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书怎么写:台湾军情局间谍的败绩和末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55:13
  台谍落网后,“军情局”利用电子设备侦听大陆情报的能力,大打折扣,皆因大陆已加强反间谍战线。   被“军情局”利用搜集大陆情报的台商,缺乏专业素质,胜在有正当商人身份,不易引起大陆安全部门怀疑。军情局招募少数贪图小利的台商为间谍,本以为是奇谋,却未料到全盘败北。   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商逾一百二十万人,估计投资总额达六百亿美元,对推动两岸合作和经济发展,是一股巨大力量。“军情局”专收买小本经营或生意上有困难的台商做间谍,如此做法容易一拍即合。某些生意面临失败的台商,为使生意起死回生或使所包二奶得到满足,于是铤而走险当间谍。 他们通常受训十日就被安排工作,无疑是送羊入虎口。“军情局”的情报手段及陈水扁在位时不择手段的公开机密情报,使台商形象受到破坏。据说,大陆反间谍人员,早就对这类为数极少的台商监视,时机成熟就一网成擒。                        一、 谍机败绩   在两岸情报战中,对大陆空中侦察,实际上早已停止对大陆空中侦察,皆因屡战屡败。   一九五三年韩战结束后,美国于一九五四年把空中侦察大陆的任务移交台湾空军,由美军供应侦察机。当年美军利用二战时期B—十七和B—廿六轰炸机,拆去弹舱,装上电子反制作战装置,成为侦察机。台空军组成“蝙蝠中队”,对大陆东南沿海进行空中侦察。一九五六年六月廿日,一架B—十七在福州上空被解放军战机击落,机上八人全部丧生。   此事发生后,美国向台提供较新型的P二V—七侦察机。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初,台军一架P二V—七侦察机,由新竹飞往南韩,六日再起飞,对大陆辽东半岛军事设施进行侦察,结果被解放军击落,十三人丧生。此后三年,又有三架P二V—七被击落。台军空中侦察大陆,为美国卖命,付出沉重代价。   美国继续藉台军之手窃取大陆情报,于是又提供新型侦察机RF101。一九六一年八月,一架RF101在福建被击落,飞行员跳伞被俘;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又一架RF101在浙江被击落,飞行员被俘;一九六五年三月,在汕头再击落一架。从此,RF101不再飞入大陆侦察。   美国曾向台湾提供高性能RB157D侦察机,可以在一万九千米高空执行侦察任务。一九五九年十月七日,一架RB157D侦察机,在华北地区上空被解放军地对空导弹击落,飞行员王莫钦跳伞,坠地身亡。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地对空导弹击落飞机。   一九六○年,美国王牌谍机U二运抵台湾,国民党军队特别成立三十五独立中队,由于U二机身黑色,故又名“黑猫中队”。这种堪称世界一流谍机,可在二万一千米高空对地面执行照相和电子侦察。一九六二年九月九日,一架U二在华东地区上空被地对空导弹击落,飞行员陈怀生丧生。由那时起至一九六七年九月,相继有五架U二被解放军击落,其中六四年七月七日被击落的一架,由台湾王牌飞行员李南屏驾驶,李死在驾驶舱内。U二在大陆上空屡战屡败后,由一九六七年九月八日解放军击落最后一架U二后,台湾空军从此知难而退,停止对大陆空中侦察活动。   在台湾军队系统的情报机构中,最重要的还要算是历史悠久的“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简称“军情局”),台湾派往大陆的间谍特务大多也都是“军情局”的成员,接受“军情局”布置的任务。 他们是“军统”后裔 。台湾拥有强大的间谍情报机关,目前分为“政府”系统和军方系统两部分。台湾“政府”间谍系统主要有台湾“国家安全局”、“法务部调查局”和“警政署”等。除了“警政署”培养的间谍特务是用于对付台湾岛内情况外,不管是“国安局”还是“调查局”,都有正式的驻外单位,这些驻外间谍均以“联络员”的身份从事情报交流与情报搜集工作。 台湾“军情局”的前身是蒋介石独裁统治时期“赫赫有名”的“军统局”。1946年,“军统局”改名为“国防部保密局”,后又改名“国防部第二厅”。1954年台湾当局对情报部门进行调整时,又将其名称改为“国防部情报局”。到了20世纪60年代,“国防部情报局”与“国防部特勤室”才合并为现在的“军事情报局”,由台军“参谋总长”直接指挥。   “军情局”下设7个处、1个“情报研究中心”和1个“秘密交通中心”,其活动主要是收集大陆政治、军事情报,情况需要时还可以策划破坏、暗杀,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袭击、骚扰、心战等活动。除此之外,台湾“军情局”的主要任务还包括:适时在大陆建立和发展“敌后武力”,对大陆军队进行策反和军事“攻心”,配合台军的战略性行动等。   20世纪中叶,台湾“军情局”曾通过空投和迂回等方式向中国大陆派遣了大批间谍人员。1962年前后,“军情局”又利用中苏交恶之机伙同美国中央情报局,设立了大量间谍培训班,甚至准备在我沿海地区建立“游击走廊”。   台“军情局”的间谍培训班通常每年开班一次,平均每期120人左右,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爆破、射击、摄影、无线电通信、密写、密码破译等。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增多,台湾“军情局”亦不失时机地制订计划,选派人员赴大陆以参观、旅游、探亲以及投资办厂等名义,搜集我方情报、物色工作对象,发展间谍网络。   由于台湾“军情局”的间谍绝大多数是台军现役军官,因此不管他们到哪里都无法取得正式的“名份”,换言之,如果这些间谍在别国境内从事间谍特务活动而被曝光,那么得由台当局出面才能避免引发国际事件,因此最隐蔽的间谍当属台湾“军情局”的间谍。                  二、特工摇篮   台湾“军情局”的间谍通常需要经历严格的“选拔”和“培养”过程,才有可能真正从事风险极大的间谍工作。台“军情局”除了以“情报专科班”作为对外的招生渠道之外,绝大多数的人员都是从台军现役军官中筛选施训。   在接受情报训练的过程中,除了“情报专科班”必须先接受9周的基本入伍训练之外,现役军官都是直接到情报学校接受第一期13周的情报训练。初期训练结束后,再依据“个人能力与志向”,区分继续接受专项培训,或是直接在军情局内担任低层次的参谋工作。   专项培训的主要科目是间谍情报行业特有的情报搜集、情报辨证、文件制作、化妆与变身、技术情报等特殊技术。尤其是文件制作和化妆与变身两种技术更是在情报圈以外学不到的技巧。这方面,世界各国都是列为高度机密,台湾情报界也不例外,绝对能算得上是“见不得人的技术”。其中,文件制作主要是以特殊的墨水、代号、代码、书写格式、信函等各种方法,让自己所寄出的信完全没有任何情报证据。   一个发生在1997年7月的案例,就可以证明情报训练的“文件制作”是一种高度斗智的技术。当时台湾间谍从东南亚某国寄一份邮件到台北文山区,当地国情报机构断定这是一个情报包裹,当地国的邮检单位立刻将录音带的内容进行解读,试图拦截流出的情报,然而不管用什么办法,除了只听到寄件人的思家情绪外,实在不能在录音带中找到任何的情报。该国反情报机构不知道,这个被列为情报的包裹中真正的情报是记录在录音带盒子上的那几个标点符号以及包裹邮件的尼龙绳里。   继续接受专项培训的学员,除了进行间谍专业的专项培训外,还要进行各种特种作战能力训练。通常情况是要到陆军谷关特种作战基地接受基本求生训练,还要到屏东伞兵训练基地完成至少3次以上的跳伞训练。然后再到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蛙人基地接受严格的水下特种作战训练。同时还要前往陆战队的特勤队练习各种轻兵器的射击。   当然,所有经过情报训练的学员都要经过结业考核,成绩合格后才可以正式接触间谍情报业务。而且结业考核的科目每一年都不一样,如果今年是要求有来无回的“军情局”特工学员,以跟踪的方式进行特定人士的调查,明年可能就是进行范围较大的社会调查工作,或是做情报资料的整理与研判读的工作。   结业考核中最复杂、最特殊的一种形式被称为“境外综合考查”,就是通过岛外旅游方式来考核学员的综合情报获取能力。由于这种测验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而台军情报部门通常在经过上层机关的批准后,才可以实施。但从实际的考核效果看,很多“军情局”的学员均难以顺利地在境外进行调查和获取情报,这也说明台军情报人员的培训过程也绝非“成效显著”的。   另外,依据台“军情局”的规定,接受情报训练的学员是不可讲出自己的真名,一切都是在完全保密与不可轻信他人的环境中学习,其思想压力很大。而且即使是脱离了情报系统之后,依照规定在3年内也不准出岛旅游、探亲,使得台军的情报事业真正成了“见不得人的事业”。                三、间谍末路   很多外行人或许以为,台湾间谍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香槟、美女、冒险与刺激,而实际上如今的台湾间谍情报部门已是日暮西山,不仅间谍员的素质已经严重下降,而且其每个人的下场都很悲惨。台湾“1号谍报员”张志鹏可以说为台湾当局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其结局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一些“小喽罗”呢?   如今,就连台湾的军人也不愿意干间谍特务这个行当:这决非耸人听闻,因为大多数台军军官一旦迈入“军情局”,就意味着给自己的前程画了个句号——即要做好“中校军衔扛到死”的准备了。因为在台军情报系统内,只有极少数运气极好的人才可以升到上校军衔;除此之外,由于台湾当局对外国的情报依赖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不愿意培养自己的情报人员,所以台军间谍团队的士气也是日益低下,直接影响了其未来前途。   由于情报系统与一般军事干部之间存有较大的心理落差,再加上情报工作的“小心”、“谨慎”等工作态度,多数的台军部队不愿接纳来自情报系统的军官。   而台“军情局”却将这种情况美言为“有忠义血性者方能担负此神圣伟大之使命”,只可惜这种“伟大使命”并不能解决众多台湾情报人员的后顾之忧。   台湾间谍只要从事这项危险的行当,不仅前途渺茫,而且自身性命都难保。据台媒体披露,自从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后,已有300旧余名台湾间谍人员“以身殉职”。从早年的“神斧”、“班超”、“光武”、“三民”、“海狼”、“长风”乃至近年来的“威远”及“定远”等情报搜集计划,可以说都是由一群“甘心”为台湾当局卖命的情报特工所写下的血泪史。   据台湾一位资深情报官员透露,在台湾近年来的各项情报搜集计划中,“没有一次是不付出代价的,总是会有报告称被‘破线’或‘拆台’,也就是情报网被大陆的反间谍系统查获”。 “老实说,光是去年就有至少20人‘移民’了,其中已证实5人被‘移民局’处分”。言外之意,就是台湾情报员光是去年一年,就有20人失去联络,其中5人证实被当地国逮捕。   这位官员还表示,“这个数据还只是一个概算,因为情报作业是属于‘单线作业’,有许多特工是属于下游的‘布线’,是属于当地吸收或外地吸收的非专业特工,所以情报局并不能够完全掌握全部‘献身’的间谍特工人员数量”。“就情报体系而言,这是世界各国情报机构的普遍作法,因而并不能将账全部算到军情局的头上,但我们不会忘记所有特工人员的努力。”可悲的台湾间谍一辈子为其“统领”殊死卖命,到头来也只是换来了这么一句假惺惺的“嘉奖之辞”,的确发人深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