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使命全集第二部40:攸县证果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01:21:14
建议将迁建中的“大仁寺”更名为攸县证果寺
    丁才安 2009-8-26 21:23

     攸县城内的“大仁寺”,经上级批准已另选新址,搬迁到禹王宫对面的上文明塔附近的莱花坪镇白茅洲山坡上,这是我县宗教界的一件大事。为了使迁建后的宗教场所,更具有宗教文化底蕴,增强纪念意义,建议将现在动工迁建的“大仁寺”,更名为证果寺。其主要理由是: 

    攸县证果寺历史悠久,是史志上有确切记载的攸县第一古寺。

    据10修《攸县志》417页卷载:“梁天监二年(503),梼树禅师创建证果寺。”该卷在《证果寺》条目中称:“证果寺,在城内三登坊……”。据考,三登坊为现在的东北街小学处。(详见“清初县境全图”)依此推算证果寺距今已有1500年余的漫长历史,经历了梁、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直至民末,一直为佛教管理衙门僧会司处所。证果寺是攸县的第一古寺,也是湘赣两省周边县、市最古老的名刹,但由于抗日战争时期,攸城惨遭日机狂轰滥炸,殃及佛门,古寺被炸毁后一直未能修复。后来在证果寺的旧址上建了学校,因而古寺逐渐为世人淡忘。 

    在“大仁寺”迁建中,恢复“证果寺”利大于弊。
    
     “大仁寺”是1998年5月新建的,属于禹王宫的配套建筑,建寺时间只有十来年的短暂光景,而且市民对“大仁寺”这个名称也有非议,曾经也曾引发过某些不和谐的音符。因此现在将迁建中的大仁寺更名为“证果寺”正合时宜。 

    攸县是宗教大县,宗教大县的第一古寺的修复,势在必行。

    攸县庙宇之多,在全省早有定论,改革开放以来,各乡镇及城区复修寺庙不少,唯独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证果寺没有恢复,广大信众的缺失感与日俱增,迫切要求在不增加寺庙总量的前提下,将“大仁寺”改名为“证果寺”。此举既符宗教政策,又合民意,对于传承我县宗教文化,抡救性地修复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充分运用我县丰富宗教文化底蕴的优势,促进宗教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恳请有关部门广纳民意,充分论证,科学决策。
             

关于攸县大仁寺搬迁建设项目的批复

http://www.hnyx.gov.cn  2009-09-14   发改局   

攸县大仁寺:
  你单位报来《关于大仁寺搬迁的请示》及相关资料收悉。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同意将大仁寺从老城区搬迁至菜花坪镇东南村文明塔公园内。用地面积40000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山门、天王殿、大雄宝、藏经楼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资金由你寺自筹。
  接批复后,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用地等相关手续,并将招投标方案报我局核准,尽快组织资金,争取早日动工建设。

 


                                             二〇〇九年二月六日

                                                    

湖南株洲攸县佛文化园暨证果寺奠基隆重举行

2009/11/16




  11月15日,南岳佛教协会会长大岳大和尚应邀参加了湖南攸县佛文化园暨证果寺奠基仪式。攸县证果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梼树禅师创建,据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株洲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田辉和攸县相关党政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

  从梁天鉴二年(公元593年)梼树禅师在攸县创建第一座寺庙证果寺起,佛教在攸县流传已经1500多年。此后,尽管有起有伏,但佛教在攸县却极一时之甚。据1941年统计,全县拥有佛寺竟达到206处之多。

  位于县城禹王宫的大仁寺搬迁到菜花坪的文明公园宝塔山下,更名“证果寺”,其大雄宝殿将于11月15日奠基。此为攸县证果寺整体规划图。据了解,分三期工程进行建设。

  攸县历来是宗教大县,据有关部门2006年统计,全县已登记备案的宗教活动场所288处,其中道教147处、佛教59处、基督教21处、天主教1处。信教达3万人。

从梁天鉴二年(公元593年)梼树禅师在攸县创建第一座寺庙证果寺攸县自明代起,县城的证果寺就是僧会司的办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