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我为什么与这么多好公司擦肩而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26:06

我为什么与这么多好公司擦肩而过

(2010-11-14 18:36:49)      我自2003年5月起撞进股市已有7年,和大多数股民差别不大的是,之前对股市的理解和认识是非常浅薄的,知识的储备和心理的准备也很不充分,差不多可以用误撞误进股市来形容。不过和许多股民有所不同的是,并不是看了人家都在股市里赚钱了、眼红了才冲进股市的。我初进股市时就非常朴素地认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做股东,投资的思想烙印比较简单和坚定。
  我进入股市和我身边的几位朋友都有不同。戴法奎2002年就说过后半生基本会以投资为业,沈一慧和蔡葵我认识他们时就已经是职业投资者了。多年的实践证明,戴法奎和沈一慧都有过八位九位数字的赢利,蔡葵获利有限,亦无大风险。特别是沈一慧志向远大,脚步稳健,白手起家,5年时间有了巨变,已经是有相当号召力的私募基金经理,投资已走上了正轨。(可参阅我描述沈一慧的博文《恍如隔世》和全面报道他的文章《沈一慧:亮剑2010 》)。我一开始玩票性质的成份多一些,投资有些稳定收益就很不错,没有也顺其自然,抱着不太有所谓的态度,大多数时间想着某一天到了心目的一个数字就离场逍遥了。沈一慧对我的这种思想有过很不客气的警告,他认为股市就是战场,没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革命的牺牲精神,在这里不可能轻易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的,他说我的想法是多数人的幻觉与梦想。这些话还是沈一慧2004年时他年仅34岁时说的,当时我感到说得不无道理,却也不近情理。至今想来,他的见解的深刻和远见,也算是苦口良药、忠言逆耳。在股市有了长时间的浸淫,才会有这样的体会。
  我的投资实践中,和许多股民一样,买到过不少的好公司大牛股,但真正拿到真金白银的又有多少呢?近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反思自己的投资实践和今后投资之路的走向。碰到蔡葵,想听听他的感悟,指点指点迷津,但他总是信心满满,胸有成竹。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的反思,少有耳闻。
  回顾过去,江西铜业、安徽合力、杉杉股份、天士力、美的电器、伊利股份、南方航空、开滦股份......等等都买过赚过,小商品城、杭州解百曾去过上市公司实地走访过,后来还不是擦肩而过。
  如此结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自己对投资对公司的理解的深刻性和洞察力还是很不够,以前的四五年投资基本属于外行看热闹。反思自己的行为,在行业和公司的研究方面的时间投入还远远不够,财务报表知识的缺乏还很严重,思考问题的着力点把握不准,思考问题的时间分配有着明显的不合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说过:“我每年花15分钟时间研究经济前景和大盘走势”,意即研究个别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以我的个性特点和对投资的全部理解,几乎只留下了一条路:找到自己理解的好公司,在不太可能出错的价格买入,中长期持有,等待合理价格的出现。
  把精力过分放在对市场的预测,是非常害人的,跟把精力过分放在判断所谓“宏观经济形势”来指导个股投资一样的害人。
  把一家企业当做自己在经营,看看你愿意不愿意出那个价或以哪个价出手,这么思考的时候,真正需要考虑的东西就不会太多了,就不会受许多似是而非的纷繁的因素的干扰,投资才有可能纯粹。难道仅仅因为其他的一些企业别人说“太贵”,就要把自己的投资放弃掉?对自己真正看懂的东西,切记:只有在异常高估时才可以有出售的冲动。
  时时应该思考的是:当年我们怎样避免买蓝田股份、中国嘉凌、四川长虹、江苏春兰……不胜其数的例子,又不会因PE过高而不买盐湖钾肥、茅台、白药、张裕A!与最有价值的公司失之交臂。公司分析是一门学费昂贵的学问,需要常识而又不仅仅是显而易见的常识,要有些必不可少的训练,更需要些阅历和远见。
  对好企业的理解并非易事。有哪些迹象和切实理由,自信自己能够区分江苏春兰和格力电器?无数的曾经辉煌的自行车公司都没落了,但新生的奇安特公司却风生水起,需要我们去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吉利、比亚迪的汽车曾经被过去的我嗤笑,对他们并不了解就轻易简单妄下结论,特别对农民李书福造车有着骨子里的轻蔑,浙大教授孙家良、蔡葵和曾经的我都一样,对吉利、比亚迪的激情、创造力和竞争力视而不见,对新生事物的缓慢的接受能力,莫名的自大与清高,影响了我们的视野,可悲的是自己还浑然不知。其实投资和做人相通,最难把握是分寸。做人可以自信,可以有舍我其谁的豪迈,但不能毫无理由的傲慢,更不能有以偏概全的固执,投资也然。
  估值是建立在对公司认识的基础上的。很难对公司出准确可靠的“估值”,除非你对之的看法远超过市场的一般认识。好公司的一般特征如下:
  1。都具有高内在价值的一切要素:比如内在的很强的竞争优势,但是公司还未到行业提供的大发展(大扩张期)期,或者公司成功的商业模式仅仅在建立的初步成熟阶段,“复制”这些商业模式的时机和行业条件还未具备。
  2。公司由于不是当时股票市场的热点和主流,整体市场的不景气,股价难以对这些公司更长远的未来充分反映。
  市场对公司价值低估的原因,最好自己要心知肚明。仅是以PE、PB等简单的指标判断一家公司的估值,那显然是片面的。如果真是一家高成长有价值的公司,那么它未来的估值或经营预期长期超过市场的预期。
  5、6年前的万科、张裕、黄山、中集、广船、海螺、茅台都有这样的特征,只是我们自身缺乏远见,自己的智慧远没有达到或超越市场的智慧,甚至跟随都还有障碍。
  对企业价值的认识无止境,2006年初祥华对美的和格力的理解就相对深刻,而我与蔡葵都存在着对家用电器行业的盲目和偏见。包括后来的苏泊尔,对它在充分竞争行业中的崛起视而不见,用主观臆断代替了客观分析,对新的品牌、新生势力的成长总是抱着冷眼和怀疑的神色。蔡葵在这方面的表现比我还要突出,对大公司和国家的评价都有着卫道士式的固执。我对七匹狼公司倒是少有偏见,主要是做不好估值和价格的平衡问题,可能是不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长期持有,必须是对公司要看到至少5年以上,且经过宏观经济变数、行业景气变动等多种因素变化的敏感性“测试”,如果分析后仍然能确认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以这个标准,目前市场的主流热点类股票(基金持有的主要重仓品种)基本上没有能通过这样“测试”的。所以,如果着眼点是主流的股票,是很难建立长期投资信心的。
  福莫斯在讨论“什么是伟大的企业”一贴中写道,idavew兄的一段研究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和启发:在美国很多“优秀”企业,几十年的辉煌后可以或都将“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地步入衰败,随之是股价的崩溃。而我在《公司分析与估值》课程中也有类似的理论讨论:任何一家不完全现金分红的企业,不但不可能长期保持复利增长,而且其长期的权益收益率不可能长期超过资本成本。——这是我认为投资需要“安全边际”的真正意义所在。它给我们操作上的启发是,作为真正的长期投资,不宜去持有那些已经非常成熟、辉煌了很久、长期超额收益率持续时间过长的公司,不管它们看起来多么“坚固”和“强大”。IBM如此,辉瑞如此,甚至连汇丰控股、可口可乐、微软目前都有这样的迹象……
  福莫斯有段话说得很好:长期投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长期投资是最容易、最确定达到投资目的的手段,但要真正这么做,首先是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价值观。就是究竟什么才是真正高价值公司的理解上。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投资方法。长期投资的信心不是靠心理的“修行”而来,而只是价值观的自然体现。
  好公司+足够的安全空间=长期持有。
  约翰.邓普顿爵士说过:“一个国家的财富不能因为自然资源,他应该依靠人们心中的想法与观念。”
  投资的赢利其实是对有价值的思考(也可以说是思想)的奖励。
   (本文中很多观点和材料来源于福莫斯、sosme等人的讨论,在此对他们的智慧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