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白金礼包:[人物]李世民究竟是怎样的人(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46:40

2008-09-09 10:15:28 来源: 网易 网友评论 46 条 点击查看

张剑峰:这一讲我跟网友们讲一下李世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剑峰:李世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看电视剧《贞观长歌》,看以前的老电视剧《秦王李世民》,甚至电影《少林寺》,看这些影视剧时我们的眼前会产生这样一种景象,隋末大乱,民不聊生,此时突然跳出一个人物,这个人手持三尺利剑,叱咤风云,三下五除二,就把全国反对势力全部解决,然后就是唐朝建立,歌舞升平,举国欢腾,文治武功,等等等等。这就是大多数人眼里的李世民了。

人们对唐太宗在认知上就产生了两极化

张剑峰:李世民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强大的,坚强的,一帆风顺的,永不低头。但还有一部分人,这部分人的思想在网上表现很突出,他们对李世民的评价正好相反,他们认为,李世民曾经篡改过唐史,认为史书所写的,很多都是李世民自己给自己唱的赞歌,实际上他有伪君子的倾向。

张剑峰:就这样,人们对唐太宗在认知上就产生了两极化,一方面由于影视剧的作用,大多数人都说这个人好,能征善战,会治理国家,是皇帝里的NO.1。另一方面,由于《厚黑学》所产生的影响,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说他不好,说他杀兄篡位,威逼老父,兵谏夺权,不但如此,还把老爹李渊的许多功劳,往自己身上贴,把大哥李建成的许多功劳,往自己身上贴,最后搞得自己很无敌,其实很无耻。

张剑峰:那么李世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到底是一个明君,还是一个伪君子?史书上写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夸张?他是不是在取得政权以后,把老爹和哥哥的功劳都安在自己身上呢?今天我就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以史料为依托,做个阐述,不过一家之言,姑妄听之,您要是觉得不对,请多指正,要是觉得有理,请多支持。

张剑峰:首先,我们要看一下李世民一生都做过些什么,说起李世民的事迹,就不得不翻翻史料了,空口无凭,以史为据,我们来看看史书上是怎么写的。

张剑峰:《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一开始就介绍了这么一件事。说是隋炀帝在雁门关被突厥包围了,李世民应招募前来救驾,然后他出了个主意,帮隋炀帝解了围,主意的大概内容是,让隋军虚张旗鼓,造成大军云集的家乡,吓跑了突厥人,突厥人“解围而遁”。

张剑峰:出此主意的时候,《旧唐书》上并没有写李世民多大年岁,但《新唐书》上写了,年十六。十六岁,就颇知兵法,机智沉稳,这是很罕见的,大家想想,你们十六岁在干嘛?这件事在新旧唐书上都忧济在,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世民很会用兵,不但很会用兵,而且还出身军旅,否则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哪里来的战斗经验?怎么能面对着千军万马的突厥部队毫不惊慌呢?

张剑峰:十六岁的孩子就如此精于用兵,后来一系列的战斗事迹也就顺理成章了。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隋末,李渊起兵,直取长安,在进军长安的路上,遇到隋将宋老生,李世民用计诱使宋老生出战,而后大败之,接着,兵今陕西,李世民作为前军先锋,一面对敌作战,一面收纳各地义军、盗贼、饥民,以壮大自己,等到了长安城的时候,队伍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万人,这是唐帝国的开国之兵。

张剑峰:接着,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政权,然后又进入了扫平各个割据势力的时代。首先,第一个打上门来的,就是西北割据势力薛举,李世民率军迎战,把它灭了,还俘虏了他的儿子薛仁杲,接着,山西割据势力刘武周,宋金刚又来了,又是李世民出战,打败宋金刚,兵进山西,灭亡刘武周政权,当时山西是唐帝国的大后方,灭刘武周之战,可以说为唐帝国安定了后院,也为其取得全国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剑峰:灭了刘武周之后,李世民马不停蹄,又赶去河南,去干什么呢?灭掉河南的割据政权,也就是洛阳的郑王王世充。

张剑峰:电影《少林寺》描写的就是这段历史,但是,真正的历史不是武打片,在史实中,没有少林和尚,李世民也没有单人独骑的跑到敌人后方去探险,而是指挥大军,大举进入河南,开始了灭郑之战,王世充的老巢,在洛阳,李世民率领唐军直奔洛阳,走到一个叫慈涧的地方,遇到王世充的军队,双方大打一场,结果,李世民败了,不但兵败了,他自己还差点儿被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给杀死。

张剑峰:这次失败,不是敌人太强,而是李世民轻敌了,对这段战斗,《新唐书》没写,但《旧唐书》说得比较详细:“世充率精兵三万阵于慈涧……”古文我就不给大家念了,给大家说一下大概意思:

李世民的“围点打援”

张剑峰:也就是说,一开始,李世民就没把王世充当回事儿,结果是身陷重围,幸好他武艺高强,射箭很准,最后才跑掉,即便这样,也差点儿被单雄信战败,注意,这里有句话“太宗命左右先归,独留后殿”,这句话的意思,是李世民独自断后,对于一个独自断后的人来说,战败,意味着死亡。

张剑峰:但李世民没死,他跑了,跑了以后,他对王世充有了新的认识,不敢再这么冒失了,因此他派三路唐军进入河南,一来在兵力上大大强于对手,二来多路出击,令对手难以抵御,接着拿下洛口仓,断了敌军的粮食,正是这个举动,导致了王世充最终彻底失败。由此可见,李世民,绝非一个常胜将军,但却是一个吃一堑长一智的人物,且用兵打仗非常狠,往往直插对方要害,一下就把粮道断掉了。

张剑峰:其实仗打到这里,王世充已经败了,没有粮食了,早晚会死。但他不死心,又找来了一个人帮他,这个人叫窦建德。这个窦建德,称夏王,他和王世充不一样,王世充是隋朝的旧官吏,而窦建德却是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两个人不在一条船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唐朝。因此,窦建德割据河北,他也想独占中原,和唐朝在地盘争夺上打得不亦乐乎。

张剑峰:窦建德在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号以后就来了,而且带来了很多人马,十万大军。而当时唐军是没有十万人的,人数少于王世充,唐军的兵不如窦建德多,而且还要围攻洛阳城,困难显而易见。这时候李世民拿出了他军事家的眼光,他说,王世充死定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没粮食了。他窝在城里不敢出来,出来就挨打;不出来待在城里就得饿死。所以他,我不担心,他迟早要败。那我担心什么呢?也不担心窦建德,他,我也不担心。我担心窦建德和王世充两个人合起来。因为唐军没有窦建德的人多,他一方面要包围洛阳城,一方面还要抵御窦建德,如果窦建德和王世充合并一处,内外夹击,唐军十有八九就要败了,局面就很难控制。

张剑峰: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分兵。留一部分唐军围攻洛阳,另一部分唐军去抵御窦建德。所以李世民让他的弟弟李元吉率领大多数人马继续围攻洛阳,而李世民自己带领一部分人马去虎牢关,虎牢关在唐朝时叫五牢关,他去虎牢关拦住窦建德,不让他继续前进,这样才能分别破敌。

张剑峰:按照现在的军事名词来说,李世民当时这个做法叫做“围点打援”。

张剑峰:李世民带了3500人,窦建德是10万人,数量上差了二十八九倍,可是历史就是这么神奇,李世民硬是靠着手中3500人,打败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张剑峰:这在历史上是一次很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窦建德之所以失败,败得并不冤枉,因为他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远远不及李世民。李世民当时之所以能打败他,也是因为看准了一点,窦建德的军队素质不高,无论是胆量,还是纪律,都不行,比起他手下的唐军来,都比不上,所以一开展就乱套了。乱套之后李世民当时率领了一只劲旅,一下有把窦建德大军的大旗砍倒了。窦建德的军队乱套之后,一看自己这方的旗倒了,就以为自己败了,结果当时是全部溃败,根本不用打,自己就把自己打败了。

张剑峰:李世民这一仗俘虏了夏军,一口气俘虏了五万人,包括主帅窦建德都被李世民抓住了,他所建立的大夏政权一战而亡,没有了。

张剑峰:窦建德全军覆没之后,王世充也投降了,河南的大郑政权也宣布投降。从这儿可以看出,自从李渊举兵之后,大的战役、决定性的战役,基本都是李世民领头打的。灭薛举、灭刘武周、灭王世充、灭窦建德,扫平割据势力,这些事情基本都是李世民干的。这样来看,李世民确实是为了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可以说是第一功劳,他打的这几次战役,基本上就定下了唐帝国的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以及西北的版图。

张剑峰:那么有人就要问了,唐朝那么大地方,还有南方呢?南方确实还不是李世民打的,而是另一个人,那就是唐朝初年的著名军事家李靖。

张剑峰:在武德三年时,李靖还在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之后他就单独领兵,征讨荆州、四川、岭南、吴、楚等地,可以说,唐朝能有南方的天下,李靖第一功。但是,要说起奠定了唐王朝国土之基础的,打败了对唐帝国威胁最大的割据势力的,还是李世民。

张剑峰:在安定了北方各省之后,河北再次有人举起了反唐旗号,那就是刘黑闼,这次又是李世民率军前行,打败了刘黑闼,消灭了他的主力,但是刘黑闼逃到突厥去了,后来他又再次返回河北,又闹起来了,旋即被太子李建成消灭掉,他本人也被斩首。

李建成和李世民没法儿比

张剑峰:这里我们就发现了,李建成在前面的各个战役中基本都没有出现,这场战役中他出来了。对于这一点,不少人是非常质疑的,为什么呢?因为从武功上来说,无疑,李世民是功居第一的,但是有人就说了,太子李建成也不差,可为什么把李世民说得叮当乱响,就没有人提到李建成呢?

张剑峰:提出这个疑问之后,不少人给出的答案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之后他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同时也是给李建成罗织罪名、破坏他的形象,故意令人在史书里抹杀了李建成的功勋。

张剑峰: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唐书里,李建成都有什么功劳。

张剑峰:在旧唐书里,李建成的功劳屈指可数,第一个功劳就是追随李渊攻打长安,《旧唐书.列传十四》中说了一段话,这话我就不给大家念了,意思是,李渊刚开始造反的时候,李建成就来了,李渊非常高兴,给他封了几个官,让他做陇西郡公,负责西河军的经营,并一起赶往长安,这是李建成的第一个功劳,随军攻打长安。武德二年时,李建成有了第二个功劳,领兵评定了盘踞在司竹一千名强盗。武德四年,他又立了第三个功劳,鹿(音)州一战,李建成破胡兵数万,前后杀了七千余人,这也是个功劳。他的最后一个功劳,就是破刘黑闼,刘黑闼被李世民打败之后,逃了,逃往突厥,到了突厥之后,缓过劲来后,他又领着兵回到河北,此时李建成主动请战,率军彻底消灭了刘黑闼,这也是旧唐书上记载的他的最后一个功劳。

张剑峰:我们再看看新唐书。翻开《新唐书.列传第四》就可以看到,新唐书所记载的,与旧唐书一般无二,也是这么几个功勋,那么这几个功勋,同李世民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底下,李世民打的仗,都是事关国本的事儿,必须要打,而且还要打赢,打输了唐帝国就玩完了,而李建成打的仗,基本对局势都不能产生主导作用,抓抓强盗、打打胡人,这对当时的唐帝国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事儿,而最后平灭刘黑闼,还算是为帝国版图敲定,立下了大功,但是即便如此,史书上也没有把功劳全记给他,旧唐书上都有这么一段记载,王(王圭)、魏征找到李建成,对他说,你身为太子,没有大功,反倒让你弟弟,也就是秦王李世民威震四海,得了人心,那你怎么办呢?你这个太子以后还怎么当呢?如今刘黑闼刚打败仗,人马还不多,粮食也很少,你还不赶快趁此机会讨伐他,立上一功?

张剑峰:说到底,是让他去拣个便宜,那么这个便宜是拣谁的呢?前面我说了,李世民消灭了刘黑闼的主力,很明显的,李建成这次是拣了李世民的便宜了。

张剑峰:对这段记载,旧唐书无疑,最终还是把功劳,非常隐晦的转移到了李世民头上,而新唐书对此事的记载与旧唐书基本一样,只是对李世民第一次打败刘黑闼提出了批评,批评他杀伐过甚。

张剑峰:这样看来,在李建成这个人物的身上,新旧唐书都采用了同样的态度,那就是这个人的本事实在赶不上李世民。

张剑峰:但是部分网友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前面我说了,许多喜好唐史、热衷于翻案的网友认为,新旧唐书的史料来源是不可靠的,既然是李世民最后做了老大,自然把他的政敌写得不怎么样,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史料,可以说明李建成的真实能力呢?

张剑峰:在这里,我们翻开另一本史料,这本史料是《资治通鉴》,我们看看砸过缸的司马光先生又是怎么看待这位太子爷的呢?

张剑峰:首先,司马光先生也从李建成随父起兵写起,但是他一开始,就褒扬了李建成治军有道,秋毫无犯,瓜果必须要付了钱才吃,如果不付钱,是抢来的,那他就不吃。当然,这段话不但褒扬了李建成,也褒扬了李世民,接下来写到李渊进军长安遇到宋老生时,也和旧唐书一样,记载的是李建成、李渊兵先败,幸好李世民在后面出战,在打赢了隋军,但是有一点却不同,那就是旧唐书记载,当时李渊打不过宋老生,想撤兵,但是李世民阻止了他,但资治通鉴上却说,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共同阻止了李渊的退兵想法。

张剑峰:从逻辑上看,我更趋向于资治通鉴的记载,毕竟李世民和李建成都在军营,怎么可能身为弟弟的李世民发话了,作为大哥的李建成却一声不坑呢?所以资治通鉴在史实的记录上,不像旧唐书一般那么明显的偏向李世民。

张剑峰:即便如此,资治通鉴对于李建成的功勋记录却与新旧唐书并无太大的出入,无非是增加了两个,一个是守卫潼关,一个是率军在洛阳与李密的瓦岗军战斗,前者有刘文静辅佐他,后者则是和李世民一同领军。

张剑峰:但无论哪个,也无法证明李建成功勋卓著,不但如此,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李渊起兵于晋阳,皆是因为秦王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李世民听了当然很高兴,但是他却拜辞了。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太子建成,性宽简,喜酒色游;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宠于上。

张剑峰:如果说司马光也来拍李世民的马屁,我觉得必要不大,所以这段记载,很可能是从某个史料里直接拿过来的,其真假也值得商榷,从李世民后来和李渊的关系上来看,这段话我认为可信性不大,这个问题我在今后会谈到。

张剑峰:但无论怎样,可以看出,无论在新旧唐书上,还是资治通鉴上,对李世民开创了唐帝国的基业,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且都一致认定李建成和李世民没法儿比,对灭薛举、灭刘武周、灭王世充、灭窦建德这些事迹,几本史书都一致认定,是李世民的功劳,对李世民的军事眼光也都赞赏有加,而基本不提李建成,只有在李渊起兵初期,资治通鉴和新旧唐书有点儿出入,但出入也不大。

张剑峰:此时我们综合起来看,就会发现,李世民的功勋确实是无法抹杀的,当然,李建成是不是被李世民抹杀了某些功绩?也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了。可是李世民的功绩,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是吹出来的,那么李世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军事家,而且是极优秀的军事家,他在这方面的功劳,决不是吹出来的。

张剑峰:这是我对李世民这个人物下的第一个结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

张剑峰:话说到此,我不禁又想到了一个史料,这个史料和前面说过的《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不大一样,仔细研究它,更有利于我们对于历史真相的把握,这个史料是什么呢?到下一节再谈。 (本文来源:网易 )