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在线房产网:<幸福的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56:29
总序 作者简介泰勒·本-沙哈尔博士(TalBen-Shahar,Ph.D.)泰勒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拥有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他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被哈佛学生们推选为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课程。选修这两门课程的哈佛学生超过了总人数的20%,其中23%的听课者向学校教学委员会反映:这两门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泰勒博士在哈佛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学生们的爱戴与敬仰,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由于他的课程在哈佛大学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有限新闻网(CNN)、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对他进行了专访和追踪报道。10年来泰勒博士专门从事个人和组织机构的优势开发、自信心,以及领袖力提升的研究。除了教授哈佛大学的课程外,他还受聘为多家著名跨国公司的心理咨询顾问和培训师,他的课程因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泰勒博士在中国唯一合作机构为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www.mindhhh.com),2007年他已开始在中国亲自讲授“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总序 作者前言(1)泰勒·本-沙哈尔(TalBen-Shahar)2002年,我第一次在哈佛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当时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两名中途退课。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探索一个终极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自助并帮助他人,包括个人、社区以及社会变得更幸福?我们共同尝试了许多方法,诸如分享个人经历、体验负面情绪和快乐,后来终于更清楚地了解到利用心理学获得幸福与充实生活的秘诀。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这门课程。因为我的老师兼引路人菲利普·斯通(PhilipStone),他是哈佛大学第一个“积极心理学”教授,建议我为该课程举办一个说明性的讲座。结果,那年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总数达到了380人。在年终课程评估上,超过20%的学生向教学委员会反馈说,这门课程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已经有850名学生报名选课,这也让“积极心理学”成为哈佛大学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100多年前,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的思想总是激励着我在教学中坚持实用性,去发掘“学术研究发现的真实价值”。我向学生们提起真实价值时,并不是指金钱或是某方面的成果与名声,而是指我所认为的“至高财富”,也就是所有目标的终点站——幸福。这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讨论“美好生活”的课程。学生们除了阅读和学习研究报告之外,我还要求他们把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学会与恐惧相处,找寻自己的优势,设定短期以及长远的目标,我也鼓励他们去冒险尝试,在其中去发现自己最适合的舞台(这通常是在舒适和紧张之间的某个地带)。作为一个害羞内向的人,我在第一次上课时面对6个学生时还可以应付,而到了第二年需要面对将近400名学生时,这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到第三年当学生数目已经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了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的课堂上的时候。自从《哈佛红人》(HarvardCrimson)和《波士顿环球报》(BostonGlobe)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程火爆哈佛之后,质疑声就从未停止过。人们似乎可以感觉到,我们正处于某种革命之中,但是并不十分清楚革命的意义。如何解释哈佛大学等高校对积极心理学热切的需求?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甚至成年人都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当今的社会抑郁的人越来越多?还是21世纪的教育或西方的生活方式使然?事实上,对幸福研究的独特性在于,它超越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柏拉图为开讲“幸福”而建立学院,而他的明星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繁荣的观点而开设讲堂。而在早于他们一个世纪的中国,孔夫子周游列国去传播他对追求充实生活的理想。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所有宗教和哲学无不涉及关于幸福的问题。最近,自助(self-help)大师有关如何获得幸福的书籍,已经在从印度到印第安纳,从耶路撒冷到吉达港乃至全世界各地的书店都占据了可观的位置。虽然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热情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从未停止过,但是当今社会中,对积极心理学的需求却从未像今天这般迫切。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了10倍,而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最近一项调查也表明,将近45%的美国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而很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的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的幸福;到2005年,只剩下了36%了。而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平均收入提高了3倍。中国的经济发展异常迅猛,而与此同时,儿童和成年人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上升。根据中国卫生部的报告:“我们国家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的确令人担忧。”就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虽然现代人(多数西方国家和一些东方国家)比前人富有得多,但我们却并不比前人开心。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MihalyiCsikszentmihalyi),一位积极心理学的权威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开心呢?”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时候,解释为什么不幸福是非常容易的。但当今的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已经不能用基本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来解释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解决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好像并不是幸福,而他们都开始在积极心理学中寻找答案。当今世界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通常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的科学”①,1998年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Seligman)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心理学领域正式提出,他时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会长。此前,对幸福的研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主要是由大众心理学(poppsychology)所占领。在众多的培训和书籍中,我们确实可以发现很多的乐趣并被深深地感染,但是它们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它们所保证的“幸福的五大步骤”、“成功的三大秘密”以及“四种找到完美爱人的方法”等等,通常是空头的承诺,以至于多年后人们对“自我激励运动”(self-help)嗤之以鼻。在学术方面,曾经有许多著作和研究极富实证性,但却无法应用于生活之中。在我看来,积极心理学就是连接象牙塔和每日生活的桥梁,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与精准性,同时也具备自助运动给人带来的愉悦和乐趣。当然,这些也正是本书的主旨。大部分的自助材料都有“保证多,效果少”的通病,原因是它们缺乏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相反,经过学术研究的成果,基于严格的考验与实践,具备更大的实证性。而且,研究者从来不随便保证,也正是因此,他们所保证的,一般都会实现。正因为积极心理学是连接学术成果与日常生活的桥梁,积极心理学家所提供的方法无论是通过何种形式(书籍、讲座或是网络),有时候可能会类似那些自助学大师的想法,简单而且非常容易实施,但是这种简单性和可及性又与自助运动有着本质的不同。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奥利弗·温德尔·福尔摩斯(OliverWendellHolmes)曾说过,“无知,与复杂无关,对此我不屑一顾,简单,是对复杂的超越,对此我奋不顾身”。福尔摩斯所看重的简单,是经过探索和研究以及深思和测试而得到的验证本质性结果,而不是那些没有根据、凭空猜测的结论。积极心理学家深入探究现象本质及事实真相,从复杂回归简单,最终产生可行的想法,实用的理论,还有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福尔摩斯之前的千年里,达·芬奇就已经指出过“至繁归于至简”。为了找到幸福生活的精髓,积极心理学家们与其他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一起,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正是为了找出纷繁现象背后简单的实质。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正是来自于他们的研究结果,而它们绝对可以帮助你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我知道它们是可行的,因为它们已经深深地帮助了我。总序 作者前言(2)如何利用这本书?这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并帮助你过得更幸福。但是,仅只阅读本书(或是其他任何书籍)本身,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会有什么捷径,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必须把它看作一本练习册,练习的内容包括了反思和行动才行。没有实际行动,仅仅看书是不行的,深入的自我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书里,你会经常看到“反思(timein)”(而不是一般地休息一下)。这些有引导性的问题,是给每个人一个机会,一个提醒,让读者给自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反思和消化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自我探索。如果没有这些暂停的话,则大部分内容因为不能被具体化,而很容易被我们忘记。书中除了“反思”时间之外,在每一篇结尾部分还有较长的练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大家把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入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所有练习中,有些练习可能你会特别喜欢,比如写日志可能比冥想更适合你。你可以先从感觉比较自然和舒适的练习开始,在熟练了之后,再开始慢慢进行其他练习。这些练习是我在研究中发现的最有效的心理学干预手段。更多的练习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益处。这些练习很简单,但是却有重要的实际效果;确实可以帮助你生活得更开心、更充实。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分为5章,介绍了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在第二篇里的第6章到第8章中,讨论了如何把这些想法应用到教育中、工作上以及家庭生活里。最后一篇则包括了七个冥想练习,提供了一些关于幸福的本质,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位置的洞见。在第1章里,我首先回忆了自己的过去——那些激发我追求幸福这门学问的经历。在接下来的一章里,本书指出了幸福既非来自满足眼前的欲望,也不是无止境地追求长远目标。我们一般所看到的幸福模式——享乐主义型=只要满足当前的欲求;忙碌奔波型=不能体会任何生活中当下的快乐,生活只为了目标实现的那一刻,都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们两者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人们的两种基本需要,那就是“当前的快乐+未来的获益”。在第3章中,我解释了为什么快乐必须同时包含意义和快乐两个因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我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一个高于其他所有目标的总目标。而在第4章中,我提出幸福才应该是至高的财富,而金钱或声望绝不是用来衡量生命的标准。我经常会反思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系,并讨论了为什么有些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地位和声望之后,却仍然内心充满苦痛,甚至精神崩溃。第5章,将本书关于目标设定的方法与其他心理学理论进行了结合,帮助读者更好地设定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功。在第6章中,我开始将第2章的理论应用在生活中,去探索为什么大部分的学生不爱上学,并且研讨了有关教育者的角色,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更开心同时更成功。书中同时解析了两种学习模式:溺水型和热爱型。第7章的主旨在于破除外在成功必须以牺牲内在的快乐为代价的错误观念,并提供了一种方法,帮助读者找到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时获得快乐和意义的工作。第二篇的第8章中,探讨了幸福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分:爱。我讲了有无条件去爱和被爱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无条件的爱在幸福里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还有其对生活其他方面的广泛影响。在最后一篇的第一冥想中,我讨论了幸福、自爱与善良之间的关系。第二冥想介绍了幸福强心剂的概念,即一些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简短练习,同时它们也可以加强我们整体的幸福感。第三冥想反驳了一些旧思想,包括幸福乃是取决于天生和经历等。第四冥想中解说了有关突破内心自我限制的方法,从而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满足和自我实现。第五冥想提供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内容,我们可以据此来进行自我反思,寻找答案。第六冥想指出了一个最普遍的幸福障碍,即时间压力,人们总是企图将越来越多的事情在越来越少的时间内做完,这严重地破坏了我们的幸福感。最后一个冥想专门献给这场“幸福的革命”。我相信如果能有足够多的人把幸福作为至高财富和人生目标的话,我们看到的将不止是普遍的幸福,还有一个和平与善良的世界。总序 推荐序:邂逅幸福(1)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理事长倪子君2007年1月20日,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讲授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步出北京首都机场,我大步迎上。作为邀请者,当我与这位略显腼腆的博士有力握手时,一个念头闪过:一场关于“幸福”的浪潮即将来到中国。古今中外,多少人为财富抛尽昭华,为英名付尽青春,为权位苦煞人生……一路狂奔,无心领略风景,当奔至似乎本该充盈“幸福”的终点时,却一脚踏入虚无与空洞……幸福在哪里?从宗教到哲学,从柏拉图到孔子,无数先哲贤士试图对这一重大生命问题进行探索和解答。可是,幸福在哪里?2006年6月,作为一家国际心理服务机构的负责人,我意外得知,哈佛大学排名第一名的课程竟是一门心理学课程——“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从业人士,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直感告诉我,这绝不是一个成熟、传统的心理学领域;更令我惊讶的是,一向在哈佛大学“不起眼”的心理学课程,竟然排名第一!作为商学院的毕业生,我知道哈佛大学历来排名第一的课程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曼昆教授讲授的“经济学原理”,这是一门在哈佛大学经久不衰的经典课程。但“积极心理学”究竟缘何魅力,能够超越经典,直摘桂鼎?美国著名的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等数十家媒体这样评价:“泰勒博士被哈佛学生誉为‘人生导师’、‘最受欢迎的讲课者’”;“泰勒博士曾是以色列壁球冠军,世界壁球种子选手,哈佛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但他声称自己曾经‘不幸福了30年’”;“泰勒博士称“积极心理学”引领他找到了幸福的方法”;“泰勒博士第一次讲课只有8个人选修,但第二个学期听课人数猛增至几百人,第三学期这门课便成了哈佛开课史上的奇迹”;“上过这门课程的学生评价,这门课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脚步……“积极心理学”打破了100多年来传统心理学只关注失败和障碍的旧模式,它并不针对“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关注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积极心理学告诉人们,幸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幸福“可以通过练习后养成“习惯”。积极心理学被称为国际心理学界的第四次浪潮,这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当“积极心理学”和这位泰勒博士的信息涌入我的脑海后,一个清晰的决定形成了:“寻找泰勒博士!”如果“痛苦”是一片黑暗,那么传统心理学便是在黑色的大海上艰难地寻找彼岸。如果“幸福”是一片明媚,那么积极心理学无疑是在阳光下滋养繁茂,让人们感受乐观、温暖和积极的力量!积极心理学使“幸福”从宗教和哲学的领域,纳入科学的范畴进行研究和探讨。经过严格科学实验证明过的方法和手段,使“幸福”这一模糊的、个人化的主观感受,变得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这是不是人类的福祉?给泰勒博士发出的数封邮件,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2006年8月,在两个月毫无进展的等待之后,我得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泰勒博士将受邀到上海参加一个哈佛大学组织的活动,该活动由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投资银行赞助。我紧急联系了我在清华大学《全球领导力》课程的导师、高盛前总裁约翰﹒桑顿先生,他也应邀在这次活动中发表演讲。我请桑顿先生引见泰勒博士,桑顿先生欣然答应了。但不巧的是,桑顿先生到达上海之时,泰勒博士按行程即将离开上海。为此,我和本书译校者汪冰博士决定陌生拜访。有一种“幸福”叫做知遇知音。当我与汪冰博士几经辗转,与泰勒博士在上海初次见面时,我们从第一个微笑与致意中,便读出了久已相识的宿缘。在接送泰勒博士从宾馆到会场的途中,我们谈论着对“幸福”主题高度一致的兴趣与感悟,沟通中美心理学发展历程,交流中国人在快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心理困惑和挑战……两天后,原本计划在上海逗留四天的泰勒博士,决定与我们回到北京,深入讨论积极心理学进入中国的意义和模式……泰勒博士的讲课时间原来需要提前一年预约,但在随后的三个月中,我们与泰勒博士密切合作和共同工作。2007年1月20日,泰勒博士便在中国首次开课了!“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积极心理学——幸福的科学进入中国,其讲授者首次在京开课”,这一信息在中央电视台CCTV-2《全球资讯排行榜》入榜。中国近百位心理学专家到场听课,在京超过130位外企人力资源总监和主管聆听了泰勒博士的专场演讲。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超过百名的清华学子因无法进入会场而在场外滞留……很多听众如我一样,在听到诸多炫目的宣传介绍后,期待着一场令人激动的演讲,期待着听完演讲后,一种积极的力量在心中高涨激荡……然而,在泰勒博士进行了第一场两小时的演讲后,我却相当不安!泰勒博士在讲课时自始至终略带腼腆,语气平缓,即不高昂也不激动……观众们自始至终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没有被要求大声回应或起立欢呼,也没有人面露难以抑制的激动……演讲结束后,观众安安静静地鱼贯而出,有人似乎面露失望……晚饭时,我不得不向泰勒博士委婉地提出:“有一些听众或许期望得到一种令人激动的现场感觉,或者立刻能感受到积极地改变”。泰勒博士微笑地望着我说:“请允许我做我自己”。这是我所学到的积极心理学的第一课:“做自己”。听过泰勒博士几天的演讲后,我开始清楚地知道,积极心理学不是“多保证、少效果”的激情演讲,而是经过严格的实验与实证的心理科学。泰勒博士不是现场表演型的激励大师,而是在科学领域中,严谨地引领听课者发生悄悄的改变——脚踏实地的、积极的改变。首先改变的是我。1月份泰勒博士讲课返美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研究院的全体人员开会。在会上我向大家真诚道歉:“非常抱歉!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对大家的工作要求苛求,却少有‘欣赏式探询’(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方法),关注目标而忽略了你们是否有快乐的过程……如果你们在工作中不快乐或有过压力,我就是你们痛苦的最大制造者。对不起,我会改变的!”从那天以后,员工们开始“迈着春天般的脚步”快乐地工作至今,而我也从由“责任”、“目标”而生的焦虑与压力中解脱出来,让内心渐渐春暖花开。改变是如此真实。总序 推荐序:邂逅幸福(2)2007年4月,泰勒博士第一次为中国高端企业家开设三天的课程。那些企业家个个身经百战,充满智慧,思想深刻。没有人听说过“积极心理学”。以他们厚重的经历,他们怀疑一门心理学可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怀疑一个看似年轻的西方心理学家真的可以教他们“如何获得幸福”。一位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裁,在临上课之前告诉我,他太忙了,准备退课。我请他“停下一直忙碌的脚步,请把三天的时间留给自己的心灵,只有三天。”他狐疑地留下来。满额30人的班,只有10个人报名。三天课程开始,泰勒博士的第一句话是:“你们不会从我这里学到新东西,我说的每一句话,你们都知道。……我要做的只是提醒你们,这些你们都知道的、但忽略已久的真理,并开始真正改变你们的生活。”一天又一天,他用一贯平缓的方式娓娓道来……改变于无形与无声。课上,企业家们起初怀疑甚至不屑的表情放松下来,抱在前胸的手臂放下来,垂下的双眸放出了光彩,他们为一个又一个看似简单的关于幸福的问题而沉思,课上的小练习他们一遍一遍认真地参与……或许,他们第一次离“幸福”如此亲近。那位三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在课上递给我一张纸条:“子君,谢谢你‘强迫’我有机会上了这次课程。这是一次奇妙的心灵之旅!”他说,“我带着怀疑的态度来参加课程,但课程给了我非常大的冲击。因为从来没有用这么简单的方法来审视自己,看清楚自己。我如同凿掉了许多心灵上的石块,让生命轻松地透一透空气……”一位业内有名的女企业家说:“上课前,我觉得我已身经百战,已是少有的积极和坚强,或许不太需要这门课程。但第一天课程的晚上,我四年来第一次流泪,而且是失声痛哭……一个人在世界上包装给别人看的东西容易做到,最难发现或最难面对的是心灵深外的东西……我现在感觉很轻松。当我接纳而不是抵抗自己的痛苦时,我走近了幸福……”一位经历了破产后再度成功的企业家说:“课程没有令人震憾的结构或内容,很多道理我们熟知,但课程效果令人非常震撼。……这门课程对于目前社会上的成功人士特别有帮助,我们在追求成功时,不必再以痛苦为代价。这门课给了我们又成功、又幸福的机会”。一位企业家课后回到他所在的城市,兴奋地给我打来电话:“以前我八岁的儿子不愿意对我讲学校里的事情,我用了欣赏式询问,他现在滔滔不绝地告诉我……积极心理学里的方法对我太太和孩子一用就灵……”2007年7月泰勒博士在中国的第二次三天的课程,上课人数增至20人,全部由第一期学员推荐的企业家,课后反馈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满意率100%!2007年11月份的课程已须预约方可有席位!在课程中,我们将这本书的初译稿作为课程讲义发给学员。其中一位学员是一家美国公司的合伙人,她精读完这本书后,马上在香港买了本书的英文版,送给她的“急需幸福”的朋友们。许多学员在看过本书后,认为本书与泰勒讲课的风格非常一致——在润物细无声中,以严谨的思维,透过自身经历与感受,用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引领读者走向幸福。一位正艰难挣扎于事业低谷,曾经显赫一时的企业家,在上过泰勒博士的两次课程后,毅然决定关掉自己的企业,潜心研究积极心理学,专注成为积极心理学的讲师。他说:“我曾经很成功,也曾经惨败。我关注心灵已经很久,看过很多宗教和哲学的书。而让我内心发生真正改变的是积极心理学。”他说:“泰勒博士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几乎每一句话对我都有启发。书中的练习我每天都在做。我真实地感受到,积极的心理力量在我内心每一天都在成长。在经历失败后,我很长时间都没有这种幸福的感觉了……。”然而,幸福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正如泰勒博士在书中所说:“只是阅读本书(或其他任何书籍)本身,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你必须把它看作一本练习册,不断地反思和行动才行。”2006年2月,哈佛大学出了件大事,校长萨默斯为自己的惊人之语“女人天生不如男”付出了“下课”的代价。即将去职的萨默斯闷闷不乐,他的好友找到泰勒博士,讨教如何才让校长快乐起来的秘笈。泰勒博士便给出了下面的练习:首先,大胆地去经历他现在正经历着的任何事情,并且自然地接受下来。他现在可能很烦乱和难过,但这些都属正常,因为他也是人。第二,建议萨默斯本人清楚地了解“人类有非凡的克服沮丧事件的能力”。事情并没有他最初看起来那么糟,即使丢掉了世界顶级大学的校长之位。第三,他可以仔细回顾一下作为哈佛校长的经历,回忆自己任期内的巅峰时刻,并用他所学到和感悟到的自身优势,去寻找新的机会和用武之地。假如上述办法仍不奏效的话,泰勒博士支了最后一招: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留一个座位,校长先生可以旁听这门课程并做相应的论文。无论我们正处于何种生命状态——遭遇不幸,经历变迁;或追求卓越,名利双收;也无论对人生正经历困惑、求索或领悟,我们对生命都要负一个重要的责任——“让自己更幸福”。正如泰勒博士在本书中所说:“人类的终极目标只是一个——幸福!”为了找到幸福生活的实质和方法,积极心理学家们与其他的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一起,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结果表明,追求“幸福”具有简单可行的方法,“它们绝对可以帮助你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我知道它们是可行的,”泰勒博士在书中说:“因为它们已经深深地帮助了我。”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是可以学会的!第一章 探讨幸福 探讨幸福(1)机会是在困难中诞生的.——阿伯尔特·爱因斯坦TalBen-Shahar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以及心理学系,现在是哈佛大学课程受欢迎率排名第一课程——“积极心理学”的讲授者。他曾是国际排名的壁球手,以色列国家冠军,美国大学联盟冠军,以及美国年度杰出青年之一。让我们先来听听他的真实经历。十六岁那年,我在以色列全国壁球赛中夺冠,那次经历让我对幸福的理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我曾经深信胜利可以令我快乐,可以减轻我长期以来的空虚感。在长达五年的训练里,我一直感觉到生命中好像缺少了些什么……无论是通过拼命的运动,或是不断的自我勉励,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我曾为此闷闷不乐,但我相信那空虚早晚会被填补。那时我认为,无论是身体或心理都必须要坚强,才能胜利,而胜利会带给我充实感,充实感会让我幸福。就像我所想的,在胜利后我欣喜若狂,也和家人与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就在当时,我对自己的理念更是深信不疑……胜利可以带来的快乐……种种身体和心理上的磨练都是值得的。那天睡前我坐在床上,尝试着再回味一下那无限的快感。忽然间,那胜利的感觉,那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了。我内心忽然觉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我努力告诉自己,这是暂时的神经过敏。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并没有找回那快乐的感觉;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严重,我开始慢慢地发现,胜利并没有为我带来任何幸福,我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我感到不知所措。反映:回想一下,有没有曾经在达到过一个伟大的目标之后,却没有得到你所期望的喜悦。我也发现我不并不孤独:我的同学中大部分人都生活的不开心。可是他们好像并不在乎,他们只是在努力的追求好成绩,苦练成为出色的运动员,或是为了高薪的工作而奋斗,但在追求和达成这些梦想的过程中,他们却很少体会到快乐。自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开始找寻答案……反思:你会怎么解释幸福?你觉得在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去加强你的生活质量?***在书中所谓的追求幸福,是一项权力,一项我们不可轻视的权力。为了争取这项权力,先烈们不惜付出了生命和鲜血。而且还是在多年之后,人们才真正的被保障了追求幸福的自由,但这个革命离成功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在世界各地,许多人们过着被压迫的日子,而没有办法自由地追求幸福。好像1776年时发生在北美的革命,通常是让世界改善的第一步骤。但只是追求幸福的权力并不代表就会幸福;如果这么简单的话,我们就不会看到这么多的不幸福了。就像美国开国元老BenjaminFranklin说的“宪法不能保证幸福,它只能保证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每个人必须自己去为其付出努力。”美国的独立革命,以及日后的一些冲突,正是为了去粉碎一些外来的体系,也就是阻止追求幸福权力的政治体系而发生的。但现在我们需要第二次革命,这次的革命注重的是帮助人们去超越自身的障碍,一些妨碍我们充实生活的障碍。与外来因素相异的内在革命,并不需要我们拿起武器什么的。它所需要的,是我们在安静的情况下,去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个人或整体的,以及重新排列顺序,注重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以追求幸福为出发点,追求那些值得追求的13。幸福革命的代价是很高的:如果我们不从内部开始,就会危及外在的一切。不幸福的人比较容易跟随一个保证他们福佑的独裁者,无论是在世时或是过世后。就在不快乐和压力升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不道德的路线。心理学家拥有帮助人们的能力,这也是他们的使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学家之一AbrahamMaslow,在1955年的演讲时说:14“我不只是一个狂热的真理追求者,我还非常关心人类的命运、目标和未来。我希望能帮助他们达成期望。我希望能引导他们成为兄弟,像亲人一样合作、和平、勇敢与公正。我认为科学是这个抱负的基础,而在所有科学之中,心理学针对此期望是最具效力的。是的,有时我甚至会想,这个世界要不就被心理学家所拯救,要不就完全不被拯救。我认识很多积极心理学家,他们确实都抱着和Maslow一样的热情。他们也不停在追求这个问题中的问题。我在此会介绍一些他们的发现——积极心理学研究下所绽开的花朵,更重要的是,绽开的个人和社会的花朵15。第一章 探讨幸福 探讨幸福(2)练习创造规律研究报告指出,改变即学习新方法可以带来新的态度或是替代旧的,但却非常难。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越是去改变,失败的越多16。在JimLoehr和TonySchwartz《全力投入的力量》一书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改变的不同看法:他们提到了“与其去注意改变自身,不如去创造规律17。创造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维持它就容易得多了。好的运动员有其一定的规律:他们知道何时应该在赛场上或是健身房里,而这时他们会做出一定的锻炼18。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每天刷两次牙是一种规律,不需要什么强大的意志力。所以只要能培养好习惯,剩下的其实并不难。根据Loehr和Schwartz所说的“建立规律需要做的是在一定的时间上有一定的举动,而它的原动力则是价值观。”对运动员来说,成为出色的运动员是他们的价值,所以他们就把规律建立在练习上。至于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干净和整齐是一种价值,所以类似刷牙这种习惯就成了一种规律。如果我们能把幸福看成是价值,下一步就是要在幸福身上建立相关的规律。通常我们对于承诺的自制力不是很强,甚至是那些我们知道有用的承诺。这也是为什么“新年新希望”经常是失败的原因。什么样的规律能让你更快乐呢?你希望在生命中的改变是什么?他们可能是每星期运动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钟,每个月看两场电影,与配偶每个星期二出去逛逛,每两天阅读一些有趣的读物等等。每次创造新规律时不要太多,1-2个就够了,另外在规律成为规律之前,不要再增加新的。就像TonySchwartz说的“微小的成果,要比野心勃勃的失败好的多……成功像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的。”一旦你选择了新规律,把它们写在你的笔记本上,然后开始行动。新规律开始可能会不容易,但通常只需要30天以内的时间,你就可以养成习惯了19。用Aristotle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就是我们本身行为的代表。优点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规律。”一种关于规律的说法就是,它们会影响人们的创造性和自然,特别是内在的规律,好像固定和伴侣约会,或是艺术性的规律。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把活动变为规律,无论是在健身房运动,和家人相聚,还是阅读,我们就永远不会去尝试它们,结果不是顺其自然,而是我们变得很被动(让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被他人所用)。在一个有体系、有规律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妥善的安排时间,可以有时间去活的自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甚至可以把自然也变为一种规律,比如说,在约会时自然的发展等等。最具创意的人们:艺术家,商人,或是家长,都有他们自己的日常规律。相对的,这些日常规律使得他们更有创意,活得更自然20。在之后的文章里,我还会不断地提供类似的练习,当你做不同的练习,创造不同的规律时,它们会慢慢使你过得更幸福。整体来说,直接去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很难的,除非使用制定规律的形式。第一章 探讨幸福 表示感激根据RobertEmmons和MichaelMcCullough的研究,如果我们可以经常为身边美好的事情而感恩的话,则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我们都可以享受更多的安宁21。那些把感激的事情做成日记的人——每天至少写下5件值得感激的事的人,确实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更高的安宁感。创造感恩的规律,可以快速地转变人们的生活。每晚在入睡前,写下5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一些你感激的事。这些事情可大可小:从一顿饭到与一个好友的畅谈,从工作到你的信仰都可以。如果每天都进行,这很快就会变成一种规律。重点是,除了重复这个举动之外,为了让记忆不老化;在你把他们写下来的同时,还要去回顾每件事的感受。慢慢来!习以为常地做感恩回顾,可以让我们去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你可以自己做这个练习,也可以与他人一起。表示感激可以让关系更加密切,无论是和爱人,子女还是父母。比如说,在孩子入睡前,他们可以和父母一起分享他们所感激的事,相互交流,或是他们在学校和工作上的事。第二章 调停现在与未来 调停现在与未来(1)幸福的权力是天赋的,知道还不够,得学着去使用。——(罗马)克劳狄族毕业后,虽然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发生变化(以往是好成绩,现在是高薪和提升),但是他们生活上的态度却保持一样。就好像他们已经认定了一点,那就是要成功就必须得经历痛苦。索罗曾说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默认的痛苦”中,这是难道是真的?但至少我决不会去接受这种悲观的看法!我继续努力的追寻如何可以成功并且快乐?“无苦无获”是不是个弥天大谎?要想得到这些答案,必须先了解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情绪?是喜悦?还是痛苦的反面?快乐、满足这些字眼经常的和幸福牵扯在一起,但是它们并不等于幸福。这些情绪会随时间而变化,所以虽然这些情绪令人欣喜,但是它们无法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更不能成为幸福的支柱。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可以承受困难和考验的。为了准备年度最重要的壁球赛,我天天苦练,还同时还严格的遵守饮食限制。比赛一结束,我就冲向我最爱的汉堡店。我一口气买了四个汉堡。突然我发现汉堡类型和人的生活态度是如此的相像:第一种汉堡虽然口味诱人,但是标准的“垃圾食物”。吃它等于去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预定了未来的不悦。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幸福的,可以称为享乐主义型。享乐主义型的格言就是“找寻快乐,避免辛苦”;他们注意的是眼前的快乐,却不对任何负面后果的可能性而担忧。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面全是蔬菜和健康食物,吃这个汉堡可以确保日后的健康,但我会吃得很痛苦,无法去享受它的美味。我称这类为忙碌奔波型。这类和享乐主义型相反的是,他们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第三种汉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如果吃了它,我不但现在无法享受美味,日后还会影响我的健康。这种就叫做虚无主义型。这类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以上三种类型之外,还有最后一种。会不会有和第一种一样好吃,也和第三种一样健康的汉堡呢?一个包括了现在和未来好处的汉堡?最后这一种就叫做幸福型。一个开心,活的有把握的人,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但带给他目前的快乐,也能引导他走向成功的目标。下面的图表解说了四种类型,包括他们在现在和未来的关系。直线代表未来,正面向上,负面向下。横线代表现在,正面向右,负面向左。反思:在以上的图形中,你最常活在哪一个部分呢?其实在某些程度和组合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各种类型的一些特点。下面让我们先跟着提姆去看看他的人生。忙碌奔波型提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一直过着开心的生活,但从他上小学那天,他忙碌奔波的一生也就此开始。他的父母和老师经常说,上学的目的就是好成绩,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他们并没有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快乐的地方,或者说,学校根本就应该是个开心的地方。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提姆背负着极大的焦虑和压力。他每天所盼的只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因为只有那时,他才不需要为学校的事情烦恼。提姆相信大人说的——成绩就是成功的标准——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他还是努力的学习着。当他成绩优越时,他父母和老师都会夸奖,同学们也都非常羡慕。当他升入高中时,提姆已经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无苦,无获。虽然他对学业和生活并无好感,他还是全力的前进着。头衔和荣耀的力量推动着他,当压力大到无法忍受时,他安慰自己说,“上大学后一切都会变好的”。提姆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轻松和喜悦,让他激动落泪。现在他再次告诉自己,他终于可以开心的生活了。但事与愿违,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不能在和同学的竞争中取胜,因为如果无法击败他们,将来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四年大学生涯里,他继续忙碌地奔波着,努力的为自己未来的履历表增添色彩: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以及参加多种运动项目。他小心翼翼的选修课程——完全不是出于兴趣,仅是为了更好的成绩。提姆也有开心的时候,特别是在完成了一些艰难的任务之后。但这些快乐的时光,完全来自于如释重负的感觉,它们并不持久;焦虑很快又会如影随形的降临。在他大四那年的春天里,提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他又一次兴奋的告诉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但他很快发现,这份高薪的工作其实一点都不开心。他说服自己,必须努力的工作,小小的牺牲没关系,这样工作才会稳定,才会更好。像大学一样,他有时会偶尔开心一下——因为加薪、奖金、或升职。但这些满足感同样很快消失。在多年的努力之后,公司邀请他成为合伙人。他依稀记得当初自己认为如果有一天可以成为合伙人的话,一定会非常开心——但是,现在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提姆在大学里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是一个知名公司的合伙人;在高级住宅区里和他的爱人住在一栋大房子里;开名牌跑车;银行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可是他并不开心。第二章 调停现在与未来 调停现在与未来(2)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提姆被身边所有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们当他是偶像,教小孩时都会以提姆为榜样。但是提姆对于可能和他一样命运的孩子们感到悲哀,但又不知道他们如何才能改变命运。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难道告诉他们,在学校不用努力?不用上好大学?不需要找好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想成功就必须得痛苦呢?虽然提姆是闷闷不乐的忙碌奔波者,但是仍有很多其他每星期工作80小时的人们,他们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对自己的职责感到有意义。并没有规定说成功人士一定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有很多为了学业,为了工作每天努力而勤奋的人,他们也过得十分开心。忙碌奔波型和这些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享受他们的工作——还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一旦成功,就会开心快乐”。为何有这么多的忙碌奔波型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我们奖励;如果工作表现好,就会得到奖金。我们习惯性的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的忽略了眼前的事,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我们并不会因为过程而受到奖励,必须先达成目标。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努力着的人——只看终点,而无视过程。然而一旦达到目标或成功之后,我们经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当我们有这种错觉时,我们不自主地就对这种生活方式屈服了。当然在成果中会有一定的价值-成果是真实的,也会带来快乐-但它不应该被误认为幸福。这种幸福可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但这种幸福无法维持长久,因为它本身就是和负面情绪共生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了而高兴,但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当痛楚消散,我们很快就会把健康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病愈的喜悦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的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一旦成功后,幸福就随之出现。反思:回想一下,某件事情或是某段时期你是否曾经忙碌奔波的生活。第二章 调停现在与未来 享乐主义型享乐主义型的人总是寻找快乐而逃避痛苦。他们只是盲目的满足欲望,而从来不认真的考虑后果。他们认为,一个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的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让他开心,就值得去做,一直到有更好的乐子再说。他们在爱情和友情方面精力旺盛,但新鲜过后,他们就会开始物色下一段感情。由于享乐主义者只看重眼前,短暂的快乐有时会让他们失去理智,比如吸毒。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以及愉悦和幸福等化。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冷血的歹徒被警察打死后,一个天使出现了,并且说可以答应他任何要求。开始他对自己可以上天堂感到难以置信,但慢慢的他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开始贪婪的要求:大笔的金钱、山珍海味、美女,每次都能如尝所愿,他感觉好极了。但是慢慢的,他的喜悦越来越少;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让他感到无聊。于是他向天使请求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天使回答到,“在这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事情可做。”。在没有任何挑战的情况下,他越来越不开心,终于,他向天使提出了离开的请求。他说就算是地狱都好,他也要离开。忽然之间,天使变成了魔鬼的样子。魔鬼笑着向他说到,“你早就在地狱了。”这就是那歹徒误认为天堂的地狱。没有目的和挑战,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如果我们只想着享乐,永远的逃避挑战和问题,那和动物有什么不同呢?但每个人心中,多少都会有一些享乐主义型的成分——把努力和痛苦等化,只享乐而不再追求意义。在一个与以上故事类似的实验里,心理学家付费给一些大学生,他们的任务就是什么也不要做:虽然他们的生活需要满足了,但不允许他们进行工作。在4-8小时后这些大学生开始感到了不开心,即使他们已经赚到了比真正工作还要多的钱。他们需要的是激励和挑战,也一致的选择拒绝这种“轻松的收入。”221996年时,我曾为一批南非的行政人员讲授如何培养领导力,当时他们正在为解决种族隔离的问题而奋斗。他们告诉我,在和种族隔离对抗的过程里,他们对未来有着极大的抱负——他们的生活充满挑战,令人兴奋。当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时,南非人庆祝了好几个月。当狂欢慢慢消退,许多曾与为破除种族隔离制度而奋不顾身的人开始感到了一种厌倦、空虚,甚至沮丧。当然,没有人愿意回到被隔离的社会,但全心全力所奉献的伟业告一段落之后,他们所感到的只是空虚。其中一些人尝试着去找寻生活的新意义,包括在家庭、社会、工作、或是个人爱好;但也有一些人,即使在多年以后,还是无法找到生活的新方向。MihalyiCsikszenmihalyi毕生致力于研究高峰体验和优势,他曾说到“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个目标中,把自身实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之时。”23一个没有挑战,享乐主义者的生活不可能带来幸福。前任卫生部秘书长JohnGardner说过“人类被创造出来是去奋斗的,而不是休闲,无论是在山下还是山顶。”24现在让我们回到提姆这里,由于他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决定干脆把注意力放在现在。他开始酗酒并且吸毒来麻醉自己,开始只以快乐为目的的滥交。他拉长了工作上的休息时间,一放假就去做日光浴,享受着毫无意义的快乐,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发现这样快乐极了,但就像那歹徒一样,提姆很快的感到了厌倦与不快乐。反思:回想一下,某件事情或某段时期,你是否曾经只顾享乐的生活。第二章 调停现在与未来 虚无主义型虚无主义型在此书里,虚无主义者是已经放弃了幸福的人,他们放弃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则虚无主义型代表了沉迷于过去,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缠绕。这种心态在心理学家马丁-席利格曼的研究中,被称为“习得性无助”25。席利格曼将实验狗分为三组。在三个地板充电的房间里,第一组被轻微的电击,而他们旁边有一个开关,只要碰一下,就可以停止电击。第二组也遭受电击,但他们没有任何方法阻止电击。第三组则完全没有受到电击。过了一会儿,所有的狗都被关进一个大箱子,箱子边上有着很矮的栏杆,接着开始进行轻微电击。第一组(曾经被电,但学会了操纵开关停止电流的狗)和第三组(没有被电击过的狗)很快的便跳出了栏杆,第二组的狗(无法停止遭受电击的狗)则无动于衷。它们只是在原地哀号。这些狗就是“习得无助”这种心态的受害者。在一个类似的实验里,席利格曼让两批人听噪音。第一组人有停止噪音的方法,而第二组人则无法阻止。迟些时候他再次向两组人施放噪音,这一次大家都有阻止噪音的方法,但先前实验中的第二组人却无动于衷——原因就是“习得性无助”。席利格曼证明了人非常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所以当我们失败或无助时,我们经常会选择放弃,甚至感到绝望。提姆,做忙碌奔波型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他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呢?提姆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陷入“沉寂的绝望”,可他又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子女。教他们为了成功去放弃眼前的幸福?不行,忙碌奔波太痛苦了;教他们为了快乐去过无忧的日子?也不行,享乐主义只会带来空虚。提姆陷入前所未有的痛苦。反思:回想一下,某件事情或是某段时期,你是否曾经也感到虚无主义的存在,那段除了不幸福就什么也看不到的日子。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都犯了同一种错误,那就是相信了他们自己的谬论,一种对现实的错误看法,一种不愿意去接受幸福的态度。忙碌奔波型相信的是“到达谬论”——认为在达成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后,便可以得到幸福。享乐主义型的症状叫做“漂浮时刻”——认为只要不断地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没有未来的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至于虚无主义型,其本身就是一种谬论,一种误读现实状况的情形——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最后这种最可怜,他们就连前两种谬论中的快乐都得不到。第二章 调停现在与未来 幸福型我在哈佛的一个学生在接到一家著名公司的聘请后,曾经来找我。她说并不喜欢那份工作,但是又难以拒绝。虽然别的公司还有她喜欢的工作机会,但是没有一家的薪水可与这间公司相比。她问我,要到什么时候她才能开始活得开心,而不用担心未来。我告诉她,不要问自己“何时才能快乐”,而要问“如何才能快乐?”。当然,眼前的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平衡的,比如,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而这快乐的成果也可以帮助他取得好成绩,以致获得未来的幸福。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人共同享受着爱情的美好,并帮助彼此的成长与发展。还有当我们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时,无论是商业、药业还是艺术,我们一样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幸福。但有一点要切记,如果如果认为幸福只存在于未来,只会导致失败与失望。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为我们带来现在与未来的幸福。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牺牲一点快乐,去换取目标的实现,有些琐事是无法避免的。就像学习,攒钱,努力工作都不容易,但确实可以带来某种程度的长期成果。重点是,就算当我们必须得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时,也不要忘记在所有的工作中,仍然不断的去发掘幸福。反之,享乐主义也有它一定的好处,只要它不会带来任何负面的结果(好比吸毒),有时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幸福,可以让自己放松,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只要是适度的,有时放松一下自己,什么也不想,投入一下自己的爱好,可以让我们更幸福。反思:回想一下,件事情或是某段时期,你是否同时享受到现在与未来的好处。忙碌奔波型的错误观念在于,成功可以为他们带来快乐,他们感觉不到过程的重要性。享乐主义型的错误则是,他们认为只有过程是重要的。虚无主义型同时放弃了过程和结果,他们对生命已经麻木了。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而虚无主义型则是过去的奴隶。真正的幸福,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去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瞎转;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练习4种象限我有一些做日记的学生说,把正面和负面的东西都写下来时,不但可以加强本身的心理力量,也可以提升自身的健康26。连着4天,用15分钟的时间,写下你在4种象限里的经历,无论只是一件事,或是人生中的某一段。如果你对于其中某个象限特别感兴趣,就多写一点,但每天的内容,不要超过一个象限的范围。也不要担心拼音和文法的问题,只管写。要记得,写下你在当时的感觉,或是现在还有的感觉也行,你在那个时段里的行为,以及你在当时的想法27。这里是每个象限的指导忙碌奔波型:写下你人生中的不停奔波,活得像忙碌奔波型的经历。为什么曾经是那样?你是否在其中得到了很多?你损失的又是什么?享乐主义型:解释一下你只顾享乐的时刻和经历。你是否在其中得到了很多?你损失的又是什么?虚无主义型:写下有关那个特别痛苦的时刻的经历。那个你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并解释你对它最深刻的感觉和想法,你之前或是现在还有的感受。幸福型:说明一下你人生中某个特别快乐的时刻,或是某个经历。用你的想象力,让自己再次回到那个时候,重新感受一下那个感觉,然后把那个感觉写下来。无论你写什么,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如果你愿意和他人分享当然也可以,但在写的时候记得不要感到有任何羞涩。你越是放开去写,受益就越多。在虚无主义和幸福两个象限上,至少再多做两次练习。在第二次或以后,你可以写一样的内容或是不同的。然后定期回去看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可以是3个月、一年甚至两年。第二章 调停现在与未来 幸福冥想根据JonKabat-Zinn和RichardDavidson的研究报告所指出,有规律的冥想,可以为生活带来极好的改变28。但冥想也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如果这个练习,或是书中任何练习让你感到不舒适,把它省略掉,然后直接进行到下一步。首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找张椅子,或是盘腿坐在地上。确定自己舒适,但背部和颈部要挺直。至于要不要闭上眼睛可以由自己决定。深呼吸,试着去进入一个平静的心境,每次吸气都要把气吸足,在呼出时,要慢慢地呼出。检查一下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果任何部位感到紧张,以吸入的气去缓和那个部位。然后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或是更长,把注意力放在你的深呼吸上。如果你的集中力被打断,或是思路乱了,慢慢地把它们调整回来。继续深呼吸,让积极情绪灌注全身。你可以想像自己在一个非常开心的状况里,好像是和爱人共处或是在工作上发挥的时候。用30秒到5分钟的时间,让这种积极情绪包围自己,在自己体内流淌。经常做这个练习以后,你甚至不需要再去想像什么情景,你可以只想着幸福、宁静或是欢愉这样的字眼,就把积极力量引发出来了。把冥想变成规律。每天早上起来时,午饭时间,或是午后,用1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做冥想。在冥想成为日常规律后,你可能只需要1-2分钟的时间就够了。每当你感到有压力、愤怒或是想要开心一点时,只需要来几下深呼吸,就可以带出积极情绪。安静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但坐火车、出租车或是办公桌上其实都可以。第三章 解释幸福 为何追求幸福我们都熟悉小孩们那种无止境的好奇心。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水气会升空?水为什么会变成气?为什么云不会掉下来?其实,有没有得到答案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当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时,他们是不会不理的。答案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所看重的是那句“为什么”。但有一个问题可以让所有人停止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当问到我们想要什么时,除了幸福之外,我们可以对每一件事的价值产生更多的“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要练得这么辛苦?为什么要赢得冠军?为什么要致富与成名?为什么要买好车、大房子、游艇?当问题是“为什么要追求幸福”时,答案其实是简单而肯定的。我们追求幸福,因为幸福是人类对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当答案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我幸福”时,没有任何说法可以去挑战它的正确性与坚决心。幸福在所有目标中是至高无上的,其它所有目标的终点都只是往幸福的起点。英国哲学家戴维·雍姆斯曾说过:“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幸福,其中包括了艺术的创作,科学的发明,法律的形成,以及社会的塑造。”财富、声望、知名度与其它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欲望或物质上,还是在名誉上,它们的意义都是为了幸福。反思:以“无止境的为什么”练习来反映自己所要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是任何东西。看看要多少个“为什么”才能把你带到幸福的境界。对于那些不认为幸福是最终目标的人,我想告诉他们的是,科学已经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幸福确实是所有成果里的最高意义。在一个调查幸福感的报告里,积极心理学家SonyaLyubomirsky,LauraKing,以及EdDiener发现了“多种研究指出,幸福的人群,在生活的各种层面上都非常的成功,包括的项目有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29报告也证明了幸福和成功的相互性:不但成功——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可以带来幸福,幸福本身也可以带来更多的成功。幸福成功在其他条件一样时,幸福的人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上做得更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30。幸福是值得去追求的,无论是追求幸福本身,或是在任何目标上追求幸福。第三章 解释幸福 幸福是…当我们以为孩子对答案已经满足时,他们总是还有新手法跑出来。从“问不完的为什么”转问“问不完的什么”以及“问不完的怎么”。“幸福是什么”和“如何才能幸福”这类问题则需要非常精细的答案。幸福是一种充满人性的情绪。幸福应该解释为“快乐和意义整合的经验。”真正快乐的人,会在一个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决不仅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经历里整体的总合:一个人在生命中,承受着它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情绪,却依然可以活的很开心。我们可以把这个解释与幸福型相连。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前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的,一种未来的利益。快乐是…感情,在我们所有的追求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包括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感情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假设有一个机器人,除了没有感情之外,和人类一摸一样,想法与行为亦和人类一样。它可以和您讨论深奥的哲学,也可以遵循高深的逻辑,甚至还懂得建筑工程。虽然这个机器人精细无比,但却没有表达能力。最基本的表达同样需要感情——恰恰是这机器人所没有的。机器人感觉不到食物的美味或是想去吃东西的需要,它也感觉不到挨饿的痛苦或是任何满足感。所以这机器人不会去找吃的,但它的结构却和人类一样,所以它很快就会饿死。让我们来改编一下机器人的程序,让它可以吃喝。可是,虽然现在可以生存了,它仍没有表达的欲望,声望、财富、爱情等对它而言仍然毫无意义。感情引发行动,它给了我们行为上的意图。我们的语言就是一种证明——那种感情、动作与动机都是有关联性的。在拉丁文里,MOVERE(MOTION/动作)代表动,前面加E的话则代表离去。动机(MOTIVATION)这个字来自于目的(MOTIVE),它来自于拉丁语的MOTIVUM,其意思为动作的理由。感情把我们带离没有欲望的世界,给了我们一种动机,导致我们去行动。神经病学家安东尼奥·达玛西欧在写关于爱立叶特——一个切除脑瘤的病人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真实故事,主要就是针对感情和动机的关联31。手术后,爱立叶特的认知能力:记忆、数学能力、感性知觉以及语言能力都没问题。但是在手术中,爱立叶特的情感思考能力却受到了伤害。这时,爱立叶特的情况和之前所说的机器人相似,他有着和其它人一样的物理本质,在知识上也和之前一样,但却缺少了“感觉和情感”的系统。如果我们丧失表达的感情和动机,我们将不再热心。我们的行为与想法会变得完全一致,甚至它们所连带的项目。由于感情是动机的来源,它在我们追求幸福的动机里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光有感情是不够的。如果要幸福,我们就必须得有快乐的经历。因为快乐是充实生活的先决条件。根据心理学家纳丹尼尔·布兰登所说的“快乐不是人的奢侈,它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在一个完全没有快乐且频繁痛苦的情感中,幸福可说几乎已经被预先排除了。情绪都会有高和低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时地承受一些悲伤——例如工作上的困难,或是失去了所爱的人,但依然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永远的幸福只会带来失望和不足,而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福不需要经常的欢乐,也不需要无坚不摧的快乐32。虽然一个快乐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高低,但他整体上保持着一种正面态度。他会经常被欢喜和爱所推动着,却不为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动。快乐对它来说是定律,而痛苦则是一种意外。想得到真正的快乐,我们就必须更正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悲伤、考验还是波折,我们都可以为了“活着”这种非常基本的事情而快乐。反思:想像一下那些带给你快乐的事情,从小事情开始。满足的生活是否就足够了呢?是不是只要经历高兴的情绪,就足以成为幸福的一员呢?那么吸毒的人呢?还有那些整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人,他们真正的快乐吗?答案是不,经历高兴的情绪是必然的,却不代表幸福的全部。第三章 解释幸福 意义哲学家罗伯·诺席克提供了一种想法上的试验,来帮助人们分辨真正的快乐以及纵欲的快乐33。诺席克让我们想象一部万能机器,这机器可以让我们感到“任何我们期望的快感”。不只是精神上,甚至在身体上都可以感受到。而且完全不会感到是机器在工作,就像是真的一样。诺席克这里所要问的是,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会不会选择一生都使用这部机器。另外一种问法是,如果一辈子都靠着这部机器,我们会不会真正的快乐?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去选择机器。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内在除了自己的欲望之外,还有对身边人与事的关心。我并不认同,只有自己的感觉才重要的这种说法。我们除了想经历快乐之外,还希望快乐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只有那样,才能把幸福放在快乐之上。逃避情感的来源,不管是用机器或毒品都好,相当于活在一个谎言里。机器所能提供的感觉,和简简单单帮助人的感觉中,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就好像我们内在告诉我们,幸福不只是快感而已。我们需要有意义的情感来源。我们想要知道,我们的行为是有实际效用的,而不是感觉上有。就感情上来说,人类和动物并无太大的区别,像黑猩猩这种智商比较高的动物,他们的感情与人类其实是很接近的。如果没有感情的话(动物里可能用“感觉”会比较好),我们将会丧失所有的动力,生命将无法维持下去。在没有感情或感觉的情况下,就像那机器人一样,将变得麻木。虽然我们在感情上的能力和动物有点类似,所不同的,乃是根本上的东西。就从对情感来源的反映能力来看,就可以分辨出其中的差别。我们有能力去反映我们的感觉、想法、以及行为;我们有能力对自己的经验和意识感到自觉。人类和动物的另一种区别是,人类是有灵性的。牛津英文字典里,称灵性为“重要性的真义。”动物无法去过有灵性的生活,他们的行为的意义,只限于追求满足和逃避痛苦。当我们想到有意义的生命时,我们通常会认为其中带着某种目标,但经常被忽略的是,目标感其实比设定目标更重要。当然,有目标感代表必须得要有目标,但如果只有目标,并不代表一定有意义。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确定其目标是否含有内在的意义。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目标,得到好成绩,买大房子,仍然可能感到空虚。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其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同时它的重要性必须是为了自我,而不是为了去满足社会标准,或是他人的期望。当我们有这种目标感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真我呼唤。”就像乔治·伯纳德所说的“这才是生命的喜悦,那种为了真我目标而奋斗的感觉。”不同人会在不同的事情里找到意义。“真我呼唤”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创业、当社会义公、抚养儿女、医术研究、或是打造家具。重点是,我们选择目标时,必须得确定它是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以及爱好,而不是为了符合外界的期望。一个投资者,可能会在他的工作上找到意义与快乐-一个为了正确的原因而去行动的人-他在生活中的灵性和充实感,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要来的高。真正的幸福,来自于我们对行为和意义观念上的一致。第三章 解释幸福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记得有一次,我问我朋友他的“真我呼唤”是在什么时候?他说,他对生命的解释里,并没有什么真我呼唤,或是终极目标这样的字眼:他说“我不是理想主义者,我相信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又可称为实用主义,一个脚踏实地,每天为了生活的需要而忙碌的人。理想主义则被解释为做梦型,把目光放在远处的地平在线,想象着真我呼唤和目的的人。但当我们比较这两种类型时,如果我们认为理想主义不实际或是脱轨时,我们已经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分裂感。其实,理想主义的深层,根本就是现实主义——因为理想主义的想法,完全符合人性的自然。人们对意义的追求是绝对的。如果没有更高的目的,真我呼唤,或是理想,我们是无法充分的发挥那种对幸福的追求。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只心动,而不行动(两者都重要),但事实上,多数的现实主义者,都忽视了一个极重要的事实:理想主义者本身就是现实的。理想主义的真义,就是去指引在生命里正确的目标感;但只顾着快乐的话,并不能完全的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我们必须要找到每个层次的意义。比方说,意义的大类之外,好像维持幸福家庭,或是帮助被迫害的人,我们还必须去注意到里面的小层次,好比和孩子们同乐,或是去某个大使馆前示威。意义的大类一般都比较遥远: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去体验其中的一些细节,好像今天、明天、或是下星期看得到的意义。反思:想一下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什么可以为你带来使命感?什么样的日常习惯为你带来了意义?根据法国哲学家MicheldeMontaigne所说的,“人类最完美的作品,就是活得有使命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为我们的行动带来力量——而在有意义的过程中,我们所累积的经历,正是我们那完美的作品。一个有规律的意义可以同意我们的行动,就像是有规律的歌谱,可以统一乐团的节奏一样。一个声调本身没什么,但它在交响乐里面,却可以显出它的无限美妙。第三章 解释幸福 潜力与幸福当我们想到,对自己最有意义的生活时,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自己的潜力。乳牛可以在牧场里,开心的挤一辈子牛奶,人们却不能只顾着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我们内在的力量要我们做的更多,充分的发挥我们的能力。哲学家伯尔川·罗素写过:真正对幸福的满意,是基于充分的发挥了才能,以及确切的了解我们的世界34。但这并不代表最高领导能力的人,就非当总统不可,或是商业头脑最强的人,就必须得成为亿万富翁。总统或富翁只是一种潜力表面的证明。我所说的是潜力的内在衡量。一个有潜力做总统的人,大可以开开心心的做一个古梵文学者;那个有亿万富翁潜力的人,也可以高兴的去当个画家。他们可以从内在去感到满足,感到工作的挑战性,感到潜力被充分发挥着35。反思:什么样的事,可以挑战你的潜力?第三章 解释幸福 成功与幸福有些人质疑,舍却地位和财富,而注重于快乐和意义的追求,会不会导致牺牲成果?如果好成绩和好学校不再是动力,学生们会不会丧失对学业的兴趣呢?或者,如果升级和加薪已经不再吸引员工的话,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减少努力?我在努力将自己转变成幸福型的过程里,也经常考虑它是否会影响成果的问题。“不痛不获”曾经是我的座右铭,它帮着我得到了很多物质上的东西,我曾为我的决定担心——我担心我会中途放弃我的目标,我担心我会怀念忙碌奔波型的生活。但接下来所发生的,却完全相反。从忙碌奔波型转变为幸福追求者,并不代表做的更少,或是热诚减弱,它的意义,在于将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那些对现在和未来都有帮助的事。同样的,从享乐主义型转变成幸福型,也不需要减少快乐;不同的是,学会去适量的享乐,而不是无止境的狂欢。幸福的人不会去接受“无痛,无获”这种想法:他不但享受着他所做的一切,同时也为着目标而努力,而他们的成果通常都是更好的。快乐和意义在现在与未来的幸福里,其实是扮演着相辅相成的角色。当我们发现事情的意义之后,其中的快乐感自然的就增强了;相对地,在事情里找到快乐,一样可以加强我们对它意义的坚信度。第三章 解释幸福 意义和快乐的重要性只有快乐,是不足以达到幸福的境界,同样的,只有目标感也不够。首先,无论目标再怎么伟大,长期的进行一件事都是非常难的,如果在过程中没有快乐,我们对目标的坚决心,往往就不会太坚定了。其次,有些人也许可以忍受,但绝对不是在开心的情况下。在《Man’sSearchforMeaning》一书里,ViktorFrankl讨论了有关大屠杀的生还者,以及他们在生命里找寻意义的过程36。虽然他们在集中营里经过了惨无人道的日子,并且在身心上受到无比的伤害,其中有些人却在那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目标感。他们的目标包括有一天能与亲人重逢,有些人则想,将来要把这段历史公布天下。当然,他们在集中营里是不可能有任何的快乐。所以幸福不止是单单的有意义就好。我们需要意义,也需要快乐;我们需要现在获益,以及未来获益。我对幸福的理论,主要取材于Freud和Frankl·Freud心理分析的中心点就是快乐的原理,其中解释了人类追求快乐的本能。Frankl则认为,人类意志力的原动力是来自于意义,而不是快乐——他说“人类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生命里意义的追求。”上下文中,两人说对了一部份。如果想要一个充实的幸福生活,就必须去满足对意义和快乐的追求37。尤其是在美国社会里,我们经常被批评为对幸福所着迷的民族:简易的自我修复,减压这类书籍疯狂的销售着,心理医生的减压药物,被当成了维他命这样吃。当然,这类的批评有他们一定的正确性,但错的是,人们所著迷的对象是快乐,而不幸福。一些简易的自我修复方法里,经常会忽略长远的幸福,以及我们对意义的需要。真正的幸福不代表对不安的情绪或生活的困难免疫,药物治疗和小册子则在根本上就避开这些问题38。幸福的人一样要去面对困难,克服生活里的种种障碍。像Frankl所说的,“人类需要的不是一个没有挑战性的世界,而是一个值得他去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的,不是排除麻烦,而是发挥我们真正的潜力。”无难度的生活和机器人并没有两样,它只是一个失去了意义的生命。还有,困难可以增强我们对快乐的珍惜:教育我们快乐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教育我们去重视每一个美好的时刻。感恩其实就是意义和快乐的一种主要来源。反思:回想一下你曾经碰到的困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是透过什么样的方式学的?意义和快乐有相互协助的功能。当我们对自己所做的抱着使命感时,我们的快乐感自然的就提高了;而在我们从事的事情上找寻快乐,也可以为其带来意义39。第三章 解释幸福 开心时刻虽然统计心理数据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可以以幸福为目标,看看我们怎样才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我们首先可以试着去记录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事,看看他们是否快乐,是否有意义。养成写心理日记的习惯,将每天所做的事,发生的事做一个评估,想想它们是否有意义,是否带来了快乐,透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如何加强我们生活的质量。每天睡前花个几分钟时间,反映一下我们当天对时间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对自己生活模式的认知。我们也许可以找出一些问题,好比什么事是有意义但不快乐,或什么是两者都没有的。透过这种幸福镜片,我们可以对生活做出检讨,加强对意义和快乐的认识,做出适当的改变。在生活中有一些基本的理念,能帮助我们活得更好——就像找寻意义与快乐——但世上并没有统一的方法。人类本身非常复杂、多元化、不同;每个人都有特点,都或多或少的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仔细观察,每个人都会发现,除了世上的一些大道理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应用在自身的生活需要上。我们都有不同的喜好,或对同样喜好有不同的爱好程度。打个比方,写书对我来说既快乐又有意义,但如果一天超过3小时的话,就变得乏味了。每星期看两部电影可以让我快乐,但如果每天要我看4小时大屏幕的话,可就受不了了。就算是有意义和快乐的事,也不能不停的做。还记得汉堡模式吗?现在来说千层饼的模式——因为每个人对享受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方法。千层饼是我的最爱,每次去看父母的时候,妈妈都会准备很多,我会把它们一扫而光。但这并不表示,我要每天每餐都吃千层饼。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在其它的事上,比如写作和看电影,以及我喜爱的人。虽然我家人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每天和他们相处8小时,并不代表是最幸福的事;相反地,有时不和他们在一起,也不代表我就不爱他们了。虽然和朋友相聚既快乐也有意义,但我还是需要我独处的时间。只有知道内在感觉和想法的人,才能清楚什么事可以为他带来幸福,才清楚什么是适量,什么是过量。识别正确的活动,适量的享受,才是生活的至高境界。第三章 解释幸福 幸福强心剂在一个完美世界里,我们可以天天都做有意义又快乐的事。而在现实时间里,对大多数的人来说,那是不可能的。单身父母为了小孩,无法离开一个高薪但却不快乐的工作。家里吃的、住的、小孩的教育,都成了他或她的重点。其他一些人,可能有能力暂时放弃快乐,为的是未来的大目标。好像一个大学毕业生,虽然他不喜欢每周80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但为了工作经历,他还是会这么做。只要他记得幸福才是目标中的目标,他就不会掉进忙碌奔波型的陷阱里,无止境的耽误自己的快乐而投入那2-3年的时间,对他来说就是值得的。大多数的人都会经历幸福饥荒。我从未碰到过喜欢考试的学生。在最有活力的工作中,也会有比较无聊的项目。无论是必须的还是自愿的,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无法快乐的时候。幸运的是,这不代表我们要在这些时期里放弃任何东西——无论是连续的考试、工作上无聊的项目或是为了子女而努力。KennonSheldon和LindaHouser-Marko在研究中指出:从事有意义的事情也会影响其他无关的领域:“对自己目标的兴趣和价值有认知的人,可以更有效率、弹性地,以及更有创意地把这些优势覆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里。”40他们的信心、热情、充实感是会传染的。具备意义和快乐的行为,就像是暗室里的蜡烛一样——就像只需要一根蜡烛可以点亮整个屋子一样。一个幸福经历,可以感染到我们生活里的许多地方。我将这些虽然小,但有连锁效应的事情叫做“幸福强心剂”——几个钟头甚至几分钟的事,可以为我们带来意义和快乐,现在与未来的收获。幸福强心剂可以启发并且激活我们,它是一个有激发性的东西。对于那个单身父母来说,他的强心剂可以是周末与孩子共处的时刻。这种力量可以带着他度过一周,让他在每天早上起来时感到一种使命感。同样,强心剂还可以给他活力,让他在工作上表现得更加出色。而对于那个毕业生来说,每周两小时做社区服务,加上每周和朋友相处一次,可以帮助他快乐地度过那时长两年的乏味工作。我最近碰见了一个做顾问的朋友。他50多岁,现在已经不再喜欢顾问这个工作了,但他又不愿意放弃,我问他为什么,结果是他和家人都不愿意改变20多年来的现状。我介绍了“幸福强心剂”这个方法给他,他也欣然接受了。现在呢?他每周至少花两天的时间和家人共处,每周至少打一次网球,每周花3小时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他还参加了高中学校的董事会,期望能为下一代带来更好的教育。就像他之前从不缺席与客户的会议一样,他现在绝不会缺席与家人共处的时间、学校的董事会或是自己独处的时间。他给我的反馈是,他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的开心了。幸福强心剂还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困难的时刻,比如说任何的改变;好像旧习惯一样,是很难去除的。17世纪英国诗人JohnDryden说过“我们养成了新习惯,然后习惯养成了新的我们。”如果我们选择了忙碌奔波的习惯——从年轻时就开始——想要脱离它是十分困难的。同样,享乐主义的生活除了具有毁灭性,还可能会让人上瘾,变得很难排除。如果想把生活改变得更好,一个比较容易方法,就是幸福强心剂。从小事情着手,比大幅度改变的阻力要少得多。由内在或外来的都可以。幸福强心剂代表一个比较温和,少风险的改变方法。比方说,从商业界直接跳到教育界之前,首先可以每个星期去校区做一天义工,看看教育是否真能带来现在与未来的收获。如果不能,那大可以把心思放回股票什么的。只要勇于尝试,在不冒太大风险的情况下,幸福强心剂确实有帮助我们找到我们幸福感的功效。人们都希望天天幸福。当然,这很难做到,多数人都会把享受的事放在晚上或周末。但大家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不是什么都不做,就是整天坐在电视机前。与其积极地去追求幸福,大家宁可做一个暂时的享乐主义者。在无思绪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睡着,这样一来,就更容易说服自己一点,那就是“我太累了”。相对的,与其什么都不做,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有挑战性的事呢?这样其实可以带给我们新的力量。就像MariaMontessori老师说的“去做可行的活动,才是最好的修养”,幸福强心剂所能带给我们的,除了幸福之外,还有精力。反思:你的幸福强心剂是?什么样的活动可以使你焕然一新,并且带来意义和快乐?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吸取经验和对内在价值加以关注。大多数人都忘了问自己,那个问题中的问题——因为我们太忙了?就像Thoreau说的“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如果老是马不停蹄的,我们等于只对生命做出反应,而忘了给自己一些时间,去真正创造幸福的生活。AbrahamMaslow坚信人类“如果不认识自己,不时刻倾听自己心声的话,是无法明智选择人生路线的。”41现在我们来试试看Maslow的挑战,问问自己那些可以帮助我们选择的问题: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我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一些改变呢?或是我根本就需要彻底的改变生活?我们需要留心的去听,听自己的心声——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理智。练习人生路线图在去做任何改变之前,此书中的一些练习是来帮助我们看看我们到底在哪里的。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自己的日常作息记录下来。在每天结束前,写下你是怎么使用时间的,从“花15分钟在Email上,到看了2小时电视”都可以。这个练习不需要特别精准,它所提供你的是一个整体的回顾。在每个星期结束时,画出一个图表,上面包括的要有所做的事情,它们带来了多少意义和快乐,以及你所花的时间。在所用时间旁边,注明你希望以后用更多还是较少的时间在它上面。如果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就写个+;很多时间的话就写++。减少就用-,保持用=。这里是一个图表的例子:活动意义快乐时间、星期和家人相处542.2小时,++工作上的会议4211小时,=看电视238.5小时,-正直的镜子在一个列表上写下对你最具意义和快乐的事。表格上可以包括家庭、运动、捍卫人权、听音乐等等。在每一项旁边,写下你对其所付出的时间。无论在有没有以上图表的情况下,问一下自己,是否是依据自己的最高价值而活。你是否有和家人快乐的相处呢?每星期运动3次了吗?在世界和平组织里尽责了吗?有没有真正地去欣赏音乐?这个练习就像我们生活的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在最高价值和日常生活中保持一致。更高的正直感可以带来更多的幸福42。看看自己在最珍贵的事情上是否真正地付出过?这个问题其实比想像中要难回答得多。ChrisArgyris的研究指出:人们的一大问题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43。所以请一个亲密的、关心你的人来帮助你做这个练习会更好。我们在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上花了多少时间,其实是介于个人的看法和可行度。因为家庭对我来说最重要,并不代表我得把所有的空闲时间腾出来去陪他们(和千层饼的例子道理一样)。对于一个需要做两份工作来维持生计的人,虽然他陪孩子的时间不多,但他却活出了最高价值。通常,我们会被一些内在或是外来的,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所干扰,而远离了我们最幸福的生活——好像我们的习惯、恐惧、工作或是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再看一下以上的图表,然后问自己:我在哪里花的时间太多了?我可以大幅度地删除什么或是完全删除它?我是否在网路、电视或是会议上花太多的时间了?如果这是一个游戏的话,我们可能得从列表下面的项目开始筛选——对一些事情说“不”,这样我们才可以对有价值的事情说“好”。经常重复这个练习,时常看看“正直镜”。深刻地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把你的活动规律化。在创造规律之外,试试看制止负面活动的规律,比如说每天的某某时刻“不”可以做什么。好像上网一样,列出一段不可以上网的时间。现代人花太多的时间在电脑上,每隔几分钟就查查Email什么的,实际上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产力,而最终导致我们不快乐44。第四章 至高财富 至高财富未来的路和以往的经历,都没有心灵力量那么重要——RalphWaldoEmersonMarvaCollins是芝加哥市的一名教师,芝加哥市中心则是毒品和犯罪的温床,一个毫无希望与乐观的地方。由于这种恶劣的环境,许多教师担心这里的儿童无法逃出那世代相传的贫困与绝望。在1975年时,Collins在她所居住的小区里成立了城西预备学院,她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同一小区,他们都是由于恶劣品行或是不良成绩而遭到之前学校开除的学生。所以,可以说这个学校的意义是帮助他们重新回到正常学校而做准备。城西预备学院,是他们流浪街头前的最后希望。今天,这些曾被认为“无法教育”的学生已经在读莎士比亚、爱默生的著作,有人四年级就读到了犹瑞皮德的诗集。那些被看成无药可救的孩子几乎都上了大学。Collins的学生们证实了她的信念——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力;他们学会建立自信心,学会为将来打算,尔后实现自己的梦想。MarvaCollins成立学校时资金很少,开始时还用她自己的家作为教室。在后来的20年里,她在经济上不断挣扎,还曾数次面临倒闭的危机。今日,很多州都成立了MarvaCollins学院;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争先恐后地到芝加哥学习她的教育方式,以及去感受她的精神。Collins的经历暗示我们:幸福感才是至高目标的重点。Collins本来在一家数十亿资产的上市集团工作,至于为什么会选择教学,她在她的一个学生Tiffany身上找到了答案:Tiffany是一个被认为有自闭症、不爱说话的孩子,一个被专家们认为无法去关爱、无法去教育的孩子。然而有一天,长久以来的耐心、祷告、关爱以及决心都有了回报,Tiffany对我的第一句话是“我爱你,Ollins太太。”她漏了我姓氏里的那个C字,但我当时唯一体会到的是:光是那对小眼睛里的泪水就足以使我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现在,Tiffany开始学习数字、单字,开始与人交谈,最重要的是,那眼神里喜悦的神采,仿佛说着“我也很特别的,我也可以学习”——这对我来说比什么都值钱。对于另一个在城西学院改造命运的孩子,Collins写道:“看着他眼里那种可以在未来照亮世界的光芒,我忽然感觉,那些为了资金问题而失眠的日子全都是值得的。”MarvaCollins曾有极好的机会,她大可不必担心什么学校经费什么倒闭这种问题。80年时,Reagan&Bush政府曾邀请她出任教育部长,面对如此高的荣耀和声望,她拒绝了,因为她相信,课堂里才是她真正能创造出非凡的地方。Collins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富有的女人”,觉得教学带给她的快乐是“任何钱财所买不到的”,至高财富是幸福,而不是钱财或声望。反思:对你而言,什么比金山更重要?第四章 至高财富 幸福,这至高的财富想象一下以下的情节:一个金星人走进一家我们的商店,他要买一件一千元的物品。他给老板两个选择,收一千元现今或是一个金星的货币,而这个金星货币在金星上的价值,相当于地球上的一百万元。老板想,我永远也不会去金星,而这个金星币在地球上也没有价值。这时,除非老板考虑其纪念价值,否则他一定会选那一千元。当我们衡量事业的成就时,我们的标准是钱。我们用钱去估计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在衡量的过程里,所有与金融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当我们衡量事业的成就时,金钱就是至高财富。人和事业一样,也有利润和亏损。但不同的是,衡量人的标准既不是金钱,也不是知名度、命运或是权力。衡量一个人的成就所用的标准是幸福。金钱和声望在幸福面前并没有固定的价值。但为什么金钱和声望的魔力这么大呢?这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它们可以带来幸福。金钱和声望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无法带来任何幸福,没有人会去追求它们。好比在公司里,货品是资产的一部份,它们的价值是以钱来衡量的。声望和金钱最多不过是幸福的一部分。对某些人来说,把幸福作为至高财富,似乎有点戏剧性。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一百万现金和与一个好友交谈之间您会选择哪个?正确答案是:选择那个可以让自己更幸福的。如果谈话让你觉得快乐又有意义,那我们就应该去选择它。以至高财富的理念为标准的话,和朋友谈话确实可能带来更多的幸福。如果只是因为我享受与朋友说话的感觉,所以金钱不算什么,其实是不成立的。一百万可以买不少东西,很有可能帮助您免除未来的烦恼。有了这些钱,您也可以从事许多您觉得有意义的事,而不用为生活担忧。在仔细考虑后,如果真的发现和朋友的谈话,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意义的话,那它的价值是可以盖过那一百万的。就像心理学家CarlJung说的“有意义的事无论价值再小,也比无意义的事有价值。”45同样,我们的一百万只有在至高财富的衡量标准里,才能达到其价值。在商业里,资产越多越强大;对人而言,幸福感越高才会越强大。我们应该以幸福感为基础来衡量我们的行为,因为它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第四章 至高财富 财富与幸福金钱除了可以提供食物和住宿以外(不是指鱼翅和城堡),只是一种向目标进发的方法。有意思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方法的区别,而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方法)。如果像一般社会风气一样,用金钱来作为至高财富的衡量标准,那一切就容易得多了。并不是说赚钱或存钱是错的,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让我们不为账单烦恼。还有,赚钱的欲望成为挑战,甚至启发我们。但是,钱本身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所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物质本身并不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根据研究显示,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联其实和大众一般所想的很不同。在不同文化背景情况下所做的幸福调查指出:心理学家DavidMyers和他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地区,当一些基本生活条件都不足的时候。另外,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每一代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46。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anielKahneman在过去几年里,把他的注意力转到了有关幸福的主题上。在他的研究中,Kahneman和他的同事们找不出什么可以连结幸福和财富的事情。“大部分的人会认为高收入=快乐,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极虚幻的。高收入的人对生活会比较满足,但不会因此而比其他人更幸福,他们甚至更容易紧张,也比较不会去享受生活。收入对于生活的影响是短暂的。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过度的去宣扬,说收入就是幸福的标准,是因为他们只是用普遍的角度去衡量自己,以及他人。”47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在富有之后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过程中还要沮丧。忙碌奔波型认为,他们的行为可以为将来带来好处,这样可以令他们的负面情绪稍减,然而一旦达到目标,发现所得到的无法使他们快乐时,他们就无法自拔了。这时,他们会充满了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可以指望的快乐。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他们甚至为此而酗酒或是吸毒;比如猫王、玛丽莲·梦露、丽丝·泰勒、比利·好乐迪以及马拉多纳等等。矛盾的是,成功反而使他们不开心,在成功之前他们可能也曾有不开心的日子,但他们一直相信,只要成功了,他们就会得到快乐。而当他们达到目的时,才发现,原来所谓的目的根本就不存在。而在此时,他们感到他们的梦想被剥夺了——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而得了“现在怎么办”的病。在发现他们所有的努力和牺牲并不能带来幸福后,他们一个个都掉进了“习得性无助”的境界。他们接着经历虚无主义的心态,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带来快乐,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解除痛苦的毁灭性方法。既然财富无法使人幸福,为何还是放不下呢?为什么财富可以盖过意义呢?为什么我们在对物质作决定时,可以这么自然,而在精神方面却这么困难呢?用一个比较革命性的说法:有可能是我们的过去影响了我们。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品决定我们是否可以渡过下一个严冬,或是大自然灾害,因此,储存成为了一种习惯。至今,很多未来已经相当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拼命储蓄。储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仅仅是为了“储蓄”。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变成为储蓄而生活。在决定和判断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也会将物质放在精神之前去考虑,主要原因是物质容易计算。我们习惯性对物质作出评价,比如财富和声望,而不是无法衡量的情绪或意义。我们所羡慕的是物质上的东西。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被尊敬,就好像物质变成了用来衡量的唯一标准。学术界的人,以出版量来衡量升职的标准。我们在每一个时期结束时,会以物质上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成果,例如我们“赚了”多少。就像LaurenceG.Boldt在《禅与生活的艺术》里说的:社会教我们的道理就是物质——唯一作“数”的事,只在乎些可以“数”得出来的48。房子的价值可以用多少元算出来,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书店可能是10元一本,它给每个人所带来的价值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反思:你会不会因为关心财富或是名望上的东西,而影响了你的幸福感呢?如果是,是什么样的情况?能不能改变呢?第四章 至高财富 感情上的破产就在我们不断累积物质财富的时候,我们的“至高财富”却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就像公司可能破产一样,心灵也可能破产。有收入,公司才能维持,但前提是收入必须要高过支出。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候,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余负面情绪时,我们在“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性的压力可说是感情破产的一种——负面情绪的长度和强度渐渐压倒了正面情绪。社会整体也有可能面对这种问题——大萧条——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的增长。同样的,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正在逐渐走向“大萧条”这个趋势。就在科学和技术大迈进的同时,我们在感情和情绪的状况上却在不断倒退。不幸的是,目前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将近1/3的美国青少年有压力的问题。美国、欧洲、澳洲以及亚洲的报告指出,当今孩童的心理压力比起以往任何一代都要高得多。这种趋势发生在各个文化背景以及各个经济层次中。在《情的智慧》一书里,作者DanielGoleman指出,在20世纪里,每一代人心理压力指数都高过他们父母那一辈——不光是指悲情,还有其它症状,诸如无精打采、沮丧、自哀及烈的绝望感。Goleman在这里提到的正是社会里流传的感情破产症状。所谓强烈的绝望感——虚无主义型——来自于人们对自己的绝望,觉得自己无法克服那种种的负面情绪。根据Goleman指出,“使人焦虑的时代”曾是20世纪的外号,现在它已经开始转变为“使人悲哀的时代”。在《人类对意义的找寻》一书里,ViktorFrankl说道:20世纪里一个常见的情况,就是“实在的空虚”,并且指出他25%的欧洲学生以及60%的美国学生感到他们就活在这种“实在的空虚”里面,一种内在的、从自身产生的空虚。今天的情况,比Frankl在1950年写书时更为严重,一个最近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49)在1968年,刚入大学的新生,41%想赚大钱,83%想要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个情况在1997年时大不相同,75%选择赚大钱,而只有41%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将物质放在首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开心,社会整体所面临的感情破产危机就更加严重了。感情破产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吸毒、酗酒、以及宗教狂热。其实不难看出吸毒者的逻辑,一个人生活乏味、压力大,而毒品可以帮助他逃避现实。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利用宗教力量动摇人们,那么成为宗教狂热分子,去做疯狂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幸福不只是一种我们所追求的东西。越多的至高财富,越能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也能让时间成为一个更和平、更好的地方。练习填写句子“填写句子”这个方法是由心理学家NathanielBranden所发现的,人们一般公认他为自励学之父50。这个简易的方法在某个不全的句子上创造多种可能的结尾是非常有趣的。Branden有将近50年的咨询经历,包括个人以及团体,他对于“填写句子”这个方法的看法是:“人们一旦开始做这个练习以后,他们都非常惊讶的觉得原来只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停止多年来自己骗自己的问题。”这个练习有几项规则。首先是,很快写下6个不同的结尾,或是更多也行,然后把它们连接在句子上。你可以用写的方式,或是把自己的话录下来。要记得,答案是没有对或错的,你的答案甚至会相互矛盾。把你的批判精神先放一边;事后再去探讨。在写下了你的回答后,看看自己有没有从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可能需要试个几次才能发现它的功效。如果你学到了什么,记得要把它们付诸于行动。虽然填写句子的练习可以是有意识,或是潜意识的,但你在意识形态下所学到的肯定会更多。以下是一个练习的例子。如果我可以加强5%的认知能力……我将发现经常说“好吧”的代价我将无法避免困难我将更珍惜我的家人我将更珍惜我的生命生活有可能会变得更难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我将会对我的员工好一点以下是我从Branden的范例中所取的几个句子。如果我可以加强5%的认知能力……让我开心的事情是……增强5%的幸福感……如果我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努力追求的话……如果我可以加强5%的正直感……如果我想要说“是”或“不”的时候可以就那么说的话……如果我深呼吸,然后去体会幸福的感觉……我开始了解到……重复地做几次这个练习——你可以连续两个星期天天练习,或是6个月中每周一次。你可以一次把它们都做了,也可以分开来慢慢地做。如果有某一个主题让你感到了共鸣,你也可以一直去重复它51。第四章 至高财富 幸福之图看看上一篇练习里的那个图样。根据你所收集的资料,去创造你觉得理想的一周。当你脑中有影像时,通常它们实现的可能性也会大很多。信念,通常就是实现的预言52。如果你想要和家人多相处一些,比如说每周8个小时,那么就把它写下来。如果你想要少看一点电视,就把你认为适当的长度写下来。包括其他所有你想做的事。这些事情越真越好;因为太过于理想的事情,可能会和你的实际生活冲突。是否有一些你可以做却没有做,但可以带来至高财富的事?每周去看一次电影是否会带给你快乐?每周花4小时做你爱好的事,每周出去3次,能让你更开心吗?如果你的生活确实很忙碌,而无法做太大的改变时,那就能做多少做多少。什么样对的幸福强心剂——一种简短,可以带来目前和未来收获的事情——是你可以考虑去做的呢?如果每天早上必须乏味的坐1小时车去上班,试着在其中去找一些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比如说,听听音乐什么的。或是搭乘火车,然后静静地阅读。重点是,在你想要的改变上养成规律。通常我会建议,定期去重复以上所有的练习。注意自己的进展,以及需要再加强的领域。第五章 设定目标 目标与成功整体来说,有目标的人,成功率要比没有的人大。有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明确的目标——具有时限和成果的限定——通常会带来更好的表现53。设定目标就是给自己的一种承诺,而承诺通常会为自己带来更好的未来。心理学证明了目标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我们语言所沟通的,一些宗教上的文字,或是一些人的经历。在语言学里,“概念”和“构思”的连结性并不是意外。通过概念,通过文字,我们才能有所构思,才能使新的真相诞生。在希伯来圣经里,上帝透过文字创造了世界:“让光明照耀这块大地吧,然后就有了阳光。”约翰书中开始的部分是,“在起源时我们所有的是文字。”美国是以宣言的方式建国,所宣扬的是目标、任务和价值。目标是会互相交流的,目标也是一种可以克服困难的信念。把你的生命想像成一个旅程。你背着背包前进,忽然间,一堵墙出现了并且阻挡了你的路。你现在怎么办?你是转身去避开它?还是把你的背包扔到另一头,然后想办法去穿越、绕过或是翻过它?在1879年时,托马斯·爱迪生宣布说他会在年终前,公开展示电灯泡的功效,事实上他在之前的实验都是失败的。但他的做法,就是把背包扔到了墙的另一头,虽然他还面对着很多问题,然而在那年的最后一天时,灯泡真的被发明了。在1962年时,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在60年代结束前,将会第一次把人类送上月球,当时甚至连一些太空飞船的材料都还没有,技术方面更是完全不到位,结果呢?人类又一次证明,把背包扔过墙头的成功经历。虽然口头上的承诺不一定永远地带来成果,但它确实可以加强成功率。WilliamH·Murray,一个苏格兰登山家,在他的著作《TheScottishHimalayanExpedition》一书中,提到了把背包扔过去的好处:在人下决心之前容易患犹豫毛病,容易退缩,效率会降低。一个事实就是,对承诺没有意识的话,所牺牲的是无数的想法和计划:当一个人对自己许下承诺时,他的命运也会跟着开始向前移动。一些想象不到的事情,会逐渐的出现来帮助这个人。就从他开始为自己的承诺付诸行动时,他会发现,地球会越转越顺。我相当敬重的Goethe的一个对句:“无论你能做什么,或是你想做什么,行动!大胆本身包括了智慧,魔术,和力量。”54一个目标,一个明确的承诺,可以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帮助我们找到路线。目标可以简单到像是买电脑——这时我们会去注意电脑的广告和相关资料,或是复杂到像是爬珠穆朗玛峰。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信念是会自我实现的预言,而当我们下定决心时,当我们把背包扔过墙头时,我们事实上是信任了自己,信任了自身的能力55。我们就可以去创造事实,而不是对事实做出反应。反思: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全心投入过的去做某一件事。你当时的承诺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你目前对自己的承诺是什么?第五章 设定目标 目标与安宁经验主义的研究和一些趣味的证据清楚地显示出目标和成功的关联,目标和安宁的关系则不是那么地明显。普遍的说法与通俗的理论告诉我们,幸福是达成目标后的一种奖励。但在多年研究之后,这种说法已经大大地打了折扣:虽然在达成目标之后会有一定的满意度,而达不成时容易沮丧,但这些感觉其实都是很短暂的。心理学家PhilipBrickman和同事们示范了,彩票得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回到了他们之前的幸福感——如果他们在中奖前是不开心的,那他们就会回到不开心的状况。同样,因为车祸而残废的人,在短短一年内,就可以回到之前的快乐心态56。心理学家DanielGilbert在此研究上也下了工夫,他发现了人类对于未来欲知能力非常的弱。我们会去认为一栋新房子,一部好车,在工作上升职,或是加薪等就可以使我们幸福,事实上,这些事情所能带来的,只能短暂的影响我们整体的幸福感。负面经历在这里的影响也是一样的。感情生活失败的痛苦,失业,或是我们对政府的失望——而我们很快的,就会回到之前的心态57。以上的研究,在挑战了我们传统的认可之外,也带来了好消息与坏消息。好消息是我们不再那么的害怕失败,坏消息则是,成功似乎也变得不再是那么重要了。而如果真实这样,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再努力,追求幸福了。我们的生活,反映出了BillMurray在土拨鼠那部电影中的角色,以及柯林斯王爬山时的情景,我们经常的会回到我们的起点。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去相信自己的幻觉(达到目标时就能使自己幸福)还是去面对残酷的现实(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无法真正的幸福)?很幸运的是,我们还有第三个选择。人们的问题是,无论他们是虚无主义的名人,还是满怀抱负的无名小卒,他们的方向错误了-只看结果,不管过程,只顾终点,不顾旅程。事实上,只要良好的选择,带来的就是更高的幸福感。第五章 设定目标 目标的正确角色RobertM·Pirsig在“禅与机车维修”中,说到了他和一群老和尚爬喜马拉雅山的事。虽然Pirsig是成员中最年轻的,但和那些老和尚相比,他反而是爬的最辛苦的。Pirsig由于只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上,而导致被进度的困难所影响着,无法享受攀登的乐趣;最终导致他失去了攀登的愿望和毅力。老和尚们当然也想着目标,但爬到山顶并不是第一要务。他们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正确之后,就轻松愉快的享受着他们的路途,而不会被前头的山路所困扰。长期目标的正确角色,是为了帮助解放自我,这样我们才能去享受眼前的东西。如果我们只是盲目的踏上了任何路程,那过程本身肯定不会有什么乐趣。如果我们不知道方向,甚至连自己要去那里也不知道的话,那人生中每一个分岔路,就会变得非常的矛盾-好似向左向右都不错似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每条路的终点。与其去享受旅途本身,风景,和美好的事物,我们只会被犹豫和迷惑所吞噬。我这么走会?我这里转弯会到那里?所以,只有当我们确认目标之后,我们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旅程本身。我理论里的重点,是要有目标,是不是达成它则是其次。在“积极情感作用”中,心理学家DavidWatson强调了旅途的重要性:“当代研究中指出,追求目标,而不是达成目标,才是带来幸福和积极情感作用的因素。”(58)长期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能享受眼前。长期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如果想保持幸福感,我们必须改变我们一般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开心)我们需要把它认可为意义(相信它可以加强我们旅途上的经历)。当目标被认可为意义时,它会帮助我们去规划旅途上的每一步,而不像被认可为结局时,它所给我们的感受,只是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目标认知,给我们的是一种安宁的感觉。(59)虽然目标是获得幸福的必需品,但它并不是全部。须知,目标本身除了必须是有意义的之外,它所带给我们在旅途上的快乐,也是不可缺少的。反思:什么样的目标曾经在你的生命中带给你幸福?你认为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在未来带给你幸福?是不是所有的正确目标,都可以带来一样多的至高财富呢?如果金钱对我有意义,而声望可以带给我快乐呢?其实,物质的追求,和需要被关注的心态,都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是最重要的。既然这样,在我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只注重财富和名声是不是就够了呢?在对目标和幸福的结论中,KennonSheldon和他的同事们写道:“对于追求安宁的人来说,我们的建议是,去追求包括成长,关系,和有贡献的目标(A),而不是金钱,美丽,和声望的那些(B),后者的追求,通常是出于必须和压力的心态。”虽然大部分的人,无论是在压力或是被迫的情况下,去追求物质上的东西-Sheldon却指出,如果我们可以把对目标的注意力放在自我和谐上的话,我们则可以更快乐。这方面的研究,则主要是帮助我们去更好的认识目标。第五章 设定目标 自我和谐的目标自我和谐的目标,乃是发自于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些目标既可以“整合自我”,也可以发挥自己的选择。(60)这些目标必须是被选择的,而不是被加附在我们身上的,是产生于想散发自我光辉的心态,而不是为了去秀给谁看。根据RicharddeCharms所说的,这些目标是有因果关系的:追求这些目标,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或是因为责任感,而是因为它对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并且带给我们快乐。研究也指出了,这些外来目标的意义,好比我们在社会上的声望,或是帐号数字,与我们内在目标的意义,好比个人成长,或是与他人的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财富上的目标-通常不是出于自我和谐,而是来自于外来的因素。大部分追求财富的人,为的是拥有更多的钱去满足自己,或是他人。在“美国梦黑暗的一面“的研究里,TimKasser和RichardRyan示范了如果在生命中只以追求财富为目的的话,带来的只是负面的后果。这些只追求财富的人,通常也没办法充分的发挥他们真正的潜能。他们比其他人更有压力,更容易沮丧和焦虑。再说到身心合一的话,他们会比较不健康,比较没有生命力。而在美国以外也发现了一样的结果:新加坡商业学院的学生里,也发现了较低的自我实现,生命力和幸福感,更多的焦虑,生理上的毛病,和不幸福。(61)心理学家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完全不追求物质和名声上的东西-这样是很不符合现实的。他们也不是说物质上的东西不重要。有足够的钱去提供食物,住所,教育,和其他基本需要当然重要-缺乏基本条件时自然的会影响我们的安宁感。(62)但是,在基本需要之外,如果是以追求幸福为前提的话,财富和声望则不应该是被追求的中心点。财富,这个研究指出为外来因素的目标,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说是自发性的目标-但前提必须是抱着贡献的心态。有些人赚大钱并不是真的要用到每一分钱,有时是因为它是努力的奖赏,也可能是因为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这些情况下,财富代表了个人成长的成果,而不再只是累积的数字。在另一个情况下,财富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目标-当它成为达成意义的意义时。比方说,有足够的钱时,我们可以做很多对自己有意义,但没时间去做的事,或者我们可以用它去帮助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虽然自我和谐的目标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但它们绝不是容易的。KennonSheldon和LindaHouser-Marko在2001年时发现,选择自我和谐的目标是“很难的技巧,需要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因为社会因素会经常的把我们带上错的路线。”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我们在生命里要什么,然后对自己的愿望诚恳并且负责。反思:你的自我和谐目标是?对于这些目标的追求,你有没有碰到任何外来或是内在的障碍?第五章 设定目标 想做的和必须做的自我和谐目标的前提就是,目标乃是由自己在自由的情况下所选择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自由国家的人们,活的要比在压迫下的人们幸福。(63)但,很多在民主制度下,却仍然感到自己被奴役了-不是任何政党,而是被外来的因素,比如说声望,欲望,责任,或是恐惧。他们感到生活里充满了必须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必须做的事,通常不是缺乏意义,就是没有快乐-甚至两者都无。想做的事,由于是来自于自我和谐的目标,通常可以带来意义+幸福。一个增强我们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想要做的事,和减少必须做的事。无论是从人生或是日常角度都应该这样。我应该因为我觉得医学有意义而学习它(内在因素)还是因为医生有很好的社会地位(外来因素)?我追求股市的成功,是因为它带给我成就感(内在因素)还是因为它可以赚大钱(外来因素)?以上的例子并不是独特的-我们所做的很多事,都包含着内在和外来两种因素。一个因为家庭原因而学法的人,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的快乐,相反的,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他就会觉得非常的幸福。内在或外来的因素,通常会决定行为本身的性质。如果是内在的-换句话说,就是自我和谐-那便是想做的,如果主力来自于外在的话,就变成了必须做的了。同样的分析,也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里。我每天所做的事里,有那些是我想做的,那些是我必须做的?而有些必须做的事其实是无可避免的。我个人来说,我想要教书,但从事了教学事业之后,我就必须得花很多时间改考卷。我们的挑战,不是要完全的删除必须做的,而是尽可能的减少它们,然后以想要做的而代之。必须做和想要做的比例,可以决定我的幸福感。它们甚至可以决定我早上起床,和夜间入睡前的态度,是抱着期望起床,还是想今天得做什么?是感到充实和有成就感的入睡,还是感到“哦,今天终于结束了。”反思:想象一下一个平常的日子。你必须做的多呢还是想要做的多?整体来说,你会不会对新的一天,或是一星期抱着期望去迎接它?问问自己想做什么,什么会给自己快乐和意义。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深入的去认识自己。我哲学系老师OhadKamin在我毕业时给了我一些建议:“生命很短暂。在选择路线前,先去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在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你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就去做。”通过语言,Ohad为我创造了4个同中心的圆圈,而在最中心的则代表我最幸福的路线。反思:将以上的空格填满。你真正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外圈代表的是我可以做的。最里面的圈所包括的,是我最深的渴求和欲望。追求我最想要的,使我感到真实-成为自我传记的作家。我们可能无法永远的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因为通常都会有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存在。但,诚恳和来自内心的答案,确实可以把我们带上正确的旅途。须知一点,文字是可以产生更多文字的。我妻子Tami和我经常会一起为我两设定目标-有个人的,也有一起的。几年前,当我说我要为一个目标设定期限时,她说由于自我和谐的目标有启发的功能,也可以为我们带来精神鼓励,我们应该把它们设定为终身的目标。同样的,在追求有意义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其实是让生命更加的活跃。(64)根据AbrahamMaslow所说的,“当集中时,我们创造的效率,不但是个人,也是整体的效率。”这个说法在应用到自我和谐的目标时,会更加的贴切,因为它结合的我们自身最深的兴趣和想要的。在他最后的采访里,20世纪学者神话学家JosephCampbell被BillMoyers问说他是否有被“看不见的力量”帮助过时,回答说:有时真是挺神奇的。我甚至说服了自己,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其实人们只要跟随自己福佑的感觉的话,就会发现,原来很多美好的事物,一直都是在自己身边的,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早已经在过着自己渴望的生活。当你开始明白这一点时,你也会慢慢的开始认识到,有着同样福佑的人群,他们也会很乐意的接受你。在我看来,勇敢去跟随你福佑的感觉,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原来不知道的路线,一下子变得清楚的多了。(65)就像自我和谐目标的研究所指出的,Campbell相信这要比迷信多的多了。当我们跟随福佑的感觉时,我们不只可以享受人生,也会更加的成功。如果没有一个清楚,有个人意识的方向的话,我们很容易就会漫无目的的游荡,也很容易的会从真我的路线上被拉开。当我们知道目标时-知道那是自己非常想达成的目标时-我们就不容易脱离路线,会对自己诚恳。我们可以轻松的对外界那些,与我们背道而驰的东西说不-而对自身内在的声音说“好的”。时间是一个有时限的游戏,一个有限额的资源。生命里连做我们想做的事都不够时间了,那还有时间去做必须做的琐事呢。练习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追求自我和谐目标的人,通常不但更成功,而且比别人来的更幸福。自问一下,那些是自己在各个领域里真正想做的事-与其他人的关系或工作等等。在每个领域下,注明以下的内容。(66)a)长期目标b)。也就是地基型的目标,c)从一天到30年的都可以。这些应该是一些有挑战性的目标,d)让你发挥潜能的那种。还记得吗?目标e)是为了让我们能享受旅途上的快乐,f)激发我们自身能力的东西,g)成功与否倒是其次的。我个人一个长期的目标h)就是,i)研究出一套增强幸福感的课程,j)包括书籍,k)影片,l)以及工作室,m)时限是在2011年6月1日之前(在这段时间中,n)我会很精准的去研发这些东西)o)短期目标p)。这部分是针对于分类消化长期目标q)用的。对于自己的长期计划,r)你在未来的日子里要这么做?我个人的一个短期目标s)就是,t)在今年9月份之前,u)完成此书的内容。v)行动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w)你需要做些什么来帮助目标x)的进行呢?给自己拟定一套行程表,y)无论是日常的还是每周的(这些就是你即将要养成的惯性)或是一次性的。我目前在做的就是我计划的一部分:每天用3个小时在写书上。当我们不为自己设定清楚的目标时,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外界所影响-那些很难达到自我和谐状态的目标。我们在此的选择是,被动的被外来因素所影响,或是主动的去创造我们的生活。(67)幸福董事会做一个个人的幸福董事会-那些关心你的人-那些愿意帮助你得到至高财富的人。让他们监督你的计划,并给于及时的建议。同时也和他们时常的会面,讨论讨论那里进行的好,那里需要更多的努力,以及那些项目可能需要更改等等。对给自己的承诺守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时间去建立惯性和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失败的原因。一个对改变很有帮助的事实就是-无论是开始一个计划,组织,克服困难,或是和家人多聚聚-就是得到他人的协助。除了幸福董事会之外,也去成为其他人幸福董事会的成员(比如说互相鼓励这种模式)。你这么不但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他人:在协助他人追求至高财富的同时,你不知不觉的,其实就是在增强你自己的毅力。(68)第六章 在教育上 在教育上老师们被委任的职责,是将眼前的材料,转变为对未来有益的知识。——JohnDewey约翰目前在哈佛就读心理学。没开始读书的时候,他喜欢一切跟心理学有关的东西,读书、思考、写文章,全都离不开心理学。而现在呢,他厌恶心理学。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多数学生都讨厌功课。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日夜不休的努力呢?在和我弟弟讨论这个问题之后,我发现了两种学生有的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第一,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第二,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如果把一个人的头压进水里,这个人会痛苦,并且会挣扎着出来。如果他在最后一刻得到解放,他第一件事就是拼命的呼吸,接着便是那醉人的解脱。当然学生们的情况没那么恐怖,但这两种动机的性质——避免危难的作法——却是相同的。在学期中,他们沉溺在所不喜欢的作业里,学生们会为了失败而感到恐惧。学期过后,一旦从书本、功课和考试中解放,他们即刻得到那种解脱感——这时在这种时刻里,这种感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幸福。这种是从小孩时就被刻在我们脑袋里的先苦后甘的模式。同时,由于对其他方式不熟悉,忙碌奔波型就成为一种习自然而然的、有吸引力的模式了。但性爱模式却提供了一些不同的学习方式,一些可以得到目前与未来的幸福的模式。那些美好的学习时光,无论是阅读、研究、思考还是写作,都可以将其看为性爱前奏。从学生们的经历指出——当知识和直觉的界限消失时,当我们找到答案时——就像是性高潮。在溺水模式里,同样会有这种达成目标后的高潮,但在性爱模式中,我们却是从一开始乃至每一件事里都得到快乐的。确定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是每个学生的义务,尤其是在大学和研究班里,因为那是最独立的学习时期。但是,通常学生们进入这个独立时期的时候,多数已经养成了忙碌奔波的习惯。他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观念就是:用名衔和成绩来衡量成果。他们最大的责任是拿到好成绩,而不是去享受学习的快乐。教育者们——父母与老师都希望孩子们得到幸福,但前提是,他们自己必须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财富。孩子们对开端是很敏感的,通常他们会盲目的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教法。在学校里,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快乐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如果一个学生对社会义工感兴趣,也考虑了未来的付出和好处,这时老师就应该鼓励他,而不是告诉他当律师可以赚得更多;如果他想从商,他的父母也应该支持他,而不是告诉他从医才是他们对他的期望。如果父母和老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财富,那这种鼓励就不足为奇。(69)反思:回想你在学校里最好的老师。他做了什么去启发你的学习精神?强调成果(实质性的东西)高于建立学习的喜好(无实质的东西)时,学校其实已经是在鼓励忙碌奔波的信念,以及抑制孩子的情绪成长。忙碌奔波型所相信的就是成果比情绪上的快乐重要,因为他人会对成果作出赞赏,而情绪只会影响成果,所以最好压制它或是根本不要去理会。讽刺的是,感情不但是追求至高财富的必需品,而且也是追求物质的必需品。DanielGoleman在《感情的智慧》一书里说道:“心理学家们一致同意,人类的IQ对于成功的帮助只有20%。其它80%则来自于其他项目,其中包括我所说的感情的智慧。”忙碌奔波型的想法本身就和感情的智慧相冲突,更不要说快乐又成功地生活了。那么,老师和家长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学生在学校过得更开心,同时又不影响学业呢?心理学家MihalyiCsikszentmihalyi在《水到渠成》一书中,教给我们一些如何建立幸福的家庭的重要方法和洞察法,其中包括怎样得到目前与未来的益处,以及如何同时网罗快乐和意义。第六章 在教育上 水到渠成“水到渠成”,根据Csikszentmihalyi的说法“是一种充满动力的境界,在明智的选择里不忽略经历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就好比陷入了一种经历,而这种经历,不但会使你有所得,而且它本身就是益处的化身,又好像我们和经历合二为一,其中行动与知识是一体的。(70)我们都有过沉迷于阅读的经历,有时别人叫我们都听不见。或者我们在专心烹饪、和朋友说话、在公园打球,经常会几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些就是“水到渠成”的经历。在“水到渠成”的境界里,我们享受着巅峰经历,同时也享受着巅峰表现:我们感受快乐,展现最好的状态。运动员则把这种情形称为在“特区”。无论我们在“水到渠成”的境界里做什么——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写诗也好,学习也好——我们对于手头上的事情是用一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打扰我们,或是使我们分心。在最好的状态下,我们学习、成长、进步以及向未来的目标迈进。根据Csikszentmihalyi的解释,有清楚的目标感是“水到渠成”境界的前提。虽然目标有时会有所改变,但当我们开始行进时,方向是不能错的。当我们全心全力投入目标,不为任何其它的诱惑所动摇时,我们才能获得“水到渠成”那样的自由。其中,目前以及未来的益处合而为一:遥远的目标不但不是阻力,反而可以帮助我们去感受所经历的意义。“水到渠成”的经历所带来的是更高的幸福,它把“无痛无获”变成了“现在的快乐+未来的成果”。Csikszentmihalyi的“水到渠成”说法里指出:“无痛无获”的说法代表我们必须承受极度的压力——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才能发挥100%的潜力,达到至高的目标。但在“水到渠成”的研究里指出,痛苦本身并不是巅峰表现的最高境界。在最高境界里,也就是界于过度运用和运用不足之间的地带,我们不但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还可以享受过程的快乐。我们如果想要达到这个境界,挑战性必须得先达到某一种程度,这种程度必须不是太难,也不是太简单。以上图表显示出,如果任务难度高而技能不足时,我们会感到焦虑;相反地,如果技能程度高超而任务太简单时,我们就会感到乏味。在难度和技能成正比时,“水到渠成”的境界才有可能出现。反思:你“水到渠成”的经历是?由于很多的学生不是感到焦虑,就是觉得乏味,因此他们无法享受学习过程或是发挥出真正的潜力。当学生期望目前和未来的益处时,老师们应该针对个人潜力,给与适当的题材和作业。就像以上图标所提示的,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去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第一是一个有压力的环境,因为这样会带来焦虑,第二是一个没有挑战性的环境,因为这样会让人丧志。在第一种情况里,老师所应用的是溺水式的教学。由于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而导致学校作业带来的只有痛苦,焦虑,以及不幸福。孩子被迫去只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只是终点而不是旅途。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很快的便会变成忙碌忙碌奔波型,他们终身感受不到水到渠成的境界,无论是学业,工作或是日常生活。第二种情况则是刚好相反。以运用不足和乏味代替了运用过度和焦虑。而过低的挑战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起挑战性过高一点也不少,它们所剥夺的,也不光是获得水到渠成境界的可能性。教育家里,尤其是家长,由于把奋斗和痛苦错误的同化-为了保护孩子-所犯的通病有两种,一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二是把他们和所有的挑战隔离。在给孩子制造“舒适”生活的过程里,这些父母们剥夺了孩子奋斗的机会,同时也是剥夺了他们去体验水到渠成的经历,以及克服困难的经验-最终也就是剥夺了至高财富。成长时,我最喜欢的卡通是RichieRich:一个有钱但烦恼的小孩,所介绍的,是一个好像什么都有,但却依然感到烦恼小孩的故事。所反应的其实就是今日社会,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包括小孩,但在他们身上,我们同时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不幸福。有些人叫这种情况为作废状态;我对其的称呼是“恩典中的贫困”。第六章 在教育上 恩典中的贫困SamuelSmiles,近代自助运动的创始人,在1858年的文章中提到“我们应该教育所有的孩子:生命里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付出与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帮助。”如果家长们帮着孩子逃避问题和挑战,结果会是是未来的不幸福。“人类最大的诅咒,就是事事顺心如意,无须努力,最终导致希望破灭,再无奋斗之心。”(71)当受到挑战时,孩子其实和大人一样,他们会在成功中找到意义,并且享受努力的过程。恩典中的贫困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中,压力指数会不停的上涨,以及为什么压力所影响的人年纪越来越轻。因为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过简单了。挣扎,困难,和挑战是一个丰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没有什么捷径。但我们对于他人的困难-尤其是孩子们-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去保护他们。可以保护时去让他们自己突破挑战,几乎是不自然的行为;但我们必须抑制这种自然反应,让他们保有挣扎的权力。另外一个有钱人经常不开心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于“有钱就应该开心”的压力。他们会觉得“我怎么可能会不开心呢?”他们会为不开心而感到内疚,会觉得如果不开心,就是对不起自己所拥有的巨富。还有,他们找不到不开心的合适理由,最终就把不实在的错误怪到了自己头上。幸福的压力-由于觉得自己无法克服负面情绪,而导致更多的不幸福。他们和其他很多人没发现的是,情绪不是物质所能渗透的。第六章 在教育上 情绪-强大的均衡器我们有着承受极大痛苦,极大快乐,和他们中间所有情绪的能力。虽然每人的物质状况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争取至高财富的能力。像我之前所提到的,除了那些极端贫穷,和受到政治迫害的人之外,幸福和不幸福其实是很公平的。在“谁比较幸福?”文章中,著名心理学家DavidMyers和EdDiener有关安宁的研究报告指出:“幸福和生活满意度,对于年轻人和老人,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以及穷人和富人的获得比率是差不多的。”-至高财富本身就是强大的均衡器。根据17世纪哲学家AdamSmith所说的。“对于人类幸福感来说,贫困的人的幸福感,比起富人的幸福感,并没有任何的劣势。”虽然AdamSmith是从一个有钱人的角度说话-他也是当时一个众所周知的一个态度高傲的人-但他说对了一点,就是穷人的痛苦,无论是在质量或是数量上,和富人的并没有差别。在基本条件达到后-食物,住所,普通教育-在情绪上来说,所有人其实是差不多的。富人的不幸福也很真实,自然,比起穷人的不幸福一点不差-所以其实是很公平的。所有的人,都会体验不安,恐惧,快乐,和幸福。剥夺自己去体验这些情绪的权力,其实就是在剥夺我们获得至高财富的权力,无论我们富有与否。我们有时无可避免的会碰到不开心的事,而不去面对它的话,只会导致更多的不开心。我们无论收入或社会地位是怎样的-都需要给自己权力去“全然为人”。(72)反思:你是否有给自己全然为人的机会?第六章 在教育上 对工作的成见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中指出,人在12岁时,已经可以清楚的将工作和玩耍分类,一种跟着我们一生的分辨能力。(73)小孩一般得到的信息是,他们的学习包括的有学校作业,家庭作业,以及努力。但把学校作业当成工作的话,很容易会使孩子们烦厌-因为只要是人都不会喜欢“工作”的。这种厌恶在西方社会里相当的根深蒂固,而且在很多文字里就可以看的出来。亚当和夏娃过的是典型的快乐生活-他们没有工作,也没有对未来的打算。但当他们吃下禁果时,他们被赶出了伊甸园,而他们和他们的子子孙孙,从此都必须辛苦的工作。辛苦的工作从此也成了一个处罚的标志,我们会把天堂-一个完美的地方-形容成一个没有困难,没有工作的地方。但在地球上,我们必须有工作才会开心。在“工作与休闲里最佳的体验”研究中,Csikszenmihalyi和Lefevre指出人类喜欢休闲多过工作,一个没有人会去争议的结论。但他们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人们在工作中,水到渠成的经历要比休闲里来的多。这种矛盾-我们说我们喜欢休闲,但在工作里有更多水到渠成的经历-是非常奇怪的。它所说明的,是我们把工作和痛苦,休闲和快乐的通病,已经迷惑了我们对经历的真正解释。当我们把许多工作上的事负面化时,好像他人的一个反应,我们其实是在限制自己幸福的潜力-因为幸福等于去经历正面情绪,以及把它们看作是正面情绪。工作应该是一个我们体会正面情绪的地方。在CourageToTeach一书中,教育家ParkerPalmer写道“在一个把痛苦和工作绑在一起的文化里,最好的行业应该就是寻找幸福的行业了。(74)我们把工作和努力与痛苦绑在一起的恶习,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在学校和工作上的幸福感。在今日,由于对工作的成见,学多学生已经把学校当成了一种处罚,家长们则把工作看的一样。要想去改变学校和工作上的体验,我们首先得改变我们的经历-把对工作的歧视排除。而DonaldHebb在1930年的研究,可以在这一点上帮助我们。(75)600个6到15岁的学生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如果他们不乖,他们就会被罚出去玩,如果他们好好表现,他们会得到更多功课。Hebb发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在短短的两天之内,学生们都选择了努力工作(碰巧的是,他们的算术都加强了)。在下一篇里,我们会学到,我们如果能把对工作的态度改观,工作就会成为一种恩典,而不是责任-对孩子们也一样-这样,我们不但会得到更多至高财富,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反思:重新架构你对工作和学校的经历-你可否从中看到什么?或者看到了恩典?当我们对幸福的看法是刻板时-当我们把努力和挣扎从幸福来源排除时-我们其实是忽略了一些追求幸福的最好的希望。在学校和工作上,我们疏忽和忽略了幸福的机会,在工作和学校外,我们拼命的把所有挑战给删除。结果,我们所得到的感觉是,幸福真的是遥不可及。最佳的教育,除了教会学生学术上的东西,还得有精神上的。只是关注技术上的东西是不够的,学校还必须突破3R(wRiting-写,Reading-读,和aRithmetic-算术)。我觉得得再加一个R:Revelry-狂欢。老师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欢乐的学习环境。我们通常都会花上许多年的时间在教室里,而我们人生中很多的习惯,也正是在这些时间里培养出来的。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允许去追求幸福,允许去从事获取至高财富的活动,则他们在人生中,就更可能会养成这个好习惯。但如果他们在学校里,只是按着忙碌奔波型的去学习,那他们在人生里,也就很可能的是这样了。与其去帮助学生找寻有意义和挑战性的活动,与其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许多教育家所注重的,却只是如何帮助他们拿到更高的分数。Csikszentmihalyi写道:学校和家长们,在帮助孩子们找寻经历中快乐的这一点上,都做的不是太好。大人们自己,经常的会被愚昧的东西所迷惑,被谎言所欺瞒。他们经常的会把重要的事,看的是又难又无聊,而把简单的事认作是刺激和容易的。学校经常会忽略一点,那就是告诉学生好像数学和科学这些科目,可以是多么的迷人,多么美丽;他们所教的,是历史和文学规律的层面,而不是这些科目的奇妙之处。对学习的爱好,其实是充满力量的:孩子们会不停的发问,会不断的去找寻世界里的奇妙。教育家应该去帮助他们追求对他们重要的东西,去体会水到渠成的感觉,去培育对学习的爱好。他们可以把学习转变成一种又迷人,又美好的旅程-生命中对于至高财富的追求。练习教育计划最成功的人,绝对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他们不停的发问,也会不停的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无论你是在生命里的那一段-无论你是15岁或是115岁,无论你是在风光,还是克难的时期-都为你自己创造一套学习的计划。你的计划可以包括以下这3种项目:个人成长,专业性成长,以及整体知识。在每一个项目里,用心的去找寻快乐(阅读很快乐,也可以帮助我思考)和意义(书中的知识会为我带来更有灵性的生命)。然后把它们惯性化。举个例子,在个人成长下,习惯性的去阅读NathanielBranden的“自信心的六大支柱,以及做里面填写句子的练习。另外,去你本地大学里,报名参加一堂积极心理学的课,以及养成写心理日记的习惯。至于专业成长来说,去找一个你信任的导师,以及关注你领域里的新闻。第六章 在教育上 艰难的恩典虽然我不相信事情都会越来越好,但我却知道一些人,他们可以在任何环境中,找到最佳的可能。没有人会喜欢艰难,但艰难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却可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没有挑战性的生命,其实不是最好的。写下一个你所经历的艰难时期-某个失败或是某个你在挣扎的时段。在详细解释它之后,写下在那个过程后你所得到的好处。但不要去细化或是减轻经历中的痛苦,写下所有的好处,尤其是至高财富的获取。那件事让你变得更有韧性了吗?你学到了重要的东西了吗?你会不会变得更对事情感恩呢?还有没有其他的,是你还可以从中学习的?如果你是在组里做这个练习,试着去帮助他人,告诉他们你所学到的,以及创造大家学习的机会。在任何艰难中得到最多是这里的关键。像我同事AnnHarbison所说的,“永远不要浪费从困境中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