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之战第三部:人生必读之七——《老子》《庄子》(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58:33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最经典的两部著作。《老子》被梁启超誉为“道家最精要之书”;《庄子》则被认为是先秦最有文采的哲学著作则,它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思想,贯穿了中华文明几千年,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当代文化思想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老子标准像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安徽涡阳,河南鹿邑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他也是一致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按:1.东汉边韶《老子铭》:“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水经注》卷二三载:“涡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

    2.东汉桓帝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说:“老子生于曲涡间。”曹丕《临涡赋》提到了曲涡:“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

    3.晋葛洪《神仙传》载“(老子)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大明一统志载:“流星园,在亳州天静宫南,碑云:有星突流于园,老子因而降诞,即此。元有圣母殿,遗址尚存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老子》或《老子五千文》)。相传老子在此关点化了函谷关总兵尹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去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

    某些辩证物主义者认为《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道教称其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画像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 ,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之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外篇,内篇,杂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道德经》上下两篇,一曰道,一曰德,德者得也,两篇中一半篇幅是在讨论“得”。“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用心乃在不去。庄子在社会观方面,只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所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恢恢乎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其精义为艺术论。老子在社会观方面是一种独特的治世哲学,所谓“反者道之动”,“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章、二十八章、四十三章。),其精义合于兵法。《庄子·知北游》:“光耀曰:‘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以至此哉!’”对于绝对知识的追求如同飞蛾扑火,有一去不复返之势,在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方面长足进取,一贯到底。而老子在本质上则是致用的。老子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行文常以圣人称,如侯王之说策。致用治世和消极处世,这是老子和庄子的最大差别,也是老子所以能先于儒墨诸家而与秦及汉初的政治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毛泽东他老人家对《庄子》一书有很透彻的研究。与人交谈,或撰写文章时,可以随时娴熟地征引书中的有关段落,借庄子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为谈话助兴,为文章增色。

    据埃德加·斯诺回忆,1965年1月9日晚,毛泽东邀请来访的斯诺共进饭餐。他们交谈了大约4个小时。谈话涉及的范围很广,可说是“天南海北”,“海阔天空”。斯诺问:你在中国进行一场革命时,你也革了外国‘中国学’的命,现在有了毛学和中国学种种学派。不久前我出席过一个会议,教授们争议你对马克思主义是否作出了首创性贡献。会议结束之际,我问一位教授,如果能表明毛从未宣称自己有过任何创造性贡献,那么这对他们的争论有没有影响?那位教授不耐烦地回答,“没有,真的,那完全是另一个问题。”

    毛笑了起来,说,两千多年以前,庄子写了一篇关于老子的著作(《庄子》),于是涌起百家思想学派,争论《庄子》的意义。毛泽东以谈论庄子,巧妙地回答了斯诺的问题。毛泽东所说庄子身后各家“争论《庄子》的意义”,可能是指后世注释《庄子》的很多,往往各持一端,争执不下。据《世说新语》一书,至晋代向秀注释《庄子》时,注家已多达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没有一家真正弄清了《庄子》一书旨趣的系统。毛泽东以上谈论庄子的话,或许是想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是否作出了首创性贡献这类问题,还是留待后人去争论吧。

   1965年秋,毛泽东作《念奴娇·鸟儿问答》,开头两句写道:“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这首词,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说的是,北方不毛之地以北,有一片茫茫大海,那里有一条大鱼。还有一只大鹏,它的翅膀有如天边的云,展翅飞翔时,卷起的旋风冲至高空九万里以上。小鷃雀嘲笑它说:我向上飞,几丈高就下来了,在草丛间飞来飞去,也算飞得很可以的了。你还要飞到哪里去呢?

     庄子的这则寓言的本意是想抹杀事物的差别。毛泽东改造了这则寓言,赋予其新意,将大鹏比作中国共产党人,将鷃雀比作他所要嘲笑和批判的对象。

   

     虽然《老子》和《庄子》文字艰深,思想深邃,但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只要有钻研精神,舍得花力气,借助近年出版的比较好的注释本,还是可以读懂这两部书的。不过这只是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不足为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