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后传无天与阿羞:内陆开放加快方式转变 重庆求解“共同富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46:29
民生导向引领科学发展 内陆开放加快方式转变
——重庆求解“共同富裕”
新华网重庆3月30日电(记者黄豁 朱薇)“十一五”末跨入我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的重庆市,“十二五”时期将坚持“主题”“主线”不动摇,积极探索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发展路径,致力于求解“共同富裕”、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城市“低碳转型”,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提速“共同富裕”:民生导向引领科学发展
经济发达、金融活跃的重庆“首善之区”渝中区,在预期财政收入增速略有下降的情况下,依然提出“十二五”期间确保财政对民生的支出高于同期GDP增速。“‘十二五’末,渝中区人均GDP可达到2.8万美元,民生支出占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0%。”渝中区委书记刘强说,渝中区将深化实施惠及全区20万居民的“人生关怀”计划,即对户籍在渝中区和居住在渝中区居民的出生关怀、入学关怀、婚育关怀、重病关怀、生活困难关怀、节日慰问、养老关怀、离世关怀八个方面,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整个过程。
有着解放碑、重庆谈判“特园”等一系列重庆城市“符号”的渝中区加快保障型民生向发展型民生转变的“十二五”发展蓝图,正是重庆民生导向引领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重庆市长黄奇帆说,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以专栏形式提出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重庆将探索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发展之路,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在全国率先将基尼系数调控写入“十二五”规划,提出将基尼系数由0.42降到0.35,瞄准缩小“三大差距”,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速“共同富裕”,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重庆推出的“民生十条”直接受益群众达2000万人,主要包括建成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为300万中低收入群众提供住房保障;今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养老全覆盖;使有113万贫困人口的渝东南、渝东北地区95%的农户增收万元以上……10大类事关百姓吃、穿、住、行和生活环境改善的实事。此外,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户改样本”,重庆市“十二五”期间将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让农民带着尊严和财富进城,使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达到50%。
“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不仅仅是应对国际金融海啸的一时之举,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改善民生不仅仅是善举,也是发展经济的动力。”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说,重庆投入3400多亿元落实“民生十条”,把困难群众的消费能力提起来,预计可以带动以内需为主的消费4000亿元,拉动GDP增长4至6个百分点。增加社会和谐的同时,也减缓社会管理成本。
城市“低碳转型”:创新模式抢抓世界机遇
“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在“加快转变”上下功夫、见实效,强力推进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求打造低碳基础之上的产业,使过去具有重化工特征的老工业基地实现“轻装上阵”,实现城市低碳转型。
“重庆将抢抓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带来两大战略性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庆市长黄奇帆说,一是笔记本电脑、3G手机等通讯终端产业的巨大发展。“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基本建成全球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形成1亿台整机生产规模、80%零部件及原材料本地配套。另一个战略性机遇是云计算技术突破带来的数据处理产业,其中蕴含着万亿美元商机。重庆将全力打造国内最大的离岸数据处理基地,最终形成上百万台服务器、上千亿美元规模的云计算中心。
“作为具有重化工特征的老工业基地,重庆力求打造低碳基础之上的产业,实现城市低碳转型。”杨庆育说,重庆的汽摩、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十二五”期间将注重以“重庆创造”加快升级换代,推动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十一五”,重庆的万元GDP能耗下降20.9%,领先西部,为确保“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再下降16%,重庆将试点碳交易强制碳减排。通过建设“森林重庆”,重庆一年完成了10年的种树量,预计到2012年可增加碳汇超过1000万吨,提高了重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潜力。
深化改革开放:内陆开放高地寻求跨越
重庆“十二五”将树立全球视野在大开放格局中谋求跨越发展,构建“一江两翼三洋”国际贸易大通道,建成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和“走出去”的桥头堡。
黄奇帆说,重庆将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提高安全高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吸引外资企业在渝建立地区研发中心或分部,支持外资参与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积极探索面向国内市场的“走出去”模式,以先进制造业发展和资源开发为重点,参与境外稀缺资源和能源开发,收购境外优质企业、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
“两江新区首次写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肩负扩大内陆开放重任,必须在创新和跨越中走内陆开发开放之路。”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翁杰明说,除了承接沿海和世界产业外,两江新区将通过创新寻求跨越,如创新和完善加工贸易模式,按照“整机+配套”“制造+研发”“生产+结算”模式,加快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结算、物流等环节拓展;离岸与在岸并举,做好信息、软件、工程设计、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会展、旅游、软件外包等国际服务贸易等。
此外,两江新区还突破重庆范围,放眼川、陕、黔、鄂等中西部地区,通过跨区域产业整合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调整和升级。据专家测算,重庆两江新区的产业辐射,将拉动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年均增长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年均增长率提高5个百分点,拉动云南和贵州水电、矿产等能源产业年均增长率提高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