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装备采购信息网:这次去采访“瘦肉精”,有点意思 - 日志 - 牛亚皓 - 成都部落客 - Powered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3:37:46

这次去采访“瘦肉精”,有点意思

1已有 276 次阅读  20小时前

 

>>>发表于4月2日成都商报路上版 

>>>成都商报国内新闻部记者 牛亚皓

 

这次去采访“瘦肉精”,有点意思。央视报道河南“双汇”济源分公司收了含“瘦肉精”的猪,猪市场遂引发地震。我去的时侯,余震不断,上上下下都敏感。

不过那几天天气不错,我以为会顺利。没想到很快就在河南省畜牧局吃了个闭门羹。保安说你干啥的,我说记者。他说有要求,记者统统到省宣备案。我说,那我没事儿了。

当夜,双汇“济源分公司”一片静寂,保安问我干啥的,我说来卖猪。他说你看着不像卖猪的。我说你看我像干啥的。保安说,看你像贩猪的。我很崇拜地说,你真聪明。他笑道,现在公司不收猪了,你没看都关门整顿了嘛。

第二天,我来到孟州市大槐树乡,在一片窑洞的包围中,找到了一个养猪场。老板叫成国庆,瘦黑精,蹲在生锈的铁大门口,拿树枝画圈圈。他抬起头,眯眼问,你干啥的。我跳下土坡,我农大的。他说,你农大干啥的。我说搞农业调查的,你让我去你猪场看看。他说,那不行,你把证件给我看看。我说,我一个平头学生有啥证件,就好像你一个平头百姓有证件吗?于是成国庆就带我看他的养猪场了。

从成村出来,我一看张洼村离得不远,便决定步行上去,灰头土脸更显得专业。但张洼村的养猪户防备心理很强,好几家都不开门,隔着铁门说话,像来探监。我说,大叔你让我进去。那个养猪户说,你干啥的。我说,贩猪的。他说,你可拉倒吧。我说,咋了。他说,前几天央视记者开着大奔,也说是贩猪的大老板,就把我们村害苦了。

原来,张洼村有个叫杨丰收的村民,那天央视记者来暗访,杨丰收喜滋滋地介绍自己猪都加了瘦肉精,节目一播出,杨丰收就被当地公安局带走了。

我站在高坡上观望,张洼村人迹寥寥.......(此处删除80字)。

到了后坡上,还是找不到杨丰收家。一挖斗脸男在摇三马车,百摇不着火,在太阳下擦汗。我说,我帮你推,推着摇。仍没摇着火。让了他一棵烟。他吐着烟圈说,你干啥的。我总结前面教训,只好说农大的。他说我带你去。

杨丰收他爸杨双和一黑豌豆脸男端着瓷碗在吃面条。堂屋是窑洞,据说冬暖夏凉。杨双显得警觉,放下碗,直起腰,铁着脸,字字铿锵地说,丰收该抓,咋判都是自作孽。我说大叔你这是干啥,说这多见外。他的腰就塌了,眼中满是哀伤。正要倾诉衷肠,电视旁的电话响了。三言两语。杨双像一棵老树一般回头:“乡政府的人马上来。他们知道有人来了。”我当时的表情一定是苦笑不得:“他们咋知道了?我这就走。”杨双的反应吓了我一跳:“你不能走!我要配合政府的工作!”

不到十分钟,屋外脚步簇簇而至。只见一男一女满面堆笑,拉板凳坐下,直勾勾盯我。他们问,你干啥的。我说,农大的。他们说农大干啥的。我说你干啥的。他说乡政府的。我说乡政府干啥的。我们终于心照不宣地大笑起来,要不是都有工作在身,就差搂着去饭馆喝酒了。屋外阳光灿烂,彼此握手,互叹都不容易,人生在世忧国忧民亚克西。

热情难拒,他们愣是把我拉到了槐树乡境外。在路口吃了一碗凉皮,我又一头扎进广阔的农村。啊,那麦苗,那树林,那养猪场,那些睡午觉的农民。到了天色昏昏,采访本记得很厚了,手里卖饲料的贩猪的名片很厚了。随意翻出一张,贩猪的宋强。“宋哥你好!”我给他打电话。“宋哥?我才18岁!”那头说。汗哪…….

采访的第五天,我第五次来到济源市畜牧局。终于见到畜产品检疫中心主任。他和一宽鞋脸男坐在沙发上聊天。很蔑视地问,你干啥的。我说我记者。他俩把手摆得像拨浪鼓,我们有规定,啥都不说,你要采访去省里。我顿时爆发了。包一甩,墩到沙发上:“你多大个官儿?!我都来你这儿五趟了,每趟等了至少半小时!你摆手打发谁呢?我要饭的啊?你这是嘛待客之道啊?…….”哇,奇迹出现了,又是端茶又是递烟。事后听录音发现,我们仨坦诚以待事无巨细超劲爆地喷了一个小时。

 

所以,事事需琢磨,人人需敲打,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