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等待 恰逢花开 txt:药家鑫事件折射中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9:04:07

药家鑫事件折射中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2011年04月07日13:48新华网 字号:T|T

近日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中折射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家长、社会的重视乃至担忧。

据悉,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于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因怕被撞人记下车号索赔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药家鑫同门师妹李颖一句“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更是将此事推到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庭审过称中,药家鑫较为恐慌,多次提到“害怕”、“心慌”、“后悔”,并当庭向受害者家属下跪表示歉意。药家鑫曾对朋友感叹,“也许我心理有点扭曲了”。因为父亲小时候对他太过严格,打他,还曾把他关在地下室,黑而且冷,他“常常会在背后骂父亲”,药家鑫最无法接受的是父亲的讽刺:“你那么丑,没有人会喜欢你”。可见其父子关系非常紧张。弱势的孩子在强势的家长作风面前俯首臣服,可臣服的是表面,内心的叛逆性、斗争性等负面情绪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潜意识中沉积下来,养成了一种偏执型性情:顺从的时候,是羔羊;反叛的时候,是暴徒。

心理专家分析认为:当药家鑫举起手中的刀去杀人的时候,控制他的是长期积存的负面情绪。他是对父母管教过严的一种本能性抵制,对不良亲子关系的一种报复性发泄。人们不仅会想:如果药家鑫的父母能多给予一些情绪疏导和心理关照,循序渐进的化解他潜意识中的愤怒、报复性情绪,药家鑫就不会成为偏执性格的牺牲品;或者寻求心理救助,通过专业心理师的追根求源的疗愈,提升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将这种愤懑压抑当做心理升华的动力和机会,药家鑫的负面情绪也不会愈演愈烈。

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指出,全球20%的青少年患有精神疾病。我国3亿多未成年人,他们最弱的是心理健康。另据报道,中国孩子幸福指数低位徘徊,上海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竟达到了1.71%,更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这些孩子处于心理方面的亚健康状态,而药家鑫则进入了心理疾病状态。

有专家指出,孩子在强势管教之下,没有发言权,往往选择把一些话憋在心里,长久以来无法宣泄就容易造成心理问题。这需要专业的方法能够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阳光般的心灵。

然而,在当代中国的教育界和家庭中,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当然,这无法阻挡专业的教育机构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将国际先进的“儿童绘画心理乐园”引入中国的北京李凌云儿童绘画心理交流中心就是其中之一。据其创始人、亚洲绘画心理研究专家李凌云女士表示:“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以数亿计,如何让孩子的心灵和能力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教育界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目前,不少家长只注重物质供给,根本没有认识到孩子的情绪感受、人格尊重也是重要的成长元素。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种教育行为是粗鲁的、落伍的,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即便少数家长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苦于没有解决的方法。这也是导致培养出“教育废品”:孩子成绩很优秀,但心理发展、人格培养却屡屡出问题。

对此,李凌云女士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话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要忽略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们应尊重孩子的共性以及个性,给孩子自信肯定及自由的空间,激发孩子的各种表现能力,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空间,帮助孩子养成健康、快乐、阳光、积极的心理。通过平衡、调整、疏导儿童心理,为其健康快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的心灵和能力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我们创办儿童绘画心理交流中心的初衷和光荣使命。未来,我们将开设更多的交流中心。但愿‘药家鑫悲剧’能唤醒绝大多数家长和教育者的心理教育意识,及早将心理教育、心理关注和情绪关心纳入教育序列,在‘望子成龙’的大环境里多一些赏识、鼓励、宽容、耐心,为孩子送去一缕温馨的心理阳光。”

  • 分享到空间
  • 转播到微博
  • 争当转播第一人

推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