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沿怎么读:心灵金字塔构筑与心理保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00:45
心灵金字塔构筑与心理保健
 

      物质与精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既是独立的,也是统一的。其独立性表现为,二者无一例外地同时分别为成长中的个体终生提供着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效果不同的营养成份;其统一性表现为,二者作用于人体缺一不可、不分伯仲、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然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这种辨证关系常被人们忽视,而更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二者的均衡性与同步性。故此,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实质,便是物质与精神作用于人体不统一、不均衡、不同步以及精神世界内部的不协调性。

人 类 心 灵 金 字 塔 的 构 筑

     人的精神世界、心理活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构筑元素及活动一定有其规律性。这首先体现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心灵的成长如同肌体的壮大一样,本身也会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羸弱到丰盈的过程,也必然存在其固有的、基本的组成元素和运动规律。如果把这颗成长着的心倒转过来,让心尖朝上,那它正如一座金字塔,如此,这座原本无法看到的“心灵金字塔”就具体而形象了。 既然心灵有了“金字塔”的形体,那也就一定有其组成构件和丰富内涵,其最基本的构建材料也一定是自下而上逐级搭建的,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处于心灵金字塔最底层的也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那么,只要我们找到了这些逐级搭建的材料,就揭示了人类精神世界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也就揭示了“心灵”究竟“是什么”的奥秘。

      第一层——依恋。

这是心灵金字塔的基础层。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第一声啼哭不是饥饿,而是依恋。是寻求父母最直接帮助的强烈愿望和无助的呐喊。这便是心灵成长的基底。 人的一生中最初成长的一段时光,是绝对需要家长陪同度过的。这种“人之初”的依恋,始自于三个方面的基本需要:一是在肌体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物质哺育、滋养和搀扶;二是需要得到生命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安全感,而消除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三是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呵护关爱、情感浇灌和精神滋养,他要在成长中学习和模仿如何成为一个“人”。否则,人在降生后,失去了这种来自于父母的亲子依恋,而代之以狼或猪,那他也就必然变成具有另类行为和另类心理的 “狼孩”或“猪孩”。 早年发生在印度的“狼孩”事件便有力证明了依恋成为人类“心灵金字塔”中最基础的构成要素。这也恰恰说明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心理需要五层次”理论中最初级的是“生理与安全需要”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也正是心理依恋阶段,培养了人类成长动力中最为基本的对环境的“适应力”。

第二层——自尊心

     如果把生命之初的心理依恋比做金字塔的地基或基座的话,那一个人的自尊心就如同地基上的生命之根,基座上的支柱和主架,是精神脊梁,在构筑未来的精神大厦中起支撑的决定性作用。没有自尊心的人只是爬行的动物,有了自尊心的才像人一样站立前行,而拥有高自尊的人则是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的。 这是因为,拥有自尊,意味着认同和接纳自己,意味着喜欢和尊重自己,会真切的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而“自我价值”是人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人不懈奋斗的原因。可见,自尊心正是自我价值的核心,也是马斯洛“需要五层次论”中“尊重需要”的内核,更是生命“意志力”的来源。那些终日被消极情绪困扰或者感到生活没色彩、生命无意义的人通常都是低自尊或自卑的。

 第三层 ——自信心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心,就是对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相信状态。自信的人拥有的是积极的心态,是一种饱满的热情和良性的稳定情绪。而低自信或无自信心的人恰如一辆将要空了油箱的汽车或是一台输入了“我不能”、“我不会”而不是“我行”、“我会”的程序软件的电脑。 因而自信心成为构筑心灵金字塔中基于自尊之上的又一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它同自尊心共同构成了马斯洛的“尊重需要”层次,也是成长动力中“意志力”的核心内容。

第四层 ——博爱心

     爱,是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是人类应有的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最重要的核心情感。爱心,是生长善良、友好、温暖、勇敢等一切美好的土壤和温床。博爱之心,则是无条件的、无选择的大爱,是凝聚于心灵金字塔中重要的内核,它力量巨大,潜能无限。 对自己和对世界爱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有了爱的能力,才有可能被爱,才能引起对周围人、事物和环境的注意以及对所从事的活动感兴趣。有了爱的驱动,才能找到归属的群体并融于其中和谐相处,才能消除孤独、无助和危险。这正是人类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即马斯洛的“爱与归属”的需要。

 第五层——责任心

     责任心源自于爱心。责任心的心理学定义应该是:一个人促使自己兑现承诺并对结果负责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意识到人的群体性、社会性并要实现社会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一言一行都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其行为或提高别人的生活质量,或降低别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一个人看到了这种影响,又在意这种影响并希望自己能够对他人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就被赋予了责任,就会产生对自己行为的自律性。这种自律性,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对他人负责时,就会感到自己的生命与该人联系到一起了,因此产生意义感;当感到自己在某事物中起到了作用,便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了,因此找到了价值感。人际关系也就因此会越发融洽和稳定,处于和谐状态当中。 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就无法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因此,社会化过程必然受阻,使其无法快乐,无法成长,因而也就无法体会成就感和幸福感。

 第六层——进取心

      如果此前心灵金字塔的构筑都很坚固,那么,随着个体心灵的不断成长和成熟,主动进取精神便油然而生——产生进取心。 进取心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又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健康心灵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进取心是一个人骨子里要出人头地和不服输的那股子劲头,是胸中涌起的为理想和抱负付诸行动的那种冲动。 可以说,一个人能否在人生中取得成功,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头脑中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他自幼形成的人格中有无主动的进取精神,有无永不言败、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有无积极与别人建立稳定人际关系的愿望。进取心总是表现为主动积极,而非被动应付。因为,主动和被动对完成任务的效率大相径庭,对事情的结果截然相反。进取心可以抵御来自各方面的挫折与压力,摆脱各种诱惑与困扰,最终使自己走向成功,走向自我实现。

 第七层——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的理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因此马斯洛把它列为“心理需要五层次”的最高一层。人的心目中只有培育了自我实现的愿望,才会有机会体验成就感和幸福感。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最高目标。在人本主义治疗中,就是把心理问题的产生归结为自我实现受阻的结果。

心 理 保 健 互 动 模 式

     “心灵金子塔”告诉我们健康心灵是由哪些最基本的“材料”逐级搭建而成的,揭示了人的精神世界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元素,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怎样成功地建造这样一座“心灵金字塔”呢?“心理保健互动模式”揭示的是与之相对应的家庭成员间的心理互动内容及心灵彩虹的互动关系,解决的就是“怎么做”的问题。

爱护与陪伴

      任何人,其实都是“肉体的人”和“精神的人”的合成品。父母在孩子生命的成长中既扮演“物质供养者”的角色,同时还扮演着“精神供氧者”的重要角色。爱护与陪伴,正是满足依恋阶段心理成长需要的两块基石。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出生时的状态,不是完整意义的人,经过二十几年的人化过程,才使他变成了人。”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把孩子变成人需要教化,需要按人的方式对其进行初始化甚至格式化。 苏霍姆材斯基《给儿子的信》中强调“人需要人!”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他人陪伴中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他首先需要父母的存在和关爱。爱护与陪伴,除了能够及时满足孩子成长必需的物质需求外,其重要职能是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他消除与生俱来的恐惧感,让他对周围环境和这个世界感到是安全的。由于被爱和接纳,使其尽早建立起了“自我”和“自我价值”的概念,生命开始打破原来的封闭状态向外扩张,开始产生探究世界和与人交往的强烈欲望。正因为有了爱护与陪伴,孩子才有更多的模仿与学习的机会,而父母则是孩子最好的生命教练和人生导师。 卡尔?威特提出了“孩子的教育应当从儿童智力发展初期开始”的教育基本原则。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鲍利斯?赛德斯博士也坚定地支持这一结论:进行启蒙教育最恰当的时间是在两岁或三岁的时候。他强调:“我们应当从小就唤醒孩子对知识的热爱,这种热爱将会延续一生。孩子会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毫无意义的游戏和没有目的的无聊运动当中,他同样也会热切地投入到智力游戏当中。” 事实证明,许多良好的心理品质,都是在生命之初最重要的对父母的“依恋”阶段,在父母悉心的爱护与陪伴中播种到幼小的心田的。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如果自幼就缺少爱护、接纳、关注、认可、欣赏、鼓励、表扬和赞美等“精神营养”的话,必然导致这个“精神的人”营养不良,虽然“生物的人”长得跟人一样,但他的精神世界里的人,却没有发育或发育畸形,为他的人格形成埋下了种种隐患。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许多成年人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患都能从他最初的生命历程中追溯到根源。孩子最初的生命中最怕的是被忽视、冷落和抛弃。美国心理学家们在孤儿院中,发现那些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尽管物质生活无差异,可他们却明显存在着行为的偏差: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与人互动、无法学习知识、情绪低落、与人冲突、不守规则等等。当心理学家招募女大学生志愿者,每周定期前来给他们洗脸、梳头、拥抱和亲吻等爱抚并陪伴了一段时间后,这些孩子的行为偏差得到了明显纠正。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非常有说服力地向我们证明了家长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他认为:陪伴和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职,具有属人性质,别人无法越俎代庖,只能由家长自己来承担。

尊重与信任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树立,首先来自于父母对他的尊重和信任。 杜威教授曾说过:人们最急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美国杰出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把它总结为人类行为的重要法则:“尊重他人,满足对方的自我成就感。” 其实“尊重”的法则,先哲们早有教导:一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一样地对待别人”,这句话已成为当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普遍遵循的“黄金规则”。这些也应该成为所有父母与孩子心灵互动的信条。 信任,是尊重的一个前置条件,不尊重往往就是从不信任开始的,表现为父母经常怀疑孩子说谎话,怀疑孩子的能力,偷看日记,偷翻书包,不相信能改变坏习惯等等,其结果是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平等交流 成人之间,一般能够做到平等交流,但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往往就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非打即骂,粗暴管教。其结果是导致双方心理距离的不断拉大,逆反心理逐渐加剧,最终形成无效沟通或拒绝交流的难堪局面,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屏障。 从卡尔?威特和哈佛女孩刘亦婷等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他们的父母与其躬身交流、做平等朋友的身影。孩子在这朋友般平等交流的氛围中进一步强化了自尊心,坚定了自信心,更多地体会了关爱和成就感。

完整悦纳

      希望培养孩子拥有博爱的心理品质,那么教育者首先要付出无条件的爱,要在这个互动关系中做到对孩子的完整悦纳且不附加任何条件,即:高高兴兴地、完整地接纳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誉满全球的成人教育家和公关学家戴尔?卡耐基说过:“如果想要快乐,就不要去想别人是否会感恩,我们付出的只为享受施与的快乐。”对他人尚且如此,为什么就不能如此待遇我们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呢?

 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的心理学含义是:关注他人的积极面和所有积极行为。表现积极关注的工具是:肯定、鼓励、表扬、赞美等。长此以往接收这些积极的信息,孩子心中就会不断地涌动主动进取的精神。因为这些心灵互动方法,会使孩子持续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人生的快乐,从而源源不断地滋生对成就与快乐的追求。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们却是以爱的名义做着与期望背道而驰的事情——不停地挖苦、批评和否定,他们得到的回报是——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泯灭了孩子的积极性、进取精神。

兴趣与习惯

       古印度有句谚语是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态度又是从何而来呢?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它最肥沃的土壤。由此可见,兴趣与习惯之于人心灵成长的重要作用。 人具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如果一个人成长中对某人或某事物不感兴趣,体会不到快乐,那必然会远离它,逃避它。学习是这样,与人交往是这样,工作生活都是这样。 一种行为,在一个人身上引起的是快乐反应还是痛苦反应,完全取决于他最初的生命体验。所以,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比如学习,做为众多人类行为的一种,对于人主观感觉的影响,是没有天然的快乐与痛苦之分的,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之初,父母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教会孩子学习并告诉他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么孩子就会把学习行为与快乐联结在一起,并且会自觉地反复重复“学习”这个行为。至此,一个关于学习行为的良好习惯也就养成了。如此仿效,人的行为习惯、思考习惯和情绪习惯都可以置入到心理自动程序。

指导与批评

      无论在亲子关系的互动中,还是在师生的教学互动中,都有必要适当使用“指导”和“批评”的工具来矫正不正确行为,但要注意少用、慎用或不用。 指导,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一个人从出生开始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正确与错误的确认,是建立是非观念,是固着良好习惯和正确行为;其次是执行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的某项活动客观上都存在着一个边界和范围,这个边界和范围就是活动中应予遵守的规则。 批评是要慎用或不用的。既使是必须的批评,也要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间。还要将人与问题分开,即“行为”是问题,而“人”本身不是问题。是一种“就事论事”,而绝不可对人“全盘否定”。否则,批评就是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它会扼杀孩子的精神人格,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贬损他的自我价值,从而使他丧失改掉缺点走向自我实现的动力、决心和愿望。 我们常可以用指导的工具代替批评: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什么错,怎样做。我们也可以适度表达对其错误行为的痛苦与愤怒的感受,让孩子找到相对的痛苦,并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结果及应承担的责任连接在一起。在指导批评后,我们还要表达期望,告诉你依然爱他,依然对他有信心,相信他会达到“自我实现”的巅峰。

爱 心 误 区

     为人父母,肩负有对孩子陪伴成长、早期教育的职责;为人师表,承担着对学生因才施教、助人成长的义务。那么,在“心灵金字塔”的建构中,在与教育对象心灵互动的关系中,在心灵彩虹的搭建中,除了清楚“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之外,还必须注意“不能做什么”。因为,生活中常常发生以爱的名义误导、伤害甚至是摧残孩子的事情——爱心进入了种种误区。

爱心误区之——物化爱

     顾名思义,物化爱就是爱的物质化。没人怀疑,我们绝大多数家长从不吝惜对孩子爱的付出,宁可自己省吃俭用、挨冷受冻甚至是可以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也要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并且努力地做到以物质的形式当即满足。 这难道不对吗?又错在哪了?错在这种爱的付出全都物质化了,就是只做了孩子的“物质供养者”,而忽视了“精神的人”对精神养分的需求。家长所给予孩子的不是适度的爱,而是泛滥的爱;不是需要的爱,而是物化的爱。其后果是孩子生理年龄长大了,而心理年龄或是处在依恋阶段,或是没有同步成长,或是致使心灵窒息,成为心灵负担,甚至是伤害,难免埋下种种心理隐患。 卡尔?威特的父亲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我们从来没有用金钱或者值钱的东西对卡尔的好行为进行过奖励。他成功的快乐;超越自己时的喜悦;我们给他的爱抚;在他的《行为手册》中记下所有发生的事;来自我们朋友的爱;当然还有他的善意行为的美好结果——这些都是对他的奖励。”

爱心误区之——错位爱

     所谓的错位爱,是指家庭成员间以及各自应当分担的职责与义务混乱错位,本该孩子做的事情却由父母包办代替。比如孩子回到家中任务只有三项:一是学习,二是吃饭,三是睡觉,其它一切全由父母承包。错位爱还常表现为,家长渴望通过孩子替代他去完成自己曾经未了的某种心愿。 凡此种种错位的爱,必然导致不良结果,最终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或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成为毫无大用的难以适应社会的庸才、蠢才,甚至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漠视亲情、飞扬跋扈、惟我独尊、仇视社会的具有危害性的人。当前从小学到大学普遍存在的陪读现象引人深思。

 爱心误区之——条件爱

     条件爱,就是把对孩子的爱附加了条件,只有孩子圆满完成符合要求的行为任务,家长才会满足相应的许诺。家长最经典的条件爱是:“只要好好学习,我什么都不让你干”,“如果考第一名,我就给你什么什么”,“你要为父母争光,才是好孩子”。 条件爱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孩子缺失了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心,把完成自己的任务看成是别人的事情,是为他人谋利益,而与自己无关;难以确立“自我”和“自我价值”;导致不知感恩,不会自律。当一个人有条件地被爱时,他认为爱是交换得到的,因而不需要珍惜和感恩。 只有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

爱心误区之——完美爱

     完美爱的核心首先是以“必须”、“一定”为典型表现形式的“追求完美”和“绝对化要求”。它不允许自己成长中的孩子有半点瑕疵或任何缺点。表现在学习上,必须要保持最佳;表现在态度上,必须是言听计从;表现在品行上,一定要优秀卓群;表现在外表上,一定要鹤立鸡群。凡事标准完美化,要求绝对化。 完美爱的另一个极端便是“糟糕至极”,一旦孩子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达到期望的目标,便产生糟糕透顶的强烈反应和表现,认为世界的末日到了。 殊不知,无论是追求完美,绝对化要求,还是糟糕至极,都是产生负性情绪使一个人陷入痛苦以至难以自拔的泥潭,都是导致孩子内心压力剧增的杀手,都是导致多种心理疾患的根源。

                            =========================================================

                                  个完美主义者的反思与自我批评


经常有朋友请本人帮助做方案,本人虽然承蒙被信任而感激,但大部分时候都遗憾地表示,因为在具体他(她)的基础与承受力、资源与需求,团队水准以及协作的默契程度,潜在合作伙伴的关系密切程度,以及所需要动用的成本投入等方面,我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也是白做,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耽误他(她)的正经事。

我善意地表示,“不如你先做出能够充分体现你的意思的基本文件,我再给你补充、校对、润色,完善”。并开玩笑地说,千万不要让完美主义者在前端打拼,那只会耽误事。

 

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本人都不由得开始做自我批评,并会逐渐强化一种思维惯性,深入考虑关于完美主义者的话题。随后看自己以往的很多方案和文字,感觉以往自己太注重思考与文笔,却犯了完美主义者的错误。

坦率地说,像本人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总是有许多焦虑的感觉,甚至自己写过的那些东西,在写完之后也来不及“反刍”,甚至在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写了什么文字都经常难以有时间去回想。倒是那些有意无意跑进来看我的文章的朋友们,或许字里行间的只言片语能够带给他们启发,并对他们在避免损失与追求利益方面更有价值。

 

在过去的那些年,本人见过太多以咨询师、专家顾问创业做公司,那些工作室型的公司虽然很注重自身专业的审慎形象,但大体都不是很容易做大。

许多情况下都是一拍脑袋立项做方案、再拍脑袋就有了新创意,经常是把前边的方案推倒重来,然后再不断地加入更多的新内容,增加新内容的同时,他自己的欲望也在膨胀。最终却难免被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拌住手脚。

在膨胀的过程中,在权威的领导看来,下属都是“小字辈”,经验与水平都不如我,还拿我的钱,假如再不服我的管,不听我的话,就太说不过去了。

下属则惮于所面对的专家兼领导的权威,虽然有来自市场的不同意见也不敢提,他们更多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唯唯诺诺,或者是事不关己的曲意逢迎的屈从心态。而那些“小字辈”,不管是从糊口混日子的角度,还是从虚心学习的角度,或者是从被管理者应该有的姿态与身份要求的角度,对上层提出的一切东西不要说提出反对意见,就是提出有益的补充都要讲究技巧,否则,轻则遭到同事们的耻笑,重则遭遇被开除辞退的境地。

虽然并非每个专家型的领导都如此“小心眼”,但至少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主流。

 

完美主义者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完美主义者做老师会是很负责的,做编辑也会比较胜任的,最护理工作更是无微不至的,做设计与框架也有别人难以媲美的优势,做律师与会计师也将一定是无懈可击的。完美主义者是需要以老师、编辑、专门挑错者的身份出现的。

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不管做什么,完美主义者都既不适合做决策者,更不适合做执行者。更不适合做策划人,也不适合做业务的。

 

虽然彼此都很清楚,完美主义者对待事情,其实不需要酣畅淋漓,只要点到为止即可。但先天性格与后天养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完美主义者一定要能够知人、用人、容人、选拔人,需要从效率出发,始终关注效率和阶段性的成果,放手让别人去做,多给别人提供一些资源和机会,才能够对事情的进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不至于荒废。因此以完美主义为主导的机构,一定要有比较合理的团队构成,才能够优势互补,共同实现成功。

完美主义者看的多了,必须要去做的是抓核心与主要矛盾,更需要的是点到为止,不要抓住细节不放。

 

真正的变通是需要现实主义者与实用主义者来实现的。

其实从实用主义者的角度考虑,不理性、考虑问题不周全又怎么样了?

乱哄哄地热闹场面比煞有介事的正襟危坐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好评,至少是比较生活化、在现实世界中活色声香,而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与标本。

实用主义者认为,只要去做,不要管原因,更不要去设计结果。哪怕开始呈现的东西拿不出手,即使只像个样子而没有照顾到细节,都要先去做。当你去做的时候,也是需要少动脑,多动手的。

 

毕竟现实生活不需要那么多无懈可击,甚至更需要的是千疮百孔。

虽然完美的东西总是带给人美感,但真正可以引发群体性的成就感的恰恰是缺憾,完美的东西是不会有太多的观众的。相反,有缺憾的东西却会更容易受到关注,而且受到关注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升值的过程。

 

完美主义者在很多时候会表现出心理学上的强迫症。比如对行为举止的细节追求,比如对视觉识别系统的色彩追求,比如对策划文案与文章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错误。

从潜在的心理因素分析,完美主义并非缺点,而是一种过分的求全责备的心态,那就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匠心,是一种自我欣赏,也是自惭形愧,更是一种面向市场的无奈与自卑。

完美主义者是很容易拖整个团队的后腿的。特别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花太长的时间来进行团队培训,要全体成员步调一致,再让每个人的行为标准化、统一化。完美主义者是需要学习不操心的,否则谁都会有一种疲于奔命,去学习如何完美而不是如何去执行并向前冲的习惯的。

完美主义者是匠,所雕琢的是艺术品,但再精美的艺术品也是留给后人去把玩,而不是在现世就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去的。你需要的仅仅是相对完善与貌似专业,不要奢望成为后世传播的经典案例。

其实这依然是个协作的问题,不要让自己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既然完美主义是追求厚度,就不能涉及面太宽,更不能把战线拉得太长。

 

治疗完美主义者的强迫症,需要“多管齐下”。

首先、在背后要有实用主义的支撑,而且出现矛盾时,要无条件地让位于实用主义;

其次、注重目标的价值。在策划的时候要有清晰的阶段性目标作为硬性目标,而目标就需要量化,需要有时间的制约。目标是铁的纪律,必须要由实用主义者来执行,谁都不能违抗,目的就是不要让完美主义者的求全责备成为主导并阻碍事情进展的因素与借口。没有按时完成就等于没有按量完成。

第三,完美主义者不要孤芳自赏,从全局性、前瞻性的角度去思维、去决策;从容易执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标准来起草各种方案;基层不要玩文字游戏、不绕弯子、不出车轱辘话、不卖弄、不孤芳自赏。

第四、完美主义者实现的是自己的梦想,所以同时就要损失自己的利益。虚无的梦想总是要让位于现实的利益。只有先放弃之后才能够得到。这也是成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现实是大地,是实实在在的根基;理想是天空;是自由飘荡的空气,完美的空气不能离开现实的空间。

 

现实的东西一定是残缺的,不完善的。

我不完美,我很开心。现实不需要太艺术。

即使是最熟悉的朋友,拉得近了看得久了,都会成为陌生人。

 贾春宝

2009年8月4日星期二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bekings@yahoo.cn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从1993年开始游历,此后持续地关注专注以顾问服务为核心的无形产品营销的研究与发展。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

                        =========================================================

   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到5000万孩子存在行为问题。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如多动症,学习困难,抑郁、不懂人际交往、离家出走、迷恋网吧、结交不良朋友甚至暴力犯罪等。心理专家认为,“问题儿童” 人数的增多,外部因素是主导。社会、家庭、学校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三个主要因素。

 

  死亡,只因一句批评!——儿童心理:需经风雨考验的花朵

 

  中考日益临近,青岛的秦先生夫妇却永远看不到自己的女儿走进考场了。3月9日晚,一女士突然冲进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呼“快来救救我的女儿!”医护人员立刻全力抢救一个多小时,最终未能将女孩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这位正在读初三,本应该有着幸福未来的女孩,却因为父亲一句批评,赌气喝下半瓶农药。这个女孩小丽(化名)的父亲正是秦先生,据他回忆,小丽平时学习很认真,也许是要考试的缘故,她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9日,小丽偶尔打开电脑玩游戏,出于对学习的考虑,秦先生严厉地批评了她浪费时间,但万万没有想到她会选择死亡回击父亲。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造成孩子走上绝路的原因,一是家长的批评过火,对孩子过于苛刻,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不能正确面对批评,自身遇到心理障碍,而不知如何排解。在家长教导方式应受责备的同时,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正遭受着已被发现或还隐藏的心理问题的折磨,而当矛盾被激化时,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据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统计,10年前,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一个月儿童的咨询量为70人左右,只是现在两天的工作量;原来全年咨询总人数为1000多人,2004年已达到以前的5倍,医院心理咨询常年没有淡季。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说,目前国内公认儿童年龄段为1岁到12岁,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儿童心理问题的增多,多数心理咨询将儿童的年龄段延伸到18岁以下,研究表明从12岁到18岁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多数与1岁到12岁有直接的关系。据她介绍,医院曾调查了600多个3岁到 6岁孩子,其中30%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同时,根据医院的接诊情况,学龄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最多,占到看病总数的80%,学龄前的儿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到5000万孩子存在行为问题。他们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如多动症,学习困难,抑郁、适应不良、不懂人际交往、离家出走、迷恋网吧、逃学、过早的性行为、结交不良朋友甚至暴力犯罪等,如果早期不进行有效干预,任其发展,将有可能导致成人时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等。

 

  专家认为:外部因素是导致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罪魁祸首

 

  幼儿园里,一位6岁小男孩由于看了网上不良信息,结果把同班一个5岁的小女孩生殖器抓伤;一位钢琴八级的小学生总怀疑家里的煤气阀没关好,看过心理医生后家长才明白,孩子过分追求安全感是因小时候每弹错一次钢琴,母亲就会打一巴掌,孩子的心一直笼罩在恐惧之中;一个和继父生活多年的12岁小女孩突然恋爱了,让家长不解的是在家里她是一个特别乖巧的孩子,心理专家揭开了谜底,由于担心继父不喜欢她,在继父面前她从不敢撒娇,但这种压抑使她从来没有感受到异性的关爱……

 

  青岛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青岛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王冠军指出,“问题儿童”人数的增多,外部因素是主导。社会、家庭、学校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三个主要因素。

 

  王冠军说,儿童心理状况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会不良信息是造成儿童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诱因,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儿童每天花在电脑、电视、vcd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过度接触电影、电脑游戏以及网络,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等,同时有些孩子还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个性缺陷,如暴躁、嫉妒、任性和狭隘等。

 

  其次,家庭因素尤其值得注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让一些家长往往不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强迫式地让孩子不停地学习各种事物,反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婚姻破裂数量的增加也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另一个家庭原因。失去父母关爱,成为双方的遗弃物,甚至是出气筒,孩子由于忧郁过度而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变态、精神扭曲。

 

  此外,目前多数学校还是应试教育,为提高升学率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片面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忽视情商的培养,对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孩子面对挫折不知该如何面对,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致发生极端的行为。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提醒,儿童出生气质类型可以分为三种:易抚养型、中间缓慢型、难抚养型。易抚养型儿童天生乖巧爱笑,正面情绪比较多,适应能力比较快;中间缓慢型儿童适应性慢,能忍耐,心理变化不容易被发现;难抚养型儿童爱哭闹,坚持性特别高。与易抚养型相比,中间型与难抚养型心理更脆弱,更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问题。

 

                                                           “以爱的名义”——儿童心理问题暴露家庭教育方式危机

 

  心理专家指出,在对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教育为重中之重,然而目前一些家庭的错误教育观念却成为了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中以“爱的名义”的家庭教育尤为典型。

 

  青岛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明(化名)总离家出走,对此他的家人苦恼不已。不久前,不明原因的父亲带着孩子,一同来到某医院心理科。医生、孩子与家长的一席话惊醒了迷茫的家长。

 

  父亲:“医生,你看看这个孩子脑子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我和他妈妈没办法了!”

 

  医生:“你和孩子关系处得怎么样?”

 

  父亲:“咳!甭提了!我从这个孩子出生就和他斗!这个孩子很倔,倔的时候我就揍他,跟他斗了12年,现在我斗不过他了!”

 

  医生:“为什么要离家出走?知不知道爸爸很担心?”

 

  孩子:“他才不担心我,我有记忆时他就在打我!我恨我爸爸!”

 

  医生:“为什么打孩子?”

 

  父亲:“我就觉得这个孩子身上好多坏毛病,我担心他将来学坏了,不能成材!”

 

  孩子:“我问过同学,我那些好朋友家长从来不打他们,只有我天天在家挨揍!”

 

  爸爸:“最近我也感觉他恨我了,我就不敢打他了,我想好好和他谈,但他又不听我的了。”

 

  医生:“家长都是出于责任心来管教孩子,但很多人采取的方法不对,孩子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打他,虽然家长出于一种责任,但孩子的感觉是这个家容不下他,他甚至得不到家人的认可,不能享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所以他才一次次出走。”

 

  这位心理医生告诉记者,类似的情况太多太多,家批评一句儿童就寻死怎么办?(转帖)庭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出现偏差。有很多家长脑子里存在“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树打自然直”等观念,其实家长很爱孩子,但棍棒式的养育方式实际上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凡事都以爱的名义,爱的结果却产生了恨。同时,与之正好相反的教育方式,即家长对孩子没有原则地溺爱,百依百顺也是引发孩子行为问题的另一原因,因此家庭教育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合适的。

 

  青岛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青岛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王冠军认为,在教育型、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型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最低。但由于大部分家长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即便孩子行为思想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征兆,家长也常常不能及时发现或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王冠军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尽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教育掌握好尺度,避免儿童心理“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齐心协力让孩子拥有“美丽心灵”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成材必须先要成人,当今社会,高层次的竞争就是心理素质的竞争。一个人后天的作为与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让孩子能够拥有“美丽心灵”,需要整个社会的齐心协力。

 

  儿童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时期,为培养儿童非常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协调发展,我们不仅要重视儿童的生理健康、更重要的是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教育专家指出,教育孩子并不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如果真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骄横跋扈,自私任性,或者是过分依赖、胸无大志。但是,教育孩子也不能采取过于严厉的管教方法。动辄训斥打骂,恶语相加,必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限制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教育儿童一定要掌握分寸,轻重适当。同时,家庭教育中还要做到家中成员之间统一思想和要求,即使有分歧,也不应让孩子成为受害者。

 

  儿童就像出土的新苗,认真修剪和浇灌会使之成长为栋梁之材。而作为园丁的父母和老师,掌握一定的正确教养儿童的知识和方法,是必须的。学龄期前的儿童,生活在家里,交往的范围窄、对象少,父母及亲人给孩子的多是呵护和包容,到了学龄期入学后,孩子交往的范围和对象都在扩大,也复杂了,感受到的是另外一种环境。父母和老师必须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将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有选择地进行讲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此外,针对在校生已经显露苗头的心理问题,学校设立心理教师和咨询室,对孩子加以疏导,让孩子能有倾诉的对象,分享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未尝不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政府部门也应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逐步在所有高校和中小学配备经过培训的心理教师,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加快心理健康专门人才培养,以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整个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儿童心理健康架起三面“防护网”

 

  每双周周五的下午,第二节课上课铃一响,青岛贵州路小学的孩子们就怀着半月来的渴望,蜂拥进入教室等候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上各班将进行不同主题的活动:“优点轰炸”,大家集中火力列举每一位同学的优点;“角色扮演”,学生们冷静分析怎样排除心中的烦恼;小品剧“社交恐惧大会诊”中,学生人人当大夫开处方……。

 

  据了解,贵州路小学是青岛较早开设心理课程的学校之一,针对中小学生就学阶段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青岛市教育部门要求各个学校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建立咨询室和心理教师、为家长设立“家长学校”宣讲团等措施为青岛市的儿童心理健康架设起三面“防护网”。

 

  贵州路小学地处青岛市南区最西部,学区范围是普通职工、流动商贩聚居区,家长的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学校大部分家长为生计而奔波劳作,无暇顾及孩子的管理和教育,有的交给老人看管,有的放任自流。结果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失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据这所小学的教导处主任李怡介绍,学校曾对4年级到6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显示:在661名被测儿童中检出了166人存在心理问题,占总数的25。11%,突出表现在不知如何和朋友相处、厌学、抵触家长情绪等。

 

  贵州路小学语文兼心理教师邵岚告诉记者,从1997年,贵州路小学就开始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学校各班班主任还兼任着心理咨询老师,并聘请青岛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负责儿童的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学校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悄悄话角”,成为孩子们相互或与老师倾诉的地方。去年学校率先在青岛市编写了专业的儿童心理健康教材——《心海导航》,通过贴近儿童生活,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根据学校的最新统计,8年来,这个学校的“问题学生”比例减少了9%左右。

 

  如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青岛也已经“开枝散叶”,青岛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苏文洁说,像贵州路小学一样,青岛市一半的中小学都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青岛市有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从2001年的几所发展到了2004年所有学校,其中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的学校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一些学校甚至在教师编制吃紧的情况下配备了两个以上的专职心理教师。

 

  同时,为了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社会,从1998年开始,青岛市教育部门还组建了“家长学校”讲师团,让孩子的学校也变成家长的学校,讲师团聘请了大学教授、退休干部、心理专家等20位老师到各个学校为学生家长授课,让大人也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目前,青岛市1300多所中小学都已成为家长学校。

 

  新闻链接:儿童心理健康应具备六个心理品质

 

  据了解,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目前尚无统一测量标准。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六个心理品质。

 

  一、智力发育正常。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智商(iq)在80分以上属智力正常,智商低于70分属智力落后,智力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属心理发育异常,常伴有适应能力低下,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稳定的情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是同学们的知己。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已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六、热爱生活。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已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来源三九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