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代理:婚姻冲动过后的罪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03:39
xjjk雅儒婚姻冲动过后的罪恶

2011年03月13日 06:57
来源:解放牛网

 

文/向敬之

《里海之雨》

[美]吉娜·B.那海

邱仪 译

定价:26.00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很多人相信和追求一见钟情,似乎是一种好奇、惊喜和时尚,然而在种种不了解、不熟知的情势下,迅速堕入情网,转为同居,结成婚姻,往往因不能经受社会、经济、文化和性格的磨合,而陷入情感的危境,袒露人性的缺失和不担当。虽然成功过一些先结婚恋爱的范例,但大多数冲动者,除了给对方也为自己带来一定的损害同侮辱外,更多的是盲目过后的清醒、伤痛与背弃。

随着新社会、新思想和新观念出现,新式的情爱婚姻里,有不少好感、欲望和无所谓的成分存在,将伦理道德上的责任与忠诚,尽数付与激情、烈欲的炼炉,融化,挥发。虽有时受多方原因制约,却难免在维持脆弱婚姻、支离家庭之外,寻求情人怀抱里的温暖。在一些坚守传统婚姻体制的地区,受传统意识强烈影响,女人嫁了出去,便不能重返娘家,一旦被弃、被冷落,命运是痛苦和悲惨的,不但没有权利、家人、钱财,就连父母也不愿生活在她带来的耻辱和恶名下。

美国当代最具实力的作家之一吉娜·B.那海《里海之雨》中的女子巴哈尔,虽然没有被丈夫奥米德给予一纸休书,但自从她与丈夫的第一次邂逅,便已决定她很难分享到真正的婚姻和幸福。他们的结合,完全是一种冲动的悲剧,甚至可视为命运的捉弄,就连文本叙述者“我”——他们共同的女儿,一个长有令人厌恶的红发、雀斑的雅阿思——也感觉了许多感伤和悲凉,怅惘和无助。

故事是巴哈尔16岁时开始的。她并不出众,也不很漂亮,更谈不上时髦洒脱、聪明伶俐,只是一直对生活充满着激情,想象着考上大学、当一名中学教师讲授诗歌文学的好些情景,是一个非理性的乐观主义者,带有一定程度的执着和倔强。一个飘着雨滴的早晨,她走在上学的路上,发生了一次并不严重的撞车事件,从而一步步地把她拉近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悬崖边,也一天天地将她放置在生活折磨、丈夫背叛的命运中。

她自以为拥有了一生的好运,虚荣且虚伪地生存在幻影和梦想中。而不论其怎样顺从丈夫,终止读书上大学的热望,减少和父母家人的来往,都无法得到男人的真爱和夫家的祝福。父亲是在一些婚礼或葬礼上演唱的歌手,母亲是一个不会缝纫的女裁缝,这样的家庭和出身,自然影响了她在属于上层阶级的夫家的地位和尊重。她只能艰难而悲屈地生活在夫家遗弃在贫民窟的房子里。

奥米德是富商的小儿子,英俊潇洒,名下有许多钱。本来他可以和准新娘一同继承数不清的财富,但他临阵逃离,在最后一分钟取消婚约。然因撞车事件中,巴哈尔所表现的倔强,以及蹦跳的脚步、头后的卷发,使他顿时有了好感——他觉得这个小女孩很容易搞到手。

容易得手的事物,往往不会被珍惜。在筹办婚姻过程中,奥米德去珠宝店为未婚妻买礼物,邂逅了暴发户的情人尼娅兹,事态发生了变化。他虽克制过自己,但忘不了这个为人情妇的名媛,并一直沉迷在狂热的追求中,就连同妻子结婚七周年纪念日的当晚也不归家。他不再触摸巴哈尔了,最后抛弃了家中的妻儿。

奥米德与巴哈尔之间,虽有过瞬间好感、肌肤之亲,有了自己的家庭、一个女儿,但他们一个是俊美的富家子弟,一个为贫贱的懵懂少女,只能演绎王子同灰姑娘的不现实的婚姻童话。奥米德没有考虑到他的多情,会带给受传统束缚的妻子怎样的痛苦,会在丧失听觉的女儿心里留下何等的伤害与阴影,更没有想到婚外的刺激,同样会留给华贵而可怜的尼娅兹无奈和恐惧。

尼娅兹是穷人家里的遗弃女孩,自小备受磨难与苦痛,年纪轻轻跟从了一个老男人,可以暂时寄身在高级酒店里,不无奢侈地进珠宝店挑选华美的首饰,但始终是包养在金丝笼里的一只鸟。她有过叛逆的念头,但却受不了传统的制约,受不了人们的想象与议论,只能在真情难得、性爱渴望中苦苦煎熬。她暗地里接受奥米德,知道会带给巴哈尔无限痛苦,然她无法克制作为正常女人的生理需求和情不自禁。她暂时拥有了奥米德的爱和性,却没改变同巴哈尔一样的被侮辱、被损害和被玩弄的命运。

巴哈尔少女时代的幻想,以及对爱情的许多朦胧的期待和憧憬,最终都破灭了。即便曾随奥米德多次出入上流人物的聚会酒宴,但她身上来自底层百姓的特质,仍不时淋漓尽致,遭受了所谓高贵者们的鄙夷、笑话和尴尬。她有过试图改变的想法,想象着融入新的群体生活,而公婆的冷落轻蔑、兄嫂的鄙夷白眼,周围的冷嘲热讽与不尊重,女裁缝的侮辱、美容院的轻视,以及“死鬼兄弟”无休止的折磨和伤害,一次次地中伤了她的心灵和自尊。她不甘心地屈从着,无可奈何地期待丈夫回心转意,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延续在她的哀伤与顽强之中,也辗转在女儿审视她的婚姻时所流露的敏感而又充满魔力的目光里。

从母亲凄惨的婚姻状态中,雅阿思看到了一切真相和命运的昭示。她只能一直保持沉默,直到一场大火之后,在飞舞的灵魂中,她才告诉母亲一切的开始和结局,从而有了《里海之雨》中千千总总:早婚的凄惨、夫权的疯狂、婚姻的不忠诚……也包括贫富分化引发的种种歧视、冷漠和伤害。巴哈尔梦境中多次出现里海之绿、里海之雨,让她隐约感觉那虚幻的温馨而美丽的景象,充满希望和蓬勃生机。但,受制约与无情的婚姻状态中,她只能接受现实的残酷,接受丈夫背叛后带来的痛苦、屈辱和迷离。

初读《里海之雨》最初的文字,我感到有些凝重和苦涩,但坚持阅读下去,却又触摸到许多非一般作家功夫所能成就的魅力,诸如富丽而富于诗意的言语,私密却精彩不断的叙述,以及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我非常乐意读那海独特的表达方式与情节安排,读她与众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创作取向。她在《里海之雨》里,通过巴哈尔的婚姻写意,充分展示了当地普通女性少为人知的凄惨境况,和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传统习俗、礼仪和婚姻选择,如奥米德因对一女生好感便上门求婚、订婚晚会从午夜前延续到第二天黎明、在新娘子手上和脚上涂抹散沫花。

巴哈尔的悲剧,主要是由于奥米德一时兴起的占有欲造成的,而她对富家生活、帅气爱人的向往和选择,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的婚姻现实,抛开特殊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后,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当下的80、90年轻男女,也有部分盲目寻求一时好感、一见钟情的神奇和冲动,提前进入同居、试婚、闪婚甚至契约婚姻的开放状态,似乎婚姻的责任、义务和价值,以及不能突破的伦理道德底线,在他们的观念、情感和思想中,早已成为了一种陈旧。这些,是否真的过时了,或许从《里海之雨》中可以找到一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