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叁3.3最终装备:十年前那个令人悲伤的夜晚--上班的路上很平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5:30
伟人离开的日子:十里长街百姓挥泪送小平 燕赵都市网 http://www.yzdsb.com.cn     09-12-15 11:12

  “ 小平您好 ”

  1984年国庆前夕,正在北工大附中读高中的我们,突然接到一项“政治任务”:学跳集体舞,准备参加天安门广场的庆祝活动。临近高考,我们学习异常紧张,可大家还是花了不少时间专门学集体舞。

  母亲曾告诉我,“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们去工厂上班之前,先要对着毛主席像背诵语录,接着跳忠字舞,唱革命歌曲,然后才开始干活儿。

  改革开放后,随着邓丽君等港台歌星把《小城故事》《甜蜜蜜》等歌曲带进大陆,流行歌曲、交谊舞逐渐流行。人们发现,所谓的“靡靡之音”根本不能把我们变成资本主义。

  开始学跳集体舞时,男生和女生手拉手、靠得很近,还要摆出各种姿势,同学有些不好意思,训练进度一再拖延。于是老师命令我这个班长兼体育委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曾经好长时间把《军港之夜》当成黄色歌曲的我也发怵,只好硬着头皮拉着女生跳。

  1984年10月1日的晚上,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们和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载歌载舞。

  同学们跳得非常尽兴,一曲接着一曲,个个跳得满头大汗。偶尔停下来,观赏一会儿礼花表演。随着一束束五彩烟花的升空,灯光和焰火映照着同学们一张张笑脸,每人的表情都格外生动。那个晚上,我们一直跳到深夜。如今想来,大家当时未必理解多少政治、改革之类的大事,但每个人心里似乎都有春天般的轻松和舒畅。

  白天阅兵,晚上联欢。后来听说,当天在天安门举行的大型群众游行中出了一件新鲜事,正当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城楼上观看游行时,人群中突然打出一个“小平您好”的横幅。

  在过去,普通百姓称呼领导人,前面总要带形容词,诸如伟大领袖、敬爱的等;后面要带头衔和职务,如主席、总理等。“小平您好”的横幅突然出现在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队伍里,人们有些不知所措。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过去搞运动、搞活动,总少不了标语和口号,人们已经习惯。可那样称呼领导人,在当时的环境中总让人感觉不一般。

  “这样的标语合适吗?”大家心里嘀咕。正在人们观望、怀疑之时,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摄影记者王东拍摄的《小平您好》的新闻照片。照片一经发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巨大。经了解,原来那副标语是北大生物系1981级的几位学生连夜用纸写好,粘在床单上,然后偷偷带进游行队伍的。这句话是青年学生对邓小平的真诚问候和敬意,也是人们对改革开放发自内心的支持和赞叹。

  一张照片记录一段历史。《小平您好》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瞬间,至今令人回味。

  春天的故事

  “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当年一首《春天的故事》响遍大江南北,人们哼唱着歌曲,聆听着那段关于春天的故事。

  1992年春节刚过,1月中旬至2月下旬,88岁高龄的邓小平离开北京,途经武昌、长沙,抵达深圳、珠海、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开始人们并不知情。此后各大媒体以《东方风来满眼春》为题对邓小平南下考察作了报道,这次谈话被称为“南巡讲话”。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中有不少有意思的细节。在考察完深圳特区即将离开时,邓小平当着众人的面对深圳市领导说:“你们要搞得快一点。”在珠海登山时,因为下山道路崎岖,警卫建议原路返回,邓小平却执意选择了新路。他的回答意味深长:“我从来不走回头路。”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风云突变,面对80年代末东欧和苏联的巨变,中国的改革开放遭遇到一定阻力,处于艰难时期。姓“社 ”还是姓“资 ”?改革开放到底要往哪里走?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这使邓小平产生了一种紧迫感,如此争论下去,中国就会错过时机,甚至有断送改革的危险。为此,这位勇敢而智慧的老人每走到一地总在提醒人们改革的必要性。他反复强调: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他认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他还特别提醒人们:“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中共“十四大”接受了邓小平的意见,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这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飞跃。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国这条巨型航母在不断调整方向中,渐渐驶入新的航程。

  “十四大”刚刚闭幕,邓榕搀扶邓小平来到人民大会堂,与参加会议的代表见面并接见了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最后一次重要露面。

  伟人离开的那段日子

  1997年2月20日一早,我骑车路过建国门桥下,突然发现报纸上有画着黑框照片的消息,停下车,过去一看,报纸头版上用大幅标题刊登着邓小平逝世的消息。

  “这是今天的报纸吗?”我瞪大眼睛看了半天,一时不敢相信,便随口问卖报纸的。

  “没错,邓小平不在了。”那位卖报女士平静地回答。“这可是大事!”我心里想着,定定神,连忙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过路人纷纷购买报纸的镜头后,赶紧回单位发稿。随后我又赶到新华书店,拍摄人们争相购买小平画像的场景。

  2月25日,邓小平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再次骑车赶到天安门广场。那时候,我养成了习惯,每次遇到大事就情不自禁地到广场去,总觉得那儿会有大新闻可以采访拍摄。

  远远地望去,广场周围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因为举行追悼会,广场临时管制,许多人都聚集到历史博物馆前。现场汇聚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成了人的海洋。看得出来,前来自发悼念的人们多数是外地游客。为了清楚地眺望到大会堂,一些人索性爬到附近的树上和栅栏上。现场人虽然很多,可秩序井然。我使劲儿挤到了最前面。

  广场弥散着一种伤感的气氛。老人、青年、孩子都来了,一些人手里拿着白花,臂上带着黑纱。两位三十来岁的男青年手举着写有“人民永远怀念您”的邓小平画像,久久地肃立,表情凄然。一位来自贵州的女大学生,身着黑色夹克,一手拿着白花,一手紧紧捧着收音机聆听追悼会的实况转播,额头上垂下的一缕头发已被泪水打湿。旁边有一位看上去年逾七旬的老太太,举着邓小平像,哭得很伤心。

  我注意到与1976年毛主席逝世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没有天塌下来的那种紧张和恍惚,人们关注的眼神和表情中多了几分遗憾、悲伤和平静。邓小平逝世后,新华社发表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其形式、规格和毛泽东主席逝世时类似。但没有像1976年那样发布《全国各地举行追悼仪式的通知》、《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陆海空三军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等文件。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在一篇回忆文章里说:“上班的路上很平静。我用从业30多年记者的眼光和敏感,在沿途搜索当年毛泽东逝世时的情景,没有找到一丝一毫和21年前9月9日相重复的痕迹。”邓小平逝世后,不少人都在细心观察和探寻这一事件可能带来的变动。这一次,比人们想象的平静得多。

  在北京农贸批发市场,正忙于买卖的一位卖菜的农村妇女对采访的记者说:“要不是小平,俺们现在哪能卖菜挣钱哪。”问她:“你担心不担心邓小平逝世会影响现在的政策?”她笑着回答:“我不担心,改革开放都快20年了,变不回去了,要变也是往好了变!”在广东深圳深南大道上,很多市民自发来到邓小平巨幅照片前献花圈、默哀,一时现场比较拥堵。而在云南昆明附近的一个村庄,一位老太太知道消息后眼含泪花。她说,感谢毛主席,他们解放了妇女,不用裹小脚了;感谢邓主席,因为他让我们穿上了毛涤卡。一位上层人士认为,邓小平逝世后,开始人们也有种种担心,但最终能实现平稳过渡,说明大多数老百姓支持改革开放。

  有人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当年,毛主席逝世时,举国痛哭,总担心伟大领袖没了,天会塌下来。到了1997年邓小平逝世时,人们的眼泪少了,心里却多了感慨和感激。有人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和那些英明的领袖们,中国的改革开放不知还要等多久?当年毛主席、周总理逝世时,我们还不懂事,只是怀着一种朴素的感情去哭泣。邓小平逝世时,我们已经长大,百姓的心里都有杆秤,都知道他对中国的贡献。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不久,邓小平的大头像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色调极为暗淡,封面左下角注明:“周恩来的继承人:邓小平”。1997年3月,邓小平第八次登上《时代》封面:《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大国?》。全世界对邓小平逝世后的中国充满了猜测。

  和毛泽东离世的场景相比,邓小平去世给社会带来的震动要小得多。邓小平生前再三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邓小平逝世后,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过渡危机”。国内外许多人士从这一事件中看到了中国政治的悄然进步。

  人们看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前悬挂着一面巨大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面显示的日期距离香港回归只有120多天。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创造者,邓小平已然无法实现目睹香港回归的梦想,总让人感到遗憾。

  “我给您老人家磕头!”

  1997年2月,初春的京城,街头还难以见到绿色。多云天气,阳光似乎隔着薄云和雾气照射下来,给长安街增添了一丝静穆。

  告别仪式那天,根据采访分工,我和同事提前两个小时来到位于西长安街沿线的永定路附近,负责采访拍摄灵车经过的场景。

  十里长街送小平的景象和1976年1月十里长街送别周总理景象相同。放眼望去,街道两边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人群中有人拿着白花、带着黑纱;有人拿着自制的标语牌。几个年轻人竖起了一面旗帜,上面写着“再道一声:小平你好”。

  “邓小平绝对是个伟人!”“没有他,咱们哪有今天?”身边的市民私下议论着,不时地踮着脚向灵车驶来的方向眺望。

  得知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外国政要和国际舆论也纷纷发表评论。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声明中说:“邓小平将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勃勃发展的主要设计师而受到人们的怀念。”美国总统克林顿当时在一家餐馆里得到消息,他的第一句话是:“邓小平是过去20年里世界舞台上的杰出人物。”在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说:“他是使伟大而古老的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改革的宣告者和设计师。”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则认为,邓小平是“中国的改革之父”。卡斯特罗认为邓小平“对建设和巩固中国社会主义作出宝贵贡献”。而英国首相梅杰则认为,“一国两制”的构想“充满想象力”。正因为如此,邓小平两次当选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获此殊荣的只有丘吉尔、艾森豪威尔等少数几位世界领导人。

  邓小平逝世时只是一位普通中国公民,退休后,他唯一的头衔是中国桥牌协会荣誉主席。一位普通公民逝世,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政要发来唁电,联合国降半旗,在此期间国际上很多重大会议都为他默哀。这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们在静静地等待。我不时地低头看表。

  悄然之间,人群中出现小小的骚动,我登上身后的台阶向远处一望,一串长长的车队缓缓地向这边驶来。迎着光线看过去,车队仿佛行驶在雾色朦胧的大海中,带着忽明忽暗的灯光,缓缓地,静静地走过来。“来了!”人群中发出喊声。顺着喊声,现场的人们几乎是同一时刻,把头转过去,一双双期待的眼睛紧紧盯着由远而近的车队。

  灵车终于开到距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车身上披挂的黑纱和白花清晰可见。那一刻,人们真想看得真切些,再真切些。可还没等人们看清楚,车队便由近而远,渐渐远去。

  饰有黄黑两色绸带的白色灵车经过眼前的一瞬间,我手中的相机快门连续发出“ 咔咔”的清脆响声。正在此时,我用余光发现右侧几米外的人群中,跑出一位中年人,只见他跟着灵车往前小跑了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路边,一边哭一边喊着:“邓大人,我给您老人家磕头!”

  灵车远去,人们依然静静地肃立在那里,低头默哀或是远望。人群中传出了抽泣的声音。从位于五棵松的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到八宝山只有约2 500米的道路上,挤满了首都各界和从各地赶来的10多万群众。

  一位伟人走了,留下长安街和久久伫立在那里送别的人们。

  邓小平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撒进大海。新华社记者、后来担任新华社总编辑的何平和资深记者刘思扬曾经饱含深情地写下了着名的《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播撒记》,记录下当时那个感人的历史场景。

  文中写到:“飞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海天相接,碧波相连。”这句话与邓小平当年说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仿佛久久回荡在大海和蓝天上,铭记在无数人心中。

http://book.yzdsb.com.cn/system/2009/12/15/010284215.shtml 十年前那个令人悲伤的夜晚
作者: 张悦 赵蕾
2007-02-08 17:39:00
 
  十年前的中国似乎很平静,而人们对他的悼念却是发自于心。大家以各种方式纪念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一杆秤。
      1997年3月3日的《时代周刊》,题为: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资料图
【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5930/1

http://bbs.wangjing.cn/thread-1416-1-1.html
 http://lt.cjdby.net/archiver/tid-33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