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公开课: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读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7:29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青年及大学生版)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青年及大学生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等联合推荐  
  编审指导委员会特邀顾问:
  陈至立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陈昌智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陈宗兴 全国政协副主席
  顾问(按姓氏笔画为序):
  于信汇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
  马文普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厉以宁 著名经济学家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刘 鹏 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
  纪明葵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总教务长、少将
  张春贤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许宏智 北京大学校长
  杨传堂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
  赵宗鼐 中组部原常务副部长
  胡正荣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胡乃武 著名经济学家
  林毅夫 著名经济学家
  徐颂陶 全国 博士后管委会主任
  郭庚茂 河南省省长
  曾建徽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谢和平 四川大学校长
  温卡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北海 市委书记
  樊 纲 著名经济学家
  瞿振元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全国高校党校教育研究分会会长
  主任: 李 君如
  主持编写:于今  
  
序  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陈至立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本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支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青年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坚定信念和良好品德、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本领,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优秀人才。在广大青年和大学生中宣传科学发展观,使他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对帮助广大青年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党建读物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青年及大学生版),不仅系统收录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还依据青年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什么是科学发展,为什么要科学发展,以及如何科学发展等内容。文中通过经典案例、泛读地带、相关链接和图片,便于读者掌握所学内容,引导读者深入思考。针对青年和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思维方式养成、学会学习、科学消费意识和创新意识、网络对青年及大学生的影响、就业与择业等方面,书中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建议,对广大青年的成长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本书较好地把握了中央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是一本适合青年和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普及读物。  
前  言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充满真情的话语,是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访问苏联期间亲切会见我国驻苏留学生时发表的一段谈话。它深切地表达了我们党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关怀、寄托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历史的经验证明,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进入新的世纪,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昂首阔步地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广大青年和大学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审议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了党章。新的党章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作了如下表述: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它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科学分析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特征总结出的科学结论。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根本观点上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协调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十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自觉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广大青年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青年及大学生自身能否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直接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青年及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作为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发展观在未来的贯彻和落实情况。为了帮助广大青年和大学生朋友更好地学习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最新论述,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  
  本书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及大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在写法上努力适应青年及大学生接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不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刻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而且着重阐述了青年及大学生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比如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注重养成科学思维方式、树立科学消费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特别是尽可能地吸收了十七大报告的最新精神。全文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文字感染力,符合青年及大学生的阅读特点。  
  我们深信,在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广大青年和大学生朋友一定能够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第一单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007年10月15日,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报告高屋建瓴地回答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带领中国继续发展进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特别阐明了我们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必须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从而全面深刻地集中反映了现时代我们党关于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大会随后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中,科学发展观作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被正式写进党章,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本单元将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基本内涵及其思想基础、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历史意义等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论述。  
  一、发展、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1.发展。追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这些基本认识主要包括:什么是发展?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发展?发展的目标和目的又是什么?这是人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以认识并且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  
  在近代以来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发展”这一术语,曾主要由经济学家定义为“经济增长”,应该说,这确实是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甚至也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发展的内涵早已超出了“经济增长”的单一规定,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刻也更为丰富的新层次。在1987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布的著名的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应当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它包含着经济和社会的有效的变革。”在这里,发展已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大到以人的理性需求为中心(以人为本)和社会领域中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变革。  
  《大英百科全书》对于“发展”一词的释义是:“虽然该术语有时被当成经济增长的同义语,但是一般说来,发展被用来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包括数量上与质量上的改善。”可以看出,所谓发展,必然强调动态上的量与质的双重变化。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开始从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转变为对“经济发展”的研究,而在80年代以后,又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过程”,即以“人类发展”来逐渐取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一发展观强调了作为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因的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成为在1994年召开的开罗世界人口发展大会上最重要的思想。它实际上表明的是,“发展”在其出发点和目的,基础和主题,实现手段和基本内容方面,都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即所谓“发展”是“人的发展而不是物的发展。”  
  2.发展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会形成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又决定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结果。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不同文明,多种模式的发展。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把人类社会的成就推到了当前的高度。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更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走自己的路。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的科学发展观。这种新的发展观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可持续发展。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人类所追求的发展当然不能是澎湃一时就逐渐枯竭的短期行为。随着人们在发展观认识上的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与会者达成共识,人类的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的。今天,对“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1987年布特兰报告书所描述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泛读地带]  
  《新发展观》一书简介  
  《新发展观》的作者为法国经济学和社会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佩鲁曾服务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多“研究综合发展观”专家会议(1979年)要求写的《新发展观》一书是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的标志性著作。他提出的为一切人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发展尺度和发展目的的观点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他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种关注中心由客体移向主体,标志着发展观上的一个质的转变。作者在提出新发展观的同时,对以前的发展理念及实践进行了点评。特别是介绍了各种发展评价指标含义及局限性,对发展评价指标合理边界的阐述读来富有启发性。  
  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要的发展理念。值得注意的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也就是江泽民所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  
  近年来,从国际到国内,许多人都非常关注中国的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以及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抛开这些关注者各自不同的动机,就这些问题本身而言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系统的、准确的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整体关系约束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中,并由此提出有价值的思考和战略,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依据世界发展的走向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战略。1992年6月,中国政府在巴西里约会议上签署了《环境发展宣言》,其后又在全球各个国家当中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行动纲领,并在1996年正式把可持续发展列为国家的基本战略。这一系列的行动代表了中国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理念下来实施整体健康的发展。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大目标,从根本上体现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总协调。我们注意到,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序组织和理性的体现。根据世界的发展经验,中国目前所处的人均GDP由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人口与自然环境资源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整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就能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健康的、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典型案例]  
  无锡水污染事件及其警示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2007年的一场生态灾难,却让原本美丽的太湖水失去了它的纯洁。  
  2007年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太湖蓝藻大规模提前暴发。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看到那么多的市民骑着电动车、自行车,满载着桶装水、瓶装水,抢购纯净水的场面,让人不禁联想起2005年底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当时松花江沿岸各城市特别是哈尔滨,受到严重影响。这次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为中国城市用水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  
  无锡市民饮用水水源是太湖。据官方报道,造成这次水质突然变化的真正原因是:近年来太湖流域经济发展迅速,而降低排污措施不力,结果造成水质严重污染。这次无锡太湖水质变坏,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惩罚。这个深刻教训应该牢记。“水危机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源头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反思这场水危机,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说:“无论经济怎样繁荣发达,如果不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人民群众就不可能认可我们的全面小康。”  
  各级政府必须从无锡水污染事件上有所醒悟。那就是,从保障百姓生活生存的问题上认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下大决心、自动自发地搞好环境治理,给百姓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生活生存环境,这才是最大的政治。通过这次水危机事件,我们痛切地再次感受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正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如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都在这一阶段走上了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但就在人们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额首相庆时,主要由世界的一批杰出学者组成的一个沙龙式组织——罗马俱乐部,却在1972年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报告《增长的局限》,警告片面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危及人类的长远发展。但在当时经济快速增长的一片歌舞升平中,罗马俱乐部的报告显然是一篇“盛世危言”,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随后的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却在不断印证着罗马俱乐部报告的警告。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引发了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并催生着新的发展观。  
  [泛读地带]  
  罗马俱乐部与《增长的极限》  
  1968年,正当工业国家陶醉于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随之而来的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时,来自西方不同国家的约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在罗马,共同探讨了关系全人类发展前途的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并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这批人士的聚会后来被称为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正式成立于1968年4 月,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宗旨是通过对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资源、贫困、教育等全球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提高公众的全球意识,敦促国际组织和各国有关部门改革社会和政治制度,并采取必要的社会和政治行动,以改善全球管理,使人类摆脱所面临的困境。被称为“无形的学院”。  
  经过努力,罗马俱乐部的研究小组考察了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星球增长的基本因素,并于1972年出版了一份研究成果——《增长的极限》(TheLimitstoGrowth)。 《增长的极限》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DennisL.Meadows)教授等撰写的,是他们集体研究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其主导思想从该书的副书名“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上一目了然。全书分为“指数增长的本质”、“指数增长的极限”、“世界系统中的增长”、“技术和增长的极限”、“全球均衡状态”五章,从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书中以各种数据和图表有力地证明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并将会继续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该书还指出“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的”,而且,“为达到这种结果而开始工作得愈快,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零增长”是罗马俱乐部发展现的核心。  
  世界发展的走向和中国基本国情的结合,要求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理念下来实施整体健康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尤其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平衡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90年代已经开始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江泽民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抓住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指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以科学理论作指导。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这样的科学理论。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风波的发生,使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有了紧迫感。“非典”刚发生时,胡锦涛在广东视察,讲了这样一段话,“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其中的新话,是一个“观”字,这个“观”字很重要。所谓“观”,就是对事物总的看法和根本认识。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这说明,此时胡锦涛已开始从全局战略高度思考发展问题。  
  [小资料]  
  “非典”  
  “非典”其实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种。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病症的特点而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一般说来,非典型性肺炎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但发生在2003年的以严重呼吸道症候群为表现的致命性传染性疾病,其实并不是医学上通常所说的“非典型肺炎”,而是“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对于这种传染病,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概念也渐趋正确。起初人们认为,致病原因是衣原体病毒,直到20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我国广东医生在与病魔的搏斗中,根据其临床上有发烧、咳嗽、肺部有阴影等肺炎共性症状,但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相比,症状不够典型,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而且有传染性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等特征,于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来命名它,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了其医学名称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TP。但对于这种冠状病毒的来源却始终存在争议,经大量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此种病毒很可能是从野生果子狸、蝙蝠等动物身上传播而来。与人类猎食这些动物的行为有关。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随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胡锦涛江西讲话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提法,第一次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理论界也以极大的热情从各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地探讨。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在2004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科学发展观的概念逐字逐句地作了系统全面的阐发。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全面体现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的,同时也是对其执政治国经验教训的正确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长期探索的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传承和创新。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深刻地解释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这表明,科学发展观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作出了统一的安排。  
  科学发展观深刻解释了发展的价值取向,发展的核心是与人为本。强调必须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对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阐明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有机联系,全面进步、协调推进的总体运动过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经济发展了,如果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那么提高人民大众生活质量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强调全面发展,就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绝不只是经济的范畴,更不能以GDP取代一切。GDP是世界通用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在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保持GDP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但GDP在计算上也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结构和质量、不能反映人们实有的福利水平等缺点。因此,坚持全面发展,就需要着力推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机会平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运筹、统筹兼顾的辩证法,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东部、中部、西部平衡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小资料]  
  什么是GDP?  
  GDP全称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它是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按支出法计算,它等于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之和。  
  在国内生产总值定义中,常住单位的概念对于确定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口径,明确各种的交易的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一国经济领土是由该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组成的。若一个经济单位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之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住宅、厂房或其他建筑物等),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期(一般在一年以上),则称该经济单位在该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在这里,最终成果有双重含义:一是从使用价值形态上看,它包括了一切用于现期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货物和服务,而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货物和服务;二是从价值形态上看,生产过程也是价值的转移过程,生产中耗用的产品(中间产品)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之中,因此,必须在总产出基础上扣除一切中间产品的转移价值,以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制定科学的奋斗目标和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蓬勃生机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发展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的认识,越来越自觉。     四、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发展的丰富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人民群众的观点,批判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观点,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点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来源。列宁在领导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建立工农联盟,正确处理重工业与其他工业、农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几乎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重大问题。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毛泽东在借鉴苏联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等重要论著。他提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他认为,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主要教训,就是没有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所以,他特别强调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各得其所,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这些观点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来源。  
  [经典论述]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还有人不知道我国有六亿人口吗?知道是知道的,不过办起事来有些人就忘记了,似乎人越少越好,圈子紧缩得越小越好。抱有这种小圈子主义的人们,对于这样一种思想是抵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我希望这些人扩大眼界,真正承认我国有六亿人口,承认这是一个客观存在,这是我们的本钱。我国人多,是好事,当然也有困难。我们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都在蓬勃地发展着,成绩很大,但是,在目前社会大变动的过渡时期,困难问题还是很多的。又发展又困难,这就是矛盾。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  
  ——摘自《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2~783页  
  科学发展观更为直接的理论来源,是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关系,是十分明显的。  
  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和重大贡献,是明确提出并牢固确立了我们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战略布局。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正是由于他在这个问题上鲜明和坚定的态度,才使全党真正牢固树立起这个认识。但邓小平所说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他提出的“小康社会”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他曾描述了小康社会六个方面的特征,包括保障人民的吃穿用、住房、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精神面貌、社会治安等。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断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强调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改革能否成功的标准。他还提出了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改革,沿海和内地发展“两个大局”,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避免两极分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他在发展战略,人口资源环境,文化旅游等方面也有大量论述。他经常使用“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这样的概念,“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已的发展”“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这些有关发展的精辟论述浓缩成了“发展是硬道理”这句精华。  
  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阶段形成的。在这个阶段,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逐渐突出,我们党也开始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更加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江泽民讲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江泽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这一重要论断,并多次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他还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如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走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好质量的发展路子;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核心是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两个转变”;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关于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应该说,科学发展观鲜明体现了这些重要理论成果。  
  同时,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还借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发展理论。例如,国外发展理论从“发展=经济增长”,到“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可持续发展”,再到“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的演进;联合国在《新发展观》、《21世纪议程》、《人类发展报告》等文件中提出的“整体”“综合”“内生”的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人类发展理论等,都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提供了启发。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五、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要明确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基础,既要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又要联系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当今世界各国对科学发展的认识和觉醒来理解。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苦苦探寻的首要问题。由于自身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们最初主要是学习和模仿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应该说,苏联模式的某些方面的应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还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中国的国情与苏联毕竟有着很大差别。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因此,毛泽东开始思考如何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56年到1957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谈话》等重要著作,提出了走切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等重要思想和方针。这些都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的成果。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外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实现,特别是党的八大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以及强调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等重要思想没有得到实际地贯彻,我国的发展事实上走了弯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逐步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邓小平强调,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特别是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及实行改革开放、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质量讲效益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方针原则,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提出了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等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实践中,我们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改革开放的新突破,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典论述]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3页“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计。”  
  ——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00年3月12日第1版  
  科学发展观更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直接时代背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实践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重视改善人民生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必须注重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从而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概念。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20世纪末,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又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比如,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时确定的16项检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中,到2002年起码有三项没有达到:农民的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等。这三项指标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中,已经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诸多基本要求,表现为,一是经济目标在“翻两番”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保障、市场体系建设等全面的要求;二是提出了民主、法制、人权等要求;三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四是将生态文明纳入目标体系之中。  
  2.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再次向我们提出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虽然前后只有两个多月,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旅游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业等造成很大损失。当时,随着“非典”病毒的蔓延,整个中国社会人心浮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我国社会发展的滞后性暴露无疑。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研究和部署防治工作,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同时,中央也深切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  
  [典型案例]  
  非典的发生与启示  
  2003年4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爆发,人们害怕染上非典型肺炎,就不敢去餐饮店用餐、乘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和旅游,所以,“非典”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把“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提并论;在加拿大,舆论认为,“非典”事件的影响不亚于伊拉克战争;在全世界,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预言,肆虐东亚和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非典”,正在冲击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信心,将会把原本就比较低迷的世界经济进一步推向谷底。  
  疫情的发生和抗击疫情的艰苦努力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搞好公共卫生、教育等各方面工作,要把对人的关爱放在我们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这说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即“五个统筹”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90年代已经开始认识到。2003年初“非典”的发生更加突出地暴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即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这在卫生事业落后这个最薄弱环节上突出表现出来。另一个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因为卫生事业落后突出反映在农村,“非典”控制的难度也主要在农村。对这两方面的问题,胡锦涛在总结抗击“非典”工作的讲话中说得很清楚,他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并切实抓好的工作中,第一个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第二个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非典”从好的方面可以说它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使我们对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有了紧迫感。因此,在抗击非典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可见,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综合来看,在当前这个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二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根本改变;三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十分突出;四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繁重;六是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七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八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要求更高;九是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十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不利因素需要面对。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所以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科学发展观从实践中来,有着坚实的时代基础,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科学发展观也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40年代,在饱受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灾难之后,海外殖民扩张被世人抛弃,加快经济增长成为各国的共识,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开始盛行。但是,在传统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导致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社会两极分化、失业增加、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经济增长却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问题的。到1970年代中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出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可持续发展概念开始逐步确立。伴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以人为中心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得以在实践中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所推崇。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和宽广胸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放到世界大局中去考察。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从更广阔的世界背景中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各国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同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出现,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摩擦明显增多。这种国际局势为我国加快发展和推进改革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六、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意义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科学发展观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它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重要思想,坚持和丰富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和未来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纲领;它对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作出了新概括,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生动体现。  
  2.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系统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发展的目的上,它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强调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发展的方向上,它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向前推进,体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发展的要求上,它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强调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途径;在发展的依靠力量上,它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统一起来,强调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厚基础和力量源泉;等等。同时,它在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标准、发展的环境等问题上也都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必将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3.科学发展观为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创新了党的执政理念,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基础;它强调科学发展,突出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这一关键环节,进一步指明了党执政的根本任务和途径;它强调求真务实,突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指明了党执政的根本准则和要求。同时,科学发展观还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强调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人有远虑,则无近忧  
  [经典言论]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泛读地带]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你若有心去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  
  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可以说是一部划时代的绿色经典著作,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由于它的广泛影响,最终使剧毒杀虫剂停止了生产和使用,其中包括曾获得诺贝尔奖的DDT等。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虽然这些剧毒杀虫剂已从生产和使用的名单上被清除,但人们却仍不得木依赖其他农药来维持粮食产量的提高,有些地方,包括中国某些地区,人们至今仍在非法地生产和使用着被禁止使用的农药。据统计,发展中国家由于农药使用不当而发生的死亡事故每年都有上万起,约有150-200万人急性农药中毒。《寂静的春天》在阐述了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的同时还告诫人们:关注环境木仅是工业界和政府的事情,也是民众的分内之事。  
  本单元思考题:  
  1、如何理解发展以及发展观?
  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什么?
  3、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区别是什么?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5、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6、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辨析这一观点。
  7、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异同有哪些?
  8、科学发展观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9、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二字的含义?
  10、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11、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12、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13、请结合《寂静的春天》一书,谈谈科学发展对整个人类生存的意义。    第二单元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奋斗,我国的各项事业包括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中国人民,以更加的自信和自强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的目标迈进,标志着我们开始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来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优等生”的地位;“嫦娥一号”遨游太空的矫健身影,彰显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提升;免征农业税,使我国亿万农民彻底告别了几千年来“交皇粮”的历史,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环境稳定,人们的创造活力被空前释放;社会主义的中国生机勃勃。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不仅善于打碎一个旧世界,也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建设新世界的法宝。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正轰轰烈烈地建设一个新世界。本单元将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问题展开,通过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这一主题,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一、发展是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在认识上的深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之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量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更把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作为共产主义的重要标志。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围绕如何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轴心,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全面思考,提出了许多震聋发聩的新观点。列宁认为要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1923年在他去世前口述的《论合作制》一文中,列宁指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他紧接着说:“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去了。”鉴于俄国社会主义基础条件的落后和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列宁不仅提出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管理经验和技术的思想。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种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管理方法、管理经验、管理制度等等,资本主义可以用,我们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因此,苏维埃国家除了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外,还一定要用资本主义的破碎砖瓦来建设共产主义,依靠大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成就和资产阶级专家,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往来,否则就会给共产主义带来无穷的祸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建国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把技术革命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由于我国的经济条件,技术改革的时间,比社会改革的时间,会要长一些。” 1858年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最先阐述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他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又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他一再强调说,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江泽民坚持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并把它运用于执政兴国的实践中。多年来,他一直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尤其要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他认为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他多次指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他还特别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相关链接]  
  国际媒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  
  美外交决策层内传阅的重量级刊物《外交》杂志在2008年1、2月合刊号上专门论述中国。“中国的崛起无疑是21世纪上演的伟大戏剧之一。中国非凡的经济增长和积极的外交已经改变了东亚,而且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将有更大的增长。”  
  法新社在其年终特稿《中国处处呈现崛起迹像》中认为,“奥运会将给北京的经济和政治带来一个全新突破,将成为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一个跳板,几年来中国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巨大国际考验的到来。”  
  法国《世界报》1月4日发表的题为“如果没有中国,我们该怎么办”的文章指出,对世界经济来说,中国是一种恩惠,“中国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韩国《中央日报》策划的新年中国特别报道在引言中说:“中国崛起是2008年的话题,以2008年为起点,地球村将以中国为中心运转。”  
  本单元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发展问题有何相关论述?
  2、如何发展是硬道理?
  3、“发展是硬道理”与“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有何区别?
  4、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各个阶段又有何特点?
  5、如何辩证地看待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6、如何理解经济发展中的“又好又快”和“又快又好”?
  7、请谈一谈,您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看法。
  8、在当代中国,如何理解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9、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0、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科教兴国的涵义是什么?
  11、谈谈您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解。
  12、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什么影响?
  13、怎样认识青年及大学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14、“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是什么?
  15、请谈一谈您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6、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何新的论述?  
第三单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代表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同时更鲜明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说,发展不仅仅是为了GDP数位的攀升,不仅仅是为了综合国力的增强,更是为了“民生”福祉。发展的高速度,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代价。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大众。可见,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正是这一核心的确立,使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路线“国富民亦富”、“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追求变得眉目清晰。那么,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怎样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怎样在科学发展中体现以人为本,怎样认识以人为本与青年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正是我们在本单元中将要阐明的主要问题。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说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以人为目的的,是以人类的彻底解放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把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明确规定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革命,同样首先以人民的解放为己任,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并且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地写在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小康之路,并且提出了要教育全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江泽民进一步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基本思想,在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他深刻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则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这些都充分说明,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到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莫不以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为根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以更加简洁概括的语言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这里,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如费尔巴哈早就提出过的脱离了社会而孤立存在的、抽象的个人,而是有特定含义的人,即在现实当中存在的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具体的人。也就是说,应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并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具体说来,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劳动者、建设者和参与者,主要指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也包括其他社会新阶层的人员,即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同时,提出“以人为本”的另一个含义,就是从价值观的高度提出,要从根本的价值取舍上来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与神、与物相比,人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关注的。  
  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念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念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增长,它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这种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其实质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为本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发展经济、促进GDP增长,但它更加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和GDP的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在坚持全国人民改变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本单元思考题:  
  1、请谈谈您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
  2、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3、请问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
  4、为什么说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旧发展观的扬弃?
  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包含哪些群体?
  6、结合新世纪的新情况,谈谈您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解。
  7、请谈谈您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理解。
  8、请谈谈您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解。
  9、为什么说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10、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11、怎样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2、怎样在科学发展中体现以人为本?
  13、怎样认识以人为本与青年健康成长的关系?
  14、您认为学校怎样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
  15、青年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单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30年持之以恒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多亿中国人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是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怎样应对这一个又一个重大挑战,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0多年来在发展观上的历史性突破,它为中国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单元将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向青年和大学生朋友们作一个全面的介绍和评述。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进行了艰辛探索,从多快、好省的发展到发展是硬道理,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简言之就是注重发展的科学性,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总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经济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以及其他一切方面发展的基础,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极大增长了社会的物质财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在同时,也出现了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发展问题,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环境等方面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克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避免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其重点就是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凸现的社会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协调互动。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的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水、土地、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根本上改变资源过高消耗、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加剧破坏的状况,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小资料]  
  何为绿色GDP?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上述基本要求,必须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有人认为,全面发展就是不要重点的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平均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现阶段什么都别干。对此,我们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的发展,而是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全面发展是以重点发展为基础的,没有重点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全面发展。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发展的重点,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也都必须追求全面的发展。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首先提出并实施了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后来又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政策。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也说明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要求全面地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通过协调、平衡达到各得其所,而不是简单地在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富裕人群和贫困人群之间进行平调。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如果其中某些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我们讲城乡协调就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区域协调是构建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里绝对没有要“一刀切”、“齐步走”的意思,而是着眼于弥补薄弱环节,为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如果仅从理论层面上来说,没有人会反对可持续发展,但是一涉及到具体发展的问题,有些人就认为这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既然如此,干脆就什么都别干了,这样保证不会破坏环境、不会浪费资源。然而,可持续发展观的原意并非如此,它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同时又能为明天的发展提供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  
  总之,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对怎样发展作出的新的科学回答。全面、协调、可持续既是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发展的科学轨道。坚持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  
  本单元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有人认为“全面发展就是不要重点的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平均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现阶段什么都别干”。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方法的?
  4、有人认为“统筹兼顾”就是“搞平均主义”。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观点的?
  5、什么是“五个统筹”?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什么?
  7、什么是社会建设?中央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社会建设?
  8、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9、统筹城乡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如今为什么要“统筹区域发展”?
  10、谈谈您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1、当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2、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13、请谈一谈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
  14、如何正确处理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15、实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重要影响?
  1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局部与整体、长远与短期利益的关系?
   
第五单元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英国《金融时报》近期的一篇评论说:“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它是否能继续以迅猛的速度增长,中短期而言,几乎可以肯定会是这样。真正的问题在于它是否能够换一种方式增长……”当代中国已经找到了有别于西方、有别过去的发展之路。当占人类人口1/5的中国选择了科学发展,它决定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明天,还将影响世界的未来。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的论述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而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更是众望所归,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我国到2020年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那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高扬科学发展的旗帜,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本单元将围绕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向青年和大学生朋友们做一个全面地介绍。  
  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  
  由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共同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仔细观察一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就不难发现,我们总是依据一定的事实和观念来选择行为和判断是非的。在人们各种各样的行为选择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其实是人们不同的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在判断某种行为或事物有无意义、有无价值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而在一系列价值观念中,那些居于主导地位的、被社会大多数人认可并发挥重大影响的若干价值观念集合起来,就构成了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我们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根本的价值准则。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一个支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动摇甚或失去这种核心价值,就会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失去社会进步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正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当然需要有一个被社会大多数人群都应该认同、倡导、遵循、践履的价值体系,作为团结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支柱和价值信念。  
  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以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人们思想和生活行为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了某些人群社会价值观的模糊甚至混乱,在社会生活中确实出现了不少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界限完全被模糊甚至被颠倒了。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大行其道;某些人对背信弃义、见利忘义、蔑视崇高、亵渎高尚的言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严重毒害了社会风气特别是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十分迫切地需要我们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部位作出清晰的界定。在当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再次明确地向世人展现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但也有人提出疑问: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产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呢?其实,一种理论要不要坚持,不在于产生的时间长短,而是决定于它正确与否。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因为它是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证明了的科学理论。1920年,列宁在谈到俄国布尔什维克是如何艰难地寻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时,说过一段饱含感情的话语:“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的痛苦与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用列宁的这段话来形容中国革命的历程,同样是再贴切不过了。为了寻求强国富民之道,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也曾多次多方面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包括改良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思潮,它们也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扮演过流行的主角,但最终都失败了,都被历史所淘汰了。在无数的失败和教训中,中国人民同样是“饱经苦难”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旗帜上。8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国人民从近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摆脱苦难,建设强国之根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2.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四渡赤水、兵临贵阳、突破乌江、飞夺芦定桥、过雪山草地……置身于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展,穿越70年历史的风云,去感受我们的前辈们那坚苦卓绝、英勇无比的史诗般的伟大创举时,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也多次强调这一点,他指出: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科学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永远是照耀人类历史前进的灯塔和不竭的智慧源泉。  
  如果把生命的历程比作从此岸划向彼岸的一次航程,那么理想和信念就是导航的罗盘和不落的风帆。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共同奋斗。  
  3.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1964年10月16日,中国罗布泊沙漠的深处,骤然升起了一颗人造的“太阳”。它那炽热的光焰和腾起的烟云向全世界宣告:近代以来饱受过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从血泊与烈火中挺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拥有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强大武器。人们不会忘记,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在大漠深处,我们的研制者们住着简陋的工棚、迎着漫天的黄沙、吃着粗茶淡饭、使用着落后的计算工具、从事着最高精尖的科学研究。终于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两弹一星”的成功,正是我们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尤其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历史条件下,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早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比较了各个文明古国的发展史之后就曾断言:“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 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地走到今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着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发展的,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还必须和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年古训,有了代代崛起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仁人志士,有了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有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有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具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即人们基于某种道德价值选择而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或羞耻感和屈辱感,将决定着这个社会主流的思想文化选择和道德行为的发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这个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总是有着强烈的荣辱感。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总有一份情感让我们泪流满面。从2003年的春天起,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大型系列活动。在入选者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人民公仆牛玉儒、女公安局长任长霞、青年志愿者徐本禹、奥运冠军刘翔……当红纱翩然而落,人们无不为之感动、为之骄傲。由此折射出的我们这个社会所应有的荣辱观,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七大规划了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迫切需要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凝聚人心,促进发展。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学生和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扬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风帆,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航船破浪远航,通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