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妙法莲华经的功德:多地美女敬酒员引关注 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07:12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这位大哥长得白,肯定天天发大财,喝了这杯酒,好事天天有”;

  “这位大姐,美丽又善良,送你一朵吉祥花,年年月月有钱花”;

  ……

  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一些酒店里,出现了美女敬酒员,她们用风趣幽默、略带调侃的敬酒词劝酒。无独有偶,山东省济南市也出现了这样的职业劝酒服务员。这种将酒文化演绎成一种职业的社会现象引来社会热议。

  山东省济南市鱼翅皇宫酒店督导部经理曹瑞丽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酒店有专门针对婚宴、寿宴和商务等宴请的端酒、祝酒、劝酒服务。她手下有10多名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专门从事这种劝酒服务,一般会提前在前来就餐的宾客中挑选几桌,根据宾客需求和饭局进行准备。

  “我们是从2009年开始推出这项附加服务的,不收费,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让来宾就餐更愉快,如喜宴等过程中受过专门训练的服务员会给新人倒一生一世酒,给他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曹瑞丽说,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席间说一些赞美、祝福的话,劝客人喝几杯酒是种更人性化的服务。酒店的祝酒服务一般需要一些心里素质较好、懂礼仪、口齿伶俐的人来做,还需要有比较强的应变能力,因为来宾各不相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应对。

  觥筹交错、饮酒畅谈、增进情谊本无可厚非,为何美女劝酒一经曝光却触动了社会敏感的神经?职业劝酒人的出现是否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

  “如果是酒店、饭店为了助兴、活跃气氛等,进行适度的劝酒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劝酒可能会助长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媒体研究者李国栋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好酒美色难免使人联想到由酒文化引发的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而且如果是正常交流,又何必请美女来劝酒?在这种情况下的劝酒,很大程度上带有一些交易色彩。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铁梁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酒桌上的美女劝酒行为是一种商业行为,它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交易色彩,招待方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想达到自己的交往目的。

  “这种本来是由民间习俗演绎过来的商业模式成为现代人餐饮场合的一种礼节交往形式,披上商业的外衣,由美女来劝酒成为一种特别的消费服务。这是随着市场交易的活跃产生的一种商业行为,折射出当前的一些社会不良之风。”刘铁梁说,这种让美女劝酒的行为可能会滋生庸俗之风和一些不良交易。

  除了担心由劝酒引出的不良交易,《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法律界人士将劝酒与过度饮酒引发的纠纷联系起来。

  对此,曹瑞丽表示,在劝酒时,她们会视客人的年龄、酒量来敬酒,一般不会太多,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从来没有出现过因过度饮酒引发的纠纷。

  在北京从事法务工作多年的孙永曾在福建经历过这种劝酒服务。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吃饭时,一般会在喝了一轮之后再叫劝酒服务员。这时候,在一点酒劲和服务员的端酒祝词下很难推辞,会随着气氛多喝几杯。

  “现在大多数酒店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法律风险,劝酒行为如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后果,就会造成侵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这种新生职业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风险进一步分析说,如果因为劝酒造成了消费者身体损害,劝酒人是有侵权责任的。同时,相关的酒店也要负责任。对于酒驾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发现酒驾和劝酒人的劝酒行为有因果关系,那么也要追究劝酒人的责任。

  北京律师李伟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盲目扩大打击范围,法律的目的是保障自由,劝和被劝之间本来是自愿的。

  “过度劝酒应当承担责任。如果以‘我劝酒你可以不喝’为由来逃避责任,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刘俊海说,尤其对于一种职业劝酒服务来说,劝酒人一直在大力进行劝酒,用很多方法,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会迫于压力接受。因此,我认为劝酒方应当负责。当然,如果在调查中发现,喝酒人自身也存在一些相应的过错,可以适当地减轻一下劝酒人和酒店的责任。

  对于职业劝酒人,刘俊海建议,虽然目前法律没有对这种具体职业作出相关规定,但是需要对劝酒人多进行宣传教育,要告诉他们在劝酒的过程中应该文明和适度。劝酒是为了助兴、活跃气氛,绝对不能无节制地去劝酒。同时,要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等因素去进行劝酒,做到适度,并且讲明可能会涉及的法律后果。一旦出现了问题,可以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