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混沌天魔在哪里:南岳玄都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20:35

玄 都 观

作者: 加入时间:2005-4-4 15:58:39

    玄都观,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南岳半山腰,它是南岳目前第一大道观。
    玄都观,当地人称之为半山亭。此处原是吸云庵旧址,庵前有亭,名省心亭。后来省心亭废圮,仅存吸云庵。因此处山麓古镇到吐1顶祝融峰之斗.是Llt中的交通要冲,为游人必经之地。于是当地山民在登山路两旁建起房屋,或搭棚设摊,出售当地土特产或旅游纪念品,逐渐形成过路街亭。因此,南岳人习惯称吸云庵为半山亭。现在,此处早已无亭矣。
    吸云庵,始建于南北朝齐代(479—502),是南岳一座历史悠久的道观。经历朝数代,到清朝同治末年,经著名道士谭教清住持多方募化,新建玉皇殿,开十方丛林,改名玄都观。于是,玄都观成为南岳山上一座规模较大的道观。自水帘洞侧的九仙观拆除之后,它就成为南岳第一大道观。玄都观北依烟霞,东扶香炉,西望天柱,前抚赤帝。登山公路从观门前经过,婉蜒西上。对面有半山亭招待所,东西两侧有几十家各具特色的酒家,鳞次栉比。登山车辆在此处交叉换车。古观东侧有高山索道,空中客车掠起旋风,呼啸上下。所以,玄都观四周终日车水马龙,喧哗不止。道教追求的那种宁静与清幽,在这里早巳荡然无存。如果不是古殿里面不时传来阵阵悠悠钟声,香炉里升起袅袅青烟,以及出出进进身着道服的道士,人们很难想象,这里就是道教徒们修身养性、追求长生成仙的宫观了。
    玄都观门前,登山公路下边,有一片高大的古松林,它是玄都观一道壮丽的风景。高达几十米的树干,两三个人还围抱不了。松林幢幢如盖,高擎云霄。它们经历悠久岁月,苍老而倔强。有的,巨大的枝节延伸出去,象是迎接远方的来客;有的,象俯看晚辈的慈祥长者;还有的象一只只巨大的凤凰、展翅的鹰鹫。游玄都观的人往往容易被这壮丽的景色吸引。
    玄都观的山门,高高耸立在一米多高的石台之上。山门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牌坊,与中国传统的各种牌坊相似,中间高,两侧低,就象长者伸开双臂、敞开胸怀迎接远方的来宾。山门共有三孔,拱形,中央门大,两侧门小。山门正上方有“十方玄都观”竖额一方,白底金字,四周绕以龙凤浮雕与彩绘。与竖额并列的有两幅彩色泥塑,东边一幅为“老子出关”,只见老子骑着青牛,由一童子牵着,从崇山峻岭中走来。西边一幅为“紫气东来”,关尹见一团紫气从东来,于是置案备香,跪拜迎接。这两幅浮雕道出了道教的始祖和道教的起源。另外还有飞舞双龙、翩跹仙鹤、回头紫鹿、吐瑞麒麟等吉祥图案与浮雕,并饰以兰梅松竹等彩绘,左右对称。                    玄都观的山门最有影响、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门石框上刻的一副对联: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这副对联是南岳学者旷石泉写的。它流传极广,对登山、学道,乃至人生事业,都起着鼓励和鞭策作用,寓意深刻,给人启迪。
    山门之上“十方玄都观”的“十方”是什么意思呢?意谓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方,再加上、下,一共加起来为十方,意为无论哪一方来的道士,均可以在观中落足修行。所以,看一所宫观,还必须了解它的体制,而看体制,则可在山门的名称上可以看出来。宫观主要有两种体制,一种叫子孙庙,这是宫观的基本体制,过去大剖分的中小宫观都属于这种体制。子孙庙体现师徒关系,师父可以收徒,师徒代代相传,徒弟为继承师傅的法嗣,也可继承师傅的产业,包括整座宫观及山林田亩。当然,子孙庙也为本庙公有,师傅当家。但它不接受外来道士,平时也不接受“挂单”落足,管理组织也简单,由当家住持作主即是。另外一种叫十方丛林,也叫十方常住,其规模一般比较宏大,宫观产业为教众或某一教派所有,凡是道士均有权力要求在此挂单留住,对所有道士实行统一管理。十方丛林的首领称为方丈,由道众推荐选举,并非终身制。过去十方丛林不能收徒,只能传戒。跟子孙庙相比,十方丛林人多,法事多,收入多,产业大,所以气派大。十方丛林一般都挂钟板大鼓,以钟板鼓声为日常作息号令。所以,在十方丛林里,常是晨钟暮鼓,板声悠扬,一切井然有序,给人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十方丛林一般都是某地、或一宗派的道教文化中心。南岳玄都观,就是这样的十方丛林。    进入山门,就来到了灵官殿。  南岳玄都观是将山门牌坊与灵官殿连在一起。灵官殿正面的神龛内,站立着一位形象威武、凶猛的灵官神像,约1.5米高,红脸膛,三只眼(额上一只)。长须齐胸。他披盔戴甲,右手执金鞭,左脚踏火轮,怒目而视,左手象是掐算着什么,全身姿态象是准备与人搏斗。神龛前有一个牌位,叫做:“都天纠察王天君雷声普化天尊”。神龛上还挂着一付对联:             红日无心贫富一般照过;青天有眼善恶两样看称。     灵官,又叫王灵官,他以刚烈正直、善恶分明而著称于神仙之列,是道教里的护法神、纠察神和佛教寺院里的护法神韦驮菩萨一样。灵官殿常常挂有这样的对联:“一庙全资荫护,群魔尽赖剪除”。人们称赞他“扶正诛邪”,“安稳绪方”。所不同的是韦驮的是天王殿的神龛背后,而灵官却是安排在道观的第一座殿内。 王灵官的出身和来历有很多说法,比较接近史实的说法,称王灵官是宋徽宗时代的人,姓王,名善,跟萨守坚真人学道。萨守坚又是宋代著名道士林灵素的弟子。因此,王灵官则为萨守坚的弟子,林为素的再传弟子。  宋徽宗是个很信道教的皇帝,南岳历史上的许多著名的道士都是他追赐名号的。他当时很宠信道士林灵素。林灵素虽受宠于皇上,却并不依恃弄权,并还能守正不阿。当时是奸臣蔡京当权,他将司马光等一百多位忠臣尽行败斥,并树党人碑,刻上这些人的姓名,以示朝廷永不录用。林灵素知道此事,也非常愤怒。一天,林灵素陪宋徽宗感到奇怪,林灵素故作慌惊对宋徽宗说:“臣见碑上所刻的名字,都是天上的星宿,道士怎敢不拜?”并劝宋徽宗重新启用这些忠臣。后因见劝谏无效,便不辞而别,云游天下去了。  萨守坚也是一位有名的道士,同样为人正直。他拜林灵素为师,在民间“降妖伏魔”,“施舍穷人”。王善又拜他师,跟他学画符。从王灵官的师徒关系看来,他的正直、刚烈是有来历的。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有一道士到京城,自称得到王灵官的法术,并屡试不爽,深得永乐皇帝宠信,从此,王灵官的名声骤然大振,被封为道教二十六名天将之首,并立专祠供奉。从此民间各种流传王灵官除恶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玄都观灵官殿是道教信徒周圣中捐资重建的。它实际是一个山门殿。但它有两层,上层为玲珑别致的小楼阁,楼阁四周都镶嵌玻璃,因而大量采光,故灵官殿内极为明亮。  登楼从殿内两边的侧室上。上楼之后。再登木梯,从小门入,便进入了灵官殿之顶了。顶与山门牌坊是分开的。顶上设有观景平台,立于山门牌坊之后,越过山顶牌坊之顶,可以欣赏一番壮丽的景象。灵官殿楼上楼下的墙壁,挂满了镜屏,上面画着老子八十一化图。壁内嵌着两块大青石碑,左边为《重修玄都观山门灵官殿碑记》,右边为《重修玄都观记》(附后)  灵官殿后有一条通道。经过通道,就进入了玄都观的第一重院落。院子不大,进深不长,伸向两边却很宽。院内柳杉撑天,桂花飘香,花池内兰草青青,生长茂盛。最引人注目的是东边花池的绣球花,花杆不高,叶片很大,每年冬季开花时节,花朵如同一个个大绣球,有红的、紫的、黄的,艳丽富贵,浓香四溢。院中有一个五米多高的大香炉,炉内四季香烟袅袅,香气幽幽。灵官殿后的大屏风(与通道合为一体),由花岗岩砌成,砌成一组拱门形状,中央大、两侧小、“拱门”中央嵌着一个大太极图,围绕太极图是四个镀金隶书大字:“唯道独尊”。  踏上八级石级,便来到了玄都观的第二进——玉皇殿。
   该殿是一座单檐硬山顶式古建筑,屋面盖着黄色玻璃瓦,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整座殿宇规模宏大,庄严肃穆。外墙都刷成红色,格外醒目耀眼。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上方的巨大匾额,匾上写着“大罗宝殿”四个镀金大字。金匾两侧悬挂着巨匾,一侧为华容信徒送的“道贯古今”,另一侧挂着长沙信徒送的“德配天地”,对得天衣无缝。  走廊上的楹柱为整根石柱,方形,上面刻着一副楹联:“玉清玄教半云峰道炼七返通灵福地乾坤生芝草;”“皇阙都司山海宴丹成九转方得洞天日月飞金晶。”  此联将“玉皇”冠入其中。  另还有一副门联:  半仙半俗溷凡尘曾须精炼九转心丹方许灵通上界;  山后山前皆福地能耐守十年面壁不难道迈玄宗。     殿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神龛,神龛内坐着一位威严而慈祥的天神——玉皇大帝。他头戴冕旒,手执玉笏,目视前方。整个打扮,完全是一副古代人间帝王的样子。玉帝左右有二仙童,左边一位,端着玉玺,右边一位,托着圣旨。神龛两边雕刻着的仙鹤龙凤飞腾翱翔。神龛之前,立着一块牌位,上面写着“昊天金阙玄穹至尊玉皇上帝”。
    玉皇大帝是中国人心中的普天之王。然而玉皇大帝在中国原始崇拜和早期道教中是没有多大名位的。后来出现这么一位昊天至尊玉皇大帝,职务也不怎么高,排位也是排在十几名之后,没有进入道教核心成员之列。只是到了宋代,玉皇大帝才身价百倍,著名宫观中才新建玉皇殿,甚至成为宫观中的主殿。
    道教之中,“三清”和“四御”是最高领导集团成员。“三清”即道教中三位超级天尊,即第一玉清元始天尊,第二上清灵宝天尊,第三太清道德天尊。南岳玄都观有规模更宏大的三清殿,就在玉皇殿之后,并雕有重达数吨的“三清”汉白玉雕像,为南岳之最,全国罕见。这些后面将会详述。“四御”,  即四帝,他们是: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 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三清”化育天地,“四御”统管万物生灵。“三清”为顾问团,“四御”是实际执政者。玉皇大帝是怎样来的?
    根据道教的传说,远古时候有个光严妙乐国,国王叫净德日,王后叫宝月光。国王与王后将国家治理得物阜民安,灾害不兴。国王年事已高,却无一子,不禁悲从心起。于是他在国内的宫观中,广行奉祭,祈求神灵赐给一子。他的行为感动了元始天尊和中黄子(传说中天地初开时人神五老之一)。元始天尊和中黄子门吐真气,化作婴孩,降至凡间,投胎王后腹中。足夜,国王和王后都梦见洋光满室。九条飞龙拉着辇驾飘然而至,醒后满屋芳香,室外鲜花盛开。受孕三年,果生一子,是为太子。太子即位后,将财物分给穷苦百姓,又禅位给儿子,自己隐于中山修道。经过无数年头,练成金仙。后又经过数亿劫,成为了普天之主玉皇大帝。
    这个道教故事,在宋代以前是没有的。到了宋真宗之后,才从道教传出来。原来,玉皇人帝在“三清”、“四御”中地位倍增,成为“实权人物”,是与宋代姓赵的皇帝攀上了特殊关系。
    早在唐代,李氏帝王将老子认作本家,将道教列为儒、释、道三教之首。道教在全国迅速发展。“三清”之中,太清道德天尊(老子李
耳)的地位倍增,当然,其他各位天尊、大帝、天君们的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有了唐代的先例,宋代的赵氏皇帝,也想与神仙们挂上钩。佛教的各位菩萨来自海外,是“洋种”,自然无法接上。儒家孔氏,乃实有其人,赵氏不好去上门当女婿,也不好“过继”孔家。唯有道家,乃华夏之种,且神仙多得不可胜数,老百姓都非常信仰,这么多的神仙之中,肯定有那么儿位,其祖先们也许应该是姓赵的。    
    大家知道,赵宋王朝是靠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氏手中得来的。从历史长河中看,赵匡胤之举,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阻止了中国再次混乱和分裂局面的继续延续。但按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来看,赵氏有篡位之嫌,不免心中总不踏实。于是,依照唐太祖李渊的作法,找个神仙本家,以体现他们是顺应天命而为的。于是,宋真宗屡屡梦见神人下降,命赵氏受天子之命。后又有天书下降,瑞兆频现。一班义武百官连忙庆贺,演出一出出闹剧。过了几年,宋真宗再次梦见一位灵仙仪卫天尊告诉他:我是玉皇大帝殿前天尊,是赵氏之始祖,今受玉皇派遣,下降来传承赵氏家族,今已百年。以前我帮助赵家取得了天下,现今再来见你,希望你好好抚育万民,坐稳江山。第二天,朝廷又举行了隆重的天尊降临仪式。于是,赵家正式有神仙祖宗。当然,对玉皇大帝特别尊崇。这时,道教里也传出了上边所说的玉皇人帝尘)匕严妙乐园,经过数亿劫,修炼成为普天之主玉皇大帝的故事。
    当这位出身高贵、德行仁厚、资深功成的玉皇大帝出现后,赵宋王朝不断增加其封号,其中以“昊天玉皇上帝”之名流传最广,成为固定的称呼。这位玉皇大帝是帝王世家出身,又是人间帝王的打扮,加上统治阶级不断推崇和敬仰,道教徒再锦上添花,很快也被老百姓认同,成为人们心目中第一大神,在宫观里居重要位置。
    现在我们再回到南岳玄都观玉皇殿。玉皇殿两边,侍立着四位天君。
    右边两位,一位为黑脸膛,手执金鞭,一副凶像,为“护国安民兴教布德温天君”;一位为白脸膛,手执钺,为“扬善抑恶保正驱邪邓天君”。
    左边两位,一位为绿脸,手执狼牙棍,威风凛凛,为“黑虎玄坛威灵伏魔赵天君”;一位为白脸,右手执长矛,左手抚配剑,为“收瘟摄毒金阙护将马天君”。
    这四位天君中,以赵天君和温天君最著名。    赵天君,又称赵元帅,姓赵,名公明,常骑黑虎,执钢鞭,是中国民间有名的“财神”。根据《封神演义》的记载,赵公明在峨眉山修道,武艺高强,有黑虎、钢鞭和百发百中的法宝定海珠、缚龙索,被闻太师请去与姜子牙对阵。初上几阵,赵公明都使出法宝,便得意洋洋,后遇上姜子牙派来的五夷散人萧升、曹宝,萧升有落宝金钱。一旦洒向空中,赵公明的法宝便失灵,这时,赵公明战败被杀。姜子牙封神时,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宝,成为“财神”。  当然,这是小说中的描述。而据道教记载,赵公明是道教中资格较老的一位神仙。据说他是秦朝终南山人,避于乱世,隐于山中虔诚修道。张天师张道陵在鹤鸣山修道时,收赵公明为徒,并让他骑着黑虎,手执金鞭,守护丹炉。天师炼丹成功后,分了一部分给赵公明,从此,赵也能变化无穷。因他守护玄坛(斋坛)有功,被天帝封为“正一玄坛赵元帅”,又称“黑虎玄坛”。  温天君即温元帅。传说是东汉时的温州人,姓温,名琼,是东岳大帝手下的十大太保之一。他的父亲为小官吏,家境比较富裕。但到老来却未生一子,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便与妻子日夜烧香祈祷。后来他的妻子梦见一位天神擎着火珠自天而降,投生而来,不久就生下温琼。温琼少时聪慧异常,但科举不中,仕途不畅。于是温琼拍案怒号:“我活着没有机会为国为民效力,死后一定要当泰山神,剪除天下厉鬼。”刹时,云中飞来一条巨龙,衔着一颗珠子吐向温琼。温琼只觉得珠子飞入口中,滚下喉咙,进入心中,顿时也变成青脸红发,威武英毅,力大无穷。东岳大帝爱其勇猛,便将他收为部将,成为十大太保之一。后来还被封为威烈忠靖王。  关于温天君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传说温元帅即是瘟元帅,姓雷名琼,世代住在班竹村里。而班竹村民风恶劣,人人不良,个个生非,臭名远扬,玉皇大帝得知后,派部属去该村播瘟,以消灭这个村子。而整个村子唯有雷琼是个心地善良之人,他以卖豆腐为生,长期行善。使者得知此情,特报告玉帝,玉帝特准雷琼可以生存,于是,上帝的使者特化作一名买豆腐的,把上帝要消灭此全村之人的消息告诉雷琼,让他迅速离开班竹村。雷琼得知此事后,既痛恨本村村民的恶劣行径,又不愿自己独生。于是,他愿以自己一人的生命来换取全村人的生存。于是他一把抢过瘟药,倒进口中,喝一口豆腐,全部吞下,然后跑到村里,向人们喊着“快走啊,村里要发瘟了。”然后慢慢地瘟死在路上。村里的人得知全部情况后,痛改前非,全村人变得善良。玉帝听到此情况,大受感动,封雷琼为“威录瘟元帅”,并赐他天宫珍玉琼花一朵,金牌一面。金牌上写着“无拘霄汉”,意思就是说他可以自由出入天宫,象一张特别通行证。到后来,玉皇又派他到东岳大帝那儿做部将,成为东岳太保。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玄都观玉皇殿内,还有两个小神位。一个是在殿历后角,为一个简朴的小神龛,供奉“救苦救难开化药王孙天尊”,也即是药王孙思邈。神龛上有一付楹联:                 弃爵位著千金精研医药行阳德;
辞珠宝取仙方济世救人心存慈。
    药王的形象,眉清目秀,手举一束草药,目光宁静,平视前方。
    另一个简朴的小神龛,在殿左后角。供奉“黑虎玄坛伏魔招财赵天君。”也就是财神赵公明。他一手扶膝,一手托着金锭,长须飘动,目光远眺。神龛上有一联:
    天赐福地赐福群凶望福他无福;
    你求财我求财众善盼财自有财。
    一殿之内有几个财神,也可谓意味深长。药王孙思邈,是唐代一位名医,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人物,怎么也进入道教成为神了呢?原来孙思邈也是一位著名的道人。道教称他为“孙真人”、“孙天尊”。老百姓都称他为“药王”。他少时聪慧异常,长大后精于医药,留下大量治病的奇方,也即我国医学史上的著名医方《千金方《千金方》是孙思邈用一生行医施药的心血所得,是他集历代医学知识的精华,是中华医学和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来并非什么神龙所送。因为它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实用性,屡试屡灵,加上他是著名的道士,于是就产生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传说孙思邈上山采药,见到一位少年正玩弄一条小蛇,蛇被弄得半死半活,身体出血。
    孙思邈见了,顿起慈悲之心,便要过小蛇,在伤口处敷上草药,放回山中。过了几个月,孙思邈外出,遇到一位白衣少年,见他就下马拜谢,说:“我的弟弟承道长相救,我感激不尽”。孙思邈一时茫然不知所措。少年于是带着孙思邈到他家作客。他们竟来到龙宫。原来这位少年是龙王的大公子,几个月前救了的小蛇是他的弟弟。到了龙宫,龙王热情款待了孙思邈,并赠送大量的珍宝。孙思邈一概不受。最后龙王取出镇宫之玉——奇方三十首相赠,并说:“道长以治病救人为业,这些奇方总该收下吧。”孙思邈于是收下这些药方,后经多次试验,果然灵验,他便将这三十首奇方编人《千金方》中。现在,《千金方》已广传人间,直到今日,但人们已无法辩出哪一首是龙王赠、送的仙方了。
    玉皇大帝的背后是慈航真人,她看上去也年轻。她左手托着净瓶,右手挥着杨柳,向人间挥洒甘露。两侧侍立着金童玉女。整个式样同佛教大雄宝殿的观音阁完全一样,而神龛前的牌位却叫“大慈大悲慈航普渡圆通自在天尊。”
    一般的人认为观音是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怎么又进入了道教的大殿,成为道教的天尊呢?这里道教有自己的说法。   
    从玉皇殿后门出,就进入玄都观第二重院落。此院很小,宽度与第一重院落完全相同,而进深更短,象一个狭长的小天井。跨过天井,便进入玄都观第三进:三清殿。
    三清殿是玄都观的主殿,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此殿为重檐、歇山顶,龙头伸出,牙檐高翘。正面门上的匾额为三个清瘦的隶书大字:“三清殿”,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两边有两块大匾,左为“玉真清宫”,系香港竹林仙馆所赠;右边为“玄都圣境”,为广东信徒所捐。
    跨进大殿,第一感觉就足“富丽堂皇”。
    殿内楹柱上有楹联一副。
 青牛迥转开新宇万国函关瞻紫气;潜龙飞空展全球五千道德肇大同。 联虽欠工整,但气魄很足。 屋中央排列着一排排长条桌和跪垫,桌上法器齐全。左悬钟右挂鼓。这里是道士们每日作功课的地方。   殿内正面上高高地安置着一个巨大的神龛,神龛内并排坐着三位巨大的天尊。神龛之上,有额曰:“白玉三清道祖”。这三尊巨大的天尊,是道教里三位最高级别的人物。他们均是由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每尊均达七吨以上,为南岳之最,也系全国罕见。这三位天尊,中间一位为“无上道宝先天教主玉清元始天尊”,左边一位为“无上经宝玄中教主上清灵宝天尊”,右边一位为“无上师宝混元教主太上道教天尊”。神龛之上有一联:天中有天元无极;玄之又玄众妙门。  此联正是说明这“三清”圣境的。  神龛前有长长的几案,上面摆放仙花、仙果,还有飞舞神龙,翩翩仙鹤;神龛四周,绕以飞龙这一切表明:这里整个儿一个神仙境界!  仔细看这三位并列而坐的天尊,形象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他们手的动作却不相同。别看这几个简单的动作,却包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似乎胸前一团浑然一体的气。这象征着“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
    灵宝天尊手捧着半黑半白,  白中有黑点,黑中有白点的“阴阳镜”,这就是道教中的“太极”图案。这象征着刚从无极状态分化出来的“太极”状态。
    道德天尊手拿一把长柄扇,扇上画有“太极”图案,象征着由太极分化出来的阴阳两仪。
    这三种姿势三种象征,代表了道教最根本的教义,也就是道教对宇宙人生的基本认识。
    神龛两侧的楹柱上有一副有名的对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副对联正是说明道教教义和三种关系的。
    “一”,指混沌一气,是宇宙最原始状态。元始天尊的姿态就是手捧着这团虚无的气。
    “二”,是指阴阳两仪,是宇宙的初级状态。灵宝天尊的阴阳镜就是它的象征。
    “三”,指天、地、人,也叫“三才”,是阴阳化育的产物。有了天、地、人,然后才有万物。道德天尊象征的就是这种状态。
    在混沌向两仪、向三才、向万物化育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秩序,一种规律,这就是“道”。   
    “三清”之中,元始天尊排名第一,虽然他地位最高,却是个“荣誉职务”,也极少管事。居第二位的灵宝天尊,基本可以说是有名无实,顶多可以算个“总顾问”之类的人物。而第三位的道德天尊却是名富其实的道教领袖,它就是我国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在许多情况下,道教都直称这位手孰扇子的道德天尊老子为始祖。
    道德天尊姓李,名耳,又叫李聃,人称老聃、老子,是春秋末年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曾任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因而有机会博览群书,故而学识过人。他日夜思考着宇宙人生的问题,体验极深。他主张清静无为,注重养生之道,形成了一种被称之为道家的哲学体系。老子当时就是大名人,连儒家的始祖孔子都十分佩服他,并带着弟子们向老子请教过学问,称赞老子是一条神通广大的龙。老子的寿命很长,活了一百六十多岁。这在当时是寿命极长极长的了。后来。他见朝政不修,就辞职不干了。他打算做个隐士。于是,他骑着一头青牛,悠然西去。路过函谷关时,守关的官员尹喜也是道家,久闻老子大名,得知老子将跨过此地,便专候老子的到来。据说有一天,他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滚滚而来,便知老子来了,遂行弟子礼,并请老子为他说道。在玄都观山门的牌坊上的泥塑图案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来的。有些专敬奉道德天尊的宫观都喜欢用“紫气”或“紫气东来”题于山门或大殿之上。老子为关尹写下了《五千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道教称之为《道德经》。
    “三清”的两边,侍立四位天师。他们均有3米多,非常高大威武。
    左边神龛内立着两位天师,其老者,双手捧笏,为“雷霆都省太玄上相伏魔大法天师”;其少者,无胡须,为“许祖圣德普济乾坤披邪辅正天师”;
    右边两位天师,其一为“萨祖都天宗主一元无上万法天师”,一为“葛祖玄翁上清医院保劫度生天师。”
    三位天尊,四位天师,可谓南岳雕刻艺术之杰作也。,许天师、葛天师、萨天师这三位,都是中国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实有其人。后面将详述。
    三清殿也是一个彩绘世界。正面“白玉三清道祖”长匾之后,是一幅长达6米多宽的壁画。画有高山流水,山川烟云,长河垂钓,苍松白鹤,柳堤曲栏,翩翩彩蝶,嘤嘤飞燕,还有琼楼玉阁,炼丹仙家。好一幅道家生活图!右边有两幅大型壁画,一幅为《药祖巡医图》,图上画着药王孙思邈御虎于崇山峻岭之中。 另—幅为《松鹤同春图》 图上画着双鹤,其一静立于松枝之上,另一展翅欲飞。左边对称之外也有两幅大型壁画,一幅为《葛洪炼丹图》图上葛洪坐在丹炉边,  炉内泻出仙液,炉上青烟袅袅,其背景为茫茫群山。仔细一看,此图无甚仙味,倒象一个山民在山中生火做饭。早期的道士隐居山中,  唯求长生成仙,不慕荣华,恐怕与山民没有多大区别;远不象现在,道士着专门服装,住高大宫观,富丽堂皇,别具一格。左边另一幅图亦为《松鹤图》。
    站在三清殿正中央,抬头直望头顶之上,我们又会发现一奇。二层之上,为一巨斗,象一把撑开的巨伞笼罩着。因为三清殿为双层,中间采光,故殿内非常亮堂。斗的底色为黄色。斗的北面有一巨匾,  曰:“大罗三清天宫”。斗顶中央为一巨大的太极图,格外引人注目。太极四周,绕以八卦。  巨斗披分成8块,向四下散开。斗内画有四幅神仙图,四幅书法作品。每幅书法作品均为诗两首,似行云流水,有仙风道骨。四角均饰以蝙蝠图案。蝙蝠乃吉祥物。因“蝠”音谐“福”。
    这种主殿内中央顶上安置斗顶形式,在南岳仅此一处,甚为奇特。
    三清殿后即靠着山坡。两侧为东西客堂。均为两层,皆系石墙、青瓦,两边为接待室、会议室、厨房、斋堂等。两厢与玉皇殿、三清
殿相连,与前边山门环接,组成一个封闭式的大院落。山门一关,成为尘世外的一个独立世界。所以,玄都观虽处闹市,却依然是一个清
静世界。   
    在玄都观里,供奉有灵官、八仙、玉皇、天尊等等,他们神通广大、玄之又玄,有的善良,有的慈祥,有的治病,有的送财,传说很多,故事连篇累牍。而道教真正的创始人张道陵,这里却没有,因而这里不能不写上一段。
    张道陵,原名张陵,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后迁居蜀中创立并传播五斗米道,自称天师,后人便称他为张天师。道教的形成,是以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为基础,糅合阴阳五行学说、神仙学说以及民间信仰及保留下来的原始崇拜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宗教,出现于东汉后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当时,政治腐败,灾疫流行,造反四起,这种治病救人、劝人行善的道教便得到广泛传播。当时有两个道教组织,一是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另一是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病人被治好后,以五斗米为酬谢,所以人们称之为五斗米道。他奉老子为祖师,以老子所著《道德经》为圣典,以“道”与“德”为根本信仰,自称天师,他儿子张衡为嗣天师,孙子张鲁为系天师,自此成为道教天师世家,历经一千八百余年,直到今日。
    后来五斗米道成为中国道教的主流。随着教理教义的完善,五斗米道的名称逐渐消失,称之为天师道或正一道(五斗米道的正式称呼为“新出正一盟威之道”)。
    传说张道陵是汉代名臣张良的九世孙。他出生前,母亲梦见有神人从北斗魁星飘然而至,送她一束香草。她感香气而受孕,在紫光香气中生下张道陵。张道陵长成后,身长九尺,双手过膝,龙跚虎步,一副神仙气派。他七岁就能读懂《道德经》,对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尤其精通道术。曾在天目山、北邙山修炼,后入云锦山炼丹。丹成之时,龙虎前来,云锦山因此更名为龙虎山。之后再入鹤呜山,在蜀中传道,创立道教,自称得到太上老君传授正道,并号天师。张天师活了123岁。他能降伏妖魔,法力巨大,道行高深,完成传道使命之后飞仙而去。天师之职务世代家传,历代信道皇帝对天师都有封赐,规模宏大的天师府在江西龙虎山,至今保存完好。
    张天师曾到南岳,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拜谒祝融君,礼拜光天坛、青玉坛。他的到来,标志道教正式进入南岳活动。
    南岳玄都观原是湖南省道教协会所在地,也是南岳道教协会所在地。南岳道协的第一任会长为王信安,副会长为李云霞,黄至安等。第二任会长为黄至安,李云霞为名誉会长,并兼任玄都观住持。
    玄都观是南岳有名的宫观,历史上名道辈出,人才济济。如谭教清、李铁桥、陈明善、龙教镇、王信安等等。因为道教追求成仙,不慕名利,故很多的道士不留名于人世。而清末的谭教清真人,为玄都观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建国以后,王信安对玄都观的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湖南省道协第一任会长,也是南岳道协第一任会长,他的墓地就在玄都观后边的青松翠柏丛中。
    整座墓塔为花岗岩石砌成。四周围成墓围。下面墓碑为汉白玉,上书“华山羽化上信下安王真人之墓”。碑额曰:“神归紫府”。两边有联,其一曰:
    道随时势弘南岳;
    德重华山树戒师。
    此联将“道德”二字冠于其中,同时告知人们,王信安的重要宗教活动时期均在南岳,他属华山派道派,他是全国首批八位有名的传戒师之一。其二联曰:
    再造丛林,安得名山持半壁;
    重开基业,好弘道法续千年。
    两边镌有《王信安道长生平》(附后)。
    墓地也是由花岗岩石铺成。墓中央有4米多高的石塔,三层、四面、八方,基层护以矮小雕花石转栏。塔的四方皆有洞门,均制成世间大户人家大门形状,深凹进去,很有气势。其余相间四面,缘的浮雕,均有一米多高,有执蒲扇的道士,有执鲜花的仙女,有执戟的武士,有捧笏的朝官。第二层实为相连的双檐,上大下小,八角高翘,形似起飞的朱雀。第三层正面嵌着王信安道长的遗像,脸庞清瘦,  目光宁静,似洞悉红尘,进入清静无为之仙境。第三层亦有围檐,形式同第一二层,略小。塔顶有宝顶,高高上指。整座宝塔亭亭玉立,秀美多姿,体现道教文化的风格。这座塔是南岳目前最大的道教墓塔。当我们离开墓塔,回首四望时,发现墓围正面右柱上刻有一联:
    混元辉寿岳;
    金阙有尊师。
    恰如其分!
    附:《王信安道长生平》
    王信安道长,俗名王莹,字冲阳。一九一八年六月六日午时生于河北宽城。十六岁出家学道,师从当地大同观李智山道长。一九四三
年于双城无最观受“三坛大戒”,成为全真华山派第二十代传人。先后在大同观、无量观、太清官、玄妙观、泰山庙任干事、知客、都管、住持等。一九四九年春抵南岳玄都观,任帐房。一九五三年后,  曾任南岳佛道农业互助组副组长、佛道农业合作社副社长。一九六六
年,被迫返回河北宽城,任乡村“赤脚医生”。
    一九八O年恢复道教生涯,回南岳玄都观任住持。随后着手筹备成立湖南省道教协会、南岳道教协会,历任省道协第一、二届会长,南岳道协会长。先后出席中国道协一至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三、  四届理事,五届常务理事。还先后当选南岳镇、衡山县、衡阳市人民代表。一九八六年被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一九九二年选为南岳区政协副主席,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初四日午时,驾鹤归真,世寿七十有
五。王信安道长的一生,是为中国道教奉献的一生。特述其生平,以志纪念。铭曰:
    苦志参玄,修心养性;
    爱国爱教,化己正人。   
    修宫建庙,塑像印经;
    弘扬大道,一念纯真。
    节衣缩食,克俭克勤;
    无私无畏,广大虚空。
    助人为乐,济世扶贫;
    丹成羽化,遗范长存。
    南岳道教协会乙亥蒲月敬立

宫观 - 南岳玄都观(湖南衡阳市)

  玄都观位于衡山祝融峰至南岳镇之间,原为半山亭,又名吸云庵,初建于南朝齐梁时代,清代光绪四年(1878年)扩建为观,并辟为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全称十方玄都观。后屡废屡建。现在的建筑为近年重建,有山门、灵官殿、玉皇殿、三清殿等。山门有楹联曰:"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既点半山亭之位置,亦讲修道之哲理。

  观外有一块巨石,中间分开,仿若刀切。传说此石为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试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