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300字:别把科与技混为一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3:10:50
别把科与技混为一谈―—与倪明同志商榷

  《科技日报》把当前十分流行的浮躁现象称为瘟疫,很恰当。是瘟疫,就应该人人起而灭之。但这是一场很艰苦的斗争。因为,很多已经染上这种病的人,往往并无完全清醒的意识。他们在说别人浮躁时,说不定自己得的恰恰也是此病。

  日前读到倪明同志题为《科技评价体系弊端催发浮躁》的文章,其要点是说,科技以生产为目的,“科技成果”是要转化、生产的,换言之,能不能转化、生产,是算不算科技成果的关键。可以想见,作者是在呼吁全社会注意,不要让那些纸上谈兵并无价值的作品混到“成果”中来。这样的好意是可以理解的。但作者似乎忘记了,文章首先应该交待的,是究竟什么叫“科技成果”。


婴儿洗澡椅热季促销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人们也许记得,“科技成果”最早的说法是“科研成果”。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改成了“科技成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本身就很值得研究,暂且不提。那么什么叫“科技成果”呢?如果说,那是科学研究的科学成果和技术成果的统称,大概是不会有人反对的。但这里马上产生一个问题,这个统称为“科技成果”的所有成果,都是应该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吗?作者的答复是肯定的,那么,这样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现在统称为“科技”之中的 “科”,应该是指科学,“技”,则是技术。“科技”这个词组是中国特有的,在其他国家的文字中,如英文、俄文、法文、德文等,都只有“科学”和“技术”的说法,从不见“科技”之称。“科技”在我们这里应该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且不说这简称是怎么来的,时至今日,有一点认识,恐怕总还是应该承认的,即:科学和技术之间虽然有联系,却更有本质的区别。而现在的讨论,把科学同技术混为一谈,完全不加区别,在前提没有弄准确的情况下,其结论又怎么能令人信服呢?

  为了把问题说得清楚些,不得不从科学与技术的由来及它们各自的本质意义说起。

  科学是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结晶的总和,不是哪一个时代个别的产物。它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的动力,可以是生产的需要,也可以是人的好奇求知本能。科学研究就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整个一部自然科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从肤浅、零散、片面走向深刻、系统、全面的过程。如果说古代科学基本上处于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和猜测性的思辨阶段,主要以直觉的和零散的形式出现,那么,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以来的近代科学,则是在对古代科学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把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近代科学的出现,直接动摇了中世纪封建神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并且推动着技术和生产的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主要支柱之一。科学通过技术,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科学探索中所必须具备的诚实、严谨、忠于事实的求实精神和善于分析、细心求证、坚信世界的多元统一性和可理解性的崇尚理性精神,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精神素质。要谈论科学成果,必须同时看到科学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

  换句话说,科学,一方面,它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它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巨大力量。科学的这种双重含义,决定了它同时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的特性,这是它与技术根本的差别所在。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在谈论科学时,仅仅着眼于它来源于物质的一面,如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等。可以说,如果看不到人类赖以哺育成长的来自科学的精神力量,如长年坚持研究的顽强意志、面对事实平等讨论的态度、冲破思想牢笼追求真理的勇气等,将仍然是对科学的无知。

  由此可见,科学的任务是使人类得到知识,由无知变有知、由少知变多知、由浅知变深知,从无序中寻找有序,从偶然中发现必然。它的成果就是对客观世界一个又一个奥秘、一条又一条规律的发现和揭示。这样的成果标志并度量着人类的进步步伐,它统统进入人类的知识宝库,都是人类所需要的,是属于全人类所共同享有的资源,不存在个人的知识产权问题。由于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往往会出现原来无法预料的情况,因此,对探索者下达限期产出成果,并要求全部成果都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命令,显然是荒唐的。当然,根据现有知识,对未来的科学研究作点规划是可以的,但不能视科学研究为攻关“工程”,否则就把事情弄颠倒了。因为工程是对图纸的实施,而在对未知的探索中,不可能有人对探索的结果画出什么“图纸”。所有这一切关于科学特性的描述,清楚地说明,科学的根本价值在于它的源头性。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探源,开展原始性创新。

  在整个链条中,科学研究的相当一部分(不是全部)成果,确实可以并且需要通过技术这个环节来开发并加以物化。事实上,若离开技术环节的大量贡献,人类不会有今天的物质文明。不仅如此,科学的发展也有赖于技术的进步为它提供日新月异的装备和手段。但是,技术对科学虽然有促进作用,科学却永远是技术的源头。简单说,科学是解决“知”(to know),而技术则是解决“做”(to do)。同“知”一样,“做”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在“做”的过程中,照样需要研究开发(R&D)的功夫。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确实无处不在。因此,有人说,技术之中也包含着科学,是有道理的。但如果由此就把科学混同于技术,仅仅赋予它必须能够生产的功利性目标,就大错特错了。

  由于技术“做”出来的产品对人有实用价值,人们需要它,愿意用货币同它等价交换,于是产品变成了商品,所以技术持有人也就可以成为产权持有人,技术完全可以按照产权的规则在市场中交易。又由于在“做”的过程中存在着难易的差别,所以技术又可以有高低新旧(习惯上往往把旧的技术称为传统技术,旧不等于废,更不等于无用)之分。高技术在当今成了各国用以显示其实力的根据。更由于技术有着具体的目标,人们可以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对技术工程可以组织攻关,并要求技术成果投入生产,形成系列产品,以丰富人类的物质世界。总之,技术所具有的,是物质的特性,是人类对已知的实施,是将原理变为产品的手段。

  这样,回过头来再看科学,就更清楚了。以科学原理而论,其持有人在写成论文之后,决不会想到以此去发财。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拓展人类的认识。论文的出路是发表,在科学史上留下自己的贡献。作者可能因此而得到一点稿费和某个基金会的奖金,但从此论文就进了知识宝库,变成了全人类都有权检索引用的共同资源。鉴于科学是一项如此崇高的使命,因此,真正自愿去从事此项使命的人,科学家,也自然配称崇高,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观察、试验、推导、运算的成功,仅此而已。人们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说科学家的哪篇论文“重要”,哪篇论文会有“实用价值”,但决不会有人说哪篇论文是“高科学”,哪篇又是“低科学”。因为每篇被认可的各个学科的论文都包含着科学家的宝贵智慧和大量心血。科学会有真伪之别,却绝不存在高低之分。至于说到对科学成果的评价,大量教训告诉我们,只能是由搞科学研究的同行根据前人的积累和自身的认识去进行,外行决不应该指手划脚,更无权参与鉴定。同行在进行评价时,也要严守慎重的客观的原则,决不可根据指示或印象轻率下结论。有许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得到验证,事实上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某篇论文会在什么时候起什么作用。同时,科学也是决不可能买卖的,即使是天才的幻想家,也难以想象怎么把科学送到市场上去交易,因为一旦可以“交易”,那也就不是科学了。

  值得借此一提的是,由于有人把科学同技术混为一谈,现在满街充斥着“科贸”的错误牌子,日日夜夜告诉人们,只要有钱,似乎连科学也可以买到手。结果受其误导,人们浮躁起来,为什么还要发奋读书、潜心研究?为什么还要严谨务实、刻苦求真?为什么还要重复实验、反复论证?出现了评职称开后门、公开虚报头衔、有偿转让署名权、甚至剽窃了别人成果还要厚着脸皮同别人“私了”的大量咄咄怪事。所有这一切,难道其后果还不够严重吗?!说实在,一切对历史对后代负责的志士仁人,对今天现实中的这种严重情况早有感触,莫不痛心疾首。该是把问题端出来的时候了!应该问一声:如果连科学也出卖殆尽,我们民族还剩下什么啊?!

  概念的混淆必然导致行为的错乱。很清楚,浮躁现象的泛滥,同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的淡化、沙化和退化是并存的。反言之,要检查一个人的浮躁程度,只要看看他还有多少纯净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就一清二楚。只要我们还承认需要科学,还承认科学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那么,科学原理,科学意识,科学方法,科学作风,科学精神,科学良知,就必定是我们从事事业须臾不能离开的布帛菽粟。科学面前,没有偶像,没有禁区,没有顶峰,惟有老老实实去探索的态度。还是毛泽东说得好,“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不知倪明同志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


  (载《科技日报》2001年12月19日第五版,文题改为“别把科与技混为一谈”文中加了四个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