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显示器:切实加强政治诚信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41:42
切实加强政治诚信建设 (转载)
学习时报
□叶春涛
政治诚信的缺失已成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障碍。必须大力加强政治诚信建设,培育新型的政治诚信观,使政治诚信成为“硬约束”。
所谓政治诚信,是指政治生活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诚信,即在政治语言、政治态度以及政治行为等方面的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诚信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政治诚信缺失的原因
1.民主和服务理念淡薄导致政治诚信在实践中的缺失。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由少数人掌握统治大权的人治社会,一直缺乏民主传统,各级官吏的命运随时会因为上司一时的喜怒哀乐而改变,混迹官场常常是如履薄冰、险象环生,不仅人们的欲望不能真实地表达,思想也受到种种限制。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诚实守信却常常吃亏遭殃。另一方面,千百年来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官员凌驾于百姓之上,百姓对官员只能俯首贴耳。因此,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思想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导致个别领导干部民主和服务意识淡薄,是导致政治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道德教育的缺陷导致了诚信意识的弱化。一方面,道德教育存在政治化倾向。长期以来,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虽然重视对干部道德教育,但在内容设置上往往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屈从于政治需要,片面强调政治意识,而忽视个人对自己内在良心的诚实,导致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违背良心、混淆真假、颠倒是非,不讲诚信。另一方面,当前诚信道德的“硬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大多数人看来,诚信道德只是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软约束”,缺乏足够的惩戒性,结果是诚信道德水准的下降和道德感的衰落。
3.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人们对诚信意识的背离。传统社会的诚信道德是一个“熟人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带有强烈的“乡土本色”。正如费孝通所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而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的流动性空前提高,诚信发挥作用的传统社会环境逐渐被打破了,无疑使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约束力受到了削弱。同时,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快速的转型期,导致价值观和道德的不确定性和普遍浮躁的社会心理,“在机会不断浮现、并且稍纵即逝的时代,追求许多东西还没有凝固就过时了,许多事情今天可以做明天就不能做了,抓住机会,抢占先机,甚至不择手段,就成为许多人追求财富、追求社会地位的手段,因此,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就难以深入人心。”为了利益而不顾诚信,这是导致一些干部以权谋私,对诚信意识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4.体制环境不健全,阻碍讲真话氛围的形成。任何一个与社会相悖的现象的出现,终极原因都应该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中去寻找,而不应该仅仅从个人行为中去寻找。事实上,就大众层面而言,人们往往明知失信是恶,明知可能会受惩罚,但由于有利可图,认为失信仍然对自己有利。因此,从根本上说,当前政治领域的失信问题其产生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机制,就在于制度缺陷和制度供给不足。说真话,不说假话,是讲诚信的基本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因说真话而受到批评、打击报复甚至沦为罪犯者也不乏其人。体制环境如果不能保障讲真话者最起码的权利,人们就不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去讲真话,这也是政治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政治诚信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以政治诚信为基石,弘扬执政为民的理念。当前,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大力加强政治诚信建设,一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进一步明确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二要着力构建密切党群关系的体制机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面对以民生为基调、以科学发展为要务、以社会变革为特征的新时代,中共十七大向全体人民作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0字郑重承诺,不仅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而且成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理念最朴实、最贴切的解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党所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政治诚信。
2.充分利用诚信资源,培养新型的政治诚信观。现代政治理论告诉我们,现代政治的发展都与诚信道德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政党都是以道德诚信来树立自己的形象。从伦理学上讲,诚信道德具有内在的工具效能。以往人们往往不承认道德的工具价值,在政治领域中一些人视道德为软弱无用的,认为政治是刚性的,只有强制手段才能有效。这就丢弃了可贵的道德效用资源,同时也不利于政治诚信的建设。正是基于此,我们树立新型的政治诚信价值观,就是要将政治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执政者对公众的诚信要求由来已久,但是这种单向的诚信要求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正逐步转向双向的诚信要求。“双向诚信”的倡导者要求,即便政权最初是基于社会契约而产生的,也不能确保缔约双方在其后不会违约,因此它包括执政者对民众的信任和民众对执政者的信任两方面。这既是对执政者的道德要求,也是对民众的道德要求。执政者是政治生活中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者,除了要求提升民众的道德要求之外,更应该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执政效率。
3.大力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大力加强诚信政府建设。这是由政府的特殊角色和地位所决定的。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处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决策者、管理者的特殊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政府仍然是社会前进的火车头,官员依然是人类政治列车的驾驶员,诚信政府建设对于打造诚信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的诚信建设,一是体现在制度的公正性层面,二是表现在政府行为的诚信层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础。制度不公就会导致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并为各种不法行为、失信行为提供孳生的土壤。因此,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统筹协调,解决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等群众特别关切的问题,是诚信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
4.强化制度建设,使政治诚信成为“硬约束”。诚实守信的确是一种美德,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该成为一种制度规范。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美德就不一定靠得住。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下,诚信不能仅作为一种美德来倡导,还必须形成一种制度,一种机制。西方国家在诚信保障体系建设上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有专门的机构和系统对社会成员的诚信程度进行监督、记录和追责,一个在诚信记录上有污点的人将面临诸多问题,这种人人身上带有的诚信标识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迫使每个公民时刻关注自己的诚信表现。就此而言,我们应当建立与完善政府诚信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切实可行的联合征信系统,建立诚信信息的监管制度,最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政治诚信评估惩戒机制。这就是说,在构建诚信监督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把诚信作为衡量党员干部和党政部门的评估标准,考察他们的行为是否诚信;运用社会力量和舆论媒体,加以披露;通过制度安排,使不守诚信者不但不能受益,而且注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