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喜欢林黛玉:[转载]美国名人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19:49

[转载]美国名人堂

(2011-01-05 16:34:54)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美国名人堂作者:单车友

纽约时报2009年12月4日纽约地区版有一条令人感慨的新闻标题:被遗忘的名人堂陷入绝境。开头第一段感伤地描写道:在落叶的山坡上,几十个昔日盛名辉煌的伟人铜像悲哀地凝视着空无一人的回廊,他们大名鼎鼎的名字不再被人们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也蒙上了一层阴翳。9月17日独自去拜访名人堂,从布鲁克林乘N地铁转4号地铁,几乎两个小时才到达。这里果然无人问津显得清凄,不过我倒是喜欢这样的庄严肃穆。

 

美国名人堂是一个非宗教的国家圣殿,座落在纽约市立大学的布朗士社区学院里,树立着名人铜像的罗马式立柱回廊与图书馆,以及两侧的哲学厅和科学艺术厅相连。虽然名人堂辉煌不再,但是20世纪初崇尚伟人的罗马理想依然保存在宏伟的建筑里。

 

名人堂于1900年落成,原来是纽约大学校园的一部分,由出生于曼哈顿的慈善家海伦-古尔德(Helen Gould)赞助。名人堂的倡导者亨利-麦克拉肯校长(1891年任纽约大学校长)曾介绍说,名人堂的灵感来自德国慕尼黑的名人堂(Ruhmeshalle)。慕尼黑有名人堂,巴黎有伟人祠,伦敦有威斯敏斯特名人公墓,纽约当然也要有名人堂。名人堂所在的高地曾在1776年秋被英军占领,麦克拉肯校长在落成典礼时说:这个山头1776年被英军侵占,但现在被华盛顿将军率领的“伟人们”重新夺了回来。他们占领了这片高地,我们相信,他们将永久占领这里。

 

为了确保进入名人堂的名单必须是真正的伟人,而不仅仅只是具有纪念价值的人物,名人堂设立了选举委员会,成员来自各界精英,其中有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成员本身都是有名气有威信,而且人格公正品质至纯的名人,曾经有最高法院法官和6位总统担任评委,其中7名成员身后也被选入名人堂。


名人堂的入选资格规定:一,必须是美国公民。二,必须是逝世后。1922年之后逝世,要在25年之后才可提名,1900年至1920年逝世的,10年后即可提名。这个规定,是要让这些名人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公众的充分肯定。但也有两个例外,Constance Woolson逝世仅6年,在1900年获得提名,Orville Wright逝世17年就于1966年入选名人堂。三,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有重要贡献。在选举方法上,1925年之前采取简单多数票制。1925年改为大多数票。1976年,也就是最后一次选举,采用了分数制。

 

名人堂落成后,很快就成为了美国人民的骄傲。评选和树立伟人铜像是一件非常庄严隆重的大事,曾几何时,名人堂的名气比诺贝尔奖还要大,入选名人堂比获得诺贝尔奖更荣耀。布朗士这个小山头曾经是全美最高名誉的顶峰,甚至可说是全世界瞩目的顶峰。

 

名人堂的选举是完全自由的选举,任何人都可以提名任何候选人,提名或者入选都无关乎金钱。这是美国人民的名人堂,纽约大学仅仅只是一个托管机构,负责管理公众的捐款和选举事宜。美国人民非常严肃而且积极参与评选,在选举期间,所有报纸都有专栏讨论候选人。但有些团体,比如美国律师协会和美国妇女南部同盟,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推举他们的候选人,比如1955年极力推举南军将领Stonewall Jackson 入选,但推举南部总统Jefferson Davis的企图没有成功。我有时在想,名人堂的落寞是否与这种推举的“乱象”有关,一些右倾保守的团体利用金钱极力推销某些“他们”的人选,会损害名人堂的声誉,从而减弱捐款人的意愿。

 

现在很多美国人都淡忘了名人堂,20多年来,名人堂没有经费进行新的选举和制作新的雕像。1973年罗斯福总统的铜像才25000美元,竟然用了19年才筹够钱。名人堂从1900年开始,每5年评选一次,1970年后改为3年评选一次,但1976年评选后没有再举行新的评选,而且最后一次评选的三名入选者因为缺乏经费没有做铜像。

 

1973年,纽约大学出售布朗士的校园和名人堂,纽约州政府只好买了下来,成立了布朗士社区学院。1970年代,州府拨款300万修葺松垮的山坡地基。很多铜像多年缺乏维修而损坏,几年前州府再拨款20万修葺98个铜像。一直以来,名人堂最重要的收入是私人捐款,但多年前已经没有人再愿意捐钱。2001年,布朗士社区学院组织了一个百万美元的捐款活动,用以维修和扩充名人堂。目前的回廊已经住满了伟人铜像,最后一次评选的伟人没有铜像,也许不单单是因为没钱制作,可能是在等待扩充回廊。从谷歌地图上看,面对名人堂右侧的地皮正在施工,但愿这是在扩充名人堂,而不是在建其他的建筑。不过,在美国倒是不用太担心种事情会发生。也许这个工程完成之后,就要重新开始评选名人了,因为1976年以来,如果还要倒溯25年的话,已经又产生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别的不说,就是在文学方面,所有获诺贝尔奖的作家都没有入名人堂,比如:1930年的刘易斯、1936年的奥尼尔、1938年的赛珍珠、1949年的福克纳、1954年的海明威、1962年的斯坦贝克、1976年的贝娄、1978年的辛格、1993年的莫里森。

 

现在,就连布朗士社区学院也觉得名人堂是一个累赘,纽约时报的新闻引述学院高级官员Carin Savage的抱怨,他说:我们有很多朋友,但关键是没有一个捐款恩主。如果有人愿意“包养”这个地方的话。。。。。。省略掉的话当然不言而喻了。不过,还是有人懂得名人堂价值的,在布朗士长大的历史学家Mr. Zuckerma幽默地说:如果名人堂建在曼哈顿的话,那蜂拥而来的游客要用枪才能赶走,当然,钱就不成问题了。确实,名人堂“建不逢地”,对于42街纽约时报广场的市中心来说,181街太偏僻了点,而且该区一直风传治安不太好,难怪游客裹足不前。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