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统考历年真题:计划为上赢考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44:27

凡事预则立,不论做什么事,只有事前认真准备,有统筹和规划,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我是在2008年CPA考试中一次通过5门的。回头看,这份成功与考前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密不可分。

先啃硬骨头:《会计》与《审计》

在报考CPA之前,我搜集了大量与考试内容、报考科目的选择方法、备考心得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了各科的复习计划。整个备考就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学习过程。

事实上,我是从4月份才开始复习的,5科的复习时间加在一起用了5个半月,所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会计》与《审计》的内容多、难度大,我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复习资料以及消化吸收知识的速度,首先制定了这两门的学习计划:第一轮复习争取1个 月内看完教材,做完习题。

在这1个月里,我全力以赴复习这两门,其他科目都先放下。给我自己的规定是每个科目每一章看书2个小时,听课件3个小时,做题2个小时。每天的学习时间是10小时左右,鉴于曾学过初级会计,有一定的会计基础,所以《会计》这一科仅是看书、做题,只有较复杂的章节才听基础班课件,这样就给陌生的《审计》科目节省了时间。

我个人认为,《审计》需要记忆的考点比较多,但习题相对简单,所以大量的时间用来熟悉教材、加深记忆,习题做得少一些。

第二轮复习是5、6两个月,主要是重新看教材、重新做习题,并有选择地听辅导班的课件。

第三轮复习在7月,主要看这两门的考点、听习题班的课件、做习题班的习题,加大复习的深度。

其余3门:特点不同,战术不同

其余3科,我都是根据每科 的不同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以期控制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5月、6月是《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这3门的第一轮复习。《财务成本管理》这科的基本概念和模型公式是考试重点,所以多做习题对理解考点非常有帮助;《税法》内容较少,只要选择好辅导老师的课程,再做少量习题就可以了,不需要不断重复;《经济法》只要听课件、反复看考点、做真题就可以了。

可见,这3门的复习内容要远远少于和简单于《会计》和《审计》这两门,所以在复习时间安排上,我把每天一半的时间用于《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这3门的第一轮复习,而把另外一半时间用于《会计》和《审计》的第二轮复习,以便强化记忆,避免遗忘。

7月是这3门的第二轮复习,复习内容与会计和审计的第二轮复习方法相同,主要是重新看一遍教材、重新做一遍习题,并有选择地听一些课件。

8月是这3门第三轮复习,主要还是看考点、听课件、做习 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8月吹响总复习号角

在我的学习计划中,5科的总复习其实从8月就开始了,是穿插着《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的第三轮复习进行的。

8月的总复习以做各科的真题为主,选择了近5年的真题作为习题。为了节省时间,主观题只要思考答题思路,然后对照标准答案,不用完整书写作答。

9月是总复习的全面展开。

5科都要认真看一遍课件,听一遍冲刺课件,还要将曾经做错的真题和经典习题再看一遍,再有针对性地做一套模拟试题。最后,进考场前,将老师总结的重点再看一遍。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也在根据实际的复习效果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学习计划。正因为制定了这样细致的学习计划,并有步骤地按着计划执行,才使整个复习过程虽然时间短,但却井井有条、效率极高,再加上努力刻苦,最终取得了CPA考试5门一次通过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