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诺充电宝好用吗:用战争换石油可行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38:44

                                                            为何美欧多国对利比亚动兵?博取石油利益?为何美欧多国如此急于对利比亚动兵?利比亚拥有巨大的石油资源,而美欧极不满意目前利比亚石油的分配。如果想趁乱下手、重新“洗牌”而博取最大的利益,那么眼下真是大好的机会。

据今年1月19日利比亚央行公布的数据,2010年,利比亚石油收入达405亿利第(约324.3亿美元),超过了2009年的251亿利第(约200亿美元)。而美国能源信息署去年12月公布的利比亚石油最新数据显示,利比亚以443亿桶位居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储量的第一位。

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满的是,自2005年利比亚政府要求已在利进行生产项目的外资石油公司与之重签协议以限制外资分成比例后,外资与利合作开采石油的协议份额下降近半,其中美国新竞标的石油区块去年几乎为零。未来两年内,利比亚也不再进行新一轮石油勘探区块招标。相比之下,埃及等其他国家的石油企业则在利比亚高歌猛进。这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极其不快。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战略分析家表示:“一旦这次利比亚‘改朝换代’成功,并组建亲西方的政府,那么势必会重新划分利比亚现有的能源利益,保证西方利益的极大化。”

美欧还看重在利比亚的军火利益。目前利比亚的军火主要是苏联制和俄罗斯制的。一旦利比亚建立起亲美亲西方的政权,那么巨大的军火市场同样将重新洗牌。

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比亚占据着地中海和北非独一无二的战略好位置。如果美军在巴林或其他中东国家的军事基地丢失,那么美国也能在利比亚找回来。一旦这种可能成真,那么久无定所的美军非洲司令部也就可能借势落在利比亚,从而让美国的非洲战略走出关键性的一步棋。再进一步,如果利比亚东边的埃及、西边的突尼斯出现令美欧不安的政治新格局,如果邻近的西亚、北非诸国再出不测之变,美国不仅可以就此形成政治压力和军事威慑,而且可以对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波斯湾等中东战略要点直接下手。      “为何美欧多国如此急于对利比亚动兵?利比亚拥有巨大的石油资源,而美欧极不满意目前利比亚石油的分配。如果想趁乱下手、重新洗牌而博取最大的利益,那么眼下真是大好的机会。”       用战争(军事干涉)的方式博取石油利益,乍一看似乎在理。然而细究起来,却不太现实。 这样的“交易”不划算      “用战争换石油”的声音并不陌生,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就已经甚嚣尘上,那么伊战的实际情况如何呢?
 

        美军发动战争的成本:高昂且持久

      关于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付出的成本,迄今为止已经有太多种版本。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取值范围从7000亿美元到9000亿美元不等。

      除了一眼可见的显性成本外,美军发动战争还有一系列隐性成本,如伤兵救治、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以及“政治账”等。如果把这些都算进内,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预测:美国在伊战中付出的成本或超3万亿美元。
        

华盛顿时间2010年8月31日晚8时,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历史性时刻?美国总统奥巴马庄重但绝谈不上愉快地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全美民众正式宣布,美军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结束了。大兵们可以洗去征尘,但伊拉克这条崎岖的山路,奥巴马和他的国家还远谈不上看到尽头。伊战宛如江湖,涉足颇为轻易,全身而退却难上加难。

伊战的账面亏损

有人曾经把现代国家比喻为一个公司,领导者是CEO,对外政策是投资,国民就是股东,四年一度的大选则和公司年终盘账相仿,盈利亏损都得说个明白。现在刀枪入库,奥巴马也就到了和国民汇报业绩的时候了。虽说都有心理准备,但账单一摆还是让美国人肉疼。

除了4427名美军士兵阵亡、3.4万多人受伤这一数字确实无争议外,伊拉克战争的相关支出其实是一笔烂账。国防部长盖茨报出的战费开支大约是5千亿美元,美国国会非党派研究机构统计后纠正,经国家财政实际支付了7476亿美元,到今年年底还要支付554亿美元,这就远远把越战的6630亿美元拉在身后了。

奥巴马在电视讲话中承认战争消耗超过了1万亿美元,这是因为谁都知道战争费用除了军费外还包括巨大的间接支出,但无数社会部门的间接支出可能是奥巴马一时也计算不清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就认为,如果把伊战对美国财政预算和经济的消极影响考虑在内,美国可能打水漂的资金多达3万亿美元。

心疼归心疼,美国这个大公司还要继续运行下去,如果不清算伊拉克战争的代价,那么下一步投资方向想科学化就很难。经济账背后的政治账,恰恰是伊战最终的成本核算无法回避的。

伊战的第一笔政治账体现在美国的区域存在上。美国的中东方略原本简单实用。利用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的矛盾平衡二者,再用以色列平衡整个伊斯兰世界。但伊拉克战争彻底打破了中东均势:阿拉伯世界在政治上彻底变成一盘散沙,波斯人趁势而起,趁着阿拉伯世界的志气颓唐,借助宗教同一性整合力量公然与美国对抗;以色列则除了和哈马斯过不去、替美国结怨外概不关心。

7年伊战不仅搅得中东大乱,同时挤占了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空间。美国不仅无力对其他地区的预警信号作出有力反应,就算遇到战略机遇也难以追加投资。伊战就像一个巨大的刹车装置,把美国在全球的扩张势头转为守势甚至停滞倒退。到最后,美利坚全球地位的维持也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处境。

战争是一个足够血腥也足够醒目的评价标准,美国在孱弱的伊拉克面前所犯的任何错误,都会对美国的强大形象造成沉重的打击。虐囚门、白磷弹、被路边炸弹弄得支离破碎的军车,太多黑暗面的暴露使美国的无形资产大幅度流失,而这又加剧了美国有形资产使用时的外部成本。

美国人无法就此歇肩的理由恰恰在此。在伊拉克过度消耗了政治经济资本后,美国的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存在着追加投资的刚性需求。如果伊战就此窝囊结束,此消彼长之下美国要想恢复其伊战前的积极全球态势必更难。

60万士兵不如60万小贩

美国大兵们的战斗生涯可能终止了,但伊拉克街头的硝烟并未散去;如果伊拉克没有实现和平,美国的伊战就还没有结束。始终处于内战边缘的伊拉克,当然不算什么绩优股。但是风险投资的最大困境就在于,前期投入的规模而非盈利前景,往往会成为影响后期追加投入的理由。前期的巨大投入会让哪怕最理智的投资者考虑到,拒绝增持就意味着彻底亏损。奥巴马不是那个掷出骰子的人,但作为美国总统,他也需要给纳税人一个交代,3万亿的投资难道真得不能给这个国家带来些什么吗?

伊战不是索马里,当初克林顿总统一旦看到黑鹰坠落后的惨象,马上决定撤军,因为那种损失对于美国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今天的伊拉克战争,已经付出了可能超过3万亿的前期投入,还让4千多“江东子弟”魂归他乡。继续还是放弃?美军停止战斗任务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把这个问题暂时搁置了。毫无疑问,追加投资,可能赔的更多;但就此仿效越战彻底跑路,那就是让前期一切投入变成负数。

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选择了做风险投资项目的美国还是要按照江湖规矩行事,伊战可以“被结束”,但美国对“新黎明行动”追加投入是扭亏止损的唯一选择。美国国会研究办公室(CRO)估计,未来10年,阿富汗和伊拉克依然会需要2740亿~5880亿美元之间的战争费用,这一表态本身就证明了美国继续经营伊拉克的战略企图。

在继续投资伊拉克的大前提下,伊战未来的关键问题已经由美国大兵的去留变成美国如何改善投资技巧的问题。要是还像小布什时代那样经营伊拉克,美国在伊拉克的存在就不是风投而是发疯了。

9月3日,伊拉克政府表示要拨款130亿美元购买美国武器装备,对于一个连首都供电都保障不了的政府而言,这样的阔绰近乎荒谬。而奥巴马后伊战政策最大的风险就是继续放任这种荒谬。伊拉克现在有内战之虞,130亿美元的武备难道是为了让可能发生的内战来得更猛烈些吗?安全上的过度关注和经济上的漠不关心,把美国给伊拉克的500亿美元重建费用浪费个精光,而培养60万名伊拉克安全部队士兵,其价值远远不如让60万个伊拉克小贩重操旧业。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功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对于今天的伊拉克依然有着独特的借鉴意义。当时的美国击败了纳粹德国后,并没有把肃清纳粹余党当作首要任务,而是选择了恢复民生基础、复原社会细胞的方式使西欧迅速摆脱了革命的风险。马歇尔计划今天仍被欧洲政要视为美国“德政”的原因在于,美国人那时没有傲慢到认为自己可以创造或建立一种秩序,而是寄希望于各种刺激措施能够让西欧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精英重新发挥作用。

布什把伊拉克当作一个可以随意抒写美国梦想的空白画板,结果他把自己认为不纯洁的社会结构一扫而空。不过这些老旧的结构性因素依然在伊拉克重生了,不过是在不同人物之间玩了一次击鼓传花的游戏而已。

  

即便把伊拉克的石油都用来支付军费 也不是个好选择

       取美军战争成本为8000亿美元(7000亿和9000亿的中间值)。

       2003年全年的油价平均大概在28美元/桶,而伊拉克产油能力约为200万桶/日。每年的卖油收入为2044000万美元。用这样的收入来补齐美军战争成本,需要39年。

      2011年的油价飙升,3月18日的布伦特油价为113美元/桶,而伊拉克产油能力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270万桶/日。这样算下来,每年的卖油收入为11136150万美元,补齐美军战争成本需要7年。

       这样的计算十分粗略,没有计算产油的成本、战后的恢复重建、美军的隐性成本、国际油价的变动、国际石油公司对生产力的促进等。而且默认美国完全控制了伊拉克的油田,这些油都能以最合适的价格卖出去。如果仅凭如此粗略的计算,或许今年进攻伊拉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2003年,这样的举动有点蠢  。
  

如今用军事干涉换取利比亚石油 同样不是好选择

       2009年时,利比亚的产油能力为165万桶/日。还不如2003年的伊拉克,而目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在同样“深度介入”的前提下,战争成本会低于伊战(全面战争和有限军事干涉的成本不同,且单纯战争胜利和“有效控管国家”付出的成本又大不相同)。

       何况利比亚的石油储量只有伊拉克的1/3,而且伊拉克的油田质量好,开采成本低,在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下,如今这样的“交易”更不划算了。

       还有不少人在质疑:为何法国在这次的军事行动中担当了急先锋?是不是他们在利比亚有什么特殊利益?或者利比亚是法国的石油命脉?                                     

      作为购买利比亚石油的国家之一,法国只排在了进口总量的第三位,而且,利比亚2009年时出产法国的石油总量,只占法国2005年的石油进口量的14分之1。至于对美国的出口量,就更不值一提了。        

为什么反对伊战的法国这次这么积极?

对于法国而言,如果利比亚政府稳住了,那么法国就会付出巨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反之,如果帮助反政府武装上台,那么法国无疑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19日,利比亚局势出现重大变化,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政府军出手。当晚,法国率先派战机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随后美国和英国相继加入军事打击行列。据报道,西班牙、丹麦等其他西方国家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也将接踵而至。

这一系列反应的套路貌似与8年前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如出一辙,但细心者可从中发现不少差别:为什么牵头的是法国不是美国?为何法国要充当对付卡扎菲的先锋?

为连任博名望

有分析认为,法国之所以对利比亚强出头,源自总统萨科齐爱出风头的个性,特别是此前他被公众批评对突尼斯和埃及事态反应迟钝,加上距离总统选举不到一年,他的名望却持续低迷,萨科齐意在借此修补形象。

法国国际关系与对外交流基金会北非中东地区问题研究员米哈伊尔认为,法国一直试图表现自己的独特立场,“寻求表现出自己具有领导能力”,如果萨科齐赌赢了,“他就在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拥有了一张很好的牌”。

法国《费加罗报》19日发表的社论认为,萨科齐克服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无动于衷,在(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支持下,填补了奥巴马(在利比亚问题上)失却的领袖地位。比利时首相莱特姆说:“显而易见,法国确保了在利比亚领空上的军事行动的领导地位。”

法国已无退路

“法国政府先贸然同卡扎菲政府断交,后又承认了利比亚反对派,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华黎明分析,这就可以理解为何法国高调宣称要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十分重要,这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很多法国政治家都把利比亚看作一个对法国而言比较特殊的国家: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一直到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时,才结束统治。

更重要的也许是经济原因。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声称,法国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有评论认为,如果能帮助反政府武装上台,法国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综合央视、新华社)分享到:

从表面上看,西方国家打击利比亚是为了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但不少外国专家和国际媒体认为,参与军事行动的各国其实各有自己的利益考虑。

美谨慎参战奥巴马其实很无奈

与八年前小布什对伊拉克宣战时的果断与霸气相比,正在巴西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下令美军发动对利军事攻击的讲话显得犹疑、暧昧,他一方面宣称,使用武力非自己首选,也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结果;一方面又不忘对美国人民表态,作出动武决定并非轻率之举。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白宫对是否军事干预利比亚分成两派。支持派以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希拉里为首。反对的则以国防部长盖茨、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等为代表。奥巴马的最终决定显然体现了希拉里和盖茨的“妥协版”。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仍在为整个美国社会带来政治伤痕。当前美国政府的优先政策是拼经济,所以面临动武之际,奥巴马仍前往巴西寻找商机,力求连任的他也不愿冒险发动第三场战争。(中新)

为复兴而战卡梅伦面临大考验

至于英国,早在利比亚爆发骚乱之初,卡梅伦就积极倡导设立禁飞区,进行军事干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英国对其国际地位日趋式微并不甘心,卡梅伦政府积极参与这次军事行动就是为了显示其国际影响力。

英国《每日邮报》评论,上台不到一年的卡梅伦此次的果断令人意外,他一直以来更擅长以温润形象取悦选民。和萨科齐一样,卡梅伦这次也赌上了自己的政治资本,是成为马岛战争中的撒切尔夫人,还是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布莱尔? 这样的“交易”没道理          

      问:可以控制战败国的石油所有权吗?

答:不可以

     虽然在伊战进程中,美军“派坦克保卫石油部”的举动让全世界都笑了,但战争结束后,美国也并未将油田划拨到自己的名下。

       而且美国也没有用索要战争赔款这种间接获取石油的方式,反而是巴格达政府还在向美国索要战争赔款。

        当然,这只是回答了美国“没有”这样做,那么它可不可以这样做呢?答案是不可以。如果它霸占了伊拉克的石油,那就是真的强盗了,不但道义全无,而且利益恐怕也保不住(伊拉克人的反抗会持续吞噬驻伊美国人的生命,这一点是美国最耗不起的“利益”)
        

伊战之目标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学教授琳达·比尔姆斯共同撰写的《3万亿美元战争:伊拉克冲突的真正代价》,在2008年,美国平均每月要为伊拉克战争埋单120亿美元。

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借口破灭之后,要让人相信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与石油利益无关,似乎很难——石油占伊拉克国民经济的95%。战后伊拉克处于“临管会”时期,由美国扶持的伊拉克临时政府机构,不仅直接控制石油资源及销售收入,还将“重建伊拉克石油”(RIO)合同授予有政治背景的美国公司或者美国的“盟友”。2003年7月,美军工程部以非竞标方式将13亿美元和11亿美元的两个重建合同授予石油服务公司哈里伯顿(Hal-liburton)和贝科特(Bechtel)。2004年1月,哈里伯顿和美国帕森斯(Parsons)公司与澳大利亚威利(Worley)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又分别获得了12亿美元和8亿美元的RIO项目。

此外,伊拉克石油部的美国能源顾问直接参与了伊拉克《石油法》的起草,并向伊拉克石油部施加压力,要求采取有利于境外投资者的产品分成合同模式。

但是,伊拉克形势的复杂超出了美国的预计,军事计划越来越被证明是失败的,美军不得不开始全面撤退。更糟糕的是,新《石油法》在伊拉克议会没有通过。由于安全问题,美国石油服务公司先前获得的RIO项目合同也几乎没有得到具体执行。随着“改变”(Change)总统奥巴马上台,美国政府不仅缺乏意愿,也缺乏能力,来帮助美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油田竞标上获胜。

“我相信美国和伊拉克政府都致力于实现伊拉克油田的自由市场化竞标。增加伊拉克的石油储备,符合两国政府的利益,而自由竞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式。我不认为美国政府会介入干涉,帮助美国公司中标。”美国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康艾黎(Eliot Cutler)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唐志超则认为,“国家的石油利益不等于该国企业的石油利益。”在他看来,美国之所以强调对伊拉克石油的控制力,主要因为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要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就要确保世界范围内稳定的石油供应和相对平稳的价格,防止石油被萨达姆等敌对政权控制。因此,美国政府积极促成伊拉克向国际市场开放,向私人公司和投资者开放。在此前提下,美国政府并不那么在乎获得具体合同的是一家美国公司,还是欧洲公司。

英国邓迪大学能源、石油和矿业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浦·安德鲁-斯必德(Philip Andrews-Speed)的看法类似:“即使你相信战争是为了石油,那么也不是帮助美国公司进入伊拉克,而是让伊拉克石油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减少对沙特阿拉伯的过分依赖,减少油价上涨压力。”

实际上,倘若美国公司当真在这两轮招标中得心应手,频频中标,反而会强化外界对于“美军发动伊战是为了石油”的印象,不仅会破坏美国政府在中东经营多年的威信,也在客观上增加了美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遭到袭击的几率。在这一点上,美国政界和企业界心有灵犀。

此外,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巨头不过是籍贯填着“美国”的国际公民,其业务和投资者早已遍布世界各地,政府没有理由以自己的名声为赌注,换取跨国石油公司的利益。“这些石油公司已经很难辨别国籍,譬如,英国BP的50%的所有者,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上的美国股东。”菲利浦·安德鲁-斯必德说。

被束住手脚

没有了政府干预,美国的石油巨头们不得不看投资者的脸色行事。

在海外投资项目上,上市石油公司通常最看重两个指标,一是购入资产对“可采储量”的贡献;二是投资回报率。伊拉克石油部最近两轮招标都是服务合同,而非“产品分成合同”。这意味着竞得油田的储量再高,都“不是自己的”,无法给公司财报的可采储量数据增色。

在投资回报率上,伊拉克项目也毫无优势可言。即使是那些最有野心的公司,也承认它们并不指望靠项目挣钱,它们看中的是“准入权”,买的是长期机遇。从目前的状况看,伊拉克两轮竞标中胃口最大的中石油、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等,大多有强大的政府背景。美国石油公司却不得不慎重考虑:投资者是否会为伊拉克远景图所打动。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主导发动了伊战,因而美资项目受到攻击、美籍人员受到绑架的几率更大;而美国公司对国内的政治气候也更为敏感,一旦遇到重大突发 事件,整个运营团队都有可能被迫撤出,造成难以挽回的商业损失。

一位中国石油公司的高管承认,中国公司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不及美国公司。“埃克森-美孚的财务报表向来是最完美的,它以投资保守、财务稳健闻名,风险偏好较小。”

“在我看来,美国公司的谨慎是十分正常、十分符合逻辑的。反倒是欧洲石油公司那么积极,让我看不透。”总部位于美国的一家能源咨询公司的驻中国代表说。这家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认为,国际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测试运营存在很多现实障碍,包括基础设施、人力、供给和安全威胁,很多因素都能导致现行政策脱轨。

这份报告称,在漫长的战争和制裁中,伊拉克石油专业人士陆续移民海外,不仅伊拉克石油部和国有的南方石油公司缺乏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人才,在油田一线,技术工人也严重匮乏。在南方石油公司内部,多少还存在着资源民族主义情绪,不愿把项目给外国人,担心外国公司抢走了国家财富。这种情绪将不可避免地在合资公司的共同管理中造成摩擦和分歧,而伊拉克作为资源所有国,又不可避免地握有最终话语权,尽管它只占25%的股份。

从投资环境看,虽然伊拉克石油部提出宏伟的增产计划,但配套工程没有跟进——它既没有管道又没有油库来运输和储存即将大量增产的石油,尤其是在南部地区。目前,巴士拉石油终端的五条管道以及南部港Khor al-Amaya的设计总储量仅为345万桶/天,远远不能承载增产负荷。根据基建公司Foster Wheeler的报告,以上设施由于缺乏维护,管道的腐蚀情况严重,整个系统都有崩溃风险。虽然该公司提出了三至五年的维修建议,但伊拉克石油部尚未出台任何措施。

就连水的供给,也是一个大挑战。由于近年来雨量减少,邻国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又筑坝将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河水引入自家,伊拉克正处于前所未见的干旱之中。在南部地区,河水水位的下降对农业和渔业造成严重损害,一旦国际石油招标项目大规模入驻,对稀缺水资源的争夺将激化外资与地方利益的冲突,造成政治和安全风险。

眼下,随着美军的撤退和伊拉克大选的临近,伊拉克的危险指数直线上升。就在伊拉克第二轮招标开始几天前,首都巴格达的一连串大爆炸,造成了至少112人死亡,425人受伤。2009年12月30日,伊拉克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又遭连环爆炸袭击,导致至少23人死亡,安巴尔省省长也在爆炸中负伤。

一连串的不确定性,束住了美国石油公司的手脚。 
 

问:可以控制战败国的开发权吗?

答:通过战争打开市场的成本太高了 还不如扶持政治强人

许多伊战批评者都认为英美政府打伊拉克,其实是在为Exxon、Shell、BP这样的美英石油公司开路。军国主义开道,资本家挣钱,这似乎也合乎“阶级分析”的逻辑。但是,这个说法的可疑之处在于,就算布什政府把Exxon当大爷伺候,都21世纪了,给资本家开道还非要通过打仗?通过打仗来打开市场,成本太高了。美国这么上千亿地往伊战砸美元,真要是为了取悦几个石油大佬,不如把这钱直接通过补贴的形式分给他们,可能投入产出更划算。

而且,以美国的霸权地位,通过联合国搞一个决议,说取消制裁的条件就是打开市场不就行了?为什么非打仗?被石油制裁折腾得焦头烂额的萨达姆没准求之不得呢,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眼光来看,不就是个“引进外资”吗,越多越好啊。

伊战后美国曾经想在伊拉克推行新《石油法》,结果却被伊拉克议会驳了回去,如果萨达姆还在,直接和他打通关系不就完了,哪用费这些事?石油法还不是怎么推怎么有?

    

问:控制战败国的出口量和出口方向?

答:既不符合经济规律 也不符合事实情况

有人说,那可以强迫伊拉克多往美国出口石油,少往美国的对手出口。这个说法同样可疑。和平年代石油卖给谁不卖给谁几乎全靠各个国家的购买力决定,很难想象伊拉克出台一个政策说“我只卖油给那谁谁谁,就不卖给那谁谁谁”。

更重要的是,无论伊拉克还是利比亚,他们的产油量均没有让石油进口国有依赖性,或者说基本没有哪个国家缺了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就玩不转了。比如爱管闲事的沙特人就说了——因利比亚国内局势紧张而导致的国际市场原油供应不足,已被沙特石油公司填补。
       如果按这个说法,美国最应该打的国家是加拿大,因为美国从加拿大进口原油最多。
      

问:控制战败国的石油产量,从而左右石油价格?

答:西方国家没法控制石油公司的产量

美国怎么“控制”伊拉克石油的产量呢?打电话给Exxon或者Shell让它们减产?人家可不是对政府言听计从的国企。拿枪逼着伊拉克石油部下达指示?伊拉克好歹有一个民选政府和议会。
 这样的“交易”不符合事实     谁是伊拉克石油市场的大赢家

很多人都认为,伊战结束后,美国人肯定在伊拉克石油市场上赚得乐不可支。

其实,中国人才是伊拉克石油市场的大赢家,在2009年伊拉克二次油田招标之后,中石油集团已经被称为“在伊拉克运营的最大的外国能源公司”。

促使中石油如此风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招标时,中石油拿不出其它西方石油公司的生产效率(日产原油数),但中石油可以收取最少的报酬(确保给伊拉克政府留更多的分成)。

2.在招标时,很多大财团和公司看到伊拉克的险恶局势不敢进入,这些上市公司对于财报和名声十分看重。而像中石油等有国家背景的公司则纷纷一拥而上,将市场迅速瓜分。

3.中石油的经验了帮了他们大忙,比如BP公司的高管就曾说到——“中石油善于在中亚、苏丹等偏远、恶劣的环境中作业”。

是的,伊战后的首个石油合作项目,是被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拿下的。         除了大多数美国公司被伊拉克人的苛刻报价吓跑外,美国从伊拉克进口的石油数量也在2005年和2006年时接连低于2004年水平,如果真是为了“用战争换石油”,那这场交易可谓已经彻底失败了。你可以说这是美国没有算计好,不过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西方总不能在利比亚身上重蹈覆辙了吧?      如果按照有些人所说的,发动伊战是靠“石油公司绑架政客欺骗美国人民”,“布什家族背后站着石油巨头”,那么这个“石油巨头”,看来是中石油才对。      经济学普遍认为,任意一种能源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要它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转向其它能源。石油也一样,之所以说它是“命脉”,那是形容它的重要性,而不是说真的离了它就不行。所以为了石油就会不顾一切,是讲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