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斗神破解版ios:我们正在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生态赤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03:43
我们正在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生态赤字

2011-03-28 18:44:11

浏览 2289 次 | 评论 5 条

 我们正在遭受不敬重自然而遭受的惩罚。地震、海啸、洪水、极端严寒……,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自然灾害呈现出频次增加,肆虐的天气以及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代表着支持经济活动和人类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态基础。生态足迹分析提供了一种核算人类社会消费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简单而综合的账户体系,因此生态足迹(EF)是指示自然资源消耗(能源和物质)的一种综合指标,与经济综合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GDP)和零售价格指数)非常类似。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由三个因素决定:人口数量、人均消费量和该消费量的资源密集度。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急速膨胀的同时,生态足迹出现赤字的阴霾已悄然笼罩,然而近百年来,这种恶化的形势更加严峻。一国的生态赤字表明该国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要满足其人口在现有生活水平下的消费需求,要么从地区之外进口欠缺的资源以平衡生态足迹,要么通过消耗自燃资本来弥补收入供给流量的不足,成为生态负债国。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数据表明,人类最近100年的消耗,超过以前全部人类历史消耗的资源的总和。仅在过去的35年里,人类就丧失了近1/3的地球生态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个人消费的不断增加,我们的需求还在持续扩大,全球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地球承载力的30%。发达国家10亿人口的消费就消耗了全球32%的能源,其中,仅美国、欧盟和中国三个经济体就占到世界全部生态足迹近一半,而其生物承载力只有全球的30%,属于“生态赤字”国家。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生态赤字也被严重透支,虽然只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6-1/7,但仍然反映出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因为人文发展指数快速增加,尽管生物承载力也在不断增加,但中国消耗的资源还是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资源,平均每10年增加0.2公顷。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出现生态赤字,即每年需要的生物承载力大于其自身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大部分生态赤字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不断发展的能源需求,迫使中国只能通过以自然资源的形式进口生物承载力来弥补部分生态赤字。

   据2008年6月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全球公顷,即,平均每人需要1.6公顷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来满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这个数字低于2.2“全球公顷”的全球平均生态足迹水平,事实上中国已经消耗的资源,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均自然资源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人口数量与人均生态足迹的双重增长,势必导致更大的生态赤字。中国寻求怎样的生态足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十年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生产因素。一直以来我国都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特别是能源结构一半依靠化石能源,煤炭、燃煤电力是碳密集型行业,1970年以来,中国人均能源消耗增加2倍,生态足迹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急剧增加,中国生产方式能否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如何实现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及其对资源可再生能力提高的平衡将是最关键的因素。

   二是消费因素。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人均收入与人均生态足迹有很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消耗大量的生态赤字,且增加更快,就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去物质化和消费过程的高物质化并存的增长模式,使得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奢侈消费,严重消耗了生态资源。金融危机让中国的发展导向由外需转向内需,消费型增长成为中国未来的转型方向,但是中国的消费绝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如何提倡更加科学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以降低能耗,减少生态足迹是国家在理念上和战略上应该大力引导的。

   三是制度因素。在国家和政府层面,要积极推行和深化有效的减量化策略。包括制定完善资源真实成本定价体系,建立绿色核算与审计制度,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等。

 

2上一篇 << 拿什么来保卫我们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