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演的司马懿最好:[贴图]滕县保卫战------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记川军抗日英烈(转载) - 『大城小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16:03

在我30岁以前,祖父的概念漠漠糊糊,从未清晰过。小时侯在家里听长辈说:“你爷爷是打日本鬼子牺牲的,是英雄”。可在外面的时候又总听到传言说:“你爷爷是国民党军阀”,跑回家去问大人,得到的答复总是“小孩子不懂,别乱问”。因此,多少年来,关于爷爷的事儿,就像谜一样,藏在心里。
    直到80年代,大概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前夕,突然,有一天,我在当时的《解放军报》上,看到一篇介绍台儿庄大战,歌颂我抗日军民浴血抵抗日寇的长篇文章,整整几大版,生动记录了当时国民党军队和中国民众血战台儿庄的历史一幕,报上提到了国民党与日寇浴血奋战中,英勇牺牲的122师师长王铭章和死战不退的740团团长王麟等抗日烈士。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对国民党军队抗日功绩的肯定。也第一次明确地知道了我的祖父王麟烈士为国捐驱的光荣事迹。过去,在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政治教育中,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战争取得的胜利,国民党只是在抗战胜利后下山“摘桃子”的小丑。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抗战史,让我看到了历史上中国国民党军队为抗击日寇侵略而书写出的极其悲壮、惨烈,可歌可泣的历史一幕。
    1938年4月,中国军队在山东的台儿庄,打了一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振奋全国人心的大胜仗---台儿庄大捷。就在台儿庄战役打响之际,为阻止日军沿津浦线南下,国民党第22集团军41军122师和124师以极其简陋的装备和7000多军人的血肉之躯,在山东滕县上演了一场被李宗仁先生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前最光辉的序幕战---滕县保卫战。电影《血战台儿庄》生动地再现了那悲壮的场面:
    1938年初,侵华日军沿津浦铁路大举南进,妄图侵占徐州,威胁武汉。中国军队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将军,命令川军第22集团军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率122师及124师一部进驻滕县御敌。
    3月14日,日寇华北方面军第二军10师团,以33旅团主力组成“濑谷支队”,和步兵、炮兵、轻装甲部队等组成的联队近万人,压向滕县。飞蝗般的敌机和呼啸的炮弹群,把滕县县城内外炸得四处硝烟,一派焦土。我守城部队,以机枪、步枪、手榴弹和少量的迫击炮顽强抗击敌寇,形势万分危急。李宗仁电令:“41军122师固守滕县3日,迟滞敌军南进,以谋后方从陇海路支援兵力,巩固徐州。”又急令汤恩伯第20军团85军第四师立即开赴滕县增援。
    15日,日军突破我军防线,从多方面将滕县包围,滕县城防兵力空虚,李宗仁又一次急令汤恩伯第20军团85军第四师立即开赴滕县增援。
    16日拂晓,日寇从多方面用重炮、野炮、山炮群向城内守军工事及民房猛烈轰击,无数架敌机低空扫射,敌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轮番冲锋,一次次被我军顽强击退。指挥部命令124师740团立即进入滕县城内接替、增援东关防务,坚守城池。
      17日黎明,守城官兵又在激战中度过一昼夜。按战区司令部要求固守滕县3日的使命已经完成。而守军企盼的汤恩伯部援军迟迟未到。午后,日军更为密集的炮火,从东门方向向城内猛轰,全城烟火笼罩,房屋尽成瓦砾,城垣多处被轰开缺口,日军步兵紧随坦克向城内推进。我军守城部队奋勇堵击,肉搏拼杀,眼看敌人发起一阵阵疯狂进攻,我军官兵不断倒在血泊之中……。又一阵猛烈的炮火之后,只见有人向王师长报:“……赵参谋长和740团团长王麟死战不退,已和阵地上的官兵们一起壮烈殉国了”。王铭章师长听完报告,环顾四周,除了焦土和硝烟,就是已经牺牲了的弟兄们,部队已经打光了。面对怪叫着扑上城墙的日本鬼子,他从容地燃起了一支烟……拔出手枪射向自己。实现了他“以死报效国家,以遂成仁之志”的誓言。
    电影上所说‘死战不退的740团团长王麟’即是我的祖父,他把自己36岁的生命献给了抗击日寇的战场,鲜血尽洒在山东滕县东关城头。后来我们才从父亲的口中,从山东人民出版社《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四川《荣昌革命风云录》等书上渐渐地了解了自己的祖父。
    我的祖父王麟,字志仁,1901年出生在四川荣昌县。从小看到的就是军阀混战、兵灾匪祸,百业萧条、民不聊生。当他13岁在荣昌中学堂读书时,就深忧国难民艰,曾书一副对联:“国事衰颓多愤慨;民生凋弊总忧心”挂在床头。祖父16岁时考入国民革命军川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历任川军余际唐部排、连、营长。1928年任29军上校团长、军官训练总队总队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22集团军41军124师740团团长的祖父,奉命出川开赴抗日前线,转战山西、山东。1938年3月为配合台儿庄大战的战略部署,受命在滕县阻止日军南下,他率部死守滕县东门,将指挥所设在东城门楼底下,亲自指挥官兵用食盐麻袋封堵敌人炮火炸开的城墙缺口,筑成掩体阵地击退日军无数次疯狂进攻,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和官兵一起手持大刀与敌人肉搏,3月17日下午在阵地上指挥作战的祖父被炮弹片击中头部,未及抬出西城门救治,即壮烈牺牲。随后,122师师长王铭章也以身殉国,滕县遂告陷落。滕县之战,川军官兵死伤7000余人,胜利完成了战区指挥下达的拖住日军3日的任务,确保了台儿庄战役的战略部署和整个战役的胜利。为悼念在滕县保卫战中英勇捐躯的王铭章师长及王麟团长等川军官兵,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曾在武汉和四川成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和朱德都发了唁电。我的祖父王麟当时也被明令褒奖,追认烈士,军衔升为陆军少将。
    除了祖父的牺牲过程,从父亲的回忆中,我们兄妹们还知道了:1931年,29岁的祖父曾被派到四川北川县当县长。北川地处山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乡民生活十分困苦。祖父到任后,倡导政府官员廉洁奉公,致力于减轻赋税,以苏民困。他还鼓励农民开荒种地多打粮食,并且身体力行,带头在县衙开荒种菜。他在生活上力求简朴,经常是粗茶淡饭,只求充饥。据《北川县志》对王麟政绩记载,他曾拨款万元修建学校,兴办社会福利院------,深受百姓拥戴。
    改革开放以后,祖父的事迹被故乡四川荣昌县编入了当地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并载入了荣昌县的人物志。1997年,山东省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从那时起,我们再也不用谈起祖父躲躲闪闪,我们真真切切地为自己有一个是民族抗日英雄的祖父而倍感骄傲。
    今年是祖父诞生一百周年,也是祖父在山东滕县为抗日捐躯64周年。我想在这和平繁荣的今天,告诉九泉之下的祖父:中华民族没有忘记抗日战争的历史,没有忘记他和那些为民族存亡而浴血牺牲的先烈们。我们后辈子孙永远为他和谱写了保卫滕县、血战台儿庄英雄诗篇的抗日英烈而感到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