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百度云:克里斯滕森认为,后来者要实现颠覆,就必须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推出更简单、更便捷的产品或服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09:51

“2015年成为中国汽车生产销售量第一,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谁在夸下这样的海口?不错,正是比亚迪(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这个2003年才进入汽车领域的充电电池制造商,5年后竟然抛出了这样令人震惊的目标。

近年来,比亚迪凭借数得过来的几款车,以销量快速增长而越来越受人关注。根据比亚迪半年报,2008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销售收入38亿元,利润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5%和45%。2008年上半年,国内轿车总体销量同比增长只有16.7%,而比亚迪的销量却同比增长了94%。

为比亚迪轿车贡献最大的比亚迪F3,从2008年5月开始,每月销量过万辆,跻身国内十大畅销车型之列。凭借这样的销售旺势,比亚迪还在9月以总销量(23 500辆)排名第7的成绩首次进入国内轿车企业销量前10排行榜,并超越奇瑞(17 997辆,排名第9),问鼎本土品牌企业的轿车销量月度冠军。

比亚迪引人注目的还不只这些销售数据。9月29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宣布以2.32亿美元购入比亚迪约2.25亿股,占比亚迪总股份的10%。这是继中石油后,巴菲特入股的第二家中国企业。

在此之前,比亚迪用7年时间颠覆了国际对手,进入全球充电电池前三甲之列。2003年才进入汽车制造业,如今却提出了7年实现全国产销第一、17年实现全球产销第一的目标。尽管这个宏伟目标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也并非绝无可能,因为他们掌握了行业颠覆性路径和技术。

按照“颠覆性技术”首创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 克里斯滕森(Clayton M.Christensen)的观点,丰田之所以能颠覆美国汽车企业、而丰田又受到韩国现代汽车的威胁、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侵蚀现代的市场,都不是因为产品创新的问题,“每一家企业都可以设计出和竞争对手一样的产品,而它们之所以不能与后来者竞争,是因为没有找到能用很低的成本制造汽车的商业模式”。

因此,克里斯滕森认为,后来者要实现颠覆,就必须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推出更简单、更便捷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那些需求更简单的客户以及看似处于市场边缘的潜在客户。而实际上,比亚迪正在实践的就是这种低成本路径。它们从模仿潜在的被颠覆者开始,并用低成本的造车能力推出低价产品以改变现有产品定价标准,与此同时,它们还启用了颠覆现有汽车产品的新能源技术。

创造性模仿者

对于造车的模仿,比亚迪股份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很坦率:“我不会从头开始去创造一部车,我们一定要站在世界比较领先的平台上去做”。

比亚迪目前的主力热销车型F3,就被业内戏称为“比亚迪花冠”,而比亚迪F6和F0等,也让人联想到某些知名品牌车。然而,同样是模仿,为什么比亚迪F3能热销3年,而且还在继续被消费者追捧,而其他车型只能是昙花一现呢?

“因为比亚迪是模仿高手,它既能把产品模仿得很逼真,又没有惹上知识产权官司,更重要的,它能保证产品没有大的质量失误。而质量问题恰恰是其他模仿者失败的根源。”在一位国内从事汽车设计的专家看来,模仿并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要在总结前人技术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地提炼和整合。

比亚迪的这种模仿,用彼得 德鲁克的话来说,就是创造性模仿。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文章中,对这个概念是这样定义的,“这是一种本质为‘模仿’的战略。企业家所做的事情,乃是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但这件事情又具有‘创造性’。这是因为运用‘创造性模仿’战略的企业家,比最初从事这项创新的人,更了解该项创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