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听书粤语:《百科知识》重新认识癌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7:24

《百科知识》2011年第2期

[百科聚焦]

重新认识癌症

王一凡

尽管癌症并非不治之症,但癌症对人类的杀伤力却是第一位的。如今,全世界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比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加起来还要多。认识并征服癌症,不仅会造福人类,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使命。

癌症的起源

今天,人类癌症起源的确切时间仍无从定论,但大致的时间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关于人类的癌症过去有一种比较认同的说法,古时候人类很少患癌,只是因为文明的发展和经济条件好转后,随着寿命的延长,人类癌症才开始多了起来,并且变得十分凶恶。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部分认同了这种说法,但却从另一角度解释了癌症的起源。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系埃及考古学教授罗萨莉-大卫和其同事迈克尔?齐莫曼教授对数百具约3000年前古埃及和南美的木乃伊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数百具木乃伊中只发现了一例癌症。

这具木乃伊罹患的是直肠癌。据考证,这具木乃伊原本是生活在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公元前200年~前400年)的一名普通人。由于古代缺乏手术治疗手段,因此有关癌症的证据能完整地留存下来。在数百具木乃伊中才发现一人患癌症,因而可以断定,癌症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另外,研究表明,木乃伊有保存恶性肿瘤(癌症)的功能,而且肿瘤实际上要比正常组织保存得更好。

癌症发展主要是受现代工业化的影响。因为,研究发现,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开始急速飙升,尤其是儿童患癌症的比例迅速攀升。2010年8月在中国深圳召开的世界抗癌大会公布的资料表明,2008年全球有1270万癌症病例,死亡人数达到760万。今天,单就英国而言,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就多达15万。

因此,大卫认为,古时候自然界中没有什么东西会引起癌症,必须承认,癌症是一种“人造的”疾病。污染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引发癌症的因素。换言之,癌症是现代生活催生的一种现代疾病。

大卫等人得出古代人类患癌少的结论也是建立在对世界各地木乃伊的研究基础上的,经他们研究的木乃伊中只有两例显示可能患癌。对开罗博物馆和欧洲博物馆中木乃伊所做的放射性调查也未发现患癌症的痕迹。

此外,检索几千年的文献资料也几乎找不到有关癌症的记录。对古代文献检索后发现,只是17世纪才有了乳腺癌和其他癌症手术的描述,18世纪(1771年)才有第一篇关于癌症的科学报告,是由英国人约翰·希尔写的,报告认为长期使用鼻咽壶的人染上鼻咽癌的比例偏高。1775年有一名烟囱清扫工患上了阴囊癌的报告,1832年则出现了霍奇金病(一种白血病,俗称“血癌”)。所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癌症的发展与人类的现代生活分不开。

癌症的东西方认识

然而,在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看来,癌症是与人共生的。早在几千年前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即癌症的病名记载。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也记载了筋瘤、肠瘤等。在中国历代文献里,说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内容,更是为数不少,名目繁多,例如,肿疡、瘿瘤、恶疮、瘤、岩、癌等10几种名称。这些病症中,有些指的就是癌症。

《周礼天官》记载,疡医专管医治肿疡、溃疡、金创、骨折等病。疡医便相当于今天的外科医师,肿疡就指的是肿瘤,其中的恶性种瘤就是癌症。中国人最早留下的癌症病例可能在汉文帝时代,当时记载的癌症是胃癌。“癌”这个字最早出现在12世纪初的《卫济宝书》中,其中有对乳癌的观察,指出40岁以上的妇女易患此症,溃烂3年而死等。

中医对癌症发生的原因也有自己的认识,认为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界致病因素和人的情志失调互为转化而形成癌肿,其中以气滞血瘀为主。情绪长期不正常,阴阳平衡失调的人较易患癌症。这也提示,癌症的发病原因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内因相当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差异和失衡,包括生活方式的差异,如饮食不当、肾气衰竭、情绪长期不正常,阴阳失调等。

不过,西方医学对癌症的认识并非如罗萨莉·大卫所认为的只是到17世纪才有癌症的记载,而是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由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予以了描述。希波克拉底根据临床的观察指出,人会患肿瘤(或叫赘生瘤),而肿瘤又可分为“无害性”肿瘤和“危险性”肿瘤两大类。危险性肿瘤的希腊文为Karkinoma,相当于今天的癌症(恶性肿瘤)。而“无害性”肿瘤称为Karkinos,也即螃蟹(crab)之意。不过。西方的癌症(Cancer)一词出现的时间较晚,源于拉丁文tantrum,也是指螃蟹。从该词的含义看,寓意癌细胞在体内四处横行霸道,蔓延、侵蚀和破坏健康的肌体。

对于癌症的成因,希波克拉底则认为癌症是因为黑胆汁分泌过盛所引起,而对癌症应尽量避免治疗,让其自然恢复。到了公元200年左右,另一位著名医学家盖伦则把肿瘤分为三大类:自然的肿瘤,如妇女乳房会自然肿大;超乎自然的肿瘤,例如受伤后的修复性肿块;违反自然的肿瘤,类似于今日的癌症。

癌症的发展和控制

今天,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认识到,癌症是内外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癌症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过度增长;二是它的增生既不按机体需要,也不在机体的控制下进行,具有一种“疯长”的特性,即持续不断地迅速繁殖异常细胞并保持原有的恶性行为;三是浸润转移,癌细胞能浸润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并可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安家落户,继续繁殖扩大。

目前已知癌症大约有200多种。世界上平均每55秒就会有一个人死于癌症,每33秒就会有一个人患癌。一般而言,癌症的发作十分凶猛,从确诊到死亡短的为一二个月,长不过一年,而且涉及到各种年龄的人群。 尽管癌症是一种凶恶的疾病,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坚持“三个三分之一”的观点,即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早期诊断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今天,对于癌症的病理和病因以及治疗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疗法、化学(药物)疗法、生物疗法和免疫疗法等,而对癌症病因也深入到基因和分子的微观层面。例如,对于女性常见的乳腺癌,现在已经发现,一种称为BRCAI的基因发生变异会显著提高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同时,在BRCAI基因发生变异使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提高时,这些女性体中另外5个基因的变异也会加重患病风险。

这一发现意味着,今后对那些携带BRCAl变异基因的妇女进行另5个变异基因的检测,可以早期诊断乳腺癌,从而早期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的后两个三分之一的目标。

至于前一个三之一,即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则意义更为重要。因为,一分预防胜过九分治疗,通过预防可以大幅度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国际抗癌联盟主席大卫·希尔教授指出,大约40%的癌症是由生活方式、传染病以及环境或职业相关危害所引发。例如,吸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项可预防的致癌因素,全球肺癌死亡人数中有80%~90%由吸烟导致,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达到30%。而全球大约1/4的癌症是由吸烟引起。其他诸如酗酒、肥胖、缺少锻炼、过度晒太阳、饮食不当(如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等,都可能引起癌症,这些因素都是生活方式问题。

从生活方式和环境干预癌症

从今天的现实环境来看,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罗萨莉·大卫的部分观点也是非常正确的,癌症的确是一种“人造的”疾病,污染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引发癌症的因素。中国今天癌症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就是典型的现象。

在中国,癌症发生率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癌症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位死因。过去30年,中国癌症死亡率增加了80%,现在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60万,死亡180万。中国癌症谱已经兼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癌症的流行特点,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5种杀手,乳腺癌则成为女性的第一号杀手。农村地区癌症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而癌症高发地区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中国人死于肝癌的比例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胃癌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美国癌症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在不良习惯致癌因素中,饮食、酗酒和吸烟等更是造成癌症的重要原因。例如,饮食过量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导致癌症的原因之一。以乳腺癌为例,欧美国家平均每7-8名妇女就有一人患乳腺癌,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大中城市最为显著。例如,北京市每年新增3000多例乳腺癌病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已超过45/10万,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中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高峰较西方发达国家提前10年。

乳腺癌的增加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饮食不当、酗酒和吸烟等,都是造成乳腺癌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生活方式的防范,就能让许多人远离癌症。但是,在预防方面,中国做得并不够。例如,中国尽管有在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但几乎形同虚设,没有多少人会遵守这种规定。所以,烟草消费等既是生活方式,又是环境问题。如果能从这些方面干预,癌症的发病率将会大大降低。

不过,世界范围的癌症高发病率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环境严重污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问题更为严重。中国农村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环境污染。而无论是城市和农村,环境严重污染导致癌症的高发病率已被描述为“生态环境地质病”。既往和现有的调查发现,80%的癌症发病与环境有关,尤其是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如各种杀虫剂、生长激素、催熟剂和溴化阻燃剂等密切相关。此外,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重金属,如铅、镉、汞、砷等,也是导致癌症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因素。环境污染造成水和空气质量的降低和恶化既可引起人急性中毒,也可导致慢性危害,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致生殖障碍等远期效应。

在中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致癌作用已经发展到疾病高度集中的形式,如癌症利的形成。近几年,中国媒体公开报道的癌症村数量超过了247个,遍布中国大陆的27个省份。癌症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环境污染,如大量的化工厂、印染厂、造纸厂等企业污染,癌症村的分布与这些企业的集中和沿河分布的特点相一致,在污染严重的厂矿周围和河流沿岸,集中了大大小小的癌症村。例如,污染严重的淮河流域沿岸出现了20多个癌症村,其支流沙颖河、卫河、洪河、黑河、济河、奎河等河流沿岸都有癌症村分布。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临港化工园区周围的若干村庄就是由于化工园区排放废气、废水而变成癌症村的。

中国同时呈现污染越重,癌症村越多的特点。例如,河南因淮河支流的严重污染导致癌症村数量位居全国各省第一。而中国东部的污染最为严重,造成东部地区(辽、冀、京、滓、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癌症村数量比例最高,约为47.7%;中部地区(晋、内蒙、吉、黑、皖、赣、豫、鄂、湘)污染较重,癌症村数量占到总数的43.3%;而西部地区(渝、川、黔、滇、陕、甘、宁、青、新)污染较轻,癌症村数量所占比例不到10%。中国的癌症村的现实也进一步证明,癌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造的”疾病。

因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理环境污染将大大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人类抗御和消灭癌症的上上策。

癌症基因疗法的亮点

王小莜

尽管癌症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很多癌症却是难以治疗的。因此,探索各种有效而实用的治癌方法就成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今天的癌症治疗在基因疗法方面出现了一些亮点,如果假以时日,相信基因疗法将成为癌症治疗的实用技术。

核糖核酸干扰显神威

癌症的基因疗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显示了独特的魅力,这就是核糖核酸(RNA)干扰。

生命的核心物质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们的本质都是为生命信息编码和复制基因。癌细胞的疯狂生长和侵蚀机体便需要基因的快速编码和复制。但是,如果能干扰癌细胞的基因编码和复制,就能抗御癌细胞的疯狂生长和蔓延。研究人员发现,干扰癌细胞的基因可以采用RNA干扰的方法。这一创意来自200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基因编码生成蛋白质和复制细胞的过程涉及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首先是脱氧核糖核酸发出合成蛋白质的指令到细胞质的蛋白质合成部位,这些合成指令是由信使核糖核酸(mRNA)来传递的。早在1998年,美国的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就发现了一种可以降解某一特定基因的信使核糖核酸。如果信使核糖核酸降解的基因消失,相应的基因(DNA分子)便会沉默,后者所编码的蛋白质也不会合成。也就是说,核糖核酸可以干扰脱氧核糖核酸的指令。由于法尔和梅洛发现了“RNA干扰机制——双链RNA引起基因沉默”而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核糖核酸干扰的最大实用之处在于,可以通过对基因信息的干扰来阻止病毒、细菌和癌细胞的复制,从根本上治愈疾病。而拥有干扰功能的核糖核酸是一种小核糖核酸,也称为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iRNA),这一干扰机制也称为核糖核酸干扰(RNAi)或核糖核酸沉默(RNAs)。

现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直径仅为70纳米的微小载体,它们可以携带特定的核糖核酸进入血液,随着血液流动到达发生癌变的部位,然后进入癌细胞释放出核糖核酸,后者可以对癌细胞产生核糖核酸干扰,从而干扰癌细胞的复制,治疗癌症。由于运载核糖核酸的载体物质十分微小,可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且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因而这一疗法有很高的安全性。

黑素瘤是人们常患的一种恶性皮肤癌,癌细胞的迅速繁衍与RRM2基因有关。如果能关闭RRM2基因,就有可能治愈黑索瘤。于是,研究人员用两个多聚体和一个蛋白制造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包含有小核糖核酸片段,即干扰核糖核酸。由于肿瘤血管的通透性大,这种纳米微粒可通过血管进入肿瘤组织并与癌细胞结合。一旦进入癌细胞,纳米微粒就分解,释放出干扰核糖核酸,而微粒的其他碎片则很小,可随尿排出体外。

研究人员对15位病人进行了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至少有一名患者的RRM2蛋白表达水平和治疗前相比降低。尽管这次试验的样本有限,但研究人员认为已经有直接证据表明可以用干扰核糖核酸来关闭癌细胞以及人体内其他有害基因的表达,从而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

用好基因修复坏基因

癌症基因疗法的一个传统思路是,用好(健康)基因修复坏(缺损)基因,以阳止癌细胞的生长。但是,这需要首先把好基因克隆出来,并通过无害的病毒作为载体导入到患者的癌细胞中,以修复缺损基因。

研究人员针对着色性干皮病(XP)进行的动物基因疗法试验取得了成功。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皮肤色素萎缩性疾病,该病早期皮肤上有红斑、色素斑点及脱屑;中期表现为类似慢性射线皮炎,出现皮肤萎缩斑块、毛细血管扩张,有些部位的棘细胞层肥厚及角化过度,表皮细胞杂乱;晚期发生癌变,包括基底或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或恶性黑色素瘤。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疗中心的艾洛尔·弗里德伯格等人发现,Xpa基因发生突变的小鼠会患着色性干皮病并且在照射紫外光后三周内会出现皮肤的癌变损伤。弗里德伯格用一种安全的病毒作为载体,把正常的Xpa基因注射给患有着色性干皮病的小鼠并观察小鼠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正常基因注入患癌小鼠后,小鼠的癌变现象消失了。

而且,在病损小鼠注入正常基因后,他们还将这些小鼠放置在紫外光下数小时到数天。五个月后,这些实验小鼠只是留下了晒斑。而且围绕注射位点的皮肤细胞几乎与正常小鼠的相同,这表示脱氧核糖核酸修复机制被注射进的正常Xpa基因恢复了。这意味着基因疗法不仅能够治疗,而且能预防着色性干皮病。

着色性干皮病在人类主要是儿童易患病。当机体暴露在紫外光下时,分裂期的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会受损伤。而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召集一组蛋白进行损伤修复工作。但是,在患着色性干皮病的儿童中,由紫外光造成的脱氧核糖核酸损伤却因为修复基因的突变而无法修复。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这种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会积累成巨大的突变,当这些突变发生在抑癌基因中时,细胞就会异常发育并引发癌症。

根据这次小鼠的实验,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将此方法用于治疗人的着色性干皮病,但是,下一步是需要进行对人的临床试验。

促使癌细胞死亡和抑制癌细胞修复

癌症基因疗法的另一个思路和技术是,通过阻断某种促癌基因或诱导某种抑癌基因来促使癌细胞老化和死亡,从而治疗癌症。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皮耶尔·保罗·潘多尔菲等人发现,通过阻断一种名为Skp2的基因,能够使前列腺癌细胞老化并死亡。阻断癌细胞中的Skp2基因能够触发“衰老进程”,迫使癌细胞像体细胞暴露在阳光下那样“干死”,无法无限分裂,也无法在人体内转移。

潘多尔菲等研究人员以两组老鼠为对象进行实验。其中一组老鼠的Skp2基因遭阻断。6个月后,这组老鼠没有长出肿瘤,而skp2基因未遭阻断的另一组老鼠却长出了肿瘤。研究人员再从没有长肿瘤的老鼠身上提取淋巴腺和前列腺组织,发现其中许多癌细胞开始老化,细胞分裂速度变慢。这说明阻断skp2基因促发了癌细胞的老化和死亡。更为重要的是,阻断Skp2基因的作用并非是促使生物体衰老,而是只促使癌细胞衰老和死亡,对正常细胞不起作用。

癌症基因疗法的另一种有效方式是,基因疗法与其他治癌方式结合起来,例如与放射疗法相结合,因而能让两种方式发挥合力作用,从而提高癌细胞对放射疗法的敏感性,大大提高疗效。

英国牛津大学的麦肯纳等人最近进行了一项有意义的基因疗法加放射疗法的试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发现,通过放射疗法杀死癌细胞是当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很多癌症病人在放射治疗让肿瘤缩小或消失后一段时间,肿瘤又恢复并长大了。原因何在?原来,这与细胞修复基因有关。

麦肯纳等人筛查了与细胞脱氧核糖核酸修复有关的200个基因,发现有一些基因,如BRCA2基因、 Lig4基因和XRCC5基因缺失会让生物对放射性比较敏感,说明这些基因对细胞有修复作用。但是,研究人员发现了另一个更有效的基因,POLO基因,如果这一基因被敲除,将导致包括喉癌和胰腺癌在内的许多癌细胞对放射疗法更为敏感,放疗效果更好。动物实验显示,抑制该基因发挥作用可以使大量癌细胞在放射疗法过程中死亡。

但是,这一基因疗法和放射疗法相结合的治癌方法还需要临床试验后才能进入实用阶段。

尽管上述癌症的种种基因疗法都处于动物和人的试验阶段,但未来基因疗法必将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的新方式。

癌症是一种可防治的慢性病

何裕民

数十年来,我们只是提高了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癌症的机理,也只是显示了冰山一角。但是癌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四分之一”的启示

早在80年代末,美国有医学专家报告说,在80岁上下老年人的尸解中,1/4左右身体内患有肿瘤,但这些老人生前都无与癌症有关的任何症状。而他们的死亡,也是由于其他疾病或原因。换句话说,在老年人体内,出现肿瘤是十分自然之事。

近有海归学者黄又彭教授,在欧洲从事免疫学研究,自诉曾每年解剖近200例尸体,80岁左右老人100%地体内存在隐匿性的、无任何症状的肿瘤。他预计如人的平均寿命达到100~120岁,每个个体体内的肿瘤将达到3~4个。但多数情况下,这些肿瘤并不一定威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甚或一定条件下不影响他们的生存期限。

以上海地区和美国为例,每年新发癌症患者比例都约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三,如人的平均期望寿命以80岁计,约1/4的人在一生中会因癌症而求治。这再清晰不过地表明了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常见病,是一种伴随着衰老而出现的常见疾病。

最近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预测,假定美国公民期望寿命达到90岁,那么,将有47%的男性和32%的女性死于癌症!

人类还不可能攻克癌症,只能预防某些癌症的发生或减缓、延迟其发生的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带癌生存的时间。从本质上说,多数上了年龄的老人所发生的肿瘤,是一种伴随着机体的衰老过程而难以避免的生理偏差,就像老人会患骨质疏松、脑组织会变性(早老性痴呆)一样。

众所周知,癌细胞是细胞(主要是干细胞)的分化障碍,也就是说细胞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生物学现象。正因为有这种偏差,生物才会进化或衰亡。越到老年,细胞复制的次数越多,出偏差的概率就越高。因此,老年人好发肿瘤。当然,这时,老年人自身的免疫监视、识别、清理系统等的功能,也随着衰老日渐弱化,偏差增多。故异常分化的癌细胞难以及时被识别和清除,也促成了癌变。

研究表明,如今临床上80%的癌症发生与生活方式不良有关。努力纠正诸如酗酒、抽烟、过食肥甘等不良生活方式,至少可以减少30%-40%肿瘤的发生,延缓许多肿瘤出现的时间。这等于是抗击了肿瘤,延长了生命。此外,中老年后,适当用些调整制剂,特别是有明确的调节免疫、诱导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的中成药,是有积极的防范或延缓癌症发生功效的。

对付癌症的六字方针

肿瘤是种难治性的慢性病。人类对付肿瘤,应打“组合拳”,强调综合措施。在过去的20多年实践基础上,医生们总结出了医、药、知、心、食、体的六字方针,作为“组合拳”的核心内容,实施10多年来,收效显著。

所谓“医”,就是医师、各种医疗措施。除人们熟知的手术、化放疗外,还强调肿瘤科医师给予病人的,绝不仅仅是医疗中与治疗肿瘤有关的东西,还可以给得更多。许多老病人常半月、一月或三五个月来到医院一次,或为了改改方,听听建议和鼓励;有的说白了,就想来感受一下圆桌诊疗氛围,听听医生的说法,给自己来打打气,“充充电”,回去就心里坦荡踏实多了。

所谓“药”,就是医院所给予的中西药物,也是治疗中“组合拳”的主体。当然,是以中药为主,汤方、片剂等都有。医院不时还建议配合一些必要的西药,这须以病人确有需求,且代价最小,利益最大为宗旨。

所谓“知”,是认知、知识、态度。关于癌症,人们普遍存在着认识偏差,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精神心理问题。而这些又是促使人们对癌症高度恐惧的根本原因,也是肿瘤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祸根之一。认知疗法认为,只有改变了认识问题,才能形成正确的知识和相应合理的应对过程,也才会有正确的态度。医师给病人的首先应该是关于癌症的正确认识。

所谓“心”,就是精神心理。心理治疗绝不是一句空话或一种点缀!它既实实在在存在着,又实实在在地有效。这其中充满了伦理、智慧、方法与技巧。

所谓“食”,就是饮食问题。癌症患者通过良好的营养维持,能够提高和巩固疗效。可根据不同病情、年龄、体质、嗜好等的特点综合调配,忌口不宜过多,应掌握新鲜、营养、清淡、对味、少食、多餐的原则。

所谓“体”就是体能锻炼问题。关于体能锻炼,各地癌症康复乐园组织了心身锻炼功,如新郭林气功,均已形成惯例和制度,肿瘤学员们普遍反映效果很好,可分别寻求相近之处的相关组织支持。

分别对待癌症

临床上,癌症异常复杂,即便是同一种类型的癌症,也常常千差万别。对此,应对方略应早期、中期、晚期有别。治疗的短线效果与长期利益兼顾。

对于早期癌症,一般比较好应对。这些患者大多是体检中偶而发现的,若整体身体状态许可,应强调先以手术、放疗、化疗等措施为主。先求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消除可能的隐患。与此同时,中医药零毒抑瘤可积极配合,既能对这些创伤性治疗措施起到“减毒增效”之功,又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整其免疫力,同时积极防范复发与转移。手术等治疗方法着重于短线效果,调整免疫和防范复发转移则是着重于长期利益。

对于中晚期患者,情况比较复杂,需区别对待。首先,中晚期,特别是晚期患者,若仅仅追求短线的杀死所有癌细胞,完全清除癌症,既不现实,又无可能,且代价巨大,每每得不偿失。因此,短线治疗的目标应定位为首先消解症状,改善或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尽可能控制癌症的进一步发展,能稳定下来就算上策。能稳定的同时癌症明显缩小或有所消失,更是上上策。即便暂时不能稳定,但发展趋势明显减缓,也是值得庆幸的。再加一把力,很可能就稳定住了。

而长线所追求的,当然是进一步控制或减缓癌症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用中医药零毒抑瘤为主,如3~4月内发展变缓,5~6个月内癌症发展有所控制,后续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因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长期控制肿瘤的疗效大大优于短期疗效。这可能是中医药对内环境、微环境的调整,以及诱导癌细胞分化,并诱导其凋亡大都是一个需要慢火细熬、假以时日的“细活”,3个月内发展变缓,就有可能6个月内稳定,1~2年后甚至逐步缩小、消失。

癌症治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越到中晚期,患者的求生欲望越强烈,越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我们尊重患者对生的渴求,但决不轻易“纵容”他们的治疗要求。因为,很多中晚期癌症患者在过度治疗之后,不仅没能延长生命,剩下的日子反而过得十分痛苦。更为沉重的是,为了挽救生命,有的患者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倾家荡产,最终患者带着负罪感离去,给亲人留下生的负担。治病是为了救人,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非但没有因“治病”得到有效改善,反而恶化:生存期也没因治病得到延长,那么,病人又何苦为“治病”最后落得人财两空呢?

中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治疗重点应该放在调动患者本身的积极因素,抑制肿瘤发展,改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上。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争取其良好康复。“带癌生存”的目标追求也属很有价值的聪明选择。饮食起居同于常人,病情稳定,5~10年长期生存,人瘤“和平共处”,甚至逐渐康复,未尚不是病人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科学前沿]

用3D测量世界

梁 璐 宫 鹏

不知大家是否在树林中看见过这样的场景:几个人,围着树木,拿着皮尺,在测量树木的高度和胸径,还不时用一些仪表测量气温、湿度、风速等参数?他们为什么要测量这些数据?测得的这些数据又有哪些用途呢?

事实上,这些测得的数据,一般也被称为生态参数,在科研和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要测量生态参数

自然界中,影响植物乃至其他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风向和人类活动等。它们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同地区的生物种类及丰富程度不一,特别是植物的生长密度、高度、粗细、叶子形状大小、茂密程度等不尽相同。比如,亚马逊地区的森林同中国北方的森林就有很大差别:亚马逊地区有许多高大的热带雨林;在我国北方,最常见的则是针叶林(如松柏)或落叶阔叶林(如枫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热带地区,常年光照和水分充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积累较多养分,故而长得高大,而且有足够的能量进行快速新陈代谢,一年到头均能保持旺盛的生长;我国北方地区,寒冷干燥,树木生长季短,积累养分的过程慢,长新叶需要耗费许多能量,因此,一般不落叶的针叶植物比较有优势。同时针叶植物的叶面小,孔隙少,叶片水分流失速率低。这一地区的阔叶植物,在寒冷的季节里叶片会先变色,然后全部凋落。由此可见,自然界的各异形态,就取决于这些生态参数。

人们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规划自然资源,需要将复杂的生物类型划分为一个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通过这些特征,能很好地将其与它的邻居单元们区分开来。比如,同样都是大学,各有不同的名字,像师范大学、传媒大学、体育大学,通过这些名称我们就能轻松辨识出每个学校的特色。那么,在自然界中,我们要怎样才能抓住区分各类生物的特征呢?例如,森林管理中会把大面积森林划分为林分,这就需要了解各地区森林的树种、树龄、茂密程度等相应参数。

在科学研究中,生态参数至关重要。现在炙手可热的全球变化科学,就需要利用足够准确的生态参数,来模拟生物圈的各类活动,进而构建出气候变化模式。这些模式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天气气候变化……有了这些预测,国家和政府就好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生态测量学如何产生

为精确测量生态参数,科学上逐步发展出一个专门的学科,我们称之为生态测量学。

以森林资源调查为例,过去森林制图主要依赖野外调查和航空拍摄的相片判读。野外调查需要深入待调查的地方,利用皮尺、罗盘等工具实地测量树木的高度、胸径;用眼睛判别树的种类和树冠的宽度;利用便携式百叶箱气象台站测量温度、湿度、风速……这样的调查费时费力,每个调查点都需要各类专业人士分工配合,一天下来能查清的区域非常有限。

为提高工作效率,聪明的人类逐渐发展出一些更高效的方法。

19世纪50年代,出现了航空摄影——也就是飞离地面一定高度给地球表面拍照。当时只有探空气球,1909年怀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并第一次从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拍摄。之后,在飞机或其他航空飞行器上利用摄影机摄取地面景物的技术日益成熟。这就是航空摄影,又称航拍,所得的影像称为航片。

虽然相比野外调查,利用航片更省时省力,但它展示的只是一个平面的世界,对树木的高度等三维几何信息,无法直接测算。

用什么方法才能从3D的角度去丈量世界呢?

从3D角度丈量世界

研究人员后来逐步发展出根据摄影测量学的原理对植物三维形态进行直接测量的技术,这就是数字摄影测量。它是对多角度摄影图像进行自动化三维量测与制图的技术。

其中,最普遍的技术是立体像对,3D版的《阿凡达》就是一个例子。大家进电影院看《阿凡达》时都会领取一个眼镜,只有戴上这个眼镜,才能看到立体的效果,如果不戴眼镜,看到的就是普通的平面电影,加上模糊的画面重叠。很多博物馆中也有这类展示。两张同一地区的照片,如果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的,总会有一定的重叠区域,使用立体眼镜就可以看到重叠区域的立体影像。有了立体影像,我们不就可以获得地物或地形的立体模型,并进行测量了吗?

一般来说,拍摄角度越多,就越有利于三维模型的构建。

遥感生态测量时代

生态测量发展到航空摄影测量阶段,就步入了遥感生态测量时代。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是现代人对传说中的“千里眼”的一种实现。遥感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快、更大范围地精确获取生态参数。

根据不同的需求,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的传感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见光反映的是人眼看到的世界,可以用来探测现实目标;热红外对温度敏感,可用来获取地表温度;微波的波长较长,穿透力强,可以获取地形信息……通过一系列数学物理公式的推导,人们就能从遥感影像中获得地物类型、地表温度、地形特征等各式各样的数据。

用于生态测量的部分遥感方法和数据各式各样(图1给出的示例是利用飞机搭载的激光雷达获取森林信息的工作示意图)

无线传感器

传感器是遥感科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拍照的任务都是通过传感器完成的。

遥感传感器的定义广泛,搭载在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传感器都在其范畴之内。最近蓬勃发展起来一个新的交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更是将传感器循天遁地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极大地拓展了遥感技术的应用范畴。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指将传感器、自动控制、网络传输、储存、处理与分析技术集成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它的传感器一般与小型计算机和无线发送装置绑定在一起,人们称其为节点。每个节点可放置于观测对象附近,或直接接触观测对象,甚至直接植入其内。节点可以帮人们获得观测对象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等相关数据。

从技术层面看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传统遥感有很多相似之处。它能够使用更多的传感器、有更灵活的搭载平台(人、动物、植物、建筑、车辆、地面或空中)、数据处理也更为简单。

现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遥感领域已经受到了很大关注,并得到成功的应用。

我国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洲滩上,搭建了一套声像传感系统,主要由摄像机和录音机,以及无线网络数据传输平台组成。这套远程、可控、无干扰的湿地生态系统监测技术,最终可实现对植被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群落、家畜牧养的实时监测,为湿地环境生态管理与野生动物保护、遥感数据地面实时验证与真实性检验,及遥感天地一体化提供服务。

传统遥感一般只从天上看地下,很少利用摄像机或录音机传感器,直接在地面进行监测。在鄱阳湖搭建的这套声像一体化系统,就可以通过录音机记录下的鸟声,分辨出鸟的种类。这是怎么实现的呢?大家对人的发音很熟悉,每个人的声音都很独特,因为有性别之分,语言之分,低沉或尖锐的音阶之分,洪亮或微弱的音调之分,还有快慢的频率之分……假如你对某个人很熟悉,即使“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你也能知道这个人是谁。鸟声也是一样的道理。鸟声识别就是通过记录下鸟声,分析其音阶、音调、频率等特征,“学习”鸟的语言,进而识别出鸟的种类。

我们都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同一地点发出的声音到达不同远近的地方所需时间是不一样的。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在多个位置架设的录音机,利用声音信号到达各录音机的时间差,就可以准确估算出声源的位置。同时通过无线远程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同步录音,并且也不会干扰到鸟类的活动。

地文台——未来的梦想

如今,遥感生态测量学可以为野生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林学家和地理学家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用于监测地球表面生态过程的变化。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强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出行者希望知道天气在下一个小时会有什么变化,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是高是低,以制定出行计划;动物爱好者希望知道他们所关心的动物出现在什么地方,密度有多少;农民希望知道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养分是否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科学家希望知道全球尺度CO2的循环,洋流、气流的实时轨迹,地壳的机械运动,以应对全球变化……

这些不是靠区区一两颗卫星或一两种仪器就能实现。设想一下,在遥感生态测量这一学科蓬勃发展之后,将出现诸如地球观测台或地文台(earth observatory)的生态观测平台。

图2是地文台的设想图。地文台的职责是链接所有给予权限实时获取数据的监测站点,航天、航空和地面传感器都将被纳入这一大型观测网络,所有数据实现实时传输、实时显示和数据共享。从点到面、从天到地,从平面到立体地对地球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的连续观测。遥感生态测量学也将在地文台中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科技视野]

从石块计数到“超级电脑”

窦光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所运用的运算工具,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变化。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艰辛历程和科技发展的广阔前景。

计算演化与时俱进

在原始社会,人类进行计算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把石块放进皮袋或把贝壳串成串,就可以“一一对应”计算出需要计数的物品。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在长绳上打结记事或计数。采用这样的“结绳计数”方法,比用石块、贝壳要轻便许多。与此同时,手指计数也是当时常用的方法。至今,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还用“手”表示“五”,用“人”表示“二十”。有人研究推测,“十进制”被广泛运用,应该与手指计数大有关联。

考古工作者考证出湖南省长沙楚墓出土的几十根长约12厘米的小竹棍,就是古人用来计算的算筹,这是我国所能见到的年代虽久远的实物:而楚人也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算筹进行计算的先民。经专家研究,算筹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是纵式,1至5为并列竖排,6至9为横竖相交,一竖一横表示6,四竖一横表示9;另一种模式则是1至5并列横排,6至9竖横相交,与纵式恰好相反。进行计算时,算筹纵横交叉使用,以十进位,零为空位。《老子》一书中讲到:“善计者不用筹策”,表明那时算筹已经相当普遍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使用算筹进行计算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除竹制之外,还有木、铁、玉石、象牙制的算筹。把算筹装在袋子里或笔筒中随身携带,这就是古人说的“算袋”或“算子筒”。唐代曾经规定,文武官员都必须备有算袋,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算筹把圆周率计算到3.1410。而祖冲之则更为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算筹在计算时需要一定的场地,特别是多位数计算占地较大,而且运算过程转瞬即逝。为了克服算筹的弊端,到了宋元时期,人们根据算筹的计算原理,发明了算盘。1366年,陶宗义著《南村辍耕录》中,最初提到“算盘”一词,并说“拨之则动”。15世纪《鲁班木经》中,很为详细地记载了算盘的制作方法。算盘以圆珠代替“算筹”,并将其连成整体,简化了操作过程,运用时更加得心应手。到了元末明初以后,珠算则逐渐取代筹算,成为通用的计算工具。在算盘中,上面的子一个代表5,下面的子一个代表1,是从算筹延续下来。算筹运算的规则和口诀,算盘也都继续沿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算筹可以说是算盘的祖先。利用算盘不但可以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可以乘方开方。即使是多元高次方程这样高深的数学难题,利用算盘同样可以解出来。

珠算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虽然历史古老,但现在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但在中国如此,就是号称“电脑王国”的美国和日本,也十分重视珠算的使用和普及。美国加州的大部分小学都开设珠算课;日本人则把珠算与读书、写字并列为国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技能。现在,一种新型的电子算盘已经问世,它把算盘与电子计算器的长处集为一体,是一种中外结合的新型计算工具。

齿轮计算风光显赫

1520年,英国人甘特发明了计算尺,运用到一些特殊的运算中,既快速又省时。到了1642年,法国数学家巴斯嘉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手摇计算机。它用一个个齿轮表示数字,以齿轮间的咬合装置实现进位,低位齿轮转十圈,高位齿轮转一圈。经过逐步改进,它既能做加、减法,又能做乘、除法,运算操作也更加简捷、快速。1878年,瑞典发明家奥涅尔制造出一种利用齿数可变功能进行演算的手摇计算机。这种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齿数可变的齿轮代替阶梯形轴。其中,字轮与基数齿轮之间没有中间齿轮,数字直接刻在可变齿轮上,并在外壳窗口中加以显示。

到了19世纪80年代,各种机械计算机陆续采用键盘置数的办法。这种计算机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要注意听信号铃声,当减去除数的次数过头时,就会响铃,提醒操作者将多减的次数补回来。1905年,一位名叫加门的德国人,在键盘置数的计算机中采用了“比例杠杆原理”,使计算机在操作时产生的噪声很小,做除法运算时也不用专心注意铃响,逐渐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机械计算机。1936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制造出一种二进制手摇机械式计算机。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20世纪二三十年间一度成为非常重要的计算工具。

用手摇作为动力的机械计算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能够进行四则运算、平方数、立方数、开平方、开立方,还可以输入三角函数和对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就曾使用这种计算机来进行数据计算。不过,手摇计算机也有不足,比如计算的数据中有括号就比较麻烦,需要正摇几圈,反摇几圈,重复多次;另外还要用纸笔记录,既费时又费力。20世纪70年代,使用晶体管和数码管的计算器出现以后,手摇计算机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超级电脑前景广阔

1946年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厄克特博士和物理学家毛希利博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根据一系列指令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俗称“电脑”。

电子计算机的种类繁多,但总体上都是处理信息数据的工具。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新一代计算机出现之后,在性能上总是要明显超过前一代。早期计算机的体积足有一间房屋大小,而今天某些嵌入式计算机可能比一副扑克牌还小。小型的、为个人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被称为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我们日常使用“计算机”一词时,通常大都是指这种计算机。当然,在特别的科学计算或面向大型组织的事务处理中,依然有大量体积庞大的计算机在工作着。

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其峰值运算速度为每秒4700万亿次。“天河一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全国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以上;“天河一号”运算一天,相当于一台主流微机运算620年的总和。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1994年,美国航空航天总署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科技人员,建造了世界上第一组个人台式电脑机群超级计算机。现如今,超级计算机已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高能粒子、天体变化、核反应等的关键工具。日本开发的“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可提供全球性天气预报。在运行过程中,该计算机需要将地球表面分割为许多大约10平方千米的区域,这样就需要处理5000多万套大气及海流的变化数据。为了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处理以做出天气预报,以往需要数千台计算机处理器来进行共同运算,而该台超级计算机完全可以独自担当重任。

科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揭示了黑洞质量之谜。在大约1亿年的时间里,黑洞质量不断增长,将更多气体燃料吸引到自己身边,气体在向黑洞靠近时变得更热、更明亮。这样,融合后的星系核就成了一个类星体。按照超级计算机的模拟结果,大黑洞在经历称为“类星体”的成长阶段时,周围炽热的气体物质会爆发,产生一股强大的宇宙风,将绝大部分气体尘云从黑洞附近乃至整个星系里刮走,抛入深空。放完这个巨大的“宇宙焰火”之后,黑洞没有了“食物”,质量不再增长。

超级计算机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实施技术计算任务,用以挖掘采购和供应趋势的数据。超级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使模拟更加准确,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提供了依据。现在,运用超级计算机对产品设计进行模拟,也已经成为现代产品设计领域的标准工具。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重大项目的“天河一号”,设计始于2008年。它采用了“多阵列可配置协同并行体系结构”等多项关键创新技术,综合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具有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易使用的特点。2010年年底,这台由103个机柜组成、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总重量155吨的庞大计算机安装到了中国两个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之一的天津中心,开始向国内外用户提供超级计算服务。“天河一号”将在资源勘探、生物医药研究、航空航天装备研制、金融工程、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科学家预计,未来10年左右时间,世界上将研制出运算速度超过每秒百万万亿次(即10的18次方)的超级计算机。这一速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快计算机的1000倍。

“维基解密”的背后

雨 心 田 子

他是美国国防部的眼中钉,是互联网上的“罗宾汉”,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公布不能说的秘密,把美国及其盟友一次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几乎一夜之间,朱利安?阿桑奇和其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就在全球家喻户晓。虽然遭遇各方压力,过着流浪汉般四处漂泊的生活,后又身陷“性侵犯”的指控,但阿桑奇从没对自己的“出格”行为流露出丝毫悔意。最近,他又迫于生计和“维基解密”网站的运转需要,要以写自传的方式赚钱,以继续其揭秘之路,谁也不知道“维基解密”下一次又要剥下哪位皇帝的新衣。

阿桑奇的“梦想”

幽灵般的肤色、松垂的白发以及低沉的嗓音,阿桑奇不仅外貌行为酷似科幻电影中的人物,他的成长经历和处世态度也颇为另类。在多数人眼中,阿桑奇是一名令人赞叹的世界级电脑奇才,但是根据与他共事过的人介绍,从个人以及政治层面来看,他却是一个情绪复杂多变,有时甚至不可理喻,而且难以相处的人。

阿桑奇的童年生活非常动荡。由于父母离异,母亲与继父关系不和,14岁时,他和母亲已经搬了37次家。在即将告别少年时代时,因参与黑客活动,阿桑奇与政府发生了冲突。澳大利亚警方搜查了他的住处,并且没收了他的电脑设备。他曾被控31项与黑客有关的犯罪行为,也因争夺儿子抚养权经历了30多次听证和诉讼。历经诸多坎坷,见识了无数的人与事之后,阿桑奇逐渐意识到,人类最关键的斗争,是个体与机构之争,还草拟出一个类似宣言的文件,标题为《阴谋即统治》。他认为,当一个政权内部的沟通线路被破坏,那些阴谋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便注定会缩小,而当这种交流趋近于零的时候,阴谋就会被瓦解。泄密是信息战的一个工具。

2006年,阿桑奇怀着“瓦解阴谋”的梦想创立了“维基解密”网站,但梦想成真却是在4年之后。2010年7月,“维基解密”在网上公布了共计约9万多份阿富汗战争的秘密文件,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未经授权的机密信息被泄露。一时间,“维基解密”曝光于各大媒体头条,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然而这次泄密只是一个开始,12月,“维基解密”又将美国机密外交电报公之于众,这次重量级的国际“八卦”让美国陷入外交危机。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维基解密”的一夜成名绝非偶然。不难看出,四年磨一剑的“维基解密”并非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空中楼阁,而是阿桑奇及其追随者精心打造的战斗工具。

设计周密的技术堡垒

“维基(wiki)”是个缩略词,来自英语What I Know Is(我所知道是……)。它本来是一句鼓励的口号,鼓励人们在网上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维基百科”就是这个理念的践行者。不过,“维基百科”分享的是知识,而“维基解密”分享的则是“秘密”。

该网站接受世界各国泄密者匿名上传的政府和企业机密文件,并通过网站公之于众。网站运营主要依靠1200名左右世界各国志愿者的无偿付出,服务器和技术支持的费用,也主要由这些人来自掏腰包。几年来,网站接收了来自十几个国家泄密者上传的文件120万份,每天有30份机密文件在这家网站上被泄露。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这些被刻意隐藏的秘密,一夜间大白于天下,引发了一系列丑闻和危机。“维基解密”称:“信息的传播可能会揭发犯罪,或使一个制度难堪,但我们视之为一项权利、一种责任。”

“维基解密”的主机位于瑞典一个被弃用的防空洞内。该防空洞修建于冷战时期,犹如谍战大片中展示的一样,它有着坚固的钢铁大门,而且还能承受核攻击,如今它被开发成了一个地下数据中心。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服务中心把数据存放于更多不同的国家,用户提交的资料首先会被送到位于瑞典的主服务器上,然后再被传到设在比利时的另一个服务器上,之后再传到“另一个在法律方面提供保护的国家”。而在那里这些文件将从“终端机”上被删除,并储存到其他地方。所有这些服务器都由一些身份保密的网络工程师维护,这些人是“维基解密”的资深骨干。

为保护泄密者也为保护自身,“维基解密”还设立了复杂的“去中心化”流程,以降低编辑人员对泄密过程的过深介入。泄密文件由全球工作人员合作编辑,大家互不知晓对方,即使核心成员也无法接触到系统中某些关键部分。此外,整条渠道以及通过它所传输的资料都经过严格加密。为进一步保护文件,“维基解密”的计算机每时每刻都在这些通道上传送着数十万份假文档,以掩护真正的文件。

游走于制度缝隙

“维基解密”利用了全球化网络和区域性制度之间的脱节,游走于制度缝隙。尽管阿桑奇爆料无数,惹怒了白宫,但美国的保密法还是拿一个在互联网揭秘的澳大利亚人没有办法。

事实上,与传统媒体不同,“维基解密”的整个架构设计极为巧妙。“维基解密”为自己精心设计了两道防御体系,一是刀枪不入的技术设计,二是避实就虚的法律安排。两者配合起来使用,防御能力相当可观。

“维基解密”总部设在法律上对泄密行为最为宽容的瑞典,“维基解密”网站的主机由瑞典一家公司托管,这家公司提供“高度保密的,不向顾客提任何问题的主机托管服务”,他们甚至不保留顾客的任何注册信息和网站日志文件。

采取这些措施,不仅使它能够确保自己的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避免美国政府的无端干预,而且避免了广大用户,特别是为网站提供机密信息的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放心大胆地为网站源源不断地提供信息。同时,“维基解密”声称,它已经要求各互联网团体为其打开镜像网站,这样,“维基解密”网站就永远不可能从互联网上消失。因此,尽管此前阿桑奇因“性侵犯”指控遭到逮捕,并有可能以违反1917年《间谍法》为由被引渡至美国受审,但“维基解密”很可能仍将继续发布机密文件。

不过,大量泄密事件之后,“维基解密”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先是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突然宣布停止为“维基解密”网提供服务器支持,造成“维基解密”网的主页一度无法登录。之后,PayPal、Visa和万事达卡等几家具备支付功能的网站和银行组织先后宣布切断“维基解密”的账户服务,和“维基解密”划清了界限。对此,大量“维基解密”的忠实拥趸组成一个黑客团队,对这些服务商的网站发起了报复性的攻击。同时,全球约60万“维基解密”网站支持者在网上签名请愿,希望伦敦法院“立即停止打击‘维击解密’,不要惩罚阿桑奇及其合作者”,“尊重信息自由、新闻自由”。

网络时代=泄密时代?

“维基解密”产生在互联网时代,也只能产生在这个时代。在前互联网时代,你需要破门而入,打开上锁的密码箱,才能接触到材料,而且,无法大规模搬运。互联网时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通信基础设施,虽然也能够像纸介质时代那样,建立起一道防火墙,对信息分级、加密。然而,要穿过构成这些信息等级制度的屏障,也就是那些网路传输协议,却比过去穿过重重关卡抵达密室成本小多了。

近几十年来,美国发生过不少重大泄密事件,如:1971年,五角大楼泄密事件,致使越战提前结束;1972年,水门事件,使得尼克松总统下台;1986年,伊朗门事件,美国通过军火向伊朗换回人质……但相比之下,这些事件带来的影响通常仅局限于当事人或事件直接相关机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远逊于诞生于网络时代的“维基解密”。39年前,埃尔斯伯格向《纽约时报》泄漏越南战争文件时,反战运动已经开始,而“五角大楼文件”发布时,最新消息都是关于3年之前的事了。而“维基解密”带来的阿富汗战争的最新消息距离事发仅有6个月,这让泄密者的“老前辈”埃尔斯伯格也自叹不如。

更重要的是,以前的泄密案通常都是单个事件,泄密者也与事件直接相关。而“维基解密”却从未直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情报,而是泄密者的分享平台和保护伞。它的背后不是某个人,而是无数隐藏在人群中的潜在泄密者,泄密者的初衷也许是为了“正义”,也许是因为个人恩怨,也许是一时冲动……其实在网络丛林背后会有什么样的惊天秘密,阿桑奇和“维基解密”都无从知晓,泄密之后的巨大影响也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能力。“维基解密”像一个随时能爆发危机和丑闻的定时炸弹,让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机构”时刻不得安宁,既痛恨又无奈。

其实,人们在感受“维基解密”挑战权威带来的震撼之后,也无不为个人信息安全感到担忧。互联网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然形成了一个虚拟世界,并且对现实世界产生着难以想象的影响,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泄密已经无处不在。虽然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社会的自由开放程度,但个人自由的扩大也隐藏着难以预料的危险。互联网应该保持开放性及言论自由,还是应该加强信息保护和控制,依然没有达成世界范围内的共识。

细菌与金属

沈羡云

细菌与金属似乎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在科学家的眼中却是有关系的,它们或互为克星、或相互利用,科学家们也从它们的关系中获得很多启示,并利用它们的关系为人类造福。

在砷中生长的细菌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现了可在砷中生长的细菌。这项新发现不仅推翻了科学界对生命本质的看法,还有助于全新地看待生命形式,拓展外星生物探测领域的研究。

科学家第一次发现地球生命能利用砷代替磷,无疑是生命探索领域的一个突破,但它与外太空生物探测有什么关系呢?一直以来,我们对外太空生物的猜测都是以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作为出发点的。在外太空科学研究中,也多数以地球生命的结构和生存环境为条件去寻找外太空的生命。例如,我们一直觉得土星太冷,金星太热,那上面是不可能有生物存在的。但是,是否有可能外太空生物的生命形式与地球完全不同,可以生活在完全不适合地球生物生存的环境下呢?在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中曾描述过这种生物,但科学家却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

细菌可以在砷环境中生长的发现给了我们新的启示。目前被命名的生物有两百万种左右,在已知生命形式中,认为具有剧毒的砷是危害生命的毒素,生物无法生活在这种条件下。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赞助的研究却找到了一种只依靠砷就可以生存的细菌。这样,至少在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时,不再将砷排除在外,这是宇宙生命形式上的突破。

使细菌致命的镓

抗生素的滥用,使很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超级细茵”就是临床上出现的多重耐药茵,普通的杀菌药物——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出现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因此,人类寻求一种战胜超级病菌的新药物,但一直没有奏效。

如今,科学家们发现金属有可能成为消灭这些耐药病菌的有力武器。一种稀有金属镓可能成为抗药性细菌铜绿假单胞茵(即绿脓杆菌)的克星。绿脓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茵之一。患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术后或某些治疗后的患者很容易感染上这种细菌。此茵引起的感染病灶可使患者发生茵血症和败血症,甚至死亡。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快速产生耐药性,使得临床的抗感染治疗越来越困难。

然而,绿脓杆菌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在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传输能量以及保护自己免受氧化时需要大量的铁。科学家于是想是否能够利用绿脓杆菌的这个“死穴”来消灭它呢?他们在稀有金属中发现了一匹“特洛伊木马”——镓。镓的离子大小和携带的电荷都与铁类似,但却无法执行铁的重要任务。于是,他们以假乱真,用分子结构和分子量与铁相似的镓来代替铁,让细茵将它当作铁摄取进去。由于镓攻击细茵的模式非常独特,细菌对这种稀有金属并不会产生抗耐性。因此,细菌在摄取了大量的镓后,等待它的将是“自取灭亡”。通过实验他们得到理想的结果。当研究人员向培养绿脓杆茵的培养皿中添加少量镓后,细茵的数量竞减少只有最初的千分之一。最新的研究显示,除了镓以外,铜也有“消灭”超级细菌的作用。

“吃”金属的细菌

在自然界有一群具有“特异功能”的细菌,它们以“吃”金属为生。首先发现的是二些“吃”铜的细菌。在20世纪初,一件奇特的事情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在美国和墨西哥已开采完、并被水淹没的旧铜矿中,发现了大量的铜!这些铜不像是有人放进去的,那么来自何处呢?科学家们猜想,可能是废矿渣中残留的铜,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跑”了出来。经过科学家的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将铜从旧矿渣中“请”出来的是一类对铜有着特别喜好的嗜金属细菌。这些细菌以铜为食,进行自身的代谢,生长繁殖,同时促使铜从含铜的硫化物中游离出来,富集到一起,使废矿“死而复生”。

以上发现可帮了冶金业的大忙。科学家们认为,有着“铁齿铜牙”的细菌,可以帮助人们采矿和提炼金属,并解决了人们多年来未解决的矿渣再提炼的难题。把含有金属的矿石或废矿渣浸泡在含有嗜金属细菌的水中,就可以达到提炼金属的目的。由于细茵在探测、采集、提炼金属方面特殊的功效,导致了一种新兴冶金工业——生物冶金业的发展。

首先,可用细菌来“寻金”。某些芽孢杆茵,如蜡样芽孢杆菌,对黄金有特殊的“敏感性”,它们可以嗅出黄金的气味。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这类细菌的分布、增殖数量、与黄金发生的特殊颜色反应等,作为探测黄金矿的依据。人们甚至做成微生物探针,带到野外去用来标示黄金的潜在储量。

第二步就是利用细菌来“吃”黄金了。黄金是一种十分贵重的金属,虽然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但绝大部分地区的黄金矿产含量非常低。用化学的方法来提炼黄金,成本很高,几吨金矿石只能提炼出几克的黄金。然而,栖息于自然界中的嗜金细菌具有采金和炼金的本领,这些细菌们披挂上阵,利用小巧的身躯随水钻进岩石和矿渣的每一个微小缝隙中,将分散的黄金金属微粒聚集起来,形成天然的黄金矿床。人们就可以从细菌液浸提物中收集到浓度比较高的金子。

细茵这种“吃”金属的“特异功能”不仅为冶金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而且还有净化环境,清除污染作用。例如,全球大量的核废料正在蚕食着人类的生存空间,清洁这些有毒废料的常规办法通常非常昂贵,而且效果不佳,人类必须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来解决核废料对环境的破坏。德国科学家发现了能够在核废料中生存的球形芽孢茵,它们能够清洁核废弃场中的有毒金属。

绿色环保的浅层地温能

马志飞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众多高新科技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为有名的五大永久建筑之一的世博轴更是赚足了眼球,这个集商业、餐饮、娱乐、会展等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也是一个高科技集合体。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不知你是否知道,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颇为与众不同,为了保证空调的正常运转,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居然埋藏着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但它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那它是用什么能量供空调系统正常运转的呢?这么长的管道又是干嘛用的?

地热改变世界

2010年4月2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了第四届世界地热大会。这届大会的主题是“地热,改变世界的能源”。大会发布的报告显示,现今世界地热利用已经达到了历史最大规模,2009年世界地热直接利用的能量比上一届地热大会公布的2004年的数据增长了60.2%。这样的成长形势十分喜人,因为绿色能源使用量的增加不仅意味着世界经济在持续发展,同时也表明相当一部分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被新能源取代了。报告还显示,中国对地热的利用量已跃居世界首位。

说地热能改变了世界并不夸张。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上全部煤炭储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潜在地热能大约相当于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人们自从发现了地热资源的巨大价值之后就在想方设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作为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我国地热直接利用量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如果将我国利用的地热资源量换算成化石燃料的话,相当于每年减少了近4000万吨=氧化碳排放,这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下的低碳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延伸的地热资源

虽然地热能非常丰富,但并不意味着只要你随意往地下打个孔,就能发现滚烫的热水。换句话说,地热资源并非均匀分布,地区差异很大。

我们知道,如果按照温度变化来划分,可以将地壳划分为3层:外热带、常温层和内热带。外热带又被称为太阳辐射热带,因为这一层主要通过接收太阳辐射热而增温的,可想而知它的影响深度不会很大,平均只有15米左右。这一层以下为温度常年不变层,我们称为常温层。常温层以下几十公里的地壳,被称为内热带。内热带的能量来源,当前人们认为主要是由地下放射性元素蜕变放热及地下物质受巨大挤压而释放的热能。内热带越往地亮深处温度越高,平均深度每增加100米,地温将会增高3℃,但各地区的增温率并不相同,有正常增温区,也有地热异常区。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用来衡量地热能质量优劣的标志,如温度,就像用矿产品位来评估金属矿的贫富一样。因各地热田的温度有高有低,人们就因地制宜分别加以利用。热储温度较高的水(一般高于150℃),通常用于发电、进行工业干燥和工业热加工等;温度稍低的水,既可以用于供暖,也可以混合冷水之后用于沐浴和水产养殖、农业灌溉等。

但是,倘若取出的地下热水温度太低,则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了。想想看,如果其水温和自来水差不多,况且它们的水质还不一定能比得上自来水,谁还愿意千辛万苦从地下深部将其抽出来呢?因为这些地下热水已经~--Z-了其原有的价值。可喜的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技术,可以利用起这种温度较低的地下热能,从而给能源家族中增添了一位新成员——浅层地温能。

浅层地温能,顾名思义,就是指一种埋藏在“浅层”的“地温能”,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认定的标准,这个深度通常是地表以下200米范围内,温度则是低于25℃。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比我们人体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我们该如何利用?如果你知道冰箱的工作原理,也就不难理解浅层地温能是如何被利用的了。要利用起浅层地温能,离不开一种被称为“热泵”的东西。热泵是什么呢?大家都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热泵”和水泵类似,只不过它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始终具有一定的温差,在冬季时,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量“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在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能用来传热,而不能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小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热量或冷量。由此可见,浅层地温能在冬季和夏季都可以利用,而且由于这种资源绿色环保、储量大、可再生,非常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现在,你该明白世博轴桩基下埋藏的管道是做什么用的了吧?其实,它们就是热泵的一部分,专门用来进行热交换的,因其热源来自于土地,所以被称为地源热泵。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中央空调系统正是采用这样的地源热泵,再加上“江水源热泵”,巧妙地利用黄浦江水和土壤,既能做到从土壤中提取热量为室内供暖,又能做到将热量排入黄浦江为室内降温,真正实现了冬暖夏凉。

经过测算,世博轴采用浅层地温能制成的绿色中央空调系统每年可节约电能660万千瓦,相当于节约煤炭2640吨,节水26400吨,能减少544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开发前景

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是近年来才逐渐被大家所关注的。虽然曾经有段时间出现过利用研究的热潮,但与当时的廉价化石能源相比,浅层地温能仍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故而其开发利用长期停滞不前。

直到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全球变暖的危害,也就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绿色能源的研究当中。毫不夸张地说,除了赤道附近和高纬度地区之外,其他地区都可以大力开发浅层地温能,特别是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我国大部分国土正好处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潜在浅层地温能利用价值巨大。据专家测算,我国地下近百米深度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地下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目前,处于浅层地温能研究领先地位的当属北京。据国际上近期刚刚开展的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表明,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中,静态储量为1.9×1015千焦,折合0.662亿吨标准煤,可供暖面积达9.59亿平方米。这里所说的标准煤是一种比较各类发热值不同的能源和计算能源总量时所采用的综合换算指标,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29.27兆焦(或7000千卡)。据统计,每燃烧1万吨标准煤,将向大气排放一氧化碳227吨、碳氢化合物4.5吨、氮氧化物36.2吨、二氧化硫167.2吨,粉尘100余吨。想象一下,如果北京市平原区地下蕴藏的浅层地温能被充分利用的话,那将会减少多少污染啊!

吸毒为何成瘾?

冬 雪

吸毒成瘾同时要有三个标准:(一)经人体生物样本检测证明其体内含有毒品成分;(二)有证据证明其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三)有戒断症状或者有证据证明吸毒史,包括曾经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查处或者曾经进行自愿戒毒等情形。

要理解上述三项指标同时具有才能认定为吸毒成瘾,就需要了解吸毒成瘾的原理和吸毒者的毒瘾症状、表现,包括戒断症状等。

毒品成瘾的原理

吸毒者为何会成瘾,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寻死觅活地寻找毒品?科学研究已经给出了一些答案,主要有几种学说。一是大脑奖赏学说,二是惩罚学说,三是病理性记忆学说,四是强迫学说。

大脑奖赏学说主要认为,人在吸毒后可以获得如同吃饱饭(酒足饭饱)、饥渴时的饮水、性爱时的欣快感以及哺育时的满足感一样的感觉。这些基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中所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目的是为了让种群延续和扩大。所有这些生理感觉的满足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而吸毒后,毒品中的化学物质也通过大脑和周围神经让人感到欣快、愉悦,甚至是致幻感,如飘飘欲仙。这样的感受如同奖赏机制,吸毒所获得的满足和欣快感就如同吃喝和性爱一样。这就鼓励吸毒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来获得满足,故名奖赏。

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的研究得出的。例如,利用现代脑成像技术和电刺激技术,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又称多巴胺通路。这个神经通路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腹侧被盖区(V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腹侧被盖区由舍多巴胺递质(一种化学物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在进食、饮水、性交、哺育和受到自然奖赏时,这一神经通路就会被激活,人就会体验到美好的感受。

此外,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尽管电刺激、自然奖赏和药物(毒品)等是不同的物质和技术,但是,所有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例如,自然奖赏是通过行为反射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电刺激是通过电流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则是直接模拟多巴胺的作用或促进多巴胺递质的释放。

当然,奖赏学说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所以也还有其他学说,例如惩罚学说。在生活中和临床戒毒中可以看到,一些长期吸毒的病人在后期吸毒时已不像初期吸毒那样明显地体会到欣快感,但他们仍表现出强迫用药和觅药行为。而且,吸毒者一旦停用毒品后就会出现躯体戒断症状,难受、痛苦不安、焦躁、流涕,甚至自我伤害。

显然,奖赏学说无法解释吸毒者的这种现象。所以,有的研究人员用惩罚学说来解释吸毒者的这些行为。惩罚学说认为吸毒病人表现出的强迫用药和强烈的心瘾(强迫性觅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是害怕停用毒品后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避免经历痛苦而强迫用药,是为了尽快结束痛苦经历而强迫性觅药和用药。

病理性记忆学说则认为吸毒者对毒品引起的奖赏和惩罚效应形成了难以忘记的异常记忆,他们在这种病理性记忆的驱动下不断地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而强迫学说认为,吸毒者与患强迫症的病人相似,明明知道某一情况并不存在,但还是无法控制,要一遍遍地去检查某一情况是否存在。吸毒者的毒品成瘾也同样表现出难以控制自我,强迫觅药和用药。

但是,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奖赏学说,并结合其他学说来解释吸毒成瘾。

吸毒成瘾的表现和行为

无论是麻醉药品,还是精神药品,几乎所有的毒品都可以直接和间接刺激多巴胺通路,从而让多巴胺绝对和相对增多,以引起吸毒者的欣快感和毒瘾。所以,多巴胺又称为欣快物质。

例如,可卡因是通过抑制多巴胺转运体的功能,提高大脑神经元突触间隙内多巴胺浓度,从而让吸毒者感到愉悦并致使其产生精神依赖。甲基苯丙胺则主要是通过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并阻止多巴胺在大脑中的再摄取,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内的多巴胺浓度,让吸毒者感到愉悦并致使其产生精神依赖。阿片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激活位于Y-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阿片受体,减少Y-氨基丁酸释放量(Y-氨基丁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约50%的中枢神经突触部位以Y-氨基丁酸为递质),使受Y-氨基丁酸抑制的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解除抑制,增加多巴胺释放并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内多巴胺浓度,使吸毒者感到愉悦并致使其产生精神依赖。

从这些原理可以获知,如果减少大脑中的多巴胺含量,就可能戒毒。例如,用多巴胺受体阻断剂阻断多巴胺受体,用多巴胺转运体激动剂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对释放到突触间隙内的多巴胺再摄取等方式,可减少多巴胺的浓度,从而让吸毒者抗御多巴胺的精神依赖,起到戒毒作用。

在毒瘾的表现上,人和动物都有一些典型的行为和表现。

人和动物吸毒后的行为首先是强迫性吸毒。对毒品的经典毒理学试验说明了这一点。例如,把老鼠放在两个装置之前,它们的鼻子随机可以触动A装置和B装置。触动A装置之后可以获得一个剂量的毒品,而触动B装置之后只能获得一点生理盐水。在随机触动几次A装置而获得了毒品的欣快感后,老鼠在毒瘾发作后就会主动选择A装置。此后,再在A装置上安上电击开关,老鼠每触动一次A装置虽然可以获得毒品,但却会受到一次电击的痛苦。尽管如此,老鼠在毒瘾发作时,宁肯受到电击,也会触动A装置以获得毒品。这就是强迫性吸毒行为。

人的吸毒与老鼠一样,明明知道吸毒会有痛苦,甚至给亲朋好友带来伤害和倾家荡产,也会不顾一切地吸毒,甚至采取各种欺骗行为,借钱、偷盗、卖淫来满足毒瘾。人的强迫性吸毒行为当然与动物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人可以认识自己的吸毒具有重大的危害,因而在毒瘾未发作时具有清醒的判断和悔过自新的想法和表示,例如,有羞愧感、悔过、要求戒毒、写悔过书等,但是,毒瘾一发作,又会违背自己的忏悔,以各种欺骗手段来吸毒。而且,他们把吸毒看得比事业、工作和学习更重要,比与朋友交往更重要,甚至比进食、睡眠等生理需要还重要。这便是吸毒者的双重人格表现。

与此相联的是吸毒者的躯体戒断症状。吸毒者在无法获得毒品之时,或在戒毒期间会产生许多症状,表现为:流泪、流鼻涕、打哈欠、口干、体毛竖直、便秘、出汗、心慌、失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全身疼痛、虫蚁感、阵发性抽搐、厌食、意识障碍、紧张焦虑、坐立不安、情绪不稳等。如果能成功戒毒,这些症状会慢慢消失,但是,正是这些症状和生理反应成为吸毒者戒毒的关键。有些吸毒者脱毒后,由于戒断症状的困扰,会让他们再次产生寻觅毒品的想法,即心瘾。

而且,即使一些人戒毒成功,而且已经没有躯体戒断症状存在,但他们再次回到熟悉的吸毒环境中,或者看到吸毒的场景,便会产生无法遏制的渴望。所以,他们在脱离强制戒毒环境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毒品,这种心瘾甚至可以持续十几年。

最后是一些人吸毒成瘾或戒断毒品后对行为控制能力的减弱,换句话说,是对冲动和欲望的控制力的减弱,也称为冲动控制障碍。由于吸毒成瘾者普遍有冲动控制障碍,吸毒者脱毒后三个月的复吸率高达95%以上。

三种依据的解释

尽管职业戒毒工作者大致可以根据躯体特征看出一个人是否是吸毒成瘾者,但还是要根据上文三种情况同时具有才能科学和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吸毒成瘾。

首先是检测人体内是否有毒品成分。现在可以比较方便地检测尿液和血液中的毒品成分。例如,可以用毒品检测试剂一次就能检测人尿液中的毒品代谢物,从而快速甄别一个人是否吸服吗啡、冰毒、摇头丸、大麻、海洛因等毒品。这些检测试剂包括吗啡快速检测试纸(MOR)、安非他明快速检测试纸(AMP)、冰毒快速捡测试纸(MET)、K粉快速检测试纸(KET)、摇头丸快速检测试纸、可卡因快速检测试纸(COC)、大麻快速检测试纸(THC)、巴比妥快速检测试纸(BAR)、美沙酮快速检测试纸(MTD)等。

如果尿液检测结果不准确,还可使用血液检测方法。现在比较灵敏的检测方法是气相色谱一质谱新方法,可以检测A,Az液中鸦片类、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等10种常见毒品。

而对于吸毒者的吸食、注射毒品行为则可以由医务工作者、社区服务人员和警察进行调查,以确认个人是否吸毒。最后便是专业医务工作者判断某人有否戒断症状,以及某人是否被公安机关查处过吸毒。

如果认定个体同时具有这三种情况,就可以基本认定一个人吸毒成瘾,可以依法对吸毒成瘾人员采取戒毒措施和提供戒毒治疗。专业人员等如果认为有更为合理的判断吸毒成瘾的方法,也可以提出,以便有效帮助吸毒成瘾者戒毒。

碳纳米管可能改变世界的八种方式

杨孝文

你可以把碳纳米管想象成是由厚度仅为一个碳原子的碳薄片卷成的管状物。它具有惊人的强度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导电及导热能力,因此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将它用于癌症治疗、氲燃料车等广阔领域,甚至建造太空梯和打造现实世界的“蜘蛛侠”。下面是几种碳纳米管可能的应用途径,它们中可能有些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只要其中几项技术变成现实,人们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就是值得的。

8、超级X光

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新成像系统生成的图像,将比现在使用的X光和CT扫描更加清晰,而且成像更快。X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是,它内部的金属丝被加热到临界高温时会释放出电子,这些电子穿越人体,撞击到人体另一侧的金属电极,生成图像。CT扫描则通过交替改变电子来源,产生三维图像。美国研究人员通过给碳纳米管施加电压,让它们同时发射出数百个电子。由于没有金属丝需要加热,这种新系统比常规X光仪的速度更快,而且这种多功能纳米管发射器还能在不需移动的情况下,从多角度拍摄图片。

7、开发氢燃料车

制造由氢燃料电池供能的汽车一直是人类的清洁能源之梦,但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是因为要使用铂催化剂来加速电池反应的速度。美国一个科研组发现,利用上面涂有氮的碳纳米管,可以制成更加有效的催化剂。虽然目前纳米管的造价也非常高,但取自石墨的碳纳米管未来终究会比铂划算。

6、快速的医疗诊断

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碳纳米管有助于解决非常棘手的医疗问题,比如可以制成用来诊断真菌传染病的生物传感器。传统方法在收集细胞样本后,要在实验室的培养皿里进行培养,查看它里面是不是有白色念珠茵出现。而新的方法则利用碳纳米管和抗体(主要攻击假丝酵母细胞)制成晶体管。把细胞样本放在传感器上,酵母细胞和抗体之间的互动,改变了该装置的电流。传导性极好的纳米管记下这种改变,研究人员根据记录结果,可以测量出样本中出现酵母细胞的数量。

5、世界上最小的芯片

科学家可以利用碳纳米管制成芯片,取代现有硅芯片。几个科研组已经找到把碳纳米管展开,制成厚度仅为一个原子的石墨烯薄片的方法。石墨烯跟硅一样,都是半导体,但是可大大提高电脑芯片的处理能力。展开纳米管要求非常严格,科学家把纳米管粘贴在高分子膜上,然后利用氩气腐蚀掉“管子”之间的“纽带”,从而形成石墨烯薄片。

4、模仿壁虎研制强效黏合剂

壁虎的脚上覆盖着数百万根微小的纤毛,每根纤毛的顶端都堤压板形。由于壁虎脚落在物体表面时,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即范德华力,因此壁虎可以克服重力,在天花盘上如履平地。研究人员模仿壁虎脚掌的结构,把纳米管垂直排列,然后把更短的纳米管连接在它们顶端,看起来像分叉的树梢一样。这种黏合剂在多种物体表面上都能用,无论是粗糙的砂纸抑或光滑的玻璃。

3、柔软可弯曲的电子设备

无论是折叠起来,还是像揉报纸一样把它揉成一团,它的性能竟一点不受影响,你相信有这样的电脑屏幕吗?日本研究人员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用有弹性的成对纳米导管制造的)制成一个显示器。当有电流通过时,有机发光二极管里的有机成分会发光,从而使这种显示器不需要背后照明,因此它们比传统显示器更薄。

2、太空梯

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管制成气凝胶,结果发现它像钢铁一样结实。给它施加电压后,这种材料的柔软度会比橡胶还好。这种材料的应用途径有哪些呢?其中一种是用纳米管制成绳索,当作太空梯的电缆。太空梯可以把宇航员、货物送入轨道。近10万千米长的太空梯必须非常结实,柔韧性非常好,这样才能抵御大气风暴和太空碎片的侵袭,同时它们还必须非常轻,这样才不会被自身重量坠断。

1、治愈肿瘤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把碳纳米管注射到患有肿瘤的老鼠的肾脏里,然后向肿瘤发射近红外光。这些碳纳米管通过震荡,对激光流产生反应,这个过程产生的热量足以杀死周围的肿瘤细胞。在接受激光治疗的老鼠中,注射纳米管数量最多的一组,有80%老鼠的肿瘤缩小或者消失不见了。这种方法显然对老鼠的的内脏没有任何损害,仅在它们的皮肤上留下轻微的烧痕。当然,在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人体以前,还要进行很多试验。

[考古论今]

亚马逊:被忽视了的文明?

郑小龙

早有人提出疑问,通常大河流域总是会伴随着一些古代文明,为什么单单亚马逊河流域没有出现文明古国呢?学者们曾解释说,亚马逊不是个适合人类大面积居住的地方,因为亚马逊河中上游流经热带雨林,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繁衍生息;下游流经巴西平原,巴西平原属于热带平原,有大型食肉动物分布,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人们得出了这样一个传统又符合常理的观点,那就是在15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进入亚马逊盆地之前,那里没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但是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却证明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有证据表明亚马逊确实可能存在过远古的文明。

卫星技术发现森林中道路

现在,随着航拍和卫星成像技术的成熟,人们对亚马逊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研究。由于巴西和玻利维亚边境地区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因此考古学家可从空中清晰地看到巨大的街道、沟渠和围墙等。

2010年1月,卫星图片及飞机观测都显示出:在巴西与玻利维亚边境的亚马逊盆地有大约260个几何形状的土木工程。这个方圆为250平方千米地区里,圆形、正方形及其他几何图案的形状形成了一个街道、沟壑及围墙的网络。这些遗迹一般都是土木结构,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还有的是同心圆或是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如六边形、八边形等,中间有道路相连。这些建筑年代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早得多,一些可以追溯至1283年,最早的建筑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200年。在对遗迹进行初步挖掘后,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都是一个此前未知的文明存在的证据,在亚马逊丛林可能存在着一个远古文明。

“兴谷花园城市”的发现

事实上,早在200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迈克尔?赫肯伯格博士便有类似发现。他所率领的考古队在巴西中北部的亚马逊雨林中,发现了“兴谷花园城市”——它有千余年历史、呈网络状分布。迈克尔估计,这些环形村庄可分别容纳2000至2500人,而它们的形态极为相似,就连村子间的道路也有相同的数学特征。在迈克尔看来,“兴谷花园城市”虽算不上大城市,但已具备都市化生活,其规模与中世纪的城镇或古希腊的城邦相差无几。它表明,在三四千年前,这里的人们已能有效利用冲积平原和高原的地理特征,建造自己所需的建筑。

神秘的古路是文明的符号?

传统的考古学往往关注古代的遗址,比如纪念碑、居民点、城市、墓地、人工土堆以及其他一些重要设施。而一些文化景观,比如道路、灌溉水渠、农田等充填在遗址与遗址之间的事物,往往容易被考古学家忽略。一个比较新的考古学领域——“景观考古学”把景观也看成重要的考古对象,因为景观能够提供关于古代人每天生活的新线索。景观考古学研究表明,道路在古代亚马逊地区的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个叫肯尼思?李的考古学家在位于亚马逊冲积盆地的河流上游玻利斯地区发现了古代的道路和水渠,并向外界做了报导。后来的考古学家利用航空照片发现,当地有一些由小树排列而形成的笔直的暗线,区别于旁边浅颜色的绿草覆盖的土地,那些暗线其实就是道路。利用更清晰的卫星照片,人们发现,绝大多数的道路都非常直,延伸几千米远,而且彼此平行的道路也很常见。

为什么玻利斯地区的古代人会修建如此多的道路?在古代,当地没有运输用的骡马或车轮工具,因此他们似乎没有修建这些道路的需要。这些道路的确可以用于走亲访友,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十分方便。可是,这些丛林中的道路如此宽阔,如此笔直,如此数量众多,让现代人觉得这些古代人简直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进行过度建设!考古学家推测,如果不是经济上的需要,这些道路可能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或者是文明炫耀的象征。同那些用石块修建公共建筑、庙宇的民族不同,这些玻利斯地区的古代人似乎以在空旷的土地上修建土木工程为荣。也许,那些从远方来拜访玻利斯居民的人很可能还没有到达城市里,就已经被沿途宽广的道路征服了,他们将会对玻利斯居民产生敬畏。然而,当时的玻利斯居民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修建如此庞大的道路网并维持下去?他们修建道路的真实用意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没有答案。

古代天文观测站的发现

几年前,巴西考古学家宣布在亚马逊森林发现一个石柱阵的观测站。它由127块3米高的花岗岩组成,并以均匀的距离模式形成一个圆形。考古学家从邻近发现的陶器碎片推测,观测站应有500年至2000年历史。研究员将这次发现比作英国神秘的史前圆形巨石阵。这个遗址类似一座可供作天文台的神殿,因为那些巨石按12个月的太阳运行路径摆放,冬至阳光正好能够穿过其中一块石的孔洞,估计用来计算农耕和祭祀的时间。这个发现表明古亚马逊人拥有天文知识,印证了当地曾经有过先进文明。考古学家认为:唯有一个有复杂文化的社会,才会有这样的遗迹。

黑土的秘密

有些学者认为,由于亚马逊土壤的营养含量极低,不适合发展农业,因而也无法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所以亚马逊地区不可能有农业文明。但“黑土”的发现有力地反驳了这一观点。

考古学家在巴西城市马瑙斯不远处发现多条“黑土”地段。这种黑土是印第安人用木炭、人粪、有机物和泥土混制而成。现代研究证明,黑土是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亚马逊盆地农业文明遗留下来的少数遗迹之一。当地农民发明了一种极其肥沃的人造土壤——黑土,据说它由森林的黄土掺杂木炭制成,拥有再生和恢复功能,无需添加任何肥料,可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即使在炎热潮湿(导致有机物快速分解)、频降暴雨(冲走重要的营养物质)的气候条件下,黑土依然可以存续数世纪之久。

考古学家据此认为,亚马逊曾出现过复杂的文化社会,当时的人已懂得制瓦器和开垦耕种,只是因为欧洲殖民者的出现令土著人口大减后,才令人产生亚马逊是原始雨林的印象。

亚马逊原始部落被发现

2010年11月,人类学家在亚马逊森林中发现了一个原始部落。此前,人们对这个原始部落毫无认知。他们说着无法被识别的语言,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该部落与外部世界的第一次接触是在秘鲁的纳瓦?南堤自然保护区,他们和那里的工作人员不期而遇。据报道,部落原住民一般裸露上身,上嘴唇有铁环,使用矛和刀外出寻找食物,并用棕榈叶和甘蔗为自己建造临时居所。自意外邂逅起,研究人员便秘密与这些原始部落互动并展开研究,并用手中的镜头拍摄到了罕见的原始部落日常生活图片。国际生存协会认为,在亚马逊丛林中,仍然有约15个部落还未被世人发现。这些部落的发现将对揭开亚马逊文明之谜具有重大的意义。

考古学家的猜测

伦敦大英博物馆美洲分馆馆长科林?麦克尤恩指出,河流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早期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亚马逊古文明一直都被低估和被忽视。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亚马逊曾修建过金字塔,或发明过任何一种书面语言,然而就其不断提高的社会复杂性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原始森林与游牧部落,而是一种意义重大的定居文明。考古学家猜想:2000年前亚马逊森林已有人居住,还发展出先进的社会,人口当时更可能达数以百万计。在欧洲人带去致命的疾病和瘟疫之前,亚马逊作为当时世界上人口聚居区之一,已维持了千余年的蓬勃发展。

亚马逊文明是如何毁灭的?考古学家猜想,可能是最早登陆南美的欧洲人带来的瘟疫或流感等疾病毁灭了亚马逊文明。常见的感染疾病对那些携带它们进入亚马逊的人并没有多大威胁,但对于当地的原住民来说却是致命的。与外界隔绝的土著人更容易受到感染,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对流感等病菌产生过抗体,土著人群完全没有免疫力。不管具体的原因是什么,但亚马逊盆地曾经存在过一个十分稳定、高度发达的社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植物之美]

从裸地到森林的神话

史 军

冰岛、印度尼西亚的火山爆发,俄罗斯的森林大火让本来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了不毛之地。然而绿色并不会就此中止,就像5亿年前从海洋登上陆地的第一个绿色植物一样,植物会把这些地方再次开发成绿色生命家园。

只不过已经在地球上历练了5亿年的植物家族显然已经非常熟悉这些生存环境,并且植物家族也演化出了具有不同特性的拓荒者,用不了多久(不过,要出现森林大概也需要千年的时间)就能为这些“意外”出现的荒地披上绿装。

拓荒第一波

——地衣中的藻菌共舞

火山喷发造成的裸地,湖水退却形成的沙地,以及冰川融化后形成的土地是真正的不毛之地,简直无异于洪荒时代的地球,这里没有稳定的水分和矿物质养分,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足够厚的土壤供植物扎根,一般来说,就算根系很浅的草本植物也需要平均厚度达9厘米的土壤。显然,在坚硬的岩石上扎根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这也难不倒植物家族,绿藻和蓝绿藻分队就是为此而生的。这些简单的生物,有很多孢子飘荡在空中,只要碰到水分和温度适合的地方就可以开始动工。不过,在光秃秃的岩石上生长毕竟还是有难度的——如果刚刚才开始“晒太阳”造淀粉,一不小心就被狂风吹走,那不真成了“杯具”了。

为了能固定下来,它们找到了真菌来帮忙。真菌会利用菌丝牢牢地抓住岩石,同时还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来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营养。同时,这些真菌会在菌体中央留下供藻类住宿和工作的空腔。当然,这些住宿空间可不是免费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大部分营养都被真菌当“房租”收去了。虽然看似有些不平等,但是由此获得生长机会的藻类植物对这件事也不怎么介意,数亿年来,这样的合作关系一直维系不变。

在地衣勤勤恳恳的工作下,坚硬的岩石开始变得松动破碎,再加上自然界日晒雨淋、严冬酷暑的作用,出现了最初的一丁点土壤,为后续植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拓荒第二波

——小个头苔藓大作用

虽然地衣促进了岩石的松动,但是此处的土壤含水量还非常少,并且裸地的温差变化极大,对于需要尽快扎根的草木来说,还是巨大的挑战。这时,苔藓植物作为一个重要的梯队登上了舞台。

同地衣一样,苔藓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不断分泌酸性物质,将岩石表面不断溶解,溶解下来的细碎岩石连同常年累积起来的苔藓遗骸最终构成了真正的土壤。

另外,苔藓可以吸收为自身体重15~20倍的水分,并且这些水分会被苔藓珍藏,它们向大气中释放水分的速度(蒸发量)只有同面积水面的1/5。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花卉市场上经常看到花盆里放有苔藓,或者在运输花卉的根部绑有苔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它们良好的吸水性。当然,苔藓吸水作用的最重要用途还是在自然环境中创造具有较稳定水分条件的土壤环境,从而为更高更大植物的到来创造条件。

虽然,苔藓“啃”岩石,以及吸收和储藏水分的能力都十分强大,但是这些植物体内没有完整的水分运输系统,并且也没有真正的有疏导组织的根系,所以只能生活在岩石的表面。

拓荒第三波

——真正的叶片出现了

种子要来到这里。首要条件是体态必须非常轻盈,这正是以飞蓬、蒲公英为代表的菊科植物种子所具备的特殊能力。这些植物的种子不仅轻,还装备了滑翔装置,可以去到很远的地方,甚至是海里冒出的一座火山岛上。耐贫瘠是拓荒植物能够顽强生存的又一个必要条件,在这方面,以紫菀为代表的菊科植物也是当仁不让,它们扎实的多年生根系可以从土壤中汲取出有限的营养资源。

比起磷、钾这些从岩石中可以得到的肥料,氮肥是更加宝贵的资源,因而携带“固氮工厂”生产氮肥的豆科植物就成了辅助梯队。在休耕的土地上,经常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紫花苜蓿,人们看重的就是它们自身生产氮肥的能力。虽然这些植物的生长期有限,但是对于土壤环境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可以为更多的花花草草前来定居提供充足的营养条件。当然,这类携带着强大营养加工厂的植物也会坐地为王,要是它们赖在这些土地上不走,就会给后来的植物带来麻烦。在冰岛,人为种植的豆科植物羽扇豆就成了霸占土地的“山大王”。

实际上,对于森林火灾过后形成的裸地,用不着地衣和苔藓帮忙就能为草本植物提供栖身之所。并且,这些地方还有残留的腐殖质,灰烬中的大量矿物质还能帮助草本植物茁壮成长。

草本植物的出现,让群落看起来像是一个真正的植物群落了。没办法,在大多数人看来,没有什么比绿色的叶片更能代表植物的欣欣向荣了。草的出现,使得光合作用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蓄积起大量的腐殖质,这当然也引来了更多的动物。

拓荒第四波

——这可不是盆景

在草本植物兴冲冲地拓荒的时候,小灌木们也跟着前后脚到来了。后者虽然在初始阶段相对稀少,但是在草场上显得十分出众,谁让它们的个头要高过小草好多呢。

有些杜鹃花就是这样的先锋小灌木。笔者曾在川西高原一个因为山体滑坡形成的湖边草场上看到,很多低矮的杜鹃花已经聚集到这里,在它们根部积累的枯枝落叶就像一个个天然的花盆。由于杜鹃花枝叶的庇护,这个地方显然要比开阔的草场环境舒适得多——白天不会被阳光暴晒,夜晚气温又不会降得太多,从而保证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另外,枯枝落叶加上密布其上的苔藓还能蓄积起一部分水分,为种子的保存和幼苗的生长都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一棵冷杉的幼苗正在这个庇护所里慢慢成长。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是杜鹃花抚育了森林未来的王者。

另外,灌木生长起来后,为鸟类等长途迁徙的动物也提供了落脚点和庇护所,而这些家伙顺便带来的“便便”里没有被消化掉的种子,或者故意藏于此地、作为粮食储备的树籽,就此留了下来,甚至生长起来。

于是,森林出现了。

拓荒第五波

——森林是尽头吗?

生长在杜鹃花灌丛中的冷杉终将长高,在温带森林被针叶树覆盖之后,只剩下高耸的红杉和云杉;亚热带森林则由栎树、山毛榉等壳斗科植物当家。似乎一切表演到此都结束了。

实际上,此时此刻,生长于斯的树木都在大量生产种子,这些种子在浓浓树荫遮避的土壤中可以睡上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直到它们头顶的大树因为狂风等意外而倒下,它们才会冒出头,继续父辈们的开拓历程。

那些完成了使命的杜鹃花家族又会去其他地方开拓新的领地。当然,在冷杉和云杉的森林中,像树生杜鹃这样的杜鹃花品种会爬上枝头,享受阳光和高大树木提供的散播种子的优良平台,尽情成长。

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森林中,这样的生长关系更是有趣,以蝴蝶兰为代表的不少兰科植物以及凤梨,在树干上开拓出了新的领地。这些家伙依附于树干之上,既免除了林下的阴郁之苦,同时还能让自己的花朵和果实更显眼,吸引来为其传播花粉的昆虫,或者引诱那些馋嘴的、散播种子的小动物,增加自己繁衍后代的机会。当然,这些植物可不是轻易就能长到树上去的,它们的扁平根系可以牢牢抓住树干,叶片可以从潮湿的空气中汲取水分,这样的能力保证了它们开拓出一个空中花园。就这样,一个新的生活群体就此建立了起来。

那些特殊的演替过程

并不是说,所有的土地都会经历从裸地到森林的变化。植物群落可能停止在其中的一个场景,比如在寒冷的北极圈苔原地带,作为主角的地衣可以绵延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地面上覆盖的都是地衣,以驯鹿为代表的动物都是以此为正餐的。

在澳大利亚的季节性森林火灾中,桉树的种子凭借厚厚的外壳能躲过大火的侵袭,在大火过去不久,它们就从土壤里冒头了,很快便占领了由父辈们据守的领地。不过十多年,这里又长起了郁郁葱葱的桉树林。整个过程似乎就是一出桉树的独脚戏。

除了这两种自己跟自己玩的情况,在多类型植被的演替中,也并不都是互帮互助的情形,就像不是所有的草地上都会长出森林一样。在巴拿马被休耕抛荒的林地中,禾本科植物象草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它们凭借强大的根系和能有效阻止其他植物萌发的根系分泌物,就像上面提到的羽扇豆一样当起了“山大王”,使得森林出现的时间被大大推迟了。在植物的演替过程中,更多的其实是这种竞争关系。

结束语

从裸地到森林,一个物种的存在为其他物种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人们常说,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金字塔,在我看来,这样的系统远没有金字塔牢靠。比较而言,更像是小朋友用积木搭起来的一个房屋模型,不同物种间看似联系紧密却又相当松散,整个模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地的环境正像孩子的双手,依据自己的喜好搭建起来模型,同那些依据生活环境而塑造出来的植被倒是有几分神似。它们的核心都在“适应”两个字上。

野菱

冯 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誉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水体污染程度日益严重,许多原生植物,如海菜花等灭绝。历经多年综合治理,部分入湖河道水质有了很大改善,一些曾经灭绝的水生植物又重现滇池,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野菱就是其中之一。

涉江采菱由来久

野菱,又名刺菱、菱角,菱科菱属植物,该属有30种。菱科的化石见于北荚、阿拉斯加及西伯利亚的晚白垩世三纪(7500万年前)。菱属植物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以东亚的种类最为丰富,我国是野菱主要分布区,还和印度同为菱属植物改良种的中心地区。 作为我国常见的菱属植物,野菱主要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省,常生于海拔1000~2700米的湖泊、库湾静水区。安徽明光市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26万亩的水面成为最大的菱角产地,年产量可达l 000余吨。在三湖中,七里湖的野菱因量多、质优、无污染而独占鳌头,这里出产的野菱也获得了“七里野菱”的美誉。 在古代文献中,2000多年前就有关于(野)菱的记载。《楚辞》中提到“涉江采菱发阳阿”,阳阿就是当时流行的采菱歌谣。“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唐代诗人王维生动地描述了江南水乡满湖野菱的优美景色。宋朝大诗人苏轼在《画堂春》中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描绘出一幅欢快的采菱图。“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曾绘制《采菱图册》,其中一幅用笔高古雅淡,青螺一般的远山下一池白水,墨绿色的菱叶重重叠叠成之字形遮蔽了三分之一的水面,着红装的女子三三两两地在菱叶深处荡舟。金农题诗云:“采菱复采菱,隔舟闻笑歌,王孙老去伤迟暮,画出玉湖湖上路,两头纤纤曲有情,我思红袖斜阳渡。” 在医学典藕中,有关野菱的记载更是详细。《本草纲目》云:“野菱自生湖中,叶、实俱小,其角硬直刺人,其色嫩青老黑。”《纲目拾遗》记载:“刺菱乃小菱也,生杭州西湖里,六桥一带多有之,以其四角尖如针芒刺手,故名;其菱大者如蚕豆,小者如黄豆,味绝鲜美,虽至秋老,亦不甚大。”

结构习性皆独特

作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野菱的枝叶长得很有趣,细长的茎上长着两种形状完全不同的叶子,这在植物学上叫异型叶:其中一种是漂浮叶(在菱属各种中,野菱的浮水叶较小),聚生于茎顶,叶片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内红外翠,叶柄长3-10厘米,中上部膨胀成为狭纺锤形的海绵质气囊,帮助叶子浮在水面;另一种是沉水叶,含叶绿索,排列于叶柄基部两侧,具羽状深裂。花盘杯状花单生叶腋、白色。坚果三角形,很小,其基部前后各有一个下倾(偶见平伸)的尖锐角刺,绿色,上方两刺向上伸长,下方两刺朝下,果柄细而短;果肉类白色。果实味甜微涩,外壳木化而坚硬。花期7~8月,果熟期在10月。

野菱多生于水塘或田沟中,苗期沉于水下,成熟时,叶子浮于水面;常自花受精,有时也依靠昆虫传粉,果实靠动物和水流散布。野菱常成群生长,覆盖较大面积水面。群落伴生植物有黑藻、狐尾藻、青萍等。它们喜阳光,抗寒力强,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很强。胚根停止发育后,野菱会逐渐生出次生根。在这些次生根中,有一种纤维状的不定根会伸进泥里吸取养分,另一种同化根则飘浮于水中,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夏末秋初,野菱的花梗伸出水面开花,在清晨的几个小时里,花受精后,花梗就沉于水面之下,结成果实。一个多月后,果实长大成熟,会由淡红色的嫩菱逐渐变成黑褐色的老菱,果壳由嫩变硬。菱角的角由萼片发育而成,是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逐渐发展出来的武器,为的是保护自己的果实不被鱼、鸭等动物吞食,像铁锚一样的菱角能够把刚生出的幼苗固定住。野菱的两片子叶也很有意思,一瓣很小,另外一瓣几乎挤满了整个硬壳,当它发芽的时候,小子叶跟胚根长到壳外,依旧留在壳里的大子叶会伸出一根长长的叶柄,仿佛系住锚的长索那样。菱茎能在3-4米深的水下生长。它的所有这些性状都是对水环境适应的结果。

一身上下全是宝

在环境科学中,野菱可指示生态环境中水体的清洁状况和水生群落的区系地理特征,它们也是鱼类的栖息地和产卵场。

野菱的果实为稀有坚果,也是优良的食疗果品。在《本草纲目》中,野菱是补脾健胃、生津止渴、解毒消肿药。野菱肉(子叶)富含淀粉以及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B、C)、多种微量元素等。果实生食,有消暑热、止烦渴、治疮肿、利尿通乳的功效;熟食或制成菱粉服食,可健脾胃、益中气,对胃溃疡、痢疾等疾病有疗效。野菱的花、菱壳、叶柄、菱叶等皆可入药。菱茎可用于治疗小儿头部疮毒。

由于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长习性,菱属植物在双子叶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菱科和柳叶菜科有密切关系,过去曾归入柳叶菜科,但因它的予房两室,每室各有一颗胚珠,且果为坚果状,所以人们将其分出自成一科。

在1753年植物学家林奈建立菱属时,该属还只有一个种。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种发表,至今已有近百个种级名称。同时,随着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改进,人们对菱属植物的认识也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菱属植物形态变异较大,不同研究者所选用的材料因性状不同,从而导致菱属植物属下分类系统不能被各学者普遍接受,对菱属植物的种类划分至今仍有较大争议。但争议双方都承认,细果野菱为现存菱属中最原始的种。

水质恶化致濒危

水体环境质量恶化是野菱濒危的主要原因。野菱自身较为稀少,竞争力不强,易受危害。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过量采捞,围堤、网箱养殖、水质污染等,使得湖底腐殖质增多,水质混浊,这些因素都不利于野菱生长;加之野菱幼苗常常会被鱼类咬食,导致其更新困难。野菱稀少濒危,其实受影响的并不仅仅是这一类植物,许多同它伴生的沉水植物也会受到影响,由于缺乏野菱共生,它们也在陆续灭绝。 2007年,湖南沅江市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野菱原生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在新湾镇洪家嘴村赵家坝湖汊,划定国有水域滩涂270亩为沅江市野菱原生生态环境核心保护区。

[科学与生活]

生活中的助眠食物

谭敦民

如今,睡眠问题是中老年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这句流传很广的经验之谈,清 楚地概括了人生的睡眠状况。

但是,有不少食物具有养生安神的作用,这些食物既没有西药的副作用,也没有中药味苦难吃的尴尬。有失眠问题的朋友不妨试用。

牛奶

牛奶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等等,它不仅是全面营养品,还具有养心肺、补气血之功效。临睡前喝一杯牛奶具有镇定安眠作用。牛奶中含有吗啡类物质和一种叫左旋色氨酸的物质,会使人产生适度的疲倦感,既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又避免了安眠药物的副作用。

大枣

大枣又名红枣,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c、有机酸、黏液质、钙、磷、铁等等,有补脾、养血、安神之益处,因而有助眠作用。晚饭后,用大枣熬水加点红糖;或用十枚红枣、五根葱白煮水喝;或者用大枣与百合煮粥喝,都能够起到加深睡眠的作用。

食醋

平素看似不起眼的食醋,却有帮助睡眠的作用。这是因为食醋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消除疲劳的作用非常明显。如果长途旅行之后,十分疲劳,且难以入睡,可以用一汤匙食醋兑入温开水中饮服,然后静心闭目,一般便会安睡。不过,这里的食醋是指酿造的醋。化学醋、醋精之类的不在此例。

核桃

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保健作用。核桃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核桃仁中含有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在衰老过程中锌、锰含量日渐降低,铬有促进葡萄糖利用、胆固醇代谢和保护心血管的功能。核桃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最好是配以黑芝麻,捣成糊状,在睡前服用。

蜂蜜

蜂蜜主要成分有: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各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与人体血清所含比例几乎相等的20余种矿物质;约20余种促进人体生长和代谢的维生素;多种活性酶等等。临睡前,喝一杯蜂蜜水可以起到助眠作用。

小米

小米中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外,还含有色氨酸等物质,而且小米的色氨酸含量居谷物之首,食后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大脑内色氨酸的数量,对阳盛阴虚、夜不成寐有一定治疗作用。取小米煮粥,每晚食用,可以收到助眠安神的效果。

其他安眠食品还有,糯米、莴苣、百合、莲子、藕与藕粉、龙眼、桑椹、食糖、全麦面包、葵花籽等等。

[心路绿洲]

冥想中的健康

邓玉琴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入公园里时,早起的人们已整齐划一地打起太极拳;当夕阳西沉,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不仅没有休息,反而来到健身房跟着瑜伽教练练习呼吸,舒展身体。在国外,太极、瑜伽等冥想练习也早己深入人心。在美国源自东方的心智觉知减压训练自1979年开展以来,已经有18000余人参加该训练。

的确,冥想已在世界各国悄然兴起。世界各国的专家将冥想训练广泛应用到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心理疾病患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物质滥用、饮食障碍患者、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等)以及身患重病的人群中,并积极使用科学方法来深入探讨其有效性的机理。

冥想的渊源与种类

冥想到底起源于哪里?并无人知道,但数千年来,它多被东方宗教和文化传统所推祟。大体来说,冥想被看作一种专注力和自我调节训练。训练中,练习者端坐或身体姿势在移动;同时内心世界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专注于一个词语(咒语),或自己的呼吸、外界的某种声音、某一物体,或者身体感觉等等。随着练习时间的推移,练习者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身体放松、内心平静更有甚者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有西方学者将冥想训练分为如下几种:

咒语冥想,它一般又分为:超觉冥想、松弛反应以及临床标准化的冥想等。这类冥想训练是以专注于某句话或某个词语为特征。

心智觉知冥想,它包括:内观、禅宗冥想、心智觉知减压训练、心智觉知认知疗法以及整体身心调节法(Integrativebody-mind training,IBMT)。这类训练的特征是:以接纳的态度客观地观察当下发生的身心内在外在的体验;同时,强调将训练要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简而言之,就是学会——活在当下。

当然还有我们最熟悉的瑜伽和太极也是冥想训练中重要的两类。上述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它们有些训练部分是有重叠的。比如:在心智觉知减压训练中,有一部分的练习就包括了瑜伽。

与冥想有关的科学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有规律地冥想训练可有效帮助各类练习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幸福体验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具体来说,体现在对身体呼吸、心理的改善以及对大脑健康的调节上等等。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戴维森与心智觉知减压训练的创始人约凯特一辛合作进行研究,开展了一项员工心智觉知减压训练,为期8周,1周一次授课,之后回家完成家庭作业。8周后,相关测试发现:完成训练的员工中,其与积极情绪有关的大脑左前额叶的活动要显著活跃,同时其抗体也增加了。进而证明:心智觉知减压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加积极情绪,提高免疫力。在疾病人群的研究中,也同样发现:冥想训练可以提高免疫力。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共对67名艾滋病毒成年携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参加1天减压训练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有所减缓。此外,随着训练次数越多,就更能缓冲CD4+T淋巴细胞的下降。而CD4+T淋巴细胞是衡量免疫系统抵抗艾滋病毒的指标。

现代心理治疗主要源自欧美国家,不过,越来越多的心理治疗方法融入了东方元素。香港中文大学陈瑞燕教授与少林禅武医研究院的德建禅师合作,进行了一项德建身心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性的对比研究。其中,德建身心疗法是根据中国传统少林禅宗理念发展而成的一项身心疗法,应用于治疗情绪和认知功能疾病。认知行为疗法是西方著名的心理治疗方法,其有效性得到过广泛的临床证明。研究者招募了40名有不同程度抑郁情绪的志愿者,随机分配到德建身心疗法组和认知行为疗法组,接受相应的治疗训练。各组疗程为4周,每周一节,每节90分钟。训练结束后,进行心理量表填写与脑电波信号采集。结果显示:抑郁情绪属于中度至严重的参与者中,只有德建身心疗法组的参与者抑郁情绪呈显著下降,同时该组反映积极情绪的脑电波信号也有明显的改变,即积极情绪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西方,有很多心理治疗专家将西方的心理疗法融入心智觉知元素,并已在临床研究中证明其有效。

短暂冥想带来健康

可能有朋友会发出疑问:每天都很忙,工作后回到家就想睡大觉,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打坐冥想。其实,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短暂而集中的冥想训练也会引起身心的变化。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唐一源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干U上发表题为“短期冥想训练提高注意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文章,该研究中,招募的是大学生志愿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一组大学生进行5天的整体身心调节法训练;另一组也同时进行5天的放松训练,每次均为20分钟左右。结果表明:与放松组相比,整体身心调节法训练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注意力、认知表现,可以改善情绪且有效降低身体内的压力荷尔蒙,提高免疫指标。

2009年,该研究组再次发表研究报告:采用了脑成像技术和生理记录等方法发现:5天短期的整体身心调节法训练还可以对参与者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变化。该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脑电波、脑代谢、心率变异性和皮电等一系列客观指标的积极变化上。此外,随着练习时间的递进,从1周、2周到4周,调节法的累积效应得到了显著增强。上述的研究人群主要集中在中国大学生,同样在国外人群中,也发现了整体身心调节法所带来的积极效应。练习该调节法4周的美国大学生(共计11小时),其大脑白质结构发生了改变。以前有研究发现成年人通过一段时间不断地练习某项技术,如:练习3个月抛绣球或者长期学习第二语言,其大脑内的灰质结构会发生变化或大脑特定区域的灰质密度会增加。这些变化反映了大脑的可塑性。新的研究证明:冥想训练还可以塑造和影响大脑中的自我调节相关区域。

在当前高度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我们心力交瘁。何不抽空冥想一下呢?每天抽出几十分钟的时间练习瑜伽,静静地感受身体的舒展,或者闭目冥想细细地聆听内心的声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练习,而身心也在这坚持中获得净化与提升,健康幸福的智慧人生其实触手可得。

[健康话题]

该不该对抗“自由基”?

孙学军

如今,很多新鲜的科学名词都走近了日常生活:“自由基”就属于百姓耳熟能详的一类科学名词。在“对抗自由基”、“清除自由基”等广告宣传的轰炸下,大家很难对自由基有什么好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由基,它与我们人类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呢?到底该不该对抗自由基呢?

说到自由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氧化代谢。氧化代谢是人体产生能量的必要过程,氧化磷酸化过程都是自由基反应,可以说没有自由基就没有生命。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谈自由基而色变?这要从自由基被发现的历史来看这个问题。

最早研究自由基的是化学领域。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团,它是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接下来一些放射生物学家发现,辐射可以造成自由基增加,从而产生损伤效应。后来人们证明,人体组织内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才明确人体也能自己产生自由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对自由基有了更多了解。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很多疾病都有自由基的参与,如:白内障、高血压、老年痴呆、肝炎等。

从这些情况看:自由基确实有比较“恐怖”的历史。但没有自由基可以吗?自由基反应是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保障,没有自由基就没有能量代谢,这一条就足以说明其存在价值。也许有人会说,能量代谢的自由基是限制在线粒体内的过程,我们平时说的自由基是指那些没有限制的自由基,它们是有毒的,而且体内存在抗自由基的系统就是证据。如果没有害,这些抗自由基系统的存在又有什么用呢?

这里提出了一个关键点:我们体内存在有害健康的自由基,同时也存在一个对抗系统。所谓生物体系,就是一个可以控制或者说缓冲的系统。大家可以想想酸碱平衡,酸好还是碱好?应该说平衡才好,任何一个方向失去平衡都是病。其实对自由基来讲,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人体只要在健康情况下,自由基的生成和破坏应保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是对抗自由基最好的缓冲体系,如果任意增加任何一方的力量,这种平衡被破坏,都有可能导致疾病。例如,当发生组织缺血再灌时,自由基大量出现,大大超过组织抗自由基能力,过多自由基就会产生破坏作用。这个时候,我们补充一些抗自由基的药物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干扰这个平衡。

一些人平时不断吃一些抗氧化药物,如脑白金、黄金搭档、葡萄籽提取物等,期望通过抗自由基而保持年轻健康。殊不知如果大量服用这些保健品,可能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体内出现抗自由基物质过多,长时间引起机体调节,使摄取这些物质的能力下降或者排泄能力增强。为保持健康,你必须不停地增加抗自由基物质,类似于药物依赖。=是体内自由基被“抗”下去了,实际上自由基是有很多生物学效应的,这些生物功能下降,本身就是疾病。

自由基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我们不必谈自由基而色变。实际上确实有部分自由基在体内发挥不好的作用,是我们的敌人,但大多数自由基都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不加区别地对待它们,应该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社科文摘]

古人如何放爆竹?

李 莉

燃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过年时放鞭炮,是在祈求来年幸福。《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驱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反映了古代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唐朝,鞭炮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试验,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除夕守岁”起源于南北朝

除夕守岁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是夜,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压岁钱的由来

压岁钱的来历,说法有两种。一种源于古代“压惊”。太古有一种凶兽叫“年”,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儿害怕,大人就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子,即为“夺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另一种说法最早出现于唐代宫廷中。当时宫廷的春日散钱之风十分盛行。宋元以后,洗儿钱风俗又和春日散钱风俗混合在一起,演变为今天所见的风俗,不过早期压岁钱并不用流通货币,而是一种特制的不能流通的币制,叫“压胜钱”,到清代,“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母用红,置之卧所,日‘压岁钱’”。

为什么古代妓院叫青楼?

在汉魏时期,青楼一词应是褒义。青楼一词,原意为“青漆粉饰之楼”。可见,起初所指,并非是妓院,仅仅是比较华丽的屋宇,有时甚至作为豪门之家的代称。

比如傅玄《艳歌行》:“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江淹《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但由于“华丽的屋宇”与艳丽奢华的生活有些关系,所以不知不觉间,青楼的意思发生了偏指,开始与娼妓发生关联。唐代之后,偏指之意则成了专指,专指烟花之地。较之平康、北里、章台等词,青楼多了形象感,多了一丝风雅气息。

为什么中国又叫“华夏”?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在黄土高原上建立的夏朝,它在上古的朝代中文化程度最高,影响也最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夏朝从一开始就以中央大国自居,因此,“夏”就有了“中国”的意思,“夏人”也就成了“中国之人”。后来,人们把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华”,“华夏”合起来就代表了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中央大国,“华夏”也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新郎”的由来

“郎”之称,从汉朝时就有。汉代中央官署里侍从官通称为“郎”。到了唐代,对六品以下的官员通称为“郎”。在官贵民贱的社会里,百姓尊称这些“郎”为“郎官”或“郎君”。自从唐朝开科取士,凡中了进士的人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他们被分配到中央官署里任校书郎、秘书郎等“郎”职。所以,人们称呼新科进士为“新郎官一。在封建社会,男子娶妻有“小登科”的美称,故人们便借用“新郎官”这一称呼来美称娶妻的男子。这种称呼一直沿用下来,有时也称为“新郎”。

3万年前穴居人已制作面包

身着兽皮树叶,围着火堆大口吃肉,在不少人的意识当中原始人的形象可能都大致如此。但最新研究发现,石器时代穴居人的食谱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丰富,3万年前他们已经开始食用类似于面包的、经过简单加工的植物制品。借助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分别在意大利、俄罗斯和捷克多处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中发现了淀粉残留。这些残渣多出现在手掌大小的石头上,看上去大多数源于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的香蒲或蕨类植物。研究人员推测,原始人会使用一种类似于杵的石头来对植物的根部或种子进行研磨。考古学家在3个不同地点发现植物残渣说明,植物食品的加工和制作早在3万年前在欧洲就已十分普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类食品容易消化,便于运输和贮藏,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意义重大,新发现或能为石器时代人类历史的研究打开一个全新的视野。

男左女右流行于2000年前

考古学家们有个有趣的发现,如今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男左女右,在两千多年前,夫妻同穴墓葬中,就已成规律体现,并清楚显示了演变过程。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男左女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三峡地区发现的最早夫妻合葬墓中,均表现为男右女左。进入秦汉时期,夫妻异穴合葬逐渐消失,变为夫妻同穴合葬。合葬墓变化最大的是,至秦汉三分之二段左右时,墓葬中男左女右的格局普遍形成,并成为随后的夫妻合葬墓定制。

[民俗博采]

生肖的故事

刘汉杰

十二种动物,被华夏先民组合在一起,便成了十二生肖。人们用它来记忆时间,如今年是虎年、明年是兔年;也用它来标识一个人的属相,此后每历十二年便是所谓的“本命年”:更用它来钩连人事,如所谓“鸡狗不到头,白马犯青牛”的合庚之信等等。古老的生肖文化传承至今,要想客观地认识这一文化,有必要从生肖源头上找寻答案。

生肖之源

生肖起于何时、源自何处,方家多有探究。有人释读《史记》所记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策”旬,称黄帝创造了十二生肖;也有人依据许慎《说文解字》中“巳为蛇,象形”和段玉裁“亥为豕……与豕同,谓二篆之古文实一字也”的注解,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时出现。除了探究生肖起源的时间,人们对生肖的文化源头也多有揣度。有人称生肖起于北方少数民族,

“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更有人直言生肖仿自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由汉时“丝路”传入。

20世纪70年代,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秦简《日书》的出土,使得生肖的起源问题渐趋明朗。所谓《日书》,乃古代相吉之书,类同后世的通书或黄历。所列生肖与后世稍有出入,其排列顺序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缺兽名)、巳虫、午鹿、未马、申环、酉水、戌老羊、亥豕,其中午鹿、未马、申环、酉水、戌老羊5处与后世有异。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葬建于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表明在先秦时代十二种动物已与十二地支搭配在一起了。

与《日书》生肖内容相佐,成书于春秋时的《诗经》也曾记录有片断的生肖信息。直到东汉王充的《论衡》,才有了与今天完全相同的十二生肖的记载。延至南北朝时,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相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蔺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窗悠哉。”全诗语句清新俏皮,生肖俗化痕迹已十分明显。

生肖之用

云梦《日书》显示,古人最初选择这十二种动物实为纪日所用。如其“盗者”首条简文所云:“子,鼠也。盗者兑(锐)口,希(稀)须,善弄,手黑色,面有黑子焉,疵在耳,臧(藏)于垣内中粪蔡下。多鼠鼷孔午郢。”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日者(占卜者)显然是按照鼠的影像来描绘盗者的形貌。上述简文表明,古人在以十二种动物纪日的同时,其与人事钩连的倾向也己十分明显。

考古证实殷商时代的人们就已熟练地应用干支纪日了。生肖配地支,二者皆为纪日所用。由此可以断定,以形象化的十二种动物替代地支纪日是生肖起源的最初动因。在其后的历史演化过程中,随着人类时间概念的拓展,生肖纪时的范围也渐趋扩大,除纪日外,既纪年也纪时,这一点从现代民族学材料上也可以得到印证。中国西南凉山的彝族,有十二兽纪日和“十月历”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为十个月,是为“十月历”。

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而非其他?古人曾从这十二种动物的共同点上找寻答案,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等等。今人也对其做了如下一些区分:一类是很早就被先民驯化了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占据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另一类是对先民生活影响比较大的野生动物,包括虎、兔、猴、鼠、蛇;再有就是先民的文化创造物——龙。很显然,先民选择这十二种动物绝非空穴来风,更多依据的还是他们的生活所触、视野所及。

生肖之序

有关十二生肖的由来与排序,民间传说甚多。其中一则异文讲:玉帝为了给人们排定生肖,在天庭召开动物大会,猫让老鼠喊着自己,可老鼠却独自去了,猫没有入选,从此与鼠成了冤家。龙为了漂亮,由蜈蚣做保,借了公鸡一对角,公鸡认为自己在十二生肖中排在龙后,是因为把角借给了龙,找龙要角,龙赖着不还,于是公鸡就迁怒于蜈蚣,所以见蜈蚣必啄。玉帝本选牛为第一,可老鼠奸滑,与牛比试,最后老鼠排在第一……

传说毕竟只是民众一厢情愿式的解读,缺乏历史凭据。对于为什么是这样的排序结果,人们也有多种解释。有根据古代“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推定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数,与其相配的动物鼠、虎、龙、猴、狗都是五指,马是单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数,与其相配的动物牛、羊、鸡、猪都是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有根据动物活动习性推定的:子时天开,天开则耗,鼠属耗虫类,夜半时分是鼠最活跃的时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是辟地之物,故丑属牛等等。诸说杂陈,无一定论。

其实,既然生肖为先民纪时之用,更应该从纪时上寻找生肖排序的答案。“二十八宿分布周天,以直十二辰,每辰二宿,惟子午卯酉则三宿,而各有所象……天禽地曜,分直于天,以纪十二辰,而以一曜统之,此十二肖之所始也。”日本学者南方熊楠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周代名为元枵的是虚宿二星之一。枵即是耗,鼠耗物使之空虚,当时这个星群在子宫所以才如此命名,然而现在不在子宫而在亥宫。另外,名为豕韦的星宿周代在亥宫,亥是猪即豕,所以才如此命名,然而现在在戌宫,星宿的位置各移动了一宫,由此推测周代时依照正确的星宿的位置确定了十二辰。也就是说在周代,人们便将十二种动物配在十二星宿上了。”古人观星辰以纪时,继而以常见的十二种动物替代十二地支以纪时,这应该是形成生肖排序的主要依据。

[社科广角]

妻妾成群的理由

摩 罗

谁都知道中国帝王后宫嫔妃成群,三宫六院的纷争之烈不亚于金銮殿内,后宫堪称人性阴暗面极为集中的地方。这样庞大的嫔妃群体并不是中国的独特创造,而是具有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当然,这也不是帝王个人或者家族随心所欲有意为之,而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来源。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神圣的性生活》中介绍了西太平洋地区新几内亚岛东岸之特罗布来恩群岛上一个酋长的婚姻状况。这位酋长统治着基利维那地区60多个村庄,按照古制,每个村庄必须为他提供一位妻子,这样他就拥有60多位妻子。如果某个村庄提供的妻子因故死亡,该村必须马上续上另一位姑娘,总之每个村庄必须有一位女性生活在酋长的家里。各村嫁给酋长的那位妻子实际上是那个村子与酋长之间的一根纽带,嫁娶之间就确定和强调了村庄和酋长二者牢固的政治关系。

按照特罗布来恩群岛的习俗,女性出嫁后居住在丈夫的村庄里,但是她的生活资料几乎全为娘家所提供,娘家每年都得给女婿家里奉送全年所需的一半粮食,维持女儿女婿家的生活。当酋长的岳父母都给他家提供生活资料的时候,他就成为当地最富有的人。每家进贡的山芋大约五六吨,酋长每年这一项收入就有300吨以上。酋长作为统治者,他必须成为最富有的人,部落每年所有的重大活动都必须由酋长提供资助,而他无法从酋长职务上得到任何收入,当酋长不过是一种义务劳动,众多妻子娘家送来的粮食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各村向酋长缴纳的税收。

古人为了促进农作物和牲畜的丰收,经常在田头举行男女交媾的庆典活动,以人类的交配和繁殖来引导农作物的繁殖和增长。国王和酋长作为宗教领袖,在巫术时代是主持巫术仪式的人,在宗教时代是承担跟神灵沟通的人。他的身体状况和繁殖能力关系到本国本部落所有农作物和牲畜的生长发育水平,他的频繁而又强劲的交媾最能引导植物和牲畜的繁殖和增长。所以,国王和酋长的性能力和性行为是民众丰收和福祉的保证。基利维那地区给自己的酋长安排这么多妻子,跟这种自古以来形成的巫术观念和传统密切相关。

弗雷泽在《金枝》中说,政治领袖不但需要超常的交媾能力引导农作物和牲畜的生长发育,还需要强健的身体处理繁重的政务,所以古人对政治领袖的身体强壮具有严格的要求。有的民族一见政治领袖有白头发或者皱纹就将国王处死,寻找年轻力壮的人继位。嫔妃成群正是了解和监察国王身体状况的一种重要制度。在有的民族,如果嫔妃向祭司报告说国王的性能力已经不行了,祭司马上代表国民将国王处死。基利维那每个村庄都给酋长奉送一位妻子,在最早的制度设计中,其初衷应该包含着监察作用,以便每个村子都可以及时知道酋长的身体状况(也就是进行巫术活动和政治活动的能力),并及时做出政治判断和政治选择。

中国商代前期王位继承制是兄终弟及,商代后期就基本上实行了父终子及、长子继位的王位继承制度,这是父系社会业已成熟的表现。在实际操作中,这条制度难于完全贯彻,长子只能说是具有优先权,其他儿子也享有竞争权。为了保证帝王家后继有人并保持血统纯粹,增加从事后嗣生产的嫔妃是极为必要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嫔妃成群的古代制度就得到了继承和巩固。

在一夫一妻制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婚姻制度之后,只有帝王还保持一夫多妻制,这正是突出帝王的特殊身份和特殊权利的方式之一,不可轻易废除。在马林诺夫斯基登上特罗布来恩群岛进行文化考察时,这个岛上的婚姻制度主体是一夫一妻制,但是还有酋长、巫师等极少数地位尊崇的人实行一夫多妻制,这就是少数人所保留的特权。在男权社会,对女性资源的超常占有永远是最有诱惑力的特权之一,帝王当然不会主动放弃这样的特权。

历史学家们认为,人类各个族群经历了大致相同的文化过程,所以,通过考察那些原始部落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推测那些已经很“现代化”的民族在过去时代的状况和经历。可以这么认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无论是美洲人还是非洲人,都曾经历过本文所描述的政治制度。我们从《二十四史》上所读到的那些宫廷故事,是更加久远的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灰烬或化石。

时过境迁,目前世界上帝王越来越少,中国大地上也早就没有三宫六院的建制。但是,嫔妃成群、三宫六院作为一种隐性的传统,似乎依然潜藏在人类的内心和社会之中。

你“外包”你的生活吗?

刘 铎

“外包”原本是一个组织学用语,指企业将其运营的一个或几个服务或生产环节交给其他企业去完成,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组织管理的变革,外包已经成为企业最经常采用的战略之一。但是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也正在广泛采用“外包”的手段,即选择把自己的家庭生活交给各种赢利组织去打点。

形形色色的生活外包化现象

保姆外包。“保姆”是生活外包化最直接的表现。可以说,只要家庭生活中有需要外包的环节,就一定会有相应种类的保姆。比如,料理家务、陪伴老人、照顾幼儿、照顾病人等。一旦选择把家庭生活包给了保姆,我们的基本生活能力也就开始逐渐丧失,最终形成对保姆的完全依赖。最近几年过年时的“保姆荒”,让整个城市都在经历“阵痛”,也让很多家庭陷入手足无措的困境。

饮食外包。“民以食为天”,吃饭可以说是人最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然而,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通过不同渠道把吃饭这件家庭的头等大事给不同程度地外包了出去。超市有净菜,有搭配好直接下锅的配菜,还有烹饪好的多种熟食;家里有保姆或者钟点工,可以代其下厨;外面还有各种餐饮场所,我们随时可以去大快朵颐;甚至还有各类“叫餐网”、餐饮场所的“叫餐”服务,一个电话就可以轻松完成饮食的外包。

休闲外包。在传统社会,休闲是家庭的一项重要功能。而现在,虽然休闲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组织的,但是功能上却完全实行了外包。旅游、聚餐、唱歌、看电影、去游乐园……都是选择把休闲外包给了各种赢利组织(旅行社、饭店、歌厅、电影院或者游乐园)。这种外包的结果使我们错误地认为:休闲就是“出门”,在家就无所谓休闲。结果是休闲非但不休闲,还行色匆匆,落得“劳民伤财”、疲惫不堪。“五一”、“十一”期间,全国性的交通拥挤甚至超过了春运,也正是大量居民选择休闲外包的结果。

子女教育的外包。《三字经》上说,“子不教,父之过”。在传统社会,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而如今,过去口口相授的“故事”被小人书和电视节目所代替,过去各种亲子之间的游戏被电脑、互联网和游戏机所代替。家长们正有意无意地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外包出去。当然,这种外包也有其被动的一面,现代社会正在用“更专业”的口号剥夺着家长教育子女的权利。传统的家庭学前教育逐渐被专业化的托儿所、幼儿园所代替,就是一个明证。

物业服务外包。过去,家里换灯泡、通厕所之类的事情,是家庭男主人的基本技能。而如今,我们已经彻底把这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外包给了物业公司,家里出现了问题,一个电话就搞定了。

生活外包化的理由

经济学认为企业采用外包战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外包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即交易成本,比如寻找接包方的成本、签约的成本、监督的成本等。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平衡,决定了一项业务是否应该外包。相对而言,生活外包化的理由则更加复杂和多样。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很多人是被迫把家庭生活外包出去的。原因之一是时间被挤占,即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以至于不得不把自己的生活“外包”出去。原因之二是技能的丧失。一方面,一旦采取了外包,技能就会不断生疏,最终彻底丧失,形成对“外包”的依赖:另一方面,很多青年人则从来没有掌握过一些生活技能,比如做饭的技能。

除了被动外包,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主动把家庭生活外包出去。一般地说,主动外包有两个动力机制。一个是来自家庭内部的“推力”。很多人希望排除家庭琐事的烦扰,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工作,所以把家庭生活外包出去;还有很多人则认为,只有把家庭生活外包出去,才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不管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享受,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家庭生活观念的变化。另外一个是来自社会外部的“拉力”。现代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商业社会,商业社会的一个深刻的内在机制就是追求商业利润,而手段则是不断拓展社会成员的需求。因此,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家庭生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外包市场,众多商家为了从中获利,当然会千方百计吸引大众把家庭生活外包出来。

反思和后果

家庭生活的外包,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让我们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但是,需要反省的是:我们是否在家庭生活外包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以至于丢掉了家庭生活的核心,乃至家仅仅成为了“住处”。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应该深刻反思生活外包化的后果,重新提倡家庭的价值了。

生活外包化的第一个后果,是生活过程的丧失。家庭生活,除了工具性的一面,即满足人们的各种生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价值性的一面,即人们可以在生活过程中体会到一种独特的乐趣,从而使得家庭生活成为一种家庭“团结”的机制。举例子来说,过年全家人一起吃饺子,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吃,而在于全家人在一起洗菜、切菜、拌馅、和面、擀皮、包饺子的过程,即全家人在一起分工负责、相互合作、共同劳动、分享成果的快乐。

随着生活过程的丧失,一个必然的后果便是生活技能的丧失。比如,生活外包化最多的白领阶层,也是生活技能最差的阶层。在中国新兴的白领阶层很大程度都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很多人从小就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公主”、“小皇帝”,根本没有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他们成家之后,当然要选择家庭生活外包。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基本生活技能一旦在一代人中发生断裂,就必然在今后世代延续下去。这样,可能无需几十年,人类基本的生活技能将丧失殆尽,那时人类维持生活的基本手段可能就只有“逛超市”或“下饭店”了。

生活外包化的第三个后果,是家庭亲属关系的松动。现在,子女的抚育、老人的赡养、夫妻之间的照料等这些家庭中最基本的内容,都可以外包给特定的社会组织,这就必然使得家庭亲属关系发生松动。家庭亲属关系,包括血缘关系(父母子女之间)、姻缘关系(夫妻之间)、亲缘关系(兄弟姐妹和各个亲属之间),是以人们的生理联系或血亲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学来看,家庭亲属关系是人类的“首属”社会关系,即人类最早形成、个人最早加入其中的社会关系。我们知道,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需要依托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家庭亲属关系就是对人的生存给予基本保障的社会关系之一。

[军事大观]

装甲“飞车”

李万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吉普车是帮助盟军获得胜利的关键硬件之一。而在越南战争期间,恶劣的道路和复杂的地形造就了直升机在军队运输中的绝对老大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吉普车和直升机已经远没有过去那样风光了。据英国媒体近期报道,针对阿富汗战场路边炸弹的袭击,美国军方正在研制一种革命性的陆军装备。这是一种新型的变形金刚式的装甲“飞车”,它将越野车、直升机和飞机结合为一体,并希望这种革命性的交通工具能在不远的将来投入到战场。

美国军事将领认为,新型装甲“飞车”将会改变在阿富汗战场与武装分子作战的美军士兵的命运。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发言人说:“我们希望在一个单独的工具中,融入装甲车和直升机的优点。这种技术将让军队的运输行动不再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这种工具将大大增加美军在阿富汗等地反恐战争的优势,甚至扭转战局。

这种“飞车”结合了陆军卡车和直升机的功能,又被称为“詹姆斯邦德式”会飞的装甲“飞车”。它能像一辆4轮驱动的“悍马”军用吉普车一样在地面上行驶,如果遇到敌军的路障,轻触按钮,也可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迅速离开“是非之地”,成为一种空陆两用车。这种新型四轮装甲“飞车”配备有转子叶片和机翼,可以让其在天空任意翱翔而不必担心遭遇路边炸弹的袭击。

美国军方已投巨资研发可垂直起降的“飞车”。2010年12月1日,美国特拉富贾公司宣布,美国军方已经投资6500万美元,用以研发可垂直起降的“飞车”。新型装甲“飞车”的长度大概是20英尺,翼展约为27英尺,它在地面的时速大约是65英里,空中是150英里,活动范围280英里。在地面活动时,它可用4轮驱动模式也可用“爬行”模式。“飞车”将使用能抗爆炸的轻质复合装甲、防弹窗户,并配备机枪和机关炮。其价格约为13万英镑,与法拉利跑车差不多。据介绍,“飞车”一次加油可行驶或飞行448千米。“飞车”上面安装有自动飞行控制装置,即使不是飞行员也可以驾驶。军方将用它来执行一系列特殊任务,如医疗救护、避免爆炸装置、特种部队穿插、增援、后勤补给及突袭等。研制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设计机型,第二、第三阶段是设计和制造出一架原型机。特拉富贾公司此前已经生产出了一架“飞车”,但仅限于商用。整个过程预计耗时5年,预计第一架军用“飞车”将于2015年交付使用。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说,这种“飞车”的功能“超乎寻常”,一旦投入使用,美国军方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百科锐词]

百科锐词

化学锅

又称化学火锅。主要是由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等化学添加剂勾兑成的火锅底料。使用化学添加剂制成的火锅底料,比使用天然的火锅材料成本要低很多。眼下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火锅都使用这样的化学底料。虽然业界就其对人体造成的具体风险还没有形成量化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慢慢积累,损伤内脏,严重的可能致癌。

软瘾

软瘾(soft add-iction),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回复性的习惯、行为或者回复性的情绪,是不同于毒品、药物、酒精等物质上瘾的一种无法自拔的沉迷。如习惯性拖延、过度看电视、频繁查看邮件和登录微博等。社会压力加大与安全感的缺乏,使染上软瘾的人越来越多,表面上看似乎暂时获得了满足或减轻了压力,实际上却被榨取了更多的精力、财力或者其他。

软瘾和爱好不可相混淆。如果活动中你感觉到愉快、有活力,那你可能是在学习、在成长,或者在清除不良情绪,在调整自我,这是爱好或激情的体现。而一旦某个行为习惯给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头晕脑胀还无法控制自己停下来,那就是有问题了。

有抗食品

有抗食品就是指含有抗生素的食品。上个世纪20年代末,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惊人的效果,开启了抗生素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平均寿命因此得以延长。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记录显示,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由于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它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几乎已经涉及了人体的每一个生理系统。因此,食品卫生学、医学上认为,这类食品不宜食用。市场上主要的有抗食品都是动物来源的食品,如鸡肉,猪肉,牛奶及各种鱼虾等。

山寨婚姻

中国女人往往不嫁自己想嫁的男人,只嫁大家希望她嫁的男人。大家都说那个男人好她便认同。嫁人往往是“只选好的,不选适合的”,别人的婚姻看起来幸福,她只需照搬即可。拷贝别人的幸福,复制于自己的婚姻,这就叫做“山寨婚姻”。不过,不根据自身的性格喜好,只简单按照物质条件来决定婚姻伴侣,往往会有两种结果:一是维持表面的婚姻幸福,私下承受痛苦;二是以离婚结束。

色酬定律

根据姿色的好坏,社会大众会被自然分成不同的“等级”,即“色级”。不同“色级”之间人群的相貌差距被称之为“色差”。色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深刻地影响着所有人的婚姻、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及政治、经济甚至是历史进程。

“色差”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相貌出众者较相貌普通者在各方面竞争时都占尽了优势,而出众的姿色也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轻易地换取许多其他社会资源,包括财富、工作职位、社会地位等,这可以理解成是对出众姿色的一种报酬,即“色酬”。色酬的多少取决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和环境,换句话说,“色酬”的多少很难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