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论据是什么:怎样读《老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3:35
  一,先秦时期的“论文”特色:《易经》《老子》都属于先秦时期的哲学“论文”,《易经》是指《周易》,比《老子》早约500年。二者相比,前者语言晦涩难懂,理直义明;后者语言简朴,义理幽深。《易经》由于采用了夏朝的“连山”,商殷的“归藏”的成书格式,一直被后人认为是筮书。连山、归藏,早已失传,《易经》就被错误地认为是唯一的筮书传承下来,巫术掩饰了它光辉的哲学思想。虽然孔子作传,撰写了《彖》《象》,由于卜测巫术“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的广泛的社会基础,孔子也未匡正过来。又由于文辞深奥,一直没有正解,被认为是不解的“天书”。《老子》始于民间传播,敦煌藏本、及碑刻、帛书都有差异,从汉河上公、王弼注解到现在,虽然不尽相同,其基调是一致的。总体认为《老子》是:修养上“清静无为,全性葆真”;政治上“无为而,小国寡民”;伦理上“绝仁弃义,绝圣弃智”。这些观点都是错的,它曲解了老子的思想。以上是《易经》《老子》这两部稀世绝学目前状况。《老子》主要特点是不提出论点,以论据由读者去领悟论点。这在古经中,特别突出。如开篇第一章,讲的并不是“道”,是以“道”作过度的手法。它的主旨,也是论点为:事物(物种)的形成。第二章、第三章分别是: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如何认识事物。前三章为老子讲“道”,即阐述事物的规律与法则作了陈铺。《易经》的特点是,以卦象去表示一卦的主旨,也就是文章的论点。卦象基本图形和内容为八卦,也称为《易经》的八经卦。如三十五卦《晋》,其卦象是上离下坤,离在八卦中代表火,火为明,大明,古人称为太阳;坤在八卦中代表地,形成太阳在地上之像。意为太阳升出地平面,蒸蒸日上之貌。“蒸蒸日上”的发展,是《晋》卦的主旨。
二,语言特色:对于《老子》的语言特色,很难一言而蔽之,这里讲几点与大家探讨。
●浅易与隐晦共存:读起《老子》,会有琅琅上口之感,特别是有些言辞,浅易得妇幼皆知。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出于户,以知天下”,有些虽然与原文有些差异,其意是相同的,成为人们熟悉的左右铭、口头禅。由于文辞浅易,就掩盖了它隐晦的一面,这是让读者容易误解的原因。如第一章的“有名”、“无名”,名,就是名子,称谓,名称,并不难理解。若不去深悟,就会理解有误。它是指事物,事物化成后,才有名和归属,没生成(形成)物种(物器),仍在自然中的物质,看不见摸不到也就“无名”了,只有站在事物化生的立场上,才能理解。再如五十章的“出生,入死”,世人都把它简单的理解为历尽艰难,做出巨大牺牲之意。其实是老子这里借“门坎”,阐述自己的生死观,也是物种化生观。他说:生与死就如户内和户外,走出门坎是出生,进了门坎为死亡。隐晦藏在浅显的语言中,这是主要特色。
●寓理于陈白之中:在阅读中,许多陈述,如我们现在白话,甚至没有一点古文知识的人,都能过文字关。如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如果直译该章,会得出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如“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会译成“他外出行走得越远,而他了解的事物越少”。这与有人所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相悖的。其实老子在该章讲述的是“悟道”,即学习方法。是说如果不动脑子进行领悟,读万卷书不仅没用,出行得愈远,愈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故“其知弥少”。知,这里通“智”,引为理解能力。结合现实说一句话:四处求学的学子,不论在国内或国外,如果仅以书本知识为理性知识,以见闻为感性知识,那他会“其知弥少”;如果以书本知识仅为方法,去感悟世界;以见闻去实践世界,就会像老子所说的圣人“弗为而成”。“弗为而成”,其意是说圣贤者非直接参与,就可以成就天下事业。
●喻理的手法:《老子》的八十一章,不完全统计,约占六成采取比喻手法。以人们熟悉的身前身后事作比喻,去阐述深奥的哲理。如第三章以“虚其心”,喻理教育;“实其腹”,喻理生活。第五章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比喻天人相通,即天人合一的理念。以“水”比喻人的美德,以“水柔”之性质,喻理柔能克刚的道理等。在最难被人理解的阴阳概念中,老子以人作比喻:“负阴而抱阳”,负,指背负,即背部;抱为拥抱,指人的胸腹。负阴,背负着阴,则为阳;抱阳,去拥抱阳,则为阴。因此,古代指人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及六阴六阳十二经络中,都可佐证。
●撰词的引申性和多意性:这方面与《易经》几乎相同。在读《老子》时,会发现许多字词,不是它应该表达的意思,反过来说,以它的字面意思很难解通。如第十二章“为腹而不为目”,如解为“为肚子不为眼睛”,肯定不通。这里必须分析“腹”与“目”:为腹,为填饱肚子,人们自古至今认为吃饱饭为实在事。为腹,这里引意为实在;为目,为了看,引为炫耀之意。再例如第二十八章“为天下溪”,解“溪”为溪流,肯定是文不通,理不顺。如果理解“溪”为水之源,引为“生命之源”就容易理解该章的内容了。
一字一词多意方面,在《老子》中也比较突出。如“若”,许多地方都解为“选择”;“故”除了以连词译为“因此”“所以”以外,还多为副词,译为“过去”“古时”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为无不为”的“为”,章节不同,其意有别。就以四十八章为例“无为无不为”中的前一个为,是“认为”,指意识形态中的思想观点;后一个是“作为”。“无为”可译为不受某一“思想”某一“主义”的限制,反言之就是解放思想,当然可以无不作为。这与《易. 晋》“罔孚,裕,无咎”其理是相通的。从现在国家发展中也可领悟到这种哲理:我国目前因为不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制约,也无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区隔,是在意识形态中“无为”,所以才无所不为而迅猛发展。反过来就是思想不解放,也就会没有目前的欣欣向荣。
关于《老子》语言特色,表达方式,行文技巧及修辞,还有多处值得探讨。它不只是哲学经典,还是文学、语言学经典。正解《老子》,正本清源于民族文化,服务于民族复兴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