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价格:读书的两种状态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05:19

读书的两种状态

 

书之于读书人,作用无非有二:一是净化,二为补充。净化的是心智,补充的是学识。
  所谓读书,目的也不过如此。我国古代有许多博学之人,由此推断,值得回忆之读书之事,就应更多。然而,最终能够流传至今并让人耳熟能详的,却寥寥无几。“红袖添香”与“头悬梁,锥刺骨”,实在是难得的幸存。

  CCTV-3有个片头,大漠中摆一书桌,一道骨仙风之男子泼墨挥毫,一貌美如花之女士研墨服侍,此情此景美得赛过张艺谋的“申奥片”。想想看,大漠风沙里尚能如此,若换成自家书房,岂不更风雅、更香艳、更美妙、更令人欲罢不能?“红袖”与“添香”,都是读书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古人对于读书环境的重视。读两行文字,啜几口清茶,这时有小女子来了,吟首情诗,猜个雅谜,再调一调情,读书便变得次要,而享受的情趣,也极可能从几滴墨香,转至磨墨添香的红袖。你得承认,大半跟随读书人之红袖,其诱惑力在读书人眼里,往往赛过红缨枪、红葡萄酒……古往今来,大抵如此。

  或者,风雅调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姿态。或是读得太投入,忽视了灯油即将耗尽;或是大男子主义,不屑于“添香”之事;或是红袖主动请缨,怕劳累了先生体肤……如此等等,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不“添香”而依赖“添香者”,这个读书人的姿态,便像极了如今某个公司的经理,很有派头儿。我想,“官本位”意识也许正源于古代之读书人,缘于古代人之读书状态,源于“添香”。如果说,“红袖添香”有些快乐地沉沦,那么,“头悬梁,锥刺股”则有些痛苦得过分。

  读书,本是平常之事,为何要束了头发,扯于梁上?又为何拿了铁锥,将自己扎得遍体鳞伤?想来想去,只剩下两个理由,或者人太困倦,或者书太枯燥。一个人困倦到非要靠“悬梁刺股”来振奋精神,可见其读书的决心非凡;而假如读书读到了只能靠“悬梁刺股”来强打精神,就未免很悲壮了。这时,读书便很可能仅仅沦为一种功利性的目的,只为“读书”而读书,只为“读书”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之目的而读书,如此,读书,何来乐趣可言?其结果,即使考上了状元,估计也会落个浑身刺青。若非如此,那么,就是感觉书太枯燥,有了催眠的作用。越是昏昏欲睡,越要强行读书;越是强行读书,越是困倦难支,绳索尖锥便一齐登场。这样的大动作,这样的大场面,却只为研读一本枯燥之书,其代价,实为惨重。很多人把这些人称之为“书奴”,意即“书的奴隶”,受制于书,生不如死。其实照我看,说他们是在“奴书”好像更恰当一些,书籍犯了什么错,要受此折磨和亵渎?假如书有自尊,不知有多少书会选择自杀。

“添香”和“悬梁”,实为读书人之两种神经质般的状态。前者天堂,后者地狱;前者太重风情,后者太过功利;前者雅得油腻,后者俗得干脆;前者有可能发展为“官本位”,后者极可能造就成“惟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