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字成语:现代京剧《海港》诞生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2:18:14
革命现代京剧《海港》诞生记

     在文革八部样板戏中,《海港》是唯一一部反映工人体裁的作品。这部戏是如何从上海走向北京,成为江青树立的红遍全国的“样板”呢?本文试就所接触的资料就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的诞生作一介绍,以卿读者。

  一

  《海港》(原名《海港的早晨》)原本是上海京剧院1964年排演的一部反映码头工人教育下一代体裁的淮剧。由著名淮剧演员筱文艳在剧中饰女主角、党支部书记金树英。这出戏演出后受到码头工人的热烈欢迎,刘少奇和周总理也都给了肯定和鼓励,并亲切接见了筱文艳等演员。1964年冬,正致力于京剧现代化的江青在上海观看了这出戏也很感兴趣,并产生了将其搬上京剧舞台的想法。他对陪同她前来看戏的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张春桥说:“《海港的早晨》体裁不错,也可以编成京剧嘛!”
  江青既有此想,素来视江青话为“圣旨”的张春桥二话没说便亲自挂帅,组织上海京剧团一班人马将淮剧《海港的早晨》改编成了京剧,并将剧中主人公名字由金树英改为方海珍,剧名也改成了《海港》。由于此前张春桥曾受江青之命抓了京剧《智取威虎山》反映很好,此次再抓《海港》使他获得了“两出戏的书记”的美称。江青虽然对张春桥这次的改编反映没有《智》剧好,但对张春桥这种“有令即行”的做法还很是满意的。而张春桥也借这两出戏与江青搭上了关系,文革开始后,江青大搞阶级斗争样板戏,这又为张春桥“借戏升迁”创造了机会,《海港》再次成为张春桥投靠江青的工具。
  1969年夏,张春桥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召开《海港》创作修改会议,因了江青阶级斗争的新需要,给戏中反面人物钱守维定调便成了《海港》此次改编的重头戏。这次座谈会一开场,张春桥和上海市委副书记徐景贤一唱一和地对钱守维进行了猛烈的声讨。
  张春桥说:“钱守维搞了破坏,以前一直没处理,群众有意见。外国朋友也在问:”为什么不处理这个坏人呀?‘这个问题一直拖下来,结果,直到现在的’文化大革命‘,咱们才来商量处理这个坏家伙。”
  徐景贤附和说:“剧中钱守维撒玻璃纤维,用个纸袋,像撒胡椒面一样。”
  张春桥说:“那是小偷不摸。钱守维曾是美国主子的红人,他对新中国十分痛恨。他是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对我们有刻骨仇恨,他的破坏很大。”
  徐景贤说:“对!这种人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可以干出大坏事来,比如炸掉一只船……现在玻璃纤维的性质与炸船的性质是一样的。”
  张春桥说:“剧中可以表现码头上各种货物来往,有码头特点。这比放毒好,放毒成了小特务了。现在剧本,敌我矛盾没有写好,观众看了分不清楚是人民内部矛盾,还是敌我矛盾。钱守维的毒辣给人印象不深,他搞破坏的目的也没说清楚,不能使人感到‘这个人很坏’。另外还有方海珍,她的语言像市委书记,不像个支部书记。”
  张春桥、徐景贤的“表演”一落幕,大家便纷纷在如何使钱守维变得更坏上做起了文章。为给钱守维“创造”破坏的机会与条件,钱守维的职务也由原来剧本中的“仓库保管员”改换成了“调度”,并通过他采用突击北欧船、小麦放露天、搅乱运输线等活动,干扰援外稻种的抢运,破坏我国国际声誉来加强他的“坏”。这样一来,经过大家“改编”后的钱守维算是反动透顶了,但也有人提出:像钱守维这样一个坏人,为什么共产党解放初期还要把他留下来,委以‘调度’的重任呢?
  张春桥听了说:“我们解放初期把旧人员都包下来,是主席的政策,不是刘少奇的政策。刘少奇是包庇坏人,我们是先搞清楚每个人的政治情况,然后按一一技之长重用。有些大学教授、反动权威,我们不是也用了吗?这一点在戏里不写,但自已要清楚,现在我们每个国家机关中,都有这样的人。钱守维之所以能留下,因为他有一技之长,在调度上,也能给安排得很好,但到了节骨眼上,就要捣乱。‘调度’是很重要的,铁路夺权就是先夺调度室的权,因为那里是心脏,是要害部门。所以,钱守维破坏的政治目的还是要讲清楚。但是,要做到观众一听就懂,而且能产生仇恨的感情。只有政治术语不行,要用情节……在剧中,我们可以设想美帝、苏修本答应运去粮食给非洲某个国家,后来又不给了,我们必须赶在一定时间之前送到……也可以设想路途中某个地方,比如台湾海峡可能有一次台风,我们必须赶在台风之前通过,而那边又在急等要……这些条件都要说清楚,否则观众对钱守维的破坏计划、拖延时间等问题就恨不起来,达不到反映阶级斗争是激烈、复杂的效果。另外细节设计也是到位。对于钱守维的破坏活动,我们不妨这样设计。他先是利用调度职权进行破坏,此计不成,又生一计,两计失败,最后才采用了放玻璃纤维的办法。玻璃纤维的事,他是这样估计的:”不大不小,你们也查不出来。‘不然,他是不会干的……。“
  平时不苟言笑的张春桥这一番话令在场的人感到很是惊讶,大家不由得佩服他不愧是“阶级斗争的高手”。不仅如此,张春桥关于《海港》中的音乐所作的说明也令大家大为吃惊。他在谈到五重奏伴唱《海港》时说:“五重奏有时蛮好,有时太响,有些压倒唱。五重奏的伴奏有些烘托,听起来要比京剧好得多。剧团是很热情的,但无论如何是伴唱,这个关系要搞清,出发点要明确。演员不唱的时候,乐队还是要表现表现的,不让他们发挥长处也不行,大家都有一番激情要表现,你们可以多交换交换意见……。”
  其实,张春桥之所以对《海港》谈起来头头是道,这与此前他对该剧的精心打磨是分不开的。他早就企望有朝一日这部戏能将自已的“官运”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文革开始后,为了使《海港》适应江青所谓“阶级斗争新动向”,他与徐景贤等几个市委领导一起亲自为《海港》划定人物,编写台词、唱词,将剧中的戏剧冲突也由人民内部矛盾改为以敌我矛盾为主,把钱守维改为隐藏 “三朝元老”式(美国佬、日本强盗、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敌人。原剧中“散包和错包事件”也由韩小强造成的责任事故改为钱守维利用韩小强思想问题一手造成的政治事故。这样一来,全剧围绕抢运援非稻种这一中心事件而展开的戏剧冲突就起了质的变化,即由人民内部矛盾变成了敌我矛盾。江青对于张春桥对《海港》此番所作的“大手术”也是欣赏有加,并亲自操刀助阵,将主角方海珍变成一个“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原剧第六场原本只让韩母对韩小强进行家史教育,方海珍并没有戏。江青指示剧组要勇于“割爱”,把韩母这个人物去掉,以便集中笔墨描写方海珍。家史教育改由马洪亮担任,而让方海珍对小韩进行港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并设计了两段成套唱腔“忠于人民忠于党”和“毛泽东思想东风传送”,使方海珍的国际主义精神“更上一层楼”。在唱腔方面,江青为了体现方海珍的英雄气概,要创作人员改用高腔。尽管创作人员认为这个改动并不合适,因为音乐艺术中的高与低、快与慢、整与散、强与弱等都是对立统一的。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音调越高,才能表现英雄形象。如果不根据人物表情达意的需要,处处在高音区行腔,那就反而会使唱腔流于单调。如果方海珍核心唱段的音调都在高音区进行,那当唱到“忠于人民忠于党”这一句,该高时就高不起来了。但由于江青的坚持,大家也不敢违反。结果,演出时方海珍一味高腔唱法遭到了许多非议,连毛主席也批评此事,江青这才将剧中部分高腔降了调。
  尽管在那个特殊年代给《海港》染上了浓厚的阶级斗争色彩,但由于饰演方海珍的李丽芳等演创员有着很深的艺术功底,这就使得《海港》在艺术性方面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传统京剧现代化,在音乐上遇到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时代气息和京剧音乐旧形式的矛盾。剧组根据方海珍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和时代气息特点,在她的“主调”唱腔中贯穿了上四度特性音调,使她的音乐形象富有新的时代感。为表现她雷厉风行、豪迈奔放的性格特征,在“毛泽东思想东风传送”等唱段中,用小生腔的下旋法来加强唱腔中雄浑挺拔的气势;在“定把你无篷的船儿拖回港”等唱段中,则揉合了花脸腔中刚健有力的因素。为表现方海珍在矛盾冲突中深入细致地思考问题,运用了刚柔相济、回旋跌宕的多节腔。为表现方海珍在斗争中感情起伏变化,在唱腔设计中还运用了旋律、节奏、调性、板式的多样对比,以及刚柔、开阖、收放的富于变化的反复交替。诸如此类的种种革新尝试,使音乐形式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和时代气息的特点在《海港》中得到了和协的统一。
  1971年11月,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经张春桥和上海市委的精心修改以及全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进京在首都剧场演出了。25日晚,江青在姚文元陪同下来到剧场审看该剧。这次她看得很认真,拿个小本子,逐场认真地记,每场结束都带头鼓掌,这在平时是很少见的。张春桥对江青看戏也是异乎寻常的重视,专门派人负责观察江青反映,记录江青看戏时的表情动作:何时鼓掌、何时流泪、何时在本子上记,包括点了几次头、笑了几次、唱到什么地方打了拍子,甚至打个哈欠都要做个记录。
  江青看完戏后又在休息室接见了《海港》剧组军代表、编导、音乐、舞美人员及主要演员,说:“我看了海港的电视,你们大概也知道了。今天又看了演出,感到戏改得很好,很动人,我感动的流泪了。”她还指出戏中发音问题,说:“你们有一个缺点就是口白不清楚。一个原因是因为原作写的台词没上韵,不上口;另一个是演员演得不清楚。”说到兴奋处,她还亲自给演员作示范,并要求戏中从头到尾都要用《国际歌》贯穿起来,因为这出戏是写国际主义的。           二

  样板戏拍电影在文革中几成定势,《海港》也不例外。而在样板戏方面,上海可谓贡献不小。《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都是江青在上海相中的地方戏和话剧,拿到北京“移植”成京剧的。上海本身也排出了象《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磐石湾》、《海港》等几部京剧大戏。但在样板戏拍电影方面,上海却是落在后面。好的剧目都让都让江青拿到了北影、长影去拍了。对于《海港》这出样板戏,江青起初也是要拿给北影厂拍摄的,可上海方面这下再也坐不住了。张春桥亲自出面向江青说项,希望上海也能参与《海港》的拍摄,江青这才决定由北影与上影合拍《海港》。由北影的李文化出任摄影兼摄制组组长、上影傅超武任导演,刚从干校出来的谢晋任副导演。尽管如此,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北影厂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京剧《海港》是张春桥一手抓的,但轮到拍电影时,张春桥便“识相”地让位于江青了。其实,早在舞台版《海港》排演过程中,江青就曾参与了对《海港》的指导,除了前面提到对《海港》零星改动之外,《海港》中的一号演员方海珍扮演者李丽芳也是由江青亲自点将的。
  李丽芳之所以结缘《海港》,话还得从她在宁夏京剧团排演的《杜鹃山》中女主角柯湘说起。1964年为参加全国现代戏观摩会,宁夏京剧团排演了京剧《杜鹃山》,就在演出前三天,团领导突然将扮演柯湘的著名演员赵燕侠换成了李丽芳。三天就在上台演出,这对李丽芳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但她已没有退路。陶然亭公园成了她的排演场。三天后,当她登上舞台后,简直把柯湘演得活灵活现,令人叹为观止。演出结束后,周总理走上台赞扬说:“这个戏很好,演出很成功。柯湘这个人物不错,有些传奇色彩,当然,是不是太传奇了些?”
  杜鹃山的成功上演后,北影便来到宁夏京剧团准备将《杜鹃山》拍成电影。正当李丽芳为此作准备时,京剧团突然接到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通知,要李丽芳马上到北京来。原来江青对出演京剧《海港》女主角的童芷苓、蔡瑶铣、杨春霞都不满意。当她看了宁夏京剧团排演的《杜鹃山》后,剧中李丽芳饰演的柯湘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并由此萌生了让李丽芳来演方海珍的念头。尽管当时北影正准备将《杜鹃山》拍成电影,李丽芳的去留直接关系到这部影片投拍,但江青那里管得了这些,她要做的事任何人都不得阻拦。江青一见到李丽芳就说:“让你来拍个戏,你有什么事跟剧组联系。”李丽芳虽然心里掂记着电影《杜鹃山》的拍摄,但既然是江青叫她来,她也是无可奈何。
  李丽芳是属于那种“遵命”演员,凡是要做的事就一定要把她做好。为了拍好这场戏,她先后到上海、常州等地体现生活,车间、水田,什么活儿都干过。演海港时更是争分夺秒,一场戏,一段唱具体到用秒表卡。李丽芳仗着《杜鹃山》的基础,尤其是她那天生洪亮的歌喉为海港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她一举成名。1966年6月22日,毛主席看了后还给予了高度评价。而李丽芳自打演了这出戏后,《海港》的女主角再也没有换过其它人了。由于这个角色演了许多年,此次拍电影,李丽芳倒是显得很轻松,倒是摄制组,尤其是舞美设计人员吃力不小。
  早在海港舞台剧创作之初,江青就对舞台设计提出了“要基调明朗,气势很大”的专项要求,以此来表现“社会主义海港的时代特征”。江青既有此要求,摄制组自然也是小心谨慎的很。一些用来表现气势的道具从不敢弃之不用,结果拍摄起来遇到了许多麻烦。有一场戏的主道具是一个用三根绳子固定起来的,上面悬挂了一幅“总路线万岁!”的标语。这个道具在小小的舞台上算是个大家伙了。拍电影是以场景为单元的,常常是将戏中相同的场景一气拍出来,并不按情节顺序走。这下可苦了摄制组,来来回回将铁塔搬个不停,弄得手忙脚乱的,结果还是出错,影片中同一角度铁塔时有时无,惹得江青大发脾气。至于室内拍摄,情形更是糟糕。方海珍办公室里有一张毛主席像,那时拍电影,英雄人物始终都要占据画面中央,更何况是伟大领袖?这一下可难坏了摄制组,如果照顾剧中英雄人物,毛主席像就容易靠边站;反过来,如果毛主席像居中了,英雄人物一不留神就会只露半张脸。摄制组于是向剧组提议可否将毛主席像换个地方挂,但那个年代剧组里还有谁敢“怠慢”毛主席呢。摄影师无奈只得转来转去,忙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挨到八月底《海港》收镜,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海港》一拍完,李文化便立即将其送到珠海让江青审阅。李文化后来回忆当时情形时说:“我们的影片很下功夫,拍得挺好的,送审时,还以为能得到表扬呢!”
  正当李文化一行等待从江青那里传来好消息时,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江青还没看完,便大发雷霆,怒气冲冲地说:“你们把方海珍拍得象个鬼,画面又黑又暗,戏给糟蹋了。”原来,饰演方海珍的李丽芳颧骨高突、脸型长大,嗓音响亮,唱念做打很有一股子劳动人民飒爽而不失质朴的气质。这个优点在舞台上十分抢眼,可对于江青要求的拍电影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毛病。江青拍电影,为了突出英雄人物,一般手法是用仰角拍摄,傅超武还为此设计了许多近景仰角镜头,摄影机常降低机位给人物拍摄,李丽芳脸长的缺憾即显露无遗,脸被拍得老长,手比脸还大,再加上她的年龄也是角色大了十来岁,显得苍老。导演当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演员条件的限制,一时也想不出解决办法,只好在化妆上修修补补,但并无大的改观。另外在光线处理上,由于没有注意顶逆光和眼神光的运用,侧逆光很强,致使演员在运动中,经常出现两面夹光的情景,使演员与角色的年龄差距、以及脸型弱点更加突出。而江青这次看片的放映室大概是很久没有用过了,镜头很不干净,使原先片子中缺点无更加明显,江青发怒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江青如此暴怒,摄制组自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傅超武、李文化立即被赶出摄制组,进学习班反省检查。原先摄制组只留下了谢晋。江青则钦点谢铁骊、钱江接替重拍。这样就出现了南北“两谢”联袂执导海港的情景,但实际上一切还是由谢铁骊唱“主角”,谢铁骊本人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受命后一点也不敢怠慢。因为戏要拍砸了,江青还得找他算帐,还要他再拍。因此在拍戏过程中,对于江青点的事,他显得很谨慎,即便有错也不去改动。《海港》中有一个中心情节,就是暗藏的阶级敌人钱守维,利用不愿当装卸工的青年韩小强,在抢运支援非洲兄弟的稻种粮包时不慎散了包之机,将玻璃纤维混入粮袋,企图造成一起重大政治事件。方海珍发现后,说玻璃纤维“人吃了,沾在肠子上,就有生命危险”,便连夜率工作翻仓找寻散包无结果,装卸队队长高志扬迎着狂风暴雨追赶已经起航的外轮,终于换回散包。有人告诉谢铁骊说:“一点玻璃纤维就是直接吃下去也不至于死啊。”谢铁骊为此还专门到北京玻璃厂调查此事。但戏已由江青定了,又是个主要情节,于是就放了“这一错”。
  谢铁骊是个很细心的人,在拍《海港》之前仔细研究了江青指出海港拍得不好的地方,狠下功夫。特别是在方海珍造型上做了很多的手脚。为了使方海珍“变得漂亮一些”,他将方海珍头发修短,好象刚从理发店出来参加宴会似的。并让化妆师将方海珍的眼睛处理得又圆又黑……经过一番修理,方海珍果然比原先漂亮多了。尽管,谢铁骊对自已所拍的片子感到很满意,但为了慎重起见,影片拍到一半,他便专门打了一份报告呈送中央和文化组,请有关领导审查把关。他心里想早些了结这个戏,好去拍《海霞》,那才是她真正喜欢的做的片子。
  1973年元旦晚上十时半,周总理、江青、叶剑英、张春桥、姚文元、李先念、纪登奎、李德生、王洪文接见电影工作会议代表,江青在接见会上对李文化等拍《海港》的事仍在耿耿于怀,她在讲话时特意看了看坐在角落里的李文化说:“《海港》我是退回去了,你们根本不总结,同志,国家花了多少钱啊!要好好总结,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听说谢铁骊现在拍了几场海港,我们最近很忙,总理和我们见一见你们,就是鼓励大家,待有时间,我们再看看。”
  江青发话要看片,谢铁骊便耐心地等待着江青审片结果。不料,此次等待的结果比李文化还要惨。1月13日,江青与张春桥、姚文元审看谢铁骊送来的片子。看着看着江青气就不打一处来。第二天,在由周总理、李先念等参加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接见文艺界代表时,江青对新拍《海港》大骂一通:“你们都是专家,我是个二半吊子,什么也不懂,只会找岔子,放炮!”“方海珍站哪儿去了?头发真是岂有此理,眼睛象个棋子。头发可以留长一些,眉毛要向上挑一点……”江青毕竟是搞文艺出身的,这次话虽然粗鲁了些,但一些地方还是在理的。作为导演,谢铁骊自然是担责最重的,便立即向江青交了一份检讨。大牌谢导受批评,惹得得其它样板戏电影摄制组也是人心惶惶,《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沙家浜》等几个摄制组的与会人员也都跟着谢导写起了检讨。
  事实正如谢铁骊当初所料的那样,尽管他拍《海港》挨了江青的骂,而且骂得很厉害。但江青并没有象对李文化那样将他赶出摄制组,而是让他“戴罪立功”继续拍。谢铁骊是个有经验的导演,二度拍摄,想了很多好点子。在方海珍造型上,考虑到方海珍是铲煤女工出身,又是装卸队支部书记,形象应当质相明朗,英俊挺拔。因而在化妆上为她设计了劳动妇女的发型,将头发的下部适当往外扩展,在前额部分,加了一窄条小发片,又将眼角和眉梢适当地向高巧了一些。在服装上,谢铁骊按照江青意见,将方海珍工作服由原来的粉红格子色改成明快的银灰色,毛巾则改为米色,胸前“安全生产”四个字也染上了玫瑰色,还为她设计了一件淡绿色底深绿格子的布衬衣。不仅如此,考虑到江青喜欢绿色。在第三场中谢铁骊还专门设计了一个绿化区,花木青草,绿油油一片。在摄影处理上,她根据李丽芳脸型和身型特点,尽量采用平角度拍摄。在试拍中,他又发现演员视线偏右的角度比较出彩,便专门为此设计了一台小型升降车,以便在移动长镜头中,能够随时把摄影机调整到比较理想的拍摄角度。对于“眼神光”,在运动镜头中,将眼神光随着演员的位置和视线的变化作成角度的运动,使光点比较集中,眼睛又大又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青经常批评摄制人员“镜头乱跳”的毛病在谢导这儿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唱段与景的关系把握得很好。如第六场“壮志凌云”中方海珍的核心唱段“忠于人民忠于党”处理得就很有技巧。先是用几个长镜头,以镜头内蒙太奇手法,表现方海珍与韩小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当方海珍唱到“常想起当年景象时”,推成近景,再叠化出舞台布景中的“工人武装斗争”的图画,当方海珍唱到“你本是工人子弟,万不能负党培养”时,摄影机从满含热泪的方海珍特写镜头摇向韩小强,由于感情交流充分,音画节奏紧密,使画面转换与唱段衔接的很自然,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经过全体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摄制组仅用了四十多个拍摄日,完成了《海港》的拍摄。江青审看了影片后高兴地说:“《海港》片子比过去有进步,有特色了,镜头活了。”听了江青的话,谢铁骊和全剧人员那颗久悬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1973年10月,《海港》在全国公映,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本文转载袁成亮的《红色经典诞生的台前幕后》一书中的文章,本书以纪实手法介绍了<红色娘子军><上甘岭>等一批红色经典诞生的经过,文笔流畅,有较强的可读性,在相关刊物上发表后受到读者,尤其是中老年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