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德有品行承诺事项:药家鑫判决结果还没公布,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08:16
药家鑫判决结果还没公布,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2011年4月3日


看到你的新闻我义愤填膺,激动不已,这,是一个我的同龄人(我大你两岁,暂且称你为同龄人),可你的行为如此令人发指,我不禁仰天长笑,社会啊,你们别争了,连我这个“变态”对他的事情都有了定论,你们为何还踌躇不决?!
  
   药家鑫只能死,我只能说,他“只能”死。我知道整个社会有很多人不希望他死,我自己也不想他死,因为他毕竟是一条生命(只可惜他对女工生命的尊重连我这个“变态”对他的生命的尊重还不及),而且逝者已逝,杀了药家鑫也挽不回张妙的生命了,但是否可以说药家鑫可以不死?不是的,杀人偿命自古就有,而且他杀的是完全无辜的人,手段之残忍、屠人如屠鸭,他这么漠视生命、冷视生命,有什么理由要别人、要整个社会尊重他的生命?我以为他要是真的看淡“生死”还好——不看淡怎么把一个才撞成轻伤并且还有能力“把他的车牌号记下来的人”捅上八刀?!!既然你“看淡生死”那你轻易去死啊,不要求情了,不要拿什么悔过书出来了!--可是他还是那么在乎死,他还想“悔过自新”。试问,一个连捅八刀杀了一个被自己撞倒的人的人,还有什么机会、还怎么改过自新呢?在我的逻辑里,撞倒了人已经是十分对不起了,赶快下车扶起别人(起不来的就送医院啊)那才是本能应该做的,怎么人家没被撞死反而被你杀死了??我不禁又为你设想一个极端的情形,这个情形比你遭遇的要困难得多:当时张妙倒地后人都严重变形了,虽然没死,但你担心她被救后你会赔偿无限期的医疗费(以前媒体报道过“撞伤不如撞死”的案例),所以你同样地“挥起屠刀”、、、、、、 这两种情形哪个严重?一种是你遇到的,张妙还能“用眼睛看你”,而不是马上昏死过去,而且你自己也有直觉她不会死,她“会记住我的车牌”;一种是人的四肢被撞飞、人马上昏死过去的那种更严重的车祸。你的同样的行为在后者这种情形下倒更容易让人理解(此“理解”非彼理解)——因为你知道她再也起不来了,她一辈子都要在轮椅上或成为植物人了,所以你把她杀了,以免她把你今生“累死”。可是,张妙受的不是很重的伤(连医生都这么说了),你为什么就绝望得那么快呢?我敢断定你当时并没有绝望(她要是看到我的车牌号那我今生就活不成了),有那么严重吗?撞了一个人不是你死就是他/她活?你要是医生,马上就能现场断定她严重残废、成了废人,再实施这样的残忍或许还不令人那么费解(还是很费解!),但明明你的眼睛看到的情形不是那么严重,仅仅是不想让她看到你的车牌号,你就把她杀了,你说,你这种行为除了极度自私、极度残忍、极度漠视生命还有什么!!(家里给你买得起轿车赔不起一个不是很严重的车祸?你非把她杀死逃避赔钱?这不是极度自私和冷漠是什么?)我很疑惑你的同学、邻居还为你求情--我知道他们不想你死,因为在他们过去的眼里,你是一个“正常”、“友好”的同学、邻居。可是,我要是他们,我不会为你求情,我只会为你伤心,伤心。为一个你这种情况的杀人犯求情实在太忽视法律了,或者说,他们的求情,很明显,更多地是出于私心。我强调,我也不希望你死,因为我把你的事情更多是看作社会的悲剧,我们青年的悲剧,我们这一代人在无数的垃圾文化、垃圾思想的“熏染”下造成的悲剧。可是,你确实举起了刀,而且捅的不是一刀,不是一刀就让她死了,你是学电影电视剧里的镜头进进出出捅了人家八刀!你以为人家是畜生啊?!你以为你杀人家的时候人家不疼啊!你以为你22岁的生命是生命,人家二十六岁就不是生命啊!我鄙视你的残忍,你的自私!
    
     你的行为让我再度想起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有国家。国家惩治犯罪,所以人们大多数时候才能生活在和平与安祥、不受他人野蛮侵扰当中。如果没有法律,如果没有国家,且别说你撞了人之后会把人家捅死,就是你好端端走在路上,都会被“人之初性本善”长大后就不善了的恶人随便捅死!
    
     这个扯远了。我只是出于愤怒,所以觉得你这种行为不可饶恕。至于你是不是会被判死刑,那是与我无关的。我是一个被社会上的很多人(知道我的人中的很多人)误会的青年。我从小比你还乖,比你成绩还好。可是我“变态”了,简单地来说就是一个中学成绩很好,初一时由于好奇于一天夜里起床偷看舍友的阴毛不幸被同学误会成贼、从此后在屈辱中独来独往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问题的少年在高一时因再也受不了没有一个同学交往、整天不讲话并且仍顶着“贼”的心理压力生存所以从那所省重点中学的重点班转回市中学并在高二选了文科之后,发现所在的文科重点班和省重点相去甚远,所以自己跑到两个文科普通班之一,谁知灾难从此开始:重点、普通班其实是学生的分流,我,一个在省重点中学成绩都获奖学金的学生突然去到教育落后的海南省的下面一个市的集中了全年级成绩纪律最差、当初百分之九十几是靠钱买进来的学生组成的班级痛苦不堪,在对老师的教学和学习环境的彻底失望和反感下,我重拾起自初三始就在我孤独、抑郁时害我的黄毒自暴自弃,高三时虽回到文科重点班,但高二一年自虐的阴影犹在,并且那年由于心情恶劣我与父亲处不好关系,以至于父亲在我高二末去世后我自责不堪,甚至生出“我如果初一不起床偷看舍友高一就不会转学,高一不转学也就不会因为不满意新学校的文科擅自转班,也就不会在高二那年心情恶劣看黄毒自暴自弃、和爸爸关系越变越僵,爸爸的死我负有一定责任”的愧疚心理。在过去的阴影和对未来“无心追求”的心理状态下,我的高三过得很马虎,到第二学期完全出现了反抗、希望早点离开那所中学乃至海南这些伤心之地的想法。致命的是我在高考中糊里糊涂地写了离题作文,虽过一本线二十分,但无人教我报志愿(我到高三结束还没有一个朋友和一个与之联系的师长),“为了保证读英语专业”,我竟然报了处在我不幸的发源地--海口--的海南大学!!!!此后的事情这里就不提了,我的博客里有简单的大学生活的回忆录。接下还说说药家鑫的事--
    
     写到这,我突然想说我已经不想讨论他该不该死了--我已经不想提他。因为我不能接受他的这种行为,包括他父母(我看报道),都说他们不能接受。我觉得即使药家鑫不被判死刑,坐牢出来的时候他父母看他的眼光都有变化了--我的这个手段如此残忍的儿子还要和我们在一起。我觉得连他父母都有权利鄙视他。我要是他父母,在他服刑的时候(假定)我会无限地伤心,但有一种他在赎罪的看淡感;他出来以后,我对他也不会再像他杀人以前了——请不要忘记他杀人时视人为草芥,拿刀乱捅!这样的儿子我与其对他抱有希望不如不抱希望,出来以后即使他重新做人,我对他的态度也会很冷淡--就当是我夫妇俩的命呗。--悲催
    
     很巧的是我昨天晚上看了一个大学女毕业生帮外国男友走私毒品被判死刑的视频,《今日说法》的,你们搜索一下“被毒害的青春”。女孩和我一样英语专业毕业(我很鄙视这个专业!),而且视频中办案民警特地强调她过了专八(专业都垃圾了,这个考试会科学吗?!我还要继续打击这个专业!题外话。),可见包括药家鑫在内的很多大人眼里的“好孩子”可能都有不少问题。昨晚看那个视频为那个叫毛苒的女的感到又气又好笑:陷于爱情的女人真的会那么不理智?!我只能说不可思议,我以为我花妈妈的血汗钱一千多去北京撕毕业证已经够傻的了(确实不该去北京的,我要不是顾虑“海南的媒体不会报道”我直接就去省教育厅前撕了,或者在大街上撕,我最主要是想有人录下我撕毕业证时的视频放到网上让更多的人看到),没想到还有人比我更傻。而让我惊异的还有毛苒面对采访时的坦然,我绝对没有看过一个死刑犯(而且还是二十多岁的一个女孩)面对镜头时是那个表情。她显得很镇定,讲话也就像我们平常的讲话,甚至还带点轻松的语气,不过最后到底是哭了。我不是她,不知道她脑里对她犯下这么大的事是怎么想的,可我还是注意到她末尾对着视频对她爸妈讲的,“这个世界没有了谁还是一样精彩”,姑娘啊,没有了你,你的父母的活着就再也谈不上精彩了啊!我觉得她句话很是反映了她在一定程度上“看淡一切”、“既来之则接受之”的人生观。药家鑫何不向她学学这种镇定和负责任?做了犯法的事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可以从作为人的感情上同情你,但社会还是有秩序,该怎么判还得怎么判吧。(这要看法庭的意思喽。我既不会为法庭判他死刑像某些人那样“拍手称快”,也不会为法庭对他“无期徒刑”或“减刑”的判决感到失望。您知道吗,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害怕自己会被药家鑫的亲友憎恨,还害怕自己会遭来什么报复,毕竟我没有李承鹏李大眼哥和清华大学肖鹰教授那么有力量。我只是表达一下我作为一个差不多与药家鑫同龄的人的想法——药的同学和邻居出来为其求情了,但我们这些与药毫无关系的青年的看法呢?不瞒你们说,我在学校痛苦的时候甚至在撕证后看到不负责任的媒体那样报道我,我气起来都想去杀人。杀谁?吓你们一大跳:我在大一的时候曾看过美国校园枪击案件的报道,所以幻想自己有一把枪,冲进最好的中学的重点班打死几个学生(因为分班的分流教育是造成我不幸的主要原因,我是在烂班里开始堕落的。我想讽刺整个社会,并且抗辩像我当时成绩那么好的学生进了那样的班级都会堕落)。不要以此为把柄说我怎么邪恶了,我想药家鑫也不怎么邪恶(发生他的事情之前他的家人、朋友、老师都以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就是证明),你知道吗,人生气、怨恨起来(药家鑫是紧张起来)就会思维混乱,一混乱,就做了不该做的事。我要是没看过美国校园学生拿枪扫射师生的报道我也不会联想到枪。在中国是没有枪的,而我绝不会残忍到拿刀起来杀人,并且连捅八刀(除非是乱世里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都算不上,成功被夺的那妻子是不是也有点主动的意思?值得为她拼命?——我非手刃他而后快)。
    
     我只能说药家鑫也很不幸。我们的时代给了他太多可以看见怎么杀人的东西--我从来就对电影、电视剧不感冒,小时家里没电视看见别人家放还觉得有点吸引力,上高中后我就觉得除了喜剧片的逗人发笑的功能外,其他的什么武打片、枪战片、爱情片(很多也充满为爱情打杀的!)都是这个世界不应该有的东西--难道人类就再不能发明其他的娱乐了吗?难道娱乐一定要充斥打打杀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镜头吗?!在我看来,我们有太多的文化垃圾,或者说,现存的“文化”里面,有太多的东西是不助于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只会让其更乱的。
    
     我不相信药家鑫没看过电影电视里面的拿刀连捅人腹部的镜头。不是出了他这个事我才这么想,我早就对那些血腥的镜头、打打杀杀的影视场面嗤之以鼻。人类已经经过了那个野蛮争夺、互相残杀的阶段,文明的社会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地重现这些画面,并且还要夸张地展现?至于媒体,我觉得对社会的发展也是有好有坏的,比如我如果没看过美国校园枪击案的报道,我也不会产生那个由“怨恨”产生的念头。在大学毕业前,去北京撕证前,我还以wwwy1987的用户名在天涯发帖《一位大四学生看媒体在“杀幼”和“富士康跳楼”事件中的作用》表达媒体对社会的发展进程有消极影响的一面。但也许就像药家鑫之后整个社会都在反思当今年轻人的思想状况一样,媒体大部分的功能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即使在报道的不经意间已经对2010年的“富士康跳楼”和“幼儿园惨案”的行为人形成心理“诱导”(不知道这个词用得正不正确),但这就是社会发展的代价。
    
     希望药家鑫之后我们年轻人变得更善良些,整个社会里的人都变得更善良些。鄙人以为药家鑫朋友家人口中的其很“善良”之“善良”是不彻底的,因为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是绝不会撞倒别人已经犯错后还杀人的。我以为大多数人都有些许恶性,最善良的人的那点恶只不过潜藏得最深,在环境的影响或折磨下,它还会露出头角来。比如,我这些年成长的孤独和环境对我的折磨确实把我的心理扭曲了一些,有些念头让我自己都很痛苦--比如我从来没谈过恋爱却在这些年的痛苦中被黄毒害了,所以看到和我同龄的情侣和比我小得多的情侣时,我感到一阵嫉妒和心痛。
    
    
    
     我相信药家鑫的父母是很好的人,李玫瑾教授您也不要说家庭教育的缺失之类的了,时代比父母强大,在这个社会成长,受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包括黄色“文化!”)和同龄人的影响要比父母的影响大得多。我从小跟在母亲身边生活,而我的母亲是一个很勤劳很本分很善良的人,所以我有幸学了她很多,但是初中离家之后,在多年的集体生活中过个人生活,我还不是“变态”了?
    
     我有时候也想把生死看得很淡,很从容(毛苒给我的是从容地面对死刑这个印象),但是世上有很多东西我还没有经历过,包括孝敬母亲也没有物质上的能力,大三之后向她透露跳楼的想法和去年撕毕业证的事反倒让她在精神上有压力和为我担心。我死了这世界是不是一样精彩?是的。但我有我在乎的人。所以,理性的人们,不要去做傻事。
    
     药家父母比他儿子还不幸。我看到“药家鑫”这个名字,想到他是要(或者“药”)了他家的心。
    
     我突然觉得佛是挺伟大的,可以宽恕一切犯了罪的人。可是全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都信佛,对于药家鑫这么一个和我差不多同龄的人,那么年轻,我一想到他可能会永远离开这个世界,还是有点可惜。我自己创造一句蕴含佛教思想的话吧:所有犯错的行为都是幼稚的。
    
     (附注: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理是很矛盾的,我希望不要被药家人憎恨,也不要被他的亲戚朋友报复。我相信他们明白,我一个既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的人,无论写什么对他的审判都是没有影响的。我在文中也提及:(结果)“要看法庭的意思喽”。在文章开头我确实比较气愤,不过写到这里我已经“看淡”了许多。我是一个有点抑郁的人,这件事,只能增加了我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悲观。)
  
  
  
  第二篇:李阿姨偏不偏心我就不说了,董倩为什么称“药家鑫”为 “这孩子”。。。
  
   2011年4月5日
  
   李教授,您是犯罪心理学专家,经常在荧屏上剖析家庭、社会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不知您在评析马加爵案件时有没有和主持人把马称为“孩子”?),这里,我可以叫您李阿姨吗?——我也是一个“孩子”哦。网上有很多人骂你偏心,甚至提到了阶级的问题,我想太严重了。我没注意到您在节目中直接把药家鑫称为孩子,却听到董倩说“这孩子、、、、、、”,听到当时我心里一疙瘩,感到很不舒服。一个连捅人几刀的杀人犯你还叫他“孩子”干嘛?如果他是几岁的小孩子还好,可药家鑫已经22岁了,做出那么残忍、无情、冷漠、人神共愤的事情董倩你还把他称作“孩子”,你也太低估当今大学生的智商了。我们可是看了无数的A片毛片的(我在大学时就听说当今已经没有没看过黄片的大学生了),可是看了无数的武打暴力枪杀虐待的影视镜头的,可是从十几岁就偷尝禁果的(当然是在黄片和暧昧的影视“作品”的影响下),你以为我们有那么纯洁吗?22岁还是“孩子”吗?如果是我们姥姥这样叫我们还可以,可你一个与药素不相识的主持人,为什么亲切地称他为孩子呢??难道要体现你女主持人的关切、悲悯情怀吗?我本人也是很喜欢主持人这个行业的,以为非睿智的人不能做主持人,可我觉得您在荧屏上对着广大的靠常识、靠人的理性就能判断这是一起不容饶恕的案件的观众称罪犯为“这孩子、、、、、、、”实在不妥。即使他是十几岁的中学生,你叫他“孩子”也不妥啊,毕竟他是做过那么残忍、除了大屠杀之外的第二大罪行(故意杀人)的人,而“孩子”,是多亲切的称呼的啊。李教授在节目中指的“孩子”是社会中的未成年人和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是一个泛指,人家是本着关心下一代的精神,而你为什么独把药家鑫一个称为“孩子”呢?看来李教授比你聪明。主持人讲话是最注意分寸的,希望您以后不要再出现这样令人反感而又不得体的错误。
   我建议把十几岁以上的故意杀人犯(尤其是引起杀人事情的最初过错在于杀人犯自己的人)都不要称作“孩子”,他们已不配有这个称呼。“孩子”是和纯洁、天真无暇至少和没那么复杂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多少成年的青年、包括当今十五岁以上的中学生,还是“孩子”?“孩子”是在父母长辈口中的,你外人有那么关切怜悯的心叫人孩子吗?如果董倩是李玫瑾教授那把年纪而且评论的对象不是一个杀人犯,那还可以,可叫一个他那样的人实在让人起鸡皮疙瘩。
   我们的社会不纯洁啊,早把“孩子”染黑了。笑死我了,什么样的大学生都有。昨天还看过一个弱智的女大学生(别怪我骂你!)毛苒,帮外国男友走私毒品被判死刑的——怎么就那么多弱智、无德的大学生呢?我们以前骂清华大学那个拿硫酸泼黑熊的刘海洋骂得很厉害,没想到一般大学里的学生更出格吧?当然,听说北大也有杀人的,我们的教育、社会、家长到底都怎么啦?我很想 提一个到底是普通大学里的学生“犯事”多还是顶尖学府的学生犯事多的问题,但又觉得没必要,而且很难比较,不过我敢言,顶尖学府里的人,素质高的人就是比你普通大学里的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经过最普通的大学(至于还比它普通的,那在我眼里就不是大学了,连“野鸡”都算不上,直说就是强奸家长掏人学费的罪犯),知道普通大学里学生素质怎么样。我已经瞧不起他们了,更别说我去到那种骗人钱财、美其名曰“三本”几本的大学里会受得了。这里我要呼吁,那些傻瓜、弱智的大学生(不弱智能干出药家鑫、毛苒做的这种事情?叫他们“弱智”已经是对他们又怜又爱、又爱又恨、为他们的罪行开脱了),你们学学好大学里的高素质的同龄人以及你们大学里的确实优秀者吧(优秀当然包含道德品质优秀)!我之所以在撕大学毕业证时呼吁反对分流教育,也是希望我们无论去到哪个地方,总有很多学习的榜样(去到不好的大学学习的榜样当然就少了)。我们的家长总是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学校、好班级,难道只是希望教他们的老师更优秀吗?不是的!还希望孩子(这回是真正的“孩子”了)成长的环境更好。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不就是怕孩子去到不好、不良的环境受影响吗?——或者希望自己那不怎么好的孩子多向好的学习,得以进步。可是,可是,我们的教育分流之后(我现在已经想通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无奈),好的就和好的在一起,差的就和差的在一起,这将造成什么结局?当然差大学也有好学生,但毕竟不能“蔚为壮观”啊,人数太少也不能形成一种“气候”足以影响差的人往好的方面发展。
   难道我要倡导中国的大学都一样吗?这不可能。连你们也知道不可能。都一样了会怎么样呢?还造得出来原子弹、未来进行脑移植吗?我不知道,不过我认为文科的学科,受“大学平均化”(准确地说就是师资、生质都一样)的影响并不大。一个要成为律师的人,要成为主持人的人,无论去到的大学怎么样,只要他真的对法律、主持有兴趣,有一定的天赋并坚持努力学习,他还是会成为律师、主持人。当然,如果他身边的同学很优秀,比如有很优秀的口才和深刻的思想,他是会受到一些良好的影响的,也就是说,他可能会比在普通大学里学得更好。至于去到差的大学,师资平平,自身条件不好身边又无多少可学习的对象的人,想优秀就难了。除非你心无旁骛,有足够的意志力在别人不学的“影响”下坚持刻苦学习,否则你很难出色更别说赶上好大学里的好学生。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是希望年轻人能互相产生良好的影响,要不然怎么说“时代的精神风貌”这话呢,风貌当然是互相影响产生的,并形成很大的规模,可“分流教育”后(请允许我还这么说),要形成这么大的规模就难了。
   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当然会变得更优秀,少部分不优秀的人和大部分优秀的人在一起当然也会变得更优秀,即使同样多的不优秀者和优秀者在一起,也还是有可能向人家学好的。所以我希望去好大学。(当然,我希望去好大学还因为我听不好大学的老师讲课很痛苦!!!)我的一个当老师的教过我小学的表哥阴阳怪气地说,“谁不想去好大学啊!”是的,谁都想去好大学,那可怎么办呢????我没有答案,这问题太复杂啦。
   我已经明白我的事情是一个悲剧,并且我已经认命。大学怎么会一样呢?中国一样了如果科技、培养出来的高水平人才的水平和数量受影响而美国的大学仍“不一样”,那美国不是有一天会欺负中国吗?都说“落后就要挨打”,如果学校的水平平均化了导致中国的科技水平落后了呢?——不过我相信其他方面的水平,比如年轻人的道德水平会普遍上升——那我可担负不起这个罪责啊。所以在不确定并且国家也不会实行的情况下,我只能说“分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无奈”。(这个“分流”不是指人被分成“一二三四流”,而是指优秀的学生绝大部分去了好学校,不优秀的学生绝大部分去了了差学校。他们以后的人生轨道和去向也大致分得比较明显:在校的优秀学生——当然是指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去了比较好的工作单位,从事比较好的工作,而不优秀的学生,大部分是去“不好”的单位、做“不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即使两类学生在高考分流之后、在时隔四年之后到了同一家工作单位,从事的工作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前者做的是医生,后者做的是专给人挂号的。这两种工作当然都是社会的需要,但我就疑惑,既然四年后又“聚”在了一起——虽然形聚神不聚——为什么当初要分开四年呢?难道北大医院里的医生和乡村的赤脚医生在一起学习四年,就不能到北大医院当医生了吗?)
   我说这些很好笑。主持人董倩说药上的是“一个很好的大学”时我不以为然。那所大学当然有优秀的学生,但也算不上是“很好的大学”(当然我不了解它,只是理所当然地这么想。话说回来,它要是和国内很多“野鸡大学”比起来,应该算不错的。但就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校外也有校啊,要看你拿它和谁比。)。至于药,肯定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学生。考了钢琴多少级就算优秀了?钢琴是可以练出来的,但品质可不会自然随着钢琴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如果要让中国那些最优秀的学子听到药杀人后还被媒体称为“平时很优秀”,那他们岂不是要笑岔气?药如果不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代表他的思想有多高尚,不做这样的事但他的观念、思想还是他的,他的脑子还是那个脑)并且这一生都不做任何犯法的事情,那也不见得他有多优秀。优秀不优秀是看你和谁比(比聪明比智力中国比他高的人也多了去了)。一个道德这样的人“平时很优秀”也是一种假象!思想是藏于人的大脑的,你看不见;观念是藏于人内心的,你摸不着。现在的年轻人,受黄色、暴力、贪污腐败的社会风气影响多了,你以为还像七八十年代的青年那么纯洁(相对)?我只能说现在的青年包括中年甚至十几岁的未成年人(老年人受的影响应该相对较少),思想都比二十年前的人们复杂了、堕落了。为什么?就是受前面所说的那些因素的影响,对性开放了,可以淫乱了,可以看到更多更夸张的血淋淋的镜头了,对政府官员不信任了,还有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人们对欲望的追逐更强烈了,希望升官发财,希望尽快占有财富,希望尽享人生欢乐(包括纵性、多色猎几个异性的快乐)。你说,在这样的社会风气里,人的思想会保持“孩子” 时候的纯洁吗?很快很快就变了!当然,人长大思想总会变复杂的,但我们这一代人(指80、90后)变的速度和质量是超乎你的想象的 ——也就是很快地变质。时代影响人啊,可是什么造就了时代呢?时代不就是很多很多的人生活的那个时候吗?如果很多人形成一种气候(包括上面讲的年轻人互相产生好的影响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那我们不就是时代吗?所以要倡导真正优秀的年轻人和像你我这样普通的年轻人在一起,多向他们学习他们优秀的东西。所以要倡导不分流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优秀起来。所以要改进我们的教育制度,取消三流大学、野鸡大学,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受到良好校园风气的熏陶。(方法之一,可以把那些不好的学校的学生合并到一流学校,扩充一流学校的硬件规模,优秀师资有限,那就让一部分学生使用视频上课。这样他们还是在“好”大学里,有好的老师和好的同学。)
  
   最后:鄙视道德品质缺陷的大学生(因为我和他们是同龄人,我不是慈祥的长辈,所以我可以鄙视),鄙视敢于杀人的人,鄙视残忍的人,你们不配做人。——时代在进步 ,世界在发展,人还是有很多兽性,但文明、有秩序的社会不允许人杀人(枪毙刽子手不是人杀人 ,而是法律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