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岗镇人民医院: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53:53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日       准提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初八日
  药王菩萨圣诞  四月二十八日    伽蓝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日
  韦驮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    观世音菩萨成道  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三日    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日
  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二十四日    地藏王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
  月光菩萨圣诞   八月十五日    燃灯佛圣诞   八月二十二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  九月十九日    药师琉璃光佛圣诞 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  十一月十七日    日光菩萨圣诞  十一月十九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日    监斋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三日
    华严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九日斋期,六斋日:
        若逢大月,为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
        若逢小月,为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  十斋日: 
    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
    二十九、三十日(月小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十二部经
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即把一切佛经的内容分为十二种类,有一首偈颂说:
「长行重颂并授记, 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共成十二部。」
何等为十二
一、sutra, 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二、geya ,祇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 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
三、vyakarana, 和伽罗那,此译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如《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
四、gatha, 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五、udana, 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自宣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
六、nidana, 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 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七、avadana, 阿波陀那,此译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八、itivrttak, 伊帝目多伽,此译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如《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九、tataka, 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如《菩萨本缘经》
十、vaipulya, 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adbhuta-dharma, 阿浮陀达摩,此译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upadesa, 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闇心而数,则观慧不明;今既觉知息入,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为特胜。
〔二、知息出特胜〕,谓数息调心之法,若闇心而数,则观慧不明,今既觉知息出,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为特胜。
〔三、知息长短特胜〕,谓调心既静,而照了渐明,即便觉息入出长短之相,是为特胜。
〔四、知息遍身特胜〕,谓从欲界定证未到地定时,即觉身及定法悉皆虚假,息之入出,遍身微微,如有如无,是为特胜。(未到地定者,谓于欲界修色界定,身虽未到于彼,而心已先证彼定也。)
〔五、除诸身行特胜〕,谓从未到地,若发初禅觉观之法,则身心豁然开朗,所证境界,悉皆虚假,空无我人;既无我人,谁作诸事?谁受禅定?是则颠倒所起身业,皆悉坏灭,是为特胜。(觉观者,谓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
〔六、受喜特胜〕,谓既与观慧相应,若证初禅喜支,即能照了,而此喜支,则无过失,是为特胜。(支,分也。)
〔七、受乐特胜〕,谓既与观慧相应,若证初禅得乐支时,即能觉了,便于乐支,不起见着,以无所受而受乐触,是为特胜。
〔八、受诸心行特胜〕,谓既与观慧相扶,若证初禅一心支时,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颠倒;于一心中,获得正受,是为特胜。
〔九、心作喜特胜〕,谓离初禅,入二禅时,常自照了,若发二禅内净之喜,则此心真喜,从观慧而生,是为特胜。
〔十、心作摄特胜〕,谓既因观慧得二禅一心支,即照了一心,摄诸乱想,颠倒不起,是为特胜。
〔十一、心作解脱特胜〕,谓离二禅,入三禅时,常有观慧,即能照了;虽得妙乐,心不耽着,无累自在,是为特胜。
〔十二、观无常特胜〕,谓离三禅,入四禅时,常修观慧,发不动定,了达定中心识虚诳,念念生灭,是为特胜。
〔十三、观出散特胜〕,谓从四禅入虚空处时,加修观慧,内外照了,而证空定,能离色界缘空之识,自在消散,即能了达空定虚诳不实,心不爱着,是为特胜。
〔十四、观离欲特胜〕,谓离虚空处定,入识处时,常以观慧,内自推捡,离虚空处离欲之心,于是发识处定,即能了达识定虚诳不实,心不爱着,是为特胜。
〔十五、观灭特胜〕,谓离识处,入无所有处时,常以观慧,照了所修之境,能修之心,于是发无所有处定,即能了达无所有处虚诳不实,心不爱着,是为特胜。
〔十六、观弃舍特胜〕,谓离无所有处,修非有想非无想定时,常以观慧,观察所修之法,能修之心,于是发非想处定,即能了达非想处犹有细想,虚诳不实,非是涅盘安乐之法,心不爱着,是为特胜。(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十二因缘】
 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除如实智。其余十智。皆是二乘共得。今一 往明。若声闻人。但约一世。总观四谛。成十智则智劣。智劣故。不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减少。若缘觉人。通约三世。细分别观十二因缘。若成十智则智强。智 强故。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广。是以大圣教门。别开出中乘之道。意在此也。通称因缘者。是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也。因缘相 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知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是为出世之要术也。教门十二因缘。有三种不同。一者约三世明十二因缘。二者约果报二世辩 十二因缘。三者约一念一世辩十二因缘。今无明三世十二因缘者。初二过去世摄。后二未来世摄。中八现在世摄。是中略说三事烦恼业苦。是三事展转。更互为因 缘。是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苦烦恼因缘。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是为展转。更互为因缘故。云三世十二因缘也
一无明 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故。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二行 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
三识 从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犊子。识母自相识。故名识。即是父母交会初。欲托胎时之名
四名色 从识生非色四阴及所任色阴。是名名色。即是歌罗逻时之名也
五六入 从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从五疱初开已来。即是六入名也
六触 由入对尘情尘识合。是名为触。以六尘触六根故。即有六识生。故名情尘识合也
七受 从触生受。故名为受。即是因六触。触六根即领受六尘。为六受也
八爱 从受中心着。名之为爱。谓于所领受六尘中。心生渴爱也
九取 从渴爱因缘求。是名为取。谓求取所爱之尘也
十有 从取则后世业因成。是名为有。因能有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 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是名生。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十二老死 从生五众身熟坏。是为老死。老死则生忧悲哭泣。种种愁苦。众恼合集。若正观诸法实相清净。则无明尽。无明尽故行尽。乃至众苦和合皆尽。若能如是。正观三世十二因缘。发真无漏。成辟支佛
次明从果报。约二世观十二因缘相。具出大集经。今略出经文。是十二因缘。从歌罗逻而辩无明。故云果报也。约二世明者。前十因缘属现在。后二因缘属未来。二世合为十二也
一无明 大集经言。云何名为观于无明。先观中阴。于父母所生贪爱心。爱因缘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罗逻。是歌罗逻有三事。一命二 识三燸。过去世中。业缘果报。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无明。歌罗逻时。气息入出者。有二种道。所谓随母气息上下。七日一变。息入出者名为寿 命。是名风道。不臭不烂。是名为燸。是中心意。名之为识。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当观如是十二因缘
二行 复观三受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云何为观。随心于念观息出入。观于内身皮肤肌肉筋骨髓脑。如空中云。是身中风。亦复如是。有风能上。有风能下。有风能满。有风能焦。有风能增长。是故息之出入。名为身行。息从觉观生。故名意行。和合出声。是名口行
三识 以如是三行因缘故。有识生。故名为识
四名色 识因缘故。则有四阴及以色阴。故名名色
五六入 五阴因缘识行六处。故名六入
六触 眼色相对。故名为触。乃至意法。亦如是
七受 触因缘故。念色乃至法是名为受
八爱 贪着于色乃至于法。是名为爱
九取 爱因缘故。四方求觅。故名为取
十有 取因缘故。受于后身。故名为有
十一生 有因缘故。有生是为生也
十二老死 生因缘故。则有老死种种诸苦。是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之大树也此并是略出经文辩。从初受报来。约二世明十二因缘相。孱然无一句私语。读者善寻。自知与前来约三世明十二因缘有异也
次明一念十二因缘。但约一世中。随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缘。亦出大集经中。今略出经文明一念十二因缘相
一无明 因眼见色而生爱心。即是无明
二行 为爱造业。即名为行
三识 至心专念。故名为识
四名色 识共色行。是名名色
五六入 六处生贪。是名六入
六触 因入求爱。名之为触
七受 贪着心者。名之为受
八爱 经中脱落。不释爱相。今私作义释云。缠绵不舍。名之为爱
九取 求是等法。名之为取
十有 如是法生。是名为有
十一生 次第不断。是名为生
十二老死 次第断故。名之为死。生死因缘。众苦所逼。名之为恼。乃至意法因缘生贪。亦复如是
是十二因缘。一人一念。皆悉具足。并出大集经文。未有一句私语。读者善寻。此与常所说三世因缘迥异。若有欲学因缘佛道者。上来至此三种辩因缘。相随用一门修学。即证缘觉智也
FROM:【法界次第初门】
【五停心观】
五停心观是佛教禅观名,小乘三贤之第一,五种观察事物或者观想的方法,是为声闻乘修行解脱之道的最初途径。有二种。
一种:在修四念处之前,应首先修习的五种禅观,以清除世俗心绪和欲望,使心思安定下来。这就是: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和数息观,分别对治贪欲、嗔恚、愚痴、我见、散乱之心:
1.不净观:观察原来觉得洁净美好的事物的不净之相,是停止贪欲的方法。适合贪着心多的人修习。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等载,修此禅观 以对治贪心为目的。方法是在禅定中观想自身与他身污秽不净:(1)观自身不净:观身死、尸发胀、变青瘀、脓烂、腐朽、虫吃、骨锁等; (2)观他身不净:观种子不净(以过去惑业为因,以父母精血为种)、住处不净(住母胎)、自相不净(身俱九孔,有唾涕大小便等)、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不 净物组成身体)、终竟不净(身死后或土埋成土,或虫吃成粪,或火烧成灰)。修此禅观以消除对人生的贪恋,坚定出世修行的决心。
2.慈悲观:观察一切有情的可怜之相,而停止嗔恚的方法。适合嗔恚多的人修习。在禅定状态中观想一切有情的可怜之相,产生慈悲之念,以退治嗅恚;说嗔恚多的人应修此观。 《四教义》卷四:“嗔恚多者,对治修慈。”
3.因缘观:在禅定状态中观想十二因缘之理,认识三世因果相续,以退治不明佛理者的“愚痴”。谓“愚痴”多者应修此观。 《四教义》卷四:“愚痴多者,对洽修因缘观。”
4.界分别观:亦名“界方便观”。佛教禅观“五停心观”之一。在禅定状态中观想六界及十八界诸法皆由地、水、火、空、风、识“六大”和合而成,聚散不定, 生灭无常,以此退治“我见”。谓我见多者应修此观。 《四教义》卷四:“着我(即“我见”)多者,对治修界方便观。”
5.数息观:梵文Anapanasmrti的意译,亦作“持息念”;音译“安那般那”、“阿那波那’,略写“安般”;直译“念出息入息’,梵汉并举,译作 “安般守意”。坐禅时专心计数呼吸(出入息)次数,使分散浮躁的精神专注,进入禅定意境。东汉时安世高曾译《安般守意经》,专讲修持此禅观法。适合散心多 的人修习。
又一种:因为第四的界分别观与第三的因缘观相似,所以略去第四,而加观佛。这是因为观佛之相好,可以治一切烦恼。适合业障多的人修习。
FROM: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撰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八七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柒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动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性惟无覆五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3月29日《金光明经》课程资料整理
三藏:即「经」、「律」、「论」。佛家高僧精通经、律、论三藏者,称为三藏法师;精通经藏(各种经文)者,称为经师;精通律藏者(讲戒律),称为律师,精通论藏(明示教法)者,称为论师。
汉传佛教:由古印度经古代中国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尔后传入朝鲜半岛、台湾、日本等处,又称北传佛教。十大宗派中以大乘佛教为主,共有八宗。其经典属汉文系统。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教为多。
南传佛教:又称作上座部佛教,巴利文佛教,或称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并列现存佛教最基本的两大派别。属上座部分别说系铜鍱部大寺派传承。
藏传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也称藏语系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和密宗或金刚乘并非完全一样的名词:藏传佛教可以包括密宗及其它大乘佛教的分支,但密宗却是源自金刚乘的佛教分支。
阿难尊者:(多闻第一)佛涅盘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由五百阿罗汉之一的阿难尊者诵出三藏中的经藏。
请参考:释迦牟尼佛的 十大弟子耆阇崛山:灵鹫山(Griddhkuta)也简称灵山,位于古印度王舍城西。相传,释迦牟尼佛曾在此宣讲佛法。佛涅盘后,弟子们曾在此举行第一次集结。中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义净法师都先后前往这里参拜和居住过,并做过详细记录。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卢舍那佛):毗卢遮那, 梵文:Vairocana or Mahavairocana 。
音译:摩诃毗卢遮那, '摩诃’ 义曰:’大’, '毗卢遮那’义曰:’日’。 故译:大日。
东方阿閦佛(不动佛):梵文:Aksobhya 。义曰:无动, 不动。是东方妙喜世界的教主。
南方宝相佛(宝生佛,宝幢佛):梵文:Ratnaketu。
西方无量寿佛(阿弥陀佛):梵名:Amitayus。
阿「读:ā,啊」弥陀佛 又依其梵名:Amitabha 音译成「无量光」之意。又有“名十二光佛。“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能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十二光佛资料来源:《佛说无量寿经》)
北方微妙声佛(天鼓音佛):梵文:Dundubhisvara(如振鼓声)
《金光明最胜王经》,《法华经》,《仁王经》合称为护国三经,后两部佛经,由鸠摩罗什法师译。
五遍行与五别境: 唯识五位百法法相中的名词,在心所法51位阶中,五遍行者为(1)触、(2)作意、(3)受、(4)想、(5)思。五别境为(1)欲、(2)胜解(谓于决定事即如所了印可为性)、(3)念、(4)定、(5)慧。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或称四大金刚,(梵文:Caturmaharajakayikas),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 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南瞻部洲(中国在此洲),西牛贺 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
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ritarast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 ,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dradhaka):「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冑,手握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 ,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梵文:Virapaksa):「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古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红色,穿甲冑,为 群龙领袖 ,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门,「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绿色,穿甲冑,右持宝伞(又称宝 幡) ,左手卧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
四大天王也被称为「风调雨顺」。中国佛教徒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而四大天王,以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最尊。
天龙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干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
紧那罗:梵文: Kinnara 的音译,又名「紧捺洛」,天龙八部之一。似人而非人,额头上有独角,妙歌声。是天上的乐神,负责在佛国演奏法乐。男性紧那罗马头人身,能歌善舞。女性紧那罗则常常以撩人姿态出现,美丽动人。
迦楼罗:(Garu?a),按照《迦楼罗及诸天密言经》的说法,就是中国的金翅大鹏鸟或大鹏金翅鸟。
按照妙法莲华经等佛经的说法,其有种种庄严宝象,金身,头生如意珠,鸣声悲苦。
摩睺罗迦:(Mahoraga),佛教传说中的大蟒蛇神,人身蛇首,又称作地龙,是佛教神祇的天龙八部之一。该神原本是腹行类,但由于其智力较低而无知,反而能得道挽回前因,摆脱腹行类的命运,脱胎换骨成为神祇
深行菩萨:七地(远行地)及七地以上的菩萨。
菩萨十地
一、 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 离一切垢。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闇,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 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 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于涅盘 心,湛然不动;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
智自在,具大神通,善护诸佛法藏,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
正命: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也。以无漏之戒为体。
--资料来源:《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八正道: [出法界次第] 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盘。故名为道。(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一 正见 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 正思惟 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
三 正语 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四 正业 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清净正业者。谓戒定慧等出世之善业也。)
五 正命 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五种邪命者。一诈现异相。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也。)
六 正精进 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
七 正念 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盘。是名正念。(五停心者。多散众生数息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也。)
八 正定 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资料来源:《 三藏法数 》
六通:(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四)他心 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 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三明:(名数)在佛曰三达。在罗汉曰三明。智之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证明,证智之境而显了分明也: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 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又如次第,名为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 证明。然则三明者,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尽三通也。智度论二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问曰:神通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因缘 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俱舍论二十七曰:'言三明 者:一宿住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中略)名明者,如次对三际愚故。谓宿住智通治前际愚,死生智通治后际愚,漏尽智通治中际愚。’婆沙论七 十七谓: '六通中,余三何不谓明?答曰:身如意(言神境通),但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三不立为明。余三所以为明者,天眼知未来苦,宿命知过去 苦,俱能厌离生死。又漏尽能为正观而断烦恼故。’
-资料来源:《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随眠:「烦恼」种子之异名,潜伏在内心深处如影「随」形,幽微难知如「眠」,故称为「随眠」。 随眠是所有表层烦恼之根源。随眠可分为「贪随眠」「瞋随眠」「痴随眠」,它是心的内在习性,潜伏于意识流中,一旦有外境的刺激, 例如:踫到可意者,则贪随眠即生起,踫到不可意者,瞋随眠即生起。
修学佛法就是“忏悔业障与积聚资粮”
4月12日《金光明经》课程 佛学名相资料整理
信相菩萨(妙幢菩萨) 梵文: Ruciraketu
菩萨摩诃萨 梵文:Maha Bodhisattva, 音译为摩诃菩提萨埵。其中摩诃(Maha)是 “大” 的意思;菩提萨埵,略称为“菩萨”。 “菩提” 是觉悟的意思,”萨埵” 是有情的意思。菩提萨埵就是觉悟的有情,也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又有义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
【那由他】梵文: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 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如何寿命得长, 一者不杀,二者施食。
【十善】
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麤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瞋恚〕,不瞋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瞋恨于人,即是止瞋之善。既不瞋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FROM:【三藏法数】
释迦牟尼(梵文:?ākyamuni),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语:Siddhattha Gotama;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是佛教的创始人。
【正遍知】
佛的十号之一,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
【佛的十号】 The ten epithets of the Buddha: (1) 如来 (tatha^gata), “Thus-Come”; (2) 应供 (arhat) “Worthy of Respect”; (3) 正遍知 (samyak-sambuddha) “Correctly Enlightened”; (4) 明行足 (vidya^-carana-sampanna) “Perfected in Wisdom and Action”; (5) 善逝 (sugata) “Well-Gone”; (6) 世间解 (lokavid) “Knower of the Secular World”; (7) 无上士 (anuttara^) “Unsurpassed”; (8) 调御大夫 (purusadamya-sa^ratha) The “Tamer”; (9) 天人师 (/sa^sta^devamanusya^na^m) “Teacher of Gods and Men”; (10) 佛世尊 or 蒲伽梵 (bhagava^n) “World Honored One.”
FROM:【汉英-英汉-英英佛教词汇】
【须弥山】梵文:Sumeru,华译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相比,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 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 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的四方。FROM:【佛学常见词汇】
根据《长阿含经》的说法,须弥山北为北俱卢洲、东为东胜神洲、西为西牛贺洲、南为南赡部洲。
佛之四无所畏 梵: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
﹝出大智度论﹞
此四通言无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决定,故于大众中凡有所说,则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知诸 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也。)
〔一、一切智无所畏〕,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 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是一切智无所畏。(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天魔梵者, 天魔即他化自在天,梵即梵天魔。)
〔二、漏尽无所畏〕,漏尽者,惑业生死俱尽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一切漏尽,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是为漏尽无所畏。
〔三、说障道无所畏〕,说障道者,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说障法,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是为说障道无所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说尽苦道者,说能尽诸苦之道法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能尽诸苦,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是为说尽苦道无所畏。 FROM:【三藏法数】
【菩萨之四无畏】 梵语: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
(名数)智度论五说菩萨之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依之而释四无畏:
一 总持不忘说法无畏。菩萨能闻持教法忆持众义而不忘,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
二 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药有二种,为世间法出世间法,众生之根欲性有种种,菩萨能了知之,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
三 善能问答,说法无畏。一切异见皆能摧破,一切正法悉能成立,无量众生一时虽来问难,而菩萨悉能于一时酬对,故对大众中说法不畏也。
四 能断物疑,说法无畏。众生问难,随意解说法,如法能巧断众生之疑,是曰能断疑。以有此能之故,于大众中说法不畏也。FROM:【佛学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术语)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 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 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 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五十一心所 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一 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二 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
三 善十一者。一信 (信为道源功德母)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四 根本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五 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六 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更多请参考: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三身】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 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证,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FROM:【三藏法数】
4月26日《金光明经》课程 佛学名相资料整理
薄伽梵: 世尊,梵语:Bhagavan
【十力──如来十力】
(出圆觉略钞并大智度论。)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故名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盘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 道、地狱道也。有漏行者,谓六道众生,由身口意所作业行,而漏落生死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无漏行者,谓一乘修戒定慧道品之行,而不漏落生死也。)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谓如来证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
FROM:【三藏法数】
【两足尊】
佛之尊号也。以佛在有两足之有情中,为第一尊贵故也。又,两足者,言戒定福慧等之功德,以佛于此等功德为二足而游行法界故也。法华玄赞三曰:「佛于二足多 足无足一切中尊,今云两足尊于三类中两足为贵。能入道故,谓人天类。佛亦两足,故言两足尊。」法华嘉祥疏四曰:「两足尊者,或以戒定为二足,或以权实为二 足,或以福慧为二足,或以解行为二足,此皆内德之二足也。外形以天人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尊也。」光明文句记三曰:「大经明十号中两释:一约人天善趣两足 为贵,佛于天人中尊,二约福慧俱备名为两足。」
FROM:【佛学大辞典】
【五欲】
梵语:pancakamah (名数)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是为污真理者,故名尘。止观四曰:「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 贪欲之心,故言五欲。」智度论十七曰:「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 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欲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又】一财 欲,二色欲,三饮食欲,四名欲,五睡眠欲。见华严大疏钞二十七,三藏法数二十四。FROM:【佛学大辞典】
(1) The 'five desires;’ the cravings of the five organs. Five kinds of desire that arise from attachment to the objects of eyes, ears, nose, tongue, and body. The desires of regular people. (2) A reference to the five objects themselves in the sense that they are the cause of these desires. (3) The five desires of wealth, sex, food, fame and sleep.
FROM:【汉英-英汉-英英佛教词汇】
「信为欲依,欲为勤依」
【缘觉 】梵语:Pratyeka buddha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FROM:【佛学常见词汇】
【三千大千世界 】
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 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 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
FROM:【佛学大辞典】【菩萨五十二位】
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FROM:【佛学常见词汇】
【五十二位】
《菩萨璎珞本业经》五十二位
前位十信
 
十信心           
信心 念心 精进心 慧心 定心   
不退心 回向心 护法心 戒心 愿心 
四十二贤圣位
 
十心住(习种性)           
发心住 治地心住 修行心住 生贵心住 方便心住   
正心住 不退心住 童真心住 法王子心住 灌顶心住 
 
十行心(性种性)           
欢喜心行 饶益心行 无嗔恨心行 无尽心行 离痴乱心行   
善现心行 无着心行 尊重心行 善法心行 真实心行 
 
十回向心(道种性)           
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 不坏回向心 等一切佛回向心 至一切处回向心 无尽功德藏回向心   
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 如相回向心 无缚解脱回向心 法界无量回向心 
 
十地心(圣种性)           
四无量心 十善心 明光心 焰慧心 大胜心   
现前心 无生心 不思议心 慧光心 受位心 
 
第四十一贤 入法界心(等觉性)   
第四十二贤 寂灭心(妙觉性)  『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盘。』
5月24日《金光明经》课程 佛学名相资料整理
【忏悔】
(术语)止观七曰:「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然忏为梵语忏摩Ksamayati之略,而非汉语,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四明之金光明经文句记三曰: 「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忏摩,华言悔过。」悔过之译,不叶本义。忏摩者请他忍恕之义也。又谓发露已犯罪,则梵语提舍那矣Des/ayati 或 Des/anakarani^ya,译曰说罪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忏悔,此言讹略也。书无忏字,正言叉摩,此云忍。谓容恕我罪也。」南山戒疏一下曰: 「忏悔,悔是此土之言,忏是西方略语,如梵本言忏摩也。忏字非苍雅所陈,近俗相传故耳。」寄归传二曰:「旧云忏悔, 非关说罪,何者?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悔乃东夏之字,追悔为目,忏之与忍,回不相干。(中略)恐怀后滞,就他致谢。即说忏摩之言,必若自己陈罪,乃云 提舍耶矣。」有部毘
奈耶十五注曰:「言忏摩者,此方正译当乞容恕,容忍致谢义也。若触误前人,欲乞欢喜者,皆云忏摩。无问大小,咸同此说。若悔罪者,本云 阿钵底提舍那A^pattides/ana,阿钵底是罪,提舍那是说,应言说罪。云忏悔者,忏是西音,悔是东语。不当请恕,复非说罪,诚无由致。」慧苑音 义下曰:「忏悔谓忏摩,此云请忍,谓请前人忍受我悔罪。」
FROM:【佛学大辞典】
【五根、五力】
〔五根〕,根即能生之义,谓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也。
一、信根,谓信于正道也。
二、精进根,谓修正法无间无杂也。
三、念根,谓于正法记忆不忘也。
四、定根,谓摄心不散也。五、慧根,谓于诸法观照明了也。
〔五力〕,力即力用,谓能破恶成善也。
一、信力,谓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也。
二、精进力,谓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事也。
三、念 力,谓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也。
四、定力,谓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也。
五、慧力,谓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发真无 漏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思惑者,分别曰见惑,贪爱曰思惑也。真无漏者,谓阿罗汉断见、思惑尽,不漏落三界生死,异于初果等,故名真 也。)
FROM:【三藏法数】
【三十七道品】
道即能通之义,品犹类也。合四念处等法门为三十七,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三、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生,皆无有我也。
〔二、四正勤〕,正谓不邪,勤谓不怠。一、已生恶,令永断。谓一切恶法,若已生者,当精勤一心决剔,令其永断除也。二、未生恶,令不生。谓一切恶 法,若未生时,当精勤一心遮止,令其不复萌生也。三、未生善,令生。谓诸善法,若未生时,当精勤一心勇猛,令其发生也。四、已生善,令增长。谓诸善法,若 已生者,当精勤一心修习,令其增长也。
〔三、四如意足〕,谓所修之法,如愿满足也。一、欲如意足,谓希慕所修之法,如愿满足也。二、精进如意足,谓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如愿满足也。三、念如意足,谓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也。四、思惟如意足,谓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也。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义,谓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也。一、信根,谓信于正道也。二、精进根,谓修正法无间无杂也。三、念根,谓于正法记忆不忘也。四、定根,谓摄心不散也。五、慧根,谓于诸法观照明了也。
〔五、五力〕,力即力用,谓能破恶成善也。一、信力,谓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也。二、精进力,谓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事也。三、念 力,谓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也。四、定力,谓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也。五、慧力,谓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发真无 漏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思惑者,分别曰见惑,贪爱曰思惑也。真无漏者,谓阿罗汉断见、思惑尽,不漏落三界生死,异于初果等,故名真 也。)
〔六、七觉分〕,觉即觉了,分即支分。谓此七法,各有支派分齐也。一、择觉分,谓拣择诸法之真伪也。二、精进觉分,谓修诸道法,无有间杂也。三、喜 觉分,谓契悟真法,得欢喜也。四、除觉分,谓断除诸见烦恼也。五、舍觉分,谓舍离所见念着之境也。六、定觉分,谓觉了所发之禅定也。七、念觉分,谓思惟所 修之道法也。
〔七、八正道〕,不邪曰正,能通曰道。一、正见,谓能见真理也。二、正思惟,谓心无邪念也。三、正语,谓言无虚妄也。四、正业,谓白净善业也。五、正命,谓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进,谓修诸道行无间杂也。七、正念,谓专心忆念善法也。八、正定,谓一心住于真空之理也。–【明,一如《三藏法数》】
The thirty-seven aids to enlightenment. These are thirty-seven kinds of practices for the attainment of enlightenment. They are: The Four Bases of Mindfulness (sinianchu 四念处) The Four Right Efforts (sizhengqin 四正勤), the Four Occult Powers (sishenzu 四神足), The Five Roots of Goodness (Wugen 五根), the Five Powers (五力), the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 qijuezhi 七觉支), and the Eightfold Holy Path (bashengdao 八圣道).–【汉英-英汉-英英佛教词汇】 【陀罗尼】
(术语)Dharan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为四种: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 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于咒总持而不失也。四忍 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闻义咒忍之四者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体言之,法义之二者以念与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 体。大乘义章十一末曰:「陀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佛地论五曰:「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 论五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 不作,是名陀罗尼。」法界次第下之下曰:「陀罗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 总持。」瑜伽略纂十二曰:「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 异。其异者何?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 如。」可洪音义一下曰:「陀邻尼,此云总持。」今日常指咒陀罗尼曰陀罗尼。
FROM:【佛学大辞典】
【十住】
﹝出楞严经﹞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也。)
〔二、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履,即治也,亦造入之义。)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
〔四、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佛家,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中阴者,谓现身已谢,后身未生,于此之中,识未托胎之时也。)
〔五、方便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谓道果之胎,以喻菩萨之入圣道也。觉胤者,觉即是佛,谓佛之胤嗣也。)
〔六、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九、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剎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剎利,梵语具云剎帝利,华言田主。)
FROM:【三藏法数】
【四威仪】
﹝出菩萨善戒经﹞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行〕,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二、住〕,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三、坐〕,谓修道之人,加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四、卧〕,谓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FROM:【三藏法数】
【三十二相──如来三十二相】
﹝出法界次第﹞
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三、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 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
〔四、手足柔软相〕,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分也。
〔五、手足缦网相〕,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六、足跟满足相〕,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具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八、腨如鹿王相〕(腨,时兖切),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
〔九、手过膝相〕,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十马阴藏相〕,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十一、身纵广相〕,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肤细滑相〕,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处平满相〕,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十八、两腋满相〕,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窊,鸟瓜切,不满貌。)
〔十九、身如师子相〕,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伛,委羽切,不伸也。)
〔二十一、肩圆满相〕,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二十二、四十齿相〕,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二十三、齿白齐密相〕,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谓四牙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谓两颊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广长舌相〕,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二十八、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色精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梵语兜罗绵,华言细香。)
〔三十二、顶肉髻成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FROM:【三藏法数】
【八十种好】
法界次第云:
一、无见顶相。         四十一、随众生意和悦与语。
二、鼻高孔不现。        四十二、毛孔出香气。
三、眉如初月绀琉璃色。     四十三、口出无上香。
四、耳轮辐相埵成。       四十四、仪容如师子。
五、身坚实如那罗延。      四十五、进止如象王。
六、骨际如钩鏁。        四十六、行法如鹅王。
七、身一时回如象王。      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
八、行时足离地四寸而印文现。  四十八、一切身分具足。
九、爪如赤铜色薄而细泽。    四十九、四牙白利。
十、膝骨坚着圆好。       五十、舌色赤。
十一、身清洁。         五十一、舌薄。
十二、身柔软。         五十二、毛红色。
十三、身不曲。         五十三、毛软净。
十四、指长纤圆。        五十四、广长眼。
十五、指文藏覆。        五十五、孔门相具。
十六、脉深不现。        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色。
十七、踝不现。         五十七、脐不出。
十八、身润泽。         五十八、腹不现。
十九、身自持不逶迤。      五十九、细腹。
二十、身满足。         六十、身不倾动。
二十一、容仪备足。       六十一、身持重。
二十二、容仪满足。       六十二、其身大。
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    六十三、身长。
二十四、威振一切。       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
二十五、一切乐观。       六十五、四边光各一丈长。
二十六、面不长大。       六十六、光照身而行。
二十七、正容貌不挠色。     六十七、等视众生。
二十八、面具满足。       六十八、不轻众生。
二十九、唇如频婆果色。     六十九、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
三十、言音深远。        七十、说法不着。
三十一、脐深圆好。       七十一、随众生语言而说法。
三十二、毛右旋。        七十二、发音报众生。
三十三、手满足。        七十三、次第有因缘说法。
三十四、手足如意。       七十四、一切众生不能尽观相。
三十五、手文明直。       七十五、观无厌足。
三十六、手文长。        七十六、发长好。
三十七、手文不断。       七十七、发不乱。
三十八、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 七十八、发旋好。
三十九、面广姝好。       七十九、发色青珠。
四十、面净如满月。       八十、手足有德相(坐禅三昧经云胸有德
字手足有吉字)。FROM:【佛学次第统编】
【甘露】
梵语Amr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注维摩经七: 「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着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药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 「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饮,此云天甘露食也。」正法念经九曰:「甘露为毒。」
FROM:【佛学大辞典】
【六波罗蜜】
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
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
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
四、毘梨耶波罗蜜。毘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
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
六、般若波罗蜜。般 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盘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
FROM:【佛学大辞典】
以上根据《金光明经》卷第一 忏悔品第三 经文中所涉及的名相所整理
7月12日《金光明经》课程补充资料
阿含经(agama)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又称阿、阿含暮、阿笈摩等。意译为“法归”,指此类基本经典为佛陀教说之所持、所归、所聚。依据传说,佛陀逝世后,其弟子大迦叶 主持了首次结集,会诵了法藏与律藏两部分。法藏记录了佛陀及弟子们的言教行迹。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法藏之分为4部或5部阿含,估计在阿育王时代( 前3世纪 )。原始佛典以文字写定是在公元前1世纪 。 一般认为阿含经形成与部派分裂同时,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异的阿含经典。阿含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两系。北传方面称《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 经》和《增一阿含经》,现代学者认为它们并不属于同一部派。南传方面有5部,称《长部经典 》、《中部经典》、《相应部经典》、《增支部经典》、《小部经典》。此中前4部与北传四阿含经大体相当 ,但经文数目 、排列以至部分内容都互有差异。汉译《长阿含经》22卷,分4部分,分别叙述有关佛陀 、教行 , 与外道论难及世界成败之说 ;《中阿含经》60 卷,222 经,说四谛十二因缘及佛陀与弟子们的言行;《增一阿含经》51卷,从1法而至11法 ,宣说法数,故名增一;《杂阿含经》50卷,含其它阿含经未收的经文。阿含经类在汉地译出始于东汉明帝时的《四十二章经》编译,整部阿含经问世在4~5世 纪。此前则有阿含经中单品陆续译出。【有顶】
(界名)天名。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有顶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法华经序品曰: 「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法华经义疏二曰:「长行云阿迦尼咤(译言色究竟天),今称有顶者。楼炭经云:阿迦尼咤,在有色之顶也。」【又】无色界之第四处, 非想非非想天也。是位于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妙句解六曰:「非非想天,名为有顶。是于三界有漏世间,极顶之故。」往生要集上本曰:「乃至有顶,轮回无期。」梵Akanistha,巴Akanittha。
FROM:【佛学大辞典】
【四摄法】
此四通言摄者,摄即摄受也。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故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是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众生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之;若众生乐法,即以法施摄之。众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
〔二、爱语摄〕,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慰喻,则一切众生乐闻善言,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
〔三、利行摄〕,谓菩萨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
〔四、同事摄〕,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
FROM:【三藏法数】
【上人】
(术语)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晋时称释子多曰道人。至鲍明远始有秋日示休上人诗。能改斋漫录曰:「唐人多以僧为上 人,如杜子美已上人茅屋是也。」摩诃般若经曰:「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十诵律曰:「人有四种:一麤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释 氏要览上曰:「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律缾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维摩经问疾品曰:「文殊师利白佛: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思益经二 曰:「我等今来见佛并网明上人。」
FROM:【佛学大辞典】
7月26日《金光明经》课程补充资料
【四天王】
东持国天Dhrtarastra,梵语:提头赖咤天王
南增长天Virudhaka,梵语:毘留勒叉天王
西广目天Virupaksa,梵语:毘留博叉天王
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 梵语:毘沙门天王
更多请查阅:3月29日《金光明经》资料整理中“四大天王”
及:《佛说四天王经》
和:长阿含经卷18
【六斋日】
﹝出四天王经并增一阿含经﹞
  六斋日者,据毗婆沙论所说,凡遇持斋之日,则过中不食。
  〔一、每月初八日〕,帝释敕四天王,各治一方。至此日,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二、每月十四日〕,此日四天王遣太子,按行天下,伺察人民善恶。
  〔三、每月十五日〕,此日四天王亲自按行天下,有慈孝父母,恭敬三宝,及尊长者,并修六度,持八戒斋者,诸天相庆,则降善福,注禄增算;如不修善持 斋,唯造恶业,诸天忧戚,降以不祥,减禄除筭。(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八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 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华鬘璎珞、不习歌舞戏乐也。斋者,过午不食也。)
  〔四、每月二十三日〕,此日四天王遣辅臣观察,与初八日同。
  〔五、每月二十九日〕,此日四天王遣太子观察,与十四日同。
  〔六、每月三十日〕,此日四天王躬自按行观察,与十五日同。
【十斋日──每月十斋日 】
十斋日是于六斋日之外,另加一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的四天,其余六天即是六斋日【四众 】
 (名数)一发起众,如法华经会座因舍利弗三请,而发起本经之说法,击扬发动,令如来有所说,是曰发起众。二当机众,正当座之机众也,如诸声闻正闻本经得 证悟之益者。三影向众,如文殊观音来自他方,助佛化,庄严法座者。四结缘众,薄福众生,今无证悟之益,而结见佛闻法之因缘,作未来得道之因缘者。见法华文 句二。【又】有僧伽之四众:一比丘Bhiksu,二比丘尼Bhiksuni,三优婆塞Upasaka,四优婆夷Upasika。药师经曰:「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素迦,邬波斯迦。」见法华玄赞一。【又】一比丘,二比丘尼,三沙弥?rāmanera,四沙弥尼Sramanerika,即出家之四众也。光宅法华疏一曰:「虽有天龙八部,莫过四类,出家四众也。」【又】一龙象众,大天之流也。二边鄙众,大天门徒也。三多闻众,凡夫随顺学人圣者而多闻法者。四大德众,即四果之圣众也。见宗轮论述记。FROM:【佛学大辞典】『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FROM:《礼运?大同》篇【六和敬 】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戒和敬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同见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见和敬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
  〔三、同行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行和敬也。
  〔四、身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五、口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六、意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FROM:【三藏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