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茨基2011:重拾传统,是为更好前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30:44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教育传统的国家,如何在面向未来的变革中不丢失自己的传统,是今天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回首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重温历史则使我们拾回信心和守持底蕴。
小小的开笔礼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使命,蕴含着读书求学、安身立命的思想
当我们把目光极力投向西方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回眸,因为先哲们为我们总结了众多传统教育的精髓和精魂。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儿童从童蒙走向成人的重要仪式之一。在古代,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会读书、写字,参拜孔子像,之后方可入学读书。
近年来,这个古老的仪式悄然复活。广西扶绥县实验学校一年级新生“开笔礼”开展得极有特色,仪式第一项为“正衣冠”,寄寓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正道直行”、“正心诚意”、“堂堂正正”的内涵,而这个“正”须从身体做起,从正衣冠做起。第二项为“朱砂启智”,第三项为“击鼓鸣志”,第四项为“启蒙描红”,最后一项为“赠书送礼”。
整个仪式将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与伦理价值观浓缩于其中,并以简洁、美好、庄严的形式予以呈现。它在孩子心中播下的是中华文化的种子,为孩子开启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小小的开笔礼,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使命,蕴含着读书求学、安身立命的思想。它就像人生的一个节点,或是一个加油站,送你走向更充实多彩的未来,同时也提醒你应该担当的责任与义务。中国文化的魂,有一些其实就存在于这些传承千年的仪式之中。
一个人在开启童蒙时,历史知识的进入应首先始于身边和脚下这块土地
中国第一份初等小学堂必修科课程表由《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其中历史、地理、格致三科不是纯知识的教育,而是渗入了浓郁的人文内容,是关乎灵魂和生命的教育,是关乎做人、做中国人的根本的教育。
小学一年级历史课的内容是“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事实”,即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及本乡本土古代先贤名人事迹。其背后蕴含着这样的理念:一个人在开启童蒙之时,历史知识的进入应当首先从身边、从脚下这块土地始,从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始,而不是从国家、民族这些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大词始。儿童就是从本乡本土的“某某公”的事迹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骄傲,进而从精神上与祖先建立起联系,找到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最原始的确认。
课程表设计者极具发展眼光,考虑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触角也会日渐向更广阔的时空伸展。到了三年级,在认识乡土历史的基础上,内容进一步扩展到国家、民族的范畴。地理课和格致课,其思路如出一辙。
这份课程表颁布于新教育诞生之初的1903年,从今天看,它就像长江源头的一泓清泉,虽然涓涓细流,却散发出清新怡人的气息。然而,在百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这股细流又何以湮灭不见,一如消失在沙漠里的水?我们是否应该予以深层次的反思呢?
追寻好的语文教育传统,重新认识母语教育的价值,是传承国学的当务之急
中国语文教育有众多的好传统,如诗教、游学、读经、书法、对对子等。其中,对对子是中国传统启蒙教育中开笔作文之前的必修课,是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一副好对子会为作诗、读诗、理解诗打下坚实基础。从汉语修辞来说,对对子又称对偶或对仗,它是中国语文的奇葩,构成了文言文最华彩、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对对子能充分利用汉语、汉字单音、四声音节的特征,能充分发挥儿童时期记忆力特强的特点,也避免了儿童时期理解力差的缺点。突出记忆力的发挥和锻炼,是我国两千多年来汉字启蒙教育最有效、最成功的特点。对对子还是测验学生语言积累和才思悟性的最佳法子。最有名的例子当数1933年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卷出的试题。他出了一道“孙行者”的对对子试题。试毕,据说高中者仅一人,所对为“胡适之”,引起舆论大哗。而今,大学中文系教授甚至是专研古典文学的,不懂平仄,不会对对子,更不会作诗者大有人在,对此大家已习以为常了。
任继愈先生说:“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自从有文字以来没有中断过。你看骑马的那个‘马’字,从前那个写法一直到现在还能看出那个痕迹。语文课应该代表五千年的成果。”梳理语文教育历程,有时候我们走入了误区。语文教育亟需理性回归,把好的语文教育传统追寻回来,重新认识母语教育的价值,是传承国学的当务之急。
试想,如果我们国学教育传统传承得好,那么还会出现某博士“扶正”、“斧正”不分的笑话吗?
教育血脉需要承续,而承续的重要载体是传统与现代打通的好的教材
既能忠实于原著同时又能将传统与现代打通,并以现代来激活经典的教材,目前在国内难寻。在这一点上,港台地区做得相对好一点。台湾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可谓承续文化血脉的精品教材。
这套教材编辑目标是“陶铸中学生优雅之气质、高尚之品德,并启导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选辑的内容标准为“以能反映中华文化之精髓,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考量”。编者在解读上,紧扣原著要义,循循善诱,精当恰切,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毫无道德说教之嫌。而每小节末的“问题与讨论”尤具特色,因势利导启发读者联系现代生活领悟原作精髓,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社会人生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以便让他们懂得如何去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把握坚持与变通的关系。
最可贵的是编者并不回避古今之间的意见碰撞,而是启发学生如何以现代的眼光去汲取古典文化中的精髓,重新审视和理解其价值,而不是将它看成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东西。特别值得称赞的是,这些问题几乎都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或者说思考的方向,需要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己慢慢去反刍,融会贯通。
教材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伦理价值观成功地转化为青少年人格养成和道德建构的资源,在年轻一代心中植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并对台湾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道德伦理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西谚云:如果在森林里迷了路,最好的办法是回到起点。其实,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为此,作者疾呼:把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追寻回来,因为它关系到重建民族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命脉,更关系到提高全民族文化的认同。
在探索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曾有意或无意地把传统视为障碍和累赘而加以抵制或抛弃。然而事实证明,我们对过去和传统丢失得越多,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也就越有偏失。
文/吴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