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都vs卡卡西:王占阳、古三月:清朝在“头等强国”呼声中覆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11:44

古三月:清朝在“头等强国”呼声中覆灭

    清末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清末新政”让当时全世界看到了一个重新崛起的头等强国。同时期崛起的日本,当时有一种思潮:“清国通过改革日益强大,如果再不下手,将永远失去挺进大陆的机会。”不止是日本,西方诸国都认为“清末新政”进步神速。(我在高校讲这段历史时也说:西太后十年改革开放,成效卓著。——王占阳) 

  这个延续了200多年的王朝,为什么在一片“头等强国”的叫好声中最终覆灭?有专家说,辛亥革命之前此起彼伏的群体性事件,导致了清王朝灭亡。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清末每年群体性事件(史学界的传统称谓是“民变”——王占阳)是一万起,而我们今天,每年群体性事件八万起。两者比较,清末一万起民变并不算多,怎么说亡就亡呢? 

  李宗仁有一次回忆起当时的景象:“我当时是学生,觉得‘清末新政’时期一天比一天好,蒸蒸日上。”清史学者也有这种感觉,当时有不少西方传教士长居中国几十年,其目的是在清国当一份官差,谋一个官爵,以披戴清朝官服为荣耀。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经济、军事、教育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都很大,改革措施和步骤有条不紊,都有具体的时间表,甚至比我们今天的改革更有效率。比如司法改革,整个司法系统、审判系统、监狱系统跟国际接轨,而且在辛亥前颁布了新的律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套东西做好,可见当时新政的效率之高。 

  行政改革的力度更大。清朝把中国传统科层制:吏部、刑部、礼部、工部,改成当时国际通行的外交部、陆军部、海军部、工商部。地方自治也卓有成效。“清末新政”时期的社会治安远远好于民国,地方乡坤们自觉地把治安管起来,很有序。 

  清末各省成立了咨议局。这个局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意机关,对地方督府有很大的反制作用。中央后来进一步明确预备立宪,这是朝廷自己革自己的命,准备于1912年限期立宪。这么大一个事情,皇帝和朝廷有共识,有时间表,但没想到1911年就完了。 

  再看教育改革。废科举、建学堂、官派留学,新式教育成为国策。当时有国立的西式学校,大学、中学、小学都有。也鼓励民间创办,不像我们现在的教育,国家全包了,基本上被国家垄断。那时教会可以办、私人也可以办,整个教育改革还是有规模的。 

  军事改革做得更早。淘汰旧军,编练新军,把以前的八旗、绿营、勇营,全部变成巡防预备营或淘汰掉。从制度、编制到训练方法全部都是西式的,要求各省都要编练新军。没有这项改革,就没有后来的淮军和湘军。 

  在遭遇境内外敌对势力围攻和民族危机全面爆发的情况下,在那样一个环境中能这么走,显示出清朝政治领袖的改革勇气和魄力。清末新政几乎没有出什么乱子,官民有普遍共识:不改革就完蛋,洋毛子比我们强大。1911年清朝垮台的时候,并不是它最失民心的时候,老百姓对它的感觉还不错。 

  搞得不错,为什么稀里哗啦地就完了呢?1908 年光绪皇帝和西太后相继逝世,这是一个转折点。两娘崽死后,3岁溥仪当皇帝,实际由“孩子他爸”载沣当家,载沣当年也才25岁,像我们今天80后出生的孩子,要他来管理一个国家,什么阅历都没有,生在深宫,不谙世事,清末新政还能搞下去吗? 

  一朝君主一朝臣,新皇帝上台之后,一大帮贵族公子哥跳出来开始收拾人,也就是当年骑马遛鸟的那帮人。首先把汉人的权力给收了,把当时公认的能臣袁世凯赶走,陆军部交给荫昌,他是公认的一个饭桶。军权和中央各部委大权全部揽过来,成立了“皇族内阁”。 

  这个“皇族内阁”大失人心。内阁共有11个人,9个是满人,其中5-7人是皇族。这还了得?地方政府就发起请愿,一拨接一拨,大多是地方士坤。这些人想通过立宪运动,跟满人政权分享政治权力,扩大发言权,没想到新皇帝上台后搞出这样一个“清一色”的内阁。 

  更绝的是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太平天国以后,湘淮军迅猛崛起,地方势力(也是汉族势力——王占阳注)抬头。这种势力早就让清朝统治者坐立不安。1905年之前,地方政府拥有开矿、修铁路权,这次要收归中央政府,收归国有,这样地方政府的“财路”被中央切断。于是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虽然当时四川人修了几年铁路,一寸铁路也没建成,修路的钱被人拿到上海炒债券去了,亏了。于是,四川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一场运动,没想到这一运动开启了清王朝覆灭的序幕。(本文援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的观点) 

  不知道是历史在调戏我们,还是我们在调戏历史。当我们醉心于“头等强国”的时候,历史却以一种近乎猥亵的姿势,在我们性感的屁股上狠狠地抽上一巴掌。  

    [王占阳点评:(1)从人心和群体性事件角度看,现在比清末危险得多。(2)清朝主要垮在满汉矛盾上。在这方面,现在比清末安全得多。(3)满汉矛盾导致无能政府和皇族内阁,后者是直接原因,也是深刻教训。(3)下层的群体性事件与上层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满汉矛盾)相结合最终造就了革命形势,导致了“头等强国”的突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