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尸客 天涯读书: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学文科综合教学资源第一站----思想者园地--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24:33
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作者:lulufei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7日 点击数:482
如无法通过下载软件进行资源下载,请登录后在资源下载链接上右击,并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1.现象与本质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1.
2.
3.
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是

联系
现象是入门的向导,所以要: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注: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无论真象还是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现象之和不等于本质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世界观
方法 论
区别
不能满足于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由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发挥正确的理性认识尤其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联系
注:
感性认识不等于现象,理性认识不等于本质
感性认识对实践也有作用,感性认识不等于都是错误的,理性认识不等于都是正确的  理性认识的作用不等于都是促进推动作用
3.认识的根本任务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认识现象不等于认识本质规律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可靠 理性认识的作用更大
创造条件认识事物本质
(1) (前提)
根本途径是
(2              (关键)
4.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认识要深化
认识要扩展
认识要推移
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推动
勇于善于思考
主观能动性
注:认识的两次飞跃
5.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区别与联系
方法与要求
1.在分析基础上综合,综合指导下分析
2.在联系中分析,在联系中综合,反对只分不联或机械相加
3.基本立场:立足实践,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把矛盾分析法作为核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始终
6.合理想象
7.创造性思维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创造性思维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一个表现就是打破常规,逆向思维.
创新就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创造能力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理论依据:
辩证法:发展观――创新精神
认识论:认识要不断深化发展
实践意义: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
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把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
善于发现
敢于超越
把握规律
善待灵感
实践检验
1.(07四川卷)“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A.按客观规律办事 B.透过现象看本质
C.准备走曲折的路 D.坚持从实际出发
2.(07江苏卷第11题)“大智若愚”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要把握好事物的度 B.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具有复杂性
3.(07北京卷第34题)哲学原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穿上竖条衣服时,给人收缩感,显得稍瘦;穿上横条衣服时,给人扩张感,显得稍胖。不同纹路的衣饰产生不同视觉效果表明
A.错觉实际上是一种假象 B.感性认识是易变、不可靠的
C.感性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4.07江苏卷第32题,双项选择)对于自己拥有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这说明
A.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的
B.只有摆脱自身感性经验的限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
C.只有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D.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5.(07广东卷第17题)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绝对的
6.(07全国卷Ⅰ)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④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07全国卷Ⅰ第30题)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药物的配伍禁忌问题启示我们
①应该在普遍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 ②是应该客观地认识事物在联系中的性质和作用 ③应该摒弃那种控制条件研究事物的方法 ④应该摒弃那种分门别类研究事物的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07山东卷25题)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创新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07四川卷第30题)“威客”是英文Witkey(Wit智慧、key钥匙)的音译。目前,“威客”主要通过在网上提供创意、标志设计等各类智慧点子和知识产品,来为客户服务并以此获利。“威客”提供智慧点子获利的内在原因有
①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②创造性思维能发现并解决问题
③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07海南卷22题)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
①知识创新需要对已有知识的扬弃 ②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
③识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④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文综全国卷Ⅲ,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各省考卷第题)31.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②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创造性反映
③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 ④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广东政治试卷第19题)19.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
A.目不识丁 B.目不见睫 c.目不窥园 D.目无全牛
13.(辽宁卷第17题)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回答17.从哲学上看,一种新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发展相关的旧的科学理论,是由于它( )
①能更广更深地反映客观规律 ②能反映旧理论不能反映的客观规律
③创建了更普遍的客观规律 ④推翻了关于客观规律的理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天津卷第35题)盆景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回答附石式盆景把树木和山石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景物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
A. 注重量的积累 B. 运用合理想象
C. 提升感性认识 D. 重视实践作用
15.(江苏试卷第28题)28 .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凹凸相反,经过查阅资料和苦苦思索,形成了一种设想:由于某种驱动力,把原本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开来,天长日久,便为大西洋所隔 …… 于是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这说明
A .合理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B .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
C .想象一定能成为现实  D .合理想象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
16.(2004年北京卷)3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
A. 想象是突发的 B. 想象是随意的
C. 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 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17.(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7题)古人云:疑乃觉悟之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
辨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答案要点】怀疑是对现存事物的质疑,是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对于常规性思维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怀疑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作用.但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怀疑,而是实践。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发挥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