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芳的微博:为子为父的蒋介石 --中国国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41:54
家庭在蒋介石一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蒋介石多疑、暴虐的性格在很多传记中都有体现,生活中的蒋介石到底是什么样,他的日记中自然是有所流露的,这比任何文学作品都更加真实。
  孝子与母亲的恩义
  蒋介石原名瑞元,对于蒋瑞元是个大孝子、一生奉行孝道这一事实,所有蒋氏传记的作者都不否认。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位虔诚的佛教徒,金刚、观音诸经,皆能咏诵。她是丈夫蒋肃庵的第三任妻子,同时蒋肃庵也是她的第二任丈夫。王氏对其夫前妻所生的孩子能够视如己出。蒋介石就出生在王采玉嫁入蒋家两年之后。
  布赖恩·克罗泽他的《蒋介石传》中,记载了蒋介石第一次留日以及回国之事:
  蒋介石的第一次留日,是在1905年。当时的日本是远东军事教育的中心,18岁的蒋介石接受到革命思想,决心东渡日本去求学。时值日俄两国纷争激烈,家人极力反对他的这一念头。“可他是个既已拿定主意就不轻易改变的人。他一声不响,不与他们争辩,而是操起一把剪刀‘咔嚓’一下剪掉自己脑后的辫子”。克罗泽这样写道:“在当时,任何青年只要剪了辫子,就会被别人拒之门外。他只有远走他乡,离自己的故乡越远越好。他母亲对孩子从不娇生惯养,自己也想得开,便筹措了一笔钱给他做旅费”。
  但是蒋介石并不知道,日本帝国军校没有中国革命者立锥之地,清政府军机处与日本军校有协议在先:由清政府推荐的才能注册入学。也就是说,日方只招收“公派留学生”。因此壮志未酬的蒋介石决意去学习日语。
  蒋母是个聪明人,得知儿子并未遂愿后,就借托瑞元的姐姐瑞莲要出嫁,命其回国。蒋介石毕竟以孝为先,果然于1906年回国。而此次回国还成就了蒋家的另一桩大事--他的长子蒋经国于1908年出世。
  对于蒋介石割发留学一事,不仅美国人克罗泽这样记载,更多的蒋介石传记和年谱中都有这种说法。李敖找到了最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是蒋介石的那些“御用作者”在造神。
  在李敖所著《蒋介石评传》中,引用了蒋介石终生密友张群的一段回忆:
  “到日本留学是我生命史中值得纪念的一章,因为我不但在那儿认识了蒋先生,而且遇见了许多后来共倡革命的同志,我本来准备学步兵的,可是与蒋先生一见如故,于是不学步兵而学炮兵,以期与蒋先生朝夕相处,共同切磨。我们当年都是留发(带辫子)出国的,到了日本就把辫子剪掉,这也是从事革命的第一个表示”。
  可见,蒋介石并不是在国内割发以拼死留日的。
  蒋母之死
  在《蒋介石日记揭秘》中,张秀章多次提到蒋介石孝慈尊母的事实。
  1921年、1922年、1923年围绕蒋母辞世祭奠的几则日记如下:
  5月24日
  夜,梦雪满山原,一白无际,惊醒后身犹寒战,默念此必母病凶兆,固不自安,遽返沪归里。
  6月14日
  上午七时四十九分,母卒。母年来多病,去春金医某诊所,云明岁必危,忧甚。入夏果剧,绵床第阅五旬,遂认不起。亲侍汤药,夙夜匪懈。殁后守灵家堂,哀毁骨立,泪墨撰哭母文并事略。
  11月21日
  大总统派陈果夫代表诣奠,戴传贤、林业明、居正、周觉等,皆来会葬。
  11月23日
  扶母柩至鱼鳞岙安穸。孙大总统题石(
  文曰:蒋母之墓)。
  1922年
  6月4日
  为阴历五月初九日,母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也。自誓无论新旧历,凡遇此日,不茹荤、不动气、不近鱼,以儆不孝之罪于万一。正午,行小祥礼。
  --《蒋介石日记揭秘》
  蒋介石1921年在军中正与陈炯明等人有矛盾,并十数次地离军返家,每次都是在孙中山的挽留与廖仲恺、胡汉民、许崇智等人的开导、力劝下才回到军队。他每次回家的理由不是自己“牙疼”就是染了“目疾”,有时便以敬母为由回乡探视。
  但是1921年5月10日离开奉化归队时,他的母亲的确正在生病,20日到达广州的蒋介石心中不安,5月24日蒋介石称必须回乡探母。因为他前一夜梦见了“雪满山原”这样一个不好的征兆。
  而事实上,蒋母也的确在他回乡不久便辞别人世。
  孙中山闻讯发来《祭文》称,自己从与蒋介石“游十余年,共历艰险,出入死生,如身之臂,如骖之靳,朝夕未尝离失”的密切关系上“得略识太夫人之懿行”。
  蒋介石也写了声泪俱下的《哭母文》,说自己自幼多病,甚至时常病情危重,病刚好就又“放嬉跳跃”,因此经常犯着“水火刀阄之伤”,“倍增慈母之忧”。蒋介石13岁那年远行读书,蒋母哭着教诲,从他自幼丧父起,“吾辛辛苦苦使汝读书者,非欲攫显宦拥厚资也,所望为国自爱,以保先人之令名足矣。”
  蒋介石在《哭母文》中,也记述了自己18岁那年执意留东洋,所有人都阻止的情况下,“先妣则深为嘉许,筹集资用,力促就道,然先妣自是益勤俭逾平时,盖将以其所余资中正学费也”。
  辛亥革命时,蒋介石督战沪杭,亲朋闻之“骇愕失色”,他的母亲却说:“男儿报国,死则死耳,何足为虑”。
  在蒋母去世一周年祭日的日记中,蒋介石宣布:每年这一天,他都要“不茹荤、不动气、不近鱼,以儆不孝之罪于万一”。
  从祭文中能够看出蒋介石对母亲的感情中,含有对母亲识大体、顾大局的敬重,但是李敖的解释总是一针见血:他把自己的妈妈描绘成一个愿意让儿子为国牺牲的伟大女性,未免把一个村妇夸张得太厉害,难以符合实际情况。
  课子
  1921年11月23日
  扶母柩至鱼鳞岙安穸。孙大总统题石(文曰:蒋母之墓),胡汉民、汪兆铭志铭。
  以当大事毕,此生无所顾恋,更可致力革命,为国牺牲。总理与诸同志又迭电敦趣,强欲夺情,不复能违,故决心再出,誓终身辅总理,报答知遇,实行平生之志也。
  连日处理家务,与妻毛氏、妾姚氏宣告脱离家庭关系,并析定二子家产。即于夕灯下,诏二子至前,施训词,授条示,因念经儿可教,纬儿可爱,阋别无以为怀。
  1922年3月3日
  长子经国考入上海万竹小学高等四年级肄业;王欧声随往,馆公妹婿竺芝珊家舍教国文。
  1922年10月13日
  谕长子经国谈书法。
  --《蒋介石日记揭秘》
  安葬了母亲的当天,蒋介石就与妻妾脱离了家庭关系,他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余以后之成败生死,家庭自不致因我而再有波累”。但是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经儿可教,纬儿可爱”却不会不管。这天夜里,蒋介石还写了给蒋经国、蒋纬国的条示,《蒋介石日记揭秘》一书也搜集到了:
  “余葬母既毕,为人子者,一生之大事已尽,此后乃可一心致力革命,更无其他之挂系。余今与尔等生母之离异,余以后之成败生死,家庭自不致因我而再有波累。余十八岁立志革命以来,本已早置生死荣辱于度外,唯每念老母在堂,总不使以余不肖之罪戾,牵连家中之老少,故每于革命临难决死之前,必抚友好代致留母遗禀,以冀余死后聊解亲心于万一。今后可无此念,而望尔兄弟二人亲亲和爱,承志继先,以报尔祖母在生抚育之深恩,亦即所以代余慰藉慈亲在天之灵也。余此去何日与尔等重叙天伦,实不可知。余所望于尔等者,唯此而已,特此条示。经、纬两儿,谨志毋忘,并留为永久纪念。父泐。”
  次年3月,蒋介石安排长子蒋经国到上海读书,并为加强儿子的国学功底、英文及数学课程专门写了这样一封信:
  “经儿知之:我明日由甬上起程,要到福建去了,你在上海须要勤奋读书。你的字还没有什么进步,每日早起,须要学草字一百个,楷书五十个,既要学像,又要学快。闻你所读过的《孟子》,多已忘记了,为什么这样子不当心呢?《孟子》须熟理重读,《论语》亦要请王先生讲解一过,你再自习,总要以彻底明白书中的意义为止。你于中文如能懂得一部四书的意义,又能读熟一册左、孟、庄、骚菁华,则以后作文就能自在了。每篇总要读三百遍,那就不会忘记了。余如英文最为重要,必须将每日教过的生字,在自习时,默得烂熟,一星期之后,再将上星期所学的生字熟理一遍,总要使其一字不忘为止。
  算学亦要留心,切不可厌倦懒学,遇有疑难问题,务求彻底了解。须知目今学问,以中文、英文、算学三者为最要,你只要能够精通这三者,亦自易渐渐长进了。你上半年没有脱课,是最好的好处,我很喜欢,以后还要这样才好。如果从现在到毕业,不脱一课,则你的学问品行,自然而然会好了。学生最要紧的就是上课时候,不顾闲野,教员所说的话,句句听得明明白白,则功课自然容易精专,学业亦自然容易进步了。寄我奖状附还,望你检收。父示。”
  半年后的一封家书中,透露出作为父亲的蒋介石,对儿子楷书不见长进时的焦急心情,蒋介石因为自己不懂英文,所以对儿子的英文要求一向严格:
  “经儿知之:来信已经接到了,你的楷字仍不见佳,总须间日印写一二百字,以求进步。你校下学期既有英文课,你须用心学习。现在时世,不懂英文,正如哑子一样,将来什么地方都走不通,什么事业都赶不上,(你可知道么?)你每星期日有工夫时候,可到商务印书馆去买些英文小说、杂志看看,亦可以增长智识,并为你弟定儿童画报和儿童世界各半年。定书方法,只消告诉他邮寄的地方,叫书坊直接送达便了,不要忘记。父示。”
  杨天石在《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中,提到蒋介石很关心两个儿子的教育问题。
  杨天石认为:“蒋经国为毛氏所生,蒋纬国为戴季陶与日女重松金子所生。在这两个孩子中,蒋纬国由于天真活泼,更多地赢得蒋介石的疼爱,但是,蒋经国是蒋介石的亲骨肉,因此,蒋介石对他的希望最大,教育也抓得最紧。”
  杨天石在他的《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中,记载了21则他从蒋氏日记中抄录的蒋介石对于蒋经国教育的日记:
  如“1920年2月7日:下午,与枕琴先生定经儿课表”,可是刚刚过了不到一个月,又是一则“1920年3月4日,定经儿课表”。
  蒋经国16岁那年蒋介石送他到苏联留学,进入莫斯科孙中山大学,他的成绩令蒋介石很高兴,蒋介石在1926年6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接经儿禀,文理甚有进步,递与静江兄阅之。”
    作者:杨东晓
来源:星辰在线      编辑:秋痕
诗人 徐志摩
曾国藩:铁屋里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