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3青云挂机怎么群攻:“江淮崛起”的轨迹光明日报-光明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18:45

“江淮崛起”的轨迹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眼中的“十一五”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07日   04 版)

    “‘十一五’是安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2010年12月30日,距离“十一五”画上圆满句号只有一天,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就安徽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接受本报等9家中央媒体集体采访。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背景下,安徽昂首迈进GDP万亿元俱乐部;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传统农业大省以一个个崭新形象闪亮登场;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形成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回望,记者与王三运形成了热烈互动。

    记者:“江淮崛起”已成为评价安徽“十一五”发展的社会和舆论共识,请概括介绍一下这五年安徽的显著变化。

    王三运:概括总结安徽“十一五”的变化,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呈现出增长和转型的“双加快”。前四年经济年均增长13.1%,今年预计达14%以上。同时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结构上,二产比重上升了1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62个百分点;在“两型”社会建设上,节能减排进展顺利,提前1年完成二氧化硫削减控制目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削减6.5%的控制目标均成定局。

    第二实现了实力和后劲的“双增强”。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将突破12000亿元、财政收入200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2倍和3倍。在发展后劲上,这几年投资都保持30%以上增幅,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800亿元,是整个“十五”期间的1.5倍。持续不断的高强度投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运里程、高速铁路建设里程等已陆续进入全国前列;在重点产业项目拉动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安徽的能源、优质材料、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化工等产业在全国都具有相当竞争力,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加快发展储蓄了巨大能量。

    三是形成了开放和创新的“双支撑”。“十一五”期间,安徽谋划推进了两大战略平台建设,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个开放平台,以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这个创新平台,形成了加速崛起的战略支撑。

    四是取得了民生和形象的“双改善”。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15500元和4950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3%和87%。实施民生工程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平台,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50多亿元,项目累计达到37项,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形象上,安徽在外界的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高,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对今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记者:安徽长期给人的是农业大省形象,采访前我看到一个数据说,安徽冰箱产量全国第一,洗衣机、空调产量全国第二,请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的工业化进程。

    王三运:你看到的数据是准确的,安徽家电业2010年的生产总量达到了5800万台套,全国数一数二。家电业的异军突起,只是安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一个缩影。

    从宏观层面看,经过多年积累,安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十一五”前四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8.9%;2010年前11个月,增长23.4%,增幅居全国第3位。在工业化进程中,结构改善成为安徽“十一五”期间的一大亮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23.6%提高到2009年的26.9%。2010年前11个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29%,增长27%,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集群效应正在快速形成,不仅是家电制造业,还有装备制造、钢铁、汽车、石化等已成长为超千亿元的大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比重上升,先进制造业逐渐成为全省主导产业。

    记者:在“十一五”初,安徽就提出“东向发展”,这几年“泛长三角”也成为安徽舆论的热词。请谈谈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三运: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安徽作为泛长三角区域的一个重要省份,一直把发挥区位、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融入长三角作为开放合作的主攻方向。

    有一组最新的数字,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成果:2010年前11月,长三角地区来安徽投资的千万元以上项目12214个、总投资14170亿元,分别比2009年全年增长26%和42%;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493个、总投资10652亿元,分别比2009年全年增长41%和42%。

    融入长三角,标志性的成果是融入合作机制。同时,安徽与长三角的合作还体现在正在深入推进的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协作和市场体系对接“三个对接”上。

    记者:在承前启后的岁末年初,请您在简要总结“十一五”发展经验基础上,展望一下安徽“十二五”的发展。

    王三运:对于“十一五”的发展,我们觉得最根本的一点是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威力。从安徽来讲,体会较深的就是做到了“四个结合”:只有把中央精神和安徽实际结合起来,深入解放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探索出符合安徽实际的发展路子;只有把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创新,推进结构调整,才能形成支撑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把发挥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资源结合起来,强化机遇意识,树立开放思维,才能打开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广阔空间;只有把加快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不断强化统筹意识,增进“两手抓”的本领,才能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总的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本报记者 李陈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