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吴敏霞男友:信心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59:57

信心教育

荣筱箐    2009-9-17
专栏作者
荣筱箐的专栏荣筱箐:旅居纽约的媒体人,现为某中文刊物驻纽约记者,曾为《纽约时报》、《纽约每日新闻》、《南华早报》、《南方周末》等多家中外媒体撰稿。

有个朋友20年前从中国来美打拼,揣着50块美金,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硬是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国家闯出了一片天,如今名下的产业已经涉及餐饮、酒店和地产,声势大得让本土美国人也刮目相看。

朋友说他现在最重要的工程就是培养五岁儿子的竞争力,让他将来可以青出于蓝。他送儿子去最贵的私人幼儿园,还给他请了从音乐到体育的各种家庭教师。他一直坚信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先天条件还是后天环境决不比他家所住的长岛富豪区里那些美国孩子差,但最近的一次迪斯尼之旅却让他大失所望。

“美国小朋友看见那些蹦床、过山车都抢着往前跑,我儿子却躲在我身后死活不敢上去,我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培养他,结果还是让美国孩子比下来了。”朋友悻悻地说。

朋友也许完全没想到,孩子胆怯的表现可能正是他教育的结果。虽然他自己已经在美国主流商界小有名气,虽然他有足够钱可以为孩子提供从小提琴到棒球的各种训练,但和很多中国家长一样,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资智培养并不是全部,信心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

无论住在中国还是住在美国,中国家长都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当孩子爬高上低时,他们面露惧色喝令他不要乱跑,小心摔断手脚;当孩子充满热情的表达自己,他们会脸现愠色告诫他不要乱插嘴,想好了再说;当孩子在考试、球赛或文艺演出中博了满堂彩,他们却掩盖住喜色,严肃的提醒他其实还差得远呢。

我曾经做过的一条报道的主角就是一个这样的华人孩子,她上课一言不发,老师以为她是智障儿童,建议她转去特殊教育班。多亏了一个熟悉华人文化的教育界人士帮忙,让她参加了智商测试,结果发现她不仅不是智障生,反而是资优生,在课堂上的沉默只是因为父母要她“想好了再说”。

这样长大的孩子也许不大会因为一点成绩沾沾自喜导致乐极生悲,但他们可能会落入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然后断定自己一无是处的怪圈;他们可能会老成持重、谦虚谨慎,但却容易在顾虑重重中错过很多原本属于自己的机会。

美国家长在这一点上截然不同。儿童活动场上,美国孩子们即使在秋千上做出像杂技演员一样的高难动作,家长也不会大惊小怪;美国家长生怕孩子不爱讲话,时不时总会问他:“你认为呢?”孩子即使学习在全班最差、唱歌走调、把球踢进了自己的球门,他们也会说:“宝贝你真棒!”

这样长大的孩子有时可能会不知天高地厚,但不大会畏缩不前;他们在挫折面前有时可能显得有些脆弱,但不大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美国人从求职创业到处理国际事务时表现出的勇猛固执甚至自以为是,与这样的教育多少有些关系。

美国家长的这种理念来自这个国家60年代末开始的信心运动。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  Nathaniel Branden出版了《自信的心理》一书,提出自信心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这本影响深远的著作被看作是信心运动的开始,此后美国家长、教师开始以铺天盖地的表扬代替批评,一些校园体育比赛因为担心影响孩子的自信甚至不再计分。

不过,最近几年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有人开始质疑信心运动是否已经矫枉过正,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辨别能力,不再拿表扬当真,而且过分的表扬容易消磨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很多事情上喜欢避重就轻。

对孩子全盘肯定的美式信心教育在中国也许并不适用, 但信心教育本身却似乎是中国家长急需补上的一课。从小处说,这是一个资质优秀的孩子成功之路上画龙点睛的神笔,从大处说,这是一个万事俱备的民族扬帆远航时必不可少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