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ppt:松门山的明天--江西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32:56

鄱阳湖上著名的“魔鬼三角水域”的最南端就是松门山这片水域。

沙山逼近的村庄。

在家门口修船。

在草滩上补网。

村医黄永云为村民治病已40多年了。

住在小房间里的松门小学的年轻教师。

枯水季节,牛车是松门山的重要运输工具。

回家的路总是那么漫长。

被流沙掩埋的山泉口。

大半天功夫,一条船只能打到几条刀鱼。

刀鱼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钱。

  鄱阳湖中的岛屿不算多,松门山岛是其中较大的一个,也是南北鄱阳湖的分界处。

  去松门山,不容易。虽说就在永修县吴城城的地界上,但等船候车,得花几个小时在路上。因此去那里的外人很少。

  我第一次进松门山是3月初,阳光下的草滩一望无际,让人觉得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草滩的北面不时有村庄出现,每个村庄的北面却都是高高的沙山——那就是松门山。这一切彻底颠覆了我脑海里对于湖区岛屿的全部印象。夜宿松门村委会,呼啸的寒风夹带着候鸟的鸣叫撞击着窗户时,我才想起身在鄱阳湖区。

  松门山岛面积约2.4万亩,该山四面环水,盛产几十种名贵的天然药材,如蔓荆子、茵陈草等。岛上耕地面积较少,捕捞业是村民们生活主要来源之一。

  松门山出产刀鱼和矽砂。它们曾经带给松门山人富足的幸福时光。因为质量好,品种多,松门山矽砂成了一块“唐僧肉”,而长时间的无序开采之后,古老的松门山正遭受着生态威胁,地下水下沉,山泉水也没有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于是很多人举家外迁,村长告诉我,现在的松门山只有15%的人还留在这里。

  第二次去到松门山是3月底。气温比月初时高出许多,草滩上铺满了黄色的和紫色的小花,男女老少在阳光下补着渔网,这回看起来才像个渔村的模样。

  凌晨5点,摸黑出发,我想去后山。村里人把松门山的北边叫后山,那里的水面又大又深,是村民打鱼的地方。来到后山时,太阳正好出来,照在开阔的水面上泛起神秘的光。鄱阳湖上那个著名的“魔鬼三角水域”的最南端其实就是松门山这片水域。

  7点多钟的时候,村民们三三两两地翻过沙山下到停在沙湾里的小船上开始作业。这个季节松门山出刀鱼,二三两重的刀鱼打起来每斤就能卖到1200元,但捕刀鱼并不容易,得用小划子和丝网。到中午时分,一条船上也只能捞上几条二三两重的刀鱼来。在停船处卖完鱼,他们就回家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湖区看到捕捞刀鱼,但捕鱼的船只有二三条,出乎我的意料。

  回到村里,村长告诉我说,以前后山那里水清鱼多,是村里的“养老池”,但采砂改变了水底的环境,现在已经很难打到鱼了。他说你要看打鱼还是夏天来吧,那时村前村后水涨起来了就像大海一样,可漂亮了。

  离开松门山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松门小学里一起住在小房间里的那两个年青教师,想起拄着双拐仍坚持为村民看病打针的村医,想起坐在奶奶身边一脸灿烂的女孩儿来了。虽然交通不便生活有些艰苦,但依然还是有人坚守在松门山,不离不弃。这坚守给了松门山活力与生机,明天的松门山也许会因这坚守而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涂序理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