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重要性:论《老子》的“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6:58

  说起来挺滑稽,解《老》论《庄》的文章汗牛充栋,若问撰文者什么是老子的“道”,能准确下定义者微乎其微。有人说,“道”是一个概念,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有人说,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也有人说,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促成宇宙万物形成智的源泉。何以为“道”?专撰此文与网友共享。
认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者,是以虚拟对待老子的思想,因为“道”是“非恆道”的,是“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 的,岂不是虚的?认为“道”是构成宇宙中万物的元素者,更不着边际。如何解释“道恒无名”、“以道立天下”? 而元素算哪般?认为“道”是某种精神层面的,是促成宇宙万物形成的智慧,也更“玄”了。谁的精神?谁的智慧?是上帝的吗?
其实《老子》的“道”,包括《庄子》《易經》所指的并不虚玄,是被历代学者搞“玄”了。搞“玄”的目的无非两点,一是迎合统治阶级“天子”的口味,用于麻痹、愚弄人们,便于统治。二是这些学者企图以“玄”去显示自己博学,甚至去凸显自身“天人相应”而不食人间烟火。
《老子》的“道”大致分为三个部份,即天道、地道、人道。天道,指自然法则地道,指社会规律;人道,指人文准则(规律)。《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足,从首。一达,谓之道。”《说文》解释的很清楚,道,就是所走的路,是用脚首先踏出来而形成的,能一下通达某个地方的路。老子以路引喻为应遵从的事物规律与法则。故老子在第34章中, 以“路”说“道”、以“道”评“路”。在《老》《庄》的原文中,“道”,除了极个别的地方表示动词“说、行”以外,都以名词释之。
我们试说两段老子关于“道”的论述:
为什么说“道可道,非恆道”?
这是《易》中的变易观点。《易经》认为,世上的事物都是无时不刻在变易的。静止不变是相对的,人们观察不到,是因为人生如“白驹过隙”,与“天长地久”相比,瞬间即逝。由于事物是变易的,那作为事物规律与法则的“道”,也在随事物演变。所以任何“道”都“非恒道”,都不是永恒不变的。
为什么说“道”,“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第35章)
《庄子》借无始之口评说道:(白话)无始说:“‘道’是听不到的,能听的就不是‘道’。它也看不见,能看见的也不是‘道’。‘道’也不可用语言来描述的,语言能描述出来的东西也不是‘道’。人们知道的事物都有形体,以形体论它,它也没有形体。以形体论‘道’也不是‘道’。事物都有类属与称谓,‘道’也没有适合于它的类属与称谓。”
无始又说:“有人问‘道’,能随便说知道的人,他必然不知暁‘道’。即使是东奔西跑到处求‘道’的人,也永远无知于‘道’。‘道’是不可用学习的方法求得的,去学习了也没有结果。不可去学习还去学习,是追求空洞的东西。没有结果还去追求,是没有头脑的人。没有头脑又企望于空洞的东西,如果是这样的人,对外,宏观上不知宇宙。对内,微观上不知物种的起源。这种人思想狭隘于一隅,思想境界过不了昆仑,别说是在太虚中探索‘道’了。”】(《知北游》)
为什么“不可用语言来描述”(不足闻也)呢?比如说人生之道,谁能说清楚呢?世人千千万万,环境不同、素质不同、信仰不同,岂能一样?
为什么“用之,不可既也”?比如说养生之道,有人的养生方式可活过百岁,那他的养生方式其他人用,就无济于事。因为人的内质有别,外在的环境有别。如果某养生之道“用之可既”,那天下人岂不是整齐划一的去死?去生?
为什么说“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第79章)
我们常说,上天是公平的,是指它给世上生物的自然资源是一样的。一样的风寒,一样的光热,一样的雨露,使万物共生共荣,这就是天道,即自然法则。如果某种物种去过多的占有这些资源,上天就用天灾、疾病等手段对此物种进行惩罚,减少他(它)的食物链,生存链。食物链灭绝了恐龙,环境链将限制了人类生存的空间,这就是自然法则。
前面我们说了,老子的“道”包括人文规律。“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是出于普通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是所有低级动物的共性。人心大都是贪婪的,总是以占有为目的,去损人利己。《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与其意思是相通的。
以天道济世,以至人进德,为老子主要思想之一。
《庄子》的论“道”,很精彩,现摘录一段:
【天道的运行规律在于永不停息,周而复始,才促成万物的形成。帝王之道在于不停的使社会发展、进步,才能符合人类社会的规律,而使四海归服。圣人之道在于不断的更新观念,理论创新,才让世人信服。明白天道,精通圣哲,知晓事物上下、前后、左右的触类旁通,理解事物四时变化这些社会现象,属于帝王之道。理解这些,全在于个人自身的感悟。人类的这样的思想、观点,在时空中都不是静止的,它“周流六虚,上下无常”(《易. 系辞》)。圣哲的思想、观点,只是静止于某一时空中的产物,它“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同上)。因此,圣哲者并不认为思想停滞在某一时空是可取的,而认为“静”是相对的。】(原文见《天道》)
我们都是凡人,包括那些专家、教授、大师,都是又吃又拉食人间烟火的人,切莫要粉墨登场为神,为“超人”,以虚玄去对待老子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