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莲裙子要剪掉吗:茶叶生产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23:33
茶叶生产技术    

第一节  无性系良种茶园栽培技术

㈠ 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
1、品种选择:以下是我县已经引进的一些全国良种特征特性介绍
⑴龙井43号:由中国茶叶研究所选育,专门生产龙井茶而培育的品种。茶叶大小适中,白毫少,发芽较早,内质好,适制扁形茶。
⑵乌牛早:发芽特早,产量高,抗逆性强,制眉茶品质好,可作为搭配品种,不宜大面积发展。
⑶福鼎大白茶:芽叶显毫,内质较好, 发芽稍早,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适应范围较宽。
⑷福云6号:芽叶稍大,显白毫,发芽早,产量较高,但成品茶味稍淡,抗寒性稍差。
目前无性系良种的品种较多,在一个地方如何选择品种,必须根据自己生产的茶类和土地条件而定;一般来说,土地肥水条件较好,生产扁形茶的地方,宜选择浙江品系如龙井43号;缓坡地和生产卷曲形或毛尖类茶的地方,宜选择福建品系如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品种等。
2、苗圃地的选择和整理
⑴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条件好、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耕地为苗圃地。
⑵整地作好苗床:地块选定后,先进行一次深挖,深度25—30cm,打碎土块,拣净石头、树根、草根等杂物,而后整理成宽90—100cm,高15—20cm深的苗床,苗床上的土必须全部过细筛,床面中间稍高,以免积水,抚平的床面要用木板拍压落实,苗床之间应设30—40cm(1尺左右)宽15—20cm的排水沟兼走道。
⑶消毒处理:作好的苗床,用2%的多菌灵(100斤水兑2两多菌灵,搅匀)多次喷洒,让苗床充分湿润。
3、插穗的选择与剪取
⑴插穗的选择:插穗必须选用“半木质化”的枝条。其标准是:所选枝条的2/3已由绿色变为棕红色;腋芽饱满。为了促进技条半木质化形成,可提前摘下枝条顶芽,以尽快达到剪枝的要求。凡选用扦插用的枝条,必须是母树经过重修剪后形成的枝条,生产园树冠上形成的枝条不宜作扦插枝条。
⑵插穗的剪枝:枝条剪回来后,扦插 前再剪成插穗。标准的插穗要求一个短节间带一张叶片和一个腋芽,长度3cm左右,通常一个节间剪取一个短枝;如节间短,可两个节剪成一个短枝,并取掉下端的叶片和液芽,保留上端的叶片和腋芽,留叶须完整。剪枝时,剪刀要锋利,剪口要平滑,短枝上端的剪口距离叶柄2—3mm,比照叶片相同的方向剪成斜面,下端的剪口要与上端的切口平行。插穗应边剪边插,不要存放太久, 影响成活率。4、扦插
⑴扦插时期:我县宜选择在6至9月,以这个时期扦插发根快,成活率高,刚好满足第二年建园要求,合格茶苗的出圃率高。
⑵株行距:扦插前三、四小时将苗床充分喷水, 苗床充分湿透,晾到不沾手时,即可扦插,行距一般7—10cm,株距2—3cm,(以叶片互不遮迭为宜)。
⑶扦插的方法:一般采用斜插(呈45℃ 角),边插边用手指将短枝附近的土壤轻轻压实,使短枝与土壤紧贴,以利发根,插穗上的叶片要顺向一边,并使叶片稍稍离开地面,以露出叶柄为度,插后立即洒水(多菌灵消毒水)一次。
⑷覆盖:扦插后的苗床立即用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搭棚覆盖,遮阳棚中间高1.5尺左右。
5、苗圃的管理
⑴浇水: 插后10天内晴天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浇一次;20—40天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40天后,要保持苗床墒情充足, 新稍顶芽不萎凋,天阴或天凉时,少浇或不浇;浇水要掌握水量宜少不宜多,水滴宜细不宜粗的原则,不能用浑浊水和污水淋浇。
⑵施肥:扦插10天后,插枝基部开始愈合,即可喷施0.2%(100斤水加2两)浓度的磷酸二氢钾,以后每隔10天左右喷施一次,喷施可结合喷水进行,直至秋稍停止生长,第二年春季芽萌发时再继续进行。
⑶越冬;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搭置小拱棚,用0.08mm厚的农用薄膜覆盖,棚中心高度为70厘米左右,薄膜不应触及茶苗顶部;搭棚后应加强管理,做好防雪防风工作,期间遇有10℃以上连续晴天应适当浇水,并定期(一般为中午)揭去两端的薄膜以通风散温,使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当棚温超过30℃时应及时揭膜散热。
⑷炼苗:用薄膜覆盖的茶苗,一般在3月上旬开始萌动,抽发新梢,但由于在保温条件下,比外界茶树萌发抽梢要早,对早春的多变气温难以适应,因此,要及时揭膜,一般白天全揭,晚上只揭两端,以锻炼茶苗。到外界气温稳定的时候全揭去薄膜,这时尤其要注意“倒春寒”出现时的茶苗管理。
⑸幼苗管理:苗圃幼苗管理主要做好除草和施肥。除草要掌握在小草时及时清除,以免草根拉动茶苗;施肥仍以速效肥料如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为主,要掌握少量多次。
⑹出圃移栽:茶苗经过一年多的抚育,苗高达到20—30厘米,就可以出圃移栽;出圃时起苗应先用锄头掘松,然后逐行起出,如果土壤干燥,起苗前应浇水,使泥土附在根部,并以便起苗时少伤根多带土,提高栽植成活率。
㈡无性系茶园建立
1、选地:应以平地或缓坡地为主,土壤微酸性适宜种茶的地块。土层瘠薄、坡度较大,呈碱性反应的地块不宜建无性系茶园。
2、整地:一般采用抽槽整地,槽深60厘米,宽80厘米。
3、施肥改土:施足底肥是实现持续高产的基础性工作。一般每亩施3000至5000斤秸杆,应截短混施槽的下部,槽的中部混施400—500斤饼肥/亩。
4、选苗:必须采用一年生健壮茶苗,禁用2年以上茶苗和有严重病害的茶苗,茶苗高度应达到20厘米以上。
5、栽植方式:现推广的有两种栽植方式;一种是双行密植,大行距150cm,小行距30cm,株距25—30cm,双行密植的优点是成园较快,投产早,但后期茶园管理不便。另一种是单行栽植,行距150cm,株距15—20cm,优点

是便于管理,高产年限稍长,不足的是早期成园稍慢,但加大用苗量也可弥补。现单行栽植居多,坡地应采用单行栽植,每窝栽植株数1到3株即可,每亩用苗量3000—6000株为宜。
6、植苗:我区一般都应以秋季栽苗最好,成活率高,容易 成园。要精细栽植,浇足水份,栽植后应留够15厘米剪去上部枝条,茶行两旁铺草,防寒保湿,利于成活。
㈢无性系茶园管理
1、苗期管理:加强苗期管理的主要目的,一是培养壮苗、全苗;二是培养丰产树型。
⑴勤除杂草,抗旱保苗。幼龄茶园行间空隙大,容易生长杂草,与茶苗争水争肥,要注意及时清除杂草。无性系茶苗由于没有主根,根系分布较浅,它的弱点就是抗旱能力差,定植第一年的伏旱时期尤其要加强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茶行间全面铺草(如稻草、玉米杆),有条件的地方要注意做好干旱时期的灌水,保持土壤墒情。
⑵适时追肥:追肥要以速效肥料为主。定植第一年亩施尿素30—40斤,分春茶前和夏茶前两次施入,春季占30%,夏季占70%;定植第二年亩施尿素50—60斤,分春茶前和夏茶前两次施入, 春季占40%,夏季占60%。
⑶及时定剪。第一次定型修剪放在定植第一年春茶后进行,离地15cm(6寸)剪去主杆,留住侧枝,若栽植时茶苗高度均达到20cm以上的合格苗,栽植时已经离地15cm修剪了的就不再修剪,第二次定型修剪在定植的第二年春茶后进行,用篱剪离地35—40cm剪去树冠上部的全部枝梢,接着秋天进行一次轻修剪,即离地面45—50cm剪去上部嫩梢,第三年可正常投产。
2、投产茶园管理
⑴施足底肥。一般茶园每年每亩施尿素80斤以上,亩产干茶越多,施肥量应相应加大,春、夏、秋施肥宜采用5:3:2的比例,适当补充一定的磷肥。
⑵合理修剪。无性系茶园每年秋末都要进行一次轻修剪, 保持冠面齐整,促使茶芽发育,每隔3—5年实行一次深修剪(即剪去树冠面上部10—15厘米枝梢),以控制高度。
⑶合理采摘。采摘上要坚持标准采、及时采、分批采的原则,宜采取春茶嫩采,夏茶多采,秋茶勤采的方法,保证丰产丰收,增加效益。


第二节  茶园规范化管理

一、常规茶园规范化管理技术
茶园除草,主要是为了疏松土壤,调节土壤通透性。减少虫害,消灭杂草,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以利茶树生长。除草应“除早、除小、除了”。锄草深度一般为10cm左右,行间宜深,树冠下根际处宜浅。
1、春锄:主要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消除杂草,配合施肥,促使茶芽提早萌发,时间一般在2 月中旬至3月中旬。
2、夏锄:春季采摘后,土壤板结,加之夏季杂草生长茂盛,应在春茶采制结束后立即进行锄草,结合施肥,促进夏茶萌发,时间在5月中、下旬,高山茶区可在6月底前完成。
3、秋锄:夏季气温炎热,杂草生长快,为消灭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应及时锄草,配合施肥,促进秋茶萌发,时间在7月中、下旬进行。
4、深挖:是改善土壤深层结构,扩展茶树根系生长空间,实现根深叶茂的重要生产环节,深度为20—30cm之间,深埋杂草,配合施入基肥,时间在10—11月进行,每间隔l一2年深挖一次。
5、铺草: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控制茶园杂草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土壤肥力。时间在5一6月上旬,第二年春结合施催芽肥将草翻埋土中。铺草厚度5—10cm ,亩用量20担左右,坡地茶园要把草扎成束,按坡向一束一束地放,并用土块压实,平地可散铺。
二、茶园施肥
茶树需肥有四个特点一是需肥的持续性,在生产茶园里,一年中,一半以上的时间在不断的采茶,大量消耗茶树体内养分,必须不断的靠施肥来补充;二是需肥的集中性,茶树在年生育周期内,几个相对的休眠期和生长旺期轮回交替,尤其是生长季节里幼嫩芽叶萌发相对集中,采茶后,茶树突然失去养分,因此要集中施肥.三是需肥的阶段性茶树在不同的年生育阶段,按肥料N、P 、K 三要素在数量上各有不同的要求。四是需肥的多样性,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以三要素为主体,微量元素,对其生理作用重要而不可缺少的。茶园施肥分为土壤追肥、叶面喷肥和基肥三种类型。基肥主要指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堆肥、沤肥、沼液、绿肥和腐熟饼肥等,追肥主要以氮、磷、钾三要素为主的速溶性化学肥料。但要注意被确定为有机茶生产基地的茶园,不能使用化学肥料,只能限定施基肥,配方肥料和指定的茶树专用肥。
1、追肥:追肥一般在春、夏、秋三季结合锄草,时间:春追肥在2月下旬一3月下旬前,夏追肥在5月上旬或下旬,秋追肥在7月中、下旬进行,追肥量可按全年施肥量的50: 25:25比例施入,普通常规投产茶园年施用尿素每亩80一150斤,按照N 、P 、K 三要素配方施肥,比例为3:1:1。
2、根补追肥(叶面喷肥):特点是肥料利用率高且经济合算,与茶树的病、虫害防治、灌溉相结合,补充茶树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喷肥时将叶面、叶背都应喷湿,时间阴天或晴天的清晨或下午进行,若与农药混合,必须与化肥性质一致喷肥浓度均按照肥料类型和说明书配制。
3、基肥:多以缓效性有机肥为主,有机肥营养成份全面,分解缓慢,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的腐殖质,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与速效肥料混合使用,效果更为显著,时间:结合秋季深挖进行。亩用量农家肥50担或饼肥300斤,磷、钾肥各50斤。
4 、方法:
施肥的深度、位置、视肥料类型和树龄不同要灵活掌握,原则上以树冠为沿垂直向下开沟,树龄小离根际近,施肥深度浅;树龄大离树远,施肥深一些。施肥分为条施和环施二种,平地投产条线茶园应在行间开沟,坡地投产条栽茶园应在茶行的上方开沟,坡地丛栽茶园在茶树根部上方开半园环形沟,施基肥,沟深20一30cm,沟宽20cm ,施速效肥料深度为10cm左右,幼龄茶园施肥要稍浅一些。
5、种植绿肥:是有机茶生产广泛采用的农业技术措施,常规茶园也应推广使用,种植绿肥以冬季绿肥最好,一是冬季茶树停止生长不与茶树争夺水、肥;二是冬季茶园行间农事活动少,人为践踏损伤小,推荐冬季绿肥的品种有紫云英、首信、菩子、满园花、蚕豆、豌豆等。春夏种植的绿肥有猪屎豆、石决明、田菁、柽麻、槟立、饭豆等,翻埋压青时间掌握在开花盛期至结荚期的茎杆半木质化前进行,种植绿肥对改良土壤和提高茶叶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茶园修剪
1、定修剪:幼龄茶园第一次定型修剪当苗高达25cm时,并有2个分枝,离地面高15cm全部剪去;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第二年离地面高30cm全部剪去;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三年离地面高45cm全部剪去。
2、轻修剪:投产茶园常用的一种周期性修剪.是在定型修剪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和控制茶树高度,增加分枝,扩大树冠,提高茶芽密度,促进新梢强壮保持合理树型。主要剪去'鸡爪枝",冠面突出枝条,受冻枝梢,病、虫枝及细弱枝,轻修剪的深度在原剪口基础上提高3一5cm,每年应轻修剪一次
3 、深修剪:茶树经过多次轻修剪和采茶后,树冠上枝条过于密而细弱,为更新冠面土的枝条,在原有修剪基础上进行较深的修剪,使枝条育芽能力继续提高.在修剪时要剪净“鸡爪枝”,病虫枝和细弱枝,复壮树势,重新培养树冠一般深修剪剪去树冠面10一15cm为宜。
4、树冠形状:茶树修剪冠面的形状分为水平型和椭园型(弧形)两种,实现机械化采茶的茶园应依据采茶机的机型配套确定,冠面为弧形的产量最高。
5 、修剪器具及注意事项:
第一次定型修剪时应使用弹簧剪,第二次轻修剪和深修剪均用篱剪修剪。修剪时剪口要平滑,以免枝条撕裂发霭枯死影响发芽。未成年的幼龄茶园和深修剪的茶园要避免强采强收,要合理采茶,采高留低,采强留弱,采顶养侧,采大留小。
四、茶园间作
间套的作物不能与茶树争水、争肥,没有共生的病、虫害,可选择乔木型、半乔型的林木和灌木型的果树间作,也可选择矮干豆科作物或种植绿肥,密度力求合理。离茶树根际要保持在33cm以上。杜绝高杆农作物,这种作物生长旺期与茶树争水、争肥矛盾突出。树木间套是建立生态茶园的最佳选择,要在专业人员制定规划后指导进行间套。
五、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主要采取及时分批多次采摘,适度修剪.勤除杂草.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运用放养天敌、灯光诱杀等物理、机械方法防治,结合使用生物制剂防治,严禁使用剧毒和高残农药。
六、茶叶采摘:
1、采茶作用:通过采摘、解除了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打破顶端优势,人为地缩短了新梢生长过程,迫使茶树体内养分输送方向使侧芽获得较多的水分和养分.加速分化生长。成年茶树采茶与留养要结合进行,采茶必须考虑留叶,留叶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鲜叶。
2、合理采茶:能不断促进新梢的萌发,保持茶树旺盛生机,在投产茶园中能不断取得高产优质的效果,按制作茶类的需要,根据茶树不同生育阶段来确定。因时、因地、因树、因枝制宜地采摘茶叶,掌握以采促养、以养保采、采养结合,最质兼顾的原则。
3、采茶标准:制作茶类不同对鲜叶要求标准也有差异,归纳起来有三种标准:
①细嫩采:从茶树上采下的单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细嫩原料一般适宜制作特种茶(名茶)。
②适中采:新梢芽长到一定的程度,一般是展开3一4片叶子时,采下一芽二、三叶的芽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此类原料适宜制作普通炒青茶。

③粗老采制作特种茶,待新梢充分成熟,顶端形成驻芽,然后采下驻芽二、三叶到驻芽三、四叶,如制作乌龙茶、黑茶等。
4、采茶方法:
①打顶采:是针对幼龄茶园和低产改造后茶园的采摘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打顶护边、采高养低、多留少采,轻采养篷”的原则,一般幼龄茶园在第一次定型修剪前,严禁采茶,经过第二次定型修剪后,满2一3年可适当打顶采,台刈和重修剪的茶树,当年严禁采茶,第二年打顶采茶,到第三年可留叶采茶。
②留叶采:青壮年茶园和当年深修剪的茶园,包括低产改造后刚投产的茶园在春季采摘时留二片叶或一片叶,夏季采摘留叶,秋留鱼叶,继续蓄养树势。
③留鱼叶采:丰产期的茶园,在采茶时只留下鱼叶在新根基上 ,供下轮萌发,采茶时切勿搬鸡大胯或带鱼叶,以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二、良种茶园规范化管理技术
1、越冬管护:良种茶苗移栽后当年冬季来临前,要采用农膜搭建小拱棚覆盖进行越冬,选择稻草、秸杆铺草10cm厚,铺草要夹裹茶苗,铺草后用土块压实、防止大风吹散,第二年春气温达到10—15℃及时掀开覆盖物,以防烧苗。
2、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凡建立高效茶园的地块,四周生态条件尚好的,实行封山育林,予以保护;凡在公路主干线50米以内的高效茶园应建造乔(木)、灌结合的生物隔离带,高效茶园的主沟旁、河道边栽植垂柳、杉树或香樟等。10亩以上成片茶园应在园内设置立体林,以桂花、茶花、柑桔、枣树、棕树等常绿或经济林木为主,进行茶林、茶果、茶花间作营造立体式的茶园生态环境。
3、合理间作:良种茶园严禁间套高杆农作物,间作应选择育苗类和矮杆豆科作物,以黄豆、花生、洋芋为宜间作物穴距茶苗根颈部33cm以上。间作物的密度应以间作物在生育盛期能保证茶苗通风、透光为宜。一般在行间空地间套育苗类2行,豆科类,油粮类1行。
4、勤锄杂草:良种茶园,要及时勤锄杂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良种茶园草荒后与茶苗争水、争肥、争光,滋生病虫害,影响茶苗正常生长。
5、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定植后离地面15cm以上全部剪去(修剪时注意不能带松茶苗);第二次定型修剪在定植后第二年10月底离地面30cm以上全部剪去。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三年10月份离地面45cm剪去。
6、修剪:茶树生长到第三年秋离地面60cm进行一次轻修剪,从第四年开始投产后按成龄园进行轮回式的轻修剪和深修剪。
7、合理施肥:茶苗栽植后第一年以保苗为主,五月底前切勿施肥,从六月份开始施肥直到八月底止,每月施肥一次,每次将人粪尿按1:4比例稀释,每亩施稀释粪液50担。八月份施肥时,每亩加入茶树专用肥5公斤混溶稀释液中一并施入。定植第二年每亩分三次施入茶树专用肥30公斤,春茶萌动前施入15公斤,夏、秋分两次施入15公斤。定植第三年分三次亩施茶树专用肥40公斤,定植第四年,分三次亩施茶树专用肥50公斤,春施25 公斤,夏、秋分二次施入25公斤,以后按常规投产茶园进行施肥。
8、补植茶苗:茶苗定植后由于各种原团成活率未达到80%的必须进行补植。每亩补足4000株以上,补苗的品种要与原建园品种相同,严防品种混杂时间在9月中旬一10月下旬进行。技术要点:①挖好补植坑,20cm深、15cm宽。②扶植茶苗,带土补植。③分层压紧。④浇足定根水。⑥表土盖面至茶苗根茎部。⑥ 全园补植结束后,以原建茶苗平均高度为准,剪去陡长枝条。对于成活率不足80%的良种茶园应归拼茶园,方法是整块取苗,取稀补密,腾出空地,按相同品种重新建园。
9、防治病虫容:病虫防治的原则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农业防治方法是,采取及时采摘,适度修剪,勤除杂草,合理施肥等措施,物理防治将采取人工捕杀虫体和摘除害虫、卵块,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等措施。生物防治,采取释放和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敌昆虫进行捕食病毒生物制剂等措施防洽.每年秋茶后采用石流合剂封园。
三、直播茶园规范化管理技术
l、抗旱保苗:在夏季高温干旱季节,连续晴7一10天后或土表泛白,无降雨迹象,及时补充水份抗旱保墒。
2、除草:要勤除杂草,做到“除草、除小、除了”,高温季节如遇干旱,暂不要除草,防止茶树突然暴晒死亡,待墒情较好时用手工拔草。
3、合理间苗:播种后穴出苗量大,于当年秋季按照“间小留大,间弱留强”的原则,每穴留强壮苗2一3株, 选择土壤墒性较好时进行间苗。
4、适量追肥:当年以保苗为主,可以不施肥,第二年按春、夏、秋三季亩施茶树专用肥25公斤,第三年分三次亩施茶树专用肥35公斤施肥方法离茶树根颈部15cm左右或沿树冠垂直开沟10cm深进行沟施,施后立即复土。
5、定型修剪:当茶苗生长达到25cm以上高度时,第一次在茶苗离地15cm以上全部剪去,第二次离地面30cm以上全部剪去,第三次离地面45cm全部剪去,以后按照投产常规茶园修剪。
6、病、虫防治:直播初龄茶园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主要采取及时采摘,适度修剪,勤除杂草,合理施肥,放养天敌和灯光诱杀等措施,严禁使用剧毒和高残农药。

第三节  低产茶园改造与管理技术

全县约3.2万亩70年代中期发展的茶园,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75%的茶亩产低于15公斤,根据形成低产的原因分别进行以下七项技术改造。
一、改树
1、深修剪:对树冠骨干枝健壮、采面鸡爪枝多、育芽能力弱、对夹叶多的茶园,在春茶采摘结束后(5月底)以前用篱剪剪去树冠上层15—20cm。
2、重修剪茶树主杆健壮,但分枝稀乱、呈“两层楼”式树冠。在春茶结束后(5月上旬)用篱剪剪去茶树总高度1/2一l/3,保留2一3个分枝,使养分集中供应。
3、台刈:对于主干衰老、着生苔鲜、地衣,多数枝条丧失育芽能力的茶树,在第一轮春茶采后(4月上旬)用台刈剪或手锯,离地3一5厘米地上部分进行台刈,无论采取那种方法修剪,均要求剪口光滑,冠面平整,把修剪的细嫩枝叶结合改土埋入园中,老枝清除到园外。
二、改土
1、深翻改土:深翻宜在秋茶结束后9一10月,深度在20一40cm,树冠下宜浅、行间宜深。老茶树可适当伤根,促进根系再生,幼壮年茶树应少伤根系。深翻后,沿树冠垂直向下抽槽施肥,槽深、槽宽规格为30×50cm ,每亩施无害化土杂肥80担、腐熟饼肥150一200公斤,分层施,表土翻底,底土盖面,促进土壤熟化。
2、加培客土:对土层脊薄小于30cm的茶园,深耕后,选择含有机质丰富的森林表土、塘泥、潮泥等酸性肥土,挑客土加厚茶园耕作层至30cm以上。
砌坎保土:对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勤拣钓头砌坎或粘土筑坎的办法结合修建排灌系统,提高茶园保土,保水、保肥的能力。
三、改园
1、 稀改密:凡茶园低于900 丛的茶树应补植到900丛以上。对行距在2—3米的低产茶园,除补植缺株断行外,还应在行间采用茶仔直播一行。补植时间在秋季给合改土分步进行。做到多带 土、少伤根、分层踏紧并离地3—5cm以上全部剪去,并浇足定根水。
2、密改稀:对三行密植茶园,因群体密度大,影响个体发育,可以从园中挖去一行,降低密度,增加通风透光,增强育芽能力。挖去的茶树用于稀改密的茶园补植。
3、丛改条:对茶丛稀疏、零乱、矮小、树势衰老,密度不足800从的,采取移植归并成条式茶园,滕出空闲地另建新茶园。
4、坡改梯:凡坡度超过30的高山茶园,因水土流失严重、管理不便的茶园,应退茶还林。坡度15—25砌石梯坎或土梯坎。坡度15以下的改成等高条式条园。
5、改单一茶园为立体生态茶园:根据茶树发育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提倡在茶园中营造立体生态林,改善茶园小气候,用生物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对原茶园道路、排灌、防沪系统设置不合理的,或没有规划的应重新规划,做到山、水、园、林、路综合布局,集园林化——绿化——美化、观光休闲于一休,达到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之目的。这种改造是常规茶园转换成有机茶园的关键措施。
四、改采
1、改传统采摘观念,采制名忧茶必须严格按照名优茶标准对鲜叶的分级要求进行采摘,做到品种一致、大小一致,为制茶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
2、对改造后的茶园,要防止采狠心茶,坚持实行分期分批合理采茶。改树后第一年,以养为主,打顶轻采;第二年采养结合,春留一叶,秋茶打顶;第三年贯彻“适时、分批、多次和按标准”采摘原则。具体方法是:台刈后第二年打顶养蓬。重修剪后,在二年内春留一叶、夏留一叶。补植茶苗、移栽茶树,在二年内严禁采摘,第三年后打顶采摘,第四年投产阶段春采留二叶、秋留一叶,尽快使补值茶树与原有茶园相一致。
五、改肥
凡实施改树、改土的茶园,应同时进行改肥。旅肥种类包括腐熟农家肥、饼肥、间作绿肥、打青沤肥、沼液等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根据茶树生长发育对养分需求规律,结合茶园土壤中养分含量比例,按照N、P、K 配施原则,做到全面、及时、科学地向茶园补充养。
施肥数量:投产茶园施肥按照有机茶的生产要求或采取配方施肥每亩40—70kg。改树后的茶园结合改土重施基肥一次,数量2500—4000kg腐熟农家肥。以后按正常施肥管理,推广在茶园行间套种绿肥,引导茶农发展养殖业,逐步形成以草兴牧、以牧肥茶,多业并举、循环利用。
六、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凡是改造后的茶园必须抓好以下常年工作,即每年锄草三次(春、夏、秋各一次),秋季深挖一次;全年施肥二次(春施催芽肥,秋施基肥);修剪一次(春茶后修剪一次);防病虫害一次(秋茶后用石硫合剂喷施封园)。

第四节名优茶制作基本知识

一、鲜叶分级:
鲜叶在进厂验收时进行严格分级是茶时制作的重要环节,鲜叶分级的主要依据是鲜叶老嫩度、匀净度和新鲜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鲜叶要分别摊放,同级同放。
1、老嫩度:老嫩是鲜叶内在各种化学成份综合的外在表现。幼嫩的鲜叶制作茶叶形、质兼优,而粗老的叶子制出的茶叶品质则低。
2、匀净度:鲜叶匀净度包括匀度和净度二方面,匀度是指一批鲜叶理化性状一致,影响鲜叶匀度的有采茶不匀,品种混杂,老嫩叶混杂等;鲜叶净度是指鲜叶里夹杂物的含量,夹杂物有茶类和非茶类二种。茶类有茶果、老叶、茶梗等,非茶类有杂草,沙石、虫体、粮食等。
3、新鲜度:采下的鲜叶尽量保持其鲜叶原有的理化性状。鲜叶堆放厚度适中,通风散热好,摊放时间不宜超过16小时,以保持鲜叶新鲜度。
4、鲜叶运送管理:
①根据鲜叶老嫩不同,品种不同,叶面含水不同分别装篓。
②装篓时不能压紧,防止机械损伤,烈日暴晒。
③鲜叶不宜久摊久装,否则容易发热红变。
5、鲜叶贮存管理:
鲜叶进厂分级应及时制作,如采叶量大来不及制作应妥善迸行贮存摊青,摊青宜选择阴凉、湿润、空气流通、场地清洁的地方。一般每平方米40公斤鲜叶,厚度15—20cm,雨水叶薄摊,隔1—2小时翻抖一次。
二、制茶基本知识:
我县属绿茶产区,这里只介绍绿茶制作的基本知识,绿茶按照鲜叶老嫩不同、品种不同,手工与机械制作不同,归纳起来制作环节相同,共有三道工序:杀青→揉捻→干燥或杀青→做形→干燥。
1、杀青
①目的:一是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分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防止叶子变红,为保持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二是蒸发叶内部分水分,降低叶细胞彭压、增强韧性,使叶质变软,为造形创造条件;三是杀青水分蒸发,青草气散发,茶香显露。
②原则:一是高温杀青,温度先高后低;二是透闷结合,多透少闷;三是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锅温一般为220一280℃无论锅温高低,一般叶温应达到80℃左右较为适宜。感观判断杀青锅温白天锅底泛白,晚上锅底泛红,叶子下锅有连续爆炸声。投叶量要适中,能起到调节锅温的作用。
③适度:叶色由鲜绿变暗绿、叶面失去光泽、叶质柔软、萎卷,折梗不断,可捏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带有粘性,青草气散失,溢清香。
2 揉捻:
①目的:一是揉紧茶条,为形成紧结、圆直、匀整的外形奠定基础;二是使叶细胞适量破坏;挤出茶汁附着叶面,冲泡时增迎茶汤的浓度。
②方法:手工揉捻双手在揉盘内合抱揉捻叶始终沿相同方向推揉,边揉边抖散,不断复揉,推揉方向不能改变。机械揉捻时将杀青叶装至离桶口浅1—2寸或自然装满即可,然后开机揉捻。掌握三条原则:一是“轻一重一轻的原则;二是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的原则”;三是“解决分筛,分次揉捻的原则”。
③程度:揉捻适度的茶叶,嫩叶成条率达到80—90%以上,粗老叶成条率在60%以上。细胞破坏率在45%之间。
3、干燥
目的:一是继续蒸发叶内的水分,使其充分干燥、防止霉变、含水量在6%左右;二是彻底破坏叶中残余酶的活性,保持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增进茶香;三是固定茶叶完整外形。
三、女蜗银峰制作技术:制作工艺为杀青→做形→提毫→烘足干。
1、鲜叶采摘:从适合开采的茶园中采摘一芽一叶鲜叶原料(芽长于叶)。要求不采紫芽叶、不采病、虫叶、不采鱼叶、不搬鸡大胯。
2、摊青:由于单芽幼嫩原料含水量高,应进行2—4小时的摊晾,散发部分水 分,防止杀青有粘锅现象。
3、杀青:选用6CST—30型或40型滚筒杀青机加温10分钟后再启动做空转运行,当投叶口的温度达到140℃左右时(热空气有烫手感)开始投叶,投叶时启动排湿风扇,初始投叶量稍大,随后适度均匀投叶。当鲜叶含水量高、筒温较低时,降低机械手轮丝柄,增加杀青时间;当鲜叶含水量低、温度较高时,升高手轮丝柄,减少杀青时间。杀青适度:叶色绿润、叶质柔软、嫩梗折而不断,新茶香显露,减重率40%左右,出锅立即清风散热,待杀青叶温降至室温后归堆回潮,摊晾约30分钟。
4、做型:选用6CMD—40/S名茶多用机,当多用机槽底温度达到100—120℃时,将转速调至100转/分,在每槽投入杀青50—80g,时间为5—7分钟。茶芽尖略有刺手感,即可,出锅后摊晾30分钟。
5、提毫:选用6CMD—60名茶烘培机,当进风口温度升至90—100℃时,在烘床上摊放厚度0.5—1.0cm,待受热回潮后进行提毫。方法:五指拼拢伸直,双手上、下握茶成长条状,置于烘床上,用腕力和臂力作往返运动8—10次后,平置在烘床上,依次做完,间隔2—3分钟重复提毫一次,全程约10—15分钟。当茶叶白毫显露、芽尖刺手时为适度、出锅后摊晾30分钟。
6、烘足干: 选用6CH—3.0自动烘干机或烘焙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70—80℃之间,摊叶厚度1.0—1.5cm,当茶芽外形紧结圆直,色泽翠绿显毫,手搌成末状,含水量为6%时出锅。
7、精选包装贮藏:对烘足干后的茶叶按级别分类过筛,割末去杂,然后密封包装隔光贮藏待售。
四、女娲云雾茶制作技术
工艺流程为:杀青→做形→辉锅→烘足干
l、鲜叶采摘:鲜叶采摘标准一级一芽一叶初展占90%以上,二级鲜叶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组成(其中一芽二叶初展占90%以上),三级鲜叶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组成(其中一芽二叶占90%以上)。
2、杀青:选用6CST—30型或40型滚筒杀青机。参照女娲银峰杀青方法。
3、做形:选用6CMD—40/s型名茶多用机。槽底温度达到100—120℃,转速调至100转/分,每槽投杀青叶50—100g,当杀青叶在锅内翻转自如,手握不粘手时,将轻压捧放入槽内压炒1.5—2.5分钟,取出轻压棒,透炒1分钟后加重压,炒2—3分钟后取出重压棒,无压透炒2分钟后出锅摊晾30分钟。适度标准:在制品色泽变暗,芽叶扁平、挺直,芽叶略有刺手感,减得率为35%左右为适度。
4、辉锅:选用6CMD—40/s型名茶多用机,当槽底温度达到90—100℃,转速调至120转/分钟,将二锅做形叶并为一起投入槽内;透炒2分钟后,加轻压棒炒制3分钟,再空压炒制3分钟,在制品有明显剌手感约八成干时出锅。
5、烘足干:选用6CHP—60型烘焙机,进风口温度为90—100℃,摊放厚度0.5—1.0cm,烘至足干。也可选用更为先进6CH—3.0型自动烘干机进行烘干,成品茶外形平挺直,色泽绿润,手搌成粉末,含水量6%。
6、精选包装贮藏参照“女娲银峰”的办法执行。
五、女锅毛尖茶制作技术
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提毫→烘足干四道工艺。
1、鲜叶采摘:采摘一级鲜叶一芽一叶初展占80%以上,一芽一叶开展占15%以上;二级鲜叶一芽一叶占70%,一芽二叶占25%;三级鲜叶一芽一叶占50%以上,一芽二叶占45%
2、杀青:选用6CST—30型或40型滚筒杀青机,参照女娲银峰杀青方法。
3、揉捻:选用6CR30型、35型、40型名茶揉捻机,投叶量以揉桶自然装满为宜,揉捻压力掌握为无压2分钟—轻压2—5分钟→无压2分钟,时间约6—9分钟,揉捻叶下机后,应及时解块摊晾,揉捻适度,在制品茶表面湿润,成茶率达85%。
4、提毫:选用6CHP—60型烘焙机,烘床进风口温度达到90—100℃时,将初烘叶均匀摊在烘床上,摊叶厚度1.0—1.5cm。初烘时受热变轻后做形提毫。提毫方法:用双方握茶成团状,用腕力和臂力作圆周运动8—10转后,将茶叶揉把团状放在烘床上,按同等方法搓揉其茶叶,搓完后按照顺序依次解团放在烘床上,再重复此法,全程约8—10分钟,适度:茶条卷曲、白毫显露、含水量降到15%左右出叶摊晾30分钟。
5、烘足干:选用6cH一3.0型烘机或烘熔机,当进风口温度达到70—80℃时,将在制品投入烘床,摊叶厚度1—1.5cm,足干时间为45分钟左右,适度标准;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手搓茶成粉末状,含水量3—6%。
6、精选包装贮藏,参照“女娲银峰”的办法执行。
六、女娲炒青茶加工技术
1、制茶前准备(参照女娲银峰技术标准执行)
2、鲜叶采摘( 参照女娲银峰技术)。分级标准一级,以一芽一叶为主,其中一芽二叶占50%以下,二级以一芽二、三叶为主,其中一芽三叶占30%以下,三级以一芽二、三叶为主,其中 一芽三叶占30—50%。
3、鲜叶验收与摊青(参照女娲银峰技术)。
4、工艺流程与机型选配。杀青→摊晾→揉捻→解块→烘(炒或滚)二青→摊晾→烘(炒或滚) 足干。选用6CST—30或40型、60型滚筒杀青机、84型双锅或110型炒干机杀青;选用6CR—40、45、55、65型揉捻机进行揉捻;选用84型双锅或110型滚筒或6CH—3.0型自动烘干机进行烘炒二青,选用110型滚筒滚足干。
5、杀青:选用双锅或滚筒杀青机。当双锅杀青机锅温达到220—240度,滚筒杀青机筒温达到240—260℃进行投叶。双锅每次投叶5—7kg,100型滚筒每次投20kg。利用高温彻底破坏酶的活性,在1—2分钟时间内,要求叶温达到80—85度后再降低温度,掌握叶温60—70度继续杀青。嫩叶雨水叶多透少闷,老叶和夏季中午叶多闷少透,闷杀时间1.5—2分钟。嫩杀以不产生青气和泛红叶为宜,老杀不产生焦灼叶为宜。适度减重率和杀青叶含水量;嫩叶减重率百分之四十左右,老叶减重率百分之三十左右。叶色由鲜绿变暗绿,叶面光泽消失,青草气散失,茶香显露。出锅后应摊放在晒席或园簸上摊凉。
6、揉捻:老叶以揉捻为好,中档叶以温揉为好,高档叶以揉捻为好。老嫩不匀的杀青叶,采取揉捻一筛一复揉的方法,即:第一次揉捻将嫩叶卷成条通过解块筛分,粗大的头子茶加重压或重压进行复揉。45型每桶投叶15—18kg,55型每桶投叶25kg。揉捻时间一般需要20分钟至50分钟,老叶长揉,嫩叶短揉,在整个 揉捻过程中,压力应掌握轻一重一轻的原则,一级鲜叶,在全程揉20分钟,空揉5分钟;重压20—25分钟。上、中档鲜叶成条率达到90%以上,低档老叶成条率达到70%以上,茶汁渗出叶面,手摸有润滑粘手感觉。用6CH—3.0型烘干机烘二青;采用烘干机烘二青,温度掌握在120—130度,时间8分钟左右,采用110型炒干机滚二青,筒壁温度120—150度,投叶量15—20kg,滚炒5分钟后打开风扇3—5分钟,再炒10分钟,听到筒内有“沙沙声”手捏茶叶不粘,握茶成团,松手即散,含水量约40%左右,即可出叶。出机的二青叶需进行摊晾和分筛。筛分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条索粗采用双锅复炒,下段细嫩条短,直接上滚筒滚干,保持锋苗,同时防止炒三青时碎末被炒焦。炒三青:投叶量每锅10kg左右,锅温110—130度。程度:炒到叶尖发硬,有刺手感觉,含水量约20%,出机摊晾1小时左右,使水分重新分布。滚足干:采用110型滚筒滚足干,三青叶经过摊晾后,每筒投叶35—40kg,温度70—80,时间60分钟,当外开紧细毫,翠绿油润,毛茶含水量为5—6%、叶温降到室温时拣剔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