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谁当真微盘:新兴婚姻方式,“半糖主义”夫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4:41:06

新兴婚姻方式,“半糖主义”夫妻

 

从开始的“如胶似漆”到现在的——婆婆妈妈,我们仿佛都有些累了倦了,当爱情的浓度达到饱和,已开始甜得发腻时,他对我说:亲爱的,我们“半糖”吧——工作日,分开过;周末,再团聚,好不好?!就像一杯“白开水”,如果不放糖,水就会平淡无味;全糖,水又过于浓甜;半糖,不甜不淡,刚刚好。一夜之间,围城里的年轻夫妻们,打开城门,做起了浪漫的“半糖夫妻”。半糖夫妻,是流行于“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都市夫妻的一种全新婚姻模式。这些夫妻,选择同城分居的形式——工作日,分开过;周末,团聚。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将有助于——维护个人空间,保持婚姻“新鲜感”。在一起,有很多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达成,有尖、有刺、会疼,保持一定距离,五加二的生活是浅,还没有等到很深的碰撞,就要离开了。半糖,是婚姻的危机,也是机会;机会,是还没有离开,还有希望。危机,是看到问题,而不是回避,要学会沟通,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那时可以近点,再近点。选择“半糖主义”生活,有的夫妻——是因为客观原因,不得已而为之,如:有一方的工作单位,离共同住所太远。而有些夫妻,完全是想保持“新鲜度”和给自己足够的自由空间,希望营造一种“小别胜新婚”的氛围,保持婚姻的活力。对于一些生活趋于平淡,希望通过“适当的距离”找回那种“新鲜、甜蜜”感觉的夫妻来说:短时间,或一个阶段的“半糖”生活,可能是有帮助的。

但如果长期“分居”,会使“一些人”逐渐适应单身生活,越过越“独”,还有可能因为距离太远,双方没有“约束力”,导致“婚外恋”的出现。脱身于“周末夫妻”的平民概念,“半糖夫妻”——有门槛、有档次、有风景。辅料,要够进口;做工,要够完美;装点,要够小资。说白了:经济基础是关键,思想开放是条件。当然,玩得起“同城分居”的年轻夫妻,一定要——有信任、有承诺、有坚守。不知道“半糖夫妻”是女人的觉醒,还是男人的退让?!抑或“两者”都不是,只是对婚姻的保鲜。将左手牵右手的漠然,换置为期待后的“情燃”周末,将爱情中的——亲人,变“情人”。有人说:婚姻,是相伴相守,是“柴、米、油、盐”,是人间烟火,是两个人磨合创造的一个“无坚不摧”的家,“半糖”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空中楼阁。观念,是第一生产力,对每个人来说:也是各有各的想法。有人想过独木桥,有人想走阳关道,这没什么不妥,也谈不上——对与错。人们,独立前行的脚步,越走越远;感情,反倒越显狭隘和尴尬,经过生活的沉淀,观念的更新——日渐“多元化”。无可置疑,“半糖夫妻”的形式,满足着、适应着“一类人”的需求。半糖夫妻,让爱情诗意地居住在婚姻上,有独立的空间,有自由的呼吸,更有期待的距离和美感。半糖主义,说:就算你牵着我,也不代表我属于你。是不是只要“半糖”了,就算我的身体跟别人在一起,我还可以请你相信:我爱的永远是你。半糖主义,说:要有自己的生活。爱,不是每天“相依为命”,那是什么?是拍档?是战友?是两个签了——可“生儿育女”的合同生意伙伴?半糖主义,说:要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你什么时候,听“热恋”之中的男女说过“腻”了?20岁时,你信奉“半糖”是另类;40岁时,你再说“半糖”,任你怎样的掩饰,都还是牵强。吃一半、留一半,可你别忘了——既然,他能是你的“半糖”,你何尝又不是他的“半糖”呢?!你只知道把咬了一半的糖“晾起来”,却还要想到咬过的糖,不及时“吃掉”——会酸、会融化,更会招来蚂蚁。这样的鼓吹,就是“快餐爱情、速食爱情”,不要责任,只图眼前,不考虑将来,“半糖主义”是自私的行为?!半糖夫妻,看上去时尚,但不是所有夫妻,都能付诸实施。半糖夫妻,关键是夫妻感情,应该非常好。都市生活,诱惑多;分开的日子,可能给“婚外恋”更多机会,夫妻之间——如果没有信任,就不要尝试。

享受“半糖主义”生活方式的男女,各有因由。半糖主义,是一种理性的爱情观,它与以为爱就是“寸步不离”,就是——完全的透明,完全占有的“全糖主义”爱情,有很大区别。真正的爱情,是有弹性的,彼此——既非“僵硬的占有”,也非“软弱的依附”,给彼此的最好礼物是——自由。有人说:半糖主义,是现代人感情脆弱自私的表现,他们在逃避爱情责任的同时,还将注定他们无法享受爱情的甜蜜。这种说法,很不对;因为我们有“久别胜新婚”的俗谚,我们有“两情若在长久时,由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咏叹。何况,“半糖主义”的爱情实质,仍是“白头偕老”爱情观的延续,是现代人对“永恒爱情”的一种渴求。以空间换时间,以留白换甘甜。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布洛”曾提出“心理距离说”。他指出:审美活动中,必须在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一定“心理距离”。距离太大,主客体——脱离联系,引起审美经验;距离太小,主客体——过于贴近,也引起审美经验,即距离太近,反而看不见“对方”优点,看见的只有“对方”缺点。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恋人之间”,就像“放风筝”看“油画”,让出一点距离以保证能得到最好的欣赏水准。距离太近,易看到瑕疵,太远——又有失控的危险,在“视觉”所在距离内,才能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