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软件:【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6:09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

(2011-01-07 20:50:04)转载 标签:

朱棣

五雷山

齐云山

清源山

道教名山

杂谈

分类: 写作资料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武当山

    武当山在湖北的西北,这里山林茂盛,风光秀丽,洞﹑泉﹑岩﹑涧点缀其间,峰峦独与它处不同,七十二座山峰,峰峰俯首朝向主峰天柱峰,而天柱峰鹤立于群峰之巅,如王者之临诸侯。武当山高险幽深,飞云荡雾,相传,武当道教所崇奉的真武大帝就生于这仙境一般的地方,并在此修炼﹑得道﹑升天,因此这“神仙窟宅”自古以来便吸引着许多求仙学道者来此栖隐。

    武当是风景胜地,道教名山。不仅如此,武当的武术也非同小可,与少林功夫南北并雄。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极深,道士修炼学道,往往伴以习武,武当武术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

    使武当独领风骚的,还有它宏伟玄妙的古代建筑。武当有着中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有人也许会问: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本土宗教,当时中国有多座道教名山,而武当的宫观为何举世无双?其中缘由与明成祖朱棣密切相关。武当宫观始建于唐代,宋元陆续有建置,到了明代,藩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为了使这种违背封建伦理纲常的行为名正言顺,天下归心,他的理论依据之一便是皇权神授,得到了武当真武大帝的阴佑。他在功成即位后大兴土木,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后者便是为了酬谢神灵,巩固统治。朱棣还把真武钦定为皇室的主要保护神,这些举动为武当道教的鼎盛拉开了序幕。以后明代诸帝一直把武当作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朝廷家庙,扶持武当道教,加封武当,扩建宫观,使其成了“天下第一山”,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在明代,其政治地位,如日中天,众名山不可同日而语。几百年来,武当信徒不仅广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而且远及台湾﹑香港和东南亚。

    据记载,当年朱棣修武当前后共动用了三十万工匠,历时十二年,修成宫观大约有八千余间,武当山各宫观中神像﹑供器﹑法器及宝幡﹑神账等设施多为皇室钦降,富丽无比。当时盛传武当山道场是“富甲天下”的“黄金白银”世界。后来,由于不断的扩建,武当的道教建筑达到了2万间之多。

    武当山建筑是根据真武帝修仙神话来安排布点的,并且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体现皇权和道教所需要的“庄严”﹑“威武”﹑“玄妙”﹑“神奇”的氛围。从山脚下到山巅天柱峰金殿,用一色青石铺成一条70公里长的“神道”,沿神道两旁修建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梁﹑十二亭台等庞大的建筑群。在十二年里,朱棣始终关切殷殷,前后共发60多道上谕,其内容大到调遣人力,小至设计图纸审批,建筑余料处理,事无巨细。朱棣再三叮咛顺从自然,对山体不要分毫修动,这也是武当道教建筑群的又一个特点,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武当建筑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遽,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使它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图画。

    明人自豪地称武当建筑群为“万世之伟观”,今日虽然许多宫观已成瓦砾,然而现存的仍透着宏伟和精美,且有许多绝妙之处令人称奇。如复真观一座五层高楼中,有一柱支撑十二根梁枋的结构奇特的杰作;九曲黄河墙可传递声音,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异曲同工;转身殿里的大钟在撞击时殿内几无声息,而殿外却分明听到钟声袅袅;山巅那座铜铸鎏金的金殿是一件工艺珍品,围绕着它有几大奇观,其中之一为“雷火炼殿”:古时金殿未有避雷设施,雷雨时,金殿四周往往电光闪烁,火球翻滚,景象绚丽万千,而每次雷击过后金殿不仅分毫未损,而且灿然如新……凡此种种使人不由得为古人的智慧发出由衷赞叹。

    作为一座道教名山,武当山今日香火依然,那历经沧桑的宫观,悠扬的道家音乐,丰富的神话传说,连同那些远路而来的虔诚香客,传递着古老的文化气息。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五雷山

    五雷山,原名雷岳,海拔976米,因主峰金顶分出数脉,呈辐射状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训》中的地维,所以又叫维山。后来,因大维山庙宇出现“雷扫其殿,钟鼓自鸣,尘埃自净”的奇迹,故又更名为五雷山。它位于慈利县城东15公里,北临石门,东依临澧,南接桃源,是东入张家界的必经之地。山上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气温昼高夜低,冬寒夏凉,最高温度为32℃,平均温度11.6℃,不仅是旅游避暑胜地,更是道教圣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俗话说“北武当,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联袂,名闻遐迩。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据史书记载,五雷山道教“始于唐、盛于明”。相传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垒石室苦修,“得道高升”,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后,唐代顾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不做,归隐天门山、五雷山,在五雷山扩修殿宇,弘扬道教文化,并亲题“楚南名山推第一”。从此五雷山名声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县俱瞻”,明神宗得知后,封五雷山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两省十八县。每年古历“三月三”、“八月十五”为朝圣日,有“朝不朝,一年十万八到”之说。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常德荣定王、澧州华阳王对五雷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成,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有36宫,72殿。期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绵延15华里,奇险深幽,玄妙超然,独具一格,蜚声南北。可惜民国末年,战乱纷起,匪盗称雄,五雷山香火飘零,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所有殿宇毁灭殆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慈利县委、县政府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和文物管理法规,发展旅游,投资数百万元,修复了部分古建筑,修建了旅游专线公路以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成立了五雷山风景区,昔日雄姿,再展辉煌。

    张家界市以东的慈利县,于1994年9月19日(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了空前盛大的“五雷山宗教文化首游式”。那天游山的群众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从这一天起,楚南胜境五雷山正式向中外游人开放了!从这一天起,张家界市在诸多的景观中又新添了一大风景名胜区!

    一、五雷山名称的由来

    五雷山因真武祖师命五雷神擂响五声霹雷,镇压五条孽龙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因有“五雷扫电”一景而得名。

    相传,真武大帝当年在武当山修成正果以后,由妙乐天尊带他上天拜见玉皇大帝。玉帝见他气宇轩昂,不同凡响,便当面封他为真武大将军,在太阳宫供职。玉皇还赐给他三台七星宝剑一把,黄金铁甲一件,专事镇妖斥邪,为民除害。真武大将军得到玉皇赐的这些宝物以后就不断巡视天庭。一天中午,当他巡视到楚南方向一带时,突然发现天空怒云翻滚,狂风大作。他拨开云头一看,原来是5条孽龙争斗,它们是东方青龙,南方赤龙,西方白龙,北方黑龙,中方黄龙。这5条妖孽各显神威,大摆武场。它们有的掀起滔天大浪,有的刮起阵阵妖风,一时间搅的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使黎民百姓惨遭不幸。真武大帝见状,怒不可遏。他掐指一算,原来是5条孽龙在争夺五雷山圣地的王位。于是他立即指挥五雷神举起神锤,擂响5声霹雳,一齐朝5条孽龙劈去!霎时,只见天空道道白光,怒云妖雾一扫而去。随即天空放晴,五龙俱降。真武大将军见状,又取出三台七星剑一一指向5条孽龙,五妖就立即变成了5座山。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五龙朝圣”一景。至今这五座山仍如栩栩如生的活龙朝圣一般矗立在那里。

    二、五雷山的地理位置与气候

    五雷山,位于慈利县东部,地处城关镇、广福桥镇、石门县蒙镇,以及零溪乡、花薮乡与桃源昌蒲乡的交界处(简称“三三”交界处,即三县、三乡与三镇)。它东接临澧,南临桃源,西处城关,北抵石门。东经111°;15′—111°;18′,北纬29°;23′00‘—29°;27′30‘之间。海拔最高976米,最低123.7米。年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15℃,年平均气温11℃。这里气候适中,四季分明,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朝圣的好地方。

    五雷山,交通十分方便,距慈利县城仅25公里,距苗市火车站仅3公里,距张家界飞机场也只有108公里。特别是火车,苗市每天有3对火车东西来往,贯通枝(城)柳(州)线。往东,可以去石门、澧县、枝城、宜昌、襄樊直至郑州、北京;往西,可以到达张家界、猛洞河、吉首、怀化,然后转车可以去重庆、成都、贵阳、昆明与南宁等地。如到张家界站转车,还可以乘特快直达长沙、株州、衡阳、郴州、韶关、广州。

    现在,张家界一级民用机场已开通,可乘波音飞机直达长沙、广州与深圳。从1995年3月28日起,又可直接飞往北京,从第二季度起,又可飞上海、成都、重庆、武汉、桂林、宜昌航线。今后,还可以直飞香港、东京、新加坡、马来西亚、曼谷等地。因此,来五雷山朝圣观光,你不愁来去不方便!

    三、道教、道观与道人的称呼

    道教,是我国主要的宗教之一,它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齐名。

    中国道教产生在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了。如果加上战国时期传播神仙方术的“方仙道”与西汉时期托黄帝而立的神仙之术,以及托老子而言修道养寿的”黄经道“,那么,道教在我国流传就已经有2000多年了!由此可见,道教是我国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据史籍记载,道教创始人为张道陵。他开始创米道,主要经典是《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

    道教奉老子为始祖,把老子写的《道德经》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关于老子,学术界与道教界持有不同观点。老子又名老聃,河南人,是我国春秋末年著名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他曾经作过守藏室史(相当今天国家图书馆馆长),学问渊博,著有《道德经》等书。

    老子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道教为了与佛教抗衡,将他神话了,并且无限度地夸大,说得十分玄乎,传的神乎其神。比如他们说老子是经过许多过个81万亿81万岁,托胎于玄妙玉女腹体内,并且怀孕怀了81年之久,最后才从玄妙玉女左肋降生下来的,所以,因怀孕太长(81年),一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故名唤”老子“。又因为老子降生在一棵李子树下,便指树为李,方的”李“姓。

    道教的一些书上还说,2500年前,周朝有一个“门宫”叫尹喜的,他有一天在“草楼观”观测天气,忽见紫气东来,便预言一定有圣人路过。不久,果然老子骑青牛入关,于是尹喜便请老子入草楼,还请老子写了书,即《道德经》。他们还说老子写完《道德经》以后,就无影无踪地去了。

    老子被神话以后,曾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崇拜。特别是唐朝,因皇帝姓李,他们为了抬高李氏门弟,强拉硬扯,硬是把距唐朝1000多年前的老子做了李家天子的祖宗,还封为“玄元皇帝”。正因为如此,道教在唐朝便盛极一时,几乎成了唐朝的国教。道教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道教敬奉“三清”为最高神。所谓“三清”,就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亦即老子),“三清”是三位神君的总称。

    元始天尊是“三清”第一大神,经书上说他住在玉清仙境,生在宇宙形成之前,还说他在天地初始时,以秘道传授于诸仙,用来开劫度人。后来,又把他与我国远古神话中的盘古扯在一起,因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大神,二者不谋而合,这就更为元始天尊神话提供了佐证。

    灵宝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神,他象征混沌初开,阴阳分明。据说他住在清仙境。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说他住在最高三天界的第三层太清仙境。说他著的《道德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

    道教敬奉的主要神明,除“三清”外,还有“四御”。这“四御”是辅佐“三清”尊神的四位大帝,即:皇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勾阵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承元效法后王皇地祗。

    在“三清”、“四御”下面,道教还有许多小神,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道教的道术有占术、符录、祈禳、禁咒、内丹、外丹、炉黄白、壁谷、行跻、房中、仙药、服气等。道教崇拜神与仙。

    道教的主要法规戒律,少者有五戒、八戒、十戒;多者有一千二百戒;一般也有三百条左右,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些戒律主要是用来约束教徒思想言行的,防止他们“恶心邪欲”与“乖言戾行”,提倡积善、修德、理身。

    道教的道观、道宫,就是祭祀诸神的祠庙。最早的道观是陕西草楼观。道观主要是修建三清、五皇、灵官等殿堂与山门。道观在全国闻名的有白云观(在北京,供奉“三清”天尊)、楼观台(在陕西终南山)、延头观、万福观、永乐宫、万寿宫、玄妙观、常道观、无量观、玉泉观、紫霄宫等。五雷山的宫殿,其名称也与它们大同小异。

    我们游五雷山,看道观各宫、殿、门,如遇道教人员如何称呼?

    按道教规矩,凡道观中的主持者称“主持”。一般称“道长”、“道人”或叫“仙客”。道士还可称“黄冠”、“羽人”。对女道士称“女冠”或“道姑”。对道士中学识渊博、修养很高的,则称“法师”或“真人”。对道士中未成年的称“道童”或“仙童”。

    四、五雷山的主要景观与景点

    五雷山是张家界市的东大门,也是全市诸多景点中的又一大风景名胜区,又是道教旅游朝圣地。

    五雷山有山120多座,溪流15条,山体表面面积达160平方公里。据《慈利县志》载:“五雷山高屏环县南30里,顶为真武,有龙头岩、会仙桥……诸胜,道水所出。五雷山寺观为常德荣王建,澧州华阳王助修。”从人文景观来看,五雷山主要是道教修建的祠宇宫殿。据有关史书记载,这里的道观建筑群始建于元,峻工于明,共建有大小寺庙100多座,计有36殿、72宫、48寨。这片古建筑群的其本格局分内8家与外7家。整个建筑群倚山势而建,聚建在长达1公里多的山脊背上,犹如长龙托屋,非常好看。内8家宫殿仅凑,外7家分散。内8家由南至北,宫殿摆设依次为金殿、观音阁、王爷殿、玉皇殿、财神殿、赤帝宫、斗姆宫、朝圣门等。这片古建筑群共有建筑面积达8500多平方米,是我国道教建筑仅次于湖北武当山的又一大片古建筑群。这些寺庙建筑最著名的有金殿、观音阁、翰林祠、紫金宫、朝圣门、梳妆阁、斗姆宫、王爷殿、关圣殿、马爷殿、赵爷殿、温爷殿、赤帝宫、一天门、二天门、朝圣门以及牌楼等。在这一大片古建筑群中,因五雷山的寺庙名称与建筑风格均与湖北大武当山其本相同或相似,加上它的地理位置在长江以南,故五雷山又有“南武当”之雅称。

    从供奉的神像来看,五雷山与武当山也其本相同。两山金殿供奉的大神都是真武大帝。不过,武当山乃真武大帝的发祥地,所以,殿堂、神像、气势都比五雷山大一些。在武当山金殿里的真武大帝,只见他稳坐金殿,披发黑衣,手持宝剑,脚踏龟蛇,卫将执黑旗,两边有金童玉女,还有水火二将,威风凛凛,好一位威震环宇的大帝之神像!

    关于真武大帝,其来历是这样的,他原是爬虫类——龟与蛇的合体之形,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的星宿崇拜。我国古代,人们将天上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俗称“二十八宿”。人们又把二十八宿分为为东西南北四组。不仅如此,人们还把每组7个星座想象成一种动物形象。又根据古代五方配五色的说法,分成“四象”。这就是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不是别的,就是“龟蛇”,也就是“真武”大帝的别名。“玄武”又为何成了“真武”?原来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赵玄郎”之名讳,故改“玄武”为“真武”。根据我国远古时代人们的说法,龟为“四灵”之一(其他三灵为龙、凤、麟),蛇也被认为是有神灵的动物,于是玄武作为龟蛇的化身之神,便越传越神,因此,他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以至被历代帝王树为“帝君”。而道教为了兴教的需要,又编造出一套玄而又玄、神而又神的故事。说玄武曾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并从他左肋生下,长的十分勇猛。本来皇后想要玄武继承王位,但他不想王位,只一心想学道成仙。后来得紫元君所授秘法,玉帝又赐他宝剑,所以,他在武当山修炼42年便大功告成,白日升天,成了“真武大帝”。

    因为真武成了“帝君”,所以,武当山为供他修建的金殿便举世无双,特别辉煌。金殿全部建筑都是铜铸鎏金,而真武大帝也是铜铸鎏金,耗铜重达万斤。五雷山的金殿乃真武大帝,虽然其建筑规模与装金不如武当山辉煌,但除武当山以外,同其他道观建筑群比较,五雷山还是有过之而无过及的。

    据地方志书记载:“五雷山……磅礴百里,列其共瞻,每逢朝会,祷祈如林,人流似海,多达三万余人。”自古民间就有对子句:“朝不朝,一年十万八千到。”每当道教节日来临,如农历三月初三(真武祖师生日),九月初九日(神师升天元日)、八月十五日(翰林会)与冬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生日)到五雷山朝圣的香客便蜂拥而至,一天24小时庙里不断香,路上不断人,灶里不熄火,木鱼不断声,真是庙门若市,人流如织,晨钟暮鼓,热闹非凡。

    五雷山不仅寺庙建筑金壁辉煌,同时,文物古迹也异常珍贵。明代天顺六年间(公元1462年)杭州一位县令到五雷山携妻带小观光游览,在龙头胜景留下这样的墨迹:“观其岩形,若飞龙头,头角峥嵘,真武古迹,巧出天成,楚南第一胜境也。”他的这块碑刻成了珍贵文物。山上还有石狮、石象与石坊《二龙戏珠》等各种碑刻300余块,不仅是碑林之胜地,同时也是荟萃书法艺术。在一天门,还有一块保存完好的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的大碑刻,不仅书画艺术堪称上乘,同时也是研究李自成归宿的历史见证。其文曰:“从来庙宇辉煌,神像威灵,先皇供奉,丕振四方,嗟哉!蓬莱飘渺,数十年来,引引自知,道纳竭力修持庙宇神像,石三宇落成……”除了这些文物古迹以外,五雷山还有千斤铜佛、石龙与石虎等文物。

    五雷山的人文景观突出,自然景观也非常丰富而又秀丽。登山时从山脚到山顶,一路之上,可以看到许多自然景观。如造型多样的奇山异峰,清澈见底而又碧绿如绸的溪流,汨汨的山泉与古井,还有珍贵的树木与奇花异卉,上得山来,危崖耸翠,百鸟争鸣,步移景换,举目有景,在这里游览,既可以看到山河壮丽的美景,又可以看到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又可见到一派金碧辉煌的丛林风光。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齐云山

    齐云山位于黄山脚下,皖赣铁路穿越齐云山脚。距黄山市(屯溪)西33公里,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白岳者,齐云山也。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齐云山海拔高度仅585米,用“插天”来形容其高虽有些夸大,但有36奇峰、72怪岩、24飞涧,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白岳的特点是峰峦怪谲,且多为圆锥体,远远望去,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齐云山呈丹霞地貌,几百处景点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开神秀,灿若红霞的自然美景。齐云山碑铭石刻星罗棋布,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铭刻,紫霄崖下的《紫霄宫玄帝碑铭》为明代才子唐寅撰、戴炼书,碑高7.34米,宽1.40米,为江南罕见。数以千计碑碣石刻,其清丽的词句,遒劲的书法,匠心的镌刻,构成了壮观的艺术珍品长廊,使齐云山成为览景访古的圣地。清乾隆帝巡游江南时曾赞誉齐云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成为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齐云山道教

    无双胜境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又有“江南小武当”之称。山上道观参差,宫庙相映,钟鼓磬鸣,岚烟缥缈。

    齐云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道教活动丰富多彩,独树一帜。据史料记载,早在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齐云山便有道教活动,至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香火日盛,随后宫殿院房、亭台楼阁次第落成,香客曾一度日达三千以上,从而跻身于道教名山之列。

    齐云山的道教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如今,有正常的宗教仪式活动,可供游客参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道场表演,再现了道教的文化习俗,表明其历史渊源,给人以人生和生活的启迪,其宣扬的平等、宽容精神,祈求和平、扶贫济困的人道思想和返朴归真、勤俭抑奢、知足守道的生活准则,对现代人大有俾益。

    齐云山胜景

    洞天福地

    游客下索道后就进入景区大门――望仙亭,出亭后走过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真仙洞府

    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而圆通洞供奉的却是佛教中的南海观音;罗汉洞供奉着真武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十八罗汉。应当说这都是道士们富有想象力的创作;雨君洞供奉龙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竟被道教“收编”上了道教神坛。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气息。颇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为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

    月华街、太素宫

    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素宫,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香炉峰

    此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传说顶上的铁亭、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可惜铁亭和香炉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现在的铁亭系1983年重建的。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小壶天

    位于月华街长生楼下,它是明代一个石坊构成,石坊上有“小壶天”三字,石坊门洞呈葫芦形,进门后,便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为万丈深渊,站在窟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当游人想后退一步,便见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线泉”、“飞升所”等石刻,据传这是道士飞升成仙的地方。

    玉虚宫

    位于长生楼西不远处,此宫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道教有关神仙的传说。如今,玉虚宫是善男信女烧香求神、祈祷福寿的圣洁之地。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清源山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的泉州市境内,泉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侨乡,向以风景优美、文物荟萃而闻名于海内外。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在泉州北郊,离市区约3公里,是泉州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分清原山、九日山和伊斯兰教圣墓三大景区,总面积62平方公里。这里山势雄伟,洞壑幽美,林泉清翠,奇石嵯峨,加上历代丰富的文物古迹。景色迷人,引人入胜,自古以来就是闽南著名的游览胜地,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

    清源山以多清泉而得名,又名泉山,泉州地名亦源出于此。因位于泉州城北,当地简称它为“北山”,山有左、中、右三峰鼎立,以中峰最高,海拔498米,故亦名“三台山”。耸立于晋江平原之上,挺拔巍峨,古人喻之谓“高与云齐”,故有“齐云山”之别称。它最早开发于秦、汉,中兴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经历代的开发建设,留下了许多庙宇寺观、石雕石刻,计有大型石雕七处九尊,摩崖石刻五百多方,花岗岩仿木结构石室三处,古称三十六洞天、十八胜景。现经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规划,分为七个景区,即南台夕照、闽海蓬莱、石异峰奇、五虎朝狮、旭日春晓、石莲洞天、风动发石。著名胜景有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像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龟岩、九日山、灵山圣墓等。

    清源山景观

    老君岩

    老君岩又称羽仙岩,位于清源山右峰罗山与武山下,以岩刻巨型老君造像而得名。老君名李耳,字老聃,是道教始祖,被尊称为“老子”。石像依岩雕琢,就势造型,高5.1米,宽7.3米,厚7.2米,端坐崖上,右手按膝,左手凭几,两眼平视,双耳垂肩,神态安详,笑容可掬。整个石像雕工精细,形态生动,须眉分明,衣褶清晰,是宋代石雕中的艺术珍品,我国最大的道教石雕造像,已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老子天下第一”。

    据史书记载,老君岩早在西晋时期就有道教寺观出现,到北宋年间,在罗山脚下建造了北斗殿,武山脚下建造了真君殿,两山之间有元元洞,建筑规模都较恢宏,老君雕像也完成于此时。以后随着年代的推移,寺观因年久失修而坍圮,今已无存,而老君造像仍保留完好,成为我国古代古雕艺术中的瑰宝。

    罗山、武山虽海拔不高,但林木葱翠,风景宜人,加上巨型的老君造像,人们以一睹为快,当地民谚有“摸到老君鼻,寿高一百二”,故游清源山者无不到此一游。

    南台岩

    从弥陀岩循“寻佛径”古道可直上山顶南台岩,这是清源山右峰的最高处,因其位于中峰之南,故名。山坡上遍植杜鹃,每逢春夏之交,山花烂漫,满山幽香。

    南台岩系一巨岩,巍然耸立,前是悬崖,后是峭壁,岩台上建有寺庙,如临空中。峭壁上刻有“空中楼阁”四个大家。终年云雾缭绕,仰望峰顶高出云端,悄如仙境。据史载,南台岩自唐代以来就逐渐成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胜地,当时岩台顶上建有儒教的魁星阁、佛教的大雄宝殿和道教的三清宫,每年三教信徒来此攀高朝拜者甚众。至宋后逐渐衰落,寺庙亦因年久失修而遭坍废。现有佛寺一座,比较简朴,建于明代。但山势雄峻,气象万千。登高远望,天高云低,河山壮丽,视野开阔,俯视泉城内外,屋宇连片,新楼叠起,阡陌纵横,绿装盖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晴空万里,晚霞满天,红透山河,风光更加绮丽,“南台夕照”是清源山的一大胜景。

    清源洞

    清源洞位于清源山中峰的顶端,又名纯阳洞,因地处清源绝顶,傲视诸峰,历来成为爱好登高览胜的旅游者攀登之地。上清源洞古代有两条道路,一条从正山门经千手岩、弥陀岩循“寻佛径”至南台岩,再沿着山路直上中峰;另一条从左峰山腰碧霄岩沿“清源古道”攀登。现在已筑有盘山公路(名齐云山路)可从泉州市区坐汽车直达山顶。但大多数年轻体健者仍愿循登山古道一步步攀登,虽然道路艰险,可游山赏景情趣无穷。

    从碧霄岩上沿途有“小憩亭”、“五云深处”、“小云关”、“紫泽宫遗址”、“练胆石”、“虎乳泉”、“白龙井”等许多名胜古迹。

    练胆石相传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少年时的练武之地,路旁石壁上刻有“君恩山重”四字,出于俞之手笔。虎乳泉又名孔泉,泉水从石隙中涌出,注入一尺许见方的石孔中,水质清冽,味某似乳,终年不竭。相传古代有一母虎在此哺幼,因乳汗不足,以泉代乳而养活幼仔,故而得名。这虽是不足为据的民间传说,但游人历尽险阻,攀登至此,已感疲惫万分,饮此甘泉,顿觉清凉解渴,体力陡增,增强了登攀绝顶的勇气。泉旁有宋代朱熹的题刻“源头活水”,字迹遒劲洒脱。清源山以此清泉源头而得名,泉州、泉山之名亦由此而来。

    过虎乳泉至清源洞路已不远,登上山顶平台,只见山门上刻有“第一洞天”四字,这里高处绝顶,被推为清源山三十六洞天之首。山门内有一列屋宇,古称“观空楼”,在此远眺四方,天高地阔,风光远销限。如天气阴霾,云海茫茫,若梦若幻,大有超凡脱俗之感。屋后有一洞,洞口刻有“蜕岩”两字,相传是宋代裴道人蜕化之处。洞高8尺,宽6尺,洞底有洞,深不可测,传说可通洛阳江。现今洞口藤蔓满布,荆棘丛生,洞上危岩峭拔,直插云天。

    千手岩

    千手岩位于清源山右峰下,与老君岸隔一山岗,居清源山正山门以北,现有公路从泉州城直上正出门口,过门拾级而上即是千手岩寺,寺前有“迎客松”一株,盘旋虬曲,状态喜人。寺旁有石碑一方,上刻“第一山”,系宋书法家米芾手迹。寺内有千手千眼观音大士塑像,故名千手岩,也叫观音岩。还有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像,寺后峰石嶙刚,满山枫树,秋后一片丹红,是清源山一大植物景观。从千手岩往南过“慈晖亭”,即至“石中居”,这是近年来新建的较大旅游服务设施,设有餐厅、茶室,在此饮酒品茗,极目青山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千手岩后有弘一法师舍利塔,法师俗名李叔同,早年留学日本,攻音乐、绘画,对文学也造诣颇深,后在浙江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成为知名高僧。平生好结交天下名士。1942年在泉州圆寂,遗骨分葬于泉州清源山和杭州虎跑。舍利塔为花岗岩仿木藻井结构,风格独特。塔旁悬岩上刻有法师临终前手书“悲欢交集”四字,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真诚初拜谒时的题句:“千古江山留胜迹,一林风月伴高僧。”塔内石壁上有阴雕法师全像,系名画家丰子恺所绘,丰系法师的得意弟子,闻师圆寂,悲痛万分,含泪挥毫作画,涕泪与墨计共研故名“泪墨画”。

    弥陀岩

    从千手岩再向上攀登,即至弥陀岩,进得山门,只见古木参天,巨石峭立,瀑布悬垂,梵宇高筑,气势非凡,是清源山风景最佳处。这里瀑布从50米高的悬崖上飞泻而下,形成了“泉窟观瀑”胜景。从左侧向上,还有“一啸台”、“岫云”、“招饮径”、“天风海月”、“一线天”等名胜,在一啸台前有一石室,上勒“愿海真空”,室内供奉阿弥陀佛石雕像一尊,高5米,宽2米,头结螺髻,脚踩莲花,形态商讨,造型优美,建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为我国不可多得的元代石雕佳作,现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还有元碑、元塔和多幅石刻,均古朴典雅,殊堪鉴赏。

    瑞像岩

    瑞像岩在左峰的天柱峰下,从碧霄岩右拐不到1公里路程即达,也可从登山公路经片瓦岩抵达,这里有刻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的释迦石像一尊,相传佛像雕成时夜放瑞光,故名瑞像岩。像高4米,宽1.5米,立状,左臂下垂,掌心向外,右臂袒露作无畏手印。神情庄来肃穆,系按照岩石的自然形态雕镌而成,取法于木雕旃檀瑞像,风格独特。是宋代石雕艺术的佳作。至明成化年间,为了保护佛像,建造了一间仿木结构的石室,现石像、石室均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下石径迂回,岸前奇石突兀,排列如群僧参禅,称为“罗汉峰”,俗称“十八罗汉朝释迦”,天然成趣。石室左侧有“望州亭”,可眺望泉州城,附近还有石蟒、石龟、石门、石窗等胜景。

    天柱峰周围有狮子峰、回舶峰、莲花峰等奇峰罗列,景色佳丽如画,故古人在石壁上刻上“忘归”两字,以示流连忘返。

    碧霄岩

    碧霄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碧霄岩分为上、下碧霄。从入口处仰视,碧空如线,又称“小有天”,洞旁的岩壁上刻有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为元代泉州路监临官达鲁花赤阿沙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5年)登临清源山,感岩之雄奇而雕。1985年月10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三世佛”周围有历代摩崖石刻多方,其中有元代碑刻记载着当时碧霄岩三世佛雕刻和建筑的经过。还有南宋淳熙晋江县令林(福州人)手书摩崖“寿”字石刻,占摩崖界面14平方米,为福建成“第一高寿”;清代江春霖为监察御史陈庆镛在鸦片战争时(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给道光皇帝上了一道《申明刑赏疏》,批评皇帝纵容投降卖国派而震动中外的“抗直敢言”等石刻,字迹古仆苍劲、挥洒自如,为游人所赞叹!

    南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清源山主景区左侧风山之麓。

    据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进士、晋江人施梦说所的《鲁东诗集》云“少林寺宇筑清源,十进山门万丈垣。百田园三岭地,千僧技击反王藩”。清乾隆年闽蔡永蒹(1776~1835年,晋江东石人)所著的《西山杂记》载:嵩山十三棍僧之一“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凡十三落,闽僧武派之始焉。”又说:少林寺十三进,周墙(高)三丈,寺僧千人,陇田百怖,树林茂郁,掩映少林寺于山麓“。该书还记述泉州少林寺三兴三废的经过。历史上规模恢宏的泉州少寺,至今遗址、遗物乃在。

    1992年10月,国际南少林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与会学者、中外武术界人士应邀参加了泉州少林寺复奠基仪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少林禅寺”题写寺匾。1994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复建泉州少林寺,规划面积400

    亩,寺庙用地200庙。复建工程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达摩祖师堂、伽兰祠、西堂、玄女堂、罗汉堂、十三堂、禅堂、观音殿、地藏殿、演武厅和泉州历代名人祠堂及其他配套设施。

    少林寺“大雄宝殿”主体建筑及配套工程于1994年12月动工,1997年9月竣工。建成后的泉州少林寺,重现了泉州典型的佛教文史迹,又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

    “三世佛”石雕造像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位于最东南的元代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碧宵岩景区内。1985年10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世佛”是十三世纪以来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清源山碧宵岩“三世佛”为摩崖浮雕,作长方形石龛,高3米、宽6.5米。“三世佛”并排结跏坐在仰覆莲花座上,中尊为现在佛,作触地印之降魔相;左尊为过去佛,亦作触地印之降魔相,但左掌上托钵;右尊为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皆为土蕃式样。整座造像布局匀称,雕工精湛,造形优美。

    “三世佛”造像左侧的元代造像记事石刻碑文中记载元代至正二十七年(公元老派367年)十月丙午日,岩僧志聪题刻于摩崖记文云:“透碧宵北山第一胜概。至元壬辰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间,灵武唐吾氏广威将军阿沙公来监泉郡,登兹岩而奇之,刻石为三世佛像,饰以金碧,构殿崇奉,以为焚修祝圣之所劂后,岁远时艰,弗克茸治。至正丁未二十七月年(公元1367年)秋,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般若贴穆尔公,分治东广道,出泉南,追忆先伯监郡公遗迹,慨然兴修,再新堂构。山川增辉,岩壑改观”。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殿堂塌毁于暴风雨中,石雕造像暴露于崖壁。1988年12月,市政府拨出专款兴建“三世纪”石雕造像的保护工程,在临崖坡地的原址兴建,于1991年8月竣工。一、二层为封闭式屋宇,三层为敞开式阁楼,平面成“品”字形布局,具有泉州古建筑这特色。从崖下仰望。

    1997年11月,在泉州市召开的“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石刻造像学术研讨”上,与会的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中央民族大学、龙门石窟研究所及泉州与会的专家学者在“关于泉州市清源山藏传佛教三世佛的文物景鉴定书”上一致认为:“清源山碧霄岩元代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位于最东南的藏传佛教三世佛(石刻)造像,对藏汉文化交流及西夏人(唐吾特。党项)在元代活动有重要学术价值。可以作为一级物,建议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源天湖

    为再现“泉山”的历史风韵,增添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水景资源景观,1993年市政府决定在主景区“山海大观”意境区内的清源山上第一泉--“虎乳泉”下方的“紫泽洞天”谷地建设清源蓄水工程--清源天湖。

    “清源天胡”大坝坝顶海拔368米,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工程于1994年月10月动工,1996年6月建成蓄水。

    为迎接1998年12月在泉州举行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市政府拨出专款,完善湖区的旅游娱乐、休闲设施,其中环湖步游道、虎乳茶馆、垂钓台、观景台及配套设施于1998年11月竣工。

    “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一个景观工程。大坝雄伟壮观,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游人在此品茗观景、垂钓休闲,自得其乐。

    虎乳泉

    “虎乳泉”位于“清源天湖”上方的岩坡上。据《寰宇记》云:“《汉书》朱买臣传谓东越王所保之泉山是也”、南宋初年闽人叶延圭《海录碎事》载:“泉山,泉州之主山也,山有孔泉故名。”清源山因名泉山,泉州就因泉山而得名。“虎乳泉”旁边有“孔泉”石刻。泉眼上下皆石,上石如壳、下石如砥,中坼有孔窍,泉从隙缝里流出,注入一方形石孔中。上有吕道人题刻“虎乳”和宋朱熹撰写的“源头活水”石刻。“虎乳泉”长年不涸,游人耳巾岩石,,可闻其岩下传出“咕咚”的阵阵响声。相传曾有乳水不足之母虎,每天带小虎到泉边啜饮,以水代乳,小虎竟壮健长大。虽是传说,但是“虎乳泉”甘甜似乳,澄澈清洌,以其泉泡茶,香气独特,沁人心脾。

    九日山在清源山以西,泉州市的西北部,晋江下游北岸,距泉州市区约7公里,闽中人士向有重九登高习俗,每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大批诗人墨客来此登山欢聚,游山赏景,作赋吟诗,故山名“九日”。山有三峰,分别名东峰、西峰和北峰,因山顶平坦,又叫东台、西台和北台。东台上有唐宰相姜公辅隐居处姜相台和姜相墓,故亦称“姜相峰”。其形似麒麟,俗呼“麒麟山”。西台上有唐代高士秦系所居的“隐君亭”及基使用过的石砚等物,故亦称“高士峰”,峰顶有石佛一尊,并建有石佛亭,俗呼“石佛山”。北台上有八戒石等景观。三峰环抱中间的洼地名“白云坞”。坞中云雾弥漫,清泉潺湲,林木扶疏,花香鸟语,是九日山景色最幽丽处。山顶有“一跳石”,伫立石上可远观戴云山脉壮丽雄姿。山前晋江畅流,金溪逶迤,山光水色,绮丽迷人。

    九日山历史悠久,古迹较丰,虽因年久,多有湮没,但留存下来的还不少,万以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故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名。现保存完好的共有七十五方,布满了西峰东坡和东峰南侧的崖壁,其中有不少唐、宋名家的墨宝,如唐高僧无等禅师“泉南佛国”的题刻,宋代朱熹、蔡襄、苏绅、陈洪进等名人的墨迹,成为一座天然巨大的“历代书法艺术陈列馆”。尤其是山南的祈风石刻群,记录了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资料,更为珍贵,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日山西南的延福寺,建于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是闽南著名古刹,也值得一游。

    世界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墓

    坐落在清源山东南侧,泉州市东门外2公里的伊斯兰教圣墓,因位于灵山脚下,也叫灵山圣墓。墓内安葬着穆罕默德两位弟子的遗体,是世界伊斯兰教中最古老、保存最好的圣墓之一,与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圣墓、纳夫的阿里圣墓齐名,被称为“世界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墓”

    据史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遣门徒大贤四人来我国传教,一贤在广州,二贤在扬州,三贤、四贤在泉州,后峡谷人卒葬于灵山,故亦称三贤、四贤墓。墓室呈方形,并排安放着两座石棺,墓顶盖以花岗石,呈圆拱形,雕刻简朴无华。墓地正中建有石亭,以保护圣墓免遭风雨侵蚀。石亭西、北、东三面依山筑成马蹄形环抱回廊,廊内有石碑数块,正中一块为阿拉伯文,记述三贤、四贤事略及泉州穆斯林信徒活动概略,立于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其他几块都是汉文,记载历次重修圣墓的事迹。回廊右侧有一块“郑和行香碑”,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在此行香祷告而立的记事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圣墓周围,林木葱郁,松柏苍翠,附近安葬着许多石棺,这是古代中外伊斯兰教待墓葬之地。历年前来祭扫膜拜者不绝。墓前右方有一巨石兀立,风吹之则晃动,人称“风动石”,石上刻有“碧玉毬”、“天然机妙”等字样,“玉球风动”成为泉州胜景之一。

    灵山峰峦起伏,景色秀丽,灵山圣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中外旅游者瞩目的宗教游览胜地。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方圆100余千米,高峰海拔1800多米,为邛来山脉的分支,北接岷山,连峰北绝,山林青翠,景色青幽。人们解释青城山名称由来,所用最多的说法是“青翠四合,状如城郭,故名青城”,这显然与青城山的自然植被、山体形态有密切联系。

    青城山是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地质构造复杂,奇峰叠嶂、幽谷深潭、古洞苍岩纵横其间。这里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量多,湿度大,常为云雾笼罩,满山林木葱茏,四季青翠。山上花卉资源丰富,观果、观叶植物繁多,盛产野生药材,在追求质朴、崇尚自然的道家眼中,这样的自然环境无疑是一处洞天福地。这里的道观亭阁多藏于绿荫丛林之中,或隐或现,意境幽深。青城山以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幽古清雅博得“青城天下幽”的美称。

    2000年11月在正于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会上,青城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青城山前后山景点

    建福宫

    建福宫位于青城山丈人峰下,原名丈人祠,因宁封丈人而得名。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据说这个名字典出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今天的建福宫为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门额“建福宫”三个大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两旁有联曰:“一楼和气看山笑,半榻禅心印月明。”进入山门,正殿有宁封子及杜光庭塑像,两侧是清代壁画。后院有两棵百岁古松,枝繁叶茂,老态龙钟。后殿内供有太上老君、东华帝君及王重阳塑像。楹柱上,还悬垂着长达394字的长联,为青城一绝。

    天然图画

    从建福宫拾级而上,经雨亭、天然阁、怡乐窝、引胜亭,便来到了天然图画坊。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清代亭阁,雄伟的牌坊矗立于长长的石级之上,地势极为险峻。天然图画坊,建于清光绪年间,为重檐歇山式木穿斗建筑,面阔三间8.35米,进深2.8米,高6.3米。天然图画坊贵在天然,放眼望去,远处龙居、天仓、乾元诸峰堆绿叠翠,葱葱茏茏,近边白鹭戏水,云雀翻飞。卢光表在《游青城》一诗中这样写道:“孤峰峻极插苍穹,出处惟余一径通,树色万重山四面,游人都在画图中。”

    玉清宫

    丈人峰后,有两座小山连袂而立,形成一个马鞍形,就在这马鞍形中间的山沟里,座落着一座道观,这就是玉清宫。殿有两重:纯阳殿供奉的是吕祖、丘祖;下殿供奉的是宁封丈人和药王孙真人。孙真人即医圣孙思邈,相传他晚年曾居青城,并在此完成了《千金方》。

    圆明宫

    丈人峰后有两座拔地而起的山峰。一称元宝山,因形如元宝而得名;一称木鱼山,山坡上建有供奉圆明道母天尊(即斗姥)的圆明宫。这里孤峰独秀,石径通幽,一年四季,纤尘不染,较其他道观更显宁静。道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宫门两侧,翠竹作篱,青松相伴,有楹联云:“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进入山门,中路有三重殿堂。依次为灵祖殿,供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斗姥殿,供奉北斗众星之母——圆明道母天尊;后殿,供奉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御神。殿堂布局依山走势,错落有致,重檐叠阁,独具风韵。

    五洞天

    五洞天位于朝阳洞到常道观之间的路上,是青城山又一幽静去处。

    天师洞

    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由最主要的道观,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今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

    三清殿是主殿,建于192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殿前铺设通廊石阶9级,前檐排列大石圆柱6根,殿堂横列5间,正中高悬清朝康熙皇帝的御书匾额:“丹台碧洞”。殿前高悬几副对联,其中一幅写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联既深得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一气化三清”的深刻寓意。三清殿中供奉的是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即居于玉清仙境的元始天尊,居于上清仙境的灵宝天尊,居于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道教认为,这三位尊神正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创造者。

写作资料大全[全是转载] 第五十一章

    天师洞的另一座主要殿堂乃三皇殿,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石刻造像各1尊,高约1米,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雕造,皆为坐像。道教以黄帝、老子为祖师,相传黄帝曾在青城山跟随仙人宁封子学道,宁封子还协助他打败了蚩尤。后来黄帝功德圆满,乘龙升天成仙,宁封子被封为青城山的主治神仙,黄帝在此山自然也有突出的地位。故而在青城山不仅三皇殿供奉黄帝,并且还单独为他修了一座黄帝祠。

    黄帝祠初建于隋代,是天师洞最早的殿宇之一,故而宋代又曾以此来称呼天师洞。其正门横额上有于右任先生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大字。

    黄帝祠左侧有一洞,相传乃张道陵修炼之处,此即人们所说的天师洞。洞窟的最上层有一石龛,其中供奉着隋代雕刻的张天师石像。面有三目,神态威严。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有天师镇山之宝:“阳平治都功印”。洞外还有张道陵三十代孙、宋代虚靖天师张继先的塑像。

    天师洞附近景色幽丽,东有三岛石,巨石矗立,上有两条裂隙,故名。民间传说,张天师降魔时,见此石挡路,遂拔剑劈之,裂成三块,石上刻有“降魔”两字。石旁泉水环流,浓荫蔽天。沿着石隙所凿石阶,拾级而下,可下至海棠溪边,涧深壁陡,藤萝垂挂,无比幽静。天师洞西侧有掷笔槽,这是个六十多米深的幽谷,民间传说是张天师降魔时,作符掷笔而成的,景色奇幽。

    上清宫

    在青城第一峰东坡,伫立着一座始创于晋代的宫观,它就是著名的上清宫。在漫长的岁月里,它既是传说中神仙道士的洞府,也是帝王下榻的行宫,还作过农民起义的大本营。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殿宇,大都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至民国年间重建的。正殿供有太上老君、纯阳祖师及张三丰塑像。东配殿名文武殿,供奉孔子和关羽。殿右有鸳鸯井,二井一方一圆,象征男女,尽管二井一源,却一清一浊,一深一浅,一温一凉,充满玄机。此外,观旁还有观日亭和观灯亭。前者在宫前,是观赏日出的好去处;后者在殿后,夏日之夜,可以欣赏“青城神灯”。宫后不远,就是青城第一峰峰顶,上有呼应亭,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上清宫地势高旷,气候时与山下不同。往往山下雨雪纷飞,山上却星斗满天,范成大有诗云:“但觉星辰垂地上,不知风雨满人间。”

    朝阳洞

    在混元顶北岩间,传为宁封真君栖真之所。朝阳洞为大小二洞,相距五米,大者洞深24.2米,宽32.13米,高4.36米。小者洞深5.3米,宽11米,高3.2米。这里,苍岩壁立,山道盘迂,老藤古树,奇峰怪石,常没于山岚雾障之中,唯洞口豁然开朗,每逢睛霁,旭日东升时,岩壁金光灿烂,象撒了一层碎金;俯视平原,田园村舍历历在目。

    祖师殿

    从龙桥栈道前行,过访宁桥左行2里,便到了祖师殿。祖师殿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祖师殿,原名真武宫、清都观,也称洞天观。建于晋朝。

    现存祖师殿建筑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修建,整个建筑似小巧玲珑的四合院,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像。

    张三丰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道士。史书中称他不修边幅,号张邋遢。读书过目成诵,寒暑只一袖一蓑,一餐能食升头,或数日不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明朝初年入山修行,被明朝皇帝封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后人奉为武当派祖师,建观塑像供奉祖师殿内。

    祖师殿还有浴丹井、读书台等古迹。浴丹井是唐天宝七年(748年),道教薛昌居炼丹留下的遗迹。读书台为唐代道学家杜光庭的读书处。

    出祖师殿山门,经浴丹井、云松塔,沿小道行半华里,可达轩皇台绝顶。相传这里是黄帝授道处。登临顶峰,孤峰耸立,独秀霞表,松涛盈耳,天风浩浩,俯览江水如带,群山相拥,风光无限。

    下轩皇台,经三险,可到金鞭岩。岩石呈黄色赭色,一凹处有三石排列,相传为赵公明藏金鞭处。这一路奇峰峭壁,千岩竞秀,万睿争艳,十分壮观。

    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一千六百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为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

    泰安寺

    泰安寺始建于唐,寺旁有一座舍利塔、三通古碑和数十株十分粗壮的古银杏、桢楠和红豆树,寺前有古驿道,是灌县通往金川的必经之路。相传明末泰安寺僧人了空与蜀王残部勾结,与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的部属为敌。张的部属请到土人带路,偷袭泰安寺,大获全胜。寺焚僧逃,了空触岩而亡。对此,《青城山记》中有记载。1986年该寺重修,随后香火不断。泰安寺一带五溪合流,五峰环聚,风光幽美。传说古蜀王杜宇在此将土人所献米酒倾于味江中,与将士共饮。

    神仙洞

    神仙洞仙气浓郁、林深幽暗。洞口的浴仙岩处,一字排开48个石潭,光滑无苔,水清宜人,传说青城神仙常在此沐浴。天台寺遗址周围,散布着几十座宋代、明代的古墓,其中一座明墓上刻着对联:“山前山后溪水响,云内云外涧鸪啼。”洞深约千米,洞景奇异,内有色彩斑斓的石潭一百多处,水清如镜。洞内常年有两股清风流出,右是暖风,左是冷风,从不相混,遇到气候变化,洞中还会飘出白雾,囊清香,故人们称此洞带有“仙气”,名“神仙洞”。洞外林深草茂,百花娇艳,景色亦佳。

    水晶容洞

    这又是个奇异秀丽的岩洞,洞长1000米,分上、中、下三层,规模宏大,堪称“川西第一洞府”。洞内由钙化作用形成的各种景象,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洞口高悬于白云之上,洞外流泉成瀑,如天降银河,十分壮丽迷人。

    龙隐峡栈道

    从泰安寺北上可至五龙沟,因沟谷处在白龙、黑龙、青龙、赤龙、黄龙五峰之间,故名。这里又是一处胜景荟萃之地,进入沟口五龙坊,沿沟北上,经绿风亭、海漫亭、鞠躬亭、金娃娃沱、龙隐峡栈道,可至又一村。金娃娃沱又名三潭雾泉,一股泉水经三折下落三潭,逐级而下,水大潭清,周围群山环抱,绿荫蔽日,雾气迷濛,景色奇佳。龙隐峡栈道修于半山上,紧靠峭崖,旁临深壑,蜿蜒曲折,绝壁处还凌空架板通行,是个观山赏景,避暑探幽的好地方。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衡山、泰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国务院于一九八二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古称南岳“四绝”。春看花,夏观云,秋望日,冬赏雪,为南岳四季奇观;飞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峰异石,古树名木,亦是南岳佳景。风景区内有24岩、12洞、7潭、8溪、20泉、3瀑布。自晋以来南岳佛道共存,历代不衰,为宗教史上所罕见。南岳山高林密,环境宜人,气候独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观冰赏雪胜地。

    南岳又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这里有世界稀有的原始次森林,有600多种树木和800多种草本植物。其中有东晋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皂夹,奇异的摇钱树、连理枝、同根生、金钱松等。这里还有极其珍贵的华南竹鸡、杜鹃、鹰嘴龟、娃娃鱼等。

    南岳也是一个享有盛名的文明奥区。古代,这里曾有108所庙宇,现存还有26所。南岳镇上,有占地9.8万平方米的江南最大的寺庙——南岳大庙,庙前书有“天下南岳”的花岗石大牌坊。南岳大庙规模宏伟,集宋元以来古建筑之大成,庙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中间是祭祀祝融神殿堂,东西两厢分别是道教八观和佛教八寺,以示南岳佛道并存。祝圣寺为南岳最大的丛林佛寺,由五进八群院落组成,内有五百罗汉石刻。山上有晋代封为“南岳夫人”的女道士魏华存修道成仙的黄庭观和飞仙石;有规模宏大的玄都观;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有日本佛门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有祝融峰上先道后佛的上封寺。

    南岳还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自唐代宰相李泌的儿子李繁为纪念其父在南岳隐居十二年修建的邺候书院以后,先后在此出现了文定书院、甘泉书院、集贤书院等10余所书院。正如古人所云:“天下之书院,楚为感;楚之书院,岳为盛”。

    南岳这块神奇的土地,为历代帝王、名人所仰慕。远古时代的尧帝、舜帝、禹帝均到过南岳祭祀,大禹治水,曾在衡山杀白马祭告天地,在皇帝岩斋戒祈求上天帮助,获天赐金筒玉书,取得了治水方案,制服滔天洪水,功垂万世。乾隆、康熙皇帝曾为南岳题词;李白、杜甫、柳宗元、朱熹、魏源、王船山、谭嗣同等历史名人以及当代国家领导周恩来、叶剑英、胡耀邦、陶铸、郭沫若等均到过南岳。并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岩石刻。

    ——————————————————————————

    泰山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天地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拒梁人任昉撰的《述艺记》:‘昔,盘古之死,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从而,泰山成为五岳之首。

    1987泰山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正是:‘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

    泰山突兀而立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浩波无涯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泰山踞高临下、凌驾于齐鲁丘群之上,真正成了茫茫原野上的‘东天一柱‘。这样,古人们便有了泰山为天下之中心的感觉。

    泰山周围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初,禹曾分九州,其中冀、豫、青、衮、徐五洲均在此;战国七雄时,这里有六国之都,泰山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表,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泰山除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泰山在几千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名山风景的典型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典型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又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空间综合体。根据中国传统的山水观,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泰山风景景观。

    山下的泰安城,也是因为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游览观光发展而成。岱庙是泰安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安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过渡阶段。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副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每一位进入泰山的游人都会容易而明显地感觉到,正是由于这些庄重而辉煌的古建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坎之中,并名扬世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仅在泰山的中轴线上就现存有各种石刻1800余处,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泰山岱庙天贶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在灵岩寺还有40尊宋代的罗汉塑像,造型突出个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艺和艺术表现力。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动,它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称作“禅”。传说先秦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正史记载秦、汉、唐、宋皆有帝王封禅,明清两代,改封禅为祭祀。

    绵延几千年的泰山封禅不是简单的山川崇拜,而是包含着对泰山神灵的极端崇拜和有着宏大政治背景的文化奇观。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二世皇帝东巡碣石,经过泰山时举行祭祀之礼,并在秦始皇原刻石上再行刻辞。秦刻石现存岱庙中,为保存最早的石刻,立于岱顶碧霞祠东的玉女池旁。只剩数字残片,且见的几字为二世的刻辞,秦始皇的刻辞一个也不见了。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华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1997米,在五岳中居于第二位,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东汉班固写的《白虎通义》中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即‘华‘同‘获‘。到了春天百花盛开,景色美丽,因而西岳称为华山。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1997米,高度差为1600-1700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华山不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相传道教的始祖老子曾到过这里,‘老君犁沟‘就是传说中的老子套着青牛亲自用犁开辟的。至今,南峰上还保存着老子的炼丹炉。中国的道教分为两大派,华山道教属全真派道教。他们吃素、出家、不结婚。在南峰长空栈道的道坎岩壁上,醒目的‘全真崖‘三个大字,就象征着华山道教的派属。全真派又分为华山、龙门等七派。华山派的创始人就是郝大通(1140-1212),他著有《太古集》。华山道教在历代对华山的修茸方面,做出了贡献。

    华山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特殊的华山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华山生长优质松树和贵重药材。华山上的五粒松,松冠平入偃齑,松枝对生,松穗为五须,松子形小而且壳薄,有香气。华山松是国家优质松树种之一。此外,华山生长的茯苓、细辛、菖蒲等药材,质量最优,疗效最好。华山菖蒲等药材,也早以被列入《本草纲目》之中。

    华山以奇险峻秀而驰名天下,自山麓至绝顶,名胜古迹极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随处可见险境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劲松,引人入胜。

    华山主要景点

    玉泉院

    玉泉院,是华山北麓的登山路口,也是华山脚下一个园林式的道家寺院,依山构建,四周古木参天,鸟语风声,院后崇山峻岭,绿云翻涌。这里,既是寺院名胜,又是风景园林。玉泉院是著名道士陈抟修建的,因院内有一股神奇甘美的清泉而得名。陈抟学识渊博,尤精易学,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因举进士不弟,就入山中修道。他总结的内丹道法,成为宋以后道教修技方法的主流,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五代后唐明宗赐号“清虚处土”,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华山道教尊他为祖,后来玉泉院就以供奉这位道祖为主。入玉泉院山门,登石阶穿过正门沿着石路前行,就到了希夷祠。希夷祠分前殿和后殿,前殿左侧有“华山全图碑”,右侧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写的“第一山”石碑,后殿端坐着陈抟老祖的塑像。院内有一副对联:“从此登极峰,看玉女莲花孰好;归来想此路,觉苍龙犁沟犹平。”真是耐人寻味!围绕着希夷祠还有其他一些建筑,诸如希夷冢、希夷洞、山荪亭、纳凉亭、无忧亭、石舫、群仙殿和三官殿等。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之上,构筑奇特,巧夺天工,陈抟常在这里观赏景色,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苍老而佝偻,传为陈抟手植。希夷洞在亭下不远处,为陈抟栖息之所,内有他的睡像。整个玉泉院廊庭回环,亭台参差,泉流潺潺,绿树成荫,情趣盎然。康有为在《玉泉院》一诗中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山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玉泉院两旁还保存着一些道观:东有仙姑观,为金仙公主来华山修道的行宫;西有全真观,是当年贺元希尊师居住的地方。玉泉院后面的通天楼遗址上,现已建起一座通天亭,攀登华山的起点就从这里开始。

    云台观

    出玉泉院北行约1公里,曾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道教活动之地——云台观。据载,此处一直为老子之徒所占。古代帝王来华山巡狩祭天,无法登山时也要来这里看一看。云台观正式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极于宋,毁于明。云台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三位名人曾在这里活动过。

    魏晋南北朝时道士焦道广,曾在这里居住,相传他已修炼成“避粒餐霞”之术。宋初的陈抟,是在此观居住的又一位有名的人物。宋太宗赵匡义赐号希夷,屡诏他进京作官,均被他谢绝。当他移居云台观时,已70余岁。在此一住就是40多年。

    明末清初,昆山顾炎武为抗清复明奔波一生,晚年隐居华阴潜村王宏撰家。以后他又移居云台观内的朱子祠。

    云台观在明代,毁于兵火。后来,虽经修建,但规模愈来愈小,观内地面大都荒芜。清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华阴知县姚远寿,开始在这里建起了“云台书院”,修校舍22楹。如今,唯一保存下来的是晋武帝太康八年,即287年,华阴太守魏君实所植古柏一株,其枝干龙虬,形态苍劲,同玉泉院门南北相对。古柏左侧是棱形的“云门池”,池北置一大石,相传为赵匡胤饮马池。当地人所说的“一百(柏)一十(石)一眼井”,就是指此而言。

    西岳庙

    西岳庙在华山脚下的华岳镇,南距华山七公里,西距华阴县城二点七公里。庙宇宏伟,古柏参天,四周筑有围墙环绕,是我国历代封建帝王祭谒华岳的神庙。据文献记载,该庙原来在现址以东的黄神谷,称“集灵宫”,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前87年),到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02年)才迁到今华岳镇官道北。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及唐开成元年(836年),曾予重修。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更大规模地翻修过一次,到了明、清两代修葺的次数更多。其中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进行了三年,才告成功。

    西岳庙的山门称为“灏灵门”,它和五门楼同为高大的砖石建筑,形制与北京故宫的端门颇相类似,为明代遗物。在五门楼之后,是清代改建的棂星门,枋檀上的彩画保持着明代早期式样。从这里进去,便是绿林掩映中的正殿“灏灵殿”,是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周有回廊,殿基高大、宏伟,整座宫殿全部坐落在一个大月台上。月台平面为一“凸”字形,周围用石条砌成,显得气势巍然。殿内悬挂有清代康熙、道光等题的“金光昭瑞”、“仙掌凌云”等匾额。

    华岳庙是历代帝王巡视陕西的驻跸〔bì;毕〕之地,过去还建有皇帝的寝宫,也是游人瞻仰浏览的胜地。唐代诗人元稹在《华岳祠》诗中有“山前古祠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之句。庙内原来镌刻的碑石很多,因年久湮没,多遭毁坏。我国著名的书法碑贴,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的《西岳华山庙碑》,原来就存放在这里。碑文记载了汉代统治者祭山、修庙、祈天求雨等情况。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时碑毁,至今存世的仅有宋拓“长桓”、“华阴”、“四明”及清代金农等少数拓本,成为著名的书法珍品。庙内还有后周“华山庙碑”、宋庆历七年(1047年)程琳谒词题名石刻、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九月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以及明万历年间的“华山卧图”,图首附刻王维、李白、杜甫、韩愈、陈抟〔tuá;n团〕、陈琦等唐、宋以来的名人文士的咏华山诗。此外还有华山图,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西岳庙碑,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等石额碑刻。

    毛女洞

    从莎萝坪南行,经过路成之字形的十八盘,便来到了“毛女洞”。“毛女洞”是“毛女洞下院”的简称,位于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汉代刘向曾赞毛女:“婉变玉姜,与时遁逸。真人授方,餐松为食。因果获成,延命深吉。得意崖岫,寄欢琴瑟。”宋初陈抟到华山遁居后,也作《咏毛女》诗一首,描写毛女神态:“曾折松枝为宝节,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后来,关于毛女的传说愈来愈奇。唐太宗初年,陶太白到华山采药,说他不仅见过毛女,还同毛女交谈过。蔡元长在岳庙祭祀华山,听说毛女的奇闻,思得一见。随从在岳庙醺炉中发现一奇异之物,告诉元长。当他看时,却原来是一妇人,遍身绿毛,目光射人,行走如飞。后来,蔡元长就命人给毛女绘了像,每年祭之。清人颜光敏,对毛女遭遇深表同情,对封建殉葬制度提出了控诉:“人传毛女峰,时闻毛女琴。欲写秦宫怨,空山多从音。”相传,“毛女洞”中常有悦耳的鼓琴之声传出,因此,“毛女洞”远近闻名。毛女洞上的“拜斗坪”,据说是毛女不知饥寒,每当夜深人静,朝拜北斗的地方。

    千尺幢

    回心石之上,便是华山第一险境“千尺幢”。这里,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坡度为70度。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登山时向上仰视,一线天开。下山时比上山时更险,如临深井,从胯下窥视路面。“千尺幢”顶端,有一个仅容一人的石洞,因为当人们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可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台上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出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每年阴历三四月是朝山的旺季,这里经常发生“绣幢”事件。1985年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劈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

    百尺峡

    过千尺幢向北折即到“百尺峡”,它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乃是一处危石耸峙,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峡的两壁几乎就要紧贴在一起,中间却被两颗石块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惊心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是上大下小卡着的两块石头,所以能安然无恙,后边的这颗石头被称之为“平心石”。所以愈诗中有“鄂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

    老君犁沟

    从群仙观上行,便是“老君犁沟”。这是一条临崖深沟。此沟深不见底,石级依壁临沟而过。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驾着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是时留下的犁沟,所以被称为“老君犁沟”。

    当初,人们上下华山便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的,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犁沟两旁的石窝。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可见,“老君犁沟”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现在,已在犁沟的右上方,凿成271个石级,两旁铁链下垂,行走较为安全。

    “老君犁沟”原为“老君离垢”。用道教的话说,就是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传说道教祖师老子曾到过这里,所以是“老君离开尘世的地方”。因“离垢”同“犁沟”同音,加之此地又确实貌似犁沟,再加上华山又有卧牛石、岳庙青牛树以及北峰老君挂犁处的传说,所以人们便认为这里是“老君犁沟”无异了。其实,那是被山水长期冲蚀形成的。

    北峰

    下聚仙台,过横翠崖,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已是海拔1500米的云台峰,因位于华岳东北,故称北峰。此峰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恰似一座云台,故又名“云台峰”。李白在《西岳云台歌》中有“白帝金精远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之句,就是指远望诸峰,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北周武帝时,道士焦道广修道于此。传说武帝曾上山问道,故有“武帝问道处”山洞遗址。

    循山岭北行第一坊名“白云峰第一门”,再北行第二坊名叫“白云仙境”门。过后即达峰顶,长阔约十余米许,原有翠云宫、无量庙等建筑,依山为屋,叠起层楼,隐映于苍松翠柏之间,显出一团秀气。

    由北峰向东面望去,雾气弥漫的峭壁深壑便是老虎口,当年我人民解放军侦察员就是由猩猩沟爬越老虎口来到北峰的。

    根据实地考察,北峰与南面的诸峰岭如苍龙岭、五云峰、玉女峰和东峰等连成一条崎岖的长岭,岭脊上下的高度相差500米左右,坡陡45°;以上,脊东侧是黄浦峪,脊西侧是华山峪。这条鱼椎脊似的长岭,既是两峪间的分水岭,又是登峰的“天梯”。人们巧妙地利用谷地和岭脊的有利地形,开辟了上山的道路。由青柯坪登北峰是从谷底顺陡峭的山坡爬上岭脊;由北峰登峰顶则是缘岭脊登上高峰了。

    长空栈道

    在升表台西侧,穿过石门楼,便是华山最险之景——长空栈道。此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极窄的路面,下由石桩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所以当地人有这样的说法“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这里并非登山者的必经之路。所以,石壁上刻有不少警告之语,如:“悬崖勒马”、“云开溢荡”等。

    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元希来华山时所凿。凿洞必先开道,所以这里的一切,全是这位开山元勋和他的徒弟们干出来的。他在华山用于开道、凿山洞的时间就是40年。所以,后人才把他尊为华山一位神来供奉,并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今天我们登上华山之巅时,有些险道连登都不敢登,可见贺元希当初开道、凿洞是何等的艰辛了。解放后,此处几经修整,虽较安全,但仍不失“华山第一险道”之名。

    避诏崖

    在继续登南峰的中途,有一大小仅可容人的石洞。洞上题“避诏崖”三字,相传为陈抟所题,此洞,乃是陈抟为躲避宋太宗宣召而藏身之地,陈抟隐居时说:一片野心都被白云留住,九重宠诏,休教丹凤衔来。在《华岳志》的记载里,五代时的周世宗柴荣召见过陈抟一次,授大夫之职不就。宋太宗赵光义召见过两次,仍不受职。第三次太宗又派人宣召,陈抟再也不赴召就躲避到这里,并作《答使者辞不赴召》诗一首:“九重特降紫袍宣,才拙深居乐静缘。三色满庭供画障,松岚万壑即琴弦。无心享禄登台鼎,有意学仙到洞天。轩冕浮云绝念虑,三峰只乞睡千年。”使者张泳对陈抟态度很不满意,复命后写《自成都诏归寄希夷》诗一首:“世人大抵重荣名,见我东来夹道迎。不免隔溪高士笑,天真丧尽得虚声。”气得他在诗中骂起人来。明代袁宏道至此,也作诗一道:“一枕孤云分外青,堕驴归者有无情。岩中只可避丹诏,那得深山避死生。”避诏崖因此得名。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嵩山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诗经》

    《史记·;;封禅书》载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这一句话,阐明了嵩山在五岳中的重要地位。

    嵩山,尧舜时代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始定‘;嵩岳山‘;为中岳,以后各代均称嵩山为中岳。

    中岳嵩山东西长达6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其主峰海拔1512米,气势磅礴,犹如横卧的巨人,古人说‘;嵩山如卧‘;,明朝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则说嵩山像一条很清瘦的卧龙,道出了嵩山独特的形体特征。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于是乎古代的帝王们也在这里建立行宫,学者们也在这里建立书院,隐士们也在这里沽名钓誉,寻找做官的捷径,而今人们则在这里寻幽觅古,饱览大好风光。

    嵩山位于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活动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大禹曾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号称天下之中。相传嵩山是中岳神居住的地方,历代不少帝王在此游兴封禅。汉武帝登山时,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今有万岁峰;唐朝武则天封嵩后,改县名‘;登封‘;。自南北朝(公元420~589)起,嵩山就成为宗教、文化荟萃之地,建有72亩。

    嵩山主要景观

    中岳庙

    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距登封县城东4千米,可乘车前往,十分方便。它背倚黄盖峰,面对玉岸山,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乃五岳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所庙宇。

    中岳庙给人的印象是大。规模大,庙宇大,神像大,气魄大。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该庙现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庙房400余间,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它们仿佛是一群历史老人,静谧的肃立着,对游人诉说中国辉煌的古代文明。中岳庙历经2000多年的沧海桑田,风吹雨打,多少代人不懈地修建,才得以完好地保存到现在。

    中岳庙举创于秦代,原名太室祠,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历史上的汉武帝,对于建设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因时代的局限,到了晚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说,渴望自己能够同传说中的轩辕皇帝一样,成为神仙。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览和礼祭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时发生了奇迹:随从的官员在山上听到好像有呼“万岁”的声音,其实,这是方士们为博得汉武帝欢心,投其所好而设的一个骗局。但晚年好大喜功,贪恋长寿的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使中岳庙地位更加巩固。同时,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北魏时,祠址经过了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来此封禅,称嵩山为“神岳”,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武氏对中岳庙的“情”有独钟,使它的声望日益兴盛,八方传播。唐玄宗在当时的中岳庙址重新增修庙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为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宋太祖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以后又绘饰壁画,遍植松柏,不断为之增添光彩。各代经过多次修建,清乾隆年间更大加修整,又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初一,清高宗(即乾隆)至中岳庙致祭,当夜御制《谒岳庙》诗二首,其一为:“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中岳庙“得宠”于历代帝王,由此可见一斑。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最北以黄盖亭为终端,站在亭内可俯瞰中岳庙全景,远眺苍翠群山。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

    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道教虽然兴起于东汉时代,其来源却是我国远古时代的巫术,后来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神仙方士之传统,历史渊源较长。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原是为了祀奉中岳神而设的。道家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他们认为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晋的升仙之处。王子晋又名王子乔,传说是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那时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几十年后,有人在山中见到他,他说,告诉大家,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那日,果然见他乘白鹤,盘旋数日后才离去。于是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他。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即为纪念王子晋而建。

    据《道学传》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南北朝时,又有著名道士寇谦之在此改革“五斗米道”,创立“新天师道”。峻极门东侧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就是当年刻立的,碑文记载寇谦之修中岳庙和传道的事迹,是关于这位名道最早的记录。此后,历代还有不少知名道士在这里主持过道场。峻极门东侧还有《五岳真形图碑》,这一高3米的碑石雕刻着象征五岳的图象,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立。据道教经典《云笈七签》说,五岳真形图是道士入山辟邪的护身符,一切妖鬼虫虎都不能近。如今河南道教协会就设在中岳庙,每年农历三月和六月庙会热闹非凡,这一习俗至今不衰。

    汉三阙

    离中岳庙不远有太室阙,少室阙与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阙是一种古代建筑物,常置于帝王所居的宫门前面。它常是两个一组,分立于行道两旁。两者之间并没有建筑物连接,当中阙然,所以叫阙。阙实质上是立在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小建筑,每阙由正阙和副阙组成,各阙一般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嵩山地区在汉代建筑了五个石阙,其中一个在嵩山南面的箕山之上,叫许由庙阙,另一个在中岳南麓,叫灵星坛阙,是圆形石阙,这俩个石阙现已不存。现存的中岳汉三阙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石雕极品,

    太室阙在中岳庙门前约500米处,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正阙高3.92米,副阙高2.16米,两阙间相距6.75米。阙由长方形大石块垒砌而成,上面用巨石雕成“四阿顶”。正阙四面雕刻着人物、车马出行、马技、剑舞以及龙、虎、象、玄武、蟾蜍、斗鸡、犬逐兔等图像50多幅,形态生动,线条流畅。特别是车马出行图,描绘了当时贵族的游乐情状。这些富有动感的图像,显示出汉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副阙刻有题额和铭文,题额为篆书,铭文为八分隶书。铭文下面的30余行字,字体有篆有隶,还有篆隶参半的书法,可能是由篆到隶的过渡字型。这些碑文为研究我国书法的流变保存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少室阙在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面,为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稍晚于太室阙。正阙高3.96米,副阙高2.65米,两者相距6.75米,建构与太室阙大致相似。阙壁遍布雕刻图像,多达60余幅,内容丰富多彩,有车马出行、马戏、蹴鞠、驯象、猎鹿、斗鸡、月宫等。最令人注目的是马戏图,两匹骏马,四蹄腾空,势如飞驰。前一匹马上,少女穿紧身衣裤,作弓形倒立;后一匹马上,少女身体后倾,舒展长袖随风飘舞。构思极为巧妙,技艺非常精湛,把人和马的神韵都表现出来了。蹴鞠、斗鸡等,也都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些都是汉代雕刻艺术的杰作,也使人们看到汉代文化体育运动发展的状态。

    启母阙在万岁峰下,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阙高约4米,顶部已部分毁损,两阙间距离7米。铭文为小篆体,是汉代书法难得的精品,历来为金石家所关注。文中记述了夏禹和他父亲治水的事迹,也很有历史价值。阙身又刻有图像60余幅,内容除车马出行、蹴鞠、驯象、斗鸡等之外,还有饮宴、幻术、百戏、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幻术图中,有一袒胸露腹之人,双手抱一长颈瓶,仰面吐火,别有一种情趣。这些图像也是反映汉代文化的珍品。

    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嵩山太室南麓玉柱峰下。它的悠久历史,在嵩山诸寺院中,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传入我国,大约在西汉末至东汉初。汉明帝时曾派蔡愔、秦景等出使印度寻求佛法。蔡愔赴印,遇见了高僧摄摩腾,求得了佛经和佛像,并偕同印僧一起归汉。明帝十分高兴,便于洛阳城西门外立精舍为寺,因归来时以白马负经,故称白马寺。这是我国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其时在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建立白马寺之后的第四年(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汉明帝又在嵩山玉柱峰下,建立了一座大法王寺。据说是为印僧竺法兰译经而建。它不仅是嵩山第一座佛寺,而且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寺之一。近两千年来,这座古刹,几经兴衰,但仍然保存了不少文物古迹。此寺恰好处在“嵩门”(两座山峰对立如阙门)的正西面,每年仲秋节,这里是人们欣赏月景的好地方。

    法王寺现存建筑,前为硬山式山门三间。穿过山门,只见院内有千年白果树数株,枝叶繁茂,树径数围,游人夏日至此,顿感凉爽清新。山门之后的大雄殿,为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殿前宽阔的月台中部,原有石砌池塘一座,宽约丈许,名曰“紫金莲池”。相传生公(一说是禅宗二祖慧可)在此讲经说法时,地涌金莲,开中秋一月。大雄殿后,为地藏殿,面阔七间硬山式建筑。殿前月台,即为仲秋待月之台。

    由地藏殿东角门出去,沿山径田垅北上,在不远的台地上,有四座巍然屹立的古塔。西南角的一座高塔,通称“法王寺塔”,平面为正方形,高40余米。在建筑史上,称为单层密檐式塔,外廊呈抛物线形,塔身以上为十五层密檐,檐间有假门窗。通体用白灰敷皮一层。塔身南面辟园券门,门内为空筒状内室,佛台上部有泥塑佛像一尊,下台奉汉白玉佛一尊。从塔的特征看,当为初唐所建。其东一塔,式样亦很古朴,塔身特高,是一座单层单檐式砖塔。平面方形,高约9米。南面开券门。塔顶宝刹与受花等皆用青石雕刻而成,工艺特精。覆钵硕大,建造年代当不晚于前塔。其北又有两座方形砖塔,塔身明显变短,很可能是唐中晚期的建筑。因为四座塔之石铭均已不存,其绝对年代无从稽考。也有人认为十五层砖塔,即隋文帝仁寿二年建的舍利塔。除此四塔外,在寺西山坡上,还保存一座元延祐三年(1316年)建造的六角砖塔,名为“月阉海公圆净之塔”,高约8米,建筑工艺相当精良。寺后西北角的耕地里,另有一座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造的六角砖塔,名“弥壑澧公和尚塔”,弥壑为禅宗五派中的临济宗第三十二世法祖。此塔在嵩山少有的清塔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此外,在寺附近,还有一些建筑遗址和古碑、小塔等文物,它们都是古法王寺各院的遗迹。

    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也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它位于登封县城东南15千米的告成镇北周公庙内。告成,即历史上所说的“夏都阳城”。它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山水环抱,风景宜人。

    周公庙门前有一座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照壁,上嵌“千古中传”石额一方,大门面前刻制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简要地说明了测景台和观星台“测影”和“观星”的作用。周公营东都定鼎洛阳时,曾在这里以土圭测日影。《周礼·;;地官·;;司徒》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政府派太史监南公说来阳城,仿土圭旧制,换以石座石表。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字,带有纪念周公之意。后人在石座背面题刻“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对联一副。现存的测影台,下部乃方形石座,形如15°;;的正方形锥体,高约2.5米,周长5.5米,名之曰“圭”;上部为长方形石柱,高约2米,名之曰“表”。表上端覆盖石雕,远视似亭,颇为壮观。1000多年来,它饱经风雨侵袭,巍然独存。

    观星台在测影台后约20米处,建于元朝初年,由台身和石圭两部分组成,距今已有700多年,在古代文学和建筑史中也有重要价值。这座观星台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主持建造的,为当时全国的观测中心。其规模宏大,高9米多,下大上小,平面呈方形,为砖石结构,台北设有两个对称的踏道口,可登台眺望。台顶北部测量日影的量天尺(尺圭)长31米多。当时郭守敬利用这座观星台重新观测了二十八星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较高的精确度。郭守敬还和王恂、许衡等人利用这里的天文观测数据和全国其他观测站的资料,经过计算,编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这部历法施行达360年。授时历计算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比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而现在世界通用的阳历是公元1582年才制定的,它与授时历相一致,但比我国授时历要晚300年。

    嵩山观星台为全世界瞩目。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之作了高度的评价。国际天文家学会曾作出决议,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一颗小行星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观星台、授时历和郭守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少林寺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少林寺建筑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阉、二祖庵及达摩洞等。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座落在2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更添一道辉煌的风景。

    一进山门,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故称碑林。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绎着少林武术的发生发展及其赫赫功绩等。

    天王殿,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它是一座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好不威武。

    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佛教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之后,又有藏阁,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殿前甬道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只,重约650千克。该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

    过了法堂便来到方丈室,这是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室内有1980年日本所赠的铜质达摩像。东侧置放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达摩亭在方丈室后,是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相传是二祖慧可,立候达摩,断臂佛前之所。东配殿位于达摩亭西侧,是1983年重建,殿内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

    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殿中供奉毗卢(即释迦牟尼)的佛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的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都十分有名,值得一游。

    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丰富。寺内保存有珍贵的碑碣石刻,如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等多样文物。

    少林寺西面不远处,就是国内现存的最大塔林。这些古塔是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计230余座,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古塔因建筑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美,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的资料。

    从塔林北行约1000米,就到达初祖庵。它三面临壑,背连五乳峰,景色幽雅秀丽,它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价值最高的一所木结构建筑,是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精美的浮雕。大殿神龛内供着达摩像。

    从初祖阉出发,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达摩洞。洞内,有达摩和他的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石牌坊。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周恩来总理有一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即来源于这一典故。

    从少林寺往西南方向登钵盂峰,峰顶有一座佛殿,这就是二祖庵。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得到衣钵真传后,就在此养伤。殿前有四眼井,传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异,名为“卓锡井”,当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原址为嵩岳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无484年)。隋代改为嵩阳观。唐代武则天封嵩山时,曾以这里为行宫。唐玄宗则多次来此游玩。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嵩阳观圣德感应碑》,高达9米,宽2米余,为嵩山地区最大的石碑。五代后周时,始将这里改为书院,使之成为培育人才的地方。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定名为嵩阳书院。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和司马光、范仲淹等都在这里讲过学,使该院成为嵩山地区儒教的活动中心。清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嵩阳书院兴盛之时,各地学子慕名而来,书声琅琅,弦歌不绝,在周围的佛道寺观之中,自然别有一番韵味。院内原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碑一座,刻有他所题的一首七律《嵩阳书院》。诗中说:“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以菁莪育俊英。”嘲讽唐朝皇帝在这里建立奉天宫,祈求长生不老,虚妄荒谬,不如后人将道观改为书院,培育青年。

    嵩阳书院古朴雅致,前后共五进,有博约斋、敬文斋、三益斋、先圣殿、先贤祠、三贤祠、道统祠、丽泽堂、藏书楼等,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嵩岳寺塔

    嵩山脚下还有我国最早的高空建筑——北魏嵩岳寺塔,也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岳寺苍山环抱,原是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后因推崇佛教改宫为寺。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建起了这座宝塔。隋唐之际,寺院定为今名,屡经扩建,富丽堂皇。唐代以后逐渐衰落,只有嵩岳塔一直保存至今。现在的山门、大雄宝殿、伽蓝殿、白衣殿等,都是清代重建的。

    嵩岳寺塔的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塔高约41米,周长33.7米,外部分为15层,由基台、塔身、密檐和塔刹构成。基台平面呈十二角形,高0.85米,坚实厚重,造型古拙,为全塔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辐射着一股深厚的气势。基台上面的塔身为上下两部分:下段壁体平坦、挺拔、质朴、自然,四壁辟有宽敞的券门;上段12根倚柱构成12面,除辟门的4面外,其余8面各砌一座壁龛,突于塔壁之外,装饰得奇妙精巧。塔身上15层密檐,檐与檐之间低矮的塔壁上点缀着门窗。诸檐叠砖的数目经过精心设计,使全塔外廓呈现出轻快的抛物线造型。密檐以上为塔刹,由宝珠、相轮、俳莲等组成,高3.5米。整个宝塔形成刚劲而柔和、雄伟而秀丽的艺术特色。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恒山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贾岛《恒岳庙》

    北岳恒山,为我为五岳名山之一,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恒山山雄地险,横贯塞上,西衔雁门关,东连太行山,南接五台诸峰,北控塞北盆地,山峰绵延,奔腾起伏,横跨250千米,号称108峰。主峰位于山西浑源县之南,由两座山峰组成,东为天峰岭,西称翠屏山,海拔高达2017米,为五岳之最,号称‘;入天北柱‘;。两峰对峙,耸入云天,万年的沉默摒弃人世诸般滚滚红尘;两旁绝壁,刀削斧劈,天工开物终显造化之伟力;中间为金龙峡,浑水从峡中奔流,歌唱着大自然本真清纯的生命韵律。峪谷极为幽深,蔚为天险奇观。北岳恒山很早就被载入史册,注了‘;岳籍‘;。《尚书·;;禹贡》中说:‘;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周礼·;;职方氏》中又言:‘;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山海经》中称恒山为‘;北岳之山‘;。而真正在历史上为恒山‘;定位‘;的,还是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写道:‘;北岳,恒山也。‘;因为它位居北方,为万物所伏,系恒常之所,故称之为恒山。相传远在4000年以前,舜帝北巡到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若北天之门,遂封为‘;北岳‘;,成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独特的地势和悠久的历史,使恒山留下了众多文化奇迹,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区。

    恒山景点

    金龙口

    出浑源县城,沿着绿树成荫的浑(源)灵(邱)公路南行约四公里,顺路而上,便进入了一条幽深的峡谷,峡谷长约1500米,从北至南,分为金龙口、石门峪口、磁窑口三段。

    金龙口谷深山崇。两岸悬崖壁立,斗峙如门;群峰突起,争相为高。最窄之处宽不足10米,仰首只见一线之天。人立其中,颇有巨岩压顶之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书“壮观”二字,镌刻在东面的峭壁上,更增添了峡谷的雄伟气势。古人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置身于此,方有深刻体会。

    金龙口中,浑河之源唐峪河集千沟万壑之水,自南向北穿峡而去。平日在谷底静静流淌,水势不大,一到阴雨时节,河水猛涨,浊浪排空,奔腾咆哮,恰似一条奔驰的金龙,一泻而下,势不可挡,正如古诗所云:“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从金龙口再上,为石门峪口。这里“高排石壁悬双阙,独耸危峰接九霄”,地势更为险要。在东岸悬崖的半山腰里,古时筑有栈道,名为“云阁”。云阁与西岸半山之中的悬空寺之间,曾有一座架空悬桥,名曰“虹桥”。这两者合称为“云阁虹桥”,为当时恒山著名一景。据说,“云阁虹桥”是北魏道武帝年间(公元386—408年)修建的。如今云阁仅有在崖间插横梁的石孔遗迹尚存,而虹桥则早已毁坏。由于唐峪河水夹带大最泥沙,长年淤积,谷底河床越来越高,现在云阁的石孔遗迹只能看见一排,而且已离谷底很近了。著名的“云阁虹桥”胜景现在只有“云阁”两个大字,还镌刻在陡峻直立的石壁之上。

    从石门峪口再往上来,就到了磁窑口。磁窑口峡谷的东岸,在原来半坡村傍,曾建有恒山山门。山门切石坡筑台基上下二层。上层台上建西向券洞门三道,檐饰瓦顶都为琉璃烧造。门洞上方的龙凤板上大书“北岳恒山”四字,落款书清弘治十六年(1503年),距今已有四百七十余年。台前砌三出踏道,共十级。下层台基的中部建四柱三路木牌坊,当中横匾上书“屏藩燕晋”。牌坊东面树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塞北第一山”五个大字,据考证大约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所立。碑南有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修北岳恒山碑,北面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祀恒祭文碑。牌坊左右,雄峙石狮一对。牌坊前,原修石台百级,后渐被泥沙埋没,外露仅剩六十余级。

    磁窑口西岸崖下,有一罗汉洞。洞深而广,能容二、三百人。洞内石壁上,凿石为基,塑有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向有“南罗汉,北悬空”之称。

    非常遗憾的是,恒山山门和罗汉洞这两处十分宝贵的文物,1958年修恒山水库时未能迁建,被葬于千顷碧波之中。如今我们只能从一些有关的史料中了解当时的概貌。

    悬空寺

    唐峪水(即浑水)在峡中蜿蜒曲折,淙淙流过。峡越向前越窄,崖也显得越高,两旁绝壁宛如两面巨剑,劈入云空。在悬崖峭壁处举眼眺望,可见西壁山腰的奇特建筑群,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北岳最负盛名的悬空寺。此寺是建筑史上罕见的奇观,缀于主峰翠屏山半山腰的悬崖绝壁上,依山筑基,就岩起屋,傍崖而栖,如挂半空,宛如一幅巨大的彩色壁画,紧贴在崖壁上。上载危峰,下临深谷,楼阁高悬,分外壮观,分外惊险!站在谷底仰望,好似玉宇琼楼;登上楼台俯瞰,又如置身缥缈仙境。“金门寺院神仙府,海市蜃楼隐山中。”千百年来,都倍受人们推崇。悬空寺下南侧的峭壁厉岩上,刻有大如方半的两个巨字:“壮观”。笔力流畅遒劲,又不失潇洒俊秀,为唐朝大诗人李白,当年游恒山时兴之所至,泼墨淋漓的“文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面对悬空寺,忍不住叹曰:“天下巨观也!”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望之如蜃吐重台。”历代赞赏悬空寺的诗篇不胜枚举,浩如烟海。明人王湛初对之作了这样的描绘:“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莫讶星枢近,应知帝座通。恒河沙作观,大地总成空。”诗人写出了恒山诡怪难测的神奇魅力和壮丽景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些都恰到好处地形容了悬空寺的特色。

    据《恒山志》记载,神奇的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沧海桑田,风吹雨打,已度过了1400多个春秋。全寺的整个构思极为精巧,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空前绝后。寺门坐北朝南,自南而北,由低到高,由三组建筑群组成:前面一组以三官殿为中心;中间一组突出三圣殿;后面一组的主体为三教殿。进入山门,钟鼓楼迎面而立。楼的下层向外一面,都用砖砌成墙,开有月宫式圆窗,显得玲珑别致。经过一院落空地,前面就是三宫殿,这里也是正殿,为一座两层楼阁。由北前行,先后是两座三层三檐九脊瓦顶的悬空楼阁。前者为三圣殿,后者就是三教殿,两者之间相隔数丈,中间架有悬空栈道相通。栈道之上,又建有重檐式阁楼两层。寺内共有殿宇40间,像是一条美丽的彩虹凌空排开,悬挂在危崖峭壁上面。入寺登山,只见楼阁上下重叠,高低错落,前后有致,曲折迷离。楼阁相望,有的以栈桥凌空飞渡,有的却以暗道悄悄沟通。时而面临绝壁,忽又重见殿宇。扶栏探视,下临深渊,令人惊心动魄。多么奇特的建筑!身临其境,畅游其间,真是其乐无穷。

    这鬼斧神工的奇迹昭示着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悬空寺到底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据说,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巧妙地利用岩石层面的曲折凹凸,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凿洞眼,将悬梁插入洞眼中,然后再在悬梁上铺板立柱,构筑梁架,建成楼阁。同时,又利用力学原理,竖立起几十根碗口粗细、长短不一的木柱,支撑着上面的建筑物。表面上看似惊险异常。实则安稳得很,经受住了漫长的自然界变幻的考验。寺内至今还保存着一块石碑,记载着当年修建悬空寺的“实况”:工匠们都用一根粗大的绳索系捆在腰际,再挽一个圈蹬在脚下,把绳头结在上层山崖上,人却悬荡在半山腰进行“高空作业”。

    仰望这一个世间奇绝的高空建筑,游人常会油然而生一种惊奇的疑问:偌大的一座悬空寺,竟然能以小小的木柱支撑千百年,风吹日蚀,岿然不动,安然无恙,到底是怎样的一股“神力”在起作用呢?建筑学家们反复研究分析,都认为这和悬空寺择地而建,设计精巧,技艺精湛,以及历代的高度重视与维修有关。悬空寺位于深山峡谷的小盆地中,其全部建筑都高挂在峡谷西侧翠屏山的石崖中间。石崖略呈弧形,而悬空寺则刚好建在弧形的凹陷处,这样的位置十分有利。周围的高山护卫着它,像抱着自己襁褓中的爱婴,既免受狂风的侵蚀,又少被烈日曝晒,严冬基本上见不到阳光,盛夏时节日照也不过4小时左右。更为奇妙的是,石崖上方突出的部分成为一道天然顶篷,晴日遮阳,天下大雨时寺前滴成一片奇丽的珠帘。它又地处山腰之中,离地面有数十米的高度,峡谷中汹涌上跃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先人们卓绝的智慧与才能,使悬空寺建于一块“风水宝地”上,而这特殊的地理位置,才使它得以免遭自然的损害。同时,悬空寺独特的内容与造型,素来为人们所关注,便它得到了多方面的保护。所以,悬空寺是无数代人的智慧与血汗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聪明、勤劳的美好品德。

    毫无疑问,悬空寺必然会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此处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这恰好是形容悬空寺超一流建筑艺术的铭文,也表达了人们游览悬空寺后叹服的心声。

    恒山水库

    出悬空寺庙门南望,一座大坝屹立于峡谷之中,把天峰、翠屏二山连接起来,气势不凡,巍峨壮观。大坝西边有依山而建的数十级水泥混凝土台阶,由此登上坝顶,只见群山环抱,碧波荡漾,这就是著名的恒山水库。

    金龙峡谷中的唐峪河,发源于恒山山脉的千沟万壑之中。由于河流所经地区,大多为质地比较松软的砂岩,加之历代战火毁灭和人为的破坏,使恒山的森林覆盖面积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唐峪河夹持着大量泥沙,从峡谷中流过,使河床越淤越高,渐渐形成了“河在天上流”的形势,比浑源县城以及周围的村庄田野要高出五十多米!每当大雨来临,唐峪河上游的龙盆峪、正谷、刁旺谷等许多条沟沟壑壑里的洪水,顺着陡峻的山势俯冲而下,最后汇集于狭窄的金龙峡谷之中,如同翻江倒海,奔腾呼啸,以惊人的速度冲出峡口,淹没山外的村舍田野,一片汪洋。历史上发生过的洪灾不计其数,浑源城也曾多次成为水中之城。可是到了久旱不雨的季节,因河床高出地面很多,以致于无法引流浇灌,只得听任河水白白流去。过去的唐峪河,真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仙人云游到此,对人们说,如果在金龙峡谷峭岩上建一座空中寺院,就能锁住蛟龙,消除水患。可是,那奇妙的悬空寺已经矗立了一千多年,唐峪河却依然恣意横行。这古老的传说,只不过反映了当地百姓迫切要求根治水患的愿望而已。

    水库大坝从1958年破土动工,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战,于1962年全部完工。大坝高55米,长150米,顶宽2.5米,如同天峰、翠屏二山伸出的钢铁巨臂,将峡谷之水截于大坝之内,形成了一个总容量达一千多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唐峪河水再也无法逞凶,只得乖乖地听从人民的调遣。

    恒山水库存的建成,不仅根除了千百年来的水患,而且给古老的北岳增添了一处新的风景胜地。当我们在宽阔的水库大坝上漫步时,只见四周翠绿,群山环绕,怪石嶙峋,奇峰插天,好一派雄伟壮观的景色;水库里波光粼粼,千山万峰之影倒映于水中,湖光山色,相映成辉;再转身向下望去,只见大坝放水,激流自闸门喷泻而出,形成几十米高的瀑布,浪花飞溅,吼声震耳。悬空寺的奇光异景就在近处半山之中。今日水库胜景与昔日古寺风光相互衬映,更显出祖国河山之美!

    大字湾

    沿着水库坝顶漫步向东,穿过隧洞,大约走2000米,有一岔道口,往北便是通向天峰岭的山道。顺山道向上,可见突兀山峰峭壁上刻着遒劲有力的“恒宗”两个大字,气势雄伟磅礴,一个字足足有30平方米,字形雄健,刚劲有力,给人以大气恢宏之感,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大字”的根致,也恰好象征着恒山气势磅礴的天然神韵与丰姿。

    相传大字湾的“恒宗”二字,为明成化三十年所镌,但此说可能有误。因为成化为明宪宗皇帝的年号,而宪宗在位只有二十三年,成化三十年已到明弘治七年(1494年)了。在如此陡峭的石壁上能雕刻这样的巨匾,实在不是轻而易举之事。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石匠艺人本领之高强。游人到此,无不为之而惊叹。

    在大字湾前面的梁上,伫立着四株形态奇特的唐代古松,名曰“四大夫”。这四株古松,根部悬于石外。

    虎风口

    “虎风口”。这是一个峰回路转的陡峭路口,刮起风来,声如虎啸,所以取名“虎风口”。游人至此要分外小心,否则就有被吹落悬崖的危险。可是,就在这风口路旁,却有一株苍劲古朴的松树,名叫“梵宫悬根”,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松树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同时,也给众多攀山的游客,以一种强劲坚韧的人格启示,堪称恒山一奇景。

    果老龄

    由虎风口向前,不久就到了“果老岭”。赵之韩在《果老岭》诗中写道:“一岭迢迢古树多,仙人览胜此经过。秋苹春草年年发,不见重来奈若何?”吟叹着北岭的秀丽和对仙人的追怀,也溶入了诗人睹景后心旷神怡,飘然欲仙的感受。岭上那弯弯的小路,由一块接一块的青石天然连接而成。其中有一块硕大无朋的青石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大石坑,但看上去却很像人的足迹和毛驴的脚印。原来,有个术士名叫张果老,最初隐居在中条山,自称出生于帝尧丙子年。唐朝武则天听说他很有道法,便派人去请他,他却假装死了,后来有人在恒山由又看见了他。唐玄宗李隆基做了皇帝,好仙喜道,又派人去请他,这次他应召到了京城。可是他很不习惯,在京城呆了不久,又回山去了。人们传说他后来成了神仙,被列入了八仙。有一次,张果老倒骑毛驴来到此岭,因坡陡路滑不能前进。他仰天长叹,束手无策,只得跳下驴来,牵着毛驴一步一步攀行而过,在这大青石上留下了斑斑印痕,这就是有名的“张果老留痕”的故事。

    北岳庙

    过了果老岭,很快就到了北岳建筑规模最高最大的“朝殿”。“朝殿”又称北岳庙,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依傍山势而建,负崖高耸,列于阜上。古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形容这所庙宇“上负绝壁,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山门两侧有青龙、白虎二殿堂。步入山门,迎面就是那徒若天梯的石阶,共有百余级,每级高达60厘米,宽约25厘米,脚踏面向前倾斜40度,所以显得格外险陡。登上石阶,便是朝殿,殿内正中端坐着北岳大帝。殿前众多的石碑和牌匾,记录着北岳庙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其中元代铁铸菱形云碑等,都是很名贵的文物。北岳庙的右下方有两口古井,两者相距不过1米,而水质一苦一甜,区别极其明显,被称为苦甜井。甜井很深,从不干涸,水味清冽甘甜,道家弟子奉为圣水。唐玄宗曾为甜井题匾,名之曰:“龙泉观”。今苦井已被填塞,甜井依然存在,想是人们均有追求甜美生活之愿。北岳庙的西侧有一块“鸡叫石”,长40厘米,宽30厘米,击打其上便作鸡叫之声。清晨敲击鸡叫石,引起山谷回声,如群鸡争鸣,所以被称之为“金鸡报晓”。据地质学家考察,此石可能刚好位于群山之焦点处,故一拍即有回声。这是恒山特有的音响之美了。北岳庙的寝宫,隐于幽深之处,嵌于石窟之中。而三清殿,则巧妙地建在绝壁之上,下面则是万丈深渊。魁星阁,独立于险峰,而与北斗相应。明朝李梦龙曾赋诗一道《谒岳庙》:“嵯峨恒岳锁云中,望秩何车有閟宫。片面飞来明月冷,六龙归去碧山空。松杉晚挹浮岚翠,殿客晴摇旭日红。敬谒瓣香修岁事,满庭霜叶起秋风。浑源南去是恒山,路阻千岩万壑艰。一自重华移望后,便传飞石落人间。彩云缥缈龙旌远,紫盖茏葱鹤驭还。时雨时肠帷帝念,愿分和气散尘寰。”李梦龙之诗,增添了北岳庙浓郁的文化色彩。

    围绕着北岳殿周围,尚有不少建筑与名胜。元灵宫,在恒山主峰左侧,离北岳庙不远,也是有名的北岳祠庙之一。该宫倚岩为壁,内外共有三进。山风一吹,炉烟四散飘溢,祥云笼罩。早晚不断的钟声,轻轻地敲打着空寂的山峰,倍添静穆之感。殿阶有98级台阶,两帝栽植着松柏,至少也有500年的树龄,历经四季的轮回,依然苍苍郁郁,分行鹄立,像两排忠实的侍臣。

    会仙府,在元灵宫西,因里面排列着许多神仙的塑像,故得名。会仙府极为宽敞,建立在一片高平的岩石之上。春天,青翠的萝蔓遍被山庙,秋天,满山的红叶衬托,映红了会仙府,好一个神仙居所。府东即是万寿亭以及文昌阁,都极为幽静秀美。

    琴棋台,在会仙府的西北山岩上,像半轮山月凸出于悬崖峭壁。该台极其平坦,方圆一尺五左右,活像一个大棋盘。原先,琴棋台上还真的有一盘石棋子放于其上。这些,虽然是闲来好事的游人所为,却也能勾起后人幽思追古的遐想。

    通元谷,位于琴棋台西边,入谷处有一巨大的石门。谷内云蒸霞蔚,草木含翠,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灵气。古人有诗赞曰:“万叠奇峰汇眼前,丹炉汞结几经年。我来欲觅元空旨,云在孤岑月在天。”据传,此谷就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烧炼灵丹妙药的地方。因为唐开元时张果老被赐封为通元先生,所以此谷有此称呼。

    九天宫,由通元谷往南步行500余步即到。殿庭楼阁,规划整齐。鸣钟响鼓,振荡在通元谷之中。宫门外药草丛生,春天带露的杞树茁壮清纯,秋际着霜的野菊高洁挺立,采摘回来配成茶食之佐料,芳芬清神。当月凭栏,山中烟云弥漫。和宫中道士把茶而谈,极尽人间人悠闲之乐。

    纯阳宫,在九天宫的前面。相传吕洞宾曾在此降乩卜卦。以前有一块诗碑,记录此事,现在已经遗失。

    另外,还有御碑亭、十王殿、飞石窟、姑嫂崖、夕阳返照、岳顶松涛、玉羊游云等名胜古迹,它们都与一定的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相联系,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北岳的一草一石,均染灵秀之气。

    天峰岭

    如果从北岳庙再奋力向上,经过一两个小时的艰苦攀登,便可直抵主峰之巅。想当年明朝大文学家李梦阳,登上北岳主峰之后,即兴赋诗三首《北岳》,其中一首写道:“天高西北还乔岳,下视东南尽大洋。玄武苍苍气流黑,扶桑滚滚涛浮黄。回岩日射千松暗,绝顶风来六月霜。安得移将万人石,顿令炎海坐清凉。”道出了峰顶万千的气势和奇绝的美景。站在恒山之巅,极目远眺,峭壁林立的群峰,辽阔的大同草原,远近高低景色尽收眼底,真可谓:“极目不知千里远,举头唯见万山低。”金人元好问也赞道:“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乾坤自在灵境在,地位岂合他山尊!”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神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道学文化】道教名山系列三清山

     道教名山系列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玉山和德兴两县境内,是一个以奇秀的山岳景观为主、融合道教文化景观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上有玉京、玉虚、玉华三座高峰,巍然并列,峻峭挺拔,被道家象征为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故名“三清山”,自古为道教名山。总面积22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为71平方公里。景区内峰峦林立,峻险雄奇,怪石奇岩,摩天拔地。还有变幻莫测的云海佛光,姿态奇妙的流泉飞瀑,清幽绝胜的峡谷岩洞,苍翠如碧的古树密林,万紫千红的名花异卉,景色奇丽,景观独特,被誉为“神州奇秀”、“美比黄山”。

    三清山的人文景观亦很有特色。古建筑大都为明代所造,以保存至今的50多处古建筑和200多处石刻而论,大多是很有特色,很有价值的明代遗物。如南天门、演教殿、龙虎殿、九天应云府、飞仙台、三清宫、风雷塔、佛像等等,规模、体量不大,但结构独,造型古朴、线条简练概括,全为花岗石所筑,且因山就势,因岩施艺,因而达到人工与天工的巧妙融合,具有一定的古建筑研究价值。

    三清福地

    进入天门,即是“三清福地”,这里不但自然景色优美,更是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有道教古建筑五十多处,摩崖石刻二百余方,是历代道教活动的中心。

    风门是三清山的第一座山门,是一座天然石门,两侧高峰矗立,形势险要,是三清山北路和东路登山道的汇合点。过去曾在此建有“玄关”,现关已圯,仅留石屋两间,内供守门神将。石屋对面的石碑上刻“风门”两字。失控的“仙人指路”是一奇景。

    众妙千步门是三清山的第二座山门,高1400米,在“逍遥路”的尽头。人们在爬过千米高坡,走过较为平坦的“逍遥路”之后,才到山门前。位于龙首岩和冲虚峰之间,原系一天然石阙,由人工用花岗石依阙口砌成拱形山门。进门以后,要上千级(实为九百多级)石阶,故名“千步门”。“众妙”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语,意为“道(指道教)是深远而精妙的”。玄关的“玄”字也是这意思。过了千步门,就攀上迂回曲折的“千步云梯”,两侧峭壁冲天,悬崖万丈,道路陡险。途中还要经过五个阙口,名东、南、西、北、中“五天门”,每座天门附近都有奇景可观,如东天门的“倒挂石琵琶”,北天门的“挂冠求大道”,中天门的“金蟾戏冲虚”,西天门的“老子系青牛”,南天门的“百步登浮云”。

    冲虚百步门是三清山的第三座山门,“冲虚”一词也是来自《道德经》,意即“只有无,才能显出有。如塞得满满的,就不会产生新的来”。进门回首,只见“五天门”高触云天,众山峰浮现云海,登山石道如一条玉带,凌空飘下,忽隐忽现。跨过浮云桥,走完“百步云梯”路,就到达“三清福地”的大门口“天门”。门前有石坊一座,上刻“少华福地”四字,原来三清山古名少华山。柱上有联:“少华云涛,卷四海之福地;香炉烟紫,凝三境之灵坛。”天门附近是一块平台,上有一对石华表,华表上放慢有一联:“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华表中间有一石香炉,香烟袅袅不绝。在天门前观“三清列座”,视角最佳,游人多在此摄影留念。

    玉灵观

    玉灵观在风门以东1.3公里处,始建于明,规模较大,后毁于火。清嘉庆十八年重建,又被火毁,以后再重建,已面目全非。但原来古建筑的残碑断柱,今还可辩认。观中有清泉,水质甘醇,长年不竭,可以解渴。附近山道盘旋,小溪流转,古树参天,绿荫盖地。王灵观南面的山谷中有石峰石笋拔地而起,参差高下,蔚然成林。高者60~70米,低的20~30米,为三清山中的一处“峰林景观”。人游其间,若穿街走巷,别有情趣。

    从玉灵观顺道而下,过龙泉桥,至金沙村,这里是三清山东大门,位于金沙溪旁,附近有金沙招待所。有汽车通往玉山县城。

    冰玉洞在金沙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一个木林茂密地带,林中一条飞瀑从悬崖上奔流而下,银光闪闪,雾气腾腾,落入崖下潭中。潭呈漏斗状,面积20平方米左右,上大下小,深不可测。过云有人用300多尺长的绳子系一大称砣下附,待绳子放完,称砣仍未着底。潭水清凉透骨,故名“冰玉洞”。当地有“此洞与鄱阳湖相通,曾是蛟龙藏身之所”的传说,实际上与地质构造中地下暗河有关。冰玉洞附近还有山羊床、金坪岭、石枧瀑布、三叠泉等名胜,风景幽丽。

    玉京峰景区

    玉京峰景区位于三清山中部,是地势最高、最为峻险的一个景区,以高、奇、险、秀为其特色。其范围大致从九天应元府至玉京峰周围,许多山峰高度都在一千五六百米以上,比东岳泰山还高。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为三清山第一高峰,其附近的玉虚峰海拔1771.6,玉华峰海拔1752.8米,三峰并立,高插云天,雄伟壮观,被道家奉作“三清尊神”,喻为“天庭来使”(据道教典籍所载,玉清为元始天尊,上清为灵宝天尊,太清为太上老君,都是天上神仙,合称“三清教祖”)。

    从九天应元府至玉京峰,现筑有登山石道。九天应元府是筑在高山间一块较为开阔台地上的一座道教神殿,内供九天诸神,是三清山地势最高的道观。

    玉京峰三面绝壁,仅一径相通,高大巍峨,峻险秀美。山上有“升天石”、“仙人下棋石”、“瑶台”等景点。瑶台是玉京峰上最佳观景点,在此观日出,赏晚霞,风光无限,还有茫茫云海,奇妙佛光。

    玉京峰南面还有三座并立的高峰,经常隐现在云雾之中。中间一座名蓬莱峰,右为方丈峰,左为瀛洲峰,总称“蓬莱三峰”。海拔1800米左右。四周悬崖绝壁,高不可攀,故至今无人涉足过。从玉京峰上遥望,只见“山在虚无缥缈间”,姚如“蓬莱仙岛”,成为玉京峰景区内最为壮丽的自然景观。

    梯云岭景区

    梯云岭景区在玉京峰以南,三清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的特色,这“南绝”主要指梯云峰景区。景区内石峰如林,岩嶂陡立,有的像人,有的如兽,有的似物,千姿百态,奇妙无比。著名的“三清十绝景”中有五个在此景区内,即“观音赏曲”、“道人拜月”、“藏蛇露尾”、“司春女神”和“巨蟒出山”。

    南天门往东有“玉台”,这是一个高山间的台地,高1500米,大亩许,台上苍松蓊郁,四周高峰如林,在此观日出、看晚霞、赏云海,景色绝妙。有时还可看到“城堡之光”奇景。

    “观音赏曲”又名“观音听琵琶”峰,位于泻玉桥附近,由三座山峰组成,一如琵琶,一似和尚,另一座像观音大士,端庄而安详地在聆听“和尚弹琵琶”。“司春女神”又叫“女神”峰,位于玉台东面,形如一婀娜少女,盘坐岩顶,秀发披肩,眉清目秀,手捧青松,目视山野,似乎在眷恋这秀丽的山川风光。“巨蟒出山”又名“巨蟒峰”,位于玉皇顶下的幽谷中,造型更为奇特,一条石柱高126米,径精公10米,直立于山间,顶部略大而带些弯曲,酷似一条巨蟒昂然挺起,形态逼真。观者见到这些奇景,无不盛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称为稀世奇观。

    在梯云岭景区内,还有跃跃欲腾的“三龙出海”,千嶂笔立的“万笏朝天”,利刃擎空的“双剑刺天”,含情依依的“送子出征”,诙谐有趣的“狐狸偷鸡”,以及天门峰、火炬峰、独秀峰、盘蛇峰、企鹅石、灵龟石、莲花石、喜鹊石等等,多姿多态,既形象肖妙,又神态生动,令人百看不大厌,心醉神迷。

    西华台景区

    西华台景区在三清山北麓,这里是古代登山主道。早在唐、宋年间,这里就修起了上三清的登山石道,从北山入口处的步云桥开始,经风门(又叫玄关)、千步门、百步门,直上三清宫,称为“步云古道”。现在西华台景区处在这条古道的前半段,其范围从步云桥起,经老子看经峰、扬清桥、狮子峰、庆云陆、西华台、碧玉岩、登汉路,至风门为止。这里以古树名花、流泉飞瀑和山峦秀色、田野风光为其特色。

    西华台位于一片原始森林区,上有西华塔,高8米,六面七层,由整石琢成,建于明代,造型奇特,为三青山三大古塔之一。不远处有一大石壁,面上平整光滑,不生草木,称“无字壁”。从西华台至碧玉岩,一路森林茂密,奇花异卉不下数百种,其中天女花为世界罕见的珍稀品种,广袤的华东黄杉林也是国内少有的。碧玉岩为一天然石洞,内有石凳,外有清泉,游人可在此小憩。

    三洞口景区

    三洞口景区在南山西部,梯云岭景区以西,是三清山腹部以深沟大谷为主的风景区。其范围从梯云岭向西进入飞仙谷,经仙桥墩、琼台阆苑、三洞口至汾水关。

    飞仙谷是三清山最大最深的沟壑,西起三洞口,东至九天应元府,是相隔南山和北山的深沟大谷。谷中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怪石纷陈,洞穴阴森,景观幽奇险胜。从梯云岭进入仙谷后,不远处有“仙桥墩”,又名“二桥墩”,高1300米,紧接“琼台”,与玉华峰遥遥相对。相传古代有仙人欲在此架一“仙桥”,连接玉华峰,沟通南山和北山,未果。而名却由此而来。“琼台”是一座高山平台,海拔1570米,四周峭壁,台上虬松倒挂,古藤低垂,在此可看到“三阳开泰”、“玉屏壁立”、“紫竹峭天”等奇景。其西南奇峰环绕,怪石参差,珍木奇花,满山遍地,犹似山中“仙苑”,故称“琼台阆苑”。

    “三洞口”在飞仙谷西部,有三个洞口,境险景奇。第一洞口如虎嘴,名“老虎口”;第二洞口如古井,洞内有洞,十分阴森,名“幽冥洞”;第三洞口如殿宇,高大宽敞,但道路极其难走,名“鬼门关”。三个洞口都很艰难险阻,是飞仙谷中无数奇险胜景之一。

    汾水关位于三清山西麓,是三清山西部入山口,处在两岸隘口处,形势险要,为一古堡式建筑。这里林木茂盛,梯田层叠,清溪蜿蜒,环境清幽。其北有汾水村,已通公路到德兴。其南有横旦村,附近有八磜龙潭瀑布、龙隐岩、还珠洞等景点。有公路通上饶。汾水关近旁的金刚峰下,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建有怀玉书院,今旧址尚存。

    石鼓岭景区

    石鼓岭景区位于三清山东麓,金沙村以北,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新景区。其最大特点是流泉飞瀑集中,著名的玉帘瀑布、川桥双色瀑布、石门四叠瀑布等,各具特色。此外,还有石鼓岭、回音壁、鸳鸯潭、三杏抱梅、泉水岩、八仙洞等胜景。

    金沙溪为信江上游,发源于三清山跨鹤涧,沿三清山东部曲折南下,经玉山、上饶,流入信江。其上段多悬岩峭壁,流泉飞瀑。石鼓岭矗立于金沙溪畔,因山顶有奇石如鼓而得名。山上翠竹青松满坡,奇花芳草遍地。其北有玉帘瀑布,高34米,宽30米,如白帘悬挂,倒泻潭中,声如雷鸣,是三清山最大瀑布之一。

    石鼓岭东南的和尚山下,有川桥双色瀑和石门四叠瀑。川桥双色瀑在山南,由于岩石矿物质关系,瀑分两色,一边白色,另一边红色,红白分明,相映成趣。崖十鸳鸯潭,也分现金公。石门四叠瀑在和尚山东侧,瀑水从山顶狭窄的天然石门涌出,沿崖直下,遇巨石分为两叠,后又绕石而过,形成三叠,回流100米后,又从70米高的山崖上落下深潭,成为四叠瀑,总高一百多米,雄伟壮观,国内罕见。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