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辉老公易昶:攸县金仙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7:03:58

洪华第:来到这里就不想走(景点之十七)   

2010-12-13 10:43:40.0    

  导览

  “这地方”一指金仙观,二指献花岩,位于鸾山镇漕联村北方。这地方地处偏僻,幽静险峻,颇具“灵气”,为墨客骚人、特别是佛教界信士所喜爱。他们来到这地方就不想走。国际佛学泰斗陈建明,来到“这地方”闭关修道两年多……

  正文

  献花岩,位于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漕联村东北方,这里有个古观叫金仙观,在罗浮山脚下,献花岩在金仙观后面的悬崖峭壁上,两个景点一上一下,相距很近。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流传许多古老而神奇的故事。
  金仙观宏伟、气派,占地面积六千七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多平方米。有牌坊、前殿、后殿、东殿、戏台、道书房、外化香炉和左钟右鼓楼阁等,生活区有厨房、餐厅、卧室和卫生间,配套设施齐备。
  大殿深藏于绿林之中,举目环视,群山簇拥,蜿蜒多姿,状如龙蛇;大殿前是风光旖旎的漕联村,近观四周,碧草如茵,野花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金仙观座左,沿斜坡山路穿竹林不远,可至白龙洞,洞内景象奇特,叹为观止;距离白龙洞不远,有座香炉山,香炉山形似香炉,每当晨曦微露,一缕烟雾从那里冉冉升空,远看像香炉焚香,使金仙观更具灵气,让人顿生敬意。
  座右,与金仙山紧毗邻。金仙山脚下有海棠洞(又叫禹王洞)和金仙洞,两个洞口相距不远,在罗浮山内又相互连通。每当春末夏初山洪暴发,洪水汹涌而至,在金仙观前不断回旋上涨。顷刻之间,大有水淹金仙观之势!相传,这时只要住观道士赶快敲钟击鼓,即使洪水再上涨,也不会淹没金仙观的。滔滔洪水,从两个洞口灌进罗浮山——洞“吞”山河,势不可挡!其声雷鸣,蔚为大观!然而,这样的景观并不常见,也并非虚拟,待到每年春夏之交,涨漂江大水时,就能看到。洪水过后,弯弯的罗浮江源头溪水,似流金淌玉奔向金仙洞,在罗浮山内伏流十五华里,再从柏市凤下禹王洞口复出。伏流之长之奇,构成奇迹,世界罕见。
  金仙观后依悬崖峭壁,悬岩右上方的灌木丛林里,有一个岩洞,是佛教、道教炼丹静修的圣地——献花岩。《攸县志》记载:“严仙会众仙于此,有白鹿衔花来献,以此得名。”
  沿着金仙观左侧的上坡公路,有条小路通往献花岩,步行十分钟内可到达那里。献花岩为敞口岩洞,洞口扁而宽,如鲶鱼口,能容纳数十人。洞中央有一幅宽约三米的天然石屏,呈银灰色,宛若倾泻而下的水帘。紧靠石屏,有一条生根长石,长三米、高宽各一米,四方平整,俨然仙人摆设的香案,可谓天设地造的供奉场所。石屏两旁地势稍平,过了石屏,步入洞内,地势渐低,光线渐暗;再往下十多米处,回头一望,只见阳光一缕,自天而降,真有“石破倒窥天一线”之妙;再细看四周,怪石林立,像虎、像豹、像狮、像牛、像龟、像蛇,在微弱的光亮里或隐或现,面目狰狞,蠢蠢欲动,势欲群起而攻之,让人望而生畏。
  献花岩洞中有洞,下与海棠洞和金仙洞相连;曾有探险者从献花岩内洞攀沿而下,到达海棠洞和金仙洞,复出,便到了金仙观。
拨开历史云雾,寻古索源,金仙观始建于南北朝,到唐天宝年间(742—756)又名金山寺。元朝大德丙午年(1306),道士陈虚一整修易名普惠庵。
  光阴荏苒,到了元朝末年至正年间(1341——1368),社会动荡不安,红巾军起义,在战乱年代,普惠庵遭陈友谅烧毁,以致相当长年代不能修复,香火断燃。
  《攸县志》载:明代景泰年间,本地人在金仙洞附近垦荒,掘得一块大石碑。经考证,石碑上载《普惠庵记》全文,为元学士虞柏生所著,字迹奇古,依稀可辨:“……有漕溪为罗浮江之源,其最深处为金仙山,万竹玉立,古松(若)虬龙,山深草歙 ,鬼物呵护,金壁丹崖,峥嵘可爱……法堂以钵,普惠香火,香积以饭……飞来钟有楼,维摩有殿,大士有阁……”如今,人们只能从字里行间,去想象古金山寺和普惠庵,在时光流程中的原貌以及发生的变化。这块元代石碑还珍藏在金仙观内,是金仙观镇观古迹。
  待到明朝末期,普惠庵遗址引起历代文人的重视。明嘉靖丙午年(1546),洪次岩(洪云蒸之父),在废墟上办学兴建会馆,命名为金仙会馆。先后有名人洪觉山、湛甘泉、罗念庵、邹东廓等,在此勤于讲学,传经布道。此后,明崇祯年间的1636年,按察使洪云蒸继承父业,把金仙会馆扩大整修,正名为金仙书院。当时,金仙书院与凤山书院相距不远,两院相得益彰。由此可想而知,古时攸县东乡文化的鼎盛情景。这地方时而为庵,时而为院,时而为观,可见都被佛、道、儒各家看中的风水宝地。洪紫云为金仙书院勒石记之,立碑于此,堪为一景。
  明万历年间,道士胡力才(字古蟾,道谱名元彰,江西莲花县荷塘路边人。)在献花岩和金仙观修炼学道,因道法灵验,功绩显著,清顺治年间,皇上敕赐“金仙观得道元彰大法真官”之衔。元彰于康熙十年仙逝,年高一百岁。
  清朝乾隆年间,道士朱玉琢(字自怡),自幼在金仙观拜胡力才为师,苦行修炼,炉火纯青,得道成仙,传奇于世。据《攸县志》载:“朱玉琢,号自怡。自幼修炼海棠洞、献花岩。修眉长须,目光如炬。祷雨驱邪必验,时有朱真人之称。年六十一,夜忽见空中架虹桥,有采舆队仗来迎,俄而仙逝。”
  民间传说,朱自怡继承师傅胡力才的衣钵,潜心修炼于金仙观和献花岩,深通道法,神功非凡。他不仅能镇妖驱邪,还能呼风唤雨。乾隆癸亥年(1743),攸县东乡大旱,他设坛求雨。那日骄阳似火,晴空无云,围观者众多。朱自怡洁身整装,手握“笏简”和“令尺”,从容登坛。他当众宣称:“法师祈雨,都是乌云降雨;我今天不祈乌云降雨,而祈红云降雨。”他说完,手握“笏板”,仰面念念有词,施法、祈祷……片刻,一朵红云从远空悠悠飘来;朱自怡见状,手握令尺向天空一指,“轰隆”一声响,众人吓得目瞪口呆,只见红云顷刻扩展下沉,紧接着数声霹雳,满天红云,大雨倾盆而下。围观者惊呼,冒雨向朱自怡跪叩,尊称“朱真人、朱仙人”。从此,朱真人祈雨“致祷立应”,被传为奇谈。邑令冯慈豁闻之,为嘉奖朱自怡神功灵验,特制金匾一块,上书“道法格天”,并带上仪仗队,抬着匾额和丰厚的奖金,一路浩浩荡荡,来到金仙观,亲自把匾额悬挂于金仙观正殿之上。事毕,县令告别临行。为感谢父母官的盛情,朱自怡将他送出山门,他手握令尺,向天空连指三下,晴天霹雳三响,吓得县官止步回首,只见朱自怡满脸笑容,频频向他挥手,县令才回过神来,双手竖着大拇指,向朱自怡一伸,再揖拜谢,才告别登程。
  朱自怡将县官所奖资金全部用于整修扩建金仙观。使金仙观又成为攸邑东乡引人瞩目的风水宝地。
  真的,古往今来,远近不少文人和僧道慕名而来,其中有张岊司空真人、北宋大学士彭天益、元朝高僧释惟则、江西吉水县状元罗鸿轩、江西安城邹东廓、明朝尚书李天麟,以及民国时期的国际密宗大师陈健民先生,有的人来到金仙观和献花岩就不想走,长年在此修身学道。可见金仙观和献花岩确实是修身养性的绝佳境地!
  相传,胡力才和朱自怡遗传的道书、令尺、笏板、衣冠,和“道法格天”的金匾等,都珍藏在金仙观内,被信士视为灵物。可惜这些文物在“文革”时期,有的被烧毁,有的流散在民间,不知去向。如今,我们无法用目光触及那些灵物和清朝时期金仙观曾经的辉煌,只能凭借清代文人释石峰一首七律《金仙观》,穿越时空去想象。其诗曰: 

罗浮合处一玄坛,昔日袈裟今鹿观。
醉共仙猿丹山露,喜归月耀日边还。
棋声不响柯斧存,蟾影犹传剑配鸾。
闻道维摩支卧枕,千山峰作默然端。

  到民国时期,金仙观已经长期未修,瓦碎椽朽,难以遮蔽,壁坏垣颓,有失壮观。见此情景,清末儒士洪海源和金仙观道士昂仙师共同筹划,于1939年重修一次,得到漕联和新漕两村的信士大力支持,村民献计献策,有钱出钱,有物捐物,有力出力,使金仙观重焕光彩。
  这里距井冈山不远,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攸县苏维埃政府设立在老漕村,革命家肖克、王首道,谭如保曾住在这里指导工作。他们多次利用游览之便,在“金仙观”、“献花岩”、“海棠洞”碰头开会,指导发动农民武装运动,建立地方红色政权。金仙观的小道士唐慈龄(苏维埃儿童团长),曾多次为他们站岗放哨。
  一九四四年,国际密宗大师陈建民,在献花岩闭关苦修两年。他很喜欢这里的外境,从他的《花岩景》诗中可想而知: 

献花岩是众中尊,四面层峦列子孙。
锦洞海棠眠胯下,船飞云海半山屯。

陈大师更喜欢这里的内境,作《石头歌》曰:

长石铺床宽当桌,矮平似凳不须削。
咋来见石扁而圆,天造枕头同睡觉。
石头安顿便成家,成也不吟败不嗟。
今日石头余作主,他年谁主石头耶?

  当年陈大师下榻的石床、石凳、石灶至今犹存,洞壁上并有陈大师题咏多处,字迹依稀可见。
  陈先生苦修两年后,随即从这里起程,周游西藏、印度、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地区和国家,传道讲演,声振国际佛坛,被誉为佛学泰斗;金仙观和献花岩便成了国内外佛教信士的仰慕圣地。台湾徐芹庭和吴锡铭两位博士,会合“台湾大日佛功”和“台湾藏密气功”两个佛学团体,组成赴大陆访问团,于1995年7月驱车来到漕泊寻 根问祖。20日,访问团一行人,踏着陈大师的脚印,游览了金仙观,登上了献花岩,当夜在献花岩闭关修炼,体察献花岩的神韵。他们临别时,留下不能长住的遗憾。

  作者简介:洪华第,男,原名洪华棣,笔名洪流,攸县三中退休教师,现攸县文学创作协会会员,并被聘为株洲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和文史学习委员会文史研究员。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作者:洪华第
  编辑:王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