一如,因不觉而轮转六道,受苦不迭。佛慈悲本愿,将他亲证之理体,用种种言辞,揭开众生之迷惑;开种种方便法门,普令一切众生皆得觉此、悟此、修此、证此。名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实则众生本具之性,安有所谓法也。佛菩萨度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佛菩萨除了告诉我们挖掘自心宝藏外,实无法所授。明白此理,便不应存有法可得,有法可想,有法可求。若有一法在,有一得在,依然是分别、执著的老习惯、老毛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总之,众生既为一切法相所迷,从不知返照自性,怎么会理解自性本与众生同体,又怎么会知道内而五蕴(色受想行识)六根、外而山河大地等一切法,皆是唯心所造。知一切法皆有相而无性,一切法之性,皆是自性。有情众生称佛性,无情众生称法性,法性含佛性,法性佛性本是一性。既是一性,又怎么会离呢?又何必离呢?这即是法法皆如是之义也。所谓离即不执著不分别耳。本性为万法之宗,无所不包无所不具。由此可知,相即是体,体即是相;离相无体,离体无相;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佛所说的不著一切法相,是为众生除掉取著一切法为真实的谬误之病耳。此病若除,则性德全彰,法法皆如,可知无可废,亦无可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法法皆如,为全经中重要之义,此即世尊将自己亲证的经验,和盘托出,详为开示,不厌其烦地讲解。希望有缘众生由此而悟,由此而入,由此而修,由此而证。法法皆如,必须将一切情执遣尽,否则法法成障焉。当知法法皆如,若证到,必能行出,说一丈不如行一尺。

什么境界可一切皆如,法法皆如呢?八地菩萨为不动地,一真一切真,促无量劫为一刹那,延一刹那为无量劫,以芥子纳须弥,变娑婆为净土。至此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法身大士的境界,方能说此法法一如之语。我们修行、学佛就要向法法皆如上观照,尽量遣除我见遍计之执情,慢慢熏修,去掉分别、执著,不以虚幻之相为真实,一切顺自然,不厌不悔,还是可以做到的。千万不要将“法法一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佛嘱,不实修而当口头禅。

在这里将前半部经义作一回顾,以便加深理解全经之义,以启有缘者的悟门。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若见诸相即非相,岂不是法法皆如吗?故曰“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者,性德也。此经凡言某某非某某,都是此义。又如“信心清净则生实相”,须知因无分别、执著,而后心才能净;有分别、执著,心不可能清净。清净是性体,心净便生实相,实相岂不是圆明的体性吗?实相者,“无相无不相”之称谓也,这不还“法法皆如”吗?

佛又说:应生清净心,应无住生心,应生无住心,应离一切相发菩提心行六度,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又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不取法者,以一切法皆如,无可立也;不取非法者,以一切法皆真,无可遣也,岂不还是“法法皆如”吗?正因法法皆如,所以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所以法与非法皆非,皆不可取,不可说也。一切佛菩萨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者。因法法皆如,法法皆真,法华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故一切法清净本然,绝非造作,故曰无为;一切贤圣莫不修此证此,但因功行之浅深,故有成贤成圣之差别。

总之,若领会得法法皆如,而契入之,则亦无所谓空,无所谓有,无所谓中;则亦不妨空,无妨有,且亦无空无假而非中矣。何以故?我见情执之病,皆遣尽,则见相即无性。若达此境界,头头是道,无所不可。维摩诘经云:“五蕴即是法身,生死即是涅槃,烦恼即是菩提。”无不显“法法皆如”义也。若其少有分别、执著未破则处处成障,头头不是道。纵然达到一切不著,必著一菩提。也是取相分别,自障觉体。欲今生成就,念佛往生者,必从此理悟证,依此经教离相离念是也。千经万论,皆彰显此义,净土念佛法门,若能结合此理,老实念佛,不著相修持,能不取于相,常行布施,决非凡圣土可居。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如来”之义,离一切法差别之虚相,证一切法一如之真性,不见有诸法差别之相,是之谓“如”。者,无差别之义,亦不异之义,谓法性无有差异也。以其空寂故。但若存空寂想,便成差异,便非空寂矣,岂名如来乎?如来即诸法如义。说诸法是不一,说一如是不异,不一不异,法性如然。佛大觉者,即觉此不一不异之法性。我们发菩提觉悟心,应离一切诸相,修六度万行。离诸相,不染一尘;修六度万行,不舍一法。因诸法一如,故应不舍一法;因是一如之法,故应不染一尘。若能如是觉、如是离、如是修,则法相应、性相应。总之,若昧平等,取差别,便心随法转(取相),即非法亦成障碍。修行人明此理,则于差别相,见平等性,便法随心转,心转境界。达此境界,即法法莫非真如。古德所谓迎宾送客,运水搬柴,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于诸法上,拈来便是——是好一幅道人行乐图也!那时则可成“石牛吐春月,灵鸟栖虚空”。当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然此境界非凡夫所能及,我们无不在空有中,取空有相,于善恶中,思善思恶,妄想纷飞,岂非自扰。拈来便是,该多么自在呀!有一悟后歌,“青山还是旧青山……”诸法仍旧之义,见诸法一如,则青山虽是旧,光景焕然新。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有人怀疑、疑惑如来之义,为诸法一如,则无菩提可得。为什么前面佛讲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为遮此疑,故设一或有之言。复呼长老而告之曰,或人所言,怀疑其仍为有法,殊不知实无有法也。但为了让众生明了,佛之觉已圆满究竟,无以名之,名为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耳。若从性德言,实是诸法一如。故此节经文不称如来而曰佛,以此申明得菩提者,其意在显其已证无上正等正觉,亦即诸法一如之果耳,怎么会有觉悟之法可得呢?对此不能有任何疑惑。下文更以无实无虚之义,明其所谓所得,而实无所得;虽无所得,而亦不妨名之曰得。有得必有想、有念,则非如来性德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于是中即所得中也,纵然有人言,如来证得菩提,殊不知如来所得,唯无实无虚耳。无实无虚即诸法如义。前半部经佛讲如来所得法乃是实相,实相者,无相无不相。无相,无实也;无不相,无虚也。若究竟而说,相不相皆无,故曰无实无虚。虚实皆无是为真实之法,既然无,何可谓得,无实也。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无上正等正觉,即真如觉性之异名。如来即诸法如义,我们称佛世尊为如来者,因其已证真如觉性耳,如来所得唯一矣。名所得,实无得,无实也。因觉性空寂,怎会有得。但觉性摄万法,觉性圆彰,故无虚也。总之,无有有得之得,是为无实;非无无得之得,是为无虚。佛讲此般若法,是让人不可听说法可得,便认为有法;也不可听说无法,便疑无法还修什么?证什么?失去信念。

无虚是由无实来的,诸法一如,是由实无有法来的。另外无实,可指诸法而说,诸法缘生,缘生缘灭,本无自性,故无实也;无虚可指如如本体,无生无灭空而不空,故无虚也。但诸法之相,虽是缘生而无实,可是诸法之性,则同一真如而无虚。无实无虚是明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法,亦无所得,但证诸法如义耳。

无实无虚,是空有一如,性德本然。如来证此,而将所证的经验和盘托出,愿十法界众生,离苦得乐。令众生觉此无实无虚、不一不异,修此“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之般若妙法。若观一切法唯实则著相,乃凡夫心,轮回法。若观一切法唯虚,法执二乘人。若观一切法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权位菩萨,诸见欠缺不圆满故。唯有佛观一切法无实无虚,是一整体,谓诸法一如,此即空有同时。我们念佛人,修净土法门者,若能悟得此理,运用于念佛中,往生品位不凡,达理一心不乱,应如是觉,如是修。怎么修呢?念佛时不著相,生无所住心是。达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此即无实无虚。在日常生活中,离一切相行布施六度,以此广度众生,利益一切众生,此即无上菩提,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应知此节经告有缘者菩提无相,以无相故,所以无有法发菩提,无法得菩提,故曰无实。以无相故,所以非一法是菩提,乃法法平等,法法菩提,是为无虚。

切记切记,菩提在心,而非在法也。心大法大,心小法小,心正法正,心邪法邪,一切唯心造。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是故二字,若从近脉是承无实无虚,而溯其来源,则承诸法如义。其意是诸法缘生而无实,同一如实而无虚,所以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因诸法如义,开出无实无虚,即以无实无虚,显明一切皆是,还以一切皆是,证成诸法一如。就是这样,辗转相生,辗转相释,辗转相成,其实皆明一义:应无所住是也。

如来说”三字最重要,如来是从性德而讲,若从相来说,一切法只是一切法,是缘生之法,是无常法,是世法、有为法,非佛法。但性体流出之法,是究竟圆满的觉性,此法无一不圆,总以离相观性,则头头是道。楞严云:“五蕴、六入(是六根的别名,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入是涉入之义,谓根与境互相摄入)乃至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古德所以言,“窗外黄花,莫非般若,庭前翠竹,尽是真如”。江本胜已证无性之水有觉知。可见在佛果地,一切法皆是佛法。总之,世出世法,皆是缘生,知是缘生,而观不异之性,不变之体,则一切皆是矣,诸法一如。否则我们住法发心,住法修行,甚至住法念佛,则佛法亦非佛法,何况一切法呢?“佛法”,佛是觉行圆满的人,这样的人所讲的法,即觉法,可谓法法皆菩提。若将此义展开讲,凡行世间法时,没有自私自利心,一切为社会,一切为众生,一切为他人,慈悲为本,皆为利他,不存利已,一一不违悖佛的教诲,亦可云世法即是佛法。依法不依人故。

佛法可用六个字概括:体、相、用、因、缘、果。此六字又互摄互用,如体之体,体之相,体之用,体之因,体之缘,体之果……所以佛法涵盖世、出世间一切法。佛讲的内容是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相,让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不同维次空间众生的关系。心与道合,行于自然就是修行。若名为行佛法,而有名利、有求、有得、有证之心,则佛法亦成世法矣。念佛人定数量、定时间,每日、每周换诵一部经,以适用心称佛菩萨名号,烧冥纸消业,还阴债……佛法变成世间轮回法。故应离一切相而修一切法。佛法是修自心、见自性。消业、度眷属莫过念佛,末法唯以念佛得度生死,其他法门对我们不契理不契机,虽然好,奈我们根性不行了,只好走带业往生一条路了。一定要不失初发心,要有慈悲心,要发菩提心,又能一向专念,以佛号伏妄念,念念是佛,佛佛入心,又能以般若智广行六度,一定往生。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一切法”,知其“即非一切法”而不著相,则是佛法而非一切法矣。知是假名幻相,而归于性,虽名一切法,而皆是佛法矣。

即非是名”,含而言之,以明无实无虚、空有同时之义。世尊说这些,是教修行人、学佛人于行住坐卧,二六时中,对境随缘,皆应作无实无虚、空有同时、不取于相之观。心若能不被六尘境转,始终保持如如之清净,则处处是道场,事事增长菩提。

清净的觉性,既非虚而又无实法。会修行的人,正好借一切法,在五欲六尘中,在斗诤坚固的末世中,以历事练心,尽空诸相,一空到底,又何必于一切法外,别觅菩提呢?“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不是无上菩提是什么?可见佛法就是家常便饭,都在生活上起修。佛法不离世法,不坏世法。犹如吃饭,自家知饱,当根据自己胃口选食,注重消化为宜。若能有智慧、清明、聪颖的人,这样的人入世而常觉,吃饭穿衣、担水砍柴都是修行,不即不离则随时随地都是修行,都可得真实的受用。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譬如人身长大”,与前文中讲的“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是一个意思,指佛的报身说的。我们早晚诵赞佛偈,“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都讲佛的报身。佛有三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此身无体无相,不生不灭,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佛不增,无处不在,无时不显。树稍草头未离此身,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无不说的此身。此身众生为何不能显现呢?障缘所蔽,主要障是妄想、分别、执著。具体表现,贪嗔痴慢疑邪,行为上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自私自利,是非人我……此身在众生称佛性,在无情众生、矿植物称法性。法性是有情无情的统称。为什么?一切唯心造,既然都是心之变现的,所以才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佛有报身,它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智慧分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明白一切事相叫智,了解一切事理叫慧。什么是功德?功是功夫,德是德行。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

在这里将功德、福德关系说一下,免同修误将修福当作修功德。我们一到寺院,往功德箱投钱,心中想舍一得万,拿少换多,还想有功德,这是贪心……福德是作一切善的行为,是在事相上做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福德。功德是与清净心相应的,也就是与自性、法性相应的心是功德。具体讲,能见真如自性的行为是功,能将众生视为自己的父母、看一切众生都平等就是德;一个人正直、内心谦虚是功,外行守礼守法是德;不离真如性体建立万法之行是功,心体离一切妄念是德;念念不离自性是功,在一切人事物的境缘上不染著是德;念佛能随顺法性、对圣号不间断是功,心行平直不谄曲是德;以念佛之法修心性是功,修身行是德。念佛修行无害人心、利己心、自私心,不轻慢、不猜忌他人、不疑惑他人,从心里起修叫功德。功德不是藉著布施、供养、修庙、作善所能得到的,凡在事相上作的善行都是福德。功德是从自己自性里面去见、去修、去证的,花钱是买不来的。

有人认为烧高香、点大蜡烛是功德更错了。顺便讲一下香的含义,焚香有五种意义:一、戒香,谓自己心中无过失,无罪恶,无嫉贤妒能的心理,无悭贪嗔忿的念头,无劫掠杀害的意图,防非止恶。二、定香,谓看到、接触到一切善恶、喜厌的境界相时,自心不生贪求、厌弃之感,心不随境所左右。三、慧香,谓自心无障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作一切罪恶之事,虽是修行种种善事,但心中不执著所作的善行;尊敬长辈,体念下人,怜悯孤苦,救济贫穷。四、解脱香,谓自心在外境上无所攀缘,不思恶,不想善,安然自在,没有障碍。五、解脱知见香,谓自心既于善恶都无所攀缘,但也不可以沉落断空顽守枯寂,应广泛参学,多多闻法,认识自己的本心,通达诸佛的道法,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时,修真如自性的心毫不变易。焚香是表这五方面之法。香的意义,是以智慧之火,烧那些抽象无明。五真香,是真实的庄严佛身,真实供养如来。这五分香,皆从自性上说,皆从功德上修,也就是从自证自性法身,来成就法身佛。这即是香的意义。

此节经文,“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是名者,明其无不长大身相。则非者,明其既曰长大,尚落数量。长表时间之长,大表空间之大。对此之相,亦应离相观之,则法身无边,无时间无空间,无量含有量,乃绝对之大耳。曰“如来说”者,正以明报身与法身一如也。以大身报身作比喻说,使听法者了然明理。

总而言之。读诵此经应明了,相虽不一,性则不异,虽不一而实不异。此义法法皆如,无住生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禅宗有一比喻,未修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修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觉悟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修时青山虽依旧,悟后白云焕然新”。圆瑛法师有一偈: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

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如是”指法法皆如,这是佛所证的境界,非菩萨所能及。佛为什么能证此境界,由其因地如是修。“如是”分开解:如,诸法一如;是,一切皆是。合起来便是无实无虚,一切诸法,无实也;皆是一如,无虚也。谓菩萨和学佛、修行人,修什么因,必证如是果。念佛人起码住正定聚,入圣人流。所以念佛必须离相、离念,念头不断,净心被妄念所缚,佛法成世法。必须与一切诸法之无实相应,而一法不执,诸法一如与无虚相应,而一法不废。不执之时,即不废;不废之时,即不执。如是如是,虚实俱无。因如是,果必如是。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修什么因,必证什么果。纯印老人讲:“种什么得什么,想什么是什么……”

菩萨亦如是”,指度众生、庄严佛土,也应如此。怎么样度众生呢?离相修六度。如何庄严佛净土?也应离相行六度。离相是慧,行六度是福,所谓福慧庄严。所以修行人,学佛、念佛人,必须将“舍”放在第一位,要广行六度,一法不废;在行六度时,不著六度之相,而一法不执。不废不执,无虚无实,作不请之友,平等无分别,才有菩萨资格,否则是“不名菩萨”。

修行人应从此节经明如下之理:

(一)不取法相与非法相,无论住何相,都是分别执著。必须微密观照,微密堪验,遣之又遣,直令此心一念不生,净无点尘,灭度无量,若无其事,这样才与净心相应。修净土较容易作到,只要佛号绵绵密密,用佛号伏住妄念、替代妄念。念即是佛号,离佛号无其他之念,呼吸念佛会了,可相继不断,久久成习,心则净,心生净土,因心与净土相应故。

(二)随缘度众,勿攀缘,度不存有度之心,行六度不著六度之相。三轮体空而行布施,则不起自矜自负之心,始终保持心清若水,谦谦礼让。修山在下地在上,无有不成功者。

(三)发大悲心的同修,应在离念上加劲。妄念不息,真心永障,有悲无智,自度无暇,岂能度他。人我分别之见,是修行的最大障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若能如莲出淤泥而不染,不为名利所缠缚的人,犹如凤毛麟角。许多所谓的学佛人,受了大戒,出家多年者,却始终摆脱不开花花世界的诱惑,内心常存非分之想,为一些蝇头小利而费心机,不知到手之物也是黄粱一梦,待到腊月三十,临时抱佛脚已晚,必堕深渊。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菩萨心中若存度众生之念,皆非菩萨。为什么?因其心有能度所度之见。能度是我相我见,谁度?我!所度著人、众生相,此便是取法相,便著人我等相。著相即凡夫,非菩萨。

佛说一切法无我人众寿,凡有法便著四相,便违佛说,著我法二执,就是凡夫。对此学佛人不得不知。有许多人,不老实念佛,不一心专念,而是求往生,想往生,求佛加持消业去病,求子女长进……此即四相,是轮回法,与清净的自性毫不沾边。这样的修行,必入三途,为何?自私自利故,如是因,如是果。

另外佛菩萨、众生皆是假名。毛泽东主席对金刚经运用的较灵活,一次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休息时,他在休息厅见到赵朴初,引经语说:“赵朴初者,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菩萨、众生之名也是假名,为何?尚无能度众生的菩萨,怎么会有所度的众生呢?菩萨自无,何有众生。能度所度双离,净心现前。此即“菩萨度众生,而无一众生得度者”。当前改革开放,市面上冒牌货防不胜防,在佛门亦屡见不鲜。以佛的旗号,受高戒,扮出家相,大搞贪嗔痴,捞名闻利养,不计因果,不信六道轮回,攻击污蔑正法,对传正法者污陷、迫害,以种种手段阻挠正法流传。更有甚者,以佛住世为名,欺骗众生。世间有没有佛菩萨呢?太多太多,不但人道,十法界都有菩萨住世,“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但不能标榜露相。

纯印走前十天方露此名,真是菩萨时时在世间,怎奈世间人不识。为什么?不露相,不著相,一著相则非菩萨。修行最主要是不著相,著相即凡夫。另外不可要名,不可摆功。佛门以默默为修行,一个修行人生前决不会有个人记功簿,稍存好大喜功念头,修不出去。为什么?落四相。更不可有分别,一定对人事物,有平等心,他人整我可以,我不可稍存报复心……殊不知,这些人都是善知识,是助你成道的增上缘。修的层次愈高,阻力愈大,风险愈大,魔难愈重,不魔不成佛!在家二众对寺院对出家师从内心恭敬,省吃俭用供养三宝地,来寺院是一片热心和诚心,但有的出家师很难体谅理解居士的心,不知珍惜缘,几句话就伤缘,如凉水浇头,让人心灰意冷。应常想“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要有感恩心才对,要常摸头扪心自问:我是人天师表呀!……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众生之见,无非分别,分别便是有能所对待。约能见言,便是“”;约所见言,便是“”;能所之见,差别丛生,是为“众生”;能所之见,继续不断,是为“寿者”。分别妄心,多不胜数,以能所收之,罄无不尽,合之则于“我见”而已。殊不知一切法本来无我,无差别也。

此“佛说”句,含义甚多。“说”字断句:“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此句可理解为“一切法无我之理”,为佛所说也。如果“法”字断句:“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样就成两种意义:

(一)一切法无我。凡一切法,皆是缘会则生,缘散则灭,本无生死,只不过缘聚缘散的关系。可见生即无生,无生则生。生者,不过缘聚之幻相耳,无有真实,故生即无生。此理佛常宣说之理,怎奈明者无多。既然生即无生,哪有我人差别之相呢?凡有我人差别者,其病在凡夫心中的取著。一切法中,本来没有此事,若有差别,法法平等如何理解。为什么说平等?法无不是缘生,缘生无性,无性则空。佛法亦然。既然世法、佛法都是缘生法,怎么会有高下之分呢?故经典前面云:“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寿者。”菩萨若有我度众生之念,便取著六度之法相,就有了我人之对待,四相宛然,此即凡夫,非菩萨也。可见凡夫与圣贤之别就在离相、离念与取相、有念之心耳。

(二)此句从法字断句,“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此意是佛说一切法,本无我人差别。佛经是佛亲证的体会、经验,什么体会、经验呢?诸法一如。故佛说一切法,无不是令人泯对待、分别之法相,悟平等一如之法性。觉悟此性就是菩萨。若存有法相,便是我执,便成对待,便是分别,怎么能觉呢?另外佛说一切法,无不是令有缘人破人我执,破法我执,除分别心,一真法界绝对没有我人等分别。有分别,搞是非人我,是轮回心的众生。它的根是情执、欲望。贪财色名食睡,对这些不实之事物看不开、放不下。佛为度众生,一切法无不是说一真法界,破除我执,故一法不应取,取则著四相,著相则非菩萨。佛,果位之人也;菩萨,因地之人也。果人如是说,因人当然要如是行、如是做、如是修、如是学也。总之,一切众生,性体本同。佛这里说的菩萨就是说的我们(众生),说众生亦说菩萨,众生本来是佛,本能成佛,何况我们作菩萨呢?我们学佛人,通过此节经文,必应将佛说一切法无我人众寿,诸法一如的道理,切实体会。以佛号伏住妄念,替代妄念,如石头压草,不使妄念泛滥。只要佛号念念不断,不夹杂,不间断,不怀疑,身专礼阿弥陀佛,口专念阿弥陀佛,心专想阿弥陀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修慧。日常随缘广修六度,而不执一法,久之功不唐捐。一法不执,一法不立就是“纯”,广行六度即是“印”。此即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纯不异印,印不异纯;纯即是印,印即是纯。“纯”空也,“印”法有也。正如六年前五台山一位老和尚说:“修行人要悟明白此二字,一生受用不尽矣……”

佛为什么不让我们执著法相呢?因法无不是缘生,条件具足则生,条件不具足则灭。它是假的,无常的,执假真不显。就以人的死为例,人一共可分四种死,也就是人死的四种因由。一是寿尽财不尽死(寿命没了而死);二是财尽寿不尽而死(因贫困饥饿冻而死);三是寿尽财亦尽而死(贫困寿命都没了而死);四是寿不尽财不尽而死(天灾人祸各种横死)。佛法是缘生法,明此理欲往生极乐,必须与极乐净土、与阿弥陀佛结缘。一心念佛,老实念佛,与阿弥陀佛即结上缘。通过念佛,心清净又与净土相应,况且我们是靠二力往生,只要如实修,人人都可往生见阿弥陀佛!但千万要注意所知障……佛法与世间法恰好相反,世间人的习性、观念在处事、待人、接物中,无不是以我为轴心,我执,我见,我能,我所,搞分别、执著而落偏见。认身为我,认相为真。不知生来死去的道理,不明因果随形,不明宇宙万物与心性的关系。时时处处事事干着违悖自然之道,捞所得之相,弃无得之体,认对待之法相,昧平等一如之法性。不觉觉性,迷惑造业,造业受苦,果报现前,怨天尤人,痛苦不迭。故佛法必离四相破四见,离法相,离我,离对待,离分别,离贪欲则觉性现前。即此节经典所说的:“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让我们明了诸法无实体,借他缘而有,如借五蕴而有众生,这样形成的都非真实,因其是因缘和合而有,幻生幻灭,虚妄而无实体。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宗旨是上求佛道(觉道),下化众生。菩萨度众生,尚不可存度众生之念,怎么会有庄严佛土之想呢?有想、有念、有思、有见,无不是执见,非清净之性体。此节经文从庄严佛土为上求(上求者,求觉道也),然而上求觉悟之道其目的、宗旨,无不是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念佛人求往生,决不是逃避痛苦,往生的目的、心念,必须是为度众生而往生。为自己不轮回、不受苦欲到极乐世界享受去的人,是不能往生的,所以忍受不了世间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失恋、灾变、死别等);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欲界三苦具全;色界没有苦苦,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只有行苦。

菩萨发心,唯一在利益众生而已,他们都是义务教育工作者,毫无回报之心。此中所说的,“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其病在有我、有念、有想、有思,病根在“我当”。前面佛讲的种种著相、法执的过咎,亦通此论。为什么?“作言”,便动念了;“我当”,便执见了。起念著见就是凡情,怎么能是菩萨呢?念佛亦然。

念佛法门,无论贤愚、贵贱、贫富,也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僧俗,不论久近,皆可念佛。其念的方法,高声念、低声念、流水念、顶礼念、摄心念、参究念、观想念、转珠念,乃至经行念、立念、坐念、卧念、默念、出声或金刚念皆同一念,但以净心为要,切不可边念边分别。唯一重要的是要生起对此法门的决定信心,求生净土。若能如是行持,又能随缘作善,不须用其他法门来帮助,只要尽形寿如此作下去,可谓“行船尽在把艄人,达者同登极乐国”。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庄严佛土”,上节已说,但这里所说之义与前节讲的,意义大有不同。不同在如来说,这是约性而说,诸法一如,不存在极微细的分别、执著之情见。前面讲的,是显应无住而生心之义,让我们明了不执著但并不废除。此节所讲的庄严,是让我们更加深一层对生心而无住,生心同时心不住相,即当生无住心,但亦应心不住法,不住境缘。使我们明了,不废时即不执。前面是佛令发菩提心者,离相以修福慧,但修福慧时,不存修福慧之见。须知佛就是心,心就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土就是地,庄严佛土就是心地。所谓庄严者,就是被一切六尘境界染污横生障碍的心地,使它重新恢复本原,显现出清净、空寂、光明之体,荡涤纷扰、昏暗、凡情俗见。犹如地上障碍之物,秽染之污,一扫而空。以恢复空寂光明之旧观,无以名之,曰庄严耳。实无所谓庄严也,庄严非庄严,本来心地无染,何须庄严?若有我庄严,有此一见、一念之心,便使本净之心,滋生障碍,已失庄严。许多老居士不明此意,误认献花、穿宝盖等事项上的善行,为庄严佛净土,此是修福。庄严在净心,若能往生极乐,则为庄严佛土、利乐有情,此外无庄严可言。念佛时离相,会归自性,心清净无念之念为真念,此为庄严。无庄严想,如是如是,广度众生,是大悲也;一念不生,心地清净,大智也(般若无知故)。大悲大智,无上菩提也。

合以上两节经文,广度众生,无度之念;庄严佛土,无庄严之心,不存一丝大悲大智之念。存此少念,便是法执,此乃学佛人的通病。没学佛之前,染贪嗔痴三毒病,学佛明理后,为往生不精钻一法门、一经典,贪多求速进,为早增智慧广学禅、教、密、经、咒、论……为了往生无障碍而还阴债,超拔冤亲债主,在佛像前枉发空愿,甚至抽奖想外财也找菩萨,将大觉悟的人当作神灵看待……应明了,无心是佛,无法是觉,一念不生,一法不立,是真智慧。此经章法由浅入深极其严密,意义非常圆满。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前面佛说一切“法无我”,是显法性无差别之义。以上诸节经文均说法无我,此节说“无我法”。无我法就是法无我,但并非没有差别。若证得诸法一如,则谓法无我;若通达一如之诸法,则谓之无我法。就是上文佛说一切法无我者,因佛已证无我理,具无我智,能于一切法中无我,故曰法无我。此节经文是令有缘人通达本来无我之一切法,方称无我法。我们与佛有缘的人,没入佛门拼命搞贪嗔痴,追逐名闻利养,贪财色名食睡,在六尘境中混生死。入佛门后又贪法,贪心未改,只不过换了内容。本来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净土念佛法门,十方三世诸佛无不出广长舌,赞此法门,护持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理应本着一声佛号,一部经典,一生成就,却偏要学其他法门。佛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都是佛说的,都殊胜,但学法门,有契理契机之别。我们的业力,根性差别太大,不契机,等于没学。在八万四千法门中,靠二力、能带业往生的,只有念佛法门,成就的是利中钝三根。只带旧业,不带新殃。

成佛须三大阿僧祇劫,太难了,世尊非常慈悲,为我们讲了念佛成佛的难信之法,可带业往生。只要信心不逆,愿力坚定,念佛精纯,三资粮具备,临终会蒙佛接引,以自力、佛力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即证三不退,花开见佛,证得阿惟越致菩萨,节省了两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这个法门大菩萨都不知,所以称易学难信之法。如果不修此易行道,弃易就难,弃简就繁,那只好此生与净土结个缘,待无量劫再遇此法门,再重新修吧!但佛的法运还有七八千年,你还有此闻佛法的机缘吗?没有定力,杂修、乱修的人,真谓可怜悯者。

众生执法之病,病的根源在为我所障。我见障除,方证本来无我之法性,才能去分别之妄心,见本无分别之真性。法法皆如,法法平等。故世尊自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乃至还至本处,敷座而坐,皆在生活中表无我之法也。因佛本无须衣食,为了顺众生故,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乃至四十九年,与我们凡夫一样,在尘劳中打混,此正表明诸法一如,一切法都是佛法。随缘度日,亡其为我之法,日日如是行不言之教。世尊大慈大悲,悯念一切众生,恐其虽闻佛法,而未能通达,故于此处,说根本方便“无我法”。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学佛人,虽知我见之害,然除之不易,尤其爱河难越,情识不易摆脱,病根深故。明知佛法无我,则处处著我,无可奈何!唯有老实念佛,以佛名号替代分别、执著,将妄念之心变为佛心、佛念。以此化其旧日的凡情俗见,久之即可净心现前,开佛知见。如不达此境,亦能带业往生极乐净土,生凡圣土。

通达”二字,可理解为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无障碍之意。众生于佛法不能通达,主要在偏执,偏执的根就是我见。欲开通无我之真智,达无我之理体,必先通达知见。佛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有知有见就有烦恼。欲开佛知见,首要的就是去掉偏执,这样才能与性体相应,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也是方便说。若通达无我法,必然通达诸法一如,诸法如义。故曰“如来说”,曰“真是”。然性体空寂,哪有菩萨名相。诸佛一法身,其中含过去、现在、未来佛,我们都是未来佛,法身怎会有区别呢?犹如海水,大海中的水,海湾的水,海岔的水,海边泥塘所存之水,都是海水。性体一如,本无区别。但又有区别,多寡纯净、处地……这即是体一如,相有别。分别相而不分别性,“分别亦非意”,则为见性之人。分别相,行不离相,广行六度万行;不分别性,知缘生之法、之相可用不可执,当体皆空,了不可得故。这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不一不异,非实非虚,通达诸法一如。无我法,亦可分为无我、无法,然而无论人我,法我,都是我执。但法我执,要细于人我执——法无我,人我自无。此节经语,为下节经文,开佛知见,明佛圆见,作引语,免众生感突然而不理解,这是佛苦心耳。

 

  附:《金刚经参学体会》全文下载

淨土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