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永利有香奈儿吗:痛打《未来是湿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26:04

一个非互联网从业人员,如果有幸参与或旁听一个以互联网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比方说,你只是个在会场上倒茶水的服务生,你会发现你完全听不懂这帮家伙在说些什么。呃,我这里有一个让你从自卑感中解脱出来的好办法:你在给他们倒茶的时候,附张小纸条,问代表们这样一个问题:你在大学里学的是什么专业?你会发现你搜集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有机化学、水利机械、兽医、工民建……当然最多的还是新闻和中文系。这说明什么?说明互联网这一行没有门槛,阿猫阿狗都能干。从业六星期就有见解要表达,三个月后就会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比股评家和宏观经济分析员还速成。

可想而知的是,所谓的互联网理论,不过是些从传播学和社会学领域里捞几个理论,切片切块摆出来的拼盘。今天六度空间了,明天web2.0了,后天SNS了。这些大词总会引发互联网时尚界红男绿女们的鲜花、掌声、尖叫和昏倒,但是在传播学和社会学这些老裁缝们的眼里,左右不过是布料罢了,了无新意。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互联网不会对理论界产生贡献,诚如贝尔纳米耶热所说,传播思想既是概念化操作的产物,又是专门技术和采取多种多样传播行动的人们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成果。因而它是充满悖论的。我的意思只是:截止目前,互联网的产生与应用只是对已有学科的各种理论起到了验证的作用,而在它自身范围内,尚未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论的基础和必要。所以,对于互联网从业人士来说,要紧的并不是开宗立派当掌门人,而是老老实实做小学生,从头开始系统学习相关学科——主要是传播学与社会学的理论。

舍基的这本书也是讲互联网理论的,但他的立足点却并不是常见的传播学和社会学,而是经济学。他从罗纳德柯斯于1937年提出的一个问题着眼,对互联网进行了一番通盘的观察。柯斯的那个问题是:既然市场这么有效,那么企业这种组织形态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因为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市场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出清,这样就免掉了企业内部的监管成本——要知道,当官的总是很贵。

对于这个问题,柯斯自己给出了答案。即: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着交易成本,尤其是在一个参与方很多的市场中,个人发现机会的成本是很高的;同时,达成与保证协议的执行也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柯斯推断说,一个完全由原子化个人构成的市场,其表现反而会差于公司。因为指挥员工干活所花费的监督成本,低于个人间的交易成本。但是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必然会产生内部的沟通成本。当内部沟通成本上升到足以抵消降低原子化个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的规模即达到极限。此即柯斯天花板

由此继发出的问题才开始与互联网有关:一个企业,如果只是内部沟通成本降一点点,那么大企业会增加其规模,小企业则是增加效率(这也是一种路径依赖吧)。可是,如果沟通成本急剧地大幅下降,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按照沙坦和泽姆斯基发现的U型曲线理论——交易成本的过高与过低,都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幅下降。那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际沟通成本的不断降低,对于企业来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变得无利可图,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就是大规模业余化——博客让每个人都成为记者、淘宝让每个人都成了店主、在线聊天让每个人都成了大鼻子情圣,不一而足。

这种沟通成本的下降所导致的组织形态崩溃,消解了既往专业与业余、职业与爱好之间的区别。这是本书书名——here comes everybody——的由来。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这一副标,起到了进一步点题的作用。另外,here comes everybody的英文缩写是HCE,典出乔伊斯的小说《为芬尼根守灵》中的一个角色Humphrey Chimpden Earwicker,是个含义很深的名字。但是不幸,却被中文译者强加了《未来是湿的》这么个恶俗不堪的名字。令人手捧此书,就好像是搂着脸上涂满驴粪的克里奥佩特拉——她越是美艳,你对驴粪就越是嫌恶。不用说,《未来是湿的》这个书名,化自《世界是平的》。以前林语堂曾经说过,笑话里当以用谐音产生笑料为最低级。如果林语堂见到《未来是湿的》这样的书名翻译,我猜他大半会觉得自己对谐音笑话实在是过于苛刻了。

此外,这本书还有一点让人非常不舒服的地方在于:译者把他认为很精彩很重点的地方做了加粗强调。这是对原作者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阅读的极大干扰。考虑到译者胡泳居然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副教授,他的这种业余到极点的行径,只能折射出一个现实:在中国的互联网理论界,急于抢占山头的那些人水平还很烂。他们急需的是学习,而不是抹驴粪式的发表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