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不屑眼神:邵逸夫香港富豪的“道德标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39:14

邵逸夫香港富豪的“道德标杆”

        “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邵逸夫是目前香港最慷慨的企业慈善家之一。然而他并非从创业开始就热衷慈善,早年他甚至被称为“铁公鸡”。

        一个关于邵逸夫吝啬的笑话曾广为流传:1970年,有一家养老院的老人,见邵逸夫每天坐着劳斯莱斯豪华车经过养老院门口,于是冒昧地写了一封信给他,请这位电影大亨随缘行善。结果,养老院很快收到了邵逸夫寄来的一张支票,上面的数额是区区500元港币。养老院随即把这张支票退回给了邵逸夫。这位大亨随后在香港被很多人嘲笑。

        邵逸夫66岁时,好友李迪告诉他,做事业的人同对手讲不得仁慈,但在别的地方可以大讲仁慈。“上海的犹太人哈同是个吝啬鬼,可他做慈善尤其是资助落难的犹太人,在西方人圈子里头颇有好名声。”李迪这番话令邵逸夫翻然醒悟。从此,邵逸夫加入了慈善捐赠行列。

        邵逸夫的第一笔捐赠,是以校董的身份捐献50万元港币给香港的“苏浙公学”,让其兴建一所藏书3万多册的新型图书馆。

        1973年邵逸夫设立了邵氏基金会,苏浙旅港同乡会会长徐季良首先致词,并宣布该图书馆将命名为“邵逸夫图书馆”。此后不久,苏浙公学又扩建校舍,邵逸夫再次慷慨解囊,捐赠100万元港币。为此,苏浙旅港同乡会一致推举邵逸夫为“永远荣誉会长”。

        教育司英籍人简宁把邵逸夫的事迹上报英国。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邵逸夫爵士勋衔。邵逸夫成为香港娱乐界获得这个荣誉的第一人。

        伊丽莎白女王为表彰邵逸夫对社会工作和慈善活动作出的贡献,委任他担任“香港红十字会”主席。邵逸夫从此在多个慈善机构和公共事务的委员会成为重要角色。

        邵逸夫对内地的捐助,更是不遗余力,这同他做生意时的锱铢必较形成极大反差。

        他曾说:“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该回到民众”、“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邵逸夫对内地的捐款有多少?仅捐助内地教育一项,从1986~2007年的21年间,他便捐赠了34亿元,惠及5229个教育项目,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他获得民政部授予的“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邵逸夫对考古一向感兴趣,1985年,他捐赠1000万港元给中国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工程,为当时的壁画安上了玻璃屏风。

        逸夫楼几乎成为中国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871月开始,邵逸夫的捐款集中向内地进军。这一年他向内地捐出第一笔教育款项1亿港元,帮助内地10所大学兴建图书馆或科技馆。邵逸夫的捐赠项目重点在内地的师范学校。他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快,尤其是培养师资刻不容缓,一个先生可以教50个学生,10个教500个,这样的作用就大了。”

        1999年台湾大地震捐款1亿台币救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亿港币,2009台湾风灾捐款1亿台币。

        20021115日,邵逸夫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邵逸夫奖现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该奖每年颁布一次,奖金100万美元。第一届颁奖礼于2004年举行。由于其设奖宗旨和巨额奖金足以媲美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因而一设立就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因为诸多慈善义举,进入20世纪90年代,香港媒体不再对邵逸夫的捐赠采取褒损参半的立场,而是改为一致高度评价,称邵逸夫为香港富豪的“道德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