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报告剧式:鲁迅之子的个人价值不该被遮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26:14
2011年04月09日 09:27:55  来源: 羊城晚报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1933年鲁迅与夫人许广平、爱子海婴合影(资料图)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一个儿子周海婴,7日凌晨在北京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虽然媒体对周海婴先生逝世报道的文字不多,仅列出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原国家广电总局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但多家网络媒体将这条消息放在重要位置,跟帖者众多。
如果周海婴不是鲁迅之子,仅凭写了几本书、原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全国政协委员这样的成就和身份,恐怕还享受不到舆论高度关注这种“特殊待遇”。这说明,人们关注周海婴的逝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又一次关注鲁迅。
对于一个几十年都活在鲁迅影子里的人,周海婴的离世也是一种解脱。当伟人、名人不易,当伟人、名人的后代同样不易,即使自己身上有点光芒,也会被先辈们身上的光芒遮蔽。我以为,周海婴的价值不该被遮蔽。
其一,周海婴一生对于研究鲁迅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是无线电专家,但周海婴拥有别人没有的资料优势,甚至他本人就是历史的人证。无论是写《鲁迅与我七十年》,还是把鲁迅遗物、手稿全部捐献给国家,或是参与其他有关鲁迅的活动,都对鲁迅研究做出了贡献。而鲁迅研究,不仅是研究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更是在研究鲁迅那个时代。今天,鲁迅和他的时代依然对我们产生重要影响。
其二,争论鲁迅,不见周海婴辩护。众所周知,鲁迅生前死后都存在广泛争议,可以说,鲁迅是现代作家中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尤其是近些年来围绕鲁迅的争论更大,既争议他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也争议他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按说,在争论鲁迅过程中,如果有鲁迅的亲属或历史见证者参与论战,不仅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也能让鲁迅的亲属名利双收。但我们看到,争论鲁迅似乎听不见周海婴的声音,这种任人评说的胸怀不是每个名人和名人之后都有的。
其三,不吃“鲁迅饭”。吃“鲁迅饭”的人不计其数,而周海婴吃的是“无线电”这碗饭,这种淡泊名利、不做“空头文学家”的处世态度,是许多人另眼看待周海婴的一个重要原因。反观今日,靠先辈吃饭、靠名利吃饭的名人之后大有人在。
我以为,周海婴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鲁学”研究的推动,也是名人之后靠自己能力赢得社会承认的标本。因此,我建议,有关方面不妨让逝世后的周海婴走出鲁迅的光环,拥有自己的光环,多介绍介绍周海婴在无线电方面的成就,这对周海婴来说更有意义,对于浮躁的当下社会也有积极意义。□冯海宁

像海婴那样记住鲁迅的忠告
周海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