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中1mb等于:“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专辑(下)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0:02

《人民教育》“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专辑(下) 

 

3部分

导读

学校实践:

文化育人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

学校特色的本质是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学校的育人之本,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

学校文化能不能“横空出世”?实践证明,不能。

学校文化需要培育的过程,形成特色文化离不开传承、选择、创新,三者既可以有所侧重,又相互关联,相互统一。重庆市的探索,向我们揭示:一所学校如何发现、传承和发言积淀深厚的文化特质?如何立足现实,选择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个性?如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面向未来,不断丰富,创新自己的文化?又如何用学校感染、培育未来人才?

 

百年化人 明体达用

重庆市永川中学  李天鹏  唐钦贤

“经史子集其明体乎?礼艺书数在达用哉!”一副嵌有“明体达用”的对联集中体现了永川中学百年化人的执著追求。

1900年翰林院编修黄秉湘秉承北宋胡瑗“明体达用”的教育主张,创办了永川中学的前身“达用学堂”。百余年来,永川中学承继“明体达用”的血脉,不断充实、丰富、发展着它的内涵。

明体达用,其中“体”是指事物的形质,有本体、理体之意;“用”本指事物的功用,含有应用、运用之意。如李颙所说“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明体”是根本,“达用”是目的;“明体”是认知,“达用”是践行。按我们今天对它的理解,就是要识大体、明规律、懂规则,自觉按规律和规则行事,主动应用规律和规则造福于社会。

“体”的内涵十分丰富,“用”的范畴非常广泛。“体”有品德之体、智能之体、审美之体,“用”有于己之用、利人之用、济世之用。为了把“明体达用”贯彻到具体的办学行为中,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落实,一是营造“明体达用”的校园文化环境,二是进行“明德达行”的德育实践,三是倡导“明智达用”的课堂教学改革。

环境:彰显“明体达用”

在软环境上,凸显“明体达用”。为了使“明体达用”深入人心,我们要开宗明义,把“明体达用”的思想用精准、易记的话语阐述清楚。

学校从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多方面阐述了“明体达用”的内涵。我们的校训是“明德达行,明智达用”。校风是“体用结合,致知力行”,学风是“博学不穷,笃行不倦”,教风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们的育人目标是“体用兼备,知行合一”。在一篇集中反映学校精神的《永川中学赋》中也有一段精彩的阐述:“格物致知,穷自然之理;钩玄提要,明人文之纲。”这些文字虽然只是形式,但通过反复呈现、不断强调,师生都已经看得懂、记得住、吃得透了,一种文化的确立需要认知和接纳。

在硬环境上,彰显“明体达用”。学校建有“明体达用”碑刻;修建了“达用亭”,亭上镌刻了“达四书五经自通九衢,用六艺七技谁分八斗”的藏头联和“博通古今明能见机之谓达,融贯中西学以济世斯为用”的嵌尾联,并在亭的周围配置了16幅励志图文碑刻;建有校友画廊,全部悬挂的是校友中“明体达用”的佼佼者,有一对足千秋的楹联名家游子明,有实业救国的民生公司经理郑东琴,有捐躯报国的财政次长黄大暹等60余人,以激励师生见贤思齐、奋发有为;在桂山书院(达用学堂前身)广场,用36首桂花诗、24个典故、8副对联碑刻来烘托学校历史文化;在运动场建设大型浮雕,通过民俗体育、传统体育、特色体育和现代体育四个部分,来反映体育的演变过程和体现体育文化,让师生能追根溯源、致知力行;在行政办公室主要用教师书画来装饰,如嵌有“桂山”书院名的“桂移月影浮香远,山蕴龙光射斗牛”、嵌有“锦云”书院名的“水映秀色披玉锦,鹰击长空上青云”、嵌有永川中学校名的“万卷奇书消永昼,一轮皓月映中庭”等,这也是对教师“达用”成果的展示。

德育:推行明德达行

“明体达用”思想在德育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明德达行”,即识是非之大体,明德性之规范,得之于心,付诸以行。我们认为,当今的学校德育工作,“达行”部分要重于“明德”部分,很多道理学生们都懂,许多话都把耳朵磨出茧子了,学生也不一定去做,关键是“行”,即践行。为此,学校构建了“主体·活动·体验·发展”德育工作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践行中巩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践行的前提是学校要给学生“行”的机会,即在学校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德育活动方案,德育处对方案审核把关,最后交由学生会自主组织,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学校的“新生才艺展示”汇报演出、“田径运动会”、“校园歌手大赛”、“迎新元旦晚会”等活动全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校田径运动会,裁判员、裁判长、仲裁委员均由学生担任,会徽会标由学生设计,竞赛规程由学生制定,开幕式和闭幕式由学生会干部组织,联系商家赞助以及奖品的发放由学生负责,各班还成立了宣传组、清洁组、安全组、服务组、拉拉队等,教师只作指导和咨询。学校的校刊、校报、校电台也全都交给学生去策划、组稿、编审和广播。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他们参与的机会,这就是“达行”。在“达行”的过程中,学生们受到的责任感教育比任何说教都要强,而他们的各项综合能力在“达行”的过程中也飞速提升。

充分重视德育的社会实践性。好的品德不是学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养成、巩固优秀的品德,是“明德达行”德育思想的核心。我校开展了许多实践类主题活动,如“爱心传递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染市民,让市民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爱心,并将募集到的钱物送到敬老院,然后把捐赠时的场景拍摄下来,反馈给捐赠者,以说明其捐赠的流向。活动让学生明白,“爱心”源自内心,“真诚”赢得“信任”,“信任”赢来善举。活动不仅教育了学生,也教育了市民,使“爱心”在市民中广泛传递。当学生向捐赠者反馈情况时,很多市民都前来围观,一条街都热闹起来,有人说:“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一群富有爱心且办事认真的孩子。我们支持这种活动!”

最为典型的是,我校与永川区人大常委会联合举办的“走进人大,感受人大”全程模拟活动,模拟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办法、实景,印制了学习资料和会议资料,制作了选民登记表、选票、代表证、座牌、会标等。实景模拟召开“人大常委会”,专题研究预先确定的议题,修订并通过了《永川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暂行办法》(试行)等地方“法规”。永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在观看了同学们模拟召开的“人大常委会”后感慨地说:“同学们对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调查翔实,准备充分,发言有理有据,援引得当,分析中肯,条分理析,措词准确,表达流畅,表现出了很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反映了新一代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主体参与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公民导刊》用大量的篇幅,以“尝尝梨子的滋味”为题作了全面报道。

社会实践的德育力量是坐在教室里、关在校园中无法比拟的,广泛的社会参与,培养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心,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增长了社会知识。

充分发挥活动的育人性。我们认为,主题思想明确、设计巧妙的学生活动,也是一种“达行”,它的感染力量非常强,胜于单纯的言传。学校设有“金秋十月”学生艺术节”和“阳春三月”科技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还有一些专题性、趣味性强的活动,如“唐宋诗韵·诗歌朗诵”、“激扬文字·中文演讲赛”、“水墨丹青·书画摄影展”、“飞天神韵·舞蹈大赛”、“金钟初鸣·器乐大赛”、“校园之星·歌手大赛”、“走向世界·英语演讲赛”、“文鼎九州·征文大赛”等,经过多年的开展,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另外依托“雪浪花”文学社、“小百灵”合唱团、“金凤凰”舞蹈队、“金钟”民乐队、“同龄人”广播站等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如“川剧进校园”活动、“民乐之声”专场演出、黄勇老师“盛世繁花,怀故寄情”个人专场国画展等。学校还设立了书画陈列馆,它集教育、展览、交流、收藏于一体,每年将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的书画作品进行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

活动的丰富性是必要的,可以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活动的前提是要学生喜欢,他们有意愿主动参与。这样,德育就不是被动的灌输,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自我教育。

智育:倡导“明智达用”

明智达用,就是晓自然之规律,知科学之法则,学以致用、以学济世,它是“明体达用”在智育方面的具体体现。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获得真知,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去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对教师提出了“功夫体现在备课上,水平展示在组织上,效果体现在过手上”的要求(过手:重庆方言,即掌握之意),对课堂提出了“有学有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要求。重点在“两字一课”上做文章,即“动”与“活”两个字和“实践活动课”。

让学生“动”起来。陶行知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脑又动手,才能有创造。”我们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不仅让学生带耳,还要动目、动口、动手、动脑,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动”的课堂,在我们校园中已经非常普遍,随便推开教室的门,很少能看到学生沉默、木然而老师满堂灌的课堂。一个例子能反映这件事:我校英语教师赴黔江马喇中学给初一学生上观摩课,课前我们都很担心,因为黔江是偏远山区,在小学可能没有开设英语课,如果全部像我校那样用英语上课,课堂教学可能根本无法进行。但是,我们的英语老师长期经受“动”的教育思想熏陶,并没有被难住,他们借助于神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和简单的课件,让学生跟着说、唱、写、比划,使整个课堂异常活跃,学生十分投入,效果也很好。课后,学生们说:“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会。”

让课堂“活”起来。以往受“应试”的深刻影响,考纲、考点和考题成了缠绕课堂教学挥之不去的影子,使教育者本能地围绕“应试”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课堂成了过度追逐知识、技巧的工具,充斥着单调、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公式、程序、解法,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意志、心理、价值判断等多方面的需求。应该让课堂“活”起来,使之富有生命性、文化性、审美性和机智性,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触及、领略各学科那鲜活、丰富、优美甚而动人心魄的一面,去感受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奇妙的理趣、科学的方法、创造的智慧。如我校教师所授“化学平衡”一课,当他引导学生学习完“化学平衡”的内容后,话题一转,让学生去思考“政治平衡”、“生态平衡”、“冷战对抗”、“家庭平衡”,并继续让学生思考“平衡能不能打破”、“打破平衡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形成新的平衡”。这种由此及彼的联系、举一反三的类比、触类旁通的升华、学以致用的迁移,是不是更为丰富,更具生机,更表现出一种机智?“活”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式的“活灵活现”的表演,不是一问一答式的假“活跃”,更不是群龙无首的“满堂闹”,而是围绕“问题”激发思维、引发思辨、促进问题的解决。课堂“活”起来,核心是课堂设计和课堂组织,我校专门开展了课堂设计和课堂组织的研讨、观摩、展示和评比活动。

大力开展“实践活动课”。我们依托“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模式”课题取得的初步成果,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或分学科、或分板块、或分单元的实践活动课,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体用兼备,知行合一”。学校制定了《实践活动课实施指导意见》和评价办法,开设了“生活中的化学”、“文学中的科学”、“景因文而名”、“网页制作”等20余门课程,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从“明体”到“达用”的转化。

明万物之体,达百工之用。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办学追求,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充实、丰富它的内涵,以培养更多经世济用之才。

 

践行未来教育

重庆市第七中学邓宏

重庆七中有252年的建校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川东兵备道宋邦绥将渝州书院迁至重庆炮台街洪崖坊,并更名为东川书院。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废书院,兴学堂,东川书院改名为重庆府中学堂。后又陆续更名为重庆联合县中、重庆共立高级中学、重庆联合高级中学、四川省立重庆中学、西师附中等,历经九易校名,四迁校址,方成就今日之重庆市第七中学。

早在东川书院时期,“未来教育”的理念就开始萌芽。知府王梦庚会课于东川书院,就要求学生“立志务求远大,希望多士奋兴”,“育英才、敷大同”的书院文化就包含着一种大气的、面向未来的眼界。辛亥革命期间,也就是府中学堂时期,雪下是同盟会重庆支部的机关所在地,革命先行者对民族未来而打拼的精神就留在了这里。

今天,追溯252年的建校历史,我们将如何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寻我们文化的根?在了解校史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学校历代教职员工都是心存希望的人,都是对未来充满期许的人。未来教育的思想自然而然地浮出来。我们把它归纳为“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正如我们学校的先贤前辈们一样,我们要把眼光放远,开阔心胸,永远把学生的现在与他们的未来结合起来,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结合起来。

那么,未来是什么样的?美好的未来决定于什么?

美好的未来,在于教育者的长远眼光

书院时期,晚清名士、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授翰林庶吉士的赵熙任职书院时亲提楹联“合古今中外为师”,重庆知府王梦庚更要求书院学子“不惟功名是务”,他们都是对书院早期文化影响很大的人,这些话都是要求书院的师与生,要把眼光放宽、放远,不要局限一时一地的实利。这在100多年前僵化、封闭的清朝是非常难得的见解,是超前的,即使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也还是有意义的。

今天,我们意识到,教师的眼界决定着学生的未来。教师要能看得远,要能与未来对话,一所学校才有希望。

“数字化”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因此学校积极推行“数字化备课”和“网络教研”。“网络教研”以校园网为依托,以教师“数字化备课”建立的资源库为基础,以教师个人博客为主要形式,创建网络“情境工作坊”,激发“头脑风暴”,实现教师的“主动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教育智慧。我校曹频、文世斌、于琰、崔洋、陈剑锋5位老师组成的“网络教研团队”厂家了2009年10月举行的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得全国一等奖。

具有未来眼光的教师是研究型的教师,是不断求发展的教师,更是局有创新能力的骄傲是。正式意识到了这一点,学校的教学管理采取了“三级督导管理机制”,在督导的过程中,注重对教师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考察。

而对青年教师培养,学校则着重以“现在之名师”助力“未来之名师”,如由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重庆市名师刘少鸾,重庆市特级教师金世会等为成员组成的“知名教师工作室”,全面参与学校“校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着力培养有创新能力、不断求发展的研究型教师——具有未来眼光的教师。

美好的未来,在于走正确的道路

“播种一种品格,你收获一种命运。”学生的德行往往在根本上决定了其未来人生道路的走向,决定了未来人生可能达到的高度。走正确的路,就会有光明的未来,这就是我们对德育的一个理解。

而重庆七中252年的历史就把正确之路显现得很清楚。

校史的编纂和普及的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校教育”。校本教材《重庆七中简史》和《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以亲近的形式、普及的内容和崇高的精神为基本特点,使校史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学校德育最稳固的根基。

学校在重点位置安放上曾在我校求学的“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在校任职时发动1911年重庆起义的民主革命先驱杨沧白、张培爵等人的塑像以及周恩来在1939年在我校为学生题的词。让学生及老师可时时瞻顾崇仰,自省躬察,以取“潜移默化”、“见贤思齐”之功。

我们认为,未来的一代人与以往的任何一代中国人相比,都将爱能够是最有个性的一代人,同时也是最需要自律的一代人!因此,学校强调特色德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特色班级”就是学校的一个德育课题内容,该课题的研究活动引起了全校师生的极大兴趣,各班纷纷提出自己的“子课题”计划。2007年1班学生在语文老师钟小勇的影响下,经班长王洁的策划,在取得班主任的支持后,提出了“书香特色班”的创建计划。高一阶段“练好内功”,班级成立“纸鸢”、“柏拉图”、“尔雅”、“闲云野鹤”等读书小组,以“京韵”、“数风流人物”等为主题,展开“地毯式”阅读;创办墙刊“书香满怀”,读书小组轮流每周更新;在班内举办读书交流会。

高二阶段“行走江湖”,2006年4月10日,该班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了“爱我中华——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读书主题展示活动,将书香创建活动推向了全校。

高三阶段的“闭关打坐”则将爱能够读书报告上升到“答辩”层次,采取“请进来”的策略,请专家到活动现场,对读书活动进行考评。该班曾与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名师程红兵面对面“谈生命”,得到广泛好评。2007年,该班被评为“重庆市现今班集体”。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为“未来之人”提供未来之方向是“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惟其如此,“未来之人”方能持节养气,居仁由义,虚心涵泳。

未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闳中肆外,克臻胜境”题于东川书院碑刻,凝铸了历任山长(校长)的追求。学校要看到未来,明确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创造未来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闳其中”而“肆其外”。

未来,就是现在发展趋势的延伸,今天我们已经处在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未来,知识将以更快的速度产生,因此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是教育的重点了,为学生提供发现、建构知识的途径以及应用知识的情境,才是“未来教育”的更高层次。

学校在2003年开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工作,主要包括校园网、数字化管理、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教学信息数据库、远程教育、数字化生活服务等六个方面的数字化环境建设,这可以为学生的知识探索提供海洋一般浩瀚的环境。

硬件环境搭建完成后,学校积极推行从多媒体教学转换到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写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变为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直至提升为学习方法,从信息工具论走向信息方法论。

为学生提供“未来”之课程,实际就是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之多种可能——这是基于同样的思路。学校以开放的精神开发丰富的小本课程,为学生成才提供多元选择,学生在尝试和发现中,会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爱好指向,这有力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未来”。我们开设了“古典诗词鉴赏”、“毛泽东诗词赏析”、“电影赏析”、“身边的法律”、“朗诵与演讲”、“中国象棋”等选修课程;开发了《人文精神读本》、《科学精神读本》、《重庆七中实用英语口语》、《普通话推广应用手册》、《现代信息技术》、《青年团校读本》等校本教材;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研究型学习,学生综合数字得到提高。学生制作的“汽车报警器发明”获重庆市科技发明二等奖;“果蔬船的应用”获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组织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生许重宁的小发明“节能筷”取得国家专利,“新型组合式救援医用服”被新桥医院命名为“重宁爱心救援服”,并制作2000套用于四川地震灾区转来医治的伤员使用。

无论是数字化的知识环境,还是多元化的小本课程开发,都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所谓未来,正式在今天多种可能中诞生出的一个,而最适合这个学生的,就将是他最美好的未来。

未来,是充满活力的

“未来教育”,不仅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未来的生存质量。重庆七中现行,只有有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体,未来才能成就。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我们选择了足球。这依然是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而来。重庆联中时期,中国人依旧还戴着“东亚病夫”的帽子,1921年,学校的学生足球队与英国水兵比赛,连胜数场,令国人扬眉吐气,也使学校的体育运动有了新方向。

今天,重庆七中足球特色项目育人目标明确:“实现数字高、文化学习好、专业特长精”,培养有文化有教研的智力型足球特长学生。学校的足球训练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足球特长生虽单独编班,但仍与其他班级同一标准,共同管理;足球教练担任班主任,一方面强化对足球生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也要求足球教练在关注训练之外更关注育人,对足球教练自身数字的提升也有极大作用;“先文化,后专业”,足球学生的课堂时间与其他学生无二致,训练课基本都安排在课余时间,以“智育”促“体育”;学校制定了《重庆七中筑起学生家长平价奖励办法》,激发家庭教育的力量。学校从“学-训-吃-住-赛-评”六个方面设置了管理条例,实施系统化管理。学校还举行“足球联赛”,从“五人制”到“七人制”,从“男子足球”到“班级足球”(需一到二名女队员上场),形式多样,氛围浓厚。

2009年暑假,在我校承办的“2008-2009中国高中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上,重庆七中男子足球队夺得了全国总决赛亚军。在此之前,他们已先后四次获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男子足球赛、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中国高中足球联赛总决赛的亚军;女子足球对也连续6年获得重庆市青少年足球比赛亚军。重庆七中更是重庆市学生体育协会中学生足球协会的主席单位,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副主席单位,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不少足球学生进入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使我校形成了丰厚的体育文化:运动员身上所体现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永争第一、为校争光等精神带动广大师生坚持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进去的生活态度,践行“全民健身”的力量。

体育文化的形成首先带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2009年5月14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亲临七中,与七中的学子一起投入锻炼中,一时转为佳话。

体育精神的昂扬还带来了学校精神风貌的提升,勇于拼搏、敢于挑战、从不言败成为重庆七中学子的精神特质。高2008级宏志班学生胡伦超,虽家境贫寒,却能逆风飞扬,得到“重庆市十佳中学生”的提名;高2009级足球生向天佑更被评为沙坪坝区首届“道德模范”。

“未来教育”不仅要建构内在之德,使学生行善明德,更要以昂扬之运动泪花拼搏之品质,唯有如此,“未来之人”方能积极乐观,穷理以知,反躬笃行。

“未来教育”需“未来”之学校。重庆七中,百年长卷,以深厚传承赓续斯文,以未来眼界弘扬学统,以清雅之志趣、耀熠之智慧、康强之体肤,行稳致远,锻铸未来。

 

兼善文化的历史与今天

重庆市兼善中学 罗统碧 贺晓霞

一所学校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有了坚实的根基,就会散发出惊人的美丽与芬芳。

“兼善”文化的发源与历史传承

20世纪30年代初的旧中国,正是民不聊生的年代。38岁的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看到了中国的振兴的关键是教育和人才:“今天的中国什么都不缺,只缺乏训练有素的人才。”因此,他要“在远离都市纷扰的乡村建立一所符合时代的中学”,这所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生产的而不是享受的,是平民的而不是特殊的,是前进的而不是保守的,是强有力的而不是懦弱的”。他们能“打破苟安的现局,而创造理想的社会”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作孚先生在重庆北碚创建了“兼善中学”。

“兼善”源于《孟子·尽心上》篇中的句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仅求自身之善,还要以天下为己任。当年,卢先生用“兼善”做校名,旨在激励青少年先要“独善其身”,努力做到品德好、学识好、体魄好,这是一种着眼于实际的谦逊,是基础;进而还要“兼善天下”,造福人民和人类,这是长远的目标,是人行动和奋斗的动力。“兼善”思想可以概括为:“志存高远、完善自我、德才兼备、服务社会”,在学校发展的80年中,它一直被传承下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兼善人始终抱定了自己的理想。

“不说一句虚话,不做一件假事,把一切艰难困苦都放在我们肩上,加速突进去换那未来世界的和平幸福,努力吧,兼善青年,我们的责任何等重大。”从兼善中学第二任校长张博和写的兼善校歌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就已经渗入到了每个兼善人的灵魂深处。

新中国成立后,兼善中学依然保持着培养富有责任感一代青年的传统,学校非常重视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广泛参与精神,学生参与了为本校修建浴室、筑路的工程,到北碚街上清扫大街和体育场,为北碚公园修路等工作。“舍得干,读兼善”成了人们对兼善中学办学特色的评价,也成了兼善人引以为豪的精神,那年代的兼善中学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担当责任、服务社会的杰出人才。如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吴恩远,前年,他更是将自己的稿费20万元捐赠学校成立了恩远爱心助学基金。

上世纪80年代是兼善中学的又一个辉煌时期。兼善中学承迎改革的春风,进一步优化关系,活跃了教育过程,形成了“和谐、灵动、质优”的教学特色。

今天的兼善文化

进入21世纪,兼善中学进一步拓展了兼善文化的深刻内涵,其核心内容是“爱国为魂,责任担当,广博为根,成功和谐”,“兼善天下”更是一种团结协作、豁达奉献的团队精神;是一种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博爱精神;是一种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开放精神;是一种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今天,学校依旧践行着兼善的文化精神:

首先,为了进一步使兼善文化贯彻到学校管理中,学校倡导“兼善”为内核的管理模式。为期半月的新生(师)系列入学教育,使新进兼善师生一开始就烙上深深的兼善印迹,老的兼善人欢迎新成员的加入,把兼善的理想传输给他们,更要传输一种热情和温暖。

在兼善思想指引下,要求管理工作在竞争中,更要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被学校形象地称为“温馨家园”。每个成员都要投入到这个家园的建设中去,16个办公室即16个小家,每个小家都有一个名字,共同组成了兼善这个大家。“兼善之家”这个大家庭以“德泽深厚、谨慎言行……节操高尚、声名远扬”为家规家训,厚重实在;小家之一的“行健厅”名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硬中不乏柔和,他们常常会提醒家庭成员们重视运动,珍惜健康;高一年级的小家“耘耔园”把自己在教育园地辛勤挥洒的身影定格在平凡和雅致上;“瑞盈园”则进一步诠释了淡泊名利与事业锐意进取并不矛盾;高二年级掬起嘉陵江水,牵来九霄之云,用“听涛”和“九云”传递山水灵秀,荡涤心灵的畅快和披波斩棘、舍我其谁的毅然决绝;高三年级驻足芬芳,在“懿学厅”和“馨厅园”里流连忘返;“小雅居”、“文笔轩”、“和谐苑”以及各处室的温馨园体现不同的风格共同的理念。每个月各小家园开展主题竞技活动,迎新年展示、红歌比赛、经典诵读比赛、师能比武、综合评比等,凝聚精气神。兼善人把温馨带进校园,把同事视为家人,让优美的校园环境又增添了一份人情人性。这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超越,这就是兼善文化的力量,它不会策鞭赶着谁前进,而是大家热情相拥,手拉手一起进步,一起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共同创造的人际环境。

其次,创建个性化课程,把兼善教育文化融入课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兼善天下奉献群体的品行与能力,学校首先在校本课程中直接地引入了兼善思想的教育。“卢作孚思想与兼善精神”、“孟子·儒雅风范”两门校本课程,设置得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通过学生能理解的事例和道理,传达兼善的思想,其开课方式采取开讲座、访先辈、编小报等形式,学生兴趣浓,参与面广,易于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收到了“言近旨远”的效果。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同。“孟子·儒雅风范”一课引起了广泛影响,学校收到了来自湖南、辽宁、安徽、河南、南京等地和海外华人的数十封来信,对此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支持,《中国教育报》也对此有所报道;美国高技术OE公司总裁谷继成教授在美国波士顿专门发来贺信:“……你们现在的做法,不只是在为我们国家培养真正有用的栋梁之材打好基础,还在为捍卫中华一万年文明史作贡献……”

创新德育活动使兼善教育文化的精髓更是深烙其上。

我们能看到学生们以兼善为主题和各种课外团体活跃着,兼善校刊、兼善报、露荷文学社、兼善电视台、兼善广播站……形成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德育立体文化阵地。

以“感恩、爱国、责任、团队、服务、进取”为主题的多种课外活动也在蓬勃地开展着:创造性的研究型学习活动、节日主题活动、业余党校团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并形成以社团活动为龙头,综合实践为平台,实施实效性强的德育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生活成为生活教育的主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生活体验中,接受生活的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创建文化强校奠定思想根基。学校的工作也得到了团中央的肯定,于2008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光荣称号。

如果说教师是前台指挥家的话,那么广大学生就是践行兼善文化的合唱团,他们在共同唱响这曲气势磅礴的大型交响曲。通过丰富的活动文化,使兼善教育文化成为师生生活的有机整体。兼善教育文化节、成人仪式、离队仪式、升旗仪式、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优师表彰、兼善“百佳之星”评选与表彰、兼善拜师仪式、师生兼善文化论(讲)坛、师生个人演唱会等不断丰富和拓展,已经与兼善师生成长生活密不可分。兼善已逐步发展为“谦谦君子,大家闺秀”和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儒家风范的人文校园。

这其中,一年一度的“兼善百佳之星”评选分为“文学之星、体育之星、才艺之星、孝敬之星、文明之星、公益之星、科技之星、学习之星、宏志之星、读书之星”等十方面(每年根据主题活动项目略有不同),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种探索,打破了只有成绩好才是好学生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充分尊重人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实现“人人成功,差异发展”,而这,正是兼善思想的一种表达。

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完善自身、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大学》中的三纲(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生动反映了教育的必然担当。

教育的这一重要使命与必然担当在兼善教育里得到了生动实现。正如卢作孚先生所说,“学校之培育人才,不是培育他个人成功,而是培养他做社会运动,使社会成功”,使所有受教育者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生的快慰不是享受幸福,而是创造幸福,不在创造个人的幸福,供给个人欣赏,而在创造公众幸福,与公众一同享受。”事实上,正是这些经典言论及其思想才使“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文化的人才”成为兼善中学近80年的办学追求,才使兼善中学形成以“独善己身,兼善天下”为灵魂的独特的兼善教育文化,才使兼善中学形成“志存高远、完善自我、德才兼备、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进而使兼善教育实现了对教育真谛的回归,教育本色的还原。兼善教育文化构建,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未来,兼善中学将继续秉承这一办学追求与办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与创新兼善教育文化,实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

 

映日荷花别样红

重庆市莲光小学  包耘  张群

莲光:历史的馈赠

重庆市莲光小学有着70年的历史,从创建之初,它就把光荣的精神财富留给了后人。莲光小学原隶属于重庆电力炼钢厂,这个厂于1935年创办,抗日战争爆发后,炼钢厂成为国民政府的兵工厂——“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厂”,肩负起为抗日前线生产炸弹、地雷、手榴弹以及制造炮管、枪管的特殊钢材的重任。为了保密,“炼钢厂”取谐音“莲光”,厂代号为“莲光别墅”。1940年3月1日,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莲光小学诞生了。这个新生婴儿还未睁开惺忪的睡眼,就随着母体遭受到日机长达一年多的定点轰炸。从1940年5月27日到1941年8月12日,莲光被几十架日机先后共8次轮番轰炸!持续一年多的狂轰滥炸,厂房倒塌,机器损毁,人员死伤无数。地面厂房被炸毁,生产又转入地下,莲光的先辈们从未停止给前线输送武器弹药,而莲光的孩童们也顽强地坚持读书学习,枪炮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硝烟散尽,70年后,今天的莲光人将怎样继承历史的光荣遗产,并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

校史为根  承载厚重底蕴

莲光这片热土孕育了莲光光荣的历史。在这里,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教师,你都是莲光人——因为你身上背负着莲光的历史使命。

既然历史给了我们这样的精神财富,既然它是如此的厚重,我们完全应该传承下来。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发掘历史。莲光这段历史的挖掘来之不易。我们寻访校友、老领导,还专门走访了市区档案馆、图书馆和原特殊钢厂厂史室,我们发现了如前面所述的那段历史,我们汇总各方面的资料,系统地还原历史的原貌,而这就是我们这所学校特色文化的根。

在现在和将来的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中,我们都会向他们详尽地讲述学校的这段历史。我们根据莲光诞生的历史编写了校本读物《莲光精神代代传》,全校35个班都进行了诵读展示。学校还编排了这个内容的音乐情景剧,进行了多次展演,把学生们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国难当头的年代,感受先辈们那种坚强不屈、舍生忘死。孩子们会觉得与英雄的先辈们站在同一块土地上、和70年前的同龄人在同样的一所学校学习,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他也会把莲光的故事向校外的玩伴和父母讲述。

由于史实本身就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所以在这样的一次次传扬中,我们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学生对学校特色文化的内化,而人内心的认同感,则是一种特色文化确立和传承的基础。

理念为魂  彰显办学特色

我们认为,要想让一种特色文化长久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让这种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让它具象化、固定化。这样才能更强化对一种文化的认同感。

学校组织老师进行了20多次学校文化建设的研讨,同时还向学生和家长发放了学校文化建设调查问卷,提出了进行以莲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想法。莲光小学姓莲,这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馈赠,7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都与“莲”相伴,莲的品质对莲光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莲光人就应该如校名具有“莲”的品质,“光”的色泽,体现秀美而坚强的文化精神。经过长久的酝酿,莲花被最终确认了下来,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校名里有一个莲字,而莲花的美好意象也起了决定性作用,大家都能认同的是: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莲花非常挺拔。而学校最终把莲花作为学校象征的意义解释为秀美而坚强的精神,这和莲光小学的历史也有一定的关联,抗战时期的莲光先辈们,正是表现出了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同时,我们还提炼出学校的理念:“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既是我校的核心理念,也是全体莲光人的共同愿景和人生座右铭。这个座右铭不只是一句激励性的话语,还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战火硝烟中,在残垣断壁间傲然绽放的那朵莲花,最显其独特的风姿!我们要让孩子们不论在逆境、顺境中都应成为坚强而高洁的人。

我们还创作了新的校歌——《告诉你一个秘密》。歌中唱道:“这曾经是一个秘密,他的名字叫莲光;这曾经是一个希望,他的名字叫坚强……”短短数言,蕴含了莲光的历史和精神。

学校的校徽也有一朵盛开、雅致的莲花,表达了特色文化的一致性。

正像一个国家需要有国旗、国徽、国歌一样,在外显的形式下面有着深刻的意义,这些形式化的东西,每天都会和莲光的师生见面,会时时刻刻提醒每个莲光人形式背后的意义:那些艰难而光荣的日子永远属于我们,我们有义务把它继承和发扬。

活动载体  传播特色文化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大型的主题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注重其本身应有的教育意义,同时也没有忘记强化学校的文化特色。

比如,为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而搞的区级大型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就将它具体化为“红岩少年之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活动”,其中的内容更侧重学校的文化建设。再如学校的65周年校庆活动,我们以“爱国、奋斗、团结、创新”为主题,更有意识地凸显莲光的特色,大力弘扬莲光精神。

2006年,学校更加明确了自身发展的文化特色,当年“京津沪渝四市德育研讨会”在我区召开,在我校承办的分会场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本校的教育资源,先后编排了音诗画《红岩魂》、音乐情景剧《莲光精神代代传》、德育剧《窗外的红气球》、《妈妈的心愿》、《爱心接力棒》等,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终都紧扣了学校的文化主题,即秀美而坚强的文化精神。

2009年10月,学校承办了“祖国发展我成长童心飞扬60年——沙坪坝区少先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少先队建队60周年主题集会活动”,活动中我们都真切地表达了对学校光荣历史的回顾和颂扬。

薪火相传  传承优良传统

学校还有一些其他的优良传统,我们也都努力地继承着。比如,1952年,莲光五年级的一个小队被团市委命名为“卓娅小队”,1953年六一儿童节,时任西南局副书记的宋任穷、张际春专门接见了“卓娅小队”,《新华日报》还作了详细的报道。

卓娅是苏联的民族英雄,时过境迁,苏联已经不复存在,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保留这个小队?答案是肯定的,那种坚强的、抵御外侮的不屈精神应该是不朽的,并且和莲光小学的秀美而坚强文化精神相符。学校不仅保留着“卓娅小队”,并且在2009年还成立了“卓娅大队”。成立授旗誓师仪式上,老一辈“卓娅小队”的队员们,将旗帜传递给新一代的孩子们。“莲光莲光希望之光,卓娅精神代代传扬,映日荷花别样鲜亮”的誓言充分表达着新一辈莲光孩童的决心。

创设情境  铸造精神家园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和有机载体。走进莲光校园,首先让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的品位,正对校门的文化墙上的莲光精神、带着一朵璀璨莲花的校徽及警句,既呈现了莲光底蕴的厚重,又指明着莲光前进的方向;庄重的校史室,真实记载了莲光变迁的足迹。

教学楼、综合楼艺术长廊既有领袖名家名言、莲花佳句美景,更有学生书画佳作,展露着学生们的艺术天赋,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室班级特色展示墙更是彰显了各班的班风班貌。

更重要的是,学校还在努力地营造一种以莲的优良品格为指向的人际和谐美的境界。《爱莲说》、《莲光君子规》、《班级公约》、“今日我当家”、“莲光小君子”以及时常更新的温馨提示语等会时常映入师生眼帘,构筑了“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和谐校园人际氛围,促进了师生文明成长、共筑莲光精神家园的实际行动。

 

齐步走 永向前

重庆市合川区凉亭小学  左亚

重庆市合川区凉亭子小学自1995年创建重庆市首所“少年警校”以来,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增强和学校办学发展齐头并进为主要目标,在积极推进“少年警校”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把军(警)营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探索“以警养德、以警促智、以警健体、全面育人”的办学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曾两次代表重庆进京参加全国少年军校阅兵式,被中国少年军校总校任命为成都片区少年军校协调指导学校;还代表全国300多所少年军校参加了香港交通安全队童军大会操。10多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中前行,将“少年警校”特色项目,发展网上成“齐步走、永向前”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移植内涵丰富的军营文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合川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处在城郊位置的学校变为了城区中心,商业、交通要道从校门前经过,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出行,我们成立了42人的学生小交警队,协助交警叔叔上学放学时执勤、疏导交通,确保了师生的安全。此后,我们在合川公安局交警支队、武警消防支队的支持与指导下,创建了重庆市首所“少年警校”,以“少年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对全校学生开展国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安全意识,进而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结合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我们深入探讨军营文化的内涵,认为“齐步走”是军训三大步伐之一,是队列训练的口号、要求、目标、纪律及精神,是军队的灵魂,是军营文化的精髓,也是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式。“齐步走”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注重全体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把个性化教育与因材施教有机融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打造“少年警校”特色品牌的过程中,将“齐步走”这一军训口号移植到校园,以军(警)营文化作为我们学校的文化特色,提炼出“齐步走、永向前”的办学理念。

我们认为“齐步走”是核心,是方向;“永向前”是“齐步走”的结果,即学生、教师和学校永不懈怠,永远向前,其目标就是不断进步、提高和发展。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良好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发展自己,学校在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齐步走、永向前”构成了我们的特色校园文化,并且指导我们开展丰富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以警育人打造特色学校文化

10多年来,在“少年警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警育人的道路,让“齐步走、永向前”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学校发展愿景和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小学校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场所,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创建特色品牌,打造特色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立足现实,实现内涵发展的基础。在现实情况下,“齐步走、永向前”特色学校文化就是最适合我校实际的、支撑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具体来讲,我们的特色学校文化包括静态与动态两个部分。

静态即物质文化层面,注重校园环境的营造,突出强烈的军(警)营文化氛围,在耳濡目染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我们精心布置了“三区三园”空间平台,让校园处处弥漫着“齐步走、永向前”的文化气息,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校门区,带有红绿灯鲜明警示的学校大门及校门旁边以国防为主题的石刻浮雕,每天在第一时间迎接学生的到来。舞台区,警察叔叔执行警务及训练活动的卡通图画布满幕墙,辅以国防科技教育的图例,营造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动感”氛围。教学楼前厅区,有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的展示墙,有装饰着五旗一徽、警营知识等内容的橱窗,常常吸引学生驻足观看。乐学园里,绘有灵动的警校学习情境壁画,学生随时可以对照学习。军技园中,设置了单杠、双杠、攀爬架、多功能健身组合器等体育健身器械,保障学生练就过硬的身体素质。标志园的文化墙上,绘有大量交通标志壁画及其说明,让学生从小了解交通安全尝试。“三区三园”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给学生带来紫光的警校气息,也让学生受到了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感化。

动态即精神文化层面,以各种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锤炼品德、磨砺意志。我们长期坚持开展军(警)营文化主题活动,从小培养学生“齐步走、永向前”的特性品质。每年开展“迷彩警营我体验”主题活动,让学生到警营区亲身体验消防警察叔叔的训练。暑假里学生到“课外荟园军事训练基地”,摸爬滚打、锻炼身体和意志。每周组织一次“我是小小交警指挥官”活动,学生们轮流走上街头,协助交警叔叔一起指挥来往车辆。我们还培养了一支“平安小卫士”队伍,定期开展“我是社区小小治安员”活动,学生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宣传治安知识,既培养了社会沟通交往能力,也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我们的“少年警校”常年开展“我是一名小军人”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军人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纪律严明的好习惯,比如:学生大型集会或课间操,各班级在规定实践内出列,两纵队靠右行,队列整齐、精神抖擞。这些具有浓厚警营色彩的主题活动,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学习警察叔叔刻苦训练、严守纪律、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警育人的步骤措施

有了好的制度和文化,还需要有效的措施和具体的步骤,才能顺利地贯彻实施。我们在积极推进“少年警校”的建设中,把军(警)营文化适当地移植到校园,探索“以警养德、以警促智、以警健体、全面育人”办学模式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下的步骤和措施。

一是打造特色师资队伍。我们注重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官队伍,明确要求班主任双岗双责(教官、班主任)一肩担,把教师教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工作纳入正常培训渠道,与教师的继续教育、班主任培训等一并精心。培训内容包括:队列初步知识、交警手语、简单军事技能等。每年暑假搞好集中培训,每学期开学精心一周的分散培训,并且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军营集训,培养教师整体的军事素养,增强执行,有效践行“齐步走”的办学理念,真正能担当起教官的职责。同时,学校抓好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组建“导师团”,先后邀请各级专家到校举办培训讲座,开展“我的课堂我精彩”教学系列活动,全校教师人人确定微型课题,参与学校特色研究。年轻教师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师,签订拜师协议书,制订帮培计划和学习目标,实施“师徒结对子“制度。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二是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我们开展了“少年警校特色发展研究”等3个警校课题的研究,明确提出在特色课程设置上要符合警校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一句小学生身心、年龄特点及新课标的理念,将国防、交通、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队列与交警手语操等作为主要内容,自编出版了《国防、安全教育读本》(上、下册),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也受到上级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的高度肯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把“想、议、看、认、练”五个字贯穿到“教师导语”、“学生阅读”、“师生探究”、“师生体验”等国防、安全教学的环节中,积累了大量实用的教学个案。学生们学习了这样的特色课程收益很大。例如:一个冬天的周末,五年级学生王理义路过嘉陵江边,发现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因病晕倒,生命垂危。王理义马上想到所学的安全救护常识,及时拨打了“120”,挽救了老人的生命。经医院救治康复出院后,老人给当地媒体写了表扬信,感激乐于助人、机智聪明的好孩子。

三是推动特色教学实践。我们始终坚持把“少年警校”特色文化渗透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如语文课,教师挖掘相关警校文化因素,把警察叔叔具有的勇敢精神、责任意识、乐于助人等人文因素贯穿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中。结合学生的警校生活充实作文素材,如:《我的警营生活一日》、《我的香港会操经历》……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军训是件异常艰苦的事,没有家中舒适的生活,没有自由洒脱的个性,但是雄鹰就该在蓝天翱翔,是勇士请到训练场展露!”又如美术课,学生们画警校生活,以百名将军题词为内容挥毫泼墨,警校校训、学风、口号是他们书法训练中最常用的文字,教学楼的廊道里贴满了反映警校生活的学生书法、绘画作品。学生的《执勤》、《上岗前》、《我给爸爸讲交通》等绘画作品获得了国家级金奖。再如音乐课,教师教唱优秀军旅歌曲,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会6首以上,军歌之声弥漫着整个校园。

我校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增设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体育课大胆改革,规定前10分钟统一开展队列训练,强化队列意识、纪律意识、集体意识。学生们按照《国防、安全教育》校本教材中不同年段的要求,学习交警手语、刺杀操、军体拳等,并有机地融入到大型体育课间活动中,形成独特的“阳光体育”风景。学校一年一度开展的“警校体育节”更是别开生面,我们参考警营的训练项目设置内容,在体育节中设置头手榴弹、翻高板、过独木桥、匍匐前进、军事队列操练等竞技项目,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近年来,我校向上一级学校输送80多名体育尖子生,七中国家一级运动员5人,国家二级运动员50余人。

四是建立争章夺星学生评价体系。我们借鉴警营的激励评价机制,建立起新的以“争章夺星”为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改革以往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传统评价模式,一方面结合“齐步走”的理念,每年组织评选“学习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科技之星”、“绿营之星”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挖掘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也是“一个有用的人”;另一方面结合“永向前”的理念,通过对优秀学生记功、嘉奖、颁发奖章勋章、提拔警校职务等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六年级有个学生智力发育较缓,学习成绩总是班级的“尾巴”,但她最大的有点就是特别有礼貌,看见老师、同学、家长重要点头问好。她连续三年被评为学校“文明礼仪之星”,每当孩子捧着这颗星,总是激动得泪光闪闪,家长也连声感叹:孩子找到了自信和自尊,送到这样的学校我们放心!

“齐步走、永向前”的特色校园文化,进一步完善了“以警养德、以警促智、以警健体、全面育人”的育人模式,我们的“少年警校”越办越好,创出了品牌,创出了特色,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了快速成长、全面发展。实现了学生、教师和雪下都“齐步走、永向前”的目标。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学习科学先进集体”、“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国学立品  双语达人

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 邓薇

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的办学历史要追溯到140多年前的朝阳书院。清同治时期的朝阳书院秉承“读书立品,讲求实学,以图上进,以益身心”的理念,注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将品德与“实学”并重,努力“教化民众、使之开化、向上、向善”。历经百年流变,几代中山人矢志不渝,始终坚守朝阳书院教育思想的精髓。如今站在教育现代化的门槛上,走向课程改革的纵深,我们努力思考如何将历史积淀的厚重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探寻一条既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魂,又适合当代儿童少年发展实际的特色办学之路。

传承融合 铸造学校文化特色

我们认为学校文化特色应该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中寻找和建立。中山路小学百年来形成的认为传统是学校文化特色之根基,需要传承并发扬光大。而现实新课程的推进,已要求学校不能再单纯地传授知识,需要落实“三维”目标,培育人文精神。放眼未来,学校教育更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关注人文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之精髓,融合多元文化元素,以国际视野办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

中山路小学在传承民族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的教育实践中,铸造了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制定了“国学立品,双语达人,建设中西人文教育”为办学思路,努力走传承优秀文化,培育着中西人文教育特色之路。

我们的中西人文教育特色定位是:以中西优秀文化滋养人和塑造人,培养具有全面数字和完整人格的人。实质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教育尊重生命,关注人的精神,培养高尚品德,塑造健全人格。

这一特色文化的实施以国学和双语为主要平台,辐射到学校各个领域。“国学”是学生修身、立德、治心的教育,“双语”是学生育能、立世、生存的教育。“双语教学”不仅仅是汉、英两种语言的训练和发展,而是在语言训练中融入东西方文化,以文化育人,培养学生东方文化的归属感和对西方文化精华的认同,塑造练好的文化数字和跨文化意识。“国学”与“双语”是中西人文教育的融合,也是“办民族特色学校”和“以国际视野办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的综合体现。

我们的中西人文教育特色的基本框架是:

一个培养目标——培养有民族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二个主平台——国学教育,双语教育。

三种育人功能——立品、治心、达人。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育人根本。6年来,我们坚持“国学立品,双语达人,建设中西人文教育特色”,不断地挖掘学校文化的内涵,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努力传承文化,传播文化,以学校文化浸润学生的人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厚重的生命底色。中山路小学已成为重庆市100所“国学经典实验学校”、“全国双语教学优秀实验学校”之一。

国学立品,培养有民族根基的中国人

国学立品的含义就是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引领学生走进民族文化圣殿,用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修身、立德、塑造健全品格,塑造有民族根基的中国人;就是立儒雅大气之品(对国家)、感恩孝敬之品(对长辈)、诚信责任之品(对社会)、仁爱友善之品(对他人)、勤奋进取之品(对自己)。

我们的具体做法分两步。

一是引领学生走进国学经典,净化心灵,培育道德。

学校开设了每天30分钟的国学课,并分年级编写了国学教材——《翰林小书院》。

国学课生动有趣的“读经课”。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总结提炼了丰富多彩的诵读法,包括拍手诵读法、器械协助诵读法、配乐感情诵读法、能者领背法、主将擂台诵读法、情景再现诵读法……这些别开生面的诵读形式,把古老的经典演绎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激发了学生的难度兴趣。学校还开展了大型国学诵读竞赛、国学诗文擂台赛,国学课间操竞赛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质量。

国学课是行为习惯养成,道德培育的育人课。诵读只是一种形式,目的在于涵养学生性情,提高道德修养,丰厚文化底蕴。我们要求“读经”必须做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儿童的叙事心理相契合,以求激发道德思维、想象,提高道德敏感性。因此,在低年段,教师将“读经”链接了美德动画故事,中外童谣等内容,设置了“明镜台”、“反光镜”等活动项目,让学生与生活中的美德亲密接触,规范道德行为。如:在《弟子规》学习中,分板块、分主题进行教学,落实养成教育。在“入则孝”单元中,孩子们用“反光镜”与自己对照,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在经典中找到了正确的做法。一个屡犯错误的顽皮孩子,认识到自己经常做错事,惹爸爸妈妈生气的缺点,表示要像《弟子规》中所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中年段,教师链接了童话故事、中华美德故事等,以“我思我议话经典”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培育良好品行。在高年段,教师链接了散文名篇、经典影视等,启悟学生心灵,引导学生以“经典伴我行”论坛辩论、演讲等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是引领学生践行经典,涵养大气,塑造人格。

要让中华文化修身立德,必须让国学经典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践行,让国学经典“制乎外,养其内,行诸外”。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国学教育系列活动。例如:结合国学教材,举办励志、爱国、孝行、礼仪、勤学、交往等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开办“校园环境,我的责任”、“古圣先贤,我们的骄傲”、“和谐人际文化与和谐校园”等国学主题思想论坛。其中“文明礼仪伴我行,争做‘三雅’中山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应。

“三雅”,是指雅言、雅行、雅仪,即要求学生语言文雅,行为儒雅,仪态高雅。我们组织学生在全校开展了“三雅”大讨论,让学生诠释“三雅”内涵,明确“三雅”目标。在班级中设置了“美德银行”,让学生将美德行为及时存入“银行”里,在期末评出“礼仪形象大使”。将“他们的事迹材料、照片贴在校园墙上的两棵“礼仪树上”,以表扬鼓励先进,发挥榜样的力量。校园墙上还张贴国学经典的“礼仪温馨提示“,警示全校同学做“三雅”中山人。在“三雅”活动的熏染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儒雅气质和风范,课间文明玩耍,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师生互敬、生生和谐共发展。

国学立品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会诵读古诗文,培养中华传统美德,激发民族自豪感,还要让他们站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北京的人群相互沟通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几年来,国学经典教育在我校已形成了一项“文化运动“,师生在诵读传承文化经典中,主动担负起传播经典、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

我校与外国友人共同举办了“与圣贤同行,伴经典飞翔”国学大型文艺节目演出、“和之韵——广场千人经典诵读”、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系列等活动,向社会各界和外国友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请外国友人与我们一同登台演出,一起诵读经典。例如:2008年,我校与英国赫兹·艾塞克斯学校开展了中英文化交流活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学生们用英汉两种语言向外国友人介绍我国传统的节日习俗,用生动的歌舞、情景剧等形式展示浓郁的传统节日情趣,还教英国师生包饺子、包汤圆、剪窗花、写春联、踩高跷、编中国结……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英国师生从好奇到被感染,进而认同、敬仰中华文化。

双语达人,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双语达人的含义是通过英汉双语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认同、理解异国文化,提升国际沟通、交往能力。“达人”,源于《论语》,其本意为尊重、帮助人。我们认为一方面它是帮助人成功之意,以双语教育助学生走向国际舞台,将来成为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数字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又有培养“贤达之士”之意,即以西方优秀文化熏陶人,培养心胸开阔、视野宽广、合作竞争、开拓创新、高雅文明之人。我校实施“双语教育“,就是要以国际视野办教育,放眼全球,吸纳多元文化,在强化外语教育的基础上,实现跨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我校的双语教学,是英语为主渠道,实施英、汉双语学科教学的课程。在教学中不仅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还进行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发展英、汉语言的同时,渗透中西人文教育,形成了课堂教育特色。

在英语课中,我们以情境教学法再现场景,渗透人文教育。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语言为载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将教学内容编成故事或场景表演出来,让枯燥的语言学习生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培养语言能力与合作精神,了解了异国文化。我们还注重英语课程的二次开发,不断拓展课程资源。教师们搜集资料,创编了适合各年级学生朗诵的英语童谣和儿歌,通过校园广播创设学习氛围,渗透多元文化。在课间休息时,学生情不自禁跟着广播诵读英语童谣、儿歌;课间操时,全校学生列队做英语童谣操。浓郁的英语童谣、儿歌学习氛围,充实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双语课是一种新型课程,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我们在三~六年级开设了双语音乐、双语科学、双语健康、双语礼仪课,引进国外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出双语音乐、科学、健康等校本教材。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出“主题探究、合作学习、互动学习”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合中西文化,形成了课堂教学的人文特色。

在双语课中,教师一方面重视语言学习,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英、汉语言的能力,同时又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例如,健康课进行中西方饮食习惯的比较、餐桌礼仪的学习;音乐课欣赏中外经典名曲、民歌;科学课介绍中外科学家生平故事,学习他们的探究精神;双语礼仪课展示中西方生活礼仪、交际礼仪,等等。双语教学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水平,巩固和扩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开阔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形成了开放的知识结构和多层次的文化素养和气质。

在双语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语活动,以特色文化为灵魂,引领学生了解异国风情,进行国际礼仪教育,提升人文素养。我们坚持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双语升旗仪式、双语兴趣活动;每年一次的圣诞联欢、语言文化节等活动。学生在“我参与,我收获,我快乐!”的口号激励下,踊跃地参加到英语剧表演、中外经典歌曲演唱、英语诗歌、童谣朗诵等活动中,陶冶了情操,提升了人文素养。

我们的双语教育,从语言学习走向文化渗透,学生在双语教育中获得了“双语、双文、双能、双赢” 人生。2008年,在“英语希望之星”重庆赛区竞赛中,我校学生在“看图说话”中,用英语思维敏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信、大方、儒雅地与外籍考官对话;他们用英语演唱了中外经典民歌,朗诵我国古代诗文和西方传统节日的特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文化素养,让外籍评委惊叹不已,也赢得了高分。

“国学立品,双语达人”将中西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这种文化所形成的强大的精神氛围,时刻影响着每个人的实现和行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和显著的育人效果。在中西方文化教育特色文化的熏陶下,我校学生举止端庄、气质儒雅,具有宽阔的胸怀和气度,英语交流能力强、勇于思考、敢于质疑、乐观、开朗、旷达,为将来做一个具有社会公德、国际视野的中国人奠定了基础。

 

“三自”特色文化励志导行

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  谢定来  覃跃武

红光小学是三峡库区第一所整体移民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用“三自”教育特色文化浸润师生,引领师生智慧求索。

“三自教育”特色文化的内涵及传承

红光小学曾因山体滑坡而校舍垮塌,学校教师不顾自家安危,奋战三天三夜,并在一年多里,往来于临时的8个教学点之间,在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坚持搞好教育教学。教职工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团结和谐,勇创佳绩”的精神,被上级领导和社会誉为“红光精神”。

1997年移民新校建成时,周围还是一片荒坡。社区居民主要是来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移民,平均文化程度不高,有固定工作的居民约占20%。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群众和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渴望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但是,他们忙于生计,关心孩子成长、配合学校教育的意识不到位、态度不积极。加之移民孩子来自不同的生长环境,他们的学习程度、个性心理差异较大。这些都加大了学校教育的难度。面对如此学情,学校就如何提高办学的品质,让移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结合本校实际,从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内在潜力入手,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达到自主发展的思路,在继承优良传统中构建学校的文化特色。1999年我们申报了重庆市级课题“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研究(简称“三自教育”),课题于2003年结题,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在校园内和学生中形成了“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从一所薄弱学校逐步成为重庆市有影响的示范性小学。

“三自教育”传承了学校“艰苦奋斗,团结和谐,勇创佳绩”的“红光精神”,出发点是促进师生的发展,其核心价值就是强调以人为本,让每一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

“三自教育”中“自我教育、自能学习”是手段、是途径,“自主发展”是终极目标,即通过师生的自我教育、自能学习,促进人人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强调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定目标,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反思,形成信念,净化心灵,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注重自能学习,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达到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从而让小学教育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为孩子的未来作准备。

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1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放弃“三自教育”的探索和实践。2007年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再次选择了创建“三自教育”特色学校的课题,精心打造“三自教育”的学校文化,以此励志导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特色,提高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发挥特色文化的感染力

特色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环境文化是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小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构建“三自教育”特色学校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以建校初期的“红光精神”为基石,在师生心中牢牢扎下自我教育的根。

在红光小学校门口,矗立着“红光精神”大理石碑刻。每学年开学初,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开学第一课的内容是进行学校迁建过程、学校发展历史的教育,让每个学生了解“红光精神”,理解“红光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弘扬“红光精神”。

为发挥“三自教育”特色文化的感染力和育人功能,我们建立了校训“自主、博爱”文化墙,精心设计“三自教育”主题雕塑、校徽、校旗;利用教室外长廊瓷砖,开辟班级艺术长廊,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构思作画,每月都有新主题,如:倡导礼貌的、呼吁环保的、畅想科技的、提倡健身的……形成了自我教育的校园环境。

楼道文化建设也是独具匠心。我们在师生、家长中广泛征集“三自经”、“三自箴言”,如:“学有时,玩有度;劳和逸,两相顾。”“自我教育助成长,自能学习本领强,自主发展为兴邦,三自教育校兴旺!”“多弯弯腰,校园一片洁净;常开开窗,身心快乐健康!”……用这些优秀“三自经”与名人名言一起,制作成富有童趣的墙体文化,达到校内布局井然有序,墙壁语言静默无声,浸润人心的作用。

班级作为学校的个体单位,教室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合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此我们把教室文化建设作为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安排精心设计。例如,在教室里张贴正副班主任与全班学生合影的“全家福”;各班主任发动本班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徽、班规、班歌,拟定班级奋斗目标,经民主决策后,制作成班牌张贴上墙;在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及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风采图片等,唤起学生向善、向上的欲望;科学合理地使用“激励卡”,在卡片上写上学生的姓名,设“我的闪光点”、“加油站”、“周奋斗目标”等一些小项目,由学生认真填写后统一张贴在课桌的一角,成为一面镜子,提醒学生随时审视自己的言行……

恬静、典雅、富有儿童艺术感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他们的情感时时处处受到熏陶和感染,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能力得到激发和提升。

“三自教育”规范引领师生行为

在红光小学,所有的制度、公约都围绕“三自教育”,由师生民主参与订立,这个过程就是师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作为学校的主人,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全都是在共同讨论中达成共识。学校的办学理念、共同愿景以及规章制度,教职工了然于心,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权利、责任和行为的边界,大大提高了教师执行制度公约的主动性和育人水平。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为培育良好教风,我们制定了“教师校本学习制度”、“校本培训目标考核制度”、“校本教研课题规划制度”,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机制,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一整套行为规范模式,引领教师学习、实践。每年暑假,我们给每位教师发慰问信,指导教师在休闲的同时,享受学习的快乐。倡导教师完成“六个一”:读一本教育专著、做一份读书笔记、整理一个教育案例、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自觉学习一种职业专长、向报刊投一篇教育教学体会文章。同时在教师中大力提倡读“万卷书”,写“千字文”,自觉努力践行“三自教育”的学校文化,争做自主发展的特色教师,逐步形成“敬业、专业、兴业”的特色教风。

“三自教育”学校文化的着眼点是育人。我们认为,让学生参与行为规范的制定,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学风的重要步骤。我们充分利用少代会、校长小助理研讨会、班主任小助理培训会,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倾听学生心声,与学生一起商讨、制定红光小学学生行为系列制度,包括《红光小学学生十项权利》、《红光小学学生十项义务》、《红光小学学生十项良好习惯》、《红光小学课堂常规》等。这些制度为孩子指路,为学生导行,实现自我教育。我们还把《红光小学学生十项权利》、《红光小学学生十项义务》等编成通俗易懂的拍手歌、跳皮筋歌,让学生人人会唱,个个会跳,初步形成了“自尊、自理、自强”的良好校风,“乐学、勤学、博学”的良好学风。

红光小学学生十项权利包括:自我教育的权利;自能学习的权利;评价自己的权利;评价老师的权利;获奖的权利;当小干部的权利;当领操员的权利;获得主持人、升旗手、小记者、播音员等更多值得记忆的快乐、幸福的权利;考试的权利;参加各项活动的权利。

红光小学学生十项义务是:尊敬师长,听从师长教诲的义务;遵守纪律,文明行为,不让师长操心的义务;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的义务;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不私自外出校门的义务;做好值日,主动为集体服务的义务;爱护公物,保护各项设施设备的义务;节约水电,爱惜粮食,做环保小卫士的义务;文明上网,收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的义务;参与活动,主动为体争光添彩的义务;学会爱和微笑,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健康心理和生活态度的义务。

用特色课程搭建育人平台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我们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构建让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自能学习”课堂模式。低年级有“语文自能识字”,中年级有“语文自能习作、数学自能解决问题”等课堂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注重课程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挖掘学科教材中“三自教育”的文化内涵,渗透自我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自我教育日记》、《自我教育手册》、《小学生习惯养成读本》等“三自教育”的校本教材,增加多样化的育人载体,用特色课程搭建起宽广的育人平台。

例如:我们在《自我教育手册》校本教材中设置了“自主规划篇”和“自我教育篇”。“自主规划篇”分为“学期发展目标”、“自我奋斗格言”章节等,引导学生自我设计阶段性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向和积极向上的动力,让自我教育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在“自我教育篇”里,设有本周自我教育目标、已达成目标、未实现目标、心情记录和自我教育评分等,引导学生记录个人成长的脚步,不断反思、矫正自己的言行。我们还在中、高年级学生中,推广写“自我教育日记”,引导学生把“摄影机”对准社会生活的光明面,随时记录自己所见所闻中崇拜的人、感人的事、喜欢的书、风土人情及所思所想,在“道德长跑”中不断反思、感悟,与心灵对话,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我校还开设“自主10分钟”动课程,拓展教育空间。给学生搭建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展示的个性化舞台,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每周星期二至星期五的早晨设立10分~15分钟的自主时间,师生可自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的活动,从主题的确立,内容的选择,采用的形式等,完全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由师生自主抉择。可以是教育主题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也可以结合学科进行活动,如,语文学科活动:经典朗诵、佳作欣赏、讲故事、词语接龙、猜谜语、课本剧表演等;音乐学科活动:唱红歌、优秀流行歌曲擂台赛、器乐特长展示、走近音乐明星等。“自主10分钟”活动犹如一份精神大餐,深深地吸引着全校学生,孩子们在愉悦的活动中,教育自我,感染他人,幸福成长。

传承“三自教育”,积淀学校文化。我们将继续用三自教育特色文化励志导行,引导师生在“自我教育”中智慧求索,朝气蓬勃,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人小新星  颗颗亮晶晶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钱小波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成立至今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老一辈实验一小人遵循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的教育思想,不断践行着“小新星从这里升起”的教育实践活动。

跨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都要求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为培养千千万万高数字的劳动者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从实际出发,传承老一辈实验一小人“小新星”教育实践活动的优良传统,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适合学校持续发展的新内容。我们依据“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探索中逐步确立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星教育”学校文化特色,其核心理念为“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寓意“人人有潜能,个个能发展”。

学校围绕“新星教育”核心理念,树立关注孩子成长历程,关注孩子综合数字,关注孩子育人环境,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的“四关注”教育观。为学生搭建“四园”成长平台,即“体验成功的自信园”——以教育活动为主载体,搭建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为重点,培养自信小新星;“合作实验的创造园”——以校本课程为主载体,以探究性学习实践为重点,培养创造小新星;“自主学习的快乐园”——以学科教学为主载体,以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三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为重点,培养自主学习小新星;“发展个性的健康园”——以学生俱乐部为主载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培养健康小新星。

在“四园”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人人自信,个个创新,人人自主,个个健康”的办学目标,用“新星教育”理念打造学校文化特色,着力培育孩子具有较强的语言交往能力、多维的问题探究能力、自主的终身学习能力、健康的个性潜能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生存数字,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光彩。

在实践中,我们以课程为主渠道,通过“三学”课堂、“三凸显”特色项目群、“三润育”隐形课程和多元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差异发展,为小新星成长奠基。

“三学”课堂——小新星能量的储备

课堂是教师灵动的舞台,是培养孩子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我校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课堂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实践着以“乐学、勤学、会学”为主线的“三学”课堂教学策略,为储备小新星的学习能力创设平台。

“乐学”教学策略。乐学就是愉快学习,是孩子的内在需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儿童欲望的正当满足,能导致儿童精神上的愉快,而这种愉快反过来能成为求知的动力。”教师根据儿童内在需求设计教学,形成了游戏、魔术、幽默等精彩纷呈的乐学课堂,满足孩子可持续发展的愿望。

例如:科学老师张毅在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一课教学中,为满足孩子探究磁铁的求知欲,创设了魔术教学环节:一个乒乓球在老师手中灵活转动一会儿悬在衣服袖口,一会儿粘在了衣角。孩子们的眼球已经完全被吸引住了,他们争相猜测着。在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中,老师从容揭晓谜底,原来袖口和乒乓球内都安放了磁铁。磁铁的科学现象,磁性、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复杂的科学知识,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展示出来。

乐学课堂呈现出教育的原生态。孩子天生好奇,探究的求知欲望在老师的巧妙调动下被激活,化为了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课堂中,他们心境愉悦,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奖励起学习的自信心和健康、积极的心态,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勤学”教学策略。勤学着眼于“勤”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说:“学习习惯是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其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遵循这样规律,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我们建成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学习习惯养成系列模式:即课堂习惯儿歌化,习惯矫正经常化,优秀习惯榜样化。

课堂习惯儿歌化——我们创编了培养课堂习惯的儿歌,教给孩子反复诵读,如“铃声响,静息好。等老师,把课上。”“老师讲认真听,举手发言要谨记;同学说静心思,耐心等待大胆评。”这些活泼的儿歌好记、易懂,孩子们在诵读中,自然地把良好的常规习惯熟记于心。习惯矫正经常化——低年级学生在识字课上学习“正”字,组词“端正”时,老师马上静心行为引导:“比比哪些同学坐得最端正?这样做既帮助学生了解字词的含义,又规范了他们的行为。优秀习惯榜样化——既是授予孩子“金耳朵”(会听)、“金喇叭”(会说)等若干称号,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好习惯所带来的荣誉感,从而固化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坚毅的品质。这些习惯看似普通而细小,对孩子的成长却弥足珍贵,就像在孩子的心中安放了一台“发动机”,提供不歇的动力。

“会学”教学策略。会学就是教给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我们推进“学法指导实验”研究成果,注重孩子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材的核心价值,引导孩子发现、感悟,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例如:语文课采用赏析式教学,以教材为蓝本,借补衬为推进,寄抒发为升华,实现文本、作者、读者的情感共鸣。做到低年级习字读文想象,中年级句段揣摩,高年级情境领悟。

王雪梅老师教授《一夜的工作》课文时,让学生抓住课文中数量词“一张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一尺来高的文件”去细细品读;抓住文中“不是……而是……”的句式去对比;抓住“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去揣摩周总理生活的简朴,工作的辛劳!用《总理的一天》、《一筐菜》、《我希望农民每天吃到干饭》等文章静心补衬,让孩子真正走进总理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们学会了用细品、对比、揣摩的方法去赏析文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含意。

我校各学科的教师运用赏析式、探究式、情境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中发现、感悟、获取知识,掌握了多样的学习方法,会学、善学,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凸显”校本项目群——小新星能量的释放

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载体,也是培养小新星健康个性潜能的主战场。我校以孩子的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关注孩子各不相同的个性潜能和生长点,创建“三凸显”校本项目群组,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从而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孩子不同的个性。我们开设了探究课、阅读课两门校本课程,设置了校级、年级俱乐部共60余个,每个俱乐部有固定活动实践、地点、老师,有明确的计划、方案及考核项目,以保障俱乐部活动的有效开展,为释放小新星的能力提供空间。

凸显具有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古老的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是我们中国人代代相传的重要教育素材。在学校开办的“新星书画斋”、“新星民乐厅”、“新星秀坊”、“新星诵读屋”、“新星棋苑”的俱乐部中,授课教师特意设计制作古色古香的几案,饰以古朴的字画,播放筝琴古韵的乐曲,让孩子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或诵读经典,或挥毫泼墨,或飞针走线,或举子落棋,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品味悠远的意境,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熏陶爱国情感,抒发民族情怀。随着活动的开展、实践的深入,孩子们对中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喜爱,在教师的带领下,他们把古诗创编成舞蹈、小品、情景剧,在学校舞台上大显身手。“学校诵读屋”与“学校音韵厅”牵手把《咏鹅》一诗创编成情境舞蹈,节目生动活泼,意韵悠长,荣获重庆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并选送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参赛。

凸显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创新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歇动力,中国崛起的伟业呼唤创新教育。我校专门开设探究课,对学生技能型问题探究能力的系统培养。探究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分年段、分层次开展训练。在地年段力求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中年段给与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在高年段提倡自主探究,指导学生深入研究探讨问题。此外,还利用“新星科幻场”、“新星动漫屋”、“新星巧手屋”、“新星探究所”等俱乐部,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灵感,放飞创造的梦想。学生们在探究课和俱乐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问题的结论,更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

凸显具有交往能力的世界人。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祖国未来建设者,要具有放眼全球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实现、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各种人群交往的能力。为此,我校开发了“新星剧院” 、“新星辩论台” 、“新星剧院” 、“新星金话筒”、“新星故事吧”、“新星电视台”、“新星编辑部”、“新星配音室”、“新星音韵厅”等俱乐部活动,让孩子在这里展示自我,得到历练。

这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弥补了常规课程设置的缺陷,把孩子们从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多自由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在开放的课堂中创造性思维,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充分激发活力,彰显各自的优势,小新星的闪光点更加光亮。

隐形课程多元评价——小新星能量的迸发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环境与人的关心。校园育人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通过楼群、梯廊、舞台展示校园文化,让“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的理念深入人心。

楼群赋名,意义深远。我们将三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晓星”、“逐日”、“问天”,并赋予其深厚的寓意,体现学生们的创造历程。“晓星”寓意“晨星破晓,星光点点”;“逐日”寓意“夸父逐日,锲而不舍”;“问天”寓意“屈原问天,实践求真”。让学生们明白每个人都是一颗星,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只有不断地实践探究,才能成为一颗闪亮的小新星。孩子们不仅牢记和理解了这些含义,高年级学生还充当小导游给一年级新生讲解,班与班结对走访,让新同学充分认识到自己来到校园就如迈入星空,很自然地融入学校文化的氛围之中。

梯廊,育人无声。教育是一种多元的艺术。我们充分利用楼道、走廊等有限的空间,请孩子们一起来参与设计起名,让静态的墙壁、走廊“活”起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传统美德路”、“榜样激励路”传承着人文历史的厚重积淀,透过流畅简洁的实例宣传为人立身的基本准则。“自然世界廊”、“生命安全路”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人”、“宇宙人”的现代理念;“音乐谷”、“美术谷”、“民族文化室”散发着艺术气息,吸引并陶冶着孩子的心灵和志趣。教师经常利用早会、队会,带领袋子漫步此间,诵读名言警句,聆听古人乐曲,欣赏高雅艺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舞台生辉,体验成长。校园内还设置了“自信园”、“逐日园”、“探究园”、“小新星舞台”、“小新星阁”、“晓星园”等平台,它们记录着小新星茁壮成长的脚步,展示着“自信、创造、快乐、健康”的心态与豪迈,激励着更多的孩子不懈追求。

如果把校园文化建设喻为多渠道、多层面的隐形课程,那么多元评价体系这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欣赏肯定孩子,为小新星的能量迸发积聚动力。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表演学生的微小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劣高明得多。”我们采取“平凡与突出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评选校级、班级新星,并颁发奖杯。如学习方面评选朗读、写作、制作等新星;品德方面评选诚信、孝敬、关爱等新星;艺术特长方面评选绘画、舞蹈、游泳等新星;意志品质方面评选坚毅之星等。对新星中队评选则关注特色发展,评出志气中队、优雅中队、书香中队、爱心中队、消防中队等特色中队,并授牌。让他们的特色影响着更多的中队去发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班班有特点,人人得发展的美好愿景。

在这些多彩的评价活动中,孩子们更加自信,更加自立,更加快乐。学生们在全国“阳光伙伴”运动中取得了“西部亚军”、全国第七的成绩;在全国机器人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数个;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还参加日本广岛和平画展,数十幅作品摘取金奖……真可谓“众星起舞,群星璀璨”。“新星教育”教会孩子不仅能欣赏自己、发挥潜能,更能用欣赏的眼光去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优势,取长补短,完善自我,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健康成长,打好基础、积蓄能量。

 

传承科技文化  培育创新人才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周鹊虹 鲁善坤

重庆一中是一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特色,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追寻,从最初的学生课外活动,到现在全面实施的科技教育办学特色,到构建学校科技教育特色文化,我们的追寻之路艰辛而执着。

作为一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重庆一中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学生获得国际银牌3枚;国家一等奖106个、二等奖238个名、三等奖509个;省市级奖不胜枚举。学校先后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学习与研究实验学校、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全国机器人能力风暴创新实践基地,获得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重庆市首批科技特色学校称号,获得重庆市政府设立的“首届科技创新培育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坚定不移地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以及学校形成的浓郁的科技教育文化氛围分不开。

60年科技活动探索积淀下来的科技文化特色

学校特色是在办学理念的引导下通过时间的延续、经验的积累、不断的实践与创新的长期实践的结果。1931年,重庆一中在建校的时候,就提出了“发展青年个性、适应社会需要授以必要知识及生活技能,以养成社会上优良健全之份子”的办学宗旨,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实践能力。抗日战争爆发后,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迁入,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云集山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实验。重庆一中所在的沙坪坝区就有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从这里培育出了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教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者之一王家声等。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重庆一中在科技教育方面有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学生开始走出传统的课堂,进行一些实践性的科技动手活动和社会调研活动,科技教育开始萌芽发端。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一直秉承了课外科技活动的传统。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国家需要大量科技人才,重庆一中开始以航空模型为主的科技活动探索,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弹射飞机、索引飞机和线操纵飞机。60年代,广泛开展车模、空模、海模、无线电收音机和收发报为主体内容的“三模一电”兴趣活动。80年代,科技活动增加了科技小设想、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四小”活动和计算机活动等内容,开始开展“科技月”活动。90年代,增加了头脑运动会等有计划、有目标、全校性的大型活动形式,科技活动进入理论化、序列化、规模化的阶段。本世纪以来,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并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还增加了尖端科技创新、科技含量高的机器人活动。在科技教育的传承与积累中,学生朝着更富个性、更有实践性、更富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在长期的科技教育的探索中,重庆一中也逐渐形成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侧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科技教育文化理念。科技教育的内容,在发展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逐步成为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经过数十年的提炼、深化,在广大师生中已经深入人心。

用丰富的科技活动书写科技教育文化理念

80年的办学历史,使重庆一中凝练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侧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文化理念。这一文化理念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重庆一中传承和创新科技文化特色,其核心就是通过学校科技教育文化去熏陶学生、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培养学生、评价学生;就是要在不断开发新的科技活动和科技课程中,给学生以更多的空间,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创新大赛、创造发明,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为祖国高科技精英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这种文化理念首先通过丰富多彩的日常科技活动渗透给学生。日常科技活动主要包括7种类型:课内课外结合型,直接由上课的教师指导,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课外活动用于实践,让学生做到了活学活用;普及科技制作型,学校筛选了一些趣味性强、选材容易,制作简单的项目作为普及性的传统项目介绍给学生,自行选择,动手动脑制作,比如:显微镜、孔明灯、风筝、航模、车模、海模、动物植物标本,等等;文娱表演型,每年除夕的营火晚会和元旦的文艺会演,学生自编自演科技相声,讲科学家故事,表演物理化学魔术,利用科技游园活动作趣味科学实验、猜科技灯谜;评比竞赛型,学校每年都举办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评比展览以及地图拼图比赛、环境知识抢答比赛、智力竞赛,等等;科普宣传型,通过科技黑板报等形式,报告世界最新科技成果,介绍科学常识,科技趣闻以及科学活动情况;探索研究型,开展以小设想、小发明和小论文为主的探索性活动;新兴科技型,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人造卫星展览、大学实验室,观察植物克隆实验、激光实验、磁悬浮实验,了解纳米技术等等,把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呈现于学生面前,进而追踪世界科学前沿。

第二是通过别开生面的“科技主题文化月”渗透学校的特色文化理念。除了平时的系列活动,每年集中开展全校性的“科技主题文化月”活动,广泛地发动教师和学生参与。主要内容有:科学家故事会;与科学家见面、听科学家报告,与科学家座谈;参观大学实验室和科研所等科学技术单位;“六个一”活动,即让学生读一本科技书籍(或一篇科技文章),了解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拟出一个科技小设想,做一件科技作品,搞一个科技小发明,撰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科技讲座;

科技竞赛;无线电测向比赛;智力快车竞赛;头脑运动会;小科学家协会年会,等等。

“科技主题文化月”活动,一方面充分调动着学生们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从科学家那里了解最新的科学信息以及他们刻苦努力逐步成长的过程,受到科学家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感化。

第三是把科技教育从课外渗透到课内。学校明确提出了“将科技活动引入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的思路。“科技教育”的课排上了学校课程表,成立了科技教研组,组织教研组老师外出学习交流,精心编写《科技教育》校本教材,采取集体备课等方式,使科技教育做到了有课表、有老师、有教材、有场地、有影响。同时,学校召集了全校各个学科的科研骨干教师,就各个学科教学“科技教育进课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进行专题研究,科技活动与科技教育不再局限于部分学生和课外活动,而成为整个学校与每个教师、每个课堂、每个学生都息息相关的命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蕴藏着大量的可供开发的科技活动内容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我们与各教研组一起研究,利用学科特点开展了许多科技活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学各教研组和相关的实验室,开展了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实验、考察、观察、科技制作、发明创造和趣味竞赛等科技活动,语文组、外语组、历史组、政治组、美术组等学科,组织了科学家故事会和短信息作文比赛、科技英语演讲比赛、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讲座和历史剧演出、反伪科学讲座和科学幻想绘画等,通过各学科渗透,扩展了科技活动的领域,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改善了课堂教学。

这些科技活动与课程都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侧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文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用浓郁的科技活动氛围培育学生

美国教育家博尔凯和史密斯指出,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著称,这个文化要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气氛,将使教师和学生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因此,除了学校行动本身,我们还要竭力营造体现这种特色的文化氛围。

重庆一中科技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侧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文化理念不仅仅体现在一系列的活动上,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懈的探索,将其提升为学校的办学文化特色,通过全方位的努力营造适合学校科技教育的文化氛围。

用科技文化校园环境熏陶学生

学校的环境,应该按照统一协调与个性化发展相适应、物质形式与精神内容相协调,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鲜活的教材。重庆一中的科技教育文化特色就分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重庆一中明善科技楼一楼大厅的墙上镌刻着马克思的至理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学校各个教学楼、教室、办公室的墙壁上,悬挂了数百幅科学家的头像及他们的科学名言,这些名言成为学生耳熟能详的格言与观念,在无形中让学生收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为了浓郁学校的科技文化氛围,学校斥资设计、修建了地理园、生物园、天文台等校园景观。学生在课余徜徉于这些景观中,感受着科技的神奇与魅力。

此外,学校的各种树木上,都悬挂上了相关的科学数据,让学生认识身边树木的种属、特性;学校的很多建筑标注着建筑的相关知识与原理;水龙头旁边标注着节能的科学计算数据……科技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着学生。

用科技精英示范作用影响学生

当前,社会的文化是多元的,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学校文化也是多元的。这种多元的文化也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兴趣、理想和世界观。而科技精英的成功人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领他们朝着科学创新高贵的道路前进,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庆一中科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常性的“请进来”的活动,即几乎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中科院院士或高等院校的专家被请来学校与学生们交流,而学生们则在一次次的讲座和互动交流中获益良多。交流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如做科技报告、上“科技创新故事课”、上“科学启蒙课”、学生与科学家座谈会、做科学小实验、修改论文等等。学生们说:“这些科学讲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同时也让我们从专家们的人生经历中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科技精英“请进来”活动,逐步在学生中产生了影响,学生们谈论的、心里想的,更多了一些科技的内容,为占领学生精神文化阵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用科技色活动小组吸引学生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我们着力为学生提供自发、自主、自觉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中相互启发、共同合作、自由学习。

重庆一中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和社团非常多:如航模组、无线电活动小组、环境学会、生物活动小组、化学活动小组、天文和气象爱好者小组、信息技术小组、摄影爱好者小组、机器人活动小组、四小科技活动小组、发明创造协会等等。这些小组和社团在学校的组织下,有序联合起来,建立小科学家协会,由学生选举协会主席、理事,活动由学生自己主持,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研究学问,撰写小论文,搞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举行论文答辩会,举办小制作、小发明展览等活动。

现在,加入科技兴趣小组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各种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通过社团活动,提高了很多宝贵的能力。学校科技活动小组,已经成为学校科技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科技人文观念标准评价学生

在科技活动中,我们的目的绝不仅是为了培养几个在全国、在国际大赛上获奖的学生,也不仅仅是让他们去拿几个发明专利,而是要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因此在科技活动中,我们的评价标准也不是单一的成绩或者是获奖。

科学技术树立的那种追求真理的文化品质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氛围,代表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科技中的人文因素,而不仅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具体而言有如下内容:在科技活动中认识自己,测定自己的天赋,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理想;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情怀,对学生进行高尚的科学道德教育;培养了学生不屈不挠的毅力,锻炼了全心全意的意志;培养学生乐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的能力;学会运用实证的方法去研究问题,运用辨证法去探索问题。

为了体现这些人文理念,我们在对科技活动中,主要采用过程评价和展示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最能展现学生的科技素养,活动过程中最真实的细节往往是最好的评价素材。每项活动、每次竞赛,我们都做好文字和影像记录,张榜公布、网上发布,或作成展板,或刻成DV,作为资料保存,并以此作为评价最原始、最基础的评价内容。学生也非常重视这些信息,不但自己多次观看,还带家长前来观看,给他们留下深刻记忆。

展示评价是科技活动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将展示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比如“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评比展览”,全校同学轮流参观,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对于那些科学性强、独特、有创造性的小制作和小发明,教师给予指导,逐步改进,使之完善,推荐参加市和全国青少年小发明比赛;特别突出的作品,帮助申请专利。

总之,我们期望通过努力,在文化环境、示范引领、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特色的科技文化,让全校教职员工认同于这种文化。我们期望,进入重庆一中的每一个学生,在课内课外有着充分的机会接触科技活动,有着丰富的平台供他们创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感受到的是一个学校特色的文化,这种特色文化必然会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印记、产生影响。

 

为学生成长奠定精神基础

重庆市朝阳中学  桂平  饶英  陈伏兰

人因为有精神的存在,才超越了动物的本能,而获得了自由。因此,哲学家把精神生命看作人的本质。

赫舍尔说过:“可怕的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充塞着一种‘存在物’,从生物学上讲,他们可以算作人类,他们存在着,活着,但他们缺少一种可以从精神上把自己与生物区别开来的性质。人之为人在于人同精神有关联;做人,就是这种关联的具体表现。”而黑格尔更说过:“精神是足以制裁心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有依赖精神自身的新生才能发生。精神之所以能达到这种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新生,是由于教育。”可见,培养人的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

正是基于此种考虑,重庆市朝阳中学从建校伊始(1962年创建)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学校近50年的发展史可谓是一部朝阳精神成长史,对优秀精神的培养一直作为学校教育的重心,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今天,学校逐渐凝练出了朝阳中学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诚合作、开拓创新”。自强不息意味着不畏艰险,积极向上;厚德载物是胸怀开阔,包容万事万物;精诚合作意味着诚信、团结和互助;开拓创新则重在将自己的新思想、新思维落实到行动上。在这四句话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精神的内核;“精诚合作、开拓创新”是精神的外显。近50年来,学校以“朝阳精神”为核心内容,在精神育人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比如,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于教职工队伍出现结构性失调、生源水平整体性滑坡等情况,教育质量较差,学校处于社会声誉严重下降的危机境地。困境中的朝阳人历经了彷徨和苦闷的煎熬,在理性思考后,学校在物质条件无法改观的前提下,强调人精神上的力量,因此,才有了王刚行老师打着点滴上课;艾亿珍老师冬日里忍受着老寒腿病痛,坚持每晚到学生中间答疑解难;陈惠仁老师爱生如子的故事在朝阳校园传扬……最终,朝阳人终于冲出了“生源决定论”的误区,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段曲折的历史更让朝阳人坚信“朝阳精神”的力量,对这种精神的培养成为今天朝阳教育的一大特色。

相信自己  自强不息

成长中不仅需要顽强拼搏,发挥潜能,更需要一种自主意识和积极心态。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是心态。”而这种心态的主要品质是自信。

高2004级3班入学伊始,有的学生学习困难,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出现了玩手机、上网、穿奇装异服、早恋倾向等情况,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为了提振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建议大家每天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写“成功日记”:不管当天自己感觉有多么失败,都要找一两点自认为成功的地方,记载在日记本上。字数不必多,一两行字就可,并要每天上课前先看“成功日记”再开始学习。

班主任在日记上批上:“有进步,加油!”“相信自己,你能行!”“你会做得更好!”……

过了一周,“成功日记”不再是“我今天成功地制定了学习目标”、“我今天独立完成了作业”、“我今天考试没有抄袭”这样的内容,而有了新的东西:“数学课,我比原来听懂得多一些了。”“我今天居然不讨厌物理课了。”“我数学考试居然及格了,真是破天荒!”“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不是孬种!”……这是学生们超越过去、走向自信的信号。

同学进办公室,脸上带着笑容,没有了过去萎靡不振的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成功日记”仍在继续,班级形成了良好而稳定的发展态势,令人惊喜,最后3班被评为重庆市的优秀班集体。这一切都是因为学生们发现了一个可以优秀的自己,一个可以不断超越的自己,一个自强不息的自己。

朝阳学子在“朝阳精神”的感召下,勇于超越自己。江雪同学2006年刚刚上初一时,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语文、数学、英语等科常常亮红灯。来自农村很要强的她,一度陷入自卑、苦恼、失望、伤心的心境。教语文的班主任谭晓玉老师首先帮助江雪找到了热忱的优点,鼓励她上课多举手争取发言的机会。一句话从鼓励的角度说出来,都会更显力量,江雪照做了。她逐渐摸到了中学学习的门道,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逐渐进入了状态,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让自己的学习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谭老师不断的鼓励下,江雪挑战自己,扛起了语文课代表的担子,后来,又被同学们推举做了班长。进入高中,因为品学兼优,她成功竞聘为学生会主席,创办了《点墨》文学社。她说,“超越自己,你就是奇迹”的话时常激励着我,如果没有老师的鼓励,没有自强不息,就不会有自信满满的自己。

这些例子让朝阳人认识到:只要相信自己,敢于超越自己,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就一定能够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

修炼自己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集中表达着朝阳中学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人类精神境界的自觉追求。当学生在修炼自己的过程中不断涵养德行、丰厚底蕴的时候,他们便享受了人之为人的乐趣。

感恩,从唤醒内心的感动开始。

高2011级9班教室,一节主题为“感恩”的班会正在进行。教室前面多媒体放映着一段视频:一位父亲在照料自己患脑瘫的孩子日常起居,帮助他认识这个世界,带着他周游世界,带着他参加残疾人的体育比赛。困难如山,但他们坚强地奔跑着。视频接近尾声,一曲《懂你》在教室里回旋。在座者几乎都流泪了。

主持人又放了一组画面:苍山、小道、负薪而行的老人、伴着老人欢快奔跑的小女孩……《懂你》再次响起。

“同学们,这两组画面告诉了我们一个主题,那就是爱——是父辈祖辈对我们的爱。看到这些,你们想起了什么呢?”主持班会的班委适时提问。

“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爷爷奶奶……我也想到了自己的不懂事:对辛苦劳作的爸爸妈妈怨这怨那……”小甘哭着说。

“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不懂事,我一直埋怨爸爸妈妈,憎恨他们离婚,以为他们不爱我了……”小肖哽咽得说不下去了。

教室里,学生们说着父母种种的好,自己的种种无理。这让被事先邀请参加班会的家长们感动得拭泪。

班会行将结束时,班主任石孝全老师又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母亲为了给孩子带回年糕,死在了风雨之中……更加把班会的情境推到了高潮……

班会课让学生在感恩的行动体验中获得心灵的震撼,修炼了自己的涵养德行,夯实着做人的基础。

厚德在宽容中彰显。

学校大力倡导宽容,主张学生应理性地看待社会现实,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努力达成心理的和谐。

朝阳中学心理咨询室有个好听的名子:“快乐成长吧”,2009年4月它开展了第四届“心苑漫步”心理健康节活动,主题是“心苑漫步,健康心理,和谐校园”。活动有现场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图片展、心灵诉说、趣味有奖问答等丰富的内容。

在心灵诉说板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诉说的平台。让有话要倾诉的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下内心深处的话语,贴在心愿墙上,同学们写下了226个心愿。在心理图片展中,同学们不断为一幅幅图片而发出惊叹声,在讲解员的解释下,他们明白了生活中会有许多行为来源于各种心理原因。

学校通过心理咨询室“快乐成长吧”、“朝阳之声”校园广播站、《朝阳报》、《朝阳学苑》校刊等多种渠道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学生学会了调节自己,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宽容为怀。朱妮小学时曾因一个同学故意烧坏了她的笔记本而一直耿耿于怀。“快乐成长吧”让她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她在《坦然看人》的作文中写道:“平日里要低调一点,和善一点……坦然看人,坦然待事,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很美。”

厚德因仁  爱而升华。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成为能够源源不断发出爱的力量的君子,让社会因“我”的存在而多一份爱,多一份温暖。

常言道:“给予比得到更快乐。”学校不错过任何一次难得的让学生能够给予的机会。如2008年“5·12”大地震,校学生会就组织艺术作品街头义卖会,将义卖所得捐给灾区。再如,当学生们得知本校高2010级和初2010级两名同学患骨癌时,在学生会的倡议下,自发捐助6万余元,还组织爱心小分队,到生病同学家里去辅导功课,进行心理安慰,带去同学们的问候,让病中的同学感受到阳光。

当一种付出能产生哪怕一丝作用时,付出者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而自身也是有价值的。病中的学生写信给同学说:“再次做手术,我已经没有了4个月前的恐惧,因为有同学、老师、亲人的支持。我希望尽快安上假肢,重返学校。”这给了全校的同学莫大的快慰,也让同学们种下了付出精神的种子。

精诚合作  共同进步

精诚合作是朝阳精神的外在表现之一,集中表达着朝阳中学对人类共同进步这种精神价值的自觉追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合作,共同进行交流和探讨。初一年级的田枭同学是来自于渝东南秀山土家族的一名学生,课堂上不愿举手发言,也不愿融入课堂讨论,总是一副“难得理会”的样子。老师抽问也是一问三不知。在小组的支持和鼓励下,他由被动举手发言逐渐转为主动发言,一段时间后,他受全组推荐参加优秀作业评比,获得班级最佳进步奖。

学生合作不仅体现在课堂中,更体现在多种活动中。学生在“美化校园,我爱我校”的校园环境美化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摄影组、影评组、女子篮球队、田径队、戏剧表演、国学社等社团组织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拓展了视野、提升了素养,而且还享受了合作的过程。300名学生默契协作而完成的校园交谊舞,成为重庆市校园体育节开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节目之一。

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有了规则意识,比如学生能共同制定班级和寝室文明公约,一个个独生子女在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中学会了协调;学生还有了集体荣誉感、人际间默契,在尊重中沟通,在沟通中相互欣赏,在愉快的合作中体会了精神对话的无穷魅力。

开拓创新  追求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热爱创新,获得通过创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体验。

因善于质疑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有疑才会有思,有思才能使人前进。张弘老师在教学高中《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课时,引导学生向“权威”挑战。在“我的发现与质疑”教学环节中,有的学生指出作者引述文句时的误注,有的指出作者用词有生造之嫌,还有的甚至会结合中国历史对作者的观点发起挑战……在一串串疑问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开阔和丰富起来。发现与质疑是朝阳中学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它代表着学校对创新精神鼓励的态度。

创新历练于课余实践。

学校力创条件,为学生在课余拓展平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举办“校园科技节”、研究性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的小发明,学生的发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共达25项。

“当光环青睐你的时候,那一定是经历了一番很有意义的考验。”被保送到西南大学深造的陈澜同学如是说,在朝阳就读时他并不出众,性格也内向,但他在学校提供的实践环境中,表现出了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品质。他2005年发明的“野炊折叠锅”获得重庆市第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造发明一等奖。他在老师引导下,又于2006年发明了“下水道发电装置”,此项成果获第21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造发明一等奖和“金源方特科幻公园杯”专项创新奖,并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中学生代表,在颁奖典礼上作了《小荷初露尖尖角》的发言。2007年5月,他获得了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朝阳精神”历经数代朝阳人的凝练、培育、提升、弘扬、传承和内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诚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源泉,成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的精神信条、实践格言和行动特征,引领学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神育人之路。

 

今日我躬身 明日我最行

杨晓阳 刘莉

数十年积累,躬行文化根深叶茂

大诗人陆游有句名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它告诉我们,真知源于实践。躬行思想在我国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孔子一生躬行,提炼出的精神内核至今仍营养着炎黄子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更深入地阐释了它的现代意义,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教育学上,实践环节(即躬身)不只是对知识的印证,而且还会提升“知”的品质,拓展“知”的内涵,甚至再生新知。而连续不断躬行,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对被教育者非常有益的教育过程。

重庆市永川区红旗小学的躬行实现由来已久。20世纪20年代建校时,躬行实现更多地表现在教师的自我要求上,那时的教师一边教学,一边还要利用自己的知识亲自到社会去为民做实事,如做记账员,替人写信、申诉文、春联,为有需要的人做家庭先生,等等。这种教师的躬行精神竟然无意间形成了一种传统。到上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学校主张让学生走出课堂,并制订了相应的评定方案:《学生学习与实践综合考评方案》,由此更加丰实了躬行文化的内涵。60年代,学校再一次提炼出“在课堂里活学知识,在课堂外活用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能力”的办学实现。1988年时任校长提出了“……自主学习,知识扎实,实践提高,着眼未来,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其中,躬行实现就是其精髓和特色。

静态,红旗小学培养的学子们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优秀品质:自主实践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都很强。红旗校友给母校的一封封信笺很能说明这个特点:“是红旗给了我绚丽的色彩”;“我在母校学会了在实践中成长,是她给了我从容面对学习与生活的魄力与能力”;“是母校,给了我飞翔的翅膀,让我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生长着思想”……

躬行文化浸润下的“自主教育”

躬行文化的核心就是主动地行动,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承担责任、锻炼能力、学习知识。我们发现,这与“自主教育”的思想很相近,由此我们借鉴了自主教育的一些做法,形成了有躬行文化特色的自主教育,它表现在教学、德育、管理等学校生活的诸方面。

“自主质疑解疑”的教育特色。

知,是躬行的起因,也是躬行的二次结果,它们互相交替,螺旋上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过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思想。如何在课堂学习中拓展躬行文化?我们探索出了“初读质疑——自主探索疑——合作解疑——反思存疑”的课堂教学模式,用赏识激发、完全示范、与点拨示范相结合、创设氛围等策略,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得到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提炼出的小学生自主质疑解疑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动学习’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03年12月,我校教师刘莉在参加重庆市第三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时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全班氛围两大组,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针对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自主提出问题互相挑战,最后,由两个大组的组长代表本组谈感受,作评价。这堂课,给所有到场的领导和老师以震撼,他们说:“没想到,在新课程推行伊始,就有人能如此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取得这么好的教学效果。”殊不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是我校长期的一项改革。

我校师生还共同参与、共同开发了《我疑·我思·我智慧》校本教材,开设了校本课程,将学生自主学习推向纵深,由最初的语文学科拓展到了全校所有学科,进而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自主查找资料、登录空中课堂、网上完成作业、建立个人网页等等,有效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在整个自主质疑解疑的学习过程中印证了所学,开阔了所学,升华了所学。在学习上烙下了深深的躬行文化印痕。

另外,在学生素质拓展方面,我们也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权利。学校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发展的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学校成立了国学班、王羲之班、杨丽萍班、川剧小雏鹰艺术团、网络学习联盟、篮球队、足球队、武术队等,通过自主参与、自主策划、自主实施和自主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了自我、提升了自我,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虚性”的德育被实化

众所周知,学校的德育工作,许多事后都是一种“虚性”的教育,即虽然道理可以说得洋洋洒洒,收效却不会好,且往往难以评估。显著,有了“躬行”文化的浸润,德育的实化变得容易了一些。

学校的“天天好习惯”学生特色活动,就是以学生是否践行了学校要求的“礼仪、学习生活、审美”三方面的行动表现来评定的。对各种德育的指标有具体的躬行标准,如每天检查一下自己衣冠是否整洁,必要时是否说了礼貌用语,今天有没有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发现、讲述、创造了多少美好的事情,等等。总之,少说空话,多看行动,“习惯言行中,躬行硬道理”。

领导、教师的躬行引导更重要,正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正人先正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对教师的入场言行也制定了一套评价标准。师生都生活在浓郁的躬行氛围中,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循环。这样,看似“虚性”的德育效果得到实质的提升。

锤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我们还着力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锤炼出学生的自主管理的能力,这也是一种躬行精神,而且也再一次丰满了学生自主教育的特色。

首先,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学生自主管理学校。我们设置了“学生校长助理”,学生可以自主报名、竞争上岗。这名“助理”上岗后,要搜集学生的意见,向领导既是反映,然后参与讨论制定措施,最终还要传达给各班老师和同学,学生校长助理每月列席一次学校行政办公会议,与学校领导班子集体沟通交流。近7年来,全校共产生校长小助理20余人,收集学生意见建议452条,解决师生存在的各种世纪问题85个,策划、组织大型实践活动18次。学生校长助理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与支持,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又能在管理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

其次,自主管理少先队组织。少先队大队部成立了一系列自主管理的组织。大队干部实行轮岗制、竞选制。每两年一届的“少代会”,从主题选择、会徽设计到活动过程全部由队员自主实施。我们的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目前学校少先队组织已实现了“自己组织自己建,自己的干部自己选,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言行自己管”的自主管理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意思,增强了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再次,学生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学校按照“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营造自信、向上、快乐、和谐的班级”这一自主管理思想,全面推行学生自治,各班成立了学习、卫生、文娱等自治小组,自主管理班级事务,自主制定班级公约,自主竞聘班干部岗位,自主参加班级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生们在自主管理中表现出了极强的责任感,自己的事自己要负责,这正是躬行文化的一种表达,同时,这种极高的责任感,是任何学科教学都无法提供的,因此,自主管理的教育意义也是无可替代的。

自主教育在家庭与社区中。

我们知道,学校培育人才最终是为了使其能走出学校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那么家庭与社区就是他们最基础的践行天地。我们与家庭协作,给孩子在家庭中躬行的机会。为此,学校每学期都制订详细的“自主教育学校合作”方案,通过家校小报、家长学校、家校论坛、“我与孩子共成长”报告会等形势,搭建起“自主教育家校通”的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今天我当家”、“亲朋到我家”、“做生活的主人”、“天天一个好习惯”等在家中进行的活动,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提高学生的文明数字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家庭意识和责任感。

学校还主动融入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将社区开辟为学生自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关注身边的环境”、“保护母亲河”、“为灾区儿童献一份爱心”等活动。在学生中招聘居民楼“楼长助理”,让他们参与社区管理。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弥补了学校就爱偶遇的不足,使学生在躬行中得到了锻炼,了解了社会。

学生自主创造校园环境。

为了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美的重要,体会劳动和创造的价值,学校还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创造和管理工作,比如楼名、班名的取名,树木养护的工作,还有校园各处展出的个性凸显的书画作品及手工制作,很多都是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创作的。

红旗小学经过近90年的不断积淀,让躬行文化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整个学校的各个时期及各项工作中。今天的自主教育正是在躬行文化的背景下诞生的,而随着自主教育的深入推进,更从各个细节上给与这一文化新的内涵与动力。躬行精神和自主教育使学生为了的发展更有后经,前途更加宽阔,正如我们的口号所描述的:今日我躬行,明日我最行。

 

责立南小  学会担当

■重庆市南坪实验小学  冯晓旭  董宏燕  陈坤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始建于1903年,时称南坪场文昌宫小学堂。1924年,胡子昂(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有识之士以此学堂为基础创建本校。抚今追昔,学校与国家民族一起历经沧桑,也将国家的命运兴衰视为己任。从抗日救亡时的宣讲义演,到解放战争时的地下党组织工作,再到抗美援朝时的拥军优属活动,南实小人都竭尽匹夫之力。其间先后涌现出了程鸣宇、胡夏畦、古承铄等革命志士。同时,也记录下老一辈南小人将一个被洪水冲毁后破败不堪的学校发展起来的艰辛经历;留下了舍己救人英雄熊家维小学时代在这儿学习与生活的故事。

凡此种种,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条贯穿于学校办学始终的文脉--责任,这是今天学校特色发展的精神源泉。

我们以“责立南小,学会担当”的办学理念,开展责任教育,就是教育孩子树立责任意识,学会担当,积极面对,学会坚持,在成长过程中塑造自己的优秀品格。学校以柯尔伯格儿童发展心理学中道德发展阶段论为依据,传承校园历史文脉,依托德育活动和学科教学,打造责任育人的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宗旨是立足责任教育,积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

创设环境,提高责任意识

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应为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创造适宜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创设环境,融责任教育于无声处,营建从物质形态到精神世界的良好氛围,以此熏陶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要从学生生活的点滴中培养。校园环境绿化、净化、美化的"三化"建设就是孕育学生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阵地。多年来,师生在校园里种植花草,共同培育温馨、自然的育人环境。如今,这里四季有鲜花相伴,绿树可为友。大家在与大自然鲜活的生命接触中,不仅会赞叹其勃勃生机,激发珍爱花草树木的责任意识,而且能从中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对生命的负责。同时,各班积极参与校内环境清洁与维护,落实红领巾监督岗职责,开展"南精灵勇夺责任星"评比活动,使"爱护环境,我的重任"的教育深入人心。我们利用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长廊,每一个花台;展示责任名言、校规班纪、师生作品,处处向学生讲述"身边无小事,事事皆责任"的道理。

构建小学生责任教育的实践体系

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道德教育,立足于学生一点一滴的责任行为的构建。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我校德育工作以学生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发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在关注细节中让学生养成责任行为。

学校德育工作以探索"责任文化"体系为目标,构建城市小学生责任教育实践的框架体系。通过课程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由生活实践的责任意识正迁移到学生的精神体验。

学校根据柯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确立了城市小学生低、中、高三个年段责任教育的基本内容:对自己负责(即对自己的健康、学习、生活、意志品格负责),对他人负责(即对同学、老师、家长,乃至孤、老、病、残、不幸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即对祖国、历史、自然、人类、未来负责)。依据学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的认识规律,明确了责任教育的四个基本维度:责任能力(即实施责任行为的一定技能与方法),责任行为(即面对生活中实际问题采取正确的负责行为),责任情感(即遇事有着愿意负责的积极情感)和责任品格(即形成自觉负责的完整个性品质)。

在此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学校梳理出了年段化特色活动主线,即"一、二年级--懂规,二、三年级--有礼,三、四年级--能孝,四、五年级--有责,五、六年级--守诚"。依据此主线,我们又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校史教育、跨文化沟通的道德素养等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融合。

同时,学校还配套开发校本教材《"南精灵"在行动》,编写出《南坪实验小学责任教育实施手册》,有效地指导了责任教育的实施。比如:中年段校本教材第4单元主题为《学会感恩》,所有班级的学生在调查走访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了施恩于人,明白了用爱去感恩的道理。比如,有一个班级召开的"寸草春晖"主题队会,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家长和孩子相拥而泣。活动中,孩子们的母亲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哺育孩子成长的情感故事,学生们第一次听到母亲养育自己的真情倾述,第一次被母爱无疆的情感所震撼。同学们经历了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心理路程。此次队会还获得了南岸区队会竞赛一等奖,并被《少年先锋报》头版头条宣传。

有序实施责任育人策略

为成功开展以责任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我们强调学生要经历"识责、施责、督责"三个环节。

1.识责知责,明辨责任行为。"识责"环节中,老师们利用集体朝会、午会、主题班会或队会等时机,采用知识问答、辩论赛、小品表演、快板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形式,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南坪实验小学责任教育实施手册》;或者邀请有关人士作专题讲座,如"学校发展,我的责任"、"走进社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红岩英烈在南岸",等等。我们还利用校红领巾广播台专题播放交通安全教育片、国际交流文明礼仪常识节目和自制的校园环保礼仪方面的双语小品等,让学生在"识责"之后通过内心的理解和推理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明确辨别责任行为,在"知、情、意"三个方面提高其应拥有的责任行为。

2.施责体验,形成责任行动。这个环节实质为实施责任教育过程。在学生提高了责任意识的基础上,需要通过诸多践行机会来加以锻炼。

首先,润物无声的常规体验活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责任和实践责任的必要载体。礼仪中的责任教育活动,如周一升旗时敬队礼、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的规范教育;"11.27"革命烈士殉难日祭奠活动中的革命传统教育;有序就餐,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教育。学习中的责任教育活动,如上课用心思考,工整且美观书写汉字,学会整理文具和书包等等,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传统文化节日中的责任教育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融入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思想的精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中的责任教育活动,如"自立自强我能行"、"红歌传唱我能行"等主题教育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成为责任教育的生动素材,极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增强了他们的责任行为能力。

其次,强化感悟的专题体验活动。生动有趣的活动是感悟的载体。我们实施了"让爱飞翔"系列爱心教育活动,如: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由学生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弘扬正气、歌颂真情、倡导真善美作为己任。专题体验活动主题集中,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生动,可以有序地安排和设计有关联的各种活动,实效性非常突出。

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人生责任银行"的主题活动。把大队部设为总行,中队设为支行,各小队设为储蓄所,每个同学都建有一张"责任卡"。

我们的"责任银行"实行自愿存取和强制存取相结合,学生的点滴有责任的行为和不负责的行为将在"责任卡"上进行记载。在"储蓄所"储蓄的责任行为达到10条,就可到"支行"换取一颗"责任星",这时学生的"银行"信用等级就是一星,得到了5颗"责任星",就到"责任银行"总行换取一颗"责任金星"。凡是得到"责任金星"的学生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就可以上主席台接受表彰。一学期,根据学生得到的"责任金星"的颗数评出"责任金、银、铜"奖,学生不仅能得到物质奖励,还能获得一张"银行"的贵宾卡。"银行"存折数据是学生评优评先竞选干部的主要依据。

再其次,强化社会责任的校外体验活动。开发和利用学校以外的德育资源。社会实践中的责任教育活动,如假期作业"我是小当家"的家庭实践活动,"我为家乡添光彩"的爱公物、护环境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的体验活动之中。学校对外联谊活动的文明教育,如在接待美、德、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教育访问团,与英国利物浦格兰治小学师生定期互访,参与驻渝英国领使馆的中英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的中国传统的文明礼节,让外宾们如沐春风,宾至如归。建立与英国联谊学校师生间的网络资源互动,拓宽了责任教育在不同国度间的体验交流。我们利用南岸区图书馆、法院、老干局、区消防中队等资源,安排各年级去这些地方参与实践活动。我们还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争夺"责任星",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引领与督导作用。

3.督责反馈,强化责任习惯。适宜的考评机制是反馈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学校大胆采用"责任教育班级管理手册"、"每天进步一点点班级考评表"等形式,及时反馈学生行为。尤其是在城市小学生责任教育实践框架之下,构建了各个年段考评项目指标,由此编写出低、中、高段《"南精灵"在成长》考评手册。手册在设计"我的档案、我在成长、成长留言、学期成长情况报告单、我的收获"的共性内容基础上,也体现出年段差异。比如,考评内容中的二级指标低年段侧重于"对自己负责",中年段侧重于"对他人负责",高年段侧重于"对社会负责",并且在整个考评过程中学生、教师、家长、相关社会人士都参与其中,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责任道德判断能力,形成健康个性。

学科渗透,增强孩子的责任知能

依托学科教学有机渗透责任教育,才能构建真情课堂,启迪责任人生,帮助学生提升担当社会未来责任的知识与技能。学校从整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在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重点课题"以责任教育为特色的学科教学实践研究"的引领下,关注学科课程对学生责任感及责任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着学科渗透责任教育的方式。首先,我们挖掘学科课程与教学本身的人文价值与道德价值,探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的侧重点。全校教师按照"以责任教育为特色的学科教学资源"整理列表,梳理出一至六年级自己本学科教材渗透责任教育的资源,即教材资源;我们要求教师努力吃透这些资源,成为能教这些课的教师,即人力资源。有了这些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就成为了可能。同时,我们还在课程评价中加入了责任教育的因素,这样就能使责任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

百年风雨兼程,育得桃李满天下;传承责任精髓,为学生生命奠基。我们坚信:通过数年、数十年长期不懈地努力,我们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与其他社会人士都会从中受益。"责任教育"也将成为我校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作为学校文化被承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